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9 17:11:47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1;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1-0005-07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point of view of "health in all slip", based on related national and regional health policy text analysis, under the premise of unique stage in determining teenagers, the author defines you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system as the all the essentials that can improv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enagers’ physical health of, promote health equity and accessibility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nutrition and rest.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olicy content is mainly embodied in 5 areas: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nutrition and rest. By analyz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gress of typical national you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the paper presents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olicy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 physique health promotion and improving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health policy.

Key words: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收稿日期:2015-11-15

基金项目:上海市大文科学术新人项目资助(xsxr201300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研究”(13BTY013),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TY15-012)。

作者简介:郇昌店(1980- ),男,山东临沭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2.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天津 300381

1.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全球性和严峻性,长期以来引发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政府针对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关联的肥胖、运动能力不足、压力过大等问题,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治理,如美国政府出台的《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技术框架》、日本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和我国《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上述政策均指向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个别层面,通过对独特要素的改善,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通过政策实践与研究进展梳理发现,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研究领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认识存在片面化、局部化的问题,尚未明确把握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内涵,大多数政策属于部门政策,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明显。综观此类问题的出现,一是源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二是过于关注某个层面的社会影响因素,而没有意识到全面的健康社会决定要素。

鉴于此,在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下,本研究从国际上逐渐开展“健康寓于万策(Healthy in All Policies,HiAP)”实践框架出发,论证和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决定要素,并据此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1 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理论框架

世界卫生组织推进的“健康寓于万策(HiAP)”为提高人口健康和卫生公平,构建跨部门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系统地考虑了健康和卫生系统的影响决策,寻求协同效应,并避免有害健康影响。尽管直到2006年,“健康寓于万策”才在芬兰总统健康主题论坛(Finnish Presidency Health Theme)上正式提出,但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的健康实践为该政策的提出奠定了良好基础,见表1所示。

“健康寓于万策”的提出源于对健康影响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及健康的多维影响因素。2003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应国家也在探索健康的其他影响因素,较为关注健康政策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等,了《National Public Health Policy, Sweden,2003》《California Health in All Policies Task Force, United States,2010》。2010年,阿德莱德世卫会议再次《所有政策中的健康问题:走向共同治理健康和福祉》的会议声明,由表2即可见健康涉及到多个领域,表明了政策领域与健康的交叉关系。

“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提出更与国际社会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密切相关。“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即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外,由居住和生活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不同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的原因”[1]。这也是西方社会关注健康服务公平性的重要着力点。源于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重要性的认识,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了“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致力于通过公共政策对社会因素的改造,在推进健康公平的前提下提升健康的福利水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了《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的报告,对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政策实质就是通过政策设置,改变健康的不公平状况,推进全球范围内健康目标的实现(图1)。

由图1可见,针对健康的相关影响要素,健康社会决定委员会的政策框架强化整体性的治理思路。该治理框架的构建强化宏观政治制度、中观社会地位改造、微观卫生保健系统的构建的思路,致力于健康与福利的协同分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者Dahlgren就提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按照关联层次分为五个类型:年龄、性别和体质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和社区网络;教育、工作环境等因素;最后是一般性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等。由此可见,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是超越了卫生领域,且融合了诸多领域和部门的认识突破,对提升健康致因的认识具有重要影响,如图2。

综合而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HiAP理论框架不仅与相应的政策实践关联,也与健康的社会因素认知相关,属于对健康改进的全新理念。该理论框架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促进健康、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部门间协同;借助多元主体的利益;吸引利益相关者;实现结构性或程序性的改变等。“健康寓于万策”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私人部门和民间团体开展协同合作以解决复杂的卫生问题[2]。为了推进国家的实践,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出台了“‘健康寓于万策’的国家行动框架”,针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提出包含确定HiAP的需要和优先活动、构建行动计划、确定支持性框架和过程、促进评价和参与、确保监测、评价和报告、构建行动能力等六个部分的国家行动计划,并建议相关政策主体可以借助该框架进行调整。

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厘定

2.1 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的背景

当前的诸多研究成果,展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青少年群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健康状况更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质健康差距的决定因素包括贫困、机会不平等、医疗保健、环境条件差、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个案层面而言,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与 HIV 患者联系在一起,其未来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状况均受到一定负面的影响[3]。学者以洛杉矶周边的公园为案例,研究发现环境(公园的距离和布局)和社会因素与促进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强度水平相关,建议决策者需要强化这种认识。

就我国而言,因公民健康不公平问题较为突出,健康政策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鉴于我国日渐严重的国民健康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十报告中连续两次提及“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世界国家健康排名,中国在145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55位[4]。我国民众与世界发展国家的健康状况相比,差距依旧较大。

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不佳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更为突出。青少年群体中,肥胖症、近视和传染病等健康问题极为严重[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7~18岁城市男生、女生和农村男生、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3.23%、13.76%、13.76%和8.56%。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0.31、0.61、0.23和0.27。同时,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同样是2010年的调研结果,7~9岁青少年的近视检出率为30.07%,10~12岁的近视检出率为47.58%,13~15岁的检出率为65.59%。16~18岁的检出率为76.99%,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阶段的近视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略有改善,但情况依旧较为严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担当产生了尖锐的矛盾。201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办公室联合题为“青少年期:充满机遇的年代”的报告指出:青少年绝对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2.28亿(18%)下降至2009年的1.8亿左右(13%)。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极为严重,未来必然将降低有效劳动力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造成深远影响[7]。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青少年数量降低,且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必将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尽管未来可借助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一定程度可摆脱人力资源短缺的制约,但未来我国社会建设,将更加仰仗数量逐渐减少的青少年群体。鉴于此,国家通过公共政策投资发展青少年事业,必然能展示长远的战略价值。

与其他年龄阶段比较而言,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具有独特性。首先,效果影响的长期性。青少年时期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状况对其一生都有长期影响,是成年人疾病干预的敏感期和窗口期[8]。其次,健康行为的可塑性。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塑造可有效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多国家或地区视青少年时期为个体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再次,病患表现的隐蔽性。除一些遗传性和传染性疾病,青少年群体罹患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很小;最后,投资主体的国家福利性。青少年群体缺少自主生活能力和必要资源,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因此青少年健康需求需要在国家福利责任框架下予以满足。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投资对其后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界高度关注。当前,各国政府倾向于利用公共政策推进健康福利实现,多部门鉴于部门职责实施了多项公共政策。

2.2 基于HiAP确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根据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理论观点,其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注重跨部门的联合管理,明确健康的多维度影响等对认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这对促进政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就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及其政策实践来看,青少年体质健康关联至少体现在教育、体育、卫生、营养和休息等领域。因此,本研究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界定为多领域内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促进健康公平和可及之政策要素的总称。

结合我国学术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领域的认知,发现目前的观点集中在几个领域。党权(2014)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与运动、卫生领域相关联[9],而(2014)对日本[10]、杨成伟(2015)对美国[11]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进行讨论时,将论域局限在体育运动方面。根据国外相关实践,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行为包含了体育和营养、卫生等方面[12]。为探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系,我国学者对0~16岁的1 118名调查者的社区、家庭、母亲和个人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调查人群在健康水平和保健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而母亲和家庭等社会因素对不公平程度的贡献较大[13]。同时基于我国部分地方性法规,如《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昆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并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领域。

