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与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杂志简介:《化学研究与应用》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378/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新技术与应用等。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四川大学
国际刊号:1004-1656
国内刊号:51-1378/O6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4150
总被引量:18217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9514
立即指数:0.0157
期刊他引率:0.8867
平均引文率:12.7702
  • 微波辅助水相有机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孙林; 夏之宁 刊期:2009年第08期

    微波辅助水相有机合成结合了水为溶剂和微波加热的特点,具有反应速率快、产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微波辅助水相(过热水,T≥100℃)有机合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过碳-碳键形成反应、碳-杂键形成反应、环加成反应、Mannich反应、脱保护反应等。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 活性白土催化松香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

    作者:穆允玲; 周龙昌; 王琳琳; 李祥忠; 苏荣堂; 陈小鹏 刊期:2009年第08期

    把活性白土上松香催化反应产物分离为酸性物和中性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各部分化学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白土上松香主要进行脱氢、脱羧及裂解反应,其产物中的酸性物共分离出2个峰,主要成分是脱氢枞酸,含量为99.61%;中性物共分离出35个峰,初步鉴定出其中33个组分,大部分为甾族类化合物和环烯烃...

  • 低品位菱锰矿浸出锰的工艺条件研究

    作者:罗琳; 魏江涛; 周向葛; 杨柳涛; 唐光明; 李立新 刊期:2009年第08期

    对低品位菱锰矿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还原剂(绿矾、煤粉及双氧水)、硫酸、液固比、pH值、浸出温度及时问等因素对锰浸出率存在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当矿酸比为1:0.324、温度为90℃、液固比为6:1、pH值为4.50、浸出时间为5h时,锰的实际浸出率可达80%以上。该工艺具有能源消耗低,生产成本低,锰的回...

  • 醇醚糖苷的制备及其复配性能研究

    作者:张远军; 杨秀全; 杨庆利; 程玉梅 刊期:2009年第08期

    用环氧乙烷(EO)平均加合数分别为0.8和3.0的脂肪醇醚AEO0.8、AEO3.0为原料,直接与葡萄糖反应,反应混合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纯,分别得到醇醚糖苷AEG0.8、AEG30,并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AEG0.8和KEG30的组成。然后分别对AEG0.8、AEG30与醇醚硫酸盐(AES)及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润湿力...

  • 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及其聚氧丙烯醚的合成

    作者:贾寿华; 王莹莹; 王日为; 苏秀荣 刊期:2009年第08期

    以α-甲基葡萄糖苷和硬脂酸甲酯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K2CO3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铵(TBAC)共同作用下,无溶剂法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SS),再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聚氧丙烯醚(SSP),并对产品进行了IR表征。探讨了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机理。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

  • 二硫代酯的单晶结构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作者:胡丽华; 周弟 刊期:2009年第08期

    合成了两种单晶化合物二硫代酯1和2,并对其经行了表征。二硫代酯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1/n;二硫代酯2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是Pbca。此外,分别研究了两种二硫代酯在液态和固态中的荧光性能,发现二硫代酯1和2在乙腈溶剂中有很强的荧光,而在固体状态下没有荧光。这可能是由于在固态下分子间的堆积造成了荧光团发生迅速的π-π碰撞,从而导...

  • 镍配合物[Ni(C10H8N2)(C7H4O5N3)(H2O)]·ClO4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作者:罗志刚; 胡小芳; 易绣光; 钟凡; 应少明; 王琪 刊期:2009年第08期

    含C=N结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亚胺金属配合物大多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功能性,而且可以通过扩充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种类、调整自由配体的结构及取代基效应、立体效应和溶剂效应等使其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性质可调变性,是合成大环配合物、自组装分子及分子器件的重要原料,日益受到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家的...

  • 5-氟胞嘧啶气相及水助质子转移异构化的理论研究

    作者:任宏江; 晏志军; 杨晓慧; 王渭娜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6种5.氟胞嘧啶异构体孤立分子的稳定性及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和速率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气相中烯醇-氨基式FCA是最稳定的异构体。分子内质子转移设计了FC1→FC2...

