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03 12:45:15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第1篇

下面我简略地说说教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原则,而把重点放在教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职能方面。

一、教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基本途径。学校只有抓好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才能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管理好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指导、总结、评价等,才能最大地发挥师生的力量,充分而合理地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作用,按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二)德育工作管理的意义

德育主要指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它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生是这一切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管理好学校德育工作,协调学校德育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建设好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强的德育工作队伍,研究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头等大事。

(三)教务行政工作管理的意义

教务行政工作主要是指教务处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它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师生的教与学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搞好教育、教学情报和信息资料的搜集和处理工作,组织安排好学校一切重大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它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务工作管理的原则

(一)教学工作的管理原则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管理教学。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而课程设置中规定了课程的开设、学年教学与复习考试、放假等时间,安排了、上课、传统活动、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从培养目标的角度考虑的,应该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增减课程、增减教学课时,缩短综合实践活动和放假时间。)

(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首先,课程标准只是标示不同阶段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框架,它是指导性和建议性的。不似教学大纲像“高压线”那样对师生教与学的要求是刚性和控制性的规定,谁也不敢触摸。其次,课程标准回避了对教学详细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知识排列顺序及重点、难点这写具体的规定,仅仅是对这些方面提供了策略性指导、建议和可选择的设计模式,这些就为师生教学留出了可伸缩的弹区间,从而提供了师生自主性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可能。而不似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

(此外,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编写的,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组织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并创造性的合理使用教科书。教师可根据需要补充本门学科的新知识和校本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但不能脱离教科书另搞一套。同时要防止学生撇开教科书,把大量精力用在与课本无关的地方。)

补充:

对于新课标,与以往的大纲来比较,应该说,从客观上讲,无论是宗旨目标,内容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体现了时代特色,教育教学观念比较新颖,蕴含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尤其是素质教育。从语文角度上,主要体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还体现语文素养论的提出和实践论的强调,以及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提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是多元的、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是多元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多元的。此外,提出了“资源意识”的充分利用等等。

当然,作为新事物,新课程不可避免在充分展现其优点时,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原则性、模糊内容太多,可操作性的标准太少(否则就叫纲领,而不能叫标准了)。一些教学目标不具体,造成理解上的多样性和执行中的差异性。而且语文三维目标缺乏语文味,缺乏语文个性。语文总目标和学习方式也有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张冠李戴,用在学科上。还有对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的刻意回避等。当然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否则,广大一些教师在执行中就不会有那么多茫然失措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批评和埋怨的时候,而是要积极推动。新课程的推进,实际上不是靠上面的强力推动,也不是靠专家的论证宣传,而是要靠我们广大一线的教师。有人说得好,改革未必一定能发展,但发展一定要改革。对新课标的态度当然也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辩证地对待,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要靠我们老师去实践,去创造。新课标的许多实际问题,也要靠广大教师在推行过程中欧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谈了。

2.根据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管理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育过程。比如说,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凭借阅读教材,历练阅读能力、学习阅读方法、开发智力,提高人文修养的过程。它包括了阅读教学的所有方面,把握了这个过程,就把握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这个过程得以完成,教学内容通过这个人过程得以体现,教学方法通过这个过程得以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创造了种阅读教学过程的模式。这些模式既有个性,也有许多共性,一般来说大多是类似这样的模式:阅读准备整体感知品读理解总体把握欣赏评价反馈调控,或者是对这个模式的增减调整。而“语文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都有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评价实施也多从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交流、学习方法和课外学习等方面着手。教学管理就应根据这些来管理教学,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遵循教学规律来管理教学。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有效性等特点。管理教学必须按教学规律办事。比如说,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总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进行的。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如果违背了这条规律,教学就会失效。又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与育人,教学与发展学生个性等都必然联系在一起,都是教学的客观规律。从语文教学来讲,鉴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语文教学各因素间就形成了诸多矛盾。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就要有一系列教学原则的指导。这些原则既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等一般教学原则之后外,还有反映语文教学特殊规律的特殊的教学原则。比如语言教学为语言训练服务的原则,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统一的原则,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兼顾的原则,语感训练与智力开发结合的原则,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言语实践联系的原则等。这些特殊原则都有确定原则的依据和贯彻原则的途径,否则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以上这些都是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的科学依据,也是教学管理者正确有效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依据。

(二)德育工作的管理原则

1.要结合教学进行德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长期以来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各科教学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教育因素。通过教学进行德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品德。

2.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德育。

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不仅要从生理、心理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要分析时代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容易接受教育,也容易受到腐蚀。当前,小学生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必须克服德育工作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等倾向。

3.必须遵循德育规律进行德育工作。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进行德育的规律。必须遵循。

4.德育工作一定要注重实效。

讲究实效,就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因此必须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审核实践之中,于日常管理之中。德育还应重视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增强教育效果。

5.德育工作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要求,密切配合,协调进行,形成合力。

(三)教育行政工作的管理原则。

主要是遵循管理过程中“计划实行检查总结”这一基本阶段的顺序,周期性循环往复向前推进,并按职、责、权三者结合,明确分工,密切协作的层次开展管理并合理组合协调学校各要素间复杂关系,以期最优化实现管理目标。

教务处是在校长领导下的一个职能机构,犹如部队的参谋部和工厂的总工程师室一样,教务主任犹如参谋长和总工程师。在学校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务处的工作不只是一些学校教育行政事物性工作,主要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据教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原则办事,协助校长完成领导、管理教育和教学的任务。教务处主要具体负责教育教学计划、组织、检查,指导全校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综合实践活动、文体卫生和实验室、图书室、文印打字、电化教学、校本教研等一切与教育教学联系密切的事项。它对办好学校,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学思想管理。

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思想管理。这是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学思想管理就是学校领导者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了,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某种角度讲,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就。而作为教务处管理教学思想的职能来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务处所有人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思想保证,否则将把教学引向歧途。

支配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观教育观实质上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种具体反映,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上。比如,在时空观念方面,教师的工作效能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发展,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在民主观念方面,要坚持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始终保持一种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家长式的教师。在法制观念方面,教师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尤其是教育的法律法规要学懂弄通。要学会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教育、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决不能“好心”办“错事”,甚至被推上被告席上去。在教育科学观念方面,要认识到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教育体制、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组成因素。当今的教育科学理论日益丰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并运用于实践,如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现代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②教师观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在教师,包括目前新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重新认识自己。比如人们常用“蜡烛”“人梯”“渡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比喻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和教书育人作用。然而在今天,还应辩证地来看待,仅仅有这些精神品质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又不毁灭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而作为“工程师”,他不应做学生蓝图的设计者,施工者,学生的人生观蓝图应该由他们自己去设计,描绘,自己去建造人生大厦,教师只能是指导他们设计,帮助他们建造。而在教育教学上,教师作为教育主体,须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应做思想者、实践者、研究者、开拓者与创造者,成长为专家式的创新型教师。而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上,应该是学生多个方面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应是组织者。

③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学生为主体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个性化的见解。“学生”二字,“学”是读书学习,“生”是成长发展。所以学生应该是发展的人,而且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因,学生才是他们自己发展的内因。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而学生发展有快有慢,发展也需要动力,需要鼓励。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一些教师严重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和发展的道理,低估学困生的创新,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这给他们留下了难以抹平甚至是终生的创伤,挫伤了他们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尤其不能低估后进生的创新潜能。

④教材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材的涵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代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现实教材等。新的教材功能观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强调教材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材功能又以往单纯的教学提示改变为素材提示,这个改变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成为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个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包括调整进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单元,进行内容整合等;可以自主开发教辅、教具、课件等;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等,但是前提是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需要和谐一致。事实上,现在以不是人教版一统天下了,而是“一纲多本”。从新课程的观点来看,教材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来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么就可以选择地用,只要能达到目的,无论用哪一个“例子”都行。而且教材既然是“例子”,那么应该是用教材(例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子)。

⑤质量观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质量观就如同人才观问题。国家发展需要各种行业、各种层次的人才。考上大学是人才,不能升学而在某一方面有才华有特长的也是人才。从今天的现实情况来看,人才市场的信息反馈,从一个方面证实,毕业生仅仅学业成绩好,学历高并不一定受用人单位欢迎,只有那些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是市场的抢手货。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重视培养视野广阔、基础厚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协调、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以往那种只顾教书不顾育人,只重书本死记硬背,轻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轻视智能的发展、拼命追求利益驱动的名利,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的错误做法,都是与正确的人才观相背离的。

