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8 11:56:24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1篇

一、突破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一)变单一教育主体为多元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很多人认为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尽管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针对青少年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品德课,但目前我国学校的现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形式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理论,学生听讲的形式。在追求高升学率的时下,学校对德育教育这一块重视不够。而在新媒体时代,如果还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就落后了,且這会直接导致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很多突出问题。 

新媒体以QQ、微博、微信、网络论坛、手机短信为载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方便快捷地个性化的信息,与个体进行相互交流。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载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主自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内容,不必非要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客观社会现实的影响。青少年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要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可见,我们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要有多元化的教育主体和渠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个成年人都应承担起对青少年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责任,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多主体齐抓共管,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不能指望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教育就可以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变青少年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了自主化和个体自由化,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传播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少年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教育意识。“让青少年参与不仅仅是形式,而应是真正思想上的参与,心与心的沟通,是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1]应构筑起和谐互动的关系,形成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的协同学习模式,在这一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让青年学生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学生与新媒体隔离开来。由此,教育者应把握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把德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思想道德教育能更直接、更深入地直达每一个个体,帮助青少年鉴别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信息,让青少年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在培养人的活动中,不仅要传承人类文明,而且要播种社会理想,在学生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当他们能看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质疑、探索、创新来提高智能,开发自身潜能的时候,他们就能在关爱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荣光和责任。这样采用“疏”与“导”的德育模式,变“居高临下”的德育灌输为平等的交流与互动,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角度新、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因此,在面对每一个青少年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新角度,机动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去帮助青少年解决思想困惑、道德良知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问题。在新媒体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摆脱陈旧的方法,不断寻找新角度开展工作。 

二、整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变单一为丰富多彩——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覆盖面广,信息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要用与新媒体传播模式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原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他们,变教材、纲要、文件的形式为可视、生动、鲜活的生活模式;可以整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和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其制作成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发送给青少年;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便捷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教育,自觉参与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心中筑起道德的防火墙,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与思想的侵蚀,成为道德自律的强者。 

(二)变教条为形式多样——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丰富性 

在制作教育资料的信息源时,可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史料相结合,将理论还原到历史事件中,用丰富的史事来进行教育,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结合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改革发展的内容来进行教育,以增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丰富性、生动性;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青少年的思想实际、面对的人生问题相联系,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能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真正做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能“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针对性、时代性,让思想道德教育富有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真正转向青少年,从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要出发,通过教育者对理论的研究、挖掘、提炼、整合,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富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避免理论上的空谈。

      (三)变整体为灵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样的传播模式传递给青少年 

将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可以大规模地、快速地、主动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赋予了德育方式全新的理念。我们必须破除封闭灌输的方法观,确立大胆开放、平等交互、真诚服务的新方法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将理论体系化整体为灵活,以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灵活地传递给青少年朋友们,使他们在接受、理解、认可的同时,能“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和自律精神、人格高尚的人,从而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专化行为”的目的。 

(四)变抽象为具体——开发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立体资源体系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信息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且可实时互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抛弃了往日无用的官腔客套和繁文缛节,更加追求新颖、真实、及时、富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2]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原理通俗化,把枯燥的理论趣味化,以新颖的内容与方式传递正确的思想与观念给青少年,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者和相关教育机构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任务与责任等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构建和把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媒体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展需要的立体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网络互动平台。 

三、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渠道 

(一)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把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来重视。社会主流媒体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与文化,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正能量,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信息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QQ、微信、微博、手机等的信息监管,履行社会责任,严查和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各地政府应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各种活动场所都能接受到正能量,受到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境界。社会教育要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社会价值、团队合作、实际经验、成功要素等方面的认知积累,强化其行为范式,从而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家庭道德建设 

家庭是青少年居住的场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站。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和成长方式。孩子最深的认知,最重要的场所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如果失去家庭这个教育的重要阵地,再指望学校的解救,除了无济于事,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守规,做道德的楷模。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涉及人生的很多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知识,作为家长,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孩子的榜样,形成好的家风、家教。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考虑孩子智力因素,还应关注孩子的成长、成才、成人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培养,应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 

(三)构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 

城市社区是青少年生存、生活的小环境,这种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很重要。社区要有专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构,增加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应组织体系,建立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专职人员;要专门创建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实时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开展社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组建社区青少年文娱活动队、足球队;建立社区家庭青少年档案,给予社区每位青少年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以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成长。只有多主体、多渠道地有效协同、互相渗透、互为因果,才能培养出更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四、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过去,我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方法陈旧,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在新媒體这一平台上,我们要整合资源、改进方法、打开渠道,打通“进头脑”的路程,让青少年在接受道德理论知识的同时,坚定对中国梦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并使之化为内在自觉,让青少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教育方法要适合青少年心理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感知觉发展较快,记忆有明显的发展,注意力更稳定,范围有所扩大,抽象思维日益发展;二是情感外露,不够稳定,容易走极端,自我意识强,理想具有形象性和不稳定性等。他们的思想道德特点(初中阶段13岁-15岁)是:接受能力强,辨别能力弱,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求知欲强,目标模糊;兴趣广泛但转移很快;爱玩好动,自制力差,动摇反复。这一时期是建构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最关键的时期,正确的道德教育与引导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接班人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大多是说教式的,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施动与受动的关系,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而且这种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新媒体为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改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者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崭新的方式和教育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新媒体环境将广大青少年从传统的被动教育的角色和地位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他们极大地主动发挥的空间和思想成长的平台,变传统灌输为自由浏览。这样的方式尊重了青少年的自主性,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内化,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培育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德育方法要多样化 