2.2.1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教育要素政策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体质健康促进的主阵地,教育政策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措施。教育政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推进,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教育、健康理念教育和校园健康环境建设等。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政策的直观体现。

国际社会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对体质健康的促进意义。1974年,加拿大政府《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将健康政策的重点从“疾病诊治”转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出在青少年时期的疾病预防。同年,美国国会通过《健康信息和健康促进法》《国家健康教育规划和资源发展法案》等政策,成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局,致力于学校健康教育的推进。在英国,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更宽泛的生命教育实施。1988年,政府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要求学校教育过程中重视教育的均衡性。1990年,倡导建设包含健康教育在内的跨领域国家课程。1997年,成立“文凭与课程局”,开始增订社会与健康教育新课程。在很多发达国家颁布健康教育法案中,很多将校园健康教育作为重点领域,通过内容多样、方式多元的教育形式,使得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14]。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非常重视校园健康环境塑造,促进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

我国健康教育政策开始较早、内容较为宽泛。早在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除四害 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在国内开展卫生教育,校园和学生就是政策重点关注领域。上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卫生部、爱卫会联合《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具体指导,在后续健康教育实践中,基于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控烟”和“校园环境”等教育行动。在学校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与体育、卫生等结合,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成“体育与健康”,期望借此推进学生体质健康。

2.2.2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要素政策

青少年体质健康通过体育促进形成共识。由于青少年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每天大量的时间处于静坐状态,长时间静坐影响了体质健康。针对静坐时间过长的状况,很多国家和组织建议通过体力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力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运动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包含职业性、交通性、日常体力活动及闲暇体育锻炼[15]。

国际上青少年体力活动政策极具启示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17岁的青少年每天不能少于6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强壮骨骼和肌肉的身体活动。加拿大政府建议青少年通过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每天静坐的推荐时间不超过6小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2014年美国体力活动协会了全美第一个儿童和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该报告描述了美国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要素的指标体系,并阐明了交通、学校、家庭和休闲娱乐的政策[16]。体力活动政策已成为“健康美国2010”的首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指标设计和量化措施呈现,促进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17]。

在体力活动政策中,体育活动是重点领域。美国青少年体育国家联盟(Nation Alliance for Youth Sport ,NAYS)颁布了《青少年体育国家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指导。英国体育理事会颁布了《为认识培育体育习惯:青少年体育新战略》(Creating a sporting habit for life-A new youth sport strategy ),为培育青少年群体养成体育习惯提供政策建议和健身指导。澳大利亚的《国家体育运动与久坐行为指南》,为5~12岁儿童和13~17岁青少年制定了健身标准: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体育运动。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应包含一系列的有氧运动,并包括一些剧烈运动。每星期至少有3天,儿童、青少年应进行一些有助于强壮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我国长期的政策选择。加强课堂体育教学、完善课外体育锻炼,促进体育教学、训练设施与环境的建设,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重点工作。2001年,国家体育课程改革将“健康第一”确定为国家体育教育政策的核心指导思想,国家通过学校体育制度建设,完善了课程标准、师资配备、监督考核、体质监测等环节,而“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在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探索成效突出。但我国体育健康促进亦存在政策设计过度依赖体育部门,呈现体育部门专业治理的局限性,应建立教育、卫生和体育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机制,避免权责不清和重复浪费等问题[18]。

2.3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卫生要素政策

校园卫生政策也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通过保障校园卫生环境、饮用水安全和流行病预防等措施,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日本在1896年就通过制度建设设置了“学校校医”,并赋予其公务员身份。二战后,日本政府陆续通过了《学校保健法》《学校保健法施行令》《学校保健法试行规则》等。文部科学省更是将散见于不同部门的学校卫生保健的法规文件进行汇编为《新学校保健实务必携》,以推动校园卫生保健工作[13]。美国国会通过《协作性学校健康计划 》,整合健康教育、校园环境、体质健康等内容。美国国家教育协会颁布的《校园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指导》中包含健康与安全教育、体育教育、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园环境与交通、健康环境和社会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等部分。

我国校园卫生政策不完善,学校卫生体系建设缓慢。建国后就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长期以来高度关注校园卫生。以后,我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学校卫生,扬州会议后卫生部、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等政策,为学校卫生管理提供了政策参考。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学校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卫生部下发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为学生公共卫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国家针对校园生活设施、流行病预防和突发卫生事件等方面颁布了系列文件,较为全面对危及青少年体质健康健康的多个层面要素进行针对性治理[19]。

2.4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营养要素政策

充足的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亟待关注的政策领域。青少年阶段是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国际上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营养问题。日本在学生营养立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二战结束,日本在国内经济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启动了学生营养餐供给,并通过逐渐制度化保障营养餐发展。1954年,日本政府制定颁布了《学校营养午餐法》(历经1956、1957、1974、1978年多次修改、完善),从立法角度对学校营养餐提出要求。2005年在实施《饮食教育基本法》的基础上,启动了《“饮食教育”推进基本计划》,其中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计划是其重点。美国在学生营养政策方面的探索也较为出色。一战期间,美国无法招募到充足的兵员,国内对青少年健康关注较高。恰逢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大量经济物资被浪费。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利用关税收入的30%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大量过剩的产品供给学生,这成为美国学生营养餐的起源。194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学生午餐法》,1966年颁布了《美国学校早餐法》,1997年出台了《特殊牛奶项目规划》和《学生奶行动计划》等。2004年美国公法中《对1966年Richard B Russel 国家学校午餐法和儿童营养法的修订》,强化对儿童增加食物和营养援助,简化了计划的实施与改善的管理,重新制定了儿童营养计划。2011年美国通过的 “营养教育培养健康儿童的法案”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更有推动意义。美国实施的校园营养餐制度,在覆盖人群和投资方面发展较快,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从美国校园营养餐覆盖人群和投资总额来看,美国政府在营养餐的供应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青少年的营养问题较为复杂,纳入政策视角的时间较晚。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成为学生常见病之一。1992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首次将“营养不良”列为六种学生常见病首位。1995年,《学校午餐营养与卫生要求》属于我国政府首次对校园营养问题的政策实践;随后,《国家大豆计划》《学生饮用奶计划》颁布。针对贫困农村学生,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随后教育部联合发改委、卫计委等部门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营养改善提供了良好条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关于学生营养的政策建设较为滞后,学生营养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国家对青少年营养保障的责任承担不足。

2.5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休息要素政策

充足的休息时间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作为教育强国的美国,在里根总统期间,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青少年基层教育阶段压力过大,应该进行及时改革。基于此美国组织了4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4年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后,于1989年了《普及科学:2061计划》,政策旨在改变过去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简单化和应用化;提倡为青少年学习减负,大力增加青少年的休息时间。在英国,中小学生时间安排较为充足,课程安排主要以实用性知识为主,且高等院校招生对特殊能力学生具有特别关照,所以英国基层教育学生对减负的要求不高。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休息时间被侵占的状况,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建国之初,就提倡“身体第一、学习第二”,倡导降低学习时间。建国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等政策,关注处理青少年在校学习和休息间的关系。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将小学生的过重负担降下来。教育部2006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后,于200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的做法,正确引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2013,教育部门为彻底减轻学生负担,出台《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在征求意见阶段,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探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方法。

3 结束语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跨界性、跨域性,必然呈现治理的艰巨性。从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实践来看,呈现出过于依赖体育领域政策,对教育、卫生领域略有涉及,营养、休息领域提及较少的状况。借鉴发达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计划,未来的政策实践应更多关注跨部门政策制定与执行,通过体育、教育、卫生、营养和休息等领域的制度协同建设,保障青少年群体健康权的实现,进而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岩,谢铮.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2):125-128.