2.教学的组织。

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组织。这是管理教学的组织保证。教务处管理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研究组(学科中心组)与讲授相同教材的教师组成的备课组。学科中心组主要是通过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的教学研究组织,也属于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德、形成良好的教风,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①要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一个教研组工作开展得是否有生气,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要选拔教学水平较高、在教师中有较高威信、组织能力较强、能团结群众、思想作风较好的教师任教研组长。对教研组长的培养,一是要明确其职责,要尊重、支持组长的职权与工作,给他在职责范围内处理本组工作的自;二是要建立教研组长会议制度;三是组织教研组长学习教育理论;四是组织教研组长外出参观学习。

②检查和指导教研组的工作。校长和教务主任要根据各自的专长分工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一是要帮助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这需要在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回顾总结本组教研工作情况、讨论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确定本组的教研课题等工作的基础上制订本教研组工作计划;二是要指导教研组搞好教学观摩活动,在制订计划时应安排好一学期的观摩教学,确定每次观摩课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活动时间和执教者。观摩课前要组织全组教师共同研究观摩课的教材教法,讨论教案,修改教案,提高教案质量。观摩课后要开好评议会,针对教研重点,深入进行讨论,提高认识;三是帮助组织专题讨论,诸如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处理,课内外结合以及新课程中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要使之制度化,对有关部门问题做出规定,课后与讲课教师交换意见;五是指导校验组的教研工作,根据各科教研组的特点,确定教研重点,并结合教研工作指导教师学好教育理论,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分析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小学教务管理之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工作管理的中心,这是因为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教学工作管理上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务处必须用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抓好教学质量管理。

①教学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全面、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管理。

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是因为教学的要求是全面的,既要发展学生的智育,也要发展学生的德育、体育与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如在智育中,既要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质量,又要保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质量。具体一点,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就体现了教学质量要求。而且既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既要使优等生有较大的进步,又要使中、下等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使学生毕业后升学都能适应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要求。这就是全面的教学质量的管理任务。

现代质量管理,不仅抓产品质量检验,更重要的是要抓制造产品质量的工作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把废品永远消灭在检验之前。这就是科学的质量管理。根据这个精神,教学质量管理也应该是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往我们学校只重视检查教学成果的质量即学生成绩,而忽视了管理教学全过程的工作质量,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质量的两极分化,而学生一旦掉队,再想赶上去,就要花太大的代价了,有的甚至被淘汰。实际上,离开了教学全过程的质量,也就谈不上教学成果的质量。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管理,既要根据各学习阶段即各年级的特点,抓好各年级的质量管理,又要根据各年级所学学科的特点,抓好各学科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使整个教学工作全过程的质量达到优化。

而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则要求学校全体成员都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都与提高教学质量有关。因此,学校各部门都要以优质的服务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直接或间接参加教学质量管理。其中因为教与学是互相依存和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所以全员也包括学生在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作用和参加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②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

实行教务质量管理,必须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什么是质量管理?按现代管理科学的解释,质量管理就是制定质量规格,并为了使之实现而采用的所有方法的总称。因而,确定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有质量标准,才能有明确的质量奋斗目标,才能使教师明确自己工作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而且有了质量标准才能给质量检查、质量分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一般来说,质量标准包括教学成果即学生学习成绩的质量标准和教学工作过程的质量标准两个方面。

a.教学成果(即学生学习成绩)的质量标准

按照课改以前的质量标准来讲,主要从知识质量、技能质量智能质量和非智力因素质量的四个方面去衡量。前三个方面按常态分布制定优劣、及格、不及格的比率。当然这种质量标准比较模糊,不便操作。另外一种质量标准主要从各年级、各班、各科的考试成绩来衡量。看及格率、优秀率、不及格率、平均成绩等,以及这几种数量的升降幅度。但是在目前条件下,由于考试方法、命题内容、平分标准和平分的掌握等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难以做到客观、科学,因而考试分数不一定回代表学生的实际知识、技能及智力发展水平。对待这种情况,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设法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使考试分数更为客观可信,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依据。

而关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目前主要在小学试行,究竟怎样?过去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而对过程的评价重视不够;评价技术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定性评价;重视自上而下的、以教师和管理者为主进行的评价。忽视学生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题地位;评价方法简单,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育改革都具有消极影响,尤其是当前中考、高考制度亟需改革,否则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只是纸上谈兵。

需要肯定的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评价改革,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提倡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具体评价方式和策略有成长记录袋、激励性评语、学科日记、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手段,可以说,也是一种新的质量观。体现了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各地的评价改革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当然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主要是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亟需各个方面实事求是地深入研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纸笔测验或考试与评价的关系。它们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测验或考试作为一种考查测量的结果,只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办法,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所以如果仅仅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办法的做法就是片面了。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考试往往是制约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这是因为考试具有导向性,所以它是指挥棒,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试改革是实施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b.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

教学工作过程主要有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备课活动。后面的许多教学环节其实都受备课的预先规定和制约。即后面的教学活动是对备课内容的具体执行和全面展开。这在过去指令性教学中,作为备课的直接产物指令性教学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是教案目标过度倾斜于课文,而忽视研究学生,尤其是忽视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中可能生成的新目标;其次,教案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起承转合作精确的预设,甚至对每个环节的耗时量也作细密的安排,忽视了学习主体在特定教学情景中的知识体验、智慧生成的灵思交融。这种线性和机械的预控,束缚了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这种以教定学的指令性教案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观念需要蜕旧更新。从某一角度来讲,这可以说是教改的一个突破口。

如何突破呢?首先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案应着力凸显个性,要有教师独特的思维亮色,成为个性化的教学之本。其次,就教学过程而言,教案应充分体现和动态生成性,要防止过于强烈的预期性和预设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衡量备课质量,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能否使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锻炼其质疑、批判、求索的精神。故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必然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与智慧的生成,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相反,过于“精致”、“滴水不漏”的教案必然会强化教师的“导演意识”,从而茧缚师生课堂教学中即时即兴的开放性对话。第三,就教学对象而言,教案需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防止用一统化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去整合学生,预定答案标准化。尤其语文要放弃对问题固定的、唯一的预制答案,即使是暂时没有觅得答案也要比简单接受标准答案更有价值。总的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活动,是教师既定教案无法圈定的,学生以他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总之,课堂上任何既定目标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既定目标中往往会出现生成目标,生成目标是学生与文章接触后产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因此,要以学定教。

另外,教学反思十分重要,要提倡教案中补充“教后记”,凡是前面提及或者还没有涉及到的问题都可以省思。关于教案的形式,不必拘泥一格,可以自由多样,以便于实用为原则。尤其是对教学成熟的教师,教案只是他们教学智慧和教学素养的显现,只要重在内涵、利于教学,不必雷同统一。

第二个环节是上课。它的质量标准总的原则应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以学论教。具体来讲,主要一是课堂教学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这是上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教学目标来自正确的教学思想、来自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而且这一目标是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的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而这一协调统一的目标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有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二是课堂教学策略要着重解决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会学”(即学习的自主性);“善学”(机学习的创造性)这三个主要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展具备了内在驱动力,有了兴趣和习惯,还学会了学习,培养了学习能力,还善于质疑,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促进了他们主动发展。三是课堂教学效果要注重师生的情绪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的统一。教师应关注和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学到了什么?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和达成的方法教师要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指点,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第三个环节是作业,这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得不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质量标准应是作业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当,份量不能使学生负担过重;要指导作业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按规格独立完成;作业要按时收缴,及时认真批改,定期讲评;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是非颠倒应区别对待。

第四个环节是辅导。这是课堂教学的不必要补充,尤其是在搞好班级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它的质量标准应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辅导对象,认真制定切实有效的辅助计划,对尖子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对后进生要热情帮助,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学习方法,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考核。这是巩固学习收获,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质量标准注主要是安排好平时考查和期中、期末的考试,考核和考试要求和前面“教学成果”(即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质量标准基本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质量既是教师教出来的,也是学生学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要抓,学习过程也要抓。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抓预习(标出不懂的部分,带着问题听课);听课(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学会记笔记);复习(及时复习,融会贯通,填缺补漏);作业(独立完成,及时弄懂)。