德育应做到有理讲理,突出实践养成,注重价值观培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包容性疏导、亲情化沟通、励志性引导。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转变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整合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使中国梦的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进课堂,更成为青少年的理想和信仰以及行为遵循;应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伙伴,成为青少年朋友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这已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者应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振祥. 消解与重构: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成长研究 [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2):8.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少年 榜样教育 路径创新

榜样体现了时代精神、高尚品德,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潜力,激励青少年不断进取。目前,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存在新问题,面临新挑战,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创新。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已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从新媒体视角探讨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问题,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新挑战

1.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

现有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主要有大众传媒、榜样事迹报告会、官方文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陈旧:缺乏时代感。现有较为普遍的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如报告会、宣讲会、大众传媒宣传、官方文件等,这些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榜样教育路径。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路径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方面因没能与时俱进而显得陈旧,不能反映时代特征,效果大不如前。这就要求,现有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应当创新教育理念,并且与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结合起来。李祖超课题组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认为榜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观看与榜样人物有关的影视片(占58.1%);邀请榜样人物与青少年座谈、交流(占55.1%);召开主题班会学习榜样人物事迹(占48.1%)。[1]遗憾的是,当下的与榜样人物有关的优秀影视片并不多,而且各类学校组织青少年集体观看与榜样人物有关的影视片的活动很少,即使观看了也不注重交流讨论。邀请榜样人物与青少年座谈交流、召开主题班会学习榜样人物事迹等活动也很少开展。这些深受青少年喜欢的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呆板:缺乏创新性。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等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方面,往往是“灌输式”为主,如老师讲授、家长训导、媒体报道等,青少年是被动的接收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主客体关系,而非“主体间”关系[2]。这样一来,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因方式老套、缺乏创新性而显得呆板,不能够有效拉近榜样与青少年之间的情感距离。

(3)单调:缺乏人文性。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对榜样的塑造的形式单一,如学校教育一般是课堂讲授、看电影,大众传媒一般是新闻报道,宣讲会一般是现场讲述,家庭榜样教育则是以长辈的说教为主。这些形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与青少年当前接触到的微电影、视频游戏及明星的个人微博等相比,不能有效引起青少年的兴趣,更不能让青少年对榜样形成立体化的感知。榜样是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社会生活的本质”[3]。现有的榜样形象是平面化的、不丰满的,不能让青少年有可亲、可敬、可学的感觉,更不能使青少年充分认识榜样身上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榜样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官腔:不太接地气。现有青少年榜样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媒体宣传报道,都存在打官腔的现象。榜样的道德品行、人格修养等往往被官方化,榜样精神和品质被拔高或夸大。尽管代表社会主流精神和意识,但榜样的形象并不鲜活,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有距离,不接地气。李祖超课题组调查当前青少年榜样宣传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有关“榜样形象神话、圣化、纯化”、“榜样多是高、大、全的完人形象”、“榜样宣传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选项所占比重依次为58.1%、48.4%、42.3%。这表明青少年普遍不太看好榜样宣传。[4]官方榜样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榜样教育,榜样是泛化的榜样,榜样细化程度低。由于与青少年性格特征、认知状况、爱好、需求、理想等实际问题的联系较少,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空泛化”和“形式化”[5]。官腔太重的榜样教育抬高了青少年接受的门槛,而能够被青少年普遍接受的、与青少年实际紧密联系的新媒体路径,在现实青少年榜样教育中却没得到重视。

2.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新媒体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对传统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如报纸、杂志的专题报道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青少年的信息获取越来越依赖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而不是报纸、书刊杂志,并且已经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信息接收习惯。报纸、杂志、广播等因其可获取性、便捷度等方面的不足而在当代青少年的榜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减弱。

(2)新媒体信息表现的多媒体化对形式单一榜样教育路径的挑战。单一形式的榜样教育路径,如图书、杂志、报纸等,因只有文字、图片等单一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不能够有效传达榜样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可视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新一代青少年喜爱图片、视频的浏览习惯。此外,报纸、图书、杂志等还因成本高、携带不便、查找费时、获取信息慢等缺点,在青少年榜样教育中的影响力降低。相比之下,网络媒体融合了文字、视频、音频、动画及各种特技效果,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信息接受的门槛较低,深受当代青少年的欢迎。

(3)新媒体信息表现的“人性化”方法对传统学校榜样教育路径的挑战。青少年更喜欢通过故事、聊天的方式接受信息。这与当代青少年追求个性、展示自我的性格特点有关。传统的学校榜样教育,更多的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授作报告为主,而不是通过互动、体验等“人性化”的方法[6]。传统学校教育在榜样“认知”方面能够产生效果,但在让青少年真正实现“认同”,乃至“行动”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当前的新媒体,如QQ、微博等因具有能够创造宽松的“对话”环境、把青少年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7]、尊重青少年个性等优势,对学校榜样教育形成了挑战。

(4)新媒体信息内容的海量化对传统榜样教育路径的限定性的挑战。传统榜样教育的可选择性较少,一般都是“爱国的”、“奉献的”等类型的榜样,青少年不分性别、年龄阶段,榜样教育的内容大同小异,榜样教育信息资源有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青少年榜样信息数量大大增加,而且青少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心中的榜样学习。海量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榜样教育细分,而且古今中外各种政治领袖、英雄豪杰、帝王将相、道德楷模、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大腕明星、名人能人等的功过是非无所不有。这对传统榜样教育路径中的榜样教育内容的限定性形成了挑战。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的必要性

