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药学专业

医药学专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7 03:55:03

医药学专业

医药学专业第1篇

【关键词】药学;本科生;就业

新疆医科大学前身新疆医学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98年更名为新疆医科大学,是新疆唯一一所医学综合类院校。62年来新疆医科大学培养了8万多名各民族优秀医学人才,为改变新疆缺医少药的状况,培养合格医药人才,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以及边疆巩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疆医科大学目前共开设27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24553人。药学专业设置于1978年,是新疆历史最长的药学专业,也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重点专业,已培养了近4000余药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其中少数民族占60%)。笔者以药学院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去向为数据来源,统计分析了药学本科生的就业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1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2016届、2017届、2018届共248名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分析对象。对其实际就业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其就业率、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区域3个类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2结果分析

2.1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为一本招生,学制四年。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药学专业结合新疆地方特点,形成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弘扬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近4000名毕业生遍布大疆南北及内地多个省份,成为药学界的中坚力量。现对近三届应届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率进行统计。由表1可知,药学专业2016~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5.8%,其中2018届本科生就业率偏低,为93.2%,略低于往年水平,经后续跟踪调查,了解未就业学生主要原因为坚持继续深造或等待考公务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现较好趋势,是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2.2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特点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药学领域能够从事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流通,药学服务和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随着倡导的健康中国的推广,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让药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越来越宽,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服务体系、学校教育系统、医药企业(外企、国企、私企、民营)等都成为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可选择范围,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升学、出国。由表2可知,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和考研,本科毕业生没有到教育系统工作,出国和自主创业比例极低或为0%~1%。分析原因:①医疗卫生单位还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15%~30%左右,在2018年最高,达到了30%。②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在2016届最高,近两年有所下降,可能为由于新疆各地州医院消化了药学的毕业生,导致企业就业率下降。③考研比例始终保持在20%左右:分流了相当比例的本科毕业生。④到机关工作比例有所提升:最近两年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在反对恐怖袭击、巩固边防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治区领导在反恐维稳中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州、县、村都进行了细致的维稳部署,与此同时极大的丰富了社区文化以及医疗保障措施,因此大量的事业岗位提供给了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医疗单位)。这也是2018年本科毕业生卫生事业单位就业率提升的关键原因。

2.3药学类本科就业区域

由表3可知,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均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选择在疆内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80%。究其原因,一方面,毕业生中60%左右为少数民族学生,地州大量的工作岗位为这些给本科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给予了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在择业时受到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往往应家长的要求回到生源地或者选择离家近的县市就业,这就大大减少了就业地点的可选择性。

3就业状况分析

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为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较大的机遇,这也是近几年药学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1毕业生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原因分析

新疆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综合类院校,很多药学专业的学生高考时第一志愿都是填报临床医学或其他医学专业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到医院工作,同时大多数女生也希望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因而医疗卫生单位也就成为了相当部分药学专业同学的第一选择。新疆医科大学拥有6所附属医院,14家校外实习基地。近几年医院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医院不断扩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外,随着自治区对地州基层医院设施的不断完善及人员编制的补充,很多学生都愿意回到地州医疗机构工作。

3.2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因分析

内地高校药学毕业生近年来出现了一波到企业就业的小高潮,但新疆地区药企相对滞后,岗位设置不尽如人意,加上医院提供了足够多的岗位提供给了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事业单位工作也成为了药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又一大选择。新疆地区报考公务员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提升的因素。

4基于就业数据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

4.1细化药学专业方向,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方向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药学专业毕业生依然以医疗卫生单位、考研作为主要就业去向,2011年,卫生部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使得医院对临床药师的需求增加,药学院也因此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二级学科,在传统的化学,基础药学基础上强化了药物治疗学,增加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内容,修订了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大纲,明确了药学与临床药学专业的就业区别,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

医药学专业第2篇

关键词:医药营销专业;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YK201203)

《中医药学概论 》是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课程,其内容包括中医基础、中药学和方剂与中成药三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只是对中医基础、中药学和方剂与中成药三门学科按部就班的讲授。由于学时少,内容多,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毫无中医药基础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无疑就是一部天书。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根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实用”“够用”的教学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对该门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革内容

