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39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笔者于2004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政治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政治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未成年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分析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列宁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公证,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爱滋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层面。当今青少年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一种成熟的社会舆论的。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2篇

1.权威主义道德教育观

权威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对教育者在主客体关系上的霸权地位以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不加批判的服从。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教师成为道德的权威代言人,并在道德知识、规范、标准上拥有霸权,因此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背离。在教育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的单项传递而非双向传递,即在权威主义的道德教育下,只能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缺乏知识的“反向学习”,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道德理论和价值观念没有选择和进行反思批判的自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逐渐滑向权威主义教育的困境。

2.教师个人权威与教师权威的混淆

教师权威是一个针对教师群体的概念,如果把教师群体中的个体教师看成是道德规则的来源、解释者,个体教师就是道德权威的代表。教师对道德的判断标准成为学生的判断标准,教师的“人”性和个人价值观被忽略,成为道德的“完人”、“圣人”和学生应该学习的标榜,忽略教师自身的道德知识水平、施教力量、主观意志、个体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人格等因素,无形中陷入道德教育的他律状态。在现实中演变为教师认为“善”的就是“善”的,教师的道德准则成为学生的准则,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判就成为代表道德权威的道德评判,学生的道德实践往往以教师的良好评判为目标,泯灭了学生对道德的选择、判断和个人动机,虽然在此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模范和“师表”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教师权威与形式权威的混淆

形式权威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对学生实行管控的一种权力,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这种权力表现为一种强制力,教师对学生教授的道德知识、规范的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要全盘接受和信服,无形中违背了学生道德的养成规律,道德的批判、情感的共鸣、道德的感召力在这种形式威压下被忽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践行道德的动力被压制。从师生关系上看,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演变成为命令与服从、机械说教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使道德教育变成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学生的道德逆反行为被看作学生对其教师威严的挑战和不尊重,由此容易产生道德教育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冲突,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感召力和道德榜样,在高压下,导致学生对教师形式权威的畏惧,而非自身的信仰所驱动。

二、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的消解

1.道德教育的知识化

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了知识化倾向,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普遍接受的是被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在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感情、体验、逻辑、态度、评判被抽离,被概念化的道德规则、规范、概念所取代,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没有活生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成为道德规则、规范的唯一来源和最终解释者,基于教师权威的存在,学生开始权衡利益去学习道德知识,反过来又维护了这个知识系统的存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现了学生的知行不一,即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出现巨大反差。当学生遭遇诸如腐败、贿赂、考试作弊、商业欺诈等“反道德”现象时,道德教育就会处于失语状态,其中的子系统包括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以及教师本身的权威性也就处于失语的状态。

2.道德教育遭遇“知识爆炸”

在封建社会,教师和天、地、君、亲相并列,在道德知识体系中处于上位,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道德教育无论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变迁,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开放,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科分化日益加速,内容海量剧增,道德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知识储备显然遭到了严峻挑战,在对教师“上位者”、“百科大全书”的传统观念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客观地发生了。3.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撞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传统道德教育中单一的价值观逐渐被打破。青少年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基于多元道德标准、道德准则、道德理念,最终形成多元的道德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功利化、自我为中心等特点。当代青少年一方面面临着道德选择的日渐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的主体性不断增强,通过教师所传授的被社会奉为道德价值正宗的价值观对每一个不同的青少年个体的规劝效用不尽相同,面临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道德直观层面如何找到交集的技术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就无足为奇了。

4.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世界的占有和征服欲让当前的教育异化为将教育者塑造成为工具并不断物化,提升人的品质的德育逐渐被驱逐。学校教育者把绝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到教会青少年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实现青少年自身内在品质、完善其素养的德育遭到排挤,这甚至成为一种理想“:‘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美国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道德自律”。在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教育核心的当代,德行教育式微的趋势使得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遭到旁落。