③加强教学质量的控制

教学质量标准确定以后,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争取整个教学工作处于良好发展势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包括教材、教具、图书、仪器、教学场所及电教设备)、教学管理机制,而最重要的是教师和教学管理机制这两个因素。

a.对教师因素的控制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这就需要学校按教师队伍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设好教师队伍。这是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点。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方式、教研观念及方式正在变化和刷新之中,课堂的“讲风”和教师“角色”发生明显变化,“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也在克服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标准的理想化表述与课改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主要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新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语文对话教学的形式化,预制答案,步步套问,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依然严重。其次,教学过程的空泛化,比如语文多媒体技术的过度应用使得一些语文课看头有余而味道不足。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始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来进行和完成,否则语文课就不能称为语文课了。诸如此类的反思问题还有不少,如果不能很好得正视和控制它们,课程改革将难以健康地向前推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化是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甚至是新课程发展的关键因素。整个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地提高了。但是我们现有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整体上较低。由于学历偏低,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偏低,妨碍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接受和应用;由于专业知识更新缓慢,知识面狭窄,教育教学技能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实践;由于专业意识低,教师的事业心、职业感相对也不够强。再加上目前教师教育十分薄弱,教师的培训基本上以提高教师学历为主要目的,脱离实际,学而无用,难以起到实质性效果。这些是在教师因素控制中必须面对和否定的问题。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就摆到了我们学校的面前。

b.对教学管理机制因素的控制教学质量的控制,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来运转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目前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程度不同地存在“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和功利色彩控制教学工作,以及分数主义控制教师和学生等倾向,而且行政权力至上,形式主义泛滥,教学工作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这一切与教育使命和课程改革主旨相背离,也与当今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因此,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亟待配套跟进。否则,以往重规章制度而轻个人自由、学校发展而轻教师成长、重物质投入而轻情感投入、重学历提升而轻心灵净化等非人本管理倾向将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校长和教务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给学校创造一种能够包容多元文化的开朗的教育教学氛围,这样的教学管理将能释放无穷的教学创造力。

(这里顺便提及一个学校办学思想的问题,关于功利性办学,比如重点学校,尤其是中学校之间争夺生源各显神通,已经有点白热化了,而且迷失了教学宗旨与课改精神。有学者指出,教育的功能性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是教育之使之成为英才。前者是功利性十分明显,后者是凭教育的良心。学校若同商人一样,唯利是图,那还有什么教育神圣可言?)

④做好教育质量的检查、指导和评价

a.教育质量的检查主要有集中和经常两种重集中检查根据教学工作进度一学期可安排三次。开学前后检查教师超前备课情况、课表编排、教学物质准备、教学计划制订等。期中一次主要检查教师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主要是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检查校本教研开展情况、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负担、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末一次主要检查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完成情况,复习考试的安排、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以及下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等。这类检查,领导应深入教研组和班级掌握情况、指导全面的检查工作。经常检查即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日常工作深入实际进行检查。也可针对某个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作重点专题检查。无论哪种检查都要记载,积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调整工作进程。

b.结合检查进行教学指导检查便于了解情况,进行调节。如何解决问题需要进行指导。结合检查进行指导的方法主要是听课和分析课(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也是很重要的)。领导要想真正领导教学必须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能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课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使指导工作更加深入,更具针对性,也能密切干群关系,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对领导干部自身来说也是继续熟悉业务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尤其是要引起目前有些基本上不深入课堂的领导的注意。听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般有了解情况的随堂听课和总结经验或研究问题的系统听课。听完课应交换意见或与教师共同研究分析,以达到了解情况、总结经验、研讨问题的目的。

c.教学质量的评价质量评价包括教学成果即学生学习成绩的质量与教学工作鞥的质量。既评结果又评过程。一般来说应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处理与成绩考核、个别辅导、课外活动、教育教学效果、经验总结和校本教研成果以及承担其他校验工作任务等项目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各项权重系数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效果比重比较大。评价方法需简便易行,不能繁琐,量不能大,但必须把教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包括其他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成长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师德教风。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相对其他理论的发展来讲是比较滞后的,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和评价工具,也缺乏以评价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普遍感到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这个问题,这几年教育部有关部门方面已经建立课题组,启动并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来讲,我们只能按新课标有关内容来做好教育质量的评价工作。

⑤要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

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可以看到教学质量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找到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过去的教学质量分析一般只对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研究分析。而现在考试只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学质量分析除了做好考试成绩的质量分析之外,也需要对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适当的研究分析。由于上面已经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了简单说明,所以目前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对于评价这一块,各校只能因地、因校制宜,根据对待了。

教育管理第2篇

教育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导向的工作,是由教育者来协助引导身心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身心趋向成熟的活动过程。所以,服务是管理者在组织活动中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管理公共价值与使命的重要形式。谢文全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以‘服务’的态度来处理教育,而不应以‘谋利’的观点来办教育。现在有些学校只顾谋私利,而不知服务学子,实有违背学校办教育之本质。”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表达和培育超越个人利益的愿望,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应把自身及其愿望与他人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把自己的身心投放到教育管理的公共使命之中,而不是只关注个体自身的私利;要求管理者必须以下属为中心,在工作中把他人利益置于首位,并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人获利。这种服务式的管理有助于管理主体在烦琐但有意义的管理活动中以符合伦理规范的方式引领师生员工实现教育的公共使命及各自的价值目标。从职业性质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并不是抽象的东西,作为社会分工下的一种职业类型,很多人都在终身从事这种工作。

作为一种职业,既需要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更需要有专业的训练,以便于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正如孔茨(HaroldKoontz)等学者所言:“人们往往不理解,从经验中学到的能应用到新情况中去的东西,只能是一些基本知识。有许多主管人员所过分依赖的经验,其实只不过是过去曾经存在而将来不会原样地重复出现的一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大杂烩而已。两种管理在各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情况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主管人员,不能假定在一种情况下适应的恰当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必然行得通。然而,要是主管人员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取其精华,找出并认清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基本的因果关系,那么他们就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换言之,如果按照基本原理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容易了。理论和科学能够解决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提出的未来的问题。”无疑,仅有经验是难以完成教育管理的责任与使命的,还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职业,实际工作者都依据习而不察的理论和标准化的程序,或科学机具与方法来完成任务。”正是这种科学理论知识及专业基础的获得与建构,使得教育管理专业化程度更高并更好地体现其服务的内涵。从教育制度看教育管理: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构成的总体及其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规则的体系。教育制度也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教育制度不管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对教育管理中人的良好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代表和反映其制定者的资源和权力,同时反过来又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与权力的配置。制度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成为外在于人们的强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着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及其相对独立的事权关系。这既有利于国家合理地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与特色化。既有利于教育管理主体民主集中、集思广益,合理地规划教育发展的蓝图,也有利于教育管理客体合理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意义所在。由此看来,教育制度之于教育管理既意味着教育资源可能得到有效的配置,更体现着其可能具有的服务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从政策法规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影响下所开展的领导与管理教育的行为。教育管理既包括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所开展的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也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其他职能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指导和管理活动,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管理行为。

作为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务的教育管理活动,可以认为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执行与实现。因为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及采取的具体措施。而法规则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因此,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任何违反或背离教育政策、法规的所有教育管理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政策法规所隐含的国家意志是所有政府在管理教育时所必须体现的,政策法规所具有的公正与平等的内涵也是教育管理所要追求的,更是实现教育管理合法性的重要价值体现。对此,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曾经指出,构建一个官僚系统和一批行政人员的法律控制是合法控制的一种最现代的、富有希望的形式。“教育法的膨胀可被视为解决教育系统合法性危机的答案。”

上述分析表明,教育管理作为一种达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活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管理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管理主体所具有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行为,教育管理需要克服片面化的经验管理的价值追求,使管理行为通过既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化发展予以保证,同时也要求教育管理要逐步适应相关教育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体现制度管理的灵活性及其人性内涵,再有就是教育管理必须在既定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影响下进行,任何背离这一影响的行为都会使教育管理难以实现其本真的价值使命,也必然会受到政策、法规所赋予的“强制力”的约束。当然,这些因素无疑也是教育管理中关于“教育的内涵”及“管理的价值”充分发展及其二者有机结合的必然体现,对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内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的特点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活动,作为“教育的内涵”及“管理的价值”的融合体,具有公共性、政治性、文化性、伦理性及教育性等特点。

(一)公共性

公共性是教育组织的重要特性,蕴含着公众、公平、公正、民主等诸多旨趣。由于教育管理的宗旨在于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更加公平及更高质量的教育,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也是教育组织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教育管理的公共性特征与教育组织自身内在的发展旨趣及其价值追求是紧密相联的。教育管理的公共性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管理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要体现公共意志。教育管理行为虽然更多地是由教育领导与管理者发起的,但并不表明教育管理行为的实施与实现即是领导者与管理者主观意志的单方面反映,相反,它更应该是教育组织中公共意志的体现。因为教育组织尤其像学校则是一个育人的场域,需要体现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每一个人去主动地行使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也需要每一个人主动地去行使作为一个“教育人”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要体现民意,否则,学校则可能会成为一个权力专制的场所,而很难达成教育的意愿和实现教育的价值,更不可能体现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行为的实施与实现要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即是公众的利益,是相对私人利益而言的。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正当性及公平性等特点。无疑,教育管理行为也要体现公共性、正当性及公平性,否则,教育管理行为可能会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失去其合法性的基础,进而出现合法性危机。