鉴于营销专业主要就业方向――药房销售岗位,其所需技能主要是问病荐药,本项目即围绕如何问病,如何推荐最合适的药为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对就业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选取临床常见的七大病种为主线:感冒、咳嗽、胃痛、便秘、风湿痹病、痛经、小儿腹泻。即构成七大项目,分别为感冒的辨症与问病荐药、咳嗽的辨症与问病荐药、胃痛的辨症与问病荐药、便秘的辨症与问病荐药、风湿痹病的辨症与问病荐药、痛经的的辨证与问病荐药、小儿腹泻的辨证与问病荐药。每个项目下分为岗前必备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在知识模块中了解该病的分型、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以及如何问病和辩症、相关的中药知识和中成药知识;在技能模块中采用具体任务的形式,由若干个小任务组成,包括病例分析、方药分析、情景模拟问病荐药、处方审核等技能的训练。

以其中一个学习项目为例,具体改革后内容见表:

表:项目一 感冒的辩证与问病荐药

模块一 岗前必备知识 模块二 技能训练

相关中医基础:

中医分型、病因、病机、症状特点 任务一:具体病例分析

相关中药知识: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发散风热药:薄荷、蝉蜕、桑叶、等 任务二:方药分析

相关方剂与中成药知识: 任务三: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风寒感冒用药:午时茶颗粒、川芎茶调丸、感冒清热颗粒等;风热感冒用药: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等 任务四:处方审核

二、教学过程 (以项目一 感冒的辩证与问病荐药为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岗位性质,充分运用了情境化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根据药房销售岗位的特点,假设学生是一名药房中成药柜台销售员,为前来购药的顾客推荐合适的中成药。

(二)提出任务

在疾病的分析理论体系中,中医和西医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冒的辩证与问病荐药过程中针对顾客自诉的症状,从中医角度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判断,为其推荐并介绍合适的中成药,以及嘱其注意事项等。

(三)基础理论的学习

原则上应该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但因为学生没有中医的基础,而且中医知识抽象难懂,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太切合实际,本部分主要由教师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结合生活实例,以求通俗易懂。具体讲授过程如下:

1.感冒的中医知识。在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中医上关于感冒的概念、分类、病因病机、治法、预防和保健措施等。

2.感冒的中药知识。针对感冒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让学生学习相应的中药都有哪些,每味中药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3.感冒的方剂与中成药知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这一环节关于感冒常用的方剂,尤其是中成药都有哪些及各自的功效主治,分别用于何种感冒,主要针对的症状是什么,类方之间的区别,以及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项目实训

采用具体任务的形式,由若干个小任务组成,包括病例分析、方药分析、情景模拟问病荐药、处方审核等技能的训练。

①任务一:具体病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辨症的技能,了解常见病证的症状特点,以便更好地问病荐药)

②任务二:方药分析(使学生能对一些常见中成药药物组成简要分析,提高解读该药品说明书的能力)

③任务三: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④任务四:处方审核(培养学生中药调配岗位能进行审方的能力)

其中病例分析、方药分析和处方审核主要采用自主思考或讨论发言的方式,情景模拟问病荐药采用课堂演练的形式,学生分组,并分配销售员和顾客(患者)的扮演者,实战演练问病荐药的整个过程。这种表演方式既可考验顾客扮演者是否能将病例的内容充分理解并正确的表达,也可考验销售员扮演者是否能合理地问病,是否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等,并可考验学生对该项目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五)教师评价和总结

每个项目教学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技能实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满恩.中医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侯志英,张金莲.中医药学概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医药学专业第3篇

关键词:中药学;课程思政;中医学专业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一环,也是介于基础与临床的一门桥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我们中药学课程组在原有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中药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体会总结如下:

1中药学课程思政现状

《中药学》[1]包括总论和各论2大部分。其中,各论部分收载的临床常用中药536种(含附药),每味药需要掌握其主要药性、基本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等内容。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记忆牢固,往往出现不同章节药物混淆的情况。而且中药学涉及多领域的知识,知识面非常广。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自身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方能出色完成授课任务。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容易忽视中药所包含的文化属性。