1.细分教育对象,强化引领作用

青少年榜样教育通过新媒体强化引领作用主要利用了新媒体的融合性和分众性。新媒体的融合性在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中体现为对榜样信息的有效整合及榜样的立体呈现。三维视角下的榜样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对青少年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降低青少年接受的门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议题设置的功能。不同点在于新媒体的分众性能够使榜样教育议题实现个性化,针对在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差异的青少年分别展开榜样教育,而不是面向全体青少年。这样,通过提升榜样信息的感染力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强化了榜样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

2.密切联系生活,丰富文化内涵

青少年榜样教育通过新媒体丰富文化内涵主要是利用了新媒体的开放性和渗透性。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传统的榜样呈现的往往是“就是论事”、“就人说人”,对榜样蕴含精神实质挖掘不深。又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不能形成让青少年认同的文化内涵。新媒体的开放性能够吸收广大新媒体用户的思想和智慧,广泛融入新媒体用户对榜样的理解和阐释,让榜样形象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新媒体的渗透性能够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榜样的魅力。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能够降低榜样的“身段”,使榜样有血有肉,富有人文气息。有研究表明,许多成功人士从小就喜欢阅读著名科学家等的名人传记,被科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于是立志当科学家。[8]此外,新媒体对榜样文化内涵的丰富,能够让青少年客观对待“偶像”,化偶像崇拜为学习榜样,继而丰富榜样的文化内涵。

3.优化传播途径,增强时效性

传统榜样教育形式,如先进人物事迹宣讲会、报纸宣传、集体学习等,在时效性方面较差,同时受到时间、地点及人数等的限制。通过新媒体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不仅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同时由于传播的即时性,榜样教育的时效性也将大大提高。新媒体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其影响范围广和设备应用普及上。由于网络的全覆盖,以及新媒体相应的推送服务功能,青少年榜样教育信息的、接收、获取和反馈都十分便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使得青少年榜样教育随时随地成为可能。这样就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榜样传播途径的优化,以增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4.重视榜样追踪,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长效机制。青少年榜样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导致青少年对榜样的感受不深、体验不够,不足以形成产生行动内在的长久驱动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青少年榜样的评选、塑造、追踪跟进等环节下功夫。在榜样评选阶段,应当鼓励青少年对榜样候选人深入了解,积极参与评选过程,让榜样的产生更加民主化;变青少年榜样由政府指定为青少年自己推举,让青少年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在榜样塑造阶段,应当尽量做到榜样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相契合,力图让榜样形象生活化、人性化、立体化,在这方面,青少年自身的意见更能反映榜样塑造的成败;榜样选举结束,并不代表榜样教育工作的完成,而是要通过后续的报道、追踪等形式,对已经树立的榜样进行后续关注,用榜样的持久影响力鼓励青少年坚持学习榜样。

三、利用新媒体实现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的建议

新媒体根据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网络媒体、数字媒体、个人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利用新媒体实现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就是要使不同新媒体的功能与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有机契合,并加以解决。

1.利用网络平台,加强青少年榜样教育主体联动

青少年榜样教育应当加强不同的教育主体教师、青少年、家长、学校之间,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社会不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榜样教育资源的共享、榜样教育管理方法的分享、榜样教育活动经验的交流、榜样教育内容的监控、榜样教育效果的反馈。将网络媒体作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一个联系平台,主要是利用网络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李祖超课题组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当前,青少年了解榜样事迹的途径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网络(比重为62.7%),广播影视(比重为58.9%),报刊书籍(比重为57.8%)。这表明,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有较多的被调查者选择网络和广播影视来了解榜样事迹。因此,要高度重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网络加强榜样教育。

建立网络平台增强榜样教育主体间联系应做到:建设榜样教育信息库,实现榜样资源的共享;建立榜样教育者和青少年之间沟通的网络渠道,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成立网上榜样教育联盟,如QQ群、微信群等,交流榜样教育的经验、心得、体会及成效;选择部分知名大学尝试将某些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以MOOC的形式推出,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对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

2.用好数字媒体,提升青少年榜样塑造效果

当代青少年在信息接受方面,更容易接受多种形式的信息。而数字媒体采用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展现。一方面,增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榜样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媒体,榜样的文化内涵更丰富,榜样展示更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榜样教育方式更直观,可视化程度更高,叙事更体现“自我”和“故事”[9],榜样更具亲和力,更容易为青少年点赞和接受。

利用数字媒体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要作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综合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加强榜样教育文本的感染力;第二,利用多渠道的多媒体资源,增强榜样教育信息的吸引力;第三,注重榜样内涵建设,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风尚的融合;第四,注重媒体叙事方式的变革,实现榜样的生活化。

3.尝试个人媒体,提高青少年榜样教育针对性

大多数情况下,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对象是群体,是公开的,对通过私人渠道进行的榜样教育并未足够重视。拓展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私人渠道,主要是利用个人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BBS、E-mail等,发送私人消息。利用个人媒体资源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就是要发挥个人媒体在榜样教育信息传播、榜样教育活动组织、榜样教育信息反馈等环节中的作用。

拓宽个人媒体渠道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榜样教育者和青少年注册个人微博、博客,并互相关注,以此加强同彼此的联系;榜样教育者积极参与热门论坛,在论坛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榜样教育者采用个人邮件等形式,向青少年发送榜样教育相关信息;提升榜样人物个人微博、微信的关注度,增强媒体营造的榜样氛围对青少年的影响和熏陶作用。

