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十倍体割手密资源的表型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 【正文】

中国十倍体割手密资源的表型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

作者:刘新龙; 苏火生; 应雄美; 马丽; 陆鑫; 刘洪博; 邓祖湖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云南开远661600; 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云南开远661600
割手密   十倍体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摘要: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十倍体割手密资源,挖掘其优异性状,选取中国6个省9个地区的171份十倍体割手密资源,针对8个质量性状指标和8个数量性状指标,对其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数量性状与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十倍体割手密资源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采自滇中地区的多样性指数(0.6366)最高,而采自滇西北地区的多样性指数(0.3358)最低;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滇西南地区的资源(33.06%),最小的为贵州的资源(22.12%);产量性状与海拔和纬度呈负相关,糖分性状与海拔呈负相关,与纬度呈正相关,纤维分仅与海拔呈正相关;产量性状之间和糖分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采集地区内部,采集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基因流值Nm〉3),遗传分化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与采集地的地势有一定关系,高地势的滇东北地区和滇西北地区聚为一个小类群,低地势的滇东南、滇西南、川东南、广东地区聚为一个大类群。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