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简介:《科技导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21/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学共同体要闻、智库观点、专题:体系工程、研究论文、综述、卷首语、科技工作者之声、专题:太阳燃料、专题:肿瘤标志物、专题:黄河流域生...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1000-7857
国内刊号:11-1421/N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2
复合影响因子:0.96
总发文量:8493
总被引量:32560
H指数:54
引用半衰期:4.6051
立即指数:0.086
期刊他引率:0.8759
平均引文率:8.0985
  •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忆恩师黄昆先生

    作者:王阳元 刊期:2019年第17期

    20世纪50年代,一批在国外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回到了祖国,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和研究环境,立志为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宝贵学识和奋发有为的精力;他们的卓越成就让新中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其中既有众所周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有各种基础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黄昆

    刊期:2019年第17期

    黄昆,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19年9月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嘉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2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导师为物理学家吴大献。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从事研究工作。

  • 追忆伟大的物理学家黄昆先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

    作者:卫夏雯 刊期:2019年第17期

    黄昆先生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是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一代宗师。1942—1944年,黄昆在西南联合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大猷先生,与杨振宁、张守廉结成半个多世纪的友谊。1945—1948年,黄昆在英国布列斯托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莫特,并获得博士学位,这对于黄昆研究领域的确定和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回忆固体物理一代宗师黄昆老师——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国刚

    作者:卫夏雯 刊期:2019年第17期

    1952—1956年,秦国刚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6—1961年,师从黄昆先生攻读研究生。在此后的40多年中,黄昆与秦国刚如亲人一般,无论是在做学问还是日常生活中,黄昆先生的关爱和言传身教影响了秦国刚的一生。秦国刚院士虽已届耄耋之年,依然能清楚地能回忆起黄昆先生当年风趣、生动、深刻的授课风格,依然记得黄昆先生与他讨论过的一些物理问题。

  • 黄昆:把追求真理和造福人民的统一作为科学工作的唯一标准——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

    作者:卫夏雯 刊期:2019年第17期

    黄昆先生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与谢希德先生一起开创了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同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固体物理专业,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甘子钊在研究生阶段师从黄昆先生,于1965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 一片赤诚育桃李

    作者:王阳元 刊期:2019年第17期

    黄昆先生是我师从、学习并共事时间最长的一位恩师,他对我的教诲深刻地影响了我一生的治学、做人以及对年轻一代学术接班人的培养。本文描述的点滴回忆,作为对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1952年,为响应新中国成立的号召,黄昆先生放弃英、法等国优厚的科学研究环境和待遇,毅然与夫人李爱扶一起回国,入职北京大学物理系,投身于教育事业。

  • 我与黄昆先生的几次交往

    作者:屠海令 刊期:2019年第17期

    2019年是黄昆先生诞辰百年,他的治学作风和为人风范是中国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楷模,将永驻青史。我有幸与黄昆先生的几次交往,给我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象。1黄昆先生的第一次到访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天津半导体技术研究所工作,黄昆先生身着朴素的中山装来访我们研究组,面对这位学界泰斗,我们几个年轻人不知所措。黄先生看我们拘谨,就开玩笑说:...

  • 缅怀黄昆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建树的丰功伟绩——纪念黄昆先生100年诞辰

    作者:王启明 刊期:2019年第17期

    在国际物理学界,黄昆的名字尽人皆知,他开创了晶格动力学理论,并由此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物理规律和效应,'黄方程''黄散射''极化激元''多声子跃迁''声子瓶颈''黄-朱方程'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或许人们会认为,黄昆先生只是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是他的兴趣和追求,他可为此而献身。

  • 黄昆先生:我的科研关键导师和为人高尚榜样

    作者:张树霖 刊期:2019年第17期

    1科研的关键导师2004年,我以半导体超晶格为第一个研究的低维材料的'若干低维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当年一等奖空缺)。2016年,在巴西召开的第25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上被授予该大会历史上第二个拉曼终身成就奖(Raman Lifetime Award)(图1)。

  • 大师的背影:请让心安静

    作者:张海霞 刊期:2019年第17期

    题记今年是黄昆先生百年诞辰,身在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我虽然没有听过先生的课,却是看了不少关于黄昆先生的纪念文章和事迹,特别是关于回国的那句'我们回来会有所不同'以及之后几十年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精英,黄先生那拳拳报国心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山仰止的伟岸背影!特别重贴20...

  • 一个关于固体物理学基础的新理论——纪念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

    作者:任尚元 刊期:2019年第17期

    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是固体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固体物理学的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实质上是一个无限晶体中的电子态的理论,但是任何真实晶体的尺寸都是有限的。在黄昆先生学术思想的引领下,借助于有关数学定理,作者提出了一个理想低维系统和有限晶体中的电子态的新理论,得到许多与固体物理学界传统看法非常不同的新结论,本文介绍新理论的...

  • 黄昆先生的科学贡献及其开创的学术传统

    作者:汪志荣; 丁兆君 刊期:2019年第17期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耙梳,介绍了黄昆学术成长的历程,回顾了黄昆在固体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探讨了其创办第一个半导体专业化、建立半导体物理研究基地、形成独特的学术传统等,为发展新中国半导体事业作出的贡献。

  • 环境科学研究中的“明星”污染物及其近况

    作者:程荣; 石磊; 郑祥 刊期:2019年第17期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作为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环境健康相关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以2018年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梳理环境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明星'污染物相关的研究进展,盘点了典型环境污染物抗生素与超级细菌、塑料、药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以及人工纳米材料相关...

  • 基于生物智能算法的智能控制研究与实践应用

    作者:谢文光; 阎芳; 汪克念 刊期:2019年第17期

    传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因为其固定参数等弊端极大限制了控制效果,生物智能算法因为其环境自适应与自学习机制的特性,为突破传统控制方法的瓶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且随着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生物智能算法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总结了在智能控制中常用的7种生物智能算法,分析了经典的自动控制方法与生物智能算法,...

  • 破裂岩石注浆固结体的剪切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作者:黄耀光; 张天军; 刘鹏辉; 梁景铭; 郭海龙; 陈智云 刊期:2019年第17期

    破裂岩石注浆固结后形成的岩-浆-岩结构面呈现较强的剪切力学特性,且其剪切强度及稳定性是衡量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基于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从3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破裂岩石注浆固结体的剪切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注浆固结体剪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包括剪切强度、刚度及蠕变等性能;注浆固结体剪切强度预测模型研究,主要为理论计算模型和经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