三、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

1.实现道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不能将道德权威看作是握在手中用来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绝对权力,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本真应是令学生信服的、向往的精神牵引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心灵上的触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知识传授体系中的单向渠道转变为双向渠道,教师不应该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或者是间接传授者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这个教育渠道中,学生可以质疑、可以批判、可以提出异议,教师应该在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帮学生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传统道德教育中所缺乏的选择、判断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区别教师个人意志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明白教师不是道德准则的制定者,而是教育威权实现的工具。在教育技术上,少些说教,在道德教育中少用“你必须”、“你应该”等指令模式,少些控制、命令,给予学生思考、质疑、评判的空间,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权威、行为、师德,激起其心灵的触动,最终激发学生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2.实现青少年道德分层教育的角色切换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层次性,包括道德底线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教师权威应随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层次施以弹性调整。在道德教育的底线教育阶段,要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去约束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作用,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让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诲;在道德教育的中间层次即道德原则教育,用道德指令或用道德倡议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应该把教师的道德权威摆在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理想教育阶段即用道德倡议去激励青少年的高尚道德行为阶段,教师的师德、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理想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3.把握道德教育中教育客体的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道德教育最终要将道德原则、道德知识内化为青少年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内化程度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内化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性的相互关联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心理结构的建构,教师应把研究学生心理规律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份。因而,教师要从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深入去研究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结合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少些强制,多些引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空间、社会角色、现实需要,合理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在教育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合理发挥教师权威的作用,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善行,避免出现教师的主管权威泛滥,导致教育活动中的独断和专制。

4.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获得角色尊重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

中国与新加坡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同时,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也都有忽视道德教育的经历。新加坡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对道德教育一以贯之的重视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分析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吸收和借鉴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一)共性分析

在青少年德育途径上,中新两国存在着共性,两国学校德育都是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遵循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来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系统灌输核心价值观

中新两国进行道德教育都注重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接班人。在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为实现此目标,新加坡开展了系统灌输式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则直接承担着向青少年正面传授公民道德知识、行为规范,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的重要任务,它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2、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中新两国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生活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除了正规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学校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共青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各种科技活动、文娱晚会、体育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新加坡则通过三个方面来渗透德育意识,包括社团活动、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全校性的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达到使其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

(二)差异比较

1、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在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实际上,“我讲你听”式的正面“灌输”教育方法在中国沿袭了几十年,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属于德目主义的模式。学校以开设独立而系统的道德课,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其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输”为主渠道。

2、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1)分阶段重层次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途径

新加坡将道德教育对象按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在各个阶段层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授予不同的教育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新加坡认为这一时期是培养自信、形成品格和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则依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直接教学,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式。中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以及道德判断力,发展个人潜力的时期,教师则有针对性地采用价值澄清法、讨论、问答等方法。大学阶段,教师则为培养学生的东方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采用传授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等方法。讲解德目时,教师把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作为技能进行传授,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层次进行,使每一个德目都能贴近实际生活,实实在在。从整体来看,新加坡青年道德教育方式与其相应的内容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层层递进,形成良性循环。

(2)重启发,重参与的生活化实践养成途径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途径较为多样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如在新加坡,对低年级的学生较多采用讲述、角色表演、讨论、唱歌、游戏、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新加坡的中小学生每天早晨要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忠诚周”、“敬老周”等各项活动。据新加坡国会交通与新闻委员会黄海博士的统计,新加坡每年开展的全国性运动有20多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礼貌运动”,该项活动自1979年开展以来年年举行,从未间断。正是这种务实的作风,使新加坡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3)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点,强化社会性道德教育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可是青年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性道德教育即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延伸,更是对之的强化。新加坡不仅在学校开设公民教育课、生活与成长课、宗教道德教育课,而且还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参与社区课外活动中心的活动及社会运动。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道德教育的小气候与大气候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这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显著特点。