[2]Commis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Closing the gap in a generation: health equity through act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R] .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3]Skovdal, Morten and Belton, Sara.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s they relate to children and youth growing up with HIV infec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4(4,5):1-8.

[4]马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北京大学:医学版,2013,45(3):337-342.

[5]杨雪,侯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1(4):46-53.

[6]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蔡若愚.投资青少年,是时候了![N].中国经济导报,2011-05-26(B07).

[8]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术语汇编[M].郑伯承,薛建平,译.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9]党 权.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曲 辉,张学政. 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论日本“青少年体力提高实践事业”对我国的启示[J]. 辽宁体育科技,2010(6):10-12.

[11] 杨成伟.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演进及执行路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

[12]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 饮食教育功劳大[EB/OL]. http:///20081126/n260858802.shtml.

[13]儿童健康公平性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52-257.

[14]王定功.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15]谵晓安,王人卫,白晋湘. 体力活动、体适能与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4):363-372.

[16]吴薇,陈佩杰,何晓龙.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及其2014年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工作报告解析与启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4):420-424.

[17]徐士韦,肖焕禹,谭小勇.体力活动: 美国国家健康政策之要素――基于美国健康公民战略的考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25-30.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2篇

1.1舆情内容的“多元化”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独立平台,摆脱了传统交流渠道的束缚,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这与青少年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崇尚自我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在这个自由而隐匿的平台上青少年可以畅所欲言,年龄、学历、年级、性别等身份特征对于这种交流方式的影响很小。另外,这个平台未对用户提出过高的技术性要求,只要下载相关软件进行注册即可登录使用,支持多平台运作,“草根性”特征使得这种交流方式一经出现就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和使用。青少年在这一交流平台上关注、讨论甚至是参与的事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及朋友圈内的热点事件,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1国内外的热点问题

包括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问题,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经济政策问题、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民生问题等。因为青少年这一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缺少影响政治决策的权力和资源,而在网络这个由他们领导和掌控的世界里可以找到影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方式———网络舆论。而目前国内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教育理念贯彻的滞后性等问题也导致很多青少年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他们把网络作为表达政治诉求、追求生活理想、参与社会问题的主要渠道。

1.1.2突发性、偶然性问题

这些事件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和不可预知性,而青少年好奇及猎奇心理强,及对这类事件进行关注,进而引起讨论,形成网络事件。这类事件的冲击性是最大的,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

1.1.3青少年自身的问题

如家庭、恋爱、婚姻、教育、心理等与青少年群体休戚相关的问题都容易引起共鸣,形成网络舆情。这类问题是覆盖面最广的问题,青少年会把其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微方式”即时即地地传播到网络之上与大家分享、探讨甚至是争论。这些问题看似平常,但如若处理不好,青少年耳濡目染,会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1.2舆情传播的“情绪性”

青少年是“微内容”传播的主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终端设备成为青少年生产和个人思想、感情、观念等“碎片化”信息形态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情绪性”舆论是一种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或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刺激,网民在网络上散布的片面的、偏激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而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变化性极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渴望刺激,容易冒险,而离散的、碎片化的信息容易造成青少年价值的迷失和价值取向的泛化。某些错误的观点容易形成意见气候,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及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舆论的“从众”特性很对青少年的心理形成压力,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网络舆情传播的“情绪化”特征增大,非理性共鸣增强,并通过网络蔓延,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可能变成谣言。

1.3舆情扩散的“裂变式”

微信、微博等微内容的传播改变了信息产生、加工和传播的方式,使其既具有本体属性,又具有行为属性,如图1所示,本体属性表现为微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如微信传播中信息本身的内容、传播的时间、微信的发出者、接收者等属性。而行为属性则是用户对该“微”内容加工、传播、访问的行为和状态。如微博的被转载、被评论、被回复或被删除等。随着“微行为”的逐步增多,各种微内容的使用率和关注度不断发生变化,使得信息的价值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当一条微博内容被青少年所崇拜的名人、权威等意见领袖转发或评论后,其信息价值将得到几何倍增,众多陌生人群可以彼此以“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根据个人喜好随意传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内容进行转发、评论和加工,这就使得众多的微内容进行裂变式扩散。青少年零星的、孤立的网络表达通过微传播得到进一步扩散,从一点辐射到多点,出现更大的“扩散效应”。

2网络舆情对青少年的影响

“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舆情对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呈现出双面性的特征,一方面,方便快捷的“微方式”传播可以使青少年与外界社会的沟通渠道增多,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拉近了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社会思想倾向,以促进社会中年轻个人地融入。再次,青少年在这样一个自由、平等、虚拟的平台上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个人的情感,吐露私密的心声,让他们找到自我,增强自信。最后,一些“意见领袖”积极向上的个人言论能够引领青少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确立,增强价值判断的主动性标准。但网络舆情就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手机终端的普遍使用,青少年可以不停地刷朋友圈,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进来,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异动,对信息的选择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这就会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心理焦虑和行为反常,甚至是违法犯罪。如央视《新闻调查》节目曾讲述微信“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给交友带来很多便利,可是也成为不法分子进行的工具。节目中列举了北京市大兴区的总医院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两名学生在使用微信时看到了黄色图片导致其产生了过激行为。另外,青少年网络的“群体极化”现象也容易对个别事件造成片面放大的作用,容易遮盖社会真实,削弱青少年价值判断的理性成为,甚至削弱青少年的国家观念、爱国情感,如果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3应对策略分析

微内容的传播与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舆情、网络与青少年自身因素3个方面交叉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探讨网络舆情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应对策略时,必须从这3个层面出发加以综合考虑。

3.1从舆情层面考虑

3.1.1做好舆情分析、研判、预警机制

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细致观察网络参与平台上青少年对话的同时,根据以往网络事件发生的规律,对网络舆情的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提前预测,形成舆情监测、舆情调查、舆情分析报告、舆情反馈等多层面的立体式监测平台。

3.1.2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由于青少年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扩散性强等因素交融到一起,就使得微时代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传播中的引导作用愈加明显和重要。舆论管理部门可以要关注“意见领袖”的舆论动向,鼓励其在网络事件中合理设置议题,正确引导舆论。

