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1 07:17:36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西方释梦、自由联想技术等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使用行为疗法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心理学家丁瓒还在多地建立了心理诊所。随后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一度中断,直到80 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重新开始。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始于这段时期。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有的核心期刊数据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 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2000年以前的文献仅有68 篇, 2000-2010 年发表的文献有1214篇,2011-2016年4月有805 篇文献。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层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层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2篇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 o 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 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研究对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李娜在国际网坛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地位,网球运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选择网球作为锻炼身体的人们也逐年增长。我国举办的网球赛事也越来越多,在北京每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被人们誉为四大公开赛外的第五大赛事。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国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也越来越得到网球工作者的重视,成为探索中国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与全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比较陕西省的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还存在巨大差距。在青少年中开展网球这项时尚、文明、高雅的运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起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意志和作风、促进团结协作、增进友谊。很容易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学习网球的兴趣,从而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运动网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青少年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论文主要就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展开调查,了解目前陕西青少年网球赛事现状及影响网球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因素,进一步推进陕西青少年网球运动的事业发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论文、期刊、杂志,文本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实地访谈法,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目前陕西省每年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分析总结影响我省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原因。

3.专家访谈法,访问我省网球专家学者,对我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提出一些意见策略。

二、结果与分析

结果:

1、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现状

1)陕西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缓慢,直到2012 年 7 月份才在杨陵成立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训练基地,其原因是由于陕西省中小学的网球基础薄弱,网球设施跟不上,陕西省的所有中小学中只有西安交大附中拥有自己的网球队和训练场地。

2)影响陕西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的因素:

1.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速度缓慢,普及面狭窄,受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青少年网球赛事开展受阻。

2.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由于体育经费支持不到位,网球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制约了青少年参加网球运动和比赛。

3.陕西网球竞赛制度存在弊端,不能满足陕西青少年网球选手之间的比赛交流,对网球选队员的成绩提高不显著。

4.受到体育体制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单一,阻碍了许多有网球运动天赋孩子的发展。

5.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管理过程中管理力度不够,最终导致青少年网球运动管理效率不高,影响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开展运作。

6.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与网球训练的信心以及比赛的支持力度不足,给陕西中小学网球赛事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7.目前陕西各地区各市青少年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网球教师,在数量专业技能上不能满足学校开展网球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3)陕西省青少年参加网球训练的情况分析

教练员对青少年主要进行网球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每个训练内容比重各不相同。对于年龄10-14岁的网球运动员多采用基础身体素质、网球技术训练为主,重点培养他们掌握网球运动基本技术,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对于年龄较大一些14―18 岁的运动员多采用网球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心理素质训练,重点培养他们对于网球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参加比赛的心理素质水平。

4)比赛情况分析

网球比赛不仅仅能带给人们视觉盛宴和观赏性,也是对训练工作和运动员水平的检验方式,同时也是指导教练员更好训练的有力依据。网球比赛是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的检验和锻炼,在比赛中教练员可以发现他们的特长与特点,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在网球运动训练方面的不足,根据出现的问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陕西省每年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有: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赛、每年八月在杨陵网球学校举办陕西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每年六月在建筑科技大学举办CTA网球户外嘉年华即全国小学生趣味网球大赛西安站。希望陕西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投入,引进举办青少年网球大型赛,有利于我省青少年与全国各地优秀网球选手交流学习,促进发展陕西青少年网球事业。

5)教练员情况分析

在网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 在青少年专业启蒙和成长过程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青少年网球队的教练员,还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教练员对网球运动的理解程度、对网球理论的掌握程度、对网球技战术的熟练程度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网球的成长, 影响着高校网球队的发展。陕西省目前缺乏专项技能高,理论丰富的网球教练,许多教练员是本科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相对的技战术水平不高,理论研究水平低,训练手段和方法落后。针对这一情况,希望能有更多的网球专业学生继续深造,提高教练员整体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研究对策:

1.大力宣传网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改变广大父母传统的观念,孩子不仅要学习好文化课,也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通过参加网球运动和比赛达到健身的作用。

2.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在陕西省青少年网球事业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使陕西省青少年网球事业的发展有财政保障。

3.在陕西省各个市区学校大力推广青少年网球赛事,加大对积极参加比赛的青少年的奖励力度。

4)在赛制上进行改革,改变单淘汰赛制,杜绝一轮游,采用循环制比赛,利于更多的青少年网球爱好者的交流学习。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冯加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06

[2] 杨艳.陕西省业余网球赛事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06

[3] 康乐.西安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培养现状分析业余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05

[4] 孟霞.河南省 9-18 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23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4篇

90年代初进入青少年阶段的,恰好是未或出生的人,这一代人的家庭方面,因其家长的头脑混沌初醒,加之计划生育实施,太多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式,所以80年代,他们往往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因89年的缘故,多少亦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思想品质教育;这两种良好氛围的形成与9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人数的相对比例的下降显然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几年因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实施,各种复杂原因联合作用,全国的犯罪率直线上升,因此在青少年犯罪人数的相对比例下降的同时,其绝对人数的上升幅度仍是不容乐观的:1980年青少年犯罪总人数为36万,到1990年猛增至80万。

二 青少年犯罪特点

对犯罪现象进行概括,总结犯罪特征,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分析出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并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

青少年身心成熟状况不平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则是条件。所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应首先从青少年本身着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应当是均衡的。但是,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年龄已较十多年前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父母投入更多精力照料孩子之外,往往也导致了引导类教育的片面性和孩子心理成熟程度的滞后。当身高,体重,性机能等生理的成熟大大快过智力,性格,道德观和自我意识等心理的成熟度时。

不平衡就成活了,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志行为,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矛盾.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情感,情绪的支配而不能理智地思考,不能用较强的意志对自己加以有效控制,独立性意向迅速增强,但思想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进入社会生活后遇到的各种问题,自我意识内部产生矛盾,对自己的现状<现实的自我>与理想和自我之间的差别产生苦恼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形成犯罪心理,产生犯罪行为.正是以上论述分析的这种不平衡,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关解释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的理论观点很多,下面重点分析几种比较典型的理论.

