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31 18:42:54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第1篇

一、弘扬传统文化乃真语文题中应有之义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文化论文第2篇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1传统文化,是什么?大家也许都非常的好奇,有人说“传统文化”就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习俗,难道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吗?

传统文化是中国从古代时就开始流传到现在的知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从古流传至今的知识文化更应让我们细细品阅!古代时,有许多诗人、书法家流传下来的著作,而古时书法者们所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正应该体会书法的美秒感觉知意境。古代诗人所流传下来的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古诗,皆是因为是古人们所作的诗,且其中蕴涵了古时人们的才智,知识是有多么的令人惊叹!古时,小故事情节所融入一体的并不是微小说,而是文言文,文言文简洁、虽少,但是寓意却很能表现出事情经过、发展、结果,将本应大篇大篇的语言浓缩到了只有一小段的文段,这令我也是深深的佩服!传统顾名思意,也就是非常正式,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事物!

传统文化,我们也是知道的,从历,我们大略地就可以明白古时候发生的许多事情,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是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地蕴意!传统文化也就必须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传统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我喜欢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因为我觉得古时候的音乐听起来十分清雅,给人带来一丝清凉意,还有心也如湖水一般平静了,其中,我最喜欢古筝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情,总是看别人表演弹古筝的时候,我总是会心痒痒的想去弹,我好多次幻想,难道是自己的爱国意识萌发了还是对中华古代所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吗?除了古筝外,当然还有其他的乐器我也喜欢啊!葫芦丝啊,琵琶啊,我都非常喜欢听的,也许是因为它们是传统,从古时候流传至今的古代见证物,所以我很喜欢它们,这也是我喜爱传统文化的缘由。

而现在,传统文化也增加了在文化内容这一块儿的比重,在中考中,高考化学考试也都增加了比重。这也就是说明了传统文化进入高考、中考了!既然现在传统文化如此之重要,那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会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传统文化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当今的我们,连普通的知识都学不好,又怎样去体会传统文化的广大渊博呢?所以,我们都从最开始的小知识学起,一步一步地有了前进的动力,你也就会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体会传统文化的奥妙之处了。当然,你也能品阅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美感与文化的意境!

有一种文化叫传承,还有一种知识叫努力!将祖国的文化继而传承下去,这便是传承文化!让以后的子子孙孙都了解在古时候所产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2临近年关,最热闹繁华的街上已是挂满红灯笼,年味正浓。趁着刚放寒假的闲暇时光,我报名参与了社区组织的迎新活动——学习剪纸。

社区工作人员讲我领到位子上,桌上已备好了材料。请来的老师是位剪纸的传统手艺人,只见剪刀在他手上仿佛是活了一般,将原本普普通通的纸张剪成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绝伦的图案,大家都十分惊叹,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上手。老师举手示意,使按奈不住的大家安静下来,他举起话筒,将剪纸艺术的历史娓娓道来,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我听了之后感到十分震惊,没想到那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剪纸。老师还说到:“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工艺品,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这便是平凡的剪纸所蕴含的深意。”老师的一番话使我受益匪浅。剪纸不仅仅是剪纸,更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是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我们学习剪纸,其实也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接下来老师教授了我们如何剪“福”字,大家都尝试起来,将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祈盼寄托在了剪纸之上。活动结束后,社区人员组织我们一起把剪出来的“福”字送给社区里的老人们。我们来到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人们送上了我们最诚挚的新年祝福与一个个新鲜出炉的“福”字,面对着他们和蔼的脸以及幸福的笑容,大家都感觉收获颇丰。

之后的新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保护人民,无法过一个幸福安稳的年,也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捐献物资金钱,为战胜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带来灾难却也使人们团结起来,我们相信,度过这次危机,将会迎来更好的新生活。这样想着,我剪了许多“福”字,悄悄放在了社区临时建起的防疫站门口。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3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上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4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断章取义、曲解传统思想是谬误产生的一大原因。某些政府官员在阐述执政理念时公然打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口号,认为控制民众舆论,堵住民众之口是重中之重,于是拒绝民众批评意见,粉饰工作失误,大行愚民政策。君不见,某些部门在此种方针的指引下,百姓不敢建言献策,信访局门口成批上访者被黑心执政者以“维稳”为由遣送回家。这句话本出自《国语》,原文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本意是劝谏执政者要重视民意,切勿阻止人民的批评之声,否则后果严重,并非“堵住百姓之口比治理河流还重要”。愚昧的执政者恰恰把古人的观点翻转,倒行逆施,令百姓遭殃。

李商隐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小学生作文乃至不少报刊杂志中,这句话被用来赞颂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赞美教师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铺天盖地的频繁使用在学生心中埋下根深蒂固的观念:李商隐的这句诗只能被用来歌颂教师。殊不知原诗的意境与教师风马牛不相及,“春蚕”一句紧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含一语双关之意,丝与思谐音,表达着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而蜡炬的意象与人流泪相似,传递出诗人因思念而心力交瘁的状态。因此,这一句的最正确用法是形容思念,与原诗最为贴切。中学生写牵挂亲人,怀念故土的文章时皆可借用此诗句,事实情况却是鲜有出现,可见以讹传讹地误解古语抑制了年轻作者的发挥。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一文中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敬畏去纪念去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改用这句话煞尾:“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悠久文化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5历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华能以其自创文化独立于其名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传递灿烂的中华文化,守卫我们的文化家园。

从这一刻起,我们不要沉醉于那些糜烂的情爱歌词,不要依恋于乱竹丝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让余秋雨告诉我们他的“千年一叹”是在叹谁的心坎。让冰心告诉我们,她的“繁星”点缀了谁的世界;让海子告诉我们,“那片海”在春暖花开时润色了谁的眼。