4.借用社交媒体,形成青少年榜样教育公共场域

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效果,不仅在于榜样本身,更在于教育的环境。研究发现,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榜样教育有诸多影响[10]。形成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公共场域,目的是优化舆论环境,创造“人文环境”[10]。公共场域往往能够形成一个舆论场,就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社交媒体,如社交网络、微博、微信、QQ、播客、论坛等,具有强大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开辟了一个榜样教育主体对话的空间,能够激发榜样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公共场域能够提升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活力,为此应当通过关注青少年在社交媒体的表现,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通过在论坛中发起榜样教育讨论,形成榜样教育的媒体氛围;充分发挥榜样评选活动中社交媒体的作用;通过发挥社交媒体上,如QQ群、微信朋友圈等中个人的主动性,实现榜样事迹和精神的传播。

5.开发移动媒体,巩固青少年榜样教育效果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增长,从81.0%上升至83.4%。学生一直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20~29岁年龄段网民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其次为10~19岁年龄段网民,为24.5%。[11]由此可见,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这组数据表明,利用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应主要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对青少年榜样教育来说,移动媒体可以扩大榜样教育信息的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加之信息的重复、回看、存储、转发等多种功能,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影响通过移动媒体得到了延伸,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通过移动媒体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应当尽量做到榜样信息查找、链接、下载、存储方便;不断提高榜样教育内容的可视化程度,使之符合青少年移动媒体浏览习惯;建设融入青少年榜样教育内涵和精神的移动端,如小游戏、微视频等。

通过新媒体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就是要通过网络媒体、数字媒体、个人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解决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新挑战,不断提升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新媒体进行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全国8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2]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

[5] 陆玉林,苑彬.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层级划分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

[6] 刘靖君,张.论人性视阈下青年榜样教育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7] 陈继红.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4(9).

[8] 李祖超,李蔚然,王天娥.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才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14(12).

[9] 张贝拉.当代榜样塑造的叙事转型[J].江汉论坛,2013(5).

[10]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7-21)[2015-01-03].http://.cn/hlwfzyj/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3篇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教育青年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团员青年的实际,引导和帮助团员青年重点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结合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立足基层,普遍举办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的报告会、座谈会、故事会、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组织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生动活泼的宣讲教育活动。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抓好重点群体的学习和理论骨干培养工作。坚持以团干部、大学生和各条战线的青年骨干为重点,不断探索新载体和新方式,深化青年学理论活动。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工作项目化,协助抓好团干部、大学生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统筹抓好各条战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

二、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与祖国共奋进”成为当代青年的响亮口号和自觉行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注到“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生活化、大众化、系统化、青年化,分层次、分群体面向团员青年开展生动丰富、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大力突出实践导向,把知与行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行各业团员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引导团员青年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在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以迎接团的十六大为契机,进一步动员引导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宣传团员青年的先进事迹和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创造奉献,充分展示改革开放新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齐奋斗的青春风采。

以迎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与奥运同行”活动,组织动员青年踊跃投身奥运志愿服务、火炬传递等活动,弘扬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充分展示中国青年企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青年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紧跟党站在时代前列,踊跃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建功立业。

注重从普通青年中树立和宣传一大批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来的各类青年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

设立并评选“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奖。

三、深化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要求,以竭诚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掌握青少年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为重点,深化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努力发挥团的组织优势,整合网络资源,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 【1】【2】

加强团属重点网站建设。坚持“全团办网、服务全团”,重点支持全团重点专题网站和地方重点网站建设,构建网上引导服务青少年的主阵地。突出特色,紧紧围绕服务青少年具体需求、服务青少年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专题服务型网站。

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教育。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宣传教育。加大对全团重点工作的网上宣传报道。深入开展“我们的文明”、网络爱心行动、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行动、青少年网络创意行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等活动。抓好以宣传共青团工作为内容的优秀网络新闻作品评选工作。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推动各地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和管理,着力提高工作水平。发挥各级青联和青少年网络协会、网络社团的作用,广泛团结凝聚it行业的技术研发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网站编辑记者、网站社区版主等网络人才。

开展“青少年放心网站”评选活动。重点面向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中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国内网站,开展“青少年放心网站”社会评议和挂牌活动,探索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团结和扶持一批弘扬先进文化、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内容的网站。

积极开发青少年网络产品和服务。联合社会力量,以帮助青少年学习知识、弘扬中华文明、展示改革开放成就为主要内容,设计和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有益的网络多媒体产品。联合有关方面举办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展览等活动。探索建立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基地,培养研发团队。

积极推动共青团信息化建设、青少年网络社团建设、青少年网络工作研究、青少年网络建设基金募集等工作。

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团的新闻出版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宣传策划,注重资源整合,创新宣传方式,切实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着力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营造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营造广大团员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拼搏奉献的良好氛围。

继续抓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宣传。聚焦基层,面向青年,大力宣传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展示广大团员青年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的崭新风貌。

精心做好团的十六大、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着力宣传党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的亲切关怀、殷切希望以及全国各族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成长、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着力宣传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喜迎奥运、服务奥运的良好形象。着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的青春业绩。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动团属新闻出版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团属新闻出版单位领导班子和编辑记者、经营管理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报网一体化新闻宣传新模式。开展2012年度共青团好新闻作品评选活动。

五、扎实推进青年文化体育工作,不断满足广大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青年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深入推进青年文化行动。巩固和深化现有工作项目,注重打基础、谋长远,坚持面向基层、面向青年,大力推进青年文化体育工作,全面活跃群众性青年文化体育活动。

积极引领青年文化潮流。加强对青年文化现象和热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文化潮流的有效途径,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健康发展。

大力开展青年文化活动。组织实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青年服装时尚周等活动,不断提高品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鼓励基层创新,指导和推动各地广泛开展青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青少年;德育影响