3.2从网络层面考虑

由于网络的特性,使网络舆情与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变得甚为复杂,因此,在考虑应对策略时,必须把网络因素作为一个主要的突破口。要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络运营商,要监督其承担社会责任,为青少年积极维护和构筑绿色信息安全体系。”如随着微信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大量网络犯罪、暴力、色情等恶意信息的存在给用户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用户群体带来了极大骚扰和不良影响,也给产品的信息安全体系带来沉重的压力。腾讯公司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一方面开通了7×24小时举报专线和在线举报平台,随时高效回应和处理用户对于恶意信息的投诉,同时通过信息预警机制,采取了敏感信息提醒、异常终端判断、隐私设置等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以用户举报数据为基础,通过技术在线对抗方式,对色情类恶意信息进行处理,并对团伙性质的恶意账号采取关停账号或功能等打击手段。在对抗的最高峰阶段,色情信息有效拦截率94%,举报色情恶意号码下降50%,实现了对色情恶意信息的有效压制。用户可通过微信中的举报功能向客服进行投诉,待客服核实后即会对被举报账号进行使用限制。

3.3从青少年自身考虑

青少年群体自身的特征也是造成青少年网络舆情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人的因素是最难解决的,但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引导青少年网民群体在网络舆情的所作所为,成了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社会组织、主流媒体、家庭、工作单位等渠道,加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及道德自律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文化和信息的识别、抵制能力。其次,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主动融入青少年网络舆论圈,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用类似青少年的网络语言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4结语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3篇

关键词:共青团;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

一、共青团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的独特优势

青少年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各级共青团组织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013年6月的共青团十七大报告回顾了五年来共青团在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的工作中指出:“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服务青少年工作扎实推进。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金融机构向167万名青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组织100多万名青年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上岗见习,对超过1000万人次的青年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在新的工作展望中指出:“尽心尽力服务青年所急所盼。要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深化青年就业培训、见习基地、创业小额贷款、青年创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可以看出共青团一直以来发挥其独特优势致力于促进青少年的就业创业工作。

1.共青团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的政治优势

就业创业的问题是国家非常重视与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在各个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有利的措施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对共青团而言,更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青少年的就业创业服务。共青团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政治框架中,在各级代表大会中都有共青团的代表。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就能及时地对有关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层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方面进一步地完善与改进。另外,共青团可以根据了解青年就业的状况来提出意见建议,促使或者帮助相关党政部门和组织提出就业创业新举措。

2.共青团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的组织优势

共青团扎根于青少年的生活世界与学习世界,共青团的结构完善,从团支部到团委都贴近每一位学生,对凝聚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组织指导作用。共青团是一个组织比较严密的青年组织,从团中央到团支部都有自己的组织,特别重要的是共青团领导、团结各级青年组织,这些青年组织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共青团下属的青联、学联,有企业家协会,这些协会还有基金会等。这些青年组织的触角可以联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协调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一个资源互补来共同为青年的就业创业服务。而且通过各级共青团组织联系广泛与公信力强的优势,为青少年就业创业拓展人力资源与基金渠道。

3.共青团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的活动优势

共青团活动形式多样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近年来,共青团组织在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服务青少年就业创业的品牌活动与项目。2013年由团中央建立的第二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也已向社会公布。至此,团中央已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4083个,提供的见习岗位有121646个,如今“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已成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重要纽带。由共青团系统组织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也成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赛事活动。

二、不同阶段青少年在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

青少年是处于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学生,年龄横跨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和大学。不同阶段学生对就业创业的需求有其差异性。

1.初中阶段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成初中学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已经逐年减少,但是根据天津市团市委和天津市委青少年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点课题“天津市青年状况和需求调研”的问卷调查发现,进城青年就业中完成初中学业的青少年占48.6%。这一个研究数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大部分完成初中学业就开始急于就业的学生仍存在,而且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农村学生无论是硬件措施还是软件措施都落后于城市学生,特别是拮据的生活困境让他们不得不提早放下书包进城打工。而当他们就业时通常是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压力一部分是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这是由于他们拥有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结构再加上缺乏一技之长,这使得他们在以技术为主的高端就业市场中占据劣势。总之,在他们看来,读书,家庭支撑不起费用;就业,自己又缺乏技能。这就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所以他们在应聘时往往缺乏信心,同时又由于初中阶段并没有进行就业观的教育,这也导致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和满意度都相对偏低,就业的心态也会变成得过且过,在他们看来最重要就是找到一份工作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这种状态下最后只有低收入的体力工作适合他们,长期如此也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因此,共青团对即将完成初中学业的青少年群体要适当地引入就业创业教育,让他们从观念上与能力上都能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完成学业。

2.高中(中专、技校)阶段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高中学生的主要的目标是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虽然考大学的高中学生并不需要马上加入就业创业的行列,但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仍然需要有就业创业的基本指导与教育,为将来更好地选择就业创业的方向打下基础。笔者近三年均参加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办的“广州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而考生与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考分能否上线”;二是“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少高考考生选择高校与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对自我认识不清,对报考的专业与自身的匹配也没有清楚认识。选错专业也会给青少年的就业创业造成阻碍。因此,共青团在青少年学业紧张的高中阶段,可以通过团日活动的有利时机,适当开展相关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

中专、技校阶段的青少年毕业了大部分要走向社会,对就业创业指导的需求更为强烈。除了学校第一课堂的课程指导外,更需要在课余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共青团组织可以发挥其组织优势,在第二课堂的团活动与寒暑假期组织中专、技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的体验活动。

3.大学阶段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使不少大一新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渴望能读上一些容易找工作和赚钱的“热门专业”,他们的就业心态充斥着追名逐利和安逸舒适的短视心理。但事与愿违,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读上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很大一部分学生最后录取的专业与他们所向往的专业是不符合的,由此形成的心理落差让这些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一新生感到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有一些被录入到冷门专业的学生因此而对大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最终荒废美好的大学时光。形成这种不良就业心态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程度不足,更多的是夸大自己的能力而没有实事求是地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在专业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认为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就业必须对口或者只有热门的专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冷门的专业则不能。面对这种不良的就业观,共青团应该在大学安排更多的就业创业教育讲座,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指导大学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共青团组织的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与了解社会实践需求的最好锻炼。

三、共青团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创新

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少年就业创业要把公益性与长期性有机结合,发挥其政治、组织、活动的优势,构建就业创业体系与创新路径,为不同阶段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服务。

1.发挥政治优势,搭建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平台

共青团组织可以结合自身的政治优势与不同阶段青少年特点搭建好服务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的平台。

(1)青少年就业创业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是青少年日常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也是青少年就业创业网络教育的最佳平台。共青团可以利用网站与微博不断完善与建设“青少年就业创业指导网站”与“青少年就业创业指导微博”,让广大青少年更方便接受就业创业教育与随时使用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

(2)青少年就业创业观念与政策教育平台。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主要是青少年就业创业观念与对就业创业政策了解的缺失。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共青团可以联系政府就业部门与就业创业专家联合编写“青少年就业创业指导小册子”,更好地让不同阶段的青少年系统地学习就业创业理念与政策。同时,通过共青团在学校的组织,尤其通过初中、中专以及高中的团组织,加大对现在政府补贴培训项目的宣传,与就业促进中心一起开展好“名师讲坛”和组建“青少年就业创业导师团”对青少年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

(3)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体验平台。在符合青少年需要的前提下,建立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体验平台。首先,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应注重青少年参与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的培训与体验。其次,与企业团组织联合开展职业见习活动要加强与就业促进中心的合作与联系,理顺与劳动部门的关系,保证青少年的职业见习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青少年利益,切实为青少年能力的提高服务。