(二)政治性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政治之外的,而是与其政治意识形态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科根(KoganM)指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政治性的,它是一种“人们所期望的人工制品,而不是一套具有不证自明的价值的程序”。琼斯(JonesM•T)也认为,教育中虽然还存在着其它的政策,但就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来说,政治背景仍很重要,这些关系影响着那些列入公共议事日程的问题,例如,如何研究与选择建议、如何使用公共资源来实施各种决策、如何分配成果等。对于教育管理而言,其政治性特征更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英国学者托尼•布什(TonyBush)所指出的,“国家和地方政治极大地影响着学校和学院内部的运行过程。集权制政体决定了教育体系的总体特征,并且必然受到执政党政治观点的支持和影响。”所以,教育管理必然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管理体制的价值内涵,体现国家意志。这种情况在学校的微观管理层面也同样如此,“当我们审视发生在今天现代化校园中的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时,我们看到的既不是官僚管理体制枯燥而正规的一面,也不是学术委员会中平静的以形成一致意见为导向的因素。相反,利益群体出现了……这些群体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将他们的利益联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对决策过程施加压力……权力和影响一经联合起来,便进入一个复杂的过程直至决策经过初步形成、修改和各利益群体的相互斗争等过程最后确定下来。”

(三)文化性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组织作为一种人的学习与生活组织形式,也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性。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F.Drucker)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这无疑在表达一种信息,即教育管理具有文化特性,教育管理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及话语。因为“教育管理虽然包括技术性的方面,但它的主要方面是组织中的文化。这个文化包括组织中所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文化符号……教育管理者是在教育机构中有能力形成文化符号的人。”由此可见,教育管理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它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教育组织绩效提升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管理行为深化与升华的价值体现。托尼•布什认为:“在教育管理文献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文化’这一术语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反映了这样一种需要:教育机构能够以更具体有形的方式来牢牢地把握和分享价值观,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新的、不确切和潜在威胁的要求作出有效的反应。因此,组织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为对组织的结构和内部关系不甚清楚的组织成员提供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对组织文化进行分析并加强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是寻求组织发展和提高组织效力的重要管理工具。”

(四)伦理性

教育管理与教育和管理相伴而生,作为一种教育领域的活动,其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而这种价值和道德系统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得以重构,进而以富有价值内涵和道德情感的方式塑造着人、改变着人,从而使人感到自我价值及自我尊严的存在,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个体,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性特征。夏丏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中说:“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指出:“教育就是一项道德事业。因此学校的施教及其领导也就是一种道德努力。”这里无疑都蕴含着教育与管理的伦理内涵。教育管理的伦理性表明,一方面教育管理总要遵循着一定的伦理原则,没有了相应的伦理追求,教育管理也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主体也应具有相应的伦理道德素质,这是教育管理实现指引人“求真”“向善”并走向“参与式追随”的重要保证。

(五)教育性

教育职能是教育管理者的内在职责,培育人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教育管理本身必须具有教育性特征,也即是管理育人。这也是教育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区别之一。管理怎样育人呢?陈孝彬认为,首先,教育管理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其次,管理育人是指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都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每个教育管理者,他们不仅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教育者。他们在完成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思想品德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或影响别人。闫德明也认为:“在学校管理中,无论是用人、处事,还是理财、管物,都应考虑到管理行为可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作用,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无疑,教育性已成为教育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行为的出发点。所以,学生在学校中违反纪律不应该是惩罚,而是说服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性偷窃行为不是简单地处罚了事,而是重在批评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举止言谈、穿着打扮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而不是随便为之;学校的绿化、建筑布局、教室装饰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不是漫无目的、缺乏内涵。等等。总之,教育管理无小事,事事有教育。

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向

随着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深化及教育管理实践推进的深入,教育管理逐步表现出科学化、专业化、民主化、均权化及信息化等发展趋向。

(一)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不仅重视教育管理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的运用,更重视教育计划及研究工作的开展。这一趋势到现在更加明显,教育管理在加速运用资讯科技或量化的工具以求精确的同时,在执行之前更加重视计划,以提高效益而减少成本,尤其是关注对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正如谢文全所言:“就重视研究而言,各国教育行政机关在推动重大教育改革前,均会先成立专业研究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再据以实施革新方案;其次,各国为研究工作落实,更纷纷成立教育研究机构,平时就对教育问题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比如,美国联邦教育行政机关设有管理局(OfficeofManagement),任务之一即为教育政策的规划、管控与评价。德国联邦教育行政机关设有教育计划司,并与各邦联合成立“联邦与邦教育计划委员会”,负责拟定全国性的教育计划。日本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相关司处设有企划之类的单位,负责计划工作。这些都是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二)教育管理专业化

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是紧密相联的,正如罗廷光所言:“因教育行政之日益科学化,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便益多,单凭个人一点小聪明和普通常识,绝不足以胜任愉快,于是教育行政领袖,督学或视导员及学校校长的职务,成了一种专业,正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一般。”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机构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就前者来说,世界各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设有主管教育行政的专门机构,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及教育传统的差异,教育行政的渊源也有差别,有的国家教育行政从属于一般行政,而有的国家教育行政则独立于一般行政。就后者而言,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都十分重视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改变过去仅仅是由教学人员升任或由一般行政人员兼任的非专业化的局面。比如,美国在很多大学里都设有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教育管理专业人员。法国教育部在其属下特设一个行政人员教育科,专门负责推进教育行政人员专业教育工作。日本也在大学增设了教育行政课程,供学生或在职教育行政人员学习与进修。

(三)教育管理民主化

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民主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还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势意味着权威式的管制措施必然被破除瓦解,从而建立教育的自主性,创造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罗廷光认为,教育行政民主化有两个方面:一指教育行政自身的民主化;例如教员有参与行政的机会;教育长官对属下无官僚的习气;视导员十分尊重对方的资格;政府所颁法令,非一律强制执行,留有地方伸缩余地,等等。另一便是所谓教育的民治(Popularcontrol),即教育权操自公民,民意机关与教育机关异常接近,使教育成为真正民有民享的事业。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教育管理民主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美国实施学校本位管理,各地方学区将作决定的主要权力和绩效责任赋予学校,并以学校为教育改革单位,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均是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日本中央设有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审议会等十多个审议委员会。法国中央设有最高教育审议会、全国学校配置委员会等十多个审议机构,其各府的教育厅亦设有多个审议会等。

(四)教育管理均权化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有集权制、分权制等方式。集权制及分权制各有其优缺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取两者之长,而补两者之短。故集权的国家逐渐分权化,分权的国家逐渐集权化,均向均权制发展。所以,“均权化已是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但并不表示各国均已达到了均权化的境界。因均权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容易确定怎么样才叫均权。但无疑地各国都已扬弃了极端的集权制及分权制,而希望摸索出一个能维持中央与地方动态平衡的模式,让中央与地方都有空间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达到最好的行政效果与效率。”比如,美国是在教育管理分权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了联邦教育部统筹、协调全国教育的权力。法国教育管理则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也作出了分权的有益尝试,于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基本法》强调了大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大学在行政、财政、教学方面享有自治权,1982年又公布《地方分权法》,进一步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性。我国也实行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的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

(五)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紧密相联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育管理体系,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组织方式,重新整合教育组织内外部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增强其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必定促使教育管理发生变化,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应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可见,教育管理信息化在管理上更加关注教育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环境、管理方法及手段的调整与变化,同时,整个教育管理作业程序、教育人员观念及制度等也将受到影响。

四、结语

教育管理第3篇

 

随着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充分调动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学校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小学教育来讲,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用教学质量衡量教学管理的水平。

 

1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如课程的理念、发展的理念、评价的理念、校本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但由于多年的定式思维影响,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被真正内化成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使得前瞻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抵达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心灵,使得“课堂生成”“师生平等对话”“课程整合”等只是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笔下的一个名词。

 

②忽视课程评价的重要性,脱离课程评价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课程的评价往往只是结果的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未对课程评价进行系统的规划,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其二过度关注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轻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其三评价的主体限于同行、专家、领导等,忽略了教学本身最重要的角色——学生,其实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同度和课堂知识的感受度才是课程评价的意义所在。

 

③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而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学历相对其他教育阶段较低,并且相互交流、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更新,仍坚持“成绩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批评学生多、鼓励学生少,在学生面前树立的不是和蔼可亲而是敬畏的形象,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和扭曲的心理。

 

2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对策

 

①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评价制度。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是造成教师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学生缺乏学习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直接原因。

 