在历史的长河中,掏出一抔闪着光的沙土,细细掏尽。拾出经典,珍贵地收好我们的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继承与发展后再传递给下一代,让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守卫下闪烁其迷人的光芒。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华节日文化则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节,寄寓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欢度传统佳节,是中华儿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传递、守卫着瑰丽多彩的中华节日文化,皆因中华节日文化乃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来吧!让我们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听古代圣贤佳人在耳边低声吟唱,享受民族风俗,浴心波涛,感受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这就是欢度传统佳节,传递、守卫中华文化过程中萌发的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神清气爽啊!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向世人标识我们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让绚烂的东方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给我们的子孙。

传递、守卫中华文化,是让经典文化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亘古不息,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发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的标识。

传统文化论文第3篇

当下人们的紧迫任务是阐释清楚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艺术教育资源得以有效传承的主要渠道及其可能性和实效性,其次是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构建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同现代学校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使传承项目的保护与主流学校教育进行有效对接。人们可以通过在现有大学、中学、小学各个层次的艺术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提高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对优秀艺术资源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为此,首先需要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适于各层次艺术教育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系列教材和丛书”;其次要探索适合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依靠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化的传承结构的运行,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规范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还应加强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少年宫、烈士陵园以及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合作,进一步大面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二、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数据库及网站建设相结合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尤其是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库是永久性保存珍贵人文资源中各类信息的最好手段,也是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因此,需要突破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相关的关键技术与问题,使东北地区在传统艺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数字化服务以及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示范推广与传承共享等方面,探索有益经验,充分利用数据列表这种简洁的方式说明不同地域传统文化与它自身的人文背景之间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从而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发展进程。目前,“黑龙江流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经建立,未来还应继续完善并补充辽宁与吉林两省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据库资料,尽快从地理空间上针对三省三部分数据库依次铺开介绍,并尽快健全传统文化艺术代表项目的普查和建档制度,并认真做好文化艺术典籍的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和加强文化艺术典籍的编撰、保护与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艺术典籍资源数字化,从而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致力于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分类与分布的数据库和门户网站建设的理论与数字工程操作技术研究,尝试建成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文化艺术资源示范推广以及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等一整套数字化服务系统,包括设计民间艺人主页、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实现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以及濒危及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电子公告栏等等,从而能够快捷、方便、灵活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三、传统文化艺术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

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具有为社会普通公众提供知识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但北方地区博物馆事业、尤其是高校物馆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以及建设新型现代文明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博物馆建设这一有效手段,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利用高等院校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教学的便利条件,与已有的科研师资队伍和采风、考察等教学任务相结合,定期深入文化原生态地区,进行民族学、民俗学调研,针对东北地区尚存的手工艺、诗歌、舞蹈、音乐文化艺术等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与保存,构绘北方地区地域文化的详尽图谱。大力增建博物馆与陈列馆,扩充已有展馆的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和等级,建构覆盖面广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目前,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已建“黑龙江流域民俗艺术陈列馆”,面积约80平方米,藏品300余件。在此基础上,未来计划联合东北地区各合作单位,在各高校内建成3至5座博物馆,并在各地区中、小学倡导地方文化艺术陈列室的创建,以实现北方地区各级院校地域文化博物馆的网络化建设。此外,人才的培养关乎博物馆事业软实力的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人员的素质不但影响展览的水准、数量,还直接关乎文物遗存价值的利用、开发与学术探索。目前北方博物馆学的研究和管理人员质量和数量上均有空缺,未来还需利用高校的教育优势,为东北地区输送优秀的博物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未来东北地区各高校应本着文化共享的原则,积极与相关文化和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关系,大力增设和扩建博物馆和艺术陈列馆等,并在现有展馆的基础上扩充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等级,建构覆盖面广阔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力争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艺术工作室覆盖到东北地区各地,并构建起人文艺术类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和采集指标体系,从而搭建起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博物馆展示平台。

四、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推广与传播

产业化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引领社会对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同时可以成为各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为配合国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应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即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具体题材、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段谋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计算机设计、建筑、美术、音乐、动漫、传媒、网络软件、会展、新闻出版、旅游、影视制作、知识产权交易等比较突出的以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品产业板块。①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结合,将剪纸、陶艺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等转化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旅游纪念品和地标式的文化艺术产品,并结合各地旅游景点,组织“活性”表演活动,在民众中强化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意识;同时以民间信仰习俗和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形成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的附加值,增进游客的体验值,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二是将适合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作为现代文化和生活产品创作的主题,运用在具体的形象设计中,以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的身份进入文化产品设计领域等。如利用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旧建筑、旧街区,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设计机构介入,积极支持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出口。三是通过形式创新和主题演绎,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种进行适合市场需求的再生,通过组织巡演和驻地演出、培育标志性传统文化品牌展会、研发具有地域性和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以及建设民族服装、特色餐饮、民俗风情村等方式,探索出一条传统歌舞、曲艺和工艺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四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等社会公共场所,成立文物、民间工艺等的“文化超市”或更大空间的“文化区”,从而把分散在各地的文化艺术产品集中起来,以满足人们艺术欣赏、购物及休闲等多种现代生活的需求。

五、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专门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进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及表演人员、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科研专门人才、文博专业人才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管理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出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研究和管理队伍。首先是传承人及表演人才的培养。为了组建一支传承人队伍,应经常性组织开展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校本教学活动,即让艺术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传统文化欣赏课,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同时,定期开设传承课程培训班、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座,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列入大学课程,聘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走进大学传授技艺,解决传承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批能够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的表演队伍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其次是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日益升温,传统文化艺术的演出团体也日益增多,而这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管理人才却处于亏缺的状态,尤其是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传统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确保传统文化艺术在商业社会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关键。因此,要尽快实施对艺术传承人“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服务,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员,使其不仅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本身提供管理方法,同时能够针对项目传承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随机、能动地调整管理模式。再次是科研人才的培养。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普查积累传统文化艺术资料和文档工作能力的科研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尽快培养一支研究管理团队,同时要大力鼓励年轻人加入到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工作中,从而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动态管理。