2中药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中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发现的,其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药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老药工对中药进行炮制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国工匠精神,中医在使用中药进行诊疗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彰显“大医精诚”的典型案例。若能仔细挖掘就会发现,中药学的课程思政元素非常多。目前,我们已经挖掘了90多条思政元素,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程思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时政

在讲中药学的发展简史时,可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12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1中药的名称在讲具体中药时,有些中药的名称有一定的典故,可适度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药青黛和大青叶之间的关系,可引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原句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作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等。2.2.2民俗与中药端午节有挂艾菖、熏艾以驱邪及祛病防疫的习俗,引出中药艾叶[2];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给学生介绍医圣张仲景用祛寒娇耳汤治病救人的故事,引出温里药。2.2.3民间谚语与中药“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引出采集时间的重要性;谚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引出穿山甲、王不留行的下乳作用;“下肢不能移,牛膝五加皮”引出牛膝“性善下行”的特点。2.2.4关于中药的古诗词讲中药佩兰时,以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开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讲中药山楂时,以清·杨静亭的《都门杂咏》中“南楂不与北楂同,妙制金糕数汇丰。色比胭脂甜如蜜,解酲消食有兼功”,引出山楂的来源有山里红和山楂2种。2.2.5名医与中药的故事讲中药学的发展简史,讲到《本草纲目》时给学生介绍李时珍用27年立书的故事。讲到石膏时,结合石膏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近代河北名医郭可明及其团队的“抗瘟梦”,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2.3大国工匠精神

在讲中药的炮制时,引入北京同仁堂药房恪守的祖训和信条“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并组织学生观看《本草中国》中巴豆霜的炮制过程,通过繁复费时的中药炮制工艺,让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精神。2.4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讲到青蒿时,给学生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研发青蒿素的历程,突出其以身试药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讲到丹参时,介绍丹参滴丸是世界上第一个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草药制剂。1997年,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认证,结束了中药只能以食品或保健品的身份进入发达国家的历史。

3中药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尝试,我们在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1育人目标

3.1.1思想品德目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3.1.2职业素质目标具有医者仁心,尊重生命的职业责任。能积极运用中药,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作为自己的职业担当。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职业认同感。培育学生的传承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2教学内容

立足学生辨证选药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国家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国工匠精神、中药的创新发展成果等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领悟、升华,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3.3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为载体,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归纳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建立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3.3.1基于案例(CBL)法通过简短的小病例,学生运用已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四诊合参,准确辨证的基础上,运用单味中药或药对进行简单论治,逐步建立临床辨证用药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3]。可选取名医的典型医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名医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如讲到安神药酸枣仁时,可引用药王孙思邈巧用朱砂酸枣仁治疗癫狂的案例。3.3.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同感。如:讲清热解毒中药时,可介绍该类中药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优势,提出:清热解毒中药等同于西药抗生素吗?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任课教师做总结性发言,清热解毒中药与西药抗生素不能画等号。清热解毒中药除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外,还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发挥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明确指出中药和西药的理论体系不同,不能简单画等号。3.3.3归纳比较法可采取横向比较,即同一章节内相似药物的比较,如金银花与连翘;纵向比较,即不同章节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比较,如黄芩、砂仁、桑寄生均可安胎,如何区别使用等。通过该归纳比较的方法,可使学生在求同存异中逐步建立临床辨证用药思维,培育学生的传承精神及求真务实精神。

3.4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单纯考核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将课程思政指标融入中药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之中,检验学生思政德育目标完成情况,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考核模式,尤其注重对学生的诚信度和科学作风的考核。比如,在考核过程中发现雷同试卷,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4中药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

4.1做好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

根据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尽量做到每节课,至少每次课都要有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研室集体备课时,有课程主讲教师将相应章节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介绍,然后在教研室内部展开讨论,经过不断完善,成熟后组织实施。