(4)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政策性引导教育

新加坡非常重视以法治校和以德育人结合。新加坡的法庭闻名遐迩,世界评级机构也给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打了高分。在1990年,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报》的“社会人士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一栏中,把新加坡列为亚洲之首;1997年至1998年,新加坡名列同一栏目的全球十大排名榜,领先美国、日本和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只有在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的法纪训练,才能将社会中多数人认同的风俗、习惯、法律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用内心的这把“尺”自觉地衡量一下。在这层认识之下,新加坡各学校都制定了与新加坡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相一致的校规,同时推行真实教育。长期的严格法治生活巩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造就了新加坡井然的秩序。

二、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对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但是在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需完善。对比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无疑会给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有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借鉴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实践性、渗透性的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西方道德领域中,流行一种说法,“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新加坡学校很注重孩子们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在种族和谐日时,学校提倡师生都穿着其他种族同胞的服装,并通过轻松喜悦的形式,让种族和谐的观念根植在每个人心里。与新加坡相比,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灌输”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内化”还是不够,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和道德情感体验重视不够,留给学生消化、吸收、讨论、思考的空间不多,没有将高尚的道德情感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在现代德育进程中,为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应采用混合教育方式,将灌输与渗透有效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知能力。

(二)提倡隐性德育课程,全方位地对青少年实施道德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非常注重隐性课程,即“潜课程”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中国,由于旧有的课程文化所造成的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和陈规陋习,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华东师大课程所所长钟启全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世界课程大会上,做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内地正在开展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青少年德育课程要突破旧的“课程”和“学科”的局限,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除了重视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外,也要注重把德育贯穿到所有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目前学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德育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合格道德教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锐性、注意力和感觉上的精细”。这句话是对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也突出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68年上半年召开的“教师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长指出:教师的角色过去是单纯向学生“传播现成知识的中间人”,而现在应该逐步转变成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求,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艺术与技能”的启发者。这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在这一阶段对教师社会角色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是振兴国家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目前德育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公民道德意识和教育技能。但是,德育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质量,教师本身也是一个道德楷模和榜样,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4篇

一、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当一名人民的好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我近4年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教以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既教书又育人,做到为人师表,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我养成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依法执教、践行职责、教书育人,率先垂范,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我自己的努力。

二、深刻领会,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深刻知道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极大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作为学校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应该从提高民族素质,事关国家安危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德育教育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要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三、抓住重点,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抓住重点,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成效。学校德育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以利于青少年学生今后的发展。要重视养成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习惯内化为品质。要积极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使青少年学生处于全方位、多时空的教育中,取得综合的教育效应。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要重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信心,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积极努力,圆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

我是学校政教副主任,搞好德育教育工作是我的工作本职,我始终满腔热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德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教育效果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好评。

(一)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确立德育教育的主导地位

我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下称“五严”规定),充分认识到“五严”规定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中,要确立德育教育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青少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少年学生群众基础,坚持不懈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加强“主体性德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

在学校具体德育教育中,我积极实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德育”,在内容上加强以理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团队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使青少年学生在树立理想中规划人生,确立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社会公德为主体的养成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个人修养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勇敢、向上精神,正确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现实,增强遭遇挫折的承受能力,树立学习、工作、生活信心。

(三)加强文化熏陶和引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具体德育教育形式上,我加强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调整班级管理制度,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德育工作研讨、合作制度。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青少年学生设计、组织学校和班级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时政时事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做到既丰富活动内容、活跃活动氛围,又拓宽青少年学生眼界,提高青少年学生能力,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多种活动,深化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5篇

我国当前的发展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这一重要发展阶段,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比较重要。多元化的思想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性的加以纠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有着诸多的不利。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教育的原则以及教育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保障作用。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

0引言

社会转型过程中,就会在思想价值等各方面面临着挑战,由于受到强烈的新思潮的冲击,就会对传统的道德规范产生影响,造成社会道德的无序以及混乱。青少年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就会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对其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的优化,才能有效保障青少年未来的良好发展。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实施理论研究就有着其重要性。