六、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精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气势恢弘。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不断总结以及人们哲理化的思考和认识,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人类文明精粹的代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她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尚和持中”的和谐之本,“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仁爱孝悌,礼谦恭让”的处世态度,“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之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伦理价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激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完善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宏观主导下,通过内隐的教育性因素、活动和载体,间接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的实现于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被教育者于无形中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指导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态度。隐性教育能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隐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意志、无意识,使受教育者在非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内隐的育人效果。具体说来,隐性教育立足于无意识感知,重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接触、存在的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渗透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中,熏陶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情感需求,在校园休闲娱乐中强化高尚情感的渲染,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蕴含发展建议,服务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意志强化,隐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来替代传统说教,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育人;隐性教育还立足于态度平衡,“消除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强调、肯定正面因素,增加、发展正面因素”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舆论导向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常有利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心中的内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艺术,而德育内涵本身的广泛性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隐性教育作用机理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一)德高身正者———教师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内化于自身而外显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从教育的本质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学生。在思想上,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心灵的成长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来说,自己就要将满腔的爱投入在学生身上,在行为上,要将自己所传递的德育理论用行动表现出来,言传不如身教。从人格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切实落实教师人格对学生优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渗透力。

(二)专攻于术业———专业课程

这里所指的课程是学生的专业课程,专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学校类别、专业类别不同等原因并不是全面普及的,但它可以内隐于任何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的观念,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系,如自然学科教师可挖掘中国古代领先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执着精神,人文学科教师可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学习就为传统文化的德育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教育平台。授课过程中方法上避免一言堂,追求互动的、指引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能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前沿对话,不仅在专业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想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也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先进的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使得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系统发展的,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也能够接受到连贯的、先进的、又源自于传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和感染。

(三)墙面会说话———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传承精神。“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美而不露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除了校园里的建筑、布局等硬件设施以外,校园内师生的仪表等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效果。学校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崇尚积极、公正、公平的制度文化也会给学生们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一种难以复制的工具。”好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学生缺乏自觉检查和评价的习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传承许久、不断优化的校风校训则更加彰显出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校风校训很多时候恰恰积淀着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传统精粹,他对学生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起到群的人。

(四)知行应合一———实践活动

当代高职院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实践,不论是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还是产学合作、社会调查,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了平台。活动或实习中,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深藏于社会中的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行动的舞台,他们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产学合作中体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所谓知行结合,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德育的隐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体验性和分享性的特征,细化来说一般包括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在实践平台搭建和隐性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注重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转换,而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精粹适存于社会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内化,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转化,是最好的隐性教育的途径。

(五)时代的先锋———网络传媒

网络作为当今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必须占领的教育阵地。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隐性教育载体理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如富有内蕴的网络版面设计、彰显文化的网站栏目代替教师的生硬说教会更具有实效。上海高职院校中逐渐普及的“易班”就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一个自我追求、自行挖掘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水平。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喜好,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成为了优秀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各大高职院校经常会在相应平台上分享学校的人文景观、校训历史、文化传统、文艺争鸣等内容,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范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隐性教育的手段,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的平台。

四、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的理念,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专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还应承担起关注和传播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任,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也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服务,更应对学生彰显传统美德。2013毕业季复旦大学宿舍阿姨给学生们的“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确曾忆安家,勿忘阿姨情”的毕业寄语就给广大学子上了感恩的一课。可以说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切实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育人先做人,教师要树立言传身教的观念,重视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而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元素。除了教师以外的所有高职院校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都是德育的隐性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将“见利思义”内隐于他们的工作思维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化于他们的工作行动中,将“温良恭俭、仁义礼信”内融于他们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之中,才能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高雅的气质、超然的情操。

(二)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信息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德育载体的彰显更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关于德育载体,相关学者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如校园环境、广播、网络、校园刊物、活动等方面,这些载体在今天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也应继承运用这些教育载体,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和工作的新的要求不断拓展新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特别要增强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载体融合的深入性。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德育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们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人文课程中的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二要拓展校园物质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彰显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内蕴校统、外显人文”的优美环境,如肃立与学校有关的名人雕像或以有关的名人命名路牌,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三要强化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带着“仁爱孝悌”感恩家人,让学生怀着“忧国之心”服务社会,让学生以“朋友有信”的原则与人交往,让学生以“锲而不舍”造“金石可镂”之功;四要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隐于丰富多彩的网络板块与网络活动之中,如上海易班中的“文化寻根”活动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感悟传统文化、熏陶自我的平台。

(三)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与选择让许多有益的德育思想被忽略或掩埋,大家更多地都集中在世人皆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国粹精神,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摒弃了很多儒家思想以外的优秀的可借鉴可传承的思想。所以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人格典范的节操修养,礼仪文化中的细节风貌,诗词歌赋中的处世哲学,戏曲艺术中的至美至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爱国”,如“足食、足兵、民信”与“富强”、“诚信”,“民贵君轻”与“民主”,这些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思想、“民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也为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传统文化论文第5篇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化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客观地说,今天世界的文化主流是西方文化,西方的文化宣传实质上就是“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通过文化推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文化在当前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中作用越来越大,“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往往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在青少年中,大部分都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崇尚洋文化,如“韩流”在我国发展迅猛,从偶像剧到音乐,从服装到游戏,很多浸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竞相模仿的“模板”。同时,网络也是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的重要诱因。各类有用和无用、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各种暴力、色情、反动、丑恶的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同西方文化一起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灵魂,将传统文化排挤到边缘。针对此种情况,要如同大禹治水,疏而不堵,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意识。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不是围墙,而是一道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取舍接触的外来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免疫力。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一直引领着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追溯历史,新文化运动和“”使传统文化教育深受迫害,原本硕果丰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忧外患”中逐渐成为现代人思想的历史,无事的回味。