4.2掌握好课程思政的时间

中药学知识点非常多,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时,尽量选取短小精悍的,不拖泥带水。这样既可起到思政效果,又不至于影响课程正常的进度,达到双赢的效果。

4.3避免说教式的模式

中药学的授课对象是中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如果采取简单说教的方式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可在具体教学中,自然融入时政、名医典型案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如在讲中药罂粟壳时,简单提一下鸦片与罂粟的关系,通过鸦片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及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4.4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课程思政

除线下开展课程思政外,我们结合中药学(自建)慕课的教学特点与优势,搭建思政慕课线上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认识中药、学习中药、应用中药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中药学课程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5中药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5.1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均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学习基础知识,也能感受劳动人民在发现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等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更能感受历代中医药学家的用药如神和科学探索精神。

5.2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学生能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广泛讨论、积极思考,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效率[4]。

5.3使学生树立中医药专业自信

在课堂中介绍的医案病例,尤其是结合新冠肺炎期间的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医药的优势,激发出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有了较高的中医药专业认同感,专业自信也不断坚定。

6典型案例

6.1精诚医署的成立与发展

经过了系统的中药学课程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常见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病证,并积极运用中药治疗临床常见的小疾病,学有所用。受课程思政影响,职业责任感增强,都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身边的同学解除病痛。在这种背景下,“精诚医署”孕育而生。依托“精诚医署”,学生们制作中药香囊、药膳等,积极服务患者,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背景,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暨全省创业大赛(高校赛区)一等奖等荣誉。

6.2大创项目助力传承与创新

经过系统的中药学学习,学生们感叹中药神奇功效的同时,积极运用所学中西医知识来验证中药的功效。借助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积极申报课题。近3年,中医学专业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8项,对学生的传承与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开展课程思政,会使学生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施与达成,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54.

[2]刘宇,郝蕾,石铖,等.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中医教育,2020,39(3):55-58.

[3]冯秀芝,任艳玲,刘立萍,等.中药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实施途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27-28.

医药学专业第4篇

药理学(pharmacology),作为不同层次医学专业的重要核心学科之一,不仅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药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1],由于它涉及的内容较广,应用性比较强,跟临床实践又紧密相连,再加上课时有限,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也要随之进行压缩,所以学生要接收的知识点也会比较多。现在药理学不仅仅是西医专业的必修课,对于中医骨伤专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因此研究者结合药理学的一些特点,以及中医骨伤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

1 重视第一次课,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药理学的重要性

由于药理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来说作为考查课讲授,课时相对其他医学专业要少,再加上没有中药这两个字,很多学生认为跟他们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甚至一点关系都没有,考查课甚至等同于选修课,因此很不重视。其实在当今社会,我国很多中医医院里面不仅开设有中药房,同时也开设有西药房,可见西药在中医院里面还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未来的中医骨伤医生,如果遇到病人因骨伤继发感染,为了尽快控制病情,肯定会首选西药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再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将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这时如何选用降糖药物就是对一个中医骨伤医生的考验。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骨伤医生,具备一定的西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学好药理学,才能更好的为本专业服务,为病人服务。所以不能因为它是一门考查课,或是因为它没有中药两个字就忽视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当学生有学好药理学的想法以及对这这门课程有强烈的求知欲的时候,才能期望教学质量能够提高。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不例外。所以第一次课非常重要。

2 问题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侧重点教学,再采取问题式教学法(Probilem-based learing,PBL)[2]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3]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其中。

问题式教学法(Probilem-based learing,PBL)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则主要是通过某些典型案例,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由于中医骨伤专业学生以后接触比较多的会是骨伤患者,我们就根据骨伤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疾病进行教学。比如,严重骨伤患者可能因为大出血而发生失血性休克,因此讲解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药物的抗休克机理,还有血容量扩充药物右旋糖酐的应用。同样,骨伤患者也可能出现应激性高血压,因此在讲解抗高血压药物时候就要注意降压药物的选用。