不同接触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萨瑟兰于1939年提出,他认为包括青少年犯罪在内的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与关系密切的群体的接触交往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学习得来的.

体型理论

由美国学者谢尔登提出,并由格卢克夫妇加以发展,认为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其具有一定的体型及其相适应的性格有关.而格卢克夫妇谨慎地解释这种现象,认为从体型,性格和气质是一个稳定不变的整体来看,并没有使某人成为犯罪少年的犯罪人格.不过,由于中胚层体型者性格健壮,血气旺盛,不感受约束.因此处在不利的环境时,如果其它条件相同,中胚层体型者更有可能采取犯罪行为,而成为犯罪少年.

机会理论

认为下层社会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这是由美国学者克洛沃德和奥林于广1961年提出:

亚文化理论

认为少年犯罪是下层社会少年中亚文化发展的结果.由美国学者科思等人提出.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竞争中经常遭受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因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且逐渐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己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

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由美国心理学家,A班扎拉提出.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中言语,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模仿,不利处境的逼迫,诱因作用,命令与强迫,妄想,酒精作用等因素而被激发.

在我国的犯罪学界对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大量论述,主要观点有:1青春期危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具有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的过程,在相近似的环境中,青少年之所以比成年人更易越轨,主要是身心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的差异所致:2社会失调论认为社会结构的失调势必导致一批低文化青年层的出现,这是青少年犯罪决定论:认为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和冲动性,自能力薄弱,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在以上介绍的几种理论,都存在有相当的可取性,但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围绕一个核心来谈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这个核心就是我们在本节之初就已经论述的青少年生理及心理发展状态是否协调,以及社会中诸多影响这种状态的各种因素.

三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

综合以上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论述笔者就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首先,笔者认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坚持一个原则,即宏观掌握,微观渗透.毕竟,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绝非可以由一两个人,一两个部门所能做到的,必须由国家出面,组织,动员,协调全社会的成员参与其中来.宏观进行了有效掌控,就应该由家庭,学校等社会单位从微观层面具体落实,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对于我们国家的决策者而言,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全领导机制, 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烈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针对中小学生,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流浪儿童,罪犯青少年等重点预防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重点抓好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色情书刊,黄赌毒,校园周边环境等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

现就实例展开论述,人民法院报2004年6月1日载:因抢劫而被判刑的未成年人小军开始在宁波市新星电子原件厂上班,在接下来的两年缓刑考验期内,小军和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并接受厂帮教小组和法官的帮教.这是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利用帮教基地对外地籍未成年犯进行帮教的一个新举措.

近年来,宁波法院受理的外地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2004年,全市法院共判决1115名未成年犯,其中外地籍未成年犯占了近百分之二.针对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的外地籍未成年犯流动频繁,缓刑考验期,管制期的监管措施难以落实的情况,宁波法院积极依托当地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在一些规模大,组织健全,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建立未成年犯的监管和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余姚市西摩电器有限公司是宁波法院首个外地电器有限公司是宁法院首个外地籍少年犯帮教基地, 厂里为此专门成立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的负责人员,每季度对少年犯的政治思想表现进行考查,建立帮教,考察档案,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法院反馈法院负责对帮教工作进行指导,并通过经常性回访了解少年犯思想动态及帮教情况。

至今,该厂已接受了2名叛处缓期的未成年犯。由于考验期内主动接受帮教,工作表现积极,2人均被宣告原叛刑罚不再执行。

目前,宁波两级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已建立帮教基地15个,共安置了帮教象

28人,已有14人考验期满,经考核合格后被宣告原叛不再执行。这些帮教对象有的留在了企业,成为这些企业的正式员工,甚至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有的则从事了其他职业,至今没有一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结合我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下列一些详细策略。

1:强化法制功能。道德和法制教育是增强青少年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方面,这种预防可以说是“预防,但却是带着根本性质的预防。

2:保护性预防。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而采取各种措施,如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确传播,严厉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

3:堵塞性预防。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缩青少年可能违法犯罪的空洞。如组织学生接受“庭审教育”参观看守所,监狱等。

4:控制性预防。对各种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人采取的帮助,

教育,挽救措施,如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等。

5:改造性预防。对失足青少年重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辅助以积极的劳动改造,使失足青少年能够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6: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遇到青少年犯罪,首先

要从家庭做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定预防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

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皮艺军著:《犯罪学研究论要》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 中国法制出版社

3.刘白驹著:《精神障碍与犯罪》(上) 社会科学与文献出版社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5篇

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引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并且日益成为解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利剑。”[1]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新课题,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价值取向。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各种西方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渗透,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遭受到严重的侵蚀。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必须建构有效的导引策略来推动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一、当前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困境

1.认知认同程度偏低

“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性质、形成及结构的认知和理解。”[2]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之前,必须对其有最基本的认知。当前,在学校灌输和社会宣传的合力作用下,青少年群体中大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已熟悉,但对其正确性、重要性和宗旨等知识的认知还模糊不清,甚至有些青少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大多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缺少理性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内心认同程度和外在践行程度都明显偏低。

2.情感认同程度不深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3]情感是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发挥出积极的效能,促使青少年形成价值认同。当前,我国社会主流媒体和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全面到位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纷繁复杂的思想和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社会,诸多负面因素导致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感受到巨大碰撞,抑制其积极肯定情感的产生,也就很难形成深层次的情感认同,致使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执着追求和坚定信仰。

3.行为认同明显脱节

行为认同是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情况,它是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必然结果。在实践中,大多数青少年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也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尤其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青少年只会关心个人利益,选择趋向实际和自我的行为,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有些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被动、短暂和滞后的,缺少主动、持久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也就失去了实质意义。