1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1.1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要不断的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加强[1]。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增长对原有的社会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新的思想的影响下,对旧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有着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并对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保证青少年能够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挑战。

1.2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

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的空泛化,在教育的内容上没有和青少年的实际相联系,在单一化的标准上对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也有着影响。在教学的形式上也没有紧密的和现实得到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不参与的问题,以及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没有得到有效明确化,有的在价值观上存在偏离轨迹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这一环境,青少年也比较容易形成有着时代特色的道德新质,在人际道德以及信息道德等多方面都有着其独特性。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多表现为道德反叛,这就比较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会过多的否定,以及将西方的道德观念和现代的道德等同看待[2]。青少年在当前所表现出的幼稚以及消极的缺点也比较突出,对青少年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也比较大。再者,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信念上比较趋于迷惘以及淡漠化,而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就比较的功利化以及自我化,行为方式上则是趋于不文明化等。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要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

2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原则和优化策略

2.1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原则分析:

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将学生为主的原则得以遵循,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性在教育中得以展现,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效率提升[3]。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能将科学化的原则得以重视,道德教育不能盲目的进行说教教育,要能采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针对性的实施教育,让不同性格差异以及群体等在道德教育的作用上都要能够得到积极的发挥。

2.2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优化策略:

第一,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能充分重视对学校的教育加以改革,优化学校的道德教育环境,这才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优化[4]。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就要能够对学校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建立,要能够将教师和管理员间的关系以及学生间的关系等都能得到平衡的发展,通过相应的标准来加强学校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水准得到提升。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过程中,也要能将工作的实施有效落实。第二,对青少年实施道德教育,就要能够将奖励以及惩罚措施得到合理化的应用。通过奖励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纪律的遵守,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等。在进行道德教育中,要能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将传统道德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能够有新的时代内涵,将传统的道德得以有效发扬等。第三,为能够对社会转型期中青少年道德教育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就要将相关的法律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良好建立[5]。将各项的法规得以健全和有效的执行等。还要能够在道德观念的整合上能得到充分重视,从而结合实际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还要能够在青少年自身所处的环境认识上能得到有效的加强,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才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第四,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在思想方面不断成熟。老师要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断强化,从而让青少年能够在远大的理想上得以树立,这样才能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还要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的教育能不断加强,这对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就比较有利,让青少年能够在爱国思想上不断深化。第五,对强少年的道德思想的教育,要能充分的重视对青少的艰苦奋斗以及勤俭节约方面的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对艰苦奋斗的传统得以充分的发扬。还要在法制纪律方面的教育得到有效加强,通过法律来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及在礼仪教育方面进行加强。只有多方面的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结语

总而言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强化,要能充分保障措施实施的科学性,在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必要的,道德教育的良好实施,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此次主要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则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实际的教学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李程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中学

参考文献

[1]姜玉峰,徐爱玲.试论青少年道德教育向度的转变[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02)

[2]文利,王颖.“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2014(02)

[3]李玉冰.青少年道德教育要从“人格化培养”抓起[J].宝鸡社会科学.2014(01)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进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新媒体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大幅度拓宽了道德活动的范围,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和交往关系的变革。同时,新媒体还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谈,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正逐渐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