对于问题式教学法,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根据各个章节的重点药物以及相关的临床知识为背景进行“设问”。比如讲授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时,提出“为什么氯丙嗪药物过量或中毒所导致的低血压不可以使用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进行探讨。首先由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回答,然后再由教师进一步的深入讲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对于案例教学法,以临床病例为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穿插进行。比如讲授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某男,25岁,患者30 min前口服乐果20 ml而入院治疗。体检:患者呈嗜睡状,大汗淋漓,全身皮肤湿冷,呕吐数次,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基本正常。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请问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又比如讲授青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时候,也可以举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某男,5岁,因扁桃体肿大就诊,医生诊断为扁桃体发炎,开具青霉素进行治疗。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便肌内注射青霉素,5 min后患者颜面苍白,四肢抽搐,口角流涎。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请问怎么样预防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该怎么抢救。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各抒己见,教师对其进行指引,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指明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结合临床案例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学以致用,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既往所学的知识,如上例就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因此,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有质的飞跃。

3 做好课前复习,课后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们都会花上几分钟先对上一次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以及如何运用,加深强化学生的记忆。其次,在每一次课结束之前,总结归纳本次课程所学重点,让学生对这一次课有个方向指引,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医药学专业第5篇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专业英语学习建立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4]。而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区别于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其中医药知识素养。只有专业教师本身对中医药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才能把备课做到更细更好,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当学生开始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中药,数百首方剂及针灸穴位的时候,他们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记忆和理解,单独留给专业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了兴趣、忽视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同学选择放弃。此时专业英语教师应该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医药,使专业英语教学成为对所学知识的又一次巩固和加深。

2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2.1改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这两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公共英语作为学生掌握基本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必修课,是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前的基础[2]。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基本采用大班授课和公共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往往会为了应付期末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听课,没能给中医药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语言基础。中医药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应摆脱以教师单独讲授的“高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比如观看医疗题材的美剧如《HouseM.D》、《Coma》、《cis》和《Grey’sAnatomy》等,将医疗专业知识与美国的社会、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式学习;针对性的增加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情景对话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5]。在情景模式的锻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在情境中遇到的专业术语,在情景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词汇运用能力进行评估,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其在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学习,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解决问题的地方。笔者将中医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归纳于表1。

2.2优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学习属于英语的应用与提高阶段,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后,专业英语教学就应更具“中医特色”,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有“君、臣、佐、使”之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中医药学知识在整个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处于“君”的位置,只有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的翻译;专业英文术语则处于“臣”,具有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才能准确表达中医药学知识,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来服务于医疗[6]。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辨析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英语。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复杂系统,很难将人体或疾病作为简单的机械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对某一具体病症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比如:“肝郁侮脾”的具体病理表现为因生气(anger)或者病毒(virus)因素导致肝功能(liverfunction)受损,从而影响胆汁的分泌(bilification),进而引发消化不良(dyspepsia),患者往往不思饮食(loseappetite)、面色萎黄(sallowcomplexion)、形体消瘦(emaciation)等症状(symptom)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属木,脾主运化属土,木对土有相克(restriction)的作用,“肝郁侮脾”即是脾土对肝木的反克(anti-restriction)作用。相比单纯的专业词汇记忆和机械的翻译,这种科学辨析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理解和解释中医抽象概念。笔者用以下概念图(图1)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概括性表述:图1.专业英语教学思维模式:

医药学专业第6篇

作者:于永丽

【中图分类号】R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96-01

1在培养方向上应有正确的定位

在医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药品生产、管理、营销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为根本宗旨,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我们首先应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要完成的“教育产品”是应用型药学人才,而不是具有高深理论知识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应用型药学人才包括能解决药品开发、生产中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型人才、能解决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合理用药等问题的药师型人才、能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的医药经营管理型人才。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药学人才就业的多途径和就业岗位的可变性决定了这类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必要的药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及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基于在培养方向上的正确定位,我们应该对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作出较大的改革,以避免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岗位、医药技术领域要求之间有较大差距。