二、影响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因素

1.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转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一方面,社会的转型容易引起青少年价值观念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交融,这必然导致青少年对价值的评判标准模糊不清,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困难重重,最终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念。由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尚浅、人生经验不足,在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下其个人行为极易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国外错误思潮的渗透引起青少年价值观念多元化。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渐加剧,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思潮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网络和舆论的发展,国外错误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侵略也日益严重,他们试图动摇和误导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化解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这些都势必导致青少年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长期并存。

2.利益分配的多样化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追求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决定了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并由此带来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社会群体的分层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最富裕的百分之十的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百分之四十五,最贫穷的百分之十的人口占有的财富仅为百分之一点四”[4]。从数据中可见,社会财富集中聚集在少数富人手中,贫富矛盾凸显。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耳濡目染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的畸形,贫富悬殊的加剧,加之通过接触网络、媒体越来越多的了解到社会上炫富、笑贫不笑娼、一些人不择手段致富等现象,这些都将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度,甚至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价值行为产生怀疑。利益分配的多样化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多,同时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追求,致使在青少年身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行为。

3.学校德育模式僵化导致青少年价值观选择迷茫

长期以来,学校对青少年的德育都是延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多数情况下,都是沿用教师单向说教、强制理论灌输等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互动,由于过分的强调以教材和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现实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对德育内容也失去学习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德育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就造成青少年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较弱,多数青少年无法运用正确的理论答疑解惑,也容易被社会上各种错误价值观所误导,使其在自我价值观选择上显得迷茫。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速度快捷、内容宽泛,加之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加大。

4.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完善造成认知出现偏差

青少年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身心理和情感的制约。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讲,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社会阅历浅、社会经历少,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多数青少年心理脆弱,价值观的确立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坚定的信仰,抵御不良诱惑影响的能力较弱,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从青少年个人情感因素的角度讲,青春期的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易受个人情绪情感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常用自己的喜恶爱好和生活经验去评判社会现象,喜欢用幻想的形式去塑造自我价值观,对社会事物欠缺理性思考,极易陷入主观感觉的迷宫。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从小在家庭和社会中就接触到广泛的信息资源,了解许多外来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中他们显得很有自主性,甚至用怀疑和批评的眼光加以审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广度和深度。

三、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有效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能潜移默化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是提升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把抽象的理论物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实物,使其在无形的熏陶中自觉提高思想水平。二是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中,要注重体现与时俱进和时代性,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三是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规章制度的建立,将其精神实质融入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是要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体育、比赛、娱乐等各种活动中,有效利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契机,举行理论讲座和师生座谈,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学校教育、社会引导和家庭教育并驾齐驱

目前,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负责实施,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单凭学校一方的教育力量远远不够,社会和家庭在实现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要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场所,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其次,要做好社会引导教育。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念多元并存、良莠不齐,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时展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它是当今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成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与青少年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紧密结合,突出其时效性和针对性,引导青少年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要强化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民的生命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5]因此,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不可低估的作用。父母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生活细节中要有意识的言传身教,以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改革学校传统德育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需要对传统的学校德育体制进行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青少年的现实需求。首先,要创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党的十提出了“三个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使青少年接受认同这些价值观念,必须把具体的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缩小二十四字理论与青少年现实生活的距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青少年产生的现实困惑,最终促进他们对二十四字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其次,要创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单纯地运用传统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对教育内容的抵触,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创新教育方法,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从而有效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促使知情意行相统一

参与社会实践是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实践也是帮助青少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佳方式。要使青少年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在认知层面上,要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其提出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等,只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才可能转化为科学的信仰。在情感层面上,要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社会阅历,并有意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青少年在亲手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邱仁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论纲[J].桂海论丛,2008(3).

[2]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列宁全集》第20卷[M].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 朱光磊、陈娟.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30年:过程、特征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10).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支持;理论评述;视角转向

一、导论

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尚未完全成熟,是一个经常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群体,如何积极有效促进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都浩如烟海,而这其中,对于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又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街头问题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单亲家庭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等,对于这些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那么他们往往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事关社会的和谐。

基于此,西方社会庞大的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把特殊青少年群体作为他们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做出了许多专业性的介入。在中国,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加快,青少年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从政府机构到学术界也都做了大量务实的努力,以引导和帮助特殊青少年群体健康、和谐地发展。对这些已有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构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方面的研究可谓迫在眉睫。

二、理论回顾与评述

对于社会支持,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应对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的角度出发,此后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在首要的概念厘清的工作中,以往的研究者多是从人际互动、社会整合、社会交换、生态系统等角度出发对社会支持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而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相关界定就更加复杂了,这其中加入了诸多反映青少年群体特征的因素。一一回顾这些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作,综合已有的文献,考察其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把学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即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指的是青少年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等获得的及时、持续性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讯息性支持等。

从获得支持的途径上看,一般的研究都会把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的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前者指的是来自正式社会组织的支持,如政府机构、社区、学校等,后者主要是指来自非正式组织,即个人社会生活网络的支持,如家人、亲属、朋友等的支持。目前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多是从非正式支持的角度出发的,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日常与父母、亲属、朋友的接触机会比较多,接触时间比较长,获得的支持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社区等作为一个组织,其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支持不易显现、不易观察有关。

社会学的研究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文献回顾显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学者们比较集中探讨的理论内容主要有生态系统理论、依附理论、社会发展模型、社会失范理论等。这些理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青少年问题的工具,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又称“社会生态理论”)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并非独立于他的系统,而是与他有关的外在环境和外在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需要同时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系统,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等,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会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在分析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时,这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2、依附理论。Ainsworth曾引述2,“人类的依附行为存在于每一个人生阶段,由出生后开始,至死方休。”。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与重要他人的联系会对人将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研究还显示,虽然青少年时期已经和同龄群体和其他重要个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若能继续维持与父母稳定而良好的关系,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正面的裨益。