社区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为青少年逐步向社会化的过渡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社区文化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德育作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正面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激发并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青少年知识面等,从而实现社区文化的德育功能。当下我国的社区文化的建设并不健全,需要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建设,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增强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使社区文化发挥最大的效能来辅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社区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概述

社区是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则是在社区这个生活共同体的环境下,由社区居民的相互交往与互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社会规范、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形成于社区居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与改变,体现着社会的要求。社区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领域的内容,具有引导价值观念、规范行为方式、交流感情、陶冶情操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导向性、教育性等特点。

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况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社区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不同,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均衡性;社区文化发展受到国家政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宣传性质,体现着国家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社区文化发展受到各种文化元素的影响,社区居民本身便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多种文化因素的融合组成了丰富的社区文化,其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社区文化整体上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建设。我国社区文化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社^居民因文化水平不同而对社区文化认识不充分,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比较困难;社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硬件设施与软件文化的搭配出现偏差,没有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这两种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匮乏,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社区文化的建设工作,社区文化发展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社区文化建设的德育作用不明显,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青少年正处于向社会化转型的时期,开始接触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不仅受到学校、家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真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青少年在完成社会化时,由于受到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出现过度社会化或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以至出现较多的问题青年。而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可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辅助青少年完成学校德育内容,生活在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下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接受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完成学业的同时实现了个体的社会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对青少年进行隐性德育,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的规范与要求。青少年在社区生活中,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受社区文化的熏陶而潜移默化的将社区文化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在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以此来实现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作用。

二、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具有导向作用;对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具有净化和陶冶作用;对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具有激励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而这些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促进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升;社区文化可以激发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并在社区文化的持续影响下进一步的培养、巩固;社区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区文化可以扩大青少年的学习范围,增加知识储备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一)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不健全的、负面的社区文化会对青少年德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易使青少年产生自卑、偏激的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关注社区文化,关注社区青少年德育,在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建设相应的社区文化,创新社区文化的内涵,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有力的把握社区文化的影响作用,从而促进青少年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

良好的社区文化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国家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推动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可以通过外在的组织活动以及内在的精神追求来建设,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时,应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促进青少年的广泛参与,从而实现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社区文化、内化社区文化,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激发与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康人格

当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青少年接触到多而杂的外界信息,因此青少年更容易丧失自身的个性,并且会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由于人格可以在人们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中形成,故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容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针对复杂的信息世界,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使青少年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为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并在社区文化的不断影响下,持续保持青少年健康的人格。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区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联络,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生活氛围。青少年在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居民的交流,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并在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中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去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五)改善与扩大学习范围

学校德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尽量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促进青少年书面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帮助青少年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青少年也会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面、增加学识,进一步的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在巩固学校德育成果的基础上,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知识青年。

三、总结及展望

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社区文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区活动更好的开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顺利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区文化的宣传,促M社区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硬件与软件的协调性,促进政府对社区文化的支持,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增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等;增强社区文化的功能,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在建设社区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网上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积极主动地采纳群众的意见,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功能的实现。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来审视我国社区文化的不足之处,改变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社区文化进行建设,净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影响作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社会认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晓霞.城市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德育功能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于波.青少年德育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崔英.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刘宝卿.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德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韩传信,詹万生.试论学校与社区和谐互动德育机制的建立[J].德育研究,2009.

[7]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8]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话语模式;道德教育

任何教育方案或策略的有效与否都是基于对受教育者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正确理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概莫能外。话语作为道德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的载体和桥梁,对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话语的运用策略往往直接影响到教育关于道德的解释与说服力。但教育的话语策略若缺乏对青少年话语发展特点的充分了解,就极易使教育话语陷于独白而难以与青少年的话语产生共鸣,从而降低道德教育直击青少年心灵的能力。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尤其是处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变革与发展中的青少年话语模式,不仅对于时代性极强的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对于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话语模式:人们解释世界的一种简化程序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话语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核心部分,而且,不同的社会群体总是使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何为话语?不同的话语定义,就有不同的话语分析方法和不同的关注对象。按照语言学的解释,话语“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言语、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根据结构主义的解释,话语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比如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2]人们在使用话语时,总是通过内部调整将某种程序与意义赋予某种事物,使话语表现出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分析话语的主体、目的、方式等来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所隐含的历史实践蕴涵。综而言之,话语是一种价值化和功能化的特定语句单位,是不同说话实践领域中包含的特定价值的文化意识载荷系统,是价值化、功能化、包含主体命义、社会指向和历史规定性的思想载体。从结构上来讲,“话语是由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一是话语内容,也就是言语者表达的核心内容或主观意思;二是话语形式,也就是言语者借以表达思想的形式。简言之,话语是语言和意义的结合体。”[3]正因为如此,主体在使用语言表达意义时,往往因主体、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固定的格式或套路。我们把这种包括内容(尤其是独特词汇)和形式在内的话语表达惯式称为话语模式。詹姆斯•保罗•吉(JamesPaulGee)将话语模式解释为一种理论:“话语模式是简化的,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想当然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论”,“是我们关于‘典型’或‘正常’事物的‘最初想法’或想当然的设想。”[4]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话语模式,事实上是人们不自觉地用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们在世界中的经验的解释框架或程序。这种解释框架之所以是简化的,是因为人们使用它只是试图捕捉一些主要信息和背景细节,或者说是通过强调某些重要信息而舍弃一些细节,以帮助自己理解复杂的现实。所以,话语模式虽然是“理论”(解释),但不需要完整、完美或一致。既然主体的话语过程总是蕴含着其对社会、秩序、他人等的某种合理化的解释程序,那么话语模式就既包括主体针对某种社会内容如何使用话语表达、使用何种话语表达,也包括主体对传递给自己的某种社会信息话语如何反应或如何解释。因此,给予和获取信息就不再是话语的唯一功能。比如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不同的社会群体、文化和机构时,话语的使用无处不在,并且话语模式往往与使用者的身份、活动性质、价值倾向等紧密相关。这个过程实际上表现出了话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功能: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维持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和机构中人的归属。也正因为如此,话语促进着交流,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群体间的交流障碍。