2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我校以往的药学专科教育模式与本科相似,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基本属于“本科压缩型”,理论课时间长、实践机会少,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脱节。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对毕业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并针对医高专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改革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总体上应分为:1.公共课2.专业基础课3.专业理论课4.实践教学5.选修课这五大模块。首先公共课的设置应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阅读能力。其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以“适度、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化学实践操作技能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再者专业理论课的设置以“服从实践需要、突出应用性、关联性”为原则,删繁就简,突出重点,适当增加临床药理学、药事管理法规、药品市场营销等实用性课程的课时数。同时实践教学应该是改革的重点,它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岗前培训以及实习实训这四个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占有45%以上的较大比例,应当大幅度增加岗前培训的项目、课时数和考核力度,使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群的工作,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岗位,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正确选择。最后选修课程的设置应使学生具有美学知识、懂公关礼仪、能较好地与人沟通、具备较好的社交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在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上应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包括实验教学、岗前培训这两大部分。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当是未来药学系专业建设的重点。

3.1实验教学在基本技能培养上应着重强调基本操作的规范化训练,要求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必备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内容上应压缩验证性实验,开设实用性和综合性实验。实用性实验是指将实验操作过程在仿真的工作车间进行,通过这样的实验技能训练学生可以直接掌握工业化生产的操作技能,使学生一上岗就能用。综合性实验是指将中药提取、成分检识、药物制剂、药品检验等各个环节融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内容,以实现各学科知识间横向有机的结合,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大有益处。此外还应更新实验仪器设备,加强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医药学专业第7篇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医药;人才培养

1. 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的个体化药物研发

传统的药物研发是一个投入大、风险高的长周期过程。药物基因组学可发现基因多态性导致的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差异,节省研究成本,缩短上市时间,并保证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基因组学指导的个体化药物研发可根据编码药物靶点基因多态性预测药物药效,排除靶点多态性或开发个体化药物;寻找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相关多态性基因,预测特殊基因携带者发生过敏与器官损伤风险;确定良好药效基因型,排除不良反应基因型,解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基于广泛基因组学研究制定治疗原则以及发现新的药物靶点,获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循证数据,减少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药物基因组学贯穿个体化药物研发始末,相关知识与技能必将成为药物研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6]。

2. 临床合理用药-连接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医学的纽带

我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疗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行临床合理用药,医院药学工作者的培养重点将从药品管理、供给与调剂转向药事服务与合理用药。临床用药已从经验用药、循证用药进入基于基因差异的个体化用药[7]。临床药师是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实践的执行者[9],是推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主要力量[10]。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即成立了临床药学专业,将药学人才培养由“药”转向“人”。现有近百所院校培养临床药学专业人才[11]。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有四川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等。临床药师既要有药学、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医药学知识,还需要临床经验。但我国临床药师培养仍以科研为主,临床实践还需加强[12]。

3. 遗传基因咨询与健康管理-未来热门职业

基于基因遗传理论,一些患者易对亲属产生愧疚感,亲属也会有发病心理负担[13]。遗传基因咨询与健康管理能提供药物基因组学、临床遗传学及营养基因组学咨询;解读疾病易感基因及健康风险;制定基因检测,个体化诊断、医疗、用药以及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对亲属进行患病预测,规避不利因素,降低或避免疾病发生[14]。就社会而言,民众能更清晰的认识遗传病的危害,提高优生意识,优化人口素质。美国开展相关公众服务近40年,进入临床已20年[15]。而我国至今未设立遗传咨询临床专科,使得药物基因组学与遗传学在个体化医学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近期,复旦大学率先在启动了遗传咨询研讨与培训,并将遗传咨询作为硕士培养方向,为我国的遗传咨询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4. 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个体化医学发展的助推剂

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对药物相关基因信息的获取与解读举足轻重,是个体化医学发展的基石。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30亿美元,历经15年才得到一套粗略草图。2012年,Ion Proton测序仪只需1000美元,数小时内即可完成人全基因组测序。只有拥有了可服务大众的测序技术,个体化医学才能真正来临。另外,如何在海量数据中获取药效关联特征基因信息至关重要。国外许多制药公司已开始个体化医疗与遗传基因信息服务和平台开发,通过归类与整理基因信息;分析基因与疾病、药物反应相关性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要缩小我国与美国等国在此方向上的差距,就必须在测序样本制备、信号检测、生物信息学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因此,积极培养相关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研究人才,对我国个体化医学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药物基因组学教育-我们的经验