2.发挥组织优势,服务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

作为服务青年、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组织,共青团有责任和义务发挥好组织优势,从参与政府在青少年就业创业方面的决策入手,为青少年的就业创业教育做好服务工作。

(1)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共青团组织定期开展青少年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青少年失业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为团的服务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2)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共青团可以对就业促进中心以及劳动部门在解决青少年就业创业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他们工作中的盲点从共青团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开展补充性的服务项目。

(3)开通青少年就业创业热线。共青团可以在原有青少年维权热线的基础上增设青年就业创业权益板块,专门接受青少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在中介组织或者用工单位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投诉,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同时,青少年就业创业热线可以发挥其辅助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功能,及时解答青少年就业创业的疑问与困惑。

3.发挥活动优势,提升青少年就业创业素质与技能

共青团活动具有品牌优势,能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分类开展培训活动,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推动就业创业”的良性机制,才能让青少年的就业创业素质与技能有所提升。

(1)活动有针对性。一是针对青少年技能的提高,开展岗前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团组织就培养提供什么样的青少年,促进培训教育与就业创业的更有效衔接。二是针对青少年潜能的开发,开展素质培训。注重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活动的结合,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素质拓展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

(2)活动分类进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广泛开展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可以在初中团组织活动中组织团员进行技能学习,为将来选择职业和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在高中阶段的团员教育中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青年和岗位能手为学生们开设讲座,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真正深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指导大学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参与“挑战杯”创业大赛活动等。通过循序渐进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对职场的正确认识,并积累一定的就业创业素质与实践技能。

(3)整合活动资源。整合活动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整合。首先,共青团可以邀请劳动部门负责人、专家、自主创业老总、企业经营者等资深人士整合成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其次,共青团可以沟通联系并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积极帮助与指导青少年申请创业贷款,创业贴息贷款等,在时机成熟时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建立青少年创业基金。第三,活动要有场所,团校与学校的团活动场所就是青少年进行就业创业活动的最佳后勤保障,共青团要整合团校与各级学校的活动场所资源,点面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就业创业教育与体验式活动,推动青少年就业创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江泽

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屮共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0.

[2] 邵晶.试析以共青团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63-65.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4篇

摘要: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这项政策的实施,在促进青海民族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也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青海;少数民族;高考;政策;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青海省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在青海省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执行,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公众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一政策?现行政策是否需要改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青海省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乐都县做了深入调研。在具体调研过程中,笔者重点对教育部门人员、教师、高中学生、在校大学生等人群做了深入访谈。在访谈的同时,随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98.5%。其中,汉族139人,占样本总量的35.3%;少数民族255人,占样本总量的64.7%。

一、公众对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认知情况

(一)绝大多数群众知道高考优惠政策,但了解程度不高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了解吗?”的问题中,394名被调查者中,37人选择“完全了解”,仅占5.8%;273人选择“了解一点”,占69.3%,这部分被调查者多数仅知道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可以加分,但对加分额度、预科和民族班政策、玉树果洛州等地的汉族考生高考也加分等知之甚少;另有98人选择“不清楚”,占24.9%。(具体见表1)

(二)多数公众认可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公平性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给予优惠政策公平吗?”问题中,394名被调查者中,高达264的受调查者选择“公平,少数民族教育条件差”,占67%;94人选择“十分不公平,对汉族考生不公平”,占23.9%;36人选择“不清楚”,占9.1%。由此可见,多数公众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公平性持肯定观点,但必须注意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公平性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具体见表2)

表2:公众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公平性的看法

(三)公众对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满意程度存在较大分歧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如何评价青海省实施的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问题中,394名被调查中,62人选择“满意”,仅占15.7%;153人选择“基本满意”,占38.3%;121人选择“不满意”,占30.7%;58人选择“不清楚”,占14.7%。由此可见,公众对青海省实施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仅有一部分群众完全满意该政策的实施,说明实施过程中该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见表4)

(四)绝大多数公众认为现行加分政策仍有必要继续实施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考应该继续给予加分照顾吗?”问题中,394名被调查中,高达265人选择“有必要,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差,应给予照顾”,占67.3%;95人选择“没必要,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公平”,占24.1%;34人选择“不清楚”,占8.6%。由此可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多数公众认为仍很有必要继续给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优惠。(具体见表5)

由上述问卷情况我们可以得出,青海省现行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公众大多知道,但多数仅限于最浅层的加分政策,说明该政策的宣传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数公众在认可这一政策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质疑,对政策实施效果也并不是很满意。充分说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二、青海省在实施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了解不全面

笔者在询问青海省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相关的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政策时,对方告知所有相关规定均可在青海招考信息网上查询,任何人想要了解该政策都可上网查询。进一步询问得知,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相关规定仅可见于网站上或教育局内部文件。因此,笔者在感叹高科技的同时,也在深思,不会上网的群众或忙于学业无暇上网的高三学生如何获知该政策。在具体调研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被调查者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了解多数通过别人的话语或身边存在享受过高考优惠的少数民族学生;除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会主动上网查询了解该政策外,很少有人会主动查询该政策。从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也可看出,多数公众对这一政策了解不够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对这一政策的宣传力度存在很大不足。宣传力度的不够,极易造成公众对这一政策认知片面或误解,尤其容易受“高考移民”、“身份造假”等负面报道的影响,而产生对这一政策的质疑。

(二)优惠对象一刀切,优惠额度难以充分体现地域公平和个体公平

当前,青海省实施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在优惠对象的划分上单纯以民族身份为划分依据,同时在一些牧区,也给予了汉族考生10或20分的高考加分照顾。但由于青海牧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落后的教育环境,少数民族受教育质量明显低于西宁市、海东市等教育发达地区,但高考时两者差距不大的加分额度很难弥补教育水平上的差距。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世居的汉族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基本一致,高考时却存在着过大的加分差距,很难真正体现青海教育的个体公平。

(三)较低的入学分数,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

25分至55分的高考加分[1],使得青海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以较低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上,凭借降分录取得以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对专业知识的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明显跟不上汉族学生,从而给其增添了沉重地学习压力;同时由于汉语水平较差,这些学生在与其他民族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交往、交流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调查中,一些降分录取的学生反映,他们平常和同学用汉语交流较少,多半时间和本民族学生用母语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交往范围就固定在本民族学生之中。