(一)认识较为肤浅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到《四书》《五经》,下到唐诗宋词,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但在当下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用心”和“不重视”等心态,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可有可无,很多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多好处,但搞不清到底有什么好处。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大部分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是足够的,但掌握传统文化的深度却让人大失所望。如一名中学生能够快速地背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并能答出作者和年代,但问到具体的含义时,答案却让人啼笑皆非:与鬼神有关的封建迷信思想。甚至有的青少年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试想,这种学习传统文化的结果如何能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经典;如何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精髓的感召。中国传统文化从高高在上的“人人敬仰”转变到“地位悲催”的“不为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悲哀。传统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没有在社会中顺利地延续下来,新文化运动的打击、新中国教育环境的艰苦、“”的颠覆、应试教育的排斥等的“合力打击”,使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在人们面前体现出本应存在的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多重视物质利益,精神需求逐渐被物化,在此情形下,即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也会被逐渐侵蚀,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二)内容尚未完善

首先,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不够规范。传统文化涉及到哲学、艺术、科学、医学和民俗等内容,范围广泛。在我国的教育教材中,几乎每门课都包含传统文化,但都占据不了主力位置。如在历史课中传统文化是古代文明史的一部分;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是时代语文的一种形式。传统文化在现行教育中过于零散,不能形成体系,导致很多青少年每天都在接触传统文化却又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对传统文化概念陌生。事实上,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神,完全不亚于一部百科全书。表面上看传统文化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千百年来的积淀已经使传统文化自成体系,暗含精神主旨,完全可以作为一门青少年必修的课程保留。其次,未因材施教。青少年接受能力弱,过于深奥或高雅的内容往往难于理解。现代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取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能力,过于草率。如小学时就在语文课中加入古诗词,特别在爱国主义、勤俭节约等方面是重点,但很少有青少年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境和情怀,难以产生共鸣。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对此亦不理解,何况是青少年。为了学习的方便,很多教师将传统文化通俗化,导致青少年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大众文化,体会不到其中的经典价值。如此教育模式,让青少年在情感上认同传统文化就是天方夜谭。

(三)方法有失灵活

文化的传承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唐诗宋词的流传并非需要教科书,民俗也非通过教育继承。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各种教育弊端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考试是当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对传统文化的考察亦是如此。应试教育体制是一种“异常”的教育模式,重分数、学历、智力、知识,轻实践、能力、品行、创造。很多青少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因是分数,学习的动力也是分数,并未对知识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度的思考。此时教育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不用说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了,严重地违反了教书育人的主旨,扼杀了青少年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受学科设置的约束。文理科教育模式为我国的人才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竟精英不是全才,某一领域突出即可。但过早进行文理分科对传统文化教育弊大于利。选择理科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远不如文科生。语文和历史等科目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往往被理科生轻视。传统文化主要是提高个人道德品质,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并不违背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何况,道德品质和伦理精神是人一生的财富,在青少年时期培养效果更好,更能塑造青少年的人格,为了成绩过早地分文理科,必会严重影响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三、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近代境遇的坎坷

19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道路时,引进西方启蒙思想,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倡导了对中国发展影响甚深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坚持弘扬科学、民主精神,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原本占据统治位置的封建思想,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若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正是传统文化“日薄西山”的开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打倒孔老二”“向儒家开火”,提倡“破旧立新”,只要是传统的,不管好坏全部否决。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特别是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学日渐没落。1966年,“”爆发,“”以“教育革命”以及“破四旧”为口号,将传统文化看成是“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用“革命的大潮”无情地清洗。在“”时期,人们将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残余思想,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传统文化在此时期经历的恐怖劫难,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可是,反观西方文化名人,如毕达哥拉斯、柏拉图、黑格尔、莎士比亚等,都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占据着神圣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被称为“孔老二”,尊崇和轻视的态度对比明显。处于底层位置的传统文化尊严被践踏,试问如何能获得青少年的青睐。

(二)现行文化教育的功利

青少年是文明传递的根本,是教育的主要客体,构建完善的青少年基础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兴衰。梳理历史不难发现,我国的教育一直在变动中曲折地前进,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快速地发展,此时亦是我国建设的关键期,综合国力逐步上升,人才需要愈加紧迫,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教育制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首先,人才选拔方式过于死板。不论是升学还是工作,我国一直实行“一考定胜负”的方式,通过考试检验学生成绩。这种应试教育虽然看起来简便、公平,但却不适用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需要理解和感悟,而非“复制”和“粘贴”,没有感情的机械记忆如何让青少年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这种教育的结果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空有知识量无思想情感、无崇敬之情、无向往之心,更无行动上的关注,如何谈教育后人和传承文化。其次,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市场经济时代,重物质轻文明,理工科专业人员在社会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已完全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发展的需要。俗话说一专多能,如此单一的关注,导致很多青年人要么善于交际不精通业务;要么精通业务不善于交际。这种严重失衡与过早的区分文理科不无关系。青少年教育是普及教育,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和基础文化方面,注重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过早的分文理,完全不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需求,对本就陷入低谷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三)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多为晚辈向长辈学习,人们习惯用传统的经验和思维决定今天的决策。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我国是以农业为根基的农业化国家,农民是主体,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地向老一辈学习,复制经验。这种继承模式造就了独特的实用经验理论。人们很容易形成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思维,创新意识匮乏。这种求久、求稳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教育流行死记硬背,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更为严重的是,千百年来国人已经麻木不仁,习惯了无需创新的教育模式。这种保守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能够发现。传统文化中这些消极因素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掩盖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教育者的文化断层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文化教育者的知识水平是传统文化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教师年龄都是25岁至5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不是经历了“”的残害,就是被应试教育无情教化。青少年的父母亦是此种情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极其有限。青少年受到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可想而知,存在共有的偏见。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形成“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观点,导致认识肤浅和情感淡薄,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中形成恶性循环。