  • 聚缩水甘油硝酸酯的热安定性和相容性研究

    作者:周建华; 李金山; 马卿; 夏敬琼 刊期:2009年第08期

    采用DSC、TG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缩水甘油硝酸酯(PolyGLYN)的热安定性和与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RDX)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olyGLYN在100℃以前较为稳定。当加热速率趋于零时PolyGLYN的热分解峰温为196.4℃,由Ozawa法计算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82.0kJ·mol^-1,分别比RDX的低15.1℃和高22.2kJ·mol^-1。PolyGLYN热稳定性...

  • N-月桂酰-L-谷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凝胶性质研究

    作者:孙培冬; 朱丽雯 刊期:2009年第08期

    N-月桂酰-L-谷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小分子凝胶因子可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凝胶。通过观察成胶情况,测定最小成胶浓度,分析红外光谱,可以判断N-月桂酰-L-谷氨酸二丁酰胺的成胶能力最强,N-月桂酰-L-谷氨酸次之。N-月桂酰-L-谷氨酸二乙酯最弱。有机凝胶的稳定性与凝胶因子分子间的氢键、凝胶因子和有机溶剂间的氢键密切相关,N-月桂酰-L-谷氨酸...

  • β-硝基-5,10,15,20-四(2-甲氧基苯基)卟啉合成及其阻旋异构

    作者:黄齐茂; 李志远; 周斌彬; 潘志权; 陈彰评 刊期:2009年第08期

    在采用区域选择性硝化方法合成β-硝基-5,10,15,20-四芳基卟啉铜、镍配合物的过程中,发现并通过核磁等方法分析了5,10,15,20-四(2-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相应β-硝基取代物的阻旋异构现象。图谱分析表明,与其结构类似的5,10,15,20-四(2-羟基苯基)卟啉及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系列化合物没有该阻旋异构现象,说明邻位...

  • 聚二茂铁甲酰萘二胺硫脲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林云; 彭华乔; 谭渊; 林展如 刊期:2009年第08期

    合成了聚1.1’-[二茂铁甲酰-1.8-萘二胺]硫脲(PFNS)及其Ni(Ⅱ)、Co(Ⅱ)、Cu(Ⅱ)配合物,并用元索分析、IR、TGA、XRD、SEM和超导量子强磁计(SQUI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FNS为无定形粉末,它的金属配合物为部分结晶且为低温(5K)铁磁体,其磁化强度(Ms)按Ni〉Co〉Cu次序增加。

  • 大孔硫脲螯合树脂吸附银的研究

    作者:吴香梅; 舒增年 刊期:2009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大孔硫脲螯合树脂对银(Ⅰ)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硫脲树脂对银离子的吸附在pH5.0的HNO3-柠檬酸钠介质中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02mg·g^-1树脂,用5~10%硫脲-1.0mol·L^-1 HCl溶液作解吸剂,二次累计解吸率达到92%;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1.64×10^-5s^-1;吸附反应的ΔH=41.6kJ·mol^-1;吸附...

  • 硝基纤维素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高氯酸根的测定

    作者:刘晓燕; 茹克娅·沙吾提; 唐建; 肖丹; 袁红雁 刊期:2009年第08期

    本文以一种季胺盐为活性物质,硝基纤维素为支持材料制作高氯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在1.0×10^-4-1.0×10^-1mol·L^-1 NaClO4/1.0×10^-2mol·L^-1 Na2SO4溶液中,电极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斜率为56.6mV,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5,检测限可达3.8×10^-7mol·L^-1。在检测范围内,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相关阴离子的干扰具有很好的选...

  • N,N'-二-[5-甲氧基-3-溴-2(5H)-4-呋喃酮基]-1,2-乙二胺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作者:宋秀美; 汪朝阳; 李建晓; 傅建花 刊期:2009年第08期

    通过串联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N,N'-二-[5-甲氧基-3-溴-2(5H)-4-呋喃酮基]-1,2-乙二胺,利用IR、UV、^1H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包含两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两个手性中心,并通过N(1)-H(1A)…O(1)分子间氢键和Br(1)…0(2)近距离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