自2009年起,作者所在单位已将药物基因组学纳入研究生选修课程[18]。近期,我们将在开展药物基因组学本科生教育,以加强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对药物基因组学重要性的认识。

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我们编撰了药物基因组学讲义,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基本概念、发展、内容和任务、研究方法等内容。实验技能方面,我们结合自身技术平台,着重介绍生物芯片、基因测序、基因变异检测以及定量 PCR技术等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教学方法上,我们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际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研究课题设计与实际临床案例分析为教学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新教学内容中相关理论新发现与临床新应用,保持内容新颖性、先进性。

5. 结语

根据《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建立并完善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卫生发展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17],培养个体化医学新型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目的所在[18]。对于我国医药院校,如何合理、有效的展示药物基因组学理论及技术在个体化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医学、药学学科的相关性与整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双结合的新型个体化医药人才将是非常值得追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医药学专业第8篇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116622)

摘 要:统计学思维与方法已渗透到生物学、农学、药学及临床实验等,但许多生物医药学专业学生对统计学重视不足,影响了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应用统计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文章根据生物医药学专业特点,重新定位统计学课程目标,设计适当的实践教学环节,并提出生物医学专业学生统计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统计素养;生物医药;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88-02

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誉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1],现在,统计学思维和方法学已经渗透到理工农医及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的研究和决策之中。生物学、农学、生物产品工程工艺条件、药物生物活性实验及临床实验等都寻求统计学家的合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基金申请明确要求生物医学科研项目要有统计人员参与,生物或药物实验及产品内容都需详尽的统计设计与分析。

实际工作中,很多生物学、医学科研工作者对统计学的作用重视不足,突出表现在分析时盲目套用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轻描淡写,把统计学当作简单的修饰工具,甚至把整个统计分析过程变成一个黑箱,那就有可能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garbage out),严重影响了统计学应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为此各高校生物医药学相关专业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注重统计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等[3-5],以期通过本课程教学,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笔者所在学院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今后这些学生将继续从事本专业研究及生产实践工作,生物或医药统计学课程将作为重要的工具课,对这些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及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十分重要,但这些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甚至有的学生谈“数”色变,提高学生统计素养也因此难度增加。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相结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找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生物医学专业学生统计素养提出一些思考。

一、增加主动性——树立数学应用意识,降低难度

课堂教学和调查问卷结果均显示多数生物医学类的学生对数学、概率论统计等相关课程兴趣不浓,很多学生是因为学分或学院要求等才选修本课程。尽管大于70%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学很重要,认为统计学有用的学生占比例也很高,但问及是否喜欢统计学课程时,则喜欢程度为“一般般”甚至“不喜欢”的比率达到58%,这种想学但不敢学矛盾的心理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数学相关课程似乎是陡峻的山,在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可能会对统计学课程的畏惧心理转变为抵触心理,兴趣几乎变为零。

因此教师首先从心理上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否则学生会停滞在山脚下。具体教学中讲明统计学课程注重应用且应用面广,可提高学生兴趣;点明统计学公式及运算简单,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介绍现在统计学发展特点,统计软件应用情况,改善学生的情绪;增加互动教学,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体验统计学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高山,进一步提升学生兴趣和降低学习难度,具体方法在以下各小节探讨。

二、定位准确——强调应用,降低难度

定位准确可使学生学习具有目的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意识,降低统计学类课程教学难度,本课程是生物医学类应用工具课程,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只会增加学习难度;实际应用中数据分析可避开公式推导,直接根据统计学的试验方案、条件及相应的理论公式分析。基于以上思考,可将其定位为培养学生在生物医学科研或生产实践中的统计学应用能力,减少公式推导及公式死记硬背过程,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