四、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家庭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在青少年年幼期,家庭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家长则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具有榜样的作用,能够对青少年的爱好和习惯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从家庭教育着手。第一,要确保传统文化精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青少年是性格、品格形成的初始时期,此时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疑是绝佳时期。传统文化强调相互尊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谦虚礼让的高尚品格;强调民族利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强调舍生取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教育青少年,不仅能够继承传统文化,更能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质,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第二,要“教育”家长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现今家庭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情况堪忧,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家长自身传统文化的空洞必会导致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空白。要教育家长多与学校沟通,当“家长学生”,培养自身传统文化素养。要重视家庭教育,而不是将子女送到学校就高枕无忧,也可多买一些教育读物,学习教育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第三,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可广泛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影视作品为媒介,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传统道德动画片曾教育了一批人。《自古英雄出少年》《西游记》等成为那时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文天祥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屈原投江等传统道德故事成为那时青少年的最爱。如今,可利用互联网将关于传统文化故事的多媒体介入启蒙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和吸引力,将包装和优化过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作为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主体”,用潜移默化代替强制灌输。

(二)革新学校教育

第一,要用情感教育代替知识教育。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学校教材中所占比例并不少,特别是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几乎占到20%的篇幅,在量上完全满足了青少年的教育要求。但青少年对历史、语文等科目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完全“不感冒”,除了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和“赫赫有名”的古诗外,其他传统文化都被打入“冷宫”。很多青少年反映背诵文言文是痛苦的过程,练习毛笔书法等只是为了完成作业。由此可见,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只不过是形式上满足了教育的需要。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不能仅靠数量,更不能为了考试成绩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价值传授,应致力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挖掘传统文化在课堂教育中的契合点,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在深切体验民族特色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质的提高。第二,要用系统教育代替零散教育。如前文所指,虽然传统文化在学校的现行教材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过于零散而不能自成体系。很多青少年认为什么知识都学了,就是没有学习过传统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一定的发展逻辑和时空间顺序的。很多学者呼吁将传统文化汇编成册,以便专门教育。齐鲁书社为此出版了《传统文化》,以教科书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归类整理,帮助青少年建立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维空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传统文化开设成一门独立的课程,突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作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长期保留,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第三,要用兴趣教育代替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学为考试的教育思想严重限制了青少年和教师的思维空间。学生为了考试学习,教师成为考试辅导员,此种环境,青少年的学习十分被动。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以考试衡量学习效果,必会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怪相。传统文化学习应是在挖掘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鉴赏力,带着情感学,而不是带着情绪学。因此,如将传统文化纳入必修课程,重点应放在了解和认识上,摒弃背诵、默写等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引导青少年评价传统文化、比照传统文化,通过思考和行为的提升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三)承创并举的弘扬方式

传统文化论文第6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然而,域外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呈现出诸多偏差。从韩国对端午节的申遗到孔子学院在境外所遇到的尴尬,所显现出的问题是:其一,我国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其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宣传方式实现性不高。文化的宣传方式是实际上也是很多知识分子和业内人士所思考的热点问题。但是对此问题所作出的评论和研究对策大多是集中在加强文化宣传力度、加强政府和民众监管力度和树立文化保护的自觉性。这些良性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的提出更趋向于领导人的引导性讲话,对于如何具体实施以及可操作性程度却没有深入分析。

文化的内容无法完全复制,但是在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国外的高效传播方式为参照系。传统文化形象的影响力在于对外的宣传程度和辐射广度,正如企业营利的关键在于品牌的树立,有高知名度的品牌才能获取较高的产品信任度。西方在文化宣传的方式上更多的是捉住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契机,将本国的文化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装成文化产品,将企业的品牌意识贯彻到本国文化的宣传上。[1]值得注意的是,现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则更多程度上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尴尬窘境。一是“才美不外现”;二是“外现”方式实效性不理想。以语言学习为例,学习汉语往往被冠以一种“风潮”,而在我国学习英语已经成为贯穿普通中国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必修课,甚至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抛去英语覆盖面广的客观因素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高势位的文化影响力和控制力。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软实力并没有伴随硬件实力相应增长,“一心一意搞经济”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忽略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撑力。特别是在互联网一体化的今天,文化的比拼即趋向于白热化同时又具有隐性特征,文化比拼意识觉醒势在必行。[2]

二、传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1.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下降。将传统文化包装成为商品进行传播的基本前提就是国人要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有相当的了解,但是经过多年的文化断裂,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却不尽人意。如果说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资源无法进行正确阐释、整合和改造,通过传统文化产业化预期走出国门将是无稽之谈。

2.传统文化缺乏品牌效应。凡是器物性的东西不需要文化价值的引领,直接拿来使用即可,但文化产品应是承载着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普世价值是全世界通用的逻辑、语法,是人性层面的东西。体现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品牌才能更好的达到宣传效果。如果没有确立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品牌,传统文化产品永远不可能升级为国际产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药在国际上的尴尬境遇,中药药效神奇却一直不能被西方完全接受。西药讲求速效、对症下药,而中药更倾向于人体的调理来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两种治疗理念的不同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体现。如果中药通过大量的治疗效果来打造出自己的国际品牌,就像美国人信任阿司匹林一样信任中药,那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3.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一个带有民族风韵的剪纸,一个传统杂技或是一套太极拳或许能够引起在国外局部区域的关注和兴趣,但这种关注度往往缺乏持续性。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当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有组织以及规模化的产业组织,因此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商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要么是质量低略、要么纯粹追求商业利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包装是相对分散的、无组织的,难以形成一个规模化、规范化的产业链条。或许政府增加调控力度,将分散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商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实现规模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工是一条新的思路。

三、传统文化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关键点

1.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是最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优势,这也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来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扬是走产业化道路的前提和基础。

2.政策扶持。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把“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明朗化,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各个地方政府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重大优势,中国所拥有的政策资源为起步较晚的传统文化产业化提供了便利。传统文化走产业化道路在政策倾向的环境下消除了发展阻力,具有现实的政策优势。中国各个地方的优惠政策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支持。[3]

传统文化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文化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最广义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物态的、制度层面的、行为层次以及心态思想层面,而狭义的则仅指心态思想层面。物态层次的文化主要指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加工,创造的各种器物,物化的知识力量”。制度层面的文化是“各种规范体系”,随着清末变法、西学东进的热潮而消逝。但行为文化方面,“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却随处可见,如农村结婚仍遵循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家产继承中的出嫁女几无份额,拒讼,被誉为东方司法独创的调解制度,以及刑法中主刑为什么是五种而不是更多,甚至“和谐社会”的提倡,这些都能在古代法律中找到原型(当然古今对和谐的理解有质的区别)。