②以实施课程评价为主要手段,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实施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质量监控和教师行为引导的有效手段。小学实施课程评价应至少体现如下理念:其一以学校为单位,系统规划课程评价机制,使课程评价贯穿于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反馈等各个主要环节。

 

其二在规划课程评价机制时,不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其三确立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作为评价判断的主体,侧重检查教师是否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是否能被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学习到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四评价不应完全标准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教师个性的发挥,支持教师课程创新,使“个性”与“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策是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要积极而又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首先学校应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增加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和自豪感。在激励制度方面,体现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待遇与德、能、勤、绩挂钩,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作贡献。其次加强教师职后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拓宽视野,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良好的教学管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即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成为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利用手中的技能推动社会进步。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学校必须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从这个方面出发去进行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如何,拥有哪些资源,正确评价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找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

 

有了这些管理思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其次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去进行管理。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出现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将日常的管理活动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不断发现、研究问题,探寻解决之道。

教育管理第4篇

关键词:社会化学校管理;西方中小学管理;社会参与

西方中小学社会化管理,是在西方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制度,是学校与外部社会关系的反映。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雏形的社会和模范的社会,学校通过“简化”和“净化”机制把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有选择、有秩序地提供给儿童,同时又通过平衡的机制,使儿童的行为得以协调,朝着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必须参与学校的管理。所谓中小学社会化管理,是指在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政府办学和管理为主导、社会各方依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具有学校管理权力和责任的管理制度。西方中小学社会化管理的传统和实践,对于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小学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社会化管理的历史传统

自西方初、中等学校诞生以来,家长、教会、社区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就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近代以后,西方国家逐步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社会参与中小学管理的“自然习惯”与文化传统出现了新的形式,中小学社会化管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彼消此长”的博弈时期

在古代斯巴达教育管理权完全由国家控制,禁止私人办学,但是斯巴达的年长者都具有“过问”学校事务的“管理者的意识”和权力。早期的雅典私立初等和中等学校得到一定发展。古罗马总体上以私立学校为主体,帝国时期国家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控制,一些私立学校被改为国立学校。中世纪基督教作为国教和体系庞大的社会组织对“教育全面垄断”。中世纪后期城市手工业者行会商会建立的城市学校“遭到教会多方面的反对和阻挠”。这一时期,世俗与宗教、公立与私立、国家与社会之间争夺着学校的举办和管理权,它们都往往将对方看作自己的对立面,相互排斥,初中等学校在“彼消此长”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2、走向融合的时期

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教会学校的发展,耶稣会和新教都举办了大批教会学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私人或公众捐资学校出现。由私人、行会、工商业组织或公众志愿团体捐资给教会开办学校,许多学校后来逐渐脱离教会控制。16-18世纪英国多次出现社会捐资办学热潮,1870年以前“英国的主流教育传统仍然是自愿捐助制,一种基于个人的自愿捐助并且拥有独立控制权的学校组织形式”美国早期,家庭、社区和教会组织等市民社会自发捐资建校,如私立学校、主妇学校、教会学校和慈善学校,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办学权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议,一些人希望通过立法和国家支持建立某种形式的国民教育体系,但是许多团体都希望发展独立于国家的自愿捐助教育体系或学区办学制度。19世纪后期开始,一些西方国家逐步建立起了公共教育制度,通过国家教育资助等干预手段和建立公立学校,使公立学校成为了主体。即便是公立学校;也是国家与社会共同办学的“结合体”。在学校管理上这些捐资学校一般采取董事会制,学校校长等主要负责人由董事会任命。董事会在学校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权限。20世纪上半期美国大财团建立的200多个教育基金会通过“赠款”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的办学和管理产生着影响。这一时期国家与社会在办学方面出现了融合趋势。

3、制度化与创新时期

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凸现,初、中等教育作为国民素质基础教育倍受社会各方的关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制定了法规,以法确定了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次上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体制,形成了社会团体,私人、财团等在国家的管理和制度约束下以一定的形式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新机制,至此形成中小学社会化管理制度。20世纪末期,为了革除中小学管理中的“官僚”弊端,美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的程度,如特许学校和认养学校等。开放学校理论主张,打破学校中心和封闭性,建立和发展向社区开放的学校。学校直接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决定。

二、社会化学校管理制度

1、社会化学校管理的体制

在国家层次上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多数西方国家建立了国家教育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不同于由教育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参与中小学管理而专门设立的、由推选的各利益方的代表组成,成员包括教育当局、教师协会、校长、家长、社区和工商业代表。协商委员会的组成人数不等,如德国为36人,希腊达97人。协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教育改革和学校运行或教育创新项目提出建议。

在一些采用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国家一级权利很小或不设置协商委员会,而是在地方或州的层次上设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构,如美国地方机构为州教育委员会和学区教育委员会,成员一般来自商界、自由职业者、科学界、工会等。委员会具有较大的权限,如管理、组织、协调或协商的职能.制定州教育政策,监督州中学和小学的教育经费是否按要求使用等。在德国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在13个邦建立了协商委员会,有关法规对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普通基础学校管理的协商程序做了规定。

在学校层次上建立学校懂事会或管理委员会。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学校管理的决策权主要在学校一级,学校和管理委员会中的各方面的代表构成,为社会参与提供了保障。学校懂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教育当局、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工会代表、企业代表等,成员的构成比例也各不相同,在意大利教师代表占多数,在德国、西班牙和法国各方代表基本保持平衡。在丹麦和爱尔兰家长代表数量超过了教师。英国1980年教育法规定所有学校至少应当选举产生家长校董事和教师校董事各2名,1992年英国小学30万学校领导者中有7500名家长。学校懂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是咨询功能,为校长管理学校提供建议;第二类是学校决策机构,与校长合作制定学校管理政策;第三类是学校直接管理机构,如英格兰的学校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是确定学校的目标和资源管理。

2、社会化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

由于各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教育制度的不同,社会化学校管理机制也各具特色,但是从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参与合法化。20世纪70-80年代,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以法确定家庭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范围和实施程序.在学校层次上,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法定权力主要有两类,—类是学校一些日常管理问题进行协商,如学校的作息时间、财务支出的控制等。另一类是,有关学校总体运作,如学校预算的分配、课程与教学方法等。

(2)开放的董事会制度。在美国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属于民众。民众有权支持或反对影响儿童教育的立法,促成现行法律的修改和撤消。公民代表被选为学区董事会的成员,以传达大众的意愿。国家法律规定董事会例会是公开的,会议的记录和各项决议属于公共财产,公民在任何时候都有权提出对其进行审查的要求。家长和社区成员有权听例会,或申请将他们关于教育的目标、政策和规划建议写入法令。

(3)社会舆论监督。社会生活中公共舆论是影响学校事务的重要因素。多数社区居民选出自己的代表监督学校运作。人们对学校、教职员工、教育目标、课程的看法都可以公共舆论的形式来表达。学区董事会和学校必须了解公共舆论,假如他们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严厉的批评就会随之而来,从而影响着决策。

(4)社区或工商业部门通过“资源投入”对学校产生影响。在美国大财团建立教育基金会,通过给中小学“赠款”的形式影响着学校教育。“商业——工业——教育日”活动等学校——社区合作模式。

(5)学监或学校董事会在社会参与方面的“纽带作用”。学监或学校董事会成员常常被看作是学校和社区的桥梁,其职能包括增进教师、家长和社区团体的关系,参与营建模范社区活动,鼓励一般群众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处理社区有关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投诉等。

三、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建国后,我国形成了单一由政府办学的体制,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不能举办学校。改革开放以来,民办中小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公办中小学“闭门办学”而缺乏社会参与,严重地降低了中小学发展的活力和效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和家庭对中小学教育的要求日益多样化,参与管理决策的意识更强烈。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由社会各利益方参与的、具有激励调节功能和活力的社会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更新国民公共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人们常常把“公共教育”等同于“政府办学”,忽略了中小学教育中的社会参与问题。我国为了解决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长期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和“人民教育政府办”之间反复摇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摆脱不了“二者取其一”的思维模式。当前迫切需要树立全新的国民公共教育理念,在“政府办”和“人民办”之间构建有机的结合点和稳定长效的制度。

2、“撒活”社会资源进入中小学的渠道。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在各级政府财政之间调整投入责任和比例。一些地区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而采取集资办学。当集资办学导致部分农民经济负担过重时又停止集资,反过来寄希望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总是摆脱不了经费短缺的窘境。与此同时,许多潜在的社会教育资源又没能利用。由于各个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不同以及各个社区潜在的教育资源和公民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一刀切”的集资方式显然有很多弊端。要通过基础教育制度创新,在努力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设计切实可行的动员利用社会资源的机制,如建立社会组织和个人教育认捐制度,将税收减免作为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教育捐资的手段等。“希望工程”在动员社会资源方面是成功的例子,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还缺乏这样制度和机制。

教育管理第5篇

当前各类组织所面临的整体绩效不稳定,成员整体素质下降,乃至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让管理学者和实践者们困惑不已。席酉民教授提出“和谐管理理论”让学者们对于历时五千余年的中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所经历的管理实践,经验与教训无疑可以提供有益借鉴。《论语》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1】就是那时圣人从道术并济角度的分析法治和德治两种管理方式的特点和后果。但是“管理”鲜有提及让人们对于儒家寓管于教的管理方式存有误会,有必要首先分析儒家教育式管理的特征与可借鉴之处。

一 儒家教育式管理特征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让人很容易忽略以教育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管理方式。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疆域辽阔,民族多样,礼乐教化,德政法治兼行的综合治理方法贯穿了两千五百余年的社会历史,有过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辉煌阶段性成果,谁能抹煞这种教育式管理的功劳?“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艺术与科学,唯有儒家以仁义礼界定清楚并切实做到,实现了五千余年的一脉相承。但是智慧的先祖为何不提“管理”二字?