3、社会发展模型。该模型指出,少年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必定会从环境中学会亲社会或的行为,若少年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较强的联系,便较容易学会亲社会的行为,反之在成长中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与父母、朋友、老师和其他健康成人建立良好的联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4、社会失范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规范失调理论,最早由莫顿提出,在研究越轨青少年问题时经常被引用,由于他们未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及方法,获取社会追求的目标时,就会容易选择以越轨行为、违规或违法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纵观这些理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都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相关理论的解释也是以此作为立足点的,即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各个系统的有效支持,青少年各类问题的产生与周围某些支持系统的缺失有关,以此为依据来解释一些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似乎并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特质、能力(如抗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青少年社会支持与自身发展的研究时,关注提高青少年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改变环境中的负面与阻碍因素同样重要,二者不可或缺,从亲子关系、与朋辈群体的关系、与学校老师的关系、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出发,构建起完整、有效的支持系统,并着力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素质、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拥有把握这些支持的素质和能力,如此,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三、现有研究及其视角转向

目前内地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上,如犯罪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青少年、失业社区青少年、偏差行为青少年的研究,这些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他们获得社会支持的类型、来源、有效性以及面临的困境、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侧重探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在研究的方法上,一方面是定性的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如沈黎、胡如意对上海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研究,就是通过对8名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这个群体社会支持和社会融入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定量的调查研究,如赵景欣等对于河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研究,他们选取了400余名留守青少年,采用社会支持问卷的形式,设计了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肯定价值和亲密感5 个维度。在一个5点量尺上(1“从不”到5“几乎总是”) ,让儿童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最后对5个维度一致性的信度系数进行研究。总体来看,虽然研究者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各有特点,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路径展开的。

在研究的视角上,以往对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预防模式,即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解决自身的行为问题等。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对青少年群体问题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即认为“青少年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待发掘的资产”,基于这样的理念,研究者们认为,聚焦于发展青少年的能力和潜质比强调他们的问题更为有效。香港推行的“青少年正面发展计划”正是这种研究视角转变的范例,根据《“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架构和课程设计手册》的表述,该计划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青少年的全人发展,而不是处理单一的青少年问题;(2)赞成“没有问题不等于有足够的预备”的信念;(3)强调人在环境中的观点;(4)着重青少年如何成长、学习以及改变的发展模式。该项计划的实施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视角和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对我们今后的青少年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还以“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例,研究者从促进青少年资产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了15个关键性的构念以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自我认知、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朋辈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这15个构念是: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社交能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规范、抗逆能力、自决能力、心灵素质以及明确及正面的身份。并且针对这15个构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培训课程,使得专注于青少年发展资产的研究模式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四、反思与启示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对于特殊青少年来说,有效地社会支持对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这是摆在社会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一直以来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把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看作是“尚待挖掘的资源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树立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的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和干预体系已经逐步构建起来,西方国家和香港地区做的已经比较完善,一些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思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需要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社会支持的本土化研究,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所应具有的精神,也是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Ainsworth MD.Attachments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cycle.in:ParkCM,Joan SH,MarriesP,editors.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London:The Tavistock Instiure of Medical Psychology;1991

[2]石丹理、马庆强《“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构架及课程设计手册》学林出版社2007年7月

[3]香港青年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 《预防犯罪与青年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

[4]沈黎、胡如意 “浅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01期

[5]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03期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电视选秀;青少年;影响;价值观

一、电视选秀节目发展情况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源,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娱乐服务,发挥着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建设道德规范的功能[1]。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正日渐流行且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较国外起步晚,仅可追溯至2004年的一个全国性质的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其内容和形式上均效仿了美国著名的选秀节目《美国偶像》,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效仿,各电视台的选拔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五花八门的选秀活动充斥着荧屏,“选秀”一夜之间俨然成了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新宠。随之众多有关“选秀”节目的评论也频频见诸各种媒体,选秀节目亦跌进舆论的漩涡,新出炉的选秀节目仍然义无反顾地希望和那些热门选秀节目搭上关系,他们既想摆脱舆论对节目的负面影响,以示自己高雅正统的面目,又想借助热门选秀节目由舆论漩涡带来的影响力提高收视率。于是,出现了“走近”还是“远离”的两难选择。

各种形式的选秀节目在评选形式、程序上虽略有不同,但其相同点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市民化、平民化,表现出了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其本质都是借助电视这种大众化的传播工具,打造“平民英雄”、“电视偶像”,为草根阶层铺就一条通过努力和竞争能成名的道路,因此被冠之“草根娱乐”。这种具有广泛平民化、强大参与性和空前互动性等典型特征的选秀节目为促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做出了成功尝试。

在选秀节目热闹景象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选秀节目仍有待成熟和完善,应逐渐走向更加个性化、生活化、审美化,只有这样,作为一种新的综艺节目才能在舆论压力中实现节目类型的成熟和节目质量的提升,进而才能繁荣丰富和发展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

二、电视选秀节目走红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群体,其参与者也大多为青少年,因此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征是电视选秀节目走红的直接动因。

1.参与社会事务的欲望

青少年生活在成人为其建立的相对规则的环境中,被置于学校和家庭的监护之中,因此,青少年与成人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缺乏表达思想、表露自我的机会。强烈的成人欲、学习的枯燥和青少年时期必然出现的心理需求使青少年容易感觉生活的压抑、内心的彷徨。这种心理如渐渐涨起的洪水,蓄势待发。选秀节目的出现,使青少年获得了与成人平等表达、竞争的权利,青少年渴望参与成人社会事务、获取与成人平等权利的心理,在观看、参加、支持选秀节目中得到了满足,其体会到了被赋予权力、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得到崇高精神体验。“一代新的青少年正在出现,他们的文化特点:过早地在向完全成人状态过渡。早在学习阶段就表现有完全的参与愿望,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要求推迟到以后再去满足。”[2]