二、话语模式:表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不同的社会群体会用不同的话语程序解释世界。根据詹姆斯•保罗•吉的研究,话语模式和人们的“立场与策略”息息相关,因为“话语模式中嵌入了关于什么是‘适当的’‘典型的’或‘正常的’假定,它们彻彻底底是关于立场与策略的”[5]。也正是这种“立场与策略”表明了话语主体的态度、价值取向、行动指向等。这说明,话语模式与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倾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话语模式其实已经超越了话语的交际功能而具有特定的发展意义,所以,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必然表征着青少年群体的发展特点。首先,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总是伴随着其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青少年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讲,都有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异之处,但更为突出的相异是青少年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从话语角度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话语模式,且这种话语模式不仅仅表现在话语范围、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的独特上,更重要的是,它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解释“理论”或程序,有着自己的“立场与策略”,而这种立场与策略支配着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发展与行动选择,表现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交际活动或过程。根据荷兰语言学家冯•戴伊克的研究,话语模式“既表明人们的理解,又反映人们理解的方式”[6]。这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实际上也反映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或其理解世界的方式,换言之,青少年在使用其话语模式时其实也总是伴随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和行动方式。因此,话语模式特点可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表征。其次,话语模式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有研究者认为,就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任一群体总是归属于某一话语群体,作为某个话语群体中的人们用语言和非语言资源做事情的社会活动过程的惯习,话语模式必定承载着该话语群体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所以,不难理解,如果青少年话语群体的成员遵从了这些标准,他的言行就可以被该话语群体接受,这个青少年个体也就具备了在该话语群体中生存的本领。因此,青少年话语模式与这种宏观语境息息相关,这里的宏观语境从另一个角度讲,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个变量体现出来,实现了对语境中人们的话语模式或者说解释程序的规约,由此使进入此语境中的人们有了特定的社会行动、角色关系和语篇的构型方式。而且,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又不仅仅是由文化所给予的,相反,它处于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中。正如贝泽曼(Bazerman)所指出的:“话语模式不只是形式,它是生命的形式,存在的方式,是社会活动的框架,是学习的环境,是意义构建的场所。话语模式塑造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相互的交际,它是我们创造交际活动熟悉的场所,是我们用来探索陌生领域的指路灯。”[7]因此,青少年的话语模式事实上并非简单的语篇类型,而是一种表征和推动青少年发展的社会交际活动和过程。总之,青少年因其共性而体现出特定的话语文化特征,这对青少年个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归属和规约功能,同时因其主体性的发挥与创造,也总是保持着自己文化语境的更新,创造着自己的话语模式。

三、话语分析: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的独特社会学优势

尽管关于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等研究成果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科学依据,但一般性的群体道德发展规律并不能有效地支持特定社会文化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话语系统建构。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和多样,这体现在话语模式上则是新语境的营造和新话语解释的构建。因此,研究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理解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对世界的特有解释程序,对于我们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首先,话语分析已成为社会研究的切入点。西方的话语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研究开始是对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特别是句法理论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即语言理论不能不包括语言的使用情况,语言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中的语言活动。除这种以语言学为背景的话语研究传统之外,西方还有从哲学、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与语言研究进行交叉的传统。今天,这两种不同传统有着相互结合的趋势,形成对西方社会反思和批判的更加广义的话语研究形式。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话语的特性、特征或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分析、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社会语言学、民俗交际学、传播学、后殖民话语理论、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心理学、论辩话语研究、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等。受西方话语研究学科拓展的影响,自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在多个领域引入话语研究范式,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于语言学领域,如外语教学、媒体语言等。随着国内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开始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比如,在2006年、2007年、2009年召开的三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会议就将“话语/语篇(discourse)”理解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是“社会实践的形式”,认为话语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内容并且对社会变革产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话语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切入点。这已成为国内学界在话语研究方面的一个共识。其次,话语模式研究必将为揭示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毋庸置疑,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既然“话语不仅仅是人们言说的过程和结果,更是人们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推知,话语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实践形式……它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8]。那么基于这种共识,将话语作为研究的中心,用以理解和揭示青少年的道德等社会发展问题,必将为我们研究青少年提供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视角和研究路径,因为青少年话语必然也蕴含着其独特的社会实践和思维特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相比,研究青少年话语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为我们从文化和社会实践角度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路径,同时也为我们解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从而为我们有效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有益的参考。然而,综观国内相关研究,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话语研究并不多见,2009年出版的一本《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研究》算是少见的专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著作,但其考察的是青少年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属于纯语言学的研究。至于从社会实践角度研究青少年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及其规律,至今尚属空白。最后,话语分析为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研究,人们一直依赖于认知和行为研究模式,可测量和可观察性是这一研究模式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因这种研究模式的信度和效度会受到研究对象所处研究情境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如何更为客观有效地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道德发展情况,急需研究方法的突破。根据笔者的研究,青少年总是因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语境和话语社团,青少年群体和个体因社会归属需求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特定的话语模式,而话语背后也总是隐含着群体文化对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的日常话语进行分析,不仅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意识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手段,而且也是我们透视其道德意识之群体文化来源的有力工具。所以,话语分析实际上是为我们研究处于复杂情境中的青少年道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探究方法。尽管青少年的道德表现最终体现在行为上,但在青少年付诸行动之前,其道德的发展变化又往往流露于其不同形式的日常话语之中。因此,通过话语分析研究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于预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也有其独特的社会学优势。