但清末至今,众人对古代法律文化却大多持批驳的态度,似乎只有符合西方标准的社会才是至善完美的。近十余年法学家热衷于探讨中国法学何去何从,选择本土化还是西方化,所以深入研究古代法律文化既可知古又可鉴今。

一、中国法律文化概述

文化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西方法律文化的存在,也就不会有东方文化,中国法律文化的对称。“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而每一种特定的法律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1]”,法律文化作为文化整体下的子系统,从最狭义的定义看,是指一系列行为、风俗中所含的稳定的观念、心态。法律文化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界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法律文化是由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以及与法律相关的行为方式组成的复合体[2];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主要指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及价值系统[3];法律文化既是一种用文化的眼光认识法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并且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4]。

以上几种观点各具独特的视角,但都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学科视角的转变,从文化学到法学。二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三是研究活动性质的变化,由纯对象之争到方法之争。

二、礼与法的关系考察

法律文化的特征在于与“礼”这一概念的复杂关系,理解法律文化不能孤立地考察法本身,而应从法与礼关系的发展来研究法律文化。

(一)礼的起源及含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在于礼,提及古代法律文化最直接的观念就是“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但这并不是古代法律文化的全部。确切地说,由汉武帝尊儒术为始,成熟于唐代的《唐律疏议》,发展固化于元明清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源头在周公制礼,周公历经多次制周礼,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理系统。

礼一开始就有义和制的区分,前者指精神层面的亲亲、尊尊(后来发展为忠孝节义),后者指“五礼(吉、嘉、宾、军、凶)”或“六礼”。此时的“礼”就是现在的“法”,因为其满足“法”的三大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法的产生和壮大是历史的必然。儒家重视礼义,法家重制度建设,各有侧重,而儒法在汉代的合流,根源在于两者起源的同一,是历史发展的螺旋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反复。

(二)礼与法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法不等同于现今意义上的法,仅指制度规范层面,而不当然包含法的学理学说,这一观点严复有明确的表述。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而西人则谓凡著在方策,而以一国必从者通谓法典”,并进而指出西方法对应古代中国的不仅是刑律,更有理、礼、法、制之意,简言之,西方法既有制度规范又有学理学说之意,现代法理学对法的研究就是这样,而律在古代多指制度规范,法(确切说是律)的价值剥离为“礼(义)”,礼是中国古代法律追求的目标。

三、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对和谐的不懈追求

古代的和谐指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精神,既包括对自然也包括对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自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就是打乱了整个宇宙的秩序、自然的秩序。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法律上表现为:一是对生态的保护,如秦律中对违天时狩猎的处罚;二是始于汉代的秋冬行刑制度。《唐律·断狱》“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违时行刑,被视为逆天之道,会受到刑事处罚,因为刑杀是剥夺生命的屠戮,“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所以刑杀当在秋冬以与时令相符。三是无讼观念,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虽说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多讼都不是社会的追求,讼作为对和谐、秩序的破坏从来不是古代法律的目的,但中国似乎更有特点,无讼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标准。

(二)对道德和礼的追求

这里的礼既有礼制也有礼义。从历史的发展看,法(刑)的产生即是维护礼治,西周的“明德慎刑”思想就有了偏“德”(这里的德不是指道德)之意。而张中秋在《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表述,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引经决狱”和研究律学,从解释法律这种侧面迂回实现维护礼治。但此时引经决狱本身即表明礼和法还是分立的。西汉宣帝“亲亲首匿”入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引经入法”,借立法之机把“八议”(曹魏新律)、“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官当”(北魏律)、“重罪十条”(北齐律)入法,礼的内涵、制度得到法律的确认。隋唐承旧制,把礼奉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凡礼之所认可的就是法所赞同,反之,礼之所去亦法之所禁,即“礼之所去,刑之所禁,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后汉书·陈宠传),达到了“唐律一准乎礼”。

(三)法的工具性价值的突显

中国法在产生时也有自己的核心,也有公平正义的因素,《说文解字》中“灋,刑也,平之如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就有公平判断之意。但这种核心又有一套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人伦道德,经统治者整理后的礼(周公制礼),法的价值就在于礼的实现,法本身没有产生自己的完整内核,虽然也有公平正义的追求,但公正的标准在于礼,而不是法。简言之,法在维护“礼”的实现的工具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同时,不自觉地丧失了自身的价值。这在晚清政府修律中的“礼法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民国时“立宪与共和之争”都有体现,礼的过分强大拘束了法律的自我进化。

(四)重人情轻“法律”

“人情即法,重于法”,第一个法指的是法的价值,是判断法的标准,第二个法指的是具体的条文,即法条是维护人情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破法容人情。最重要的是当法与情冲突时,不能轻易破法容情,而须等到法律的修、改、废的原则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西方也有宗教规范等与法的权威对抗,犹如礼义与法的对抗,但法的公平正义理念占据了上风。而在中国争取权威的斗争中,源远流长的“人情文化”占据了上风,人情的强大压灭了法的权威,即使有严格执法的个例,但却不能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同,因为法本身的价值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其瑞.法学研究和方法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论文第8篇