2.自我表现欲望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其中以女性青少年心态较为突出,在丰富多元化的社会,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大胆地释放自己、展示自我已经成为今天青少年的普遍愿望,他们因自己的才华和形象能够展现在大众之前而获得了自信心和感到了快乐,而电视选秀节目适时出现则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

3.追逐新鲜事物和好奇心

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青少年身边的环境丰富多彩,这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也敢于打破规范的约束,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是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喜欢拥有自己的观念,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热衷于追求新潮,他们对社会的一切新生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很容易投入其中。电视选秀节目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满足其追新、好奇心理的平台。客观地说,电视选秀节目的“主宰舞台、改变命运、肯定自我、价值体验”等节目思想与青少年的“善模仿、自我价值肯定、对新生事物的追逐、对成人社会的向往、盲目的从众性”等心理特点充分吻合,符合了青少年对多样人生的向往,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多种心理需求,揭示出了当代青少年生活于复杂社会环境之中的心理状态,因此,选秀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备受青少年青睐。电视传媒的普及化、娱乐化以及大众对丰富生活的渴求、娱乐概念和形式的多样性也是电视选秀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

三、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电视选秀节目的出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我国广电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目前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大众文化所昭示的旺盛生命力、活力及其发展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在电视选秀节目中,所谓娱乐表现出了明显的颠覆性变化:普通大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方走向主动参与,从原来的崇拜英雄到参与制造平民偶像,从原来的距离欣赏到直接感受,从原来的引导性审美到互动、双向审美,从权威定夺到大众认可。选秀节目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1.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中的青少年不仅是一个“社会学习者”角色,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参与者”角色。他们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因此,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实际上是青少年被动性和主动性、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过程。电视选秀节目所具有的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们正是在轻松消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确立社会价值态度,不断获得对社会人际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认识。

2.提供一种宣泄渠道,帮助青少年实现和维护身心平衡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原先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因而常常陷入困惑、矛盾和不可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原先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被打破了,自我出现分裂和危机,进而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反应。为了获得新的自我平衡,往往重新寻找一种“模特”作为自我平衡的对象。而电视选秀节目则提供了实现自我平衡的心理途径。娱乐减压功能是青少年文化的主要功用,在日益图像化与平面化的文化产品面前,嬉戏娱乐成为青年文化消费的主要功能所在,青少年在参与、消费电视选秀节目这个文化产品时,满足了其身心娱乐与减压要求,维护着身心的平衡,保持着快乐的心境。

3.为青少年提供寻找自我扩展经验的空间

我们社会的教育判断标准相对单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格需要有对自身心理世界自我扩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得到一种开放化的社会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选秀节目直接与间接地给予青少年的自我扩展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一定条件下会降低他们的紧张度,降低他们在挫折中的感受,调整他们的心态。

四、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但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电视选秀节目亦折射出了青少年的诸多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较大的消极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曾讲过:“青少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成长阶段,有着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内容。这一阶段,人的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特殊变化,并由此出现特殊心理行为反应。这些心理行为既同时存在于青少年个体,又有群体的共同性。比如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感觉更加敏感,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却又有执著的热情,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探索,对未来生活有美好向往并渴望成功,行为的个性化和对集体的归属感,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追求新奇事物等。这些构成了现时期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复合心理状态。

1.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错位、价值选择功利化

我们看到,青少年对成人世界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成人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成人社会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短期行为,也已经潜移默化中渗透进青少年的思想生活。从总体上看,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青少年往往心比天高,却不能脚踏实地。他们喜欢设计未来、幻想未来,但不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选秀节目所营造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红”的成功特例助长了青少年的浮躁风气,使他们梦想着一蹴而就、一举成名、一鸣惊人,滋长投机取巧的心理,而缺乏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给青少年带来片面追求个人私欲的利己主义心态、崇尚感观享受的享乐主义心态,而人生思考的理想主义成分大大减少。可见,“一朝成名”的急功近利价值取向正在青少年幼稚的心灵里作祟。

2.使青少年价值判断感性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内容是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产生连锁反应[3]。在电视选秀节目所渲染的热闹气氛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唯一价值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电视选秀节目的价值观念。电视选秀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获得成功,正是基于青少年的价值需求的极大满足。电视选秀节目使青少年获得价值体现的同时,也把自身的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电视选秀节目漠视年龄心理差异,强调平民参与、平等参与;推崇和树立平民偶像、明星梦想,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更多的青少年将放弃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道德的崇尚。

3.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观念

一般来说,青少年对于时代“潮流”和“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盲从,另一方面渴求与众不同,表现为追求时尚、标新立异等个性化行为。电视选秀节目正是把青少年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通过种种“个性行为”表达出来,而引发青少年共鸣。“个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出位”,一般是审美的出位。审美的出位行为在赢得群体确认后,往往会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

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不再闭塞,快捷的信息传递影响着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从电视到网络、报纸杂志,不同的媒体各有所长,其中电视的娱乐与教化功能尤为彰显。电视选秀节目作为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一种正在发生的重要现象,对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平产生的影响都是直接的,它关系到青少年的未来,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的未来继承和发展。传播学家城庇波特认为,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这是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产生多种影响的根本原因和理论依据。因此,电视选秀节目作为新的社会环境组成与青少年成长心理有着密切关系,深入研究电视选秀节目对解读青少年心理具有现实意义。

五、克服电视选秀节目的消极影响的对策思考

1.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判断是非真伪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各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正确的成才方向,清醒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其分辨是非美丑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易变性,诱使某些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越来越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对新的形势和美好的未来,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2.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校园媒体具有活跃的组织、活跃的思维、活跃的氛围,其形式可以是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和学生刊物等。校园媒体发挥着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要努力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

3.加强对电视节目的管理与监督

电视传媒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污染,其本身活动也必须受到社会的控制和监督。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法规上作出管理和规范,社会公众在舆论上给予监督。对于违背社会责任和社会主流价值的低俗化倾向要坚决制止,在制度上保证大众传媒正确的价值导向。