中国没有“管理”的原因:管理一词(Management)的确来自于西方,指的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一切活动的指导,目的是使得每一行为或者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为何名符其实的“管理大国”不提管理?原因有三:

第一,管理本质是协调,不是强制管控:《大学》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说明中国儒家管理首先尊重所有人,无论贫富老幼,不论社会等级阶层,大家都是公平的,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职,即“修身”(自我管理,提升自我修养)。这是做人的起点,可见民主思想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具有了。在自我修养提升的基础上,“和为贵”。大家都立足本职本分,各安其道,礼待他人,贫者安贫乐道,富者富而好礼,大家和平共存,各安其道,互助互帮,形成和谐共融生活环境。虽然法令制度并不可少,以维护良好和谐公共秩序,但是由于深知强制管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只是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底线,更多依靠道德礼治。孔子总结自己审理案件,与其他官员一样没有区别,但是他总是设法让“诉讼不再发生”(借此事使人明理不再犯过)。人人具有仁爱之心,适宜当时环境,礼待他人,了解他人需求并恰如其分进行满足,言行一致具有信用(仁义礼智信)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大家都各自追求自身修养提升,爱护家人,博爱大众,不断学以致用,实现整体和谐提升。

第二,终生学习的观念:《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并时时演习理论知识,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孔子和自己弟子两千五百年前就示范出为人需要终生学习的理念。中国教育大国名不虚传:始于母亲的胎教,历经家庭,学校,社会各类组织历炼,终于离世,贯穿一生。无论个体学习还是组织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彰显本善明德,自己和他人在至善道路穷尽一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活到老,学到老确乎是儒士终生所为,不断向身边人学习,择善跟从仿效,见恶内省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老师到学生都是不断学习的态度,都以“修正自身错误”为一生事业,大家谦虚上进当中,不敢言及“管控他人”。

第三,感化人心需假以时日:儒家管理是一个领导者先提升自己德才,再在组织中带动大家一起提升,共享幸福生活的渐进过程。每人毕其一生来接受自于父母,老师,朋友,领导,同事等各方的教诲谏言,触动内心本善,反省过误改进完善,这种无时无处不在的自我修养方法要假以时日来变成习惯,仅仅单纯依靠外界强制管控力量难以实现,只有当事人自觉自愿改变才开始发挥作用。当人开始从内心认同大道,自己不断好学善道,力行善事,知耻改过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人才会逐步被感化也随而发生改变(人能弘道,知天地之化育),再现出此时代环境中的圣贤君子可以。

鉴于只有父母老师领导的身教言传,和子女学生下属的学而时习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类组织的整体和谐和道德水平提升,因此传统的儒家圣贤君子用教育而不用管理,甚至必不可少的国家管理也用了“政治”一词(端正自身来端正他人,医治不良理顺关系),充分可见古圣先贤美好用心。而“管理”则从西方引入开始就强调“一方对另一方强制”,“法令约束权威”,法治得当无疑也会提升组织绩效,但是局部法治成功不一定会全局法治成功,一时法治成功未必会一世法治成功。秦朝历史证明法不可少,但是人的羞耻心侥幸心不可依靠法律约束产生,而教育可以使得人心向善,以守法为自觉。

当今的管理实践证实,管理者在致力于提升整体组织绩效的同时,如果忽略道德,往往出现“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如2008年金融危机。将管理活动与伦理结合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两千年前,儒家典籍《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明智的由自己到他人,由近及远的管理逻辑。作为管理者,最根本的是从自身修养提升开始,不可谓不切近不严格;目标是平天下,不可谓不高远不宽广。由于儒家管理者从培育自己开始培育他人,而且知行合一,层层历练,德才兼备的管理者才能引领组织活动,可以解决上述质疑。

儒家教育式管理特征:儒家传统君(领导),亲(父母),师(老师)融为一体,不仅因为这三种角色都是上级,言语行动,做人处事下级产生重大影响,更因为上级本身负有重大传承文化重任,在和谐共处中,身教言传地把仁义忠恕演示给下级,育化下级成为和自己一样的,甚至超越自己的“得道高人”。比较起当前流行的控制型管理,儒家教育式管理特征如下:

第一,师生道德水准共同提升:教者,效也,上所施行下所效仿;育,养子使作善。教育目的是使人为善。教育与管理融合一体,是有智慧,知行合一的领导者带领下属一同学习为人做事,精神境界不断向至善提升过程。领导者与下属以道而合,君仁臣忠,互相切磋,师生德艺在共事中不断提升。为了共同道义,虽然儒家有“五伦十义”的角色定位与职责界定,但是《论语》中有“当仁不让于师”,说明行义的重要。整体利益的强调,师生德艺的提升共同提升被置于首位。如唐太宗的睿智开明有赖于一群敢于直言善谏的臣子;而晏子的德高望重也匡正了齐景公的错误,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

第二,学习与实践融合促进绩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组织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劝谏,示范团队学习,密切配合,实践圣贤智慧理论,知行合一,由事实中的绩效来证实力行情况。孔子在子路和子贡对于管仲是否“仁”有疑惑的时候,力挺管仲志在利益齐国,功成且兼济天下,维持了以人伦为主的中华文化,稳定天下安定局面,而对于他没有殉死先君的做法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可见儒家对于实践非常重视,以事实绩效为依据,促进活学活用,实现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中的“与时俱进”。

第三,教育型管理更以人为本:儒家领导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以学生身份现身,平等互助,礼敬他人,反求诸己,以和为贵,真正以人为本。与当前的控制型管理相比,首先控制型管理强调有形的规范,主张对于显性的行为,言语进行控制,但现实中仅从外在强行约束,往往导致下属“口服心不服”,心生反感;而教育型管理更加强调无形约束,通过身教言传示范出正确范例,潜移默化中使得大家逐步自省自纠,自觉改正错误观念,进而发生行为改变。其次,控制型管理强调外在的强制性规范约束,靠规章制度标准与严格的监控来约束人行为,而教育型管理则更强调内在的自觉思想引导,靠个人认知领悟与自发自愿调整行为。其三,为了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控制型管理通常倾向于采取即刻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来诱导行为。而教育型管理则宁愿采用长期隐蔽方式进行激励,培养员工的好习惯,好思想与好行为。其四,教育型管理关注在人员素养的全面提升上,即“历事炼人”,有高素养的人员来推动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控制型管理过分关注事业的成败,为了事业的发展有可能不择手段,比如金融危机中的美国雷曼兄弟,最后人事皆败。

综上所述,儒家教育式管理不仅在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比照当前流行的西方控制型管理方法,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本特色,因此在讲述西方精细的控制型管理理论的同时,不可忽略儒家教育型管理方法,特别要把其“隐形”的特色强调出来,来用以解决当前面临的组织成员素质下降,管理环境恶化等诸多难题。特别在西方学者逐步认同东方管理理论精粹的今天,更有必要古为今用,中西结合。

二 儒家管理与组织文化管理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融合点的确定:西方管理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伴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逐步总结出高效运作的一套管理理论。而儒家管理理论以“人性本善”为基础,伴随着几千年管理实践,总结出培育人才的管理理论。二者在科技进步,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反而在组织文化领域越来越有了共同之处。儒家教育式管理方法让很多以人为本的西方管理学者深以为然,很多企业实践证明儒家务实的人本文化具有普适性,面临的共同组织问题与协助必要性也让组织文化管理逐步从工具式的“管理他人”走向了自觉的“正己化人”。

