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

经营者杂志 部级期刊

Auto Business Review

杂志简介:《经营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18/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观察、专栏、天下、封面故事_冬芽、封面故事_冬芽(下) 后疫情时代首次中国汽车业最强大脑风暴、封面故事_伙伴(上)、天下_浮沉、封面故事...

主管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兵器报社
国际刊号:1672-2507
国内刊号:50-1018/F
全年订价:¥ 1492.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0970
总被引量:330
H指数:7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1
  • 咄咄逼人的榜样

    作者:刘宝华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两次金融危机让韩国现代汽车实现了两次弯道超车。胜利不仅是它的希望,而且也在它的预期之中。不是盯住丰田,现在是,盯住现代!

  • 华晨海外梦魇

    作者:孙铭训 刊期:2010年第11期

    2006年底开始进入德国,现在连中间人带华晨,2009年底,他们一并被赶下通往欧洲市场的列车。

  • 我爱大汉

    刊期:2010年第11期

    尹彦斌是北京的一位民营企业老板,2010年2月,他在广汽丰田北京森华望京店购买了一辆汉兰达2.7L运动版,裸车价格27.88万元,总共算下来花了不到33万元。他对这部豪华城市SUV型的评价是性能不错、内饰精致、空间大、人性化而且油耗低。他现在有点儿后悔没买顶配的,因为就差两万块钱,比他现在这个多了一排座椅、天窗和导航。

  • 卖的不是车,是尊重

    作者:乔英仑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在其他公司强调着如何用各种难以在现实中应用的语句挡回顾客不当场购买的任何理由时,曾林堂却从不鼓励雷克萨斯的销售人员咄咄逼人地为售车而疯狂。

  • 一个80后女孩对汽车零售的意见

    作者:徐芳 刊期:2010年第11期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做了这辈子很重要的决定——坚决不买某自主品牌的车?她的心态是否能够揭示当代中国汽车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特点。

  • 都灵的舞伴

    作者:葛帮宁 刊期:2010年第11期

    少年老成的汽车设计师路迪为江淮创办意大利汽车设计中心并成功开发系列车型的故事对于中国汽车设计有着不可或缺的案例意义。

  • 剪刀拒绝浆糊

    作者:葛帮宁 刊期:2010年第11期

    路迪认为,国外设计公司往往都有实力,但他们的实力能发挥多少,跟寻求合作的主机厂有多大实力成正比。关键是你能提出要求,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做下去。

  • 2010值得关注的十大概念车

    作者:郑阳 刊期:2010年第11期

    北京车展已经过去,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还是愿意静下心来从中审视当下世界汽车设计的未来潮流以及中国汽车设计的力量。

  • 电动车大联盟

    作者:刘杨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产业似乎在酝酿巨大的变革,传统汽车业巨头诞生了不少新联盟,但是一旦把步子迈入纯电动汽车,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 麦格纳经验

    作者:刘杨 刊期:2010年第11期

    它主要有三大块业务,首先是核心零部件,其次是工程,还有一个就是整车的研发和装配,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来开发一个未来的电动车模式。

  • 尝鲜者的苦恼

    作者:孙铭训 刊期:2010年第11期

    如果三菱电动汽车iMiEV所使用的电池的年产量在42000台以上,那成本将会被降到100万日元以下。2010年这款电动车的预售目标只有4000到5000辆。

  • 体验聆风

    作者:刘杨 刊期:2010年第11期

    日产聆风加入了更先进的人机互动,在寒冷的冬天,当你的车还在车库里充电,你可以告诉它先把内部空调打开暖和起来,而一旦它完成充电,它会发条短信给你。

  • 继续试验

    作者:夏欢 刊期:2010年第11期

    去年曾经有比亚迪为大众集团提供电池的说法,但是目前这家中国公司已经被排除在他的合作伙伴之外,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成为大众新能源车的完美试验场。

  • ZAP的野心

    作者:刘宝华 刊期:2010年第11期

    对传统汽车巨头们来说,ZAP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城头变换大王旗,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他们渴望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军。

  • 长安的动作

    作者:王玫紫 刊期:2010年第11期

    尽管纯电动车在性能和品质上可以投入市场,但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或许商业模式上的改变是推动电动车的另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