一、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1]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丰富内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形成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新媒体信息量大,无所不包,凡是人类生活所涉及到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找到,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新媒体涉及各种术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正改变着教育过程的结构。因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如报告会、演讲赛、墙报、专刊等,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2.新媒体形象化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新方式新媒体栏目多样、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音视一体、传输速度快、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易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汲取。新媒体穿插着生动健康的娱乐形式,打造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生动的探索和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寓教于乐。这是新媒体所拥有的而其他思想教育载体不能比拟的特点。学校不是年轻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场所。新媒体不仅是青少年汲取知识信息的理想场所,而利用好新媒体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这种手段具有以下效能: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现代化;存储和探索德育信息的现代化;德育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德育环境和场所建设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利用声、文、图等形式,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新媒体可以增强道德建设的灵活性,更加关注青少年的个人特点,及时解决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培养青少年的多种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3.新媒体平等互动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新媒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多边平等性和直接交互性。新媒体是开放的,相互以多边形式实现连接,不同的用户不管他们的社会角色如何,均可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实现平等的对话和直接交流。由于有共同情感做基础,双方互动、易沟通,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青少年通过新媒体,既能了解现实生活世界,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学术流派,使得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多元性的特点,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各种价值观都体现在新媒体中。青少年的情感丰富而强烈,但辨别能力还较差,新媒体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新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交汇。在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一些黄色、迷信、等文化糟粕也接踵而来。这些文化糟粕,污染了社会文明,会使青少年受到一定程度的毒害。一般来说,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或他人的影响和冲击。2.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弱化青少年现实交往的能力新媒体尤其是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缺乏很多重要的现实要素,掩盖了很多真实的事情。虽然新媒体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不论天涯海角,都能轻松地畅谈,但减小了人们与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也冷漠了人际关系,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成就感的追求。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个人终日与新媒体打交道,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减少和阻碍青少年与外界真实的情感交往,使一些青少年趋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有部分青少年沉溺新媒体而引发人格障碍。总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自控力较差。新媒体本身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一方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小部分自控力差的同学陷入新媒体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同时,由于新媒体交往的虚拟性,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青少年在新媒体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甚至敌意。

二、应对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趋利避害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同时,应积极面对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研究应对措施。

(一)让新媒体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堂

新媒体中呈现的时空无限制性,可以拓展学校道德教育,促进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性,加大对德育教育信息的开发,充实德育内容。可以从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查询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并努力开发本地先进的德育理念,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慰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克服理论学习的僵化状态,从而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变为主动地要求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2]

(二)明确和升华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新媒体中,要确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大力弘扬和捍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进步。要开辟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道德领域,以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道德资源,来增强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力。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形成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3]

(三)采用新媒体道德教育的新方式

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的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还可以利用QQ、MSN、E-mail或微信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运用QQ、MSN、E-mail或微信进行交谈,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里话,更容易沟通。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的可以用E-mail的方式等。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新媒体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由于新媒体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畏惧感,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新媒体道德教育生活化

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润物无声。要通过新媒体,关注学生,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4]对此,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利用新媒体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新媒体交互平台上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先进的思想激励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审美的情趣充实学生,以灵活的方式联系学生,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从纯粹的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不断成长,从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作者:刘姣 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青春期; 道德教育; 心理咨询

《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道德是可教的,它具备相应的教育方法。然而依循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德育方法也有所不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加速期,其生理、心理的变化影响着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心理咨询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方法旨在辨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中此方法的不同效用的基础上,针对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结合其心理特征,构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通过青春期道德问题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体现道德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发挥道德教育双主体的互动建构性,展现道德教育的“人性化”、“特殊化”,以期达到更好的青春期道德教育。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

11、12岁到14、15岁这段时间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1]。这一阶段的个体处于身体发展的高峰期,身高、体重及面部特征变化迅速并趋于成熟;体内的大脑、心脏、肺和肌肉力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生理机能迅速增长;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得到不断的发育与成熟。而青春期生理发育的迅猛却与其心理发展相对缓慢的速度形成落差,引发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诸多矛盾,影响着青春期少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体现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其道德的认知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的青少年对于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理解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由于身体迅速发展使青春期少年具有强烈的成人感,从而对学校、家长所教授的道德规范有所质疑、不愿听取“大人”的意见,处于一种相互抵制的情绪中;而心理存有的幼稚感却又使青少年渴望得到成人精神上的理解和沟通,故又表现出对于成人道德教化的接纳性。青春期心理的封闭性影响着青少年道德情感的良性发展。从生理变化而逐渐感知到自己“长大了”的青少年,开始感到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没有人能理解”,特别是道德情感这一内心体验便成为青春期少年最隐秘的心事,对于善、恶、美、丑的评价态度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内心封闭的道德情感不仅蕴含着青少年真善美的理性情愫,也存在道德认识偏差下的畸形情感体验,成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隐患”。青春期性的发育与成熟也造成其心理上的怯懦感,加之中国传统教育的隐晦性,更是难以较好地理解性道德,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道德意志相对薄弱,道德价值观的发展还未稳固。在此基础上,青少年的德育行为容易表现出偏激态、无知态和矛盾态。这是造成青春期道德教育特殊性的身心发展原因。