西方组织文化管理,虽然主张用统一的价值观,经营思想来“控制”员工,但是已经充分认识到“无形与有形”的重要作用。更何况,组织若想用统一价值观来影响员工,首先必须自己认同,做到,整个高层管理层也能够做到才能发挥强大的身先示范效用,带动被管理层落实。从儒家教育式管理的知行合一,身教言传的影响力方面,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西方管理理论由于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天性的自私是客观存在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组织文化的自利性与功利性显著存在,出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亦是情理之中(如跨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而自己获利颇丰);而东方管理理论由于建立在“人性本善”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天性皆是本善,不过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所以习气各异。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回归本善,格物正心,爱人如己,组织文化的他利性与长远发展性被大力提倡,损人利己行为是君子式管理者所不齿和不能。因此儒家的仁心,或者“人道规律”更为卓著。也正因为义利并重,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如火如荼的发展,与组织文化的方兴未艾,让工具式的管理之“术”与儒家教育式管理的“道”结合成为可能。首先,组织通过学习而提升全面绩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借助人才培养来实现。而儒家教育式管理中严格修身文化,无疑对于管理者全面素养的提升富有帮助。具有仁爱之心的管理者们会基于组织长期发展而采用适宜方法经营事业,培育人才,由近及远,由小扩大,不仅事业长久发展而且还惠及员工家庭,学校,社区。其实无论东方西方都向往的幸福生活其实也是家庭与工作,企业与社区,事业与社会等诸多良性循环的运行中而实现,其实都是提升自己修养,达到人人自觉,追求大家共同幸福的实践过程。中西方管理理论的和谐共融无疑又是与时俱进的一脉相承。

企业实践管理案例总结:改革开放30余年来,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中国很多企业在学习外国管理方法的同时都不由自主地运用了儒家教育式管理方法来进行人才培养,扩大了事业也丰富了管理理论。把这些企业成功实践案例理论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李嘉诚作为亚洲首富,带领长江实业发展到今天,奉行的“尊重人”的企业文化让中外雇员各个安心敬业,为事业发展尽心力,成就个人和事业辉煌。柳传志作为联想教父,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真言培育出年轻英才,促进多个行业国内外市场发展,共同追求幸福生活。任正非带领华为进行艰苦卓绝的尝试,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的格局,让华为成为通信设备领域的最具影响力的后起之秀。这些成功在实践中做到儒家“身修,家齐,国治”,同时又成功融合西方精细化管理硕果,把握道术并济发展方向的企业管理案例,需要及时总经并予以理论化,来引领更多企业朝向正向发展。

三 儒家教育式管理于今启示

儒家教育式管理寓管于教,强调各负其责,重视对于人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和自省自律习惯的养成。特别在组织中人际关系处理上主张“敦伦尽分”,尽到自己本分,责备自己不足,从而更好地为和谐组织氛围奠定了基础。儒家教育式管理在今天于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自主管理:儒家教育式管理并非以上级作威作福,下级“唯唯诺诺”为特征,而是不论社会层级高低,地位尊卑,都以提升自我修养为根本特征。儒家教育式管理是圣贤君子管理者身先示范,以培养出具有自己同样自觉自省能力,甚至超过自己的德才兼备接班人为主旨。儒家教育从始至终强调自我修养,不论经历怎样社会组织活动历练,当事人不断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完善,伴随成长道路不断提升修养,做自己主人,实现家庭美满,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美好为最高标准。不论多么宏远伟大的梦想,都是从自身开始,反求诸己,成就下属,以理服人的种种行为,促使被领导者学会自觉,自省和自励,真正实现自主管理。任正非的冷静与自省多次带来华为避开狂热和骄傲而不断进取成长。

正能量的汲取和传递:对于怀有远大抱负的人而言,逆境的磨砺往往多于顺境的发展。儒家的修身也就体现在此: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需汲取环境正能量,做到正心。正心的做到需要从格除内心过于膨胀的物质欲望开始,继而恢复内心的良知本善,积极从事利他利众服务事业,内心真诚无欺,在任何环境中学会自省自觉,端正自己的错误,阳光成长。孔子说过: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就是建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需要戒除特定环境对于自己的物质欲望干扰,保持正心正念,借用孟子的观点,保持“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坚持仁义礼智信,经历顺境逆境的种种考验,成就道业德才。李嘉诚在员工丑化自己形象的漫画中还找到了笑脸并冷静处理也树立了端正的榜样。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成就历程:儒家对于人的培养教育是贯穿人生的整个历程,从胎教养性,幼教养习,少教养志,青年教育奉献,中年教育担当到老年教育传承德业道行,每个阶段都有侧重,联接起来稳步成就德才兼备的圣贤君子的历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各有分工又紧密相连,携手共同培育人才。因此需要各方依据五伦五常标准,首先家庭与学校联手共同培育出孝悌孩子,再由社会组织教育出谦敬君子,利国利民社会栋梁,从而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各类组织整体利益最优。柳传志对于杨元庆等20余年的培养和历炼足以使得企业家重新认识君亲师的角色。

教育是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唯一途径:百年树人,十年树木。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理论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国家民族的硬实力逐步得到了加强,经济与政治实力都已经令世人瞩目。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东方与西方都对于经济的绿色可持续性,人类文明素养的提升予以高度关注。五千年来引领中华文明的大同之治的教育式管理方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教育是传承儒家管理的精粹,特别培养出德才兼备管理者是弘扬道业,推进民族软实力的唯一途径。在吸收西方管理之术,洞晓其发展脉络之后,有望在中华土壤上继承儒家管理之道,实现中西合璧,应用道术并济的管理理论引导当前组织朝向正确方向发展。

教育管理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B)―0013―01

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物质设备的管理,更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好的教育管理能够直接发挥育人功能,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师生服务,协调教育各部门的关系,排除教育阻力,形成教育合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

一、对教师的管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1.创造条件,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约有5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典型的表现为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

2.组织轮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争取对全部教师进行轮训,或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或进行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的素质,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

3.优化评估,提高工作积极性。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其他技术人员的评价应有所不同。教师的“产品”(学生)及其劳动形态具有模糊性、灵活性及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在评价时,如果一味追求质量标准的精确性、实效性,反而会失去评价的科学性。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二、对班级的管理

1.聘请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灵魂,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将不同的学生领上成才的康庄大道,一名拙劣的班主任则可能会毁掉学生的前程。因此,聘任班主任时一定要从政治思想、品行修养、文化知识、个性特点、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择优聘用。

2.创建良好的班风。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风,由于多个变量的作用,很难有统一的方法,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教师要“了解自己”。只有真实地了解自己的长处、缺点、人格、特殊才能,方可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二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不同风格特点的学校和班级。因此,教师要使班风符合自己的需要,还要了解学生的成熟、需要、人格和能力。三是教师要“了解目标”。如果目标是形成现代学风,就从听看动练、课内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去接近目标。四是教师要“了解从何开始”。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他们总是试图维护纪律和自己的权威,一开始这种不适当的方式,就会损害自己想要建立的那种气氛。

三、对环境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校园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由服从向民主转变的历程,有调查发现,初中师生关系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6%的学生与老师缺乏起码的沟通,16%的学生感到老师难以接近,12%的学生感到自己遭到老师的冷落,87%的学生不愿把心中的秘密告诉老师,而愿告诉者不足4%。学校要改变重视学生认知需要而忽视学生情感需要的倾向,改变交往方式,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既当经师,又当人师。

2.创建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群体和学习环境共同作用而沉淀起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这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孕育期。班级组建之初,学校就需提出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并设法使每个成员接受。一方面介绍学校以往学风建设情况,介绍图书馆,介绍本校名人名师;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检查评比,用先入为主的办法使制度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整合打下基础。

(2)整合期。学校群体中有了学风的心理定势之后,要通过榜样示范活动对各种学风进行整合。在整合中,一些原来不适应群体心理环境的学生,会逐渐按一定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实现由依从向认同的转变。

教育管理第7篇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校长,要着眼于迎接21世纪世界性的经济、科技竞争的挑战,抓好学校管理工作,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在工作中我重点抓了三方面的内容:科研、质量、活动。这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稳固的“品”字结构。(管理的原理来自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而科研、质量、活动就相当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这儿,我把它称为“品”字结构。)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

学校科研管理

一、反思

学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方法论——反思。反思,思考,省察过去,着重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励将来。也指:回过头来对往事进行深入地思考,以求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将认识、言行提高一步。“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能使我们认识问题的要害。抓住问题的实质,带动思维的发展,培养科研的意识和习惯。