4.优化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多、感染力和时效性强的优势,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使青少年价值取向融入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之中。只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电视传媒才能真正成为传播社会共同价值观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3.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失范;青少年越轨;一般紧张理论;本土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5;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1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矫正青少年越轨的‘紧张理论’研究”(08JC840008)

〔作者简介〕翟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93。

在我国,有关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犯罪学两个领域。社会学对越轨的研究更多的是介绍西方越轨理论,或者单独分析某一个越轨现象,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均不容乐观。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9-2011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标题含有“越轨”的研究文献,其数量为100篇,13年间平均每年不足10篇,而对于犯罪学,其学科发展状况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冲击下,作为应答性的产物,犯罪学才慢慢地从刑法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仍是一个充满‘稚气’的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没有自己的专业槽,没有真正发挥对实践的引领作用。”〔1〕而此时,一些影响较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却频频发生,如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张超抢劫碎尸案、药加鑫交通肇事杀人案等恶性犯罪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各方争议,这些案件的当事人均受过良好教育,案发前均没有不良前科,但是却都采取了极端方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恶性事件为什么会频频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事人采取如此极端的行为?公众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迫切需要加紧梳理现今有关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论脉络,追踪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宽我国青少年越轨研究的本土化视角。

一、越轨理论发展的脉络:从失范到紧张

回顾整个西方学术界有关越轨理论发展的历程,首先离不开涂尔干的贡献。在其经典著作《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通过对自杀这一越轨行为进行类型分析,创造性地提出,除了利己主义自杀和利他主义自杀以外,还有第三种类型的自杀即“反常的自杀”(也有翻译为失范型自杀):“工业危机或金融危机之所以使自杀人数增加,并非由于这些危机使人贫困,因为繁荣的机遇也产生同样的结果;而是由于这些危机打乱了集体秩序。对平衡的任何破坏,哪怕由此而导致更大的富裕和生活的普遍提高,也会引起自杀。每当社会机体发生重大的调整时,不管是由于迅速的发展还是由于意外的灾难,人都容易自杀”〔2〕,这一类型的自杀所特有的形式是“恼怒和厌恶,继发性的变化则是强烈地指责一般的生活以及强烈地指责某一个人(杀人-自杀)”〔3〕。在书中,“自杀”这一社会现象,是涂尔干研究的切入角度,通过说明“失范型”自杀和其他自杀类型的区别,涂尔干展示了社会学研究的新方法。在熟练运用严谨分析方法的同时,法国人特有的发散性思维散见于文字段落间, “社会反常状态”亦即“失范”的描述,属于一种较为抽象、含混、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带有一点点隐喻意味的说明,只言片语,间杂于文字之间,但恰恰是这些只言片语,却为后来有关越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想像力的理论空间。

第一个敏锐抓住这个思想火花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1938年,默顿以“社会结构与失范”为题,运用系统的逻辑分析方法,分析了引发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4〕,默顿选取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两个要素――文化认可的目标和可接受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指出社会结构对实现目标手段的限制,导致一部分群体会以越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默顿并没有对失范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在正文中“anomie”出现的次数也只有3次,但默顿首次将越轨、失范以及后来理论发展中涉及到的压力、紧张等几个较为重要的范畴放在一个整体的理论研究框架里面,并使得社会学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向实证层面转化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引发了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越轨行为(失范)的热潮。奥尔伯特・科恩在1965年提出:“默顿的‘社会结构与失范’提出了关于越轨行为的一般化理论,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剩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的分类、吸收、概念化以及整合了”〔5〕,其兴奋之情溢于文字之间。这说明,当时主流的研究方向或者思路是:遵循默顿的整体框架,继续寻找有关越轨行为的一般性理论。正是在这个思路的引领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越轨理论经历了短暂的兴盛,除了亚文化理论以外,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控制理论等纷纷出炉。其中,理查德・A克劳沃德(Richard ACloward)和洛依德・E欧林(Lloyd E. Ohlin)这两位学者提出的亚文化理论首先得到了政策应用。该理论同意奥尔伯特・科恩关于大多数失足青少年都来自较低的工人阶级的说法,但他们认为,“危险”最大的男孩是那些已经内化了中产阶级价值观,并被鼓励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到一个中产阶级前途的男孩。当这些男孩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时,特别容易产生越轨行为。〔6〕也正是克劳沃德和欧林的著作,引起了当时美国司法部长的注意,他们被请求协助制定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政策。结果是,政府通过了《1961年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法案》,该法案的理论基础是由他们制定的一整套综合行动计划,并且成为林德・约翰逊总统“反贫穷战争”的理论基础〔7〕,此刻,有关越轨的研究从理论到应用达到了一个顶峰。

然而,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最终获得可见的成果好像只是:为没有就业机会的人们增加致富机会的尝试遭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抵制,这项计划最终没有获得成功”〔8〕,这对整个越轨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1969年,赫希(Hirschi)提出了一个新看法,将科恩、克劳沃德等人的理论重新命名为“紧张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将越轨行为的原因均归结为紧张。〔9〕从此,对紧张的研究开始成为越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从1980年代始,在美国开始兴起以罗伯特・阿格纽为代表的一般紧张理论(GST),并逐步成为理论发展的新主流。