四、青少年话语模式研究的道德教育意义

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概括而言也就是分析青少年讲什么、怎么讲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客观地了解青少年如何解释道德等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青少年在解释道德观念等价值类的东西时是以何种思维方式展开的、其如何建构自己的道德世界等。毋庸置疑,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话语模式研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话语系统建构的理论前提。话语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和形式,如何组织和建构话语系统不仅关系到道德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关系到教育关于道德等价值问题的解释说服力,关系到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影响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新方法,对许许多多的东西进行再描述,直至一个新的语言行为格局被创造出来,使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动心并加以采纳”[9]。然而,道德教育无论想通过话语系统的建构创造何种语言行为格局,被青少年采纳的前提是必须要被青少年了解、理解,进而认可。毋庸置疑,这种语言格局愈是符合青少年解释世界的话语程序,愈能和青少年的社会文化语境相衔接,也就愈能与青少年产生话语上的共鸣,使青少年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更愿意接受,由此,教育所要传递的“关于道德的观念”才有可能更顺利地被认同并转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相反,教育的语言格局与青少年的话语程序相去甚远,则必然导致青少年的话语理解困难,难以激发青少年对教育话语所蕴含意义的兴趣。因此,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必须建立在对青少年话语模式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教育语言格局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应该成为道德教育话语研究的有机构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对于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具有前提和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教育能否在众多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中表现出真正的话语权威和影响力,关键在于教育话语能否最直接、最有效地直击青少年的心灵。深入、系统地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无疑能有效揭示最易使青少年“动心”的那些词汇、修辞、策略以及其“动心”的过程与方式,从而为教育话语的“动心”策略提供最重要的话语编码依据。其次,话语模式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者与青少年沟通的有效性。正如前文述及的,话语尽管是交流的工具,但因其具有的社会文化特征也会使主体间由于语境不相融、意义表达方式相去甚远而使话语双方的沟通产生障碍。就道德教育者与青少年的话语沟通而言,概莫能外。其实,教育话语所载的意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被青少年接受、认同,更遑论内化为自身的观念系统,而是在教育者与青少年进行有效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意义的转化和内化。在众语喧哗的当代,将特定的道德观念强加于人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已很难奏效,教育话语必须成为教育者与青少年间的一种“回应性互动”,才有可能成为对青少年产生实际影响的话语源。这一点落实到教育实践过程中,表现为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必须实现话语上的有效沟通,才能进而实现观念上的迁移;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说服,以促成青少年对道德观念的认同。那么教育者如何才能赢得青少年在话语上的积极回应并进行有效的互动呢?毋庸置疑,教育者只有在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并理解青少年话语背后的意义建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话语策略,与青少年进行语境上的有效衔接。另外,从青少年道德心理结构的自我建构角度讲,教育者的有效引导实际上是根据青少年的话语脚本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和诱导,帮助青少年通过内心话语格局的改变来实现心理结构的有益建构。因此,深入系统的话语模式研究,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与青少年进行话语融通的理论和语料根据,使教育者能最直接地找到与青少年的话语共识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积极话语互动。其实,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之所以常常陷入独白式的教育话语中,原因就在于不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致使话语沟通不畅,难以唤起青少年的话语共鸣,致使青少年与教育者之间产生障碍。可见,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已成为改进道德教育者的教育话语技巧的题中应有之义。再次,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可以为开拓其他道德教育载体和教育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道德教育除了系统的学科式教育教学形式外,其最大化教育影响的实现还依赖于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形式的开展及其效果的实现,即需要开拓更多的教育话语载体和传播途径。在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也是话语模式多元化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一不争的事实要求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正视自己面临的严峻挑战,即主流道德教育之于青少年的话语影响力面临被其他话语主体削弱的危险。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积极拓展话语传播渠道和载体,构建能够对青少年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话语传播格局。毋庸置疑,这种传播格局的有效构建绝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对青少年产生话语吸引力,才能对有效教育话语格局的构建有所贡献。因此,各种教育话语载体和途径的研究与设计都离不开对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青少年的话语发展也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更加分化的话语社团和文化语境使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在具有群体共性的同时还有更多和更明显的差异性。只有深入研究和掌握青少年的话语差异性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话语设计更具针对性,更符合青少年的需求和口味,使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因体会到话语的归属感和身份感而产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从而对道德教育策略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如前所述,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发展与其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紧密相连,研究青少年话语模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揭示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青少年某些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文化根源或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以帮助道德教育针对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进行教育策略和内容上的适时调整和补充,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在这些问题上的话语立场与策略的研究,能够为道德教育因势利导地帮助青少年重塑对世界的解释程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近些年来,青少年在道德发展方面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已引起教育者们的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然缺乏针对性强且能收到实效的教育应对策略。究其原因,在于策略的研究主要还是由教育论教育的单向研究,对青少年道德问题话语及其背后的立场与策略的探究明显不足,以致道德教育在进行策略调整引导青少年重塑其解释程序时,针对性不尽如人意,难以通过话语与青少年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共振,也就产生不了促使青少年积极建构自身道德心理结构的真正推动力。

综之,在话语渠道和话语主体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道德教育若要对青少年产生真正的话语影响力,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真正话语主体,就必须在系统研究和了解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科学建构教育话语格局。只有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基础上真正理解青少年,教育者才能借助话语桥梁进入青少年的世界;只有当教育话语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实现与青少年的无障碍式沟通时,教育才有可能在话语互动中触动青少年的心灵。