课程定位后可根据调查问卷和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思考: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都需要进行调整。教师要广泛阅读各类教材从中优选出适合学生专业的应用型教材;教学过程可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提出问题[6],板书主要公式,师生互动分析案例的应用条件,确定统计分析方法,并完成案例计算过程;学生也希望教师适当留一些作业,考核方式采用适当宽松的“一纸开卷”方式进行。系统改革思路确定后,学生压力减轻,积极性极大提高,也期待着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统计素养。

三、实践出真知——实例互动与软件应用整合

既然将本课程作为应用课程对待,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调查显示学生非常关心案例教学和软件使用教学,高达87%的学生认为需要软件教学,这也表明学生有对提高自己统计学素养及知识应用的渴望;实践证明这些教学环节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往往理论教学花费很长时间,而采用案例或者软件使用教学,短时间学生即可领悟。

案例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内容提出案例,如生物学专业则主要以生物学的实验分析为主,药学专业则以药物生产、实验或临床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分析为主,因两学科交叉性强,许多教学案例可通用,因此也扩展了学生视野。根据实例教学,学生会结合专业学习课程,更易主动运用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软件教学可让学生抛开简单但繁重的计算过程,如方差分析计算量很大,整个教学过程冗长,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应用条件、计算过程,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并对进行结果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案例导向教学:提出案例案例解析统计方法上机实验结果报告课堂练习互动辨析常见疑问教师总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软件应用操作充分调动同学们听课以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研中运用统计学思维的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注重软件实践而忽视了原理理解与掌握,学生也难以形成统计学思维甚至滥用统计学方法,因此,软件教学最好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引入。软件实践教学时间过长、过早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会误认为软件能够解决一切,而忽视理论的学习,统计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统计运用也陷入空谈。

四、适当增加难度——实施“一纸开卷”考核

考核不是目的,是手段,考核的实际目的是让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进一步扎实地掌握知识。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是喜欢“吃跳一下够得着的桃子”,即赞成考试难度适当高一些,包括“一纸开卷”和闭卷考试。课程若采用闭卷考试,学生会死记硬背统计学公式,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统计学软件发展迅速,应用统计学课程中公式并不复杂,没有必要让学生完全记忆公式,闭卷考试偏难,对学生是一个负担;但若采用开卷考试,学生可能会不复习而直接上考场,稀里糊涂做题,学习效果较差。笔者根据本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和调查回馈,建议选择开卷和闭卷考核之间的形式:“一纸开卷”。

“一纸开卷”方法是让学生复习时把知识点总结到一张给定的纸张上,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这一张纸参加考试。这一考试形式可以督促学生总结学习统计学知识,又避免了死记硬背上考场的情况。学生在总结知识过程中,如果不认真看书或笔记,不认真将关键知识点记录在纸上,若想在考场上能顺利完成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考核方法可以适度的“推一把”,让学生学好基础的统计理论知识。

调查显示学生通过以上学习过程只有15%学生感觉有较大压力,大多数学生感觉有些压力或压力一般,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有益于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统计学思维,表明上述教学过程基本实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统计素养的目的。

五、更上一层楼——注重创新课题与毕业设计应用

统计素养培养只限制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让学生在其他过程学习中应用。学生在专业实验课中会得到许多实验数据,但因是常规实验,分析方法固定,学生被动分析实验数据,扩展运用机会极少。大学生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统计素养的最佳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的机会自主运用统计学原理设计试验方案、搜集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可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应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统计学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运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的需求较多,此机会恰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也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创新课题或毕业论文题目的时候可以考虑相关试验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在具体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统计学目的就是科学地设计生物医药学试验并对所得数据分析,力求减少试验次数、节约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迅速找到优化试验方案或数学模型[7],学生在自行根据统计学知识设计实验时,理论指导实践过程增加,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统计素养也自然更易培养形成。

总之,统计学课程把数学语言引入生物医药学领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对生物医药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有重要作用。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系统优化应用类统计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例互动、讨论式学习中培养思辨能力,培养理工专业学生的统计素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王素平.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

[2]易东,刘岭等.关于“医学统计学”学习问题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2,(41).

[3]张颖.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

[4]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

[5]丁建华.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