(四)基础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

现行高考以总分决定考生是否录取。

笔者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调研时发现,除汉语授课为主的学校理科班数量明显多于文科班数量以外,在以民族语言授课和汉语授课相结合的民族高级中学,文科班数量明显多于理科班数量,有些学校甚至存在4文1理的现象,这明显和我们常见到的高中理科班远多于文科班的现象不相符。同时在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学校,文科班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明显多于理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海南州第二民族中学的一位藏族老师对这种特殊现象出现的原因给出的解释如下。青海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通用语言基本上都是藏语或蒙语,也有一部分其他语言。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升入小学的学生汉语极差有些甚至一点不会,老师在教学时,往往说一句汉语,再用几句本民族语言翻译一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进度极慢,学生即使全部掌握老师所讲知识,也有可能学不到多少知识。同时由于没有汉语语境,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将所学汉语加以练习,因而汉语基础较差。进入初中阶段后,一些科目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老师授课几乎全用汉语,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因而理科科目知识掌握比较差。进入高中后,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理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选择文理科目时,学生更愿意选择背诵较多的文科科目,而放弃计算、理解较多的理科科目,从而造成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现象。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各项建设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实际观察,对于完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策的宣传要倾向于基层,要覆盖到各个人群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这种“高、大、上”的形式,而要深入基层,尤其是要覆盖到学校、城镇、村落。不妨在政策宣传时,将该政策以传单或宣传册的形式发送到学校里的每个初高中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及其家长就可以及时了解到该政策,从而可以确保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可以真正享受到该政策带来的实惠;可以在城镇或农村的宣传墙上,以标语或宣传画的形式将该政策呈现在广大群众眼前;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将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以及少数民族教育现状等以纪录片或广播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得该政策深入人心。进而不仅有利于消除公众心中的误解,而且有助于提升该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对享受政策优惠照顾的少数民族考生个人及父母信息应予以公示,并建立完整的监督、举报与惩罚机制

首先,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对申请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的身份进行严格的筛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通过,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加分资格予以公示,使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实施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其次,鼓励社会各界群众对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进行举报,要为举报者开辟举报绿色通道,并严密保护举报者的身份信息,同时可以考虑给予举报者或其子女适度的高考加分照顾。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作弊防范与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有人更改民族身份骗取高考加分,应给予严厉的惩罚并予以社会公示,以示警戒。

(三)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已经实施了60多年,政策执行环境和执行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初制定的政策规定俨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社会发展的现状。政策制定的相关部门应该就现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重新作以大量实际调研,调研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群众的心声,从而根据实际对这一政策的内容作以调整。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政策的想法,学者的提议是否可行,很值得相关教育部门及政策制定者的思考。(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

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2]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6篇

[关 键 词] 90后;特质;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 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助理研究员

“90后”一代现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人口的主体。与“独一代”经历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不同,“90后”是在中国社会形态逐步进入平稳发展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优越环境。我们该如何认识“90后”?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会遭遇什么问题?又该如何来规避这些问题?

一、有利环境赋予“90后”新特质

生存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态度的差异。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们不得不接受和顺从严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自律和自我压抑中求大同、顾大局;而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的环境里,人们大多不愿接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不轻信、不盲从形形的权威,张扬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求异倾向会日益普遍。[1] 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将极大地改变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条件,造成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机制,赋予青少年新的品质和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90后”从一出生就身处这个政治稳定、经济优越、文化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人口构成更加多样化,家庭教育环境较好,信息化程度较高。

(一)经济持续增长将使“90后”接受更多优质教育

教育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起积极作用,经济越发达,这个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就越高。研究也证明,我国各地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均呈现极为显著的相关。①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会为“90后”创造优越的受教育环境。在我国,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业已初步建成,这从客观上为“90后”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将使“90后”获得更多关爱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在于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的全面转型以及社会生活组织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90后”的父母更重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条件。与前几代青少年相比,“90后”家庭的父母教育方式将变得更为合理,亲子关系朝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②由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满足度和关注度高,“90后”将更能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三)新媒体将为“90后”提供更开放的文化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手机、MP3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城市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90后”必然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宠儿,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将远远超过上几代人。调查发现,目前6―18岁之间的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五成以上,他们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的最大群体。[2]有理由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90后”对新媒体的使用率将会更高。没有了传统社会中的信息不对称,“90后”视野将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其思维变得更加独立,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评判事物的标准更为多元,尊重利益多样化,尊重个性,不强求整齐划一;他们养成了批判精神,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注重事实,敢于质疑,反对不加思考接受强加的说教,渴望话语权平等。

总而言之,进入21世纪,“90后”青少年面对的生活环境空前优越,社会文化环境更为开放,没有政治动荡,没有大的经济波动,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环境。

二、“90后”成长面临五大挑战

当然,在肯定“90后”青少年健康、正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90后”所面临的特殊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使他们在成长中遭遇一些问题。

(一)教育期望过高引发成长压力

“独一代”父母们大多出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他们的青春期是在社会变革中度过的。他们经历了西方文化的传入、市场经济观念的盛行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他们的价值观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这一点折射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体现为过去那种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理念所取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很高。一项关于教育期望的调研显示,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非常高,48.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本科以上学历,40.6%的父母期望孩子获得本科学历。据此看来,近九成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大学本科教育。[3]为了让孩子在市场经济法则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一些家长不惜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花费巨资为孩子择校。但是,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质,他们的兴趣、潜能未必与父母的理想模式相吻合,有些孩子的发展方向甚至与父母的期望相违背。这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90后”进行的不是人的自然成长,而是一种类似工具的积累进化;另一方面,当孩子经过努力还是不能实现父母设定的目标时,会因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二)“90后”子女遭遇“独一代”父母和“独一代”教师

随着“独一代”进入生育年龄和踏上工作岗位,不可避免地带来前所未有的“三独现象”,即子女、家长和教师都是独生子女。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正逐渐在中小学教师行业扮演“接班人”的角色,而他们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独一代”教师在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因为他们跟学生的心理距离比老教师更近,对独生子女的需求也更了解,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如专业技能强,有特长,充满自信等。但是,这些“独一代”教师身上的不足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抗挫折能力弱,沟通技巧差,依赖性比较明显,表现出“心理幼化”的特点,等等。

不但学校里作为独生子女的教师比例在不断上升,学生家长是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有些家长自身的学历层次和学问水平并不比老师低,对于教育他们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他们经常会对“独一代”教师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怀疑和不信任。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引起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碰撞,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

(三)部分“90后”的社会化存在不足

“90后”生长在“6+1”家庭结构环境下,受到家庭的高度关注,同时又缺乏玩伴,这往往导致“90后”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忍受挫折、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等社会化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发现,部分“90后”青少年的社会化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现实交往和沟通的技能。例如,有近七成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认同“我觉得有些同学很讨厌”的说法,有近一半学生表示“和不熟悉的同学交往时,我感觉不自然”,近三成学生认为自己“常常被同学捉弄”。二是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模糊不清。例如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三是存在着情绪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潜在的危害。有21.7%的学生经常感到很沮丧,有4%的学生承认自己在遇到重大挫折时经常想到放弃生命。四是在对待生命、对待性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青春期与生命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③

(四)“90后”男孩可能遭遇社会危机

近年来,关于“拯救男孩”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学者指出,中国男孩子的学业、心理、体质等方面均面临危机,急切需要得到拯救。④其一,由于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制度,它往往漠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忽视男女在身心发育和学习方式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学校以有利于女孩的言语教学方式,向所有的孩子传授同样难度的教学内容,以同样的标准评价所有的男孩和女孩,许多男孩的表现自然会落后于女孩,从而产生男孩的学业危机。其二,许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倾向于让孩子提早进入学校,有些准妈妈甚至提前一个月剖腹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比别的孩子晚上学。然而,由于男孩的身心发育晚于女孩,使得许多男孩过早在学业上掉队。在学业失败的阴影下,许多男孩逐渐丧失了自信和自尊,产生心理危机。其三,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在学校中往往被看做缺点,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而家庭中父教缺席、母爱过度,以及学校中男教师的缺乏等问题,又使男孩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这些因素都令男性气质的培养遭遇危机。目前,一些进入幼儿园和小学的“90后”男孩已开始遭遇这些问题。可以大胆预见的是,在未来的20年中,“男孩危机”可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规避“90后”可能遭遇的问题,是完善青少年公共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使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安全运行,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青少年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90后”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90后”