二、一般紧张理论(GST)的方法论转向

罗伯特・阿格纽的论文《失范和成功:目标对失范的影响研究》是初步涉及紧张研究的尝试,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成功目标和失范间关系的检验。数据来自1973年哈里斯民意调查,涉及样本3001份。通过对指标的提取和分析,阿格纽认为成功取向和越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这一发现可以很容易解释为:随着成功取向的提高,目标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得满足。〔10〕在随后的分析中,阿格纽指出,这一发现带来的重要涵义是:首先,在最普通的意义上,研究支持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要求,即认为应该注意到目标差异性在失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其次,失范受成功目标的影响,但成功目标不依赖于社会阶级而独立存在。默顿的理论认为,下层阶级的成员因为缺少实现成功目标的手段,因而更容易发生越轨行为,而其他研究者却发现这种阶级间的差异仅仅只是比较轻微,因而默顿的越轨理论是错误的。阿格纽根据研究发现认为,默顿的“越轨”理论不必要放弃,只需要做修正,应将着眼点集中在成功目标的差异上。 阿格纽还认为,研究结论将有助于理解其他学者有关失范的一些发现以及涂尔干失范论述中有关无限制欲望的阐述。〔11〕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对默顿理论的修正。如果回顾整个有关越轨的理论进展,涂尔干在整个越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方向性的,他提出了研究的原则: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另一种社会现象去解释〔12〕。然而从哪里入手,却是默顿的贡献。默顿将涂尔干有关越轨的理论具体化到“文化目标和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断裂。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唯一的或者是一元的,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目标,因为所属阶级的不同,导致了越轨行为发生的差别。这一视角是符合涂尔干的设想的,无论是文化还是越轨行为背后所附属的阶级特性,均属于社会现象的视角,是一个宏观的视角。罗伯特・阿格纽对默顿的修正,是将默顿原有的唯一的文化目标修改为多样的不同目标,即目标差异性,而且恰恰是目标的差异性而不是阶级的差异性,导致了越轨行为的差异性。这时,理论的隐含根基和默顿不一样了,阶级的差异性更多的是社会结构性的,而个人选择目标的差异性则倾向于个人的属性。一般紧张理论(GST)将更多的焦点集中于个人因素上了,虽然罗伯特・阿格纽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修正,但其实是一种根本性转向,是从方法论上的根本转变,开始从结构功能主义取向向个人主义取向转变。

在随后的研究中,罗伯特・阿格纽的研究策略是:选取可能和越轨行为有关的某个单一因素,进一步拓展越轨研究的领域。这些因素有:体罚、自主性、相貌。通过体罚和青少年越轨的研究,发现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惩罚方式,一是间断性惩罚,二是前后不一致的要求。这两种惩罚方式会对越轨行为的产生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只有当父母亲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性的时候,体罚才能有效降低越轨行为的产生,反之则会促进越轨行为的产生。另外,体罚的结果可能会引发儿童的神经质。〔13〕通过相貌对青少年人格即行为的影响研究,阿格纽发现(1984年),相貌对越轨行为有明显的负效应,而对分数、自我概念、幸福程度和期望具有正效应。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个体,将会获得略微高一点的分数,发展更加正向的自我观念,更加幸福,拥有更高的职业期望和对自我发展的更高需求,越轨行为也更少些。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外表不具有吸引力的个人会发展出负面的品质,并在社会交往行为、孤独、愤怒、挫折、诚实和善良等价值观方面不具有明显作用。〔14〕通过自主性和青少年越轨的研究,阿格纽发现,对自主性的需求和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在其中,有关紧张的数据显得特别引人注目。〔15〕该项研究使阿格纽开始意识到紧张这一变量在青少年越轨研究中的重要性。

1985年,罗伯特・阿格纽首次提出了经过修正的紧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已有的紧张理论基于的假设认为,挫折来源于目标寻求过程中的障碍。然而,对于个人来说,罗伯特・阿格纽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特定的目标,还包括避免出现痛苦或者令人厌恶的情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避免痛苦的努力也可能遇到障碍,从而使青少年产生挫折,造成青少年的紧张,可能导致青少年尝试非法逃避或者因为愤怒而发生越轨。这两种障碍有时是合二为一的,例如,某个青少年在学校里面经常被老师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产生挫折感,因为他没有办法躲避这种批评,或者经常性批评会妨碍他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假设,罗伯特・阿格纽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设立了青少年越轨行为模型(见图1)。厌恶性环境、社会控制、亚文化越轨三种主要因素导致青少年越轨的产生,这三种因素互相影响。其中,厌恶性环境会产生一个中介变量――愤怒,导致青少年越轨。〔16〕

图1 修订的紧张理论路径模型

归纳上述阿格纽的观点,假如社会认同的目标是追求某种利益,那么默顿的越轨指的是,在“趋利”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产生了挫折感。而阿格纽所指的不仅仅是趋利还包括“避害”,或单独遇到障碍或同时遇到障碍,从而产生了挫折感。对青少年的越轨行为而言,默顿所言的越轨,没有说明在青少年眼中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还是有害的,而阿格纽则加入了这一研究变量,研究的结论则是:青少年躲避遭遇到的苦痛时遇到的障碍是引发其越轨行为的主要诱因。这一结论在中国文化情境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林冲的“逼上梁山”,常见的俗语“被逼无奈”、“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等,均类似于阿格纽所言的“避害所遇到的障碍引发越轨行为”这一情境。

关于紧张理论的修订发表以后,阿格纽所做的工作是围绕这一理论开展一系列研究,一般紧张理论(GST)正式形成。阿格纽认为,一般紧张理论是在其他有关紧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犯罪/越轨研究的纲要。和其他理论相比,紧张理论明确关注和他人的负面关系――这一关系是越轨青少年本人所不愿意面对的(见表1)。在面对不愿接受的负向关系时,青少年会产生紧张,其类型是:1.无法达正向的价值目标;2.移除已经获得的正向价值刺激物;3.负向刺激物的出现。

表1 紧张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区别

社会关系类型青少年越轨的原因

社会控制理论重要关系的缺乏不受控制,从而发生越轨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其他越轨青少年的正向关系将越轨行为接受为正当行为