青春期道德教育特殊性还表现在其思维能力发展对于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青春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2]。此时,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正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够脱离道德现象本身而进行道德的逻辑判断;获得的科学思维有助于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准确性发展,能够运用包含命题间推理、抽象概念等指导道德判断。正是由于青春期思维发展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较为特殊。纵观人的整体发展而言,青春期道德判断的正确与否往往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德育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相较其他年龄阶段的道德教育不同之处集中体现于道德判断的可塑性与发展性。

(二)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关键性

青春期一系列身心、思维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差异发展,把握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尤为关键,这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期。青春期道德教育关乎个体道德发展的方向性与层次性,影响个体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笃行。

青春期正处于道德意识启发、培养和纠正的关键时期。继出生后1~3岁“我”之后,青春期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我怎么样”。关注自我形象的构建和自我评价。传统道德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很难引发学生的道德共鸣,他们更关注道德中的自己。以“自我”为核心的青少年,对于道德内容的学习和认知具有选择性和局部关注的特点。他们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有益于提升自我形象的道德认知;倾向于实践能够展现自我意识的道德行为;倾向于分享“我的道德怎么样”的道德情感。青少年的“道德自我感”正是道德教育的关注之处,也是道德教育方法发挥其功效的空间。

青春期是性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青春期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淆期”[3],性别角色的建立直接影响性道德的认知和发展。正确的认识性别角色,是性道德认知的起点;合理的理解青春期的性发育,是性道德情感的关键。同时,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反抗心理也是性道德、乃至整个青春期道德教育主要的影响因素。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青少年强烈渴望享有“自我”、“独立”,突出表现在道德情感的明显波动和道德行为的“反抗”。学校、家庭中对于道德的教化使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被约束感”,企图以违反的方式挣脱这种束缚,恶性的“挣脱束缚”便直接表现为道德行为的偏差。

青春期也是道德判断得以更好发展的关键期。由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处于“习俗水平”的青少年,道德判断体现出“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4]。青春期的个体大约有80%的人处于这两个阶段[5]。这一时期,青少年处理问题时往往倾向于考虑人际关系、“好孩子”的评定,缺乏对于道德本质、道德真相的关注,需要良好的道德教育引导。这一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体现于道德判断科学思维的建立和道德价值认识观的奠定与趋于稳定。

二、构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构建的意义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韦特默的《临床心理学》,隶属咨询心理学。不同学科背景下对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和侧重也是各异的。医学上的心理咨询侧重于精神异常人群的问诊和治疗;心理学上的心理咨询旨在通过咨询手段引导、帮助个体心理发展。本文所阐释的青春期道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是借助心理咨询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模式。从心理咨询方法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不同的。居于心理教育的心理咨询主要目的在于心理问题的解释和治疗;处于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旨在道德知情意行的指导、帮助和教育。

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产物,也是德育与心理学交叉的“结晶”,以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关键性为出发点,客观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弥补传统德育方法中过程持久、学生积极性不足、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遗憾,构建适合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教育模式。作为道德教育模式建立的核心――德育内容,本文对此并不展开论述。主要依据1995年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6]及现代德育重点课题进行相关德育内容的甄选,基本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信仰教育、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二)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