作者:刘丙元 单位: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2]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5]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73、86页。

[6]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页。

[7]Bazerman,Charles.TheLifeofGenre,theLifeintheClassroom.InWendyBishop&HansOstrom(eds.).GenreandWriting.Portsmouth:Boynton/CookPublishers,Inc.,1997,P.19.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本文从不同风格体育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不同作用出发,剖析不同风格运动的功能价值,希望从中发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的因素,从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来搜集与本论文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本论文所研究的结论。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于勇在《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表明体育运动由于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效应。

3.1.1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据调查发现,长期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3.1.2体育锻炼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 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3.1.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3.2 不同风格的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3.2.1东方民族传统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东方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太极拳被认为是对人体心理和生理最具有良好改善作用的运动。(1)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讲究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和谐自然,能够从身心两方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是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锻炼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太极拳作为体育锻炼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3.2.2西方竞技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西方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决定了其所应具有的以下功能:(1)塑造性格,从事各种体育运动都需要比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反过来,参加竞技体育运动对于性格的培养和完善也具有较大的作用。(2)培养竞争,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显得无处不在。而竞技体育就是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3)抵抗挫折,在竞技体育领域,胜利属于少数人,失败则属于多数人。而这些人必须要勇于面对无数次的失败才能站在最高峰。

3.2.3休闲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休闲体育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社会休闲活动的方式之一。如今休闲体育正以它独特的功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的休闲体育生活,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休闲体育是青少年紧张学习后暂时放松的需要: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通过轻松、娱乐的体育可以使其忘却心理压力,充分享受体力带来的快乐。(2)休闲体育是青少年友好交往的契机:爱好运动的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的聚在一起单纯为了喜欢运动,这是交朋择友的最佳契机。

4结论

以上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性效应。不同风格、内容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我们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有效做到激发体育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发展运动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7篇

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从历史上看,虽然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有其时代的局限,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美德,如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是鲜明的写照。从现实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确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坚持着集体主义的原则,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历史和文化传统来看,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都是我们的主导价值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公民为目标,既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现实的需要。然而,当前在经济市场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下,有一些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中过于张扬个性,提倡自我的解放,有的青少年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理想,社会责任感缺失。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存在忽视个体利益诉求、用集体压抑个性的倾向。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而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是极其有害的,突出表现就是当前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对政治的冷漠、对社会的疏远,如“宅男”、“宅女”就是其生动的体现。有的青少年成天沉迷于网络世界,甚至还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不当需要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些表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忽视思想品德的修养;重视自我的功利,忽视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青少年中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呼唤着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少年作为后备军,在当前的形势下,把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培养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教育内容上顺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有着强烈的时代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以及历史和时代任务的新变化,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着力加强的方面,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凸显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动态性。

1.加强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崭新课题,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在多个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突出了“中国梦”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国梦”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国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梦”不是虚幻的,而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在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对“中国梦”平实而富于意蕴的阐释表明“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它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理想信念的具体化。对“中国梦”的阐释和一系列的观点,根据时代条件变化对青少年的要求,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彰显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精神动力,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成长和成才之路,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的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一个社会要凝聚社会共识就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从立体的层面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指出:“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核心价值观关涉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在多元文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日常生活及校园建设之中。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非常重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放在文化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4]。的阐述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托,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新鲜内容。不仅如此,本人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总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4.重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表征着人们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改造和利用自然所形成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生态文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谐的一种文明指向。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生态和谐等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育实现路径上注重实践育人和榜样人物的作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就是采取何种方式向青少年传达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内容,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课堂理论讲授、理论探讨、案例教学等路径。在一系列的讲话和论述中倡导青少年到基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注重榜样和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等方面思想,开拓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的新思维和新视野。

1.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

通过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德育思想,社会实践对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实践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7]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源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内化社会规范、强化思想道德观念并促进思想道德的提升。这种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进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活动过程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在实践得到检验、强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谈到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时,除了勤学增加知识外,强调要注重道德实践:“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因此,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坚持实践育人就必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将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实践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本“无字之书”。理论学习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关于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指明了思想道德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实践中,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典型示范,发挥榜样人物的作用。

青少年体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针对我国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滑,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落实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措施[1]。“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和措施,突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况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论令国人吃惊,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成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

2、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沐浴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其开展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智育轻体育”的教育观念及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

3、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采取的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且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有影响、有声势、有内容地顺利进行,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制订方案,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确保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

5、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

根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各个地区通过下发文件、举行活动、媒体宣传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了更强的关注,于此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逐渐发现了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着很多漏洞,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体育课程设计研究缺乏理论高度

体育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理论水平不高,并且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会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理论应该与实践密切结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充实理论,通过“理论——实践——反馈——再理论——再实践”这个循环过程,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来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才能有力地指导实践。此外,课程开发还缺乏一定的专业设计和研发队伍。

2、缺少必要的社会群众基础和现实的动力

客观地说,2001年实施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非常缺乏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体育课程改革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动力。

3、研究观念滞后,视野狭窄

体育课程研究中体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社会生活脱节,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

三、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重新审视和改革,无疑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阳光体育运动弥补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不足

学校体育课程忽视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而阳光体育运动却弥补了这一缺憾,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阳光体育受到家庭、学校及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扭转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现象。

2、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以“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创造能力”为人才观和教育观,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要的突破口,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人才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开创学校体育改革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共同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下,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步骤。“阳光体育运动”一词蕴涵着健康、生机与活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富于创新和文化寓意的标识。由于它直接指向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因此应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方面。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抓住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舆论氛围的有利时机,切实纠正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相信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定会开创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局面,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和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