紧张理论与他人的负面关系负面关系产生的负面情绪(通常表现为愤怒)及其他相关情绪所产生的压力

阿格纽认为,当紧张出现时,青少年会形成不同应对策略,这些不同的应对策略相互影响,导致最终一部分人会发生越轨行为。应对策略分别是:1.认知应对策略:忽视/降低负向的重要性、结果的正向放大/负向缩小、责任承担;2.行为应对策略:结果的正向放大/负向缩小、报复行为;3.情绪应对策略:药物的使用、身体锻炼、深呼吸技巧、协商、生物反馈与放松治疗。

究竟采纳哪种应对方式?阿格纽认为首先需要分析影响应对方式选择的约束性因素,包括:个人初始的目标/价值观/认同、个人应对的资源、传统的社会支持、越轨方式的约束性因素、宏观层面因素等变量。其次,还需要分析个人越轨倾向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有的性情、已有的学习历史、青少年的信仰、青少年对负面情境的归因等几个方面。〔17〕根据阿格纽的上述分析,可以制作出一般紧张理论研究视角的整体逻辑框架(见图2),在此逻辑框架内,可对其中每一要素进行测量,并最终用于越轨/非越轨的预测。

三、青少年越轨行为本土化研究视角

西方理论界在越轨行为研究上呈现的总体特征是:从中观走向微观,从理论架构走向理论与经验测量相结合。而国内已有研究在涉及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探讨时,大都从 “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进行讨论,展现的是一幅三个互相独立、彼此没有逻辑关联的越轨发生路径。其不足之处有两方面:一是作为越轨主体(研究中心)的青少年本身,其所思和所为没有在这一路径中得以体现。二是影响越轨原因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没有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例如,从家庭结构对越轨行为影响的角度考虑,不同类型的病态家庭结构(如三角缠、倒三角等)和越轨行为的关系等,从来没有被纳入到越轨行为研究的框架里。因此,综合西方有关青少年越轨理论以及围绕理论开展的经验性研究,我国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研究视角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环境研究。针对越轨行为发生时行为者本人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引发行为越轨者个人挫折和苦痛的环境研究。这一环境研究的涉及面既包括越轨者个人的群体环境,如朋辈群体环境、学校(场所)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地域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个社会环境是一个正负环境的综合体,既包括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和舒缓压力的正环境,也包括促进青少年压力增加的负环境,正负环境的综合体形成了对青少年个体实际压力大小和越轨行为可能性的评定。

2.社会控制与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 在传统意义上理解社会控制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社会控制力越强,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控制力越弱,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如果从紧张理论角度引入个体愤怒这个变量,就会发现社会控制对青少年的影响往往会体现在个体的愤怒以及愤怒的转移上。社会控制力度越大,青少年累积的愤怒越多,就越有可能导致愤怒的转移,在其他方面出现更多的越轨行为。因而,对社会控制力的测量,以及适度控制力的把握和理解,将是这一研究域的重点和难点。

3.青少年紧张越轨发生路径研究。在青少年越轨发生初期,存在着一个个体的紧张状态。然而,个体的紧张状态并不一定会导致越轨行为发生,在从个体紧张到越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续谱。对这个连续谱上发生的关键事件的分析,将会剖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具体过程和具体细节。从个体越轨的细节入手,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到越轨行为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初步的划分可以解释为紧张刺激物越轨行为这一连续发生的过程。在这一连续谱过程中,关键路径节点的发现和挖掘,将会使得研究的意义更加深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加深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解,更大的意义在于为未来青少年越轨行为预防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4. 青少年越轨的次文化团体研究。次文化团体,也称为亚文化团体,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次文化团体假定在青少年中存在着有别于一般团体的团体氛围,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次文化团体成员不适当的诱导产生的,实际上这个次文化团体本身就往往处于暴力的中心。在这个领域开展研究,可以从次文化团体对越轨青少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次文化团体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作用两方面,开展次文化团体与青少年越轨行为之间的相关因素探讨。

5.越轨青少年及其重要他人的心理状态研究。重要他人一般指的是对青少年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的个人,通常是青少年的父母、亲属或者青少年自己认可,能直接影响青少年行为选择的他人。青少年和重要他人在互动中的心理状态,也能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紧张与越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的难点在于双方心理状态的测量,需要建立系列的测量量表和数据分析库,因而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

6.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越轨的矫正社会工作研究。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频频发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始介入和矫正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经过若干年发展,我国现有矫正社会工作已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矫正工作模式。如上海的“专职社工预防模式”、杭州的“志愿者预防模式”、郑州的“社区文化预防模式”、武汉的“预警系统预防模式”等。从矫正工作未来发展趋势看,上述模式都离不开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从矫正社会工作实务角度去研究如何矫正和改善青少年现有行为状态,将有着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的空间。因而,我们除了学会一些基本知识外,在涉及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介入策略时,还有待于继续总结和纠正。

〔参考文献〕

〔1〕张旭.刑事政策、刑法学和犯罪学三者关系的梳理与探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2).

〔2〕〔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6,275.

〔4〕 Robert K. Merton.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 (October,1938), pp. 672-682.

〔5〕 Albert K. Cohen, The Sociology of the Deviant Act: Anomie Theory and Beyond.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30, No. 1. (Feb., 1965), pp. 5-14.

〔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9-200.

〔7〕〔8〕〔美〕乔治・B・沃尔德,托马斯・J・伯纳德,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80-181,181.

〔9〕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122,124.

〔10〕Agnew, R. ,Success and Anomie: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Goals on Anomi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21, No. 1,Winter,1980,pp. 53-62.

〔11〕Robert S. Agnew,Success and Anomie: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Goals on Anomi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21, No. 1 (Winter, 1980), pp. 62-63.

〔1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9.

〔13〕Agnew, R.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Delinquency: A Research Note.Youth Society, vol15,No.2,December, 1983,pp.225-236.

〔14〕Agnew, R. ,The Effect of Appearance on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Are the Beautiful Really Good ?. Youth Society,Vol. 15 No.3,March,1984,p.296.

〔15〕Agnew, R. ,Autonomy and Delinquenc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 27, No. 2 .Apr. 1984,p.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