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是以德育内容为主轴和出发点,以心理咨询为两翼和方向进行的理性建构,如图1所示。心理咨询按规模可划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7]。个体咨询有利于咨询师与求助者间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益于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特殊问题、难以公开的私密问题;团体咨询则侧重于团体情境下咨询服务的开展,借助团体间的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交流,甚至是争辩中认识自我、发现问题。

心理咨询两种方式在青春期道德教育中运用正是吸纳了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的各自优势,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进行道德教化,“分门别类”地完成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内容中,理想、信仰、品德,特别是性道德等内容属于个人道德范畴,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与排他性,通过个体咨询对青春期少年进行相关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尊重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还体现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师生建构性,实现“个性化”的青春期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另一部分主题内容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劳动等,通过团体咨询方式进行德育较为恰当。这部分德育内容既是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发展和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个性化体现和本质内化。团体咨询方式下的相关道德教育,能够在“社会化”、“团体化”的情境下,更大限度地激发个体道德认知的统一、更大深度引发个体道德情感的共鸣、更大程度加深个体道德意志的稳固、更大广度监督个体道德行为的规范。

考虑到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心理咨询两种方式本身的交互性,此模式的构建中也指出德育内容与心理咨询方式的交叉、互补。譬如性道德问题,从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角度出发,可选择个体咨询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广泛的性道德知识普及、情感熏陶出发,也可适当采用团体咨询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德育心理咨询的模式,涵盖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两种方式下的青春期道德教育,它们与传统德育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如图2、图3所示。较传统德育方式而言,德育的个体心理咨询不仅有别于传统道德教育下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单向式”道德教化,更体现出学生道德发展的主体选择性。个体咨询方式下的道德教育,学生既是道德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道德问题的“解决者”。师生互动咨询与生生交互咨询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进行“点式”青春期道德教育。德育团体咨询方式则是传统道德教育的补充和延展,在教师进行班级式德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道德问题的主体选择性与生生间道德发展的相互促进性,形成“团式”的青春期道德教育。“点式”和“团式”共同组成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任何一个德育模式的构建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和不断修正,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也不例外。在实际的青少年德育中,也存在与这一模式的一定程度上“背离”与“排斥”,展现出一些青春期道德教育的漏洞和盲点,需要在此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美]弗拉维尔,[美]米勒,[美]米勒.认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5] Sprinthall,N.A.,&Collin,W.A,(1995).Adolescent psychology

A developmentai view.New York:McGraw-Hill,Inc.

[6]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7]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5.7

[8] 朱晓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对策

现如今,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消极因素不断地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认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作为00后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是新一代充满朝气的青少年。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家庭结构不完整,青少年心理脆弱的现象较为常见,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使得青少年极易走上极端道路

近年来破碎家庭比例逐年增加,“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在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存在着差异,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父母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许多家长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空洞,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代德育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道德’、‘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德育方式的改进促成了青少年德育主体的形成。”但是,思想道德教育课本题材选取不合理,教材讲解上不贴近生活,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形成了“教育小学生去爱国,教育大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一尴尬局面。新课改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仍持守老旧的一套方法来教育学生,束缚自己的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发展。

(三)社会利己主义盛行,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日益复杂化,模糊青少年的是非观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同时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很好的建立。人们越发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分的奉行利己主义,极易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电脑电视荧屏等大众媒体上暴力色情信息和情节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极易诱发其犯罪。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这一段时间里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老师的地位是重要的,但是父母在影响自己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更有话语权。因为孩子最先受到的教育就来自于父母,父母的言行示范对孩子都有一定的熏陶作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客观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适当让其自己处理事情,经受一些挫折与考验。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视角上,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得到尊重的,和孩子共同商讨事情的解决办法。再者,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敏感时期,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适当的给他们留一些个人空间,实现与孩子的和睦相处。

(二)突出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别林斯基说过“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德育教育在它们中应该首屈一指。”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应该将其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放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中。学校应秉持教书与育人并举,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之中。多开展一些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进行辅助。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类似于情感体验、科技接触等等,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帮助青少年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终生学习,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以身立德,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