关于青少年的成长,青年社会学理论目前存在“问题”与“发展”两种不同的视角。前者将青少年期看作充满不稳定因素的急剧动荡阶段,因此着重关注青少年的问题心理与行为;而后者则将青少年看作有待开发的积极个体,整个社会都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青少年研究不仅仅旨在修正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而是着眼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90后”,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首先,“90后”正在经历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特殊性的人生阶段,他们的某些不成熟在特定阶段是正常的,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其次,许多“90后”带来的风险实际上是由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某些政策,或是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所致,因此解决问题需要从社会变革和政策调整入手。最后,作为受教育者,“90后”发展中的一些缺憾与某些教育制度、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故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至关重要。“90后”表现出的许多新特质,说到底是由发展环境决定的。同时,也应以发展的眼光认识“90后”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看到青少年问题自然解决的可能性,看到青少年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同构性,并以社会发展视野解决青少年发展问题。

(二)营造“三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

要提高“90后”家庭教育质量,需要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建设。应通过政府赋权、政府购买等形式,鼓励并规范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参与创办各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应加强家庭教育专业社工队伍建设,重视家庭教育机构准入机制管理,对家庭教育机构的证照、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效等作出严格规定,促进家庭教育市场的有序发展;各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机构应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职责分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也要重视家庭教育指导的受众评估;还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宣传阵地建设,重视家庭教育理论、应用研究和教材建设;等等。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首先要以青少年为本,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顺应青少年天性和个性,创设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其次要以家长为主体,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了解家长需求,适应家长特点,尊重家长愿望,并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指导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最后要遵循“多向互动”原则,努力创设指导者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学习、家长与儿童双向沟通的环境与条件。

(三)为“90后”社会化提供教育支持

第一,在尊重精神自由的同时,必须对“90后”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核心价值的内容方面,加强诚实、友爱、敬畏、合作、尊重等核心价值的引领;在核心价值的构建上,成人社会应承担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树立起遵循核心价值的榜样;在引导方式上要与社会生活接轨,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第二,要为“90后”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有利于青少年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要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进相关社会资源向青少年开放。第三,要积极开展“90后”的心理建设和生命教育。针对部分“90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对其良好情感的培养,切实减轻“90后”的心理负担,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建立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系统,培养和形成青少年快乐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智需求。

注释:

① 对人均GDP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的相关分析显示:1990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702,2000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377。参见沈百福、杜晓利著:《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

② 在青少年心目中,父母已由高高在上的“家长”逐渐变为与孩子平起平坐的“朋友”。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46.7%的少年儿童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参见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著:《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③ 数据来自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2009年上海儿童发展状况研究”,由上海社科院青少所、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课题组共同实施。

④ 参见孙云晓、李文道、赵霞著:《拯救男孩》,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 杜平.政经革命六十年,中国迈向新门槛[N].联合早报,2009-08-19.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7篇

认识青少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定义、诊断标准与成人不同 因为青少年在各生理年龄发育阶段血压值各不相同,故还没有一个固定值作为诊断标准,而采用百分位法,即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平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同性别、年龄和身高青少年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来确定。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血压标准,正常最高限如下:<6岁者<14.7/10.0 kPa(110/75 mm Hg);6~9岁者<16.0/10.7 kPa(120/80 mm Hg);10~13岁者<16.7/11.8 kPa(125/85 mm Hg);10~13岁者<17.3/12.0 kPa(130/90 mm Hg)。同时,青少年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到测量血压时间、环境温度、血压计袖带长度和宽度、体力活动、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故需多次测量,不能单凭一二次测量就草率诊断青少年高血压病。

因此,在社区医院最好要具备不同型号的青少年血压测量袖套,初步测量血压怀疑青少年患有高血压时,最好建议患者到相关专业医院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其他进一步检查确诊,以免误诊、漏诊或过度诊断。

青少年高血压病临床特点是症状大多不典型或没有确切症状 低龄的儿童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或夜间尖声哭叫等,有的患者发育停滞;年龄较大者其非特异性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等往往与所谓感冒、神经衰弱、心理性格问题、自主神经或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各个系统疾病相互混淆,容易被误诊、漏诊;而血压明显增高的青少年高血压病患者可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易激动、乏力和嗜睡、虚脱或晕厥等等神经系统或全身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惊厥、昏迷、视力障碍等高血压脑病症状;病程长的患者与成人一样可以出现脑、心、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或者青少年时期患高血压,症状不明显而成年后出现靶器官损害时才诊断高血压病,因此,有的成年高血压病可能就是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延续,或一度血压稳定后到了成年期又升高。所以,社区医师要对青少年高血压病的表现不典型性有一定的警惕性,以免漏误。

白大衣高血压(WCH)不容忽视 通俗地讲,这种现象是病人一到医院测量血压就升高,离开医院回到家中血压就正常的现象。青少年中的WCH大样本研究在国际上还很少见,国内笔者曾经研究对诊所血压诊断的成年高血压患者216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38例为WCH(18%),但我国尚无专门青少年WCH研究报道。

Hollrw等研究354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14.6岁),其中偶测血压(CBP)升高但动态血压正常的WCH占68%(240/354),提示青少年糖尿病中的WCH也比较多见,说明对CBP升高的青少年常规使用动态血压监测鉴别WCH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在CBP临界或轻度升高的青少年中WCH发生率更高、更需要鉴别,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可见,社区医院在没有动态血压监测设备的医疗环境下,要鉴别WCH很困难,但是不鉴别又容易造成错误的或者过度治疗,因此,建议社区医生采取两个办法应对,一是让病人到上级医院诊断,二是让病人观察家庭血压,如果诊所血压升高而家庭血压正常,就可以诊断为WCH病,采取非药物疗法干预为主。

青少年高血压病分型 青少年高血压仍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2种。有明确病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在青少年中较成人更常见,积极寻找并消除病因后,有望根治高血压,故尤其需要重视。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对于发现高血压的继发性病因很重要,青春期高血压以原发性占优势、年龄小而血压升高明显者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性大,需全面鉴别。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脏、血管、内分泌、药物等多种原因,其中以肾脏因素最多见(占80%左右),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增生及肿瘤等。

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发现,需要加强体检 目前,中老年人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健康者也具有定期体检的自觉性。但是,生活中青少年仅仅只有部分人员在升学、当兵的时候会例行参加体检,从而发现问题。如果提前一些年定期体检、早期治疗,既能够增进健康,又可以避免升学受限。所以,青少年定期体检,这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需要大力加强。