回顾1984年,在邓小平 “三个面向”重要思想指引下,我校在济南市率先进行“小学和谐教育”实验,历经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来学校鉴定和验收的省教育专家一致认为该项实验达到了省内小学和谐教育实验的领先水平,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有重要推广价值。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但通过教育科研,更新了教育观念对我们以后的办学有很大的启发:

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师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性格发展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要想真正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从更为广泛意义上来说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科研实验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搞好科研实验,是时代的需要。

二、发展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将逐渐向真理接近。但是,在一定的社会时期里,人们不可能终极真理。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也同样如此,都要经过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认识过程,向前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的时代,知识超速积累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正发生迅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人们超越通常的知识序列,直接面对现代生活的要求,要求人们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手段,独立、灵活、创造性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最经济的途径和方式适应社会。因此,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终身学习能力也成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部在2000年10月25日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我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和古今中外经典电影,开展“电影进课堂”的实验。通过这个尝试,成功的把娱乐转化为教育教学,使学生足不出户,便能观赏自己喜爱的电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思想教育,获取知识。我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和山东省首批电化教育示范学校。

同时,我校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了“九五”重点子课题“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该实验的成功开展,使我校的教育现代化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学校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现代技术示范学校。

学校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生存的立足之本。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并且鼓励分管校长、主任及学科组长都制定各项目标,并使其发现自身活动的价值。我们根据相应的目标,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重点从内容、形式、过程、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内容 “实”         

国际求学网委员会决定,“把与生命有关的外延又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测试中,我们注意突出一个“实”字,即着眼于终身教育的要求,着手于学生具体能力的培养,采取层层落实,段段把关,年年提高,确保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形式 “活”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的过程中,力求形式灵活多样,通过看:看试卷,听:听推门课,查:查作业,问:调查问卷,评:作业展评,赛:组织各种能力竞赛,广泛地、多层次地、全方位地了解能力培养情况。

三、过程 “严”

为确保把好质量关,有校长亲自组成质量检查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检测内容主要靠“数据管理”,要求所有人“用事实说话”。要求测评试卷不能凭经验命题,不能人为改动或凭主观臆断来解释标准。

四、方法 “巧”       

方法来自于实践的积累,经验的迸发,思考的顿悟。检查小组不断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与学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力求方法巧妙、简明。例如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时,我们巧妙创设说话的情境,营造说话的氛围,真实地再现了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在质量管理中,通过抓能力测试,能帮助我们了解测试效果,反馈教与学的综合信息,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要求,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我校也连续14年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并成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活动管理

学校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提供广泛的经验世界的可能性。经验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一所学校,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经验生活的机会,它就不可能使他们真正地成为未来的人才。“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道理就是如此,我们非常重视活动育人:

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师生中开展学“五知”做“五小”这一特色教育活动(五知,知悠久历史,知灿烂文化,知国情大事,知民族精神,知英雄模范;五小,做爱中华的小学人,讲文明的小公民,爱学校的小主人,爱集体的小卫士,孝父母的小帮手)。活动使学生既了解了祖国历史上的荣与辱,又看到了祖国今天的发展与振兴,从而更加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

教育管理第8篇

本次调查于2009年9月在内蒙古、江苏、浙江和广西范围内设立酒店管理专业在五年以上的高职院校中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国四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经验的毕业生、实习生和在校生。调查采用分级、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随机抽取四所满足上述条件的高职院校,再从四所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访问以统一问卷、由调查员严格按照抽样名单直接将问卷交给被抽中者填答和电子填答两种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经检验,本次调查的数据用于推断总体情况时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的最大误差将不超过±3%。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全部采集到的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构成上看,参加此次调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19%;女生占81%。这一比例与目前酒店用人方面对性别的要求成正比。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国共青团团员占受访者总数量的26.2%、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71.8%、既非党员又非团员的只占2%。本次调查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中,由一年级同学填答的19份,由二年级同学填答的78份,三年级同学填答的87份,毕业生填答的16份。行业实践情况:本次调查是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的,在本次调查的一年级受访者中参加过行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只占2.4%,而在其他受访者中这个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到97.6%,其中有半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8.6%,有一年以下、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47.6%,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1.4%。从选择酒店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动机上看,最重要的动因依次是:“酒店工作有机会接触知名人士”、“酒店工作人员见多识广”、“酒店工作充满挑战”。选择“酒店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优越”、“酒店工作人员社会地位高”、“酒店工作人员收入高”、“偶然机会被录取到酒店专业”的受访者只占比较小的比例。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怀着明确目的进入这一专业学习的,做出这一选择主要动因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根据调查,各高职学院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程度不一。200名被调查学生中有47人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占总数的23.5%,经过回访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有25人通过其他课程和方式学习过职业道德,占总数的12.5%,且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的大部分是以前从事过与酒店相关的实践工作。

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没有设置职业道德课程或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这说明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缺陷。问及是否了解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时,同学们回答最多的是“一般”,其次是“比较了解”和“很了解”,而调查者对所得数据按照有无实习经历指标进行细分后发现,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对目前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熟悉程度要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推测在实习过程中,与酒店工作者之间的共事和对酒店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有可能强化了受访者对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解;有76.2%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很重要,只有23.8%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比较重要;对于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的回答,81%学生回答两者一样重要。这些都足以说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不深入、不具体,我们在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缺陷。调查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中,教师在讲授涉及酒店工作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时,42.9%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而较少采用结合教材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聘请企业或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等形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49.1%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和讲解教材,而课堂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使用较少;53.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职业道德的教育,对自己职业道德养成影响最大;74.5%的学生表示参加社会实践更有助于是职业道德的培养,比纯理论教学效果好,是最有效的途径;56.6%的学生表示去酒店实习是最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的社会实践。因而,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酒店实习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考察受访者对各类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数据表明: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依次是服务技巧、酒店礼仪、外语、人际沟通技巧,次重要的是计算机知识、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法规,而受重视程度最弱的是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从数据上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同学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后续访问获得的关于这两门课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受访者面临着等级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而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受重视程度最低的原因被表述为:“不实用”。;55.8%学生表示当个人利益与客人或者酒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将客人或酒店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能快速进入状态,转变角色,认清自己所处的境地,已61.9%学生表示能接受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工资低这一现实,并认为其属于正常现象;16.7%学生表示喜欢所学的专业,没有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厌恶感,38.1%学生表示很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生也只有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才会敬业、乐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77.1%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作用最大。

三、建议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酒店工作人员在社会经济生话中的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从道义上规定了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规定了他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并完成本职下作。酒店职业道德规范,除了一般职业道德要求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外,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之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高职学生只有在了解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调查发现,大学生虽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却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看待自身和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专业理论和实际问题;强化专业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在专业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和思维力方式的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认识社会充分利用先进事迹和榜样人物等进行现实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感受变化,增强信念。

(二)树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在社会上泛滥,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行动上就成了道德水平的下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处于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必然也受到其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化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持久、稳定提升的重要保证。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反对自私自利,要求人们克服纯粹的利己思想,只有那些将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的酒店工作者才能抵制住诱惑、经受住挑战,自觉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以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里所说的集体主义并不与个人利益发生必然矛盾,集体主义的出发点是维护集体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强调集体对个人权利的重视。集体主义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阐释集体对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个人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要充分考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和接受特征,把道德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以在整个酒店行业形成普遍的集体主义氛围。同时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从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资源那里吸收营养,并继承和发扬,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来。必须树立“大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观念,而不是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孤立起来,只作为一个科目存在。

(三)重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基础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

调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与酒店工作实践联系紧密的“术”,而对“学”和“德”的课程不那么热情。很多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上过分强调“实用”和“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理论水平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按照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设置全部课程,并规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表明,这种课程体系已经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高教改革相脱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周大农院长提出,高职教育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除了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他还提出按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分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四个层次来进行设计,并由此能力目标来引导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酒店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必然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出重视实践的要求。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酒店管理工作者。但是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客房、餐饮等业务课为重中之重,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技艺”的学徒式技能培训。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本身更是一种职业训练,而单一的职业训练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和从业者整个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是其最直接和重要的后果。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培养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目标,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应该是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综合体。

(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一成不变,无法适应不断变动的酒店管理实践的发展,更不适应学生们的认知特点。作为酒店管理专业课之一,旅游企业职业道德在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表上并不缺席,但是授课方式、方法不优化,无法实现教学效果,而这一教学效果的优劣,将直接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实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道德课程、或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设计,都只是形式上的重视,如果教学效果不能保证,那设计这样的课程并没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与“职业操守”、“职业信仰”关系最紧密的酒店职业道德教育理应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待,而对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视,单纯地靠设置一门课所远远不能体现的。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不能用是不是设置这门课程来衡量,这过于简单化了,而需要从根本上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酒店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信仰是比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要完成得好,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全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