(一)古建筑和传统村落现状

这一领域的调查村落有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东片区、荔波县瑶山乡、平塘卡蒲毛南族乡、惠水县绿水苑村和长顺县马路乡等。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村落已经开始现代化进程,不仅表现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表现在建筑方式的现代化。从纵向角度看,很多村落里的传统建筑基本上被钢筋水泥的西式楼房代替,50年以上的木结构建筑损毁严重。从横向角度分析,传统木质、石质古建筑保存范围小,多零星分布在现代建筑群中,建筑面积不大。如卡蒲乡乡治所,存在较小的一片传统木结构建筑群,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在其周围,密布着仿古式现代建筑和西式楼房,影响了村落整体审美观和民族气息。在卡蒲乡下的众多村落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影响整体布局的现代建筑。又如摆金的绿水苑广泛存在着村民拆旧房材料建新房和马路的现象,笔者在考察中就发现一块雕刻精美的石碾成了铺路石。这就亟需当地政府制定规划进行指导。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体上来说,南部黔南州民族文化保存相对完整,但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消失的危险。笔者认为其现有优势主要有:种类繁多:南部地区现有平塘打猴鼓舞、马尾绣、水书、端节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也有其他各级和没评上级别的民俗。这些民俗技艺涵盖了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节日和祭祀仪式等民俗领域,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民俗种类繁多,是非遗的“富矿”。分布面广:各县均具备丰富的、能体现当地民族文化气质的非遗,很多乡镇也或多或少保存着相关的自然、历史遗产。价值突出:这些民族文化能体现当地人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具备较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三都的水书对先秦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马尾绣、新塘(平塘)苗族服饰技艺、摆金(惠水)苗族服饰技艺等传统织造技艺对现代纺织技术的提升和创意设计很有助益;端节对加强族群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强化民族意识和提高民族自豪感具有较大作用,至于其他的民族文化也具有特定的价值。经过调查,笔者同样发现当地的民族文化遇到了不小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以长顺县马路乡地戏为例,现有的传承人年纪普遍在四、五十岁以上,而年轻人由于多在外打工,学习的机会不多,地戏遇到后继乏人的困境。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视申报和开发,忽视保护和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样是在马路乡,有一座朱元璋时期修建的“贞节牌坊”,是皇帝为表彰马路黄氏终身守寡养育子女而立,并且当地至今还有关于这一事迹的历史传说。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古迹已经被人涂上了厚厚的油漆,使得牌坊面目全非。据笔者了解,该县某部门认为古迹年久失修,故在上面有文字和图画雕刻的地方涂上油漆,以凸显古迹的“辨识度”。民间文学所依存的自然遗产失去本来面目,就会影响民间文学的活态存在。附近的马路乡村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屯堡建筑也正遇到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而重建房屋所带来的大面积毁灭。在牌坊旁边,当地政府则努力打造民俗大舞台,进行商业开发。村落民族文化的整体性遭受破坏而进行局部的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不一致。田野点的居民虽然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程度不同,但都还是强调必须加强对其的保护。可是,一旦涉及到法律层面,多数人是一无所知,不知国家层面的法律,也不知地方上的法规,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文化。同时,南部黔南州现有的很多非遗保护工作不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除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出台了《三都水族自治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和《三都水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外,其他县基本没有与本地实际相对应的、可行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对非遗进行保护。另外,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民族旅游发展状况

从整体来看,黔南州的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主打“喀斯特”和“民族风情”两张名片。但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而在旅游这一板块,南部的荔波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但还是起步较晚。旅游发展的滞后是一种劣势,说明政府、商界、学界、社会团体等层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但这同样是一种机遇,因为“滞后”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可发挥空间。南部黔南州的民族旅游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度不高:一些较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未进行针对性强的开发,民族风俗、民族建筑、人文历史景观、自然遗产等相对处于开发初期,欠缺知名度,分布多偏远、分散。如瑶山、掌布等村落离交通发达区域就很远。不少景区内外管理有限,配套落后:以掌布风景区为例,笔者在2个半小时的考察中就遇见三起争吵事件,两起是游客之间的踩踏,另一起是游客与景区保安的门票纠纷。而景区工作人员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及时,更未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样在旅游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的荔波,国庆期间也出现了因客房爆满和大幅涨价导致游客打地铺和搭帐篷的情况。在荔波瑶山等新开发的民族旅游地区,当地基本上不能提供住宿,游客只能回荔波解决,而县城的客房数量未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意识有所欠缺:以卡蒲毛南族风情园为例,国庆期间有散客自驾游到访,他们想观看毛南族的打猴鼓舞和其他民族文化,结果发现园子内除了几个业余“客串”的讲解员外空空荡荡,最后只得走马观花一番而去。这说明民族旅游的深度开发、梯度开发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论述来分析,南部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总体保存较好,但在古建筑和传统村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民族旅游发展等三个方面存在不足。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该地域相关事业发展的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古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青岛泰之认为:“古村落、城镇和城市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群落,它们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在某一地方居住的人们的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的连贯性。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历史文化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人们在传统的物质环境中继续从事其日常生活。换言之,就是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以及空间结构得以延续,而不仅仅是单体建筑。”因为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对印证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等部门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8月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10月17日,国家新闻办举行新闻会,发言人赵晖明确指出:如果有传统村落的地方,要把这些村落保护好,要避让开,不能因为城市要开发、要利用把这片拆掉,即“禁止拆建”。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多种多样,结合南部黔南州的实际,笔者认为有两种保护思路:一种是集中整体保护,以平塘卡蒲毛南族乡为例,虽然在乡治所存留的传统结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仍有整体保护的价值。所要采取的就是:一是由住建局和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对古建筑逐一进行登记造册,确立禁止拆建的建筑群。如果拆除或改建老屋必须征得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许可。二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木质古民居的修缮保护,重点整修屋顶、房梁等部分,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保存建筑群的原真性。对已存在于古建筑群中及周边的现代水泥建筑则尽可能保持经过仿古设计,并融入古建筑群中的整体风格。允许和鼓励村民在古建筑外按照仿古设计修建现代住房,也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采取古法木质建筑技艺。三是由平塘县非遗中心等部门对卡蒲毛南族传统建筑技艺进行普查,摸清当地人在选址、选料、修筑、工匠组织、后勤保障、建筑禁忌、仪式等方面的地方性知识,整理成文本和音、视频资料并登记归档,为以后相关研究和当地古法仿建做准备。四是保护古村落不只是保存古建筑,还要保存当地的传统文化。如果要在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求平衡点,笔者认为可以开辟村落旅游。游客可以参观传统民居,与村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领悟杆栏式建筑的魅力,这种方式能带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当地还可以加大投入,在民族风情园定期定时举办原生态的毛南族民俗展演,重点展示部级非遗毛南族打猴鼓舞及毛南族山歌、婚嫁等民俗,并寻求与观众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种保护模式是异地保护,主要面向村落传统建筑规模不大、分布散乱和损毁严重的情况。以马路乡为例,当地政府欲在青山村贞节牌坊边打造民俗大戏台以发展旅游业,但青山村现有的屯堡建筑已经不多、分布散乱,很多古建材已经被村民建新居挪用。如果要修建民俗大戏台以发展旅游业,较理想的方式是先由政府出资从无力对房屋维修的户主处收购古建筑(当地无力维修老屋的住户较多),然后文物部门对每一块砖、每一根木头编号登记造册,最后拆卸到戏台边号选址按编号重建。这一构思曾在三峡工程建设时进行的张飞庙搬迁活动中得到很好地实践。同时,政府出资收集居民家中的历史遗物陈列到重建的古建筑中。重建的古建筑可以作为商业用途,如仿古的茶肆、酒馆、土特产店等。关于牌坊政府应组织文物部门对被损毁的牌坊进行修复,确保修旧如旧。如此一来,古建筑、大戏台、古道和古牌坊形成集群效应,游客既能观赏民俗的展演,也能从古建筑中体会屯堡文化。将古建筑异地重建从而“抱团”重现整体优势,这就是异地保护的思路。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之路