专家提示

就青少年高血压病的不典型性特点,至少下面这些要点,应成为社区医师着力思考、督促青少年体检的重要提示:其一,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者>50%,所以如果社区医师诊治的成年人高血压家族史明显,应该提醒其子女体检;其二,>50%的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伴有肥胖,所以,社区医师遇见肥胖症的青少年,应该常规测量血压;其三,对有明显社会环境因素不良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应注意血压测量;其四,对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等泌尿系、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青少年应测量血压以明确有否继发性高血压;其五,对一些父母、老师认为有“身体不好”、“学习问题”的青少年,应该体检测量血压。

把握青少年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策略

青少年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策略应该是以预防为主、谨慎确诊、个体化处理,不要因为偶然一次血压升高就冒进采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必须按高血压诊断程序谨慎检查,排除WCH病、继发性高血压病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再进行药物治疗。

青少年高血压病预防策略

其一,预防肥胖是预防青少年高血压的关键因素:我国青少年肥胖率约10%,而肥胖者伴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儿童的3倍;其二,监测遗传因素是预防和早期发现青少年高血压的哨点:高血压病是遗传相关疾病,高血压患者的后代患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后代的5倍,所以社区医师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青少年应该特别注意甄别;其三,纠正不良饮食是预防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基础:调查发现,60%~70%的儿童长时间摄入高盐、糖、脂肪及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这种“三高三低”的食谱,是典型危险因素之一;其四,改善紧张、缺乏运动状况是减少青少年高血压病的推手:学习压力、精神紧张、睡眠质量差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血压增高。所以,社区医师要瞄准这些预防靶点进行宣教、健康干预,建立易患青少年档案进行针对性预防。

青少年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策略 与成年人高血压病的策略一致,但有一定特点。其一,加强体育锻炼、肥胖者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一般规律是体重每减少10 kg,血压可下降6/4.6 mm Hg,这个策略的重要性比成年人更大,否则,肥胖将使青少年高血压病陷入恶性循环;其二,控制饮食总热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钾高、低动物脂肪、少胆固醇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限制饮食钠盐摄入,但青少年高血压病病人的依从性比成年人更低,执行难度大,需要很大的宣教强度干预;其三,营造宽松环境,以良好心态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和人生事件,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降压;其四,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心理行为疗法,对于高血压、WCH以及其他心身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其五,不吸烟,少饮酒;其六,紧张、睡眠障碍可以使用中医药辨证调理或镇静剂。

如果经过3~6个月非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明显、已发生靶器官损害,则应及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减少远期并发症。

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治疗 疑为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者,千万不能只用药物治疗掩盖病情,应到上级医院明确病因,及时经过手术等方法祛除病因才能治愈高血压病。

青少年WCH病治疗原则 主要是长期采取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策略、非药物治疗策略一致的措施,暂不用降压药物,并密切观察、随访血压变化,如果存在容易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可以适当使用谷维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加以调节。

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策略 面对一个青少年高血压病人,如果社区医师认真观察、并且经过上级医院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和WCH,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就成立了,不论患者症状是否明显、只要血压程度比较高、有靶器官损害或合并糖尿病、非药物治疗6个月无效,就应该在积极地进行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同时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

虽然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都可使用,但基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原则要使用疗效好、服用方便、不影响发育、常规剂量下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从单一用药、小剂量开始,故常首选ACEI、ARB或CCB;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重症或联合使用,长期用药应注意血糖、血脂等的影响;其他个体化用药原则与成年人相似,但是剂量更应该个体化。

重视青少年高血压病的社区康复治疗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第8篇

【关键词】青春期门诊;青少年;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92-01

在我国,10~24岁的年轻人接近3亿。大约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青少年在体格形态、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的同时,心理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全国14~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2.20[1],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青春期门诊青少年心理咨询情况的总结,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2006年~2009年来我院青春期门诊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620例,年龄均为10~24岁。

1.2 方法:咨询方法包括门诊咨询和电话咨询,通过耐心真诚的交谈,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对青少年给予无条件尊重,完成咨询后马上记录,咨询记录格式标准化。记录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在校生(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校外生、咨询内容及医生的指导意见。

1.3 统计分析方法: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数表示各类型问题。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门诊咨询403 例,电话咨询217 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24岁。其中,10~14岁78例,占12.6 %;15~19岁 264 例,占42.5 %;20~24岁278 例,占 45.0%。全部未婚。

2.2 主要心理问题见表。

3 讨论

3.1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本研究显示,性心理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首位,占30.2 %。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关心的问题不同。在15~18岁的男性青少年中,成为首要咨询问题。在咨询中发现,93.6%青少年初次的诱因是接触色情录像或读物。由于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担心:是否会缩短寿命,是否会影响婚后的,是否引起生殖器感染等。19~24岁组的青少年,性成熟并开始有性经历,、避孕、人工流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成为首要咨询问题。咨询中发现,他们对避孕方法的选择、性传播疾病、人工流产后的危害及保健知识知道的很少。

因此,要重视青春期性教育。学校不能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播,忽略了生殖健康保健的基本技能指导,而是要将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系统地传授给青少年。开设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比较完善的校园内学生健康档案,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感情等特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和帮助[2]。医院的青春期门诊不仅要针对青春期出现的生殖器官疾病,还要涉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疾病预防、心理咨询、性健康咨询、性健康教育等多种青春期保健服务内容[3],设置青春期健康网络。家庭要针对性对青少年适时进行性卫生知识及道德伦理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地对待自身的变化和正确地对待异性,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去。

青少年无保护性使青少年非意愿妊娠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在许多国家,性传播疾病发生的第一人群是20~24岁年龄组,其次是15~19年龄组和25~29年龄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不孕、生殖道癌症等等,直接威胁到成年期以致终身的生殖健康。医院青春期门诊要开设生殖卫生专科咨询,教会青少年选择避孕的方法,如何避免性传播疾病的传播等等。

3.2 学习问题:学习问题占21.3%。由于父母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经常批评抱怨,一些中差等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有些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甚至逃学。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能”[4]。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在中差等生中很常见。指导原则: 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鼓励对青少年进行赏识教育。老师布置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使他们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成就感,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家庭作业,有困难共同克服。

3.3 人际关系:因人际关系求助的青少年有共同的特点:自卑、害羞或嫉妒。由于自卑,往往过低估计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顾虑重重,行为退缩。害羞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现象,常常表现出过分的自我注意和自我约束。在陌生人面前害怕、不安、拘谨,影响人际交往。嫉妒心理也很常见。看到别人进步、成功、成绩好、有能力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些会严重影响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从而导致青少年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无法宣泄,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危害。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易产生亲子矛盾、师生矛盾,而诱发人际关系问题。家长和教师多给他们更多的理解,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交给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

3.4 情绪问题:情绪与身心健康关系极为密切,正性情绪可促进身心健康,而负性情绪如果持续时间长,则易导致心理和身体的疾病。目前调查,青少年情绪问题发生率在10%~30%之间[2]。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抑郁可以导致自杀。兴趣与快乐是人的最主要的正性情绪状态,对青少年认知行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快乐情绪有利于青少年在心理发展时期,自信而稳定地面对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因此,对家长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以使孩子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状态。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素质水平,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 孔美荣,许俐,侯洪春.413例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12~1914

[2] 李有芳.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防制对策.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31~1532

[3] 许俐,宫露霞,张淑平等.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