虽然南部黔南州非遗的保存和发展有其优势,但其传承保护方面的困难始终要解决,相邻的黔东南州在这一领域做得相对较好。如果结合其他地域保护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年长的非遗传承人实行抢救性保护,积极培养年轻传承人。

非遗的传承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对于年事已高的非遗传承人,政府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延续他们的生命。黄永林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是以人的个体或群体世代相承的活动而传承,一旦人的个体或群体活动终止,它也就消失。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对传承人生命的保护是同步的。”学术界对其所掌握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抢救挖掘,通过访谈、文本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手段获得更多的田野调查资料并进行录音、录像、文本等方面的记录以备以后的相关研究。对于年长但身体状况尚可的传承人,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应多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适当给予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如果财政上有困难也可以采取颁发“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戏剧大师”等荣誉证书,以期提高传承人的产品和表演艺术的潜在经济价值。政府和机构也可以适时安排传承人外出参加非遗的展演、交流和研讨等活动,提高他们知名度和荣誉感;鼓励传承人培养青少年传承人,鼓励农民在闲暇时参与非遗传承,对参与非遗传承的学习者进行适当的补贴。学术界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协调和沟通传承人和学习者的关系,解决他们的困惑,保证非遗的活态传承。

2.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保护与开发本来就是一种矛盾。南部黔南州的非遗要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将其保护好、管理好。保护非遗还得靠地方政府文化自觉,这是最重要的保护主体,所能产生的正面效果远远大于学界、商界和新闻媒体界。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南部黔南州的非遗进行再确认普查,编制非遗名录,然后依照普查结果按非遗重要性分类管理,加强保护。只有政府意识到非遗的保护和管理是申报和开发的基础,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3.建立符合整个黔南州实际情况的地方性非遗法律法规。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认为:“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只有健全的立法保护,才会使行政保护、财政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得到保证。”政府再在确认普查的基础上编制地方性法律法规,咨询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蓝本,按照非遗的九大门类和社会各界的作用编制整个黔南州的非遗保护法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依法保护黔南州的非遗,促进黔南州的非遗保护和发展。

(三)民族旅游的发展

南部黔南州的旅游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的原因导致其存在着开发度不高、景区内外管理和配套落后以及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意识欠缺等三大问题。按照笔者的思路,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的策略:一是政府对南部黔南州的重点旅游规划区域加大宣传力度,按照黔南州政府的“一圈两翼”部署,主要在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南和四川等相邻区域进行宣传。在宣传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景区管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旅游者的吃、住、行。笔者建议:作为黔南州最具知名度的荔波景区,可以学习凤凰的经验,采取收通票制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游客只会去大、小七孔而不会选择去水春河、茂兰和开发中的瑶山等景区。其原因有三:其一大、小七孔知名度比其他景点高,游客不愿去他们不熟悉的景区;其二荔波地处三省交界之地,缺乏便利的交通,游客到来时耗费太多时间,他们参观完主要景点后就只能赶时间回去;其三景区离县城较远,游客吃住却只能在县城解决。荔波县城因为住宿条件跟不上旅游业发展速度,导致游客住宿花费太大。当地普通旅馆的双人标间暑假多为280元以上,单间为180元,而某四星级酒店双人标间则最少为320元,黄金周和法定节假日期间游客的住宿费更高。如此窘境间接拉低了游客旅游期望值,导致他们为赶时间游完主要景点就匆匆离去。如果采取通票制会连片带动整个荔波的旅游点,因为通票包含了荔波所有的景点,直接刺激了游客游览完大、小七孔后去其他地区旅游的愿望,这样能更好促进荔波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当然荔波在实行通票制的同时也要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提高单位游客游览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荔波旅游的发展。如果通票制实施顺利,可以将这一经验扩展到整个黔南州甚至贵州省,实现全州、全省一票制旅游。这是一个可能性选项,毕竟四川已经发行过“一票游四川”的金熊猫卡。二是将民族风情与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在风景区设立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展演,例如掌布喀斯特风景区在国庆期间安排了布依八音表演、荔波安排了民族风情展示。如果实现景点民俗展演的常态化,常年让游客领略黔南州民族特色,则会很好地带动非遗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可以设置民族歌舞、民族书画(如水书)的表演和拍卖、体验式互动或者能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活动。而对于端节等特定地域、特定时段的文化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手段让游客提前知晓该活动的主要情况以便积极参与。同时开辟体验式旅游,鼓励本地居民在活动期间有偿接纳游客,后者在体验地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也能获取经济利益,也能打响文化空间旅游知名度,还能将非遗保护和乡野风景观赏有机结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