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德育教育

青少年德育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5 16:20:51

青少年德育教育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1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跨世纪的建设者。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尤其是在新旧体制转变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地抓好青少年公德教育,将要贻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全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诚然,在老一辈革命先驱的高尚道德垂范下,相当部分青少年的公德观念正逐步形成,他们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维护秩序。但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种种破坏社会公德的思想和丑恶行为时有发生,正在腐蚀着青少年的公德心。据某校在一节政治课中对“看见发生车祸时你怎么办?”进行问卷调查时,初三级39名学生竟有27人是回答看热闹或尽快避开的,占69.2%,只有8人是回答报警或救人的,仅占20.5%。可见,近百分之七十的同学公德观念是有待加强的。此外,社会上某些现象常常令人触目伤怀:路灯或其他公共设施被无故破坏;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象;乘车争先恐后,不但不听从指挥,甚至恶言相向,动辄喊打喊杀;违反公共秩序,不听劝告,甚至辱骂殴打他人……这些现象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并不鲜见。

不可否认,青少年公德意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其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其二,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理论偏多,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养成教育少;其三,模式迂腐,一般化工作多,一体化建设少,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疲于应付,难于营造各具特色的氛围;其四,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以及黄、赌、毒等不良现象的影响,也往往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毁于一旦”。

可见,我们亟需要新观念,改进方法,开创学校德育新格局,强化社会公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一、言传身教,从教者做起。 加强公德教育,教师家长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响青少年,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要求青少年如何去做,自己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身教作用,表现在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加里宁说过:“老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监督。”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的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这样,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正所谓“率先躬身,不令而行。”另外,家长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子女的重要影响源。因此,家长同样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讲的道理,如在遵纪守法、讲究卫生、互廉互让,为善助人、杜绝黄、赌、毒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很难想象,父母讲话言行不一,他的话又怎能使子女信服呢?又怎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呢?

二、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 公德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教育者必须认识到青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必须是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有礼的一代。青少年公德能否做到这一点将关系到祖国的兴衰成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具备,又怎能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呢?为此,公德教育又必须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妨从青少年学生碰到的小事抓起,在关心班级,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等事做起,使学生人人参与,抓自我管理,促行为养成。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从小事做起,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另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舆论作用,通过大众媒介大力宣传道德高尚的楷模式的好人好事,抨击和抵制违背道德的言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以遵守公德为荣,破坏公德为耻的舆论导向,从而逐步营造一个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氛围。

三、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青少年公德教育工作一定要整体化、网络化。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对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圣地,又是磨炼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熔炉,倘若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形成综合育人的整体网络,是不可能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熔局的。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形成党政工团各组织既齐抓又共管,实施教学管理双管齐下,锐意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的整体观念,抓好校风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以法治校,从而使学校为培养青少年公德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学校可实行《德育量化考核评分制度》,通过标语、板报、校会、班会等形式宣传制度的内容,形成共识、统一行动、落到实处。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2篇

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艺校学生要想占领一流剧院,没有技压群芳、艺惊四座的一流艺术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戏谚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只有勤学苦练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为人民、为社会尽责。强烈的责任感要转化为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具体行动,因为人的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实践实现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需要下一定的苦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天长日久地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3篇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德育教育的任务,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要做到这几方面的内容,以保证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格的形成。其一,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对祖国成就的认同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其对祖国同胞的热爱,这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和谐统一。其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自觉自律,坚持做到理想信念教育和自觉自律教育有利于他们坚持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这对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科学的“三观”教育,这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四,坚持民主法制观念的教育,深刻他们对于宪法和法律的认识,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其五,坚持社会公德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将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化在自身的行为当中,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做好基础。

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尤其重要。首先,可以从本质上完善青少年学生的内在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人的天和目的是向善以完善人性,使自身成为道德的存在。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来讲就是对其进行一种质的规定,使其具备做到的属性。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也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和改革举措,但由于他们对社会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还缺乏一定的认同,导致他们在做出一些价值判断时,多数会以他们自身经历的事实为依据。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可以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一定的价值观念。最后,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越来越好,接受新事物的渠道越来越广,接受意识和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多元化的社会实况总会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产生影响,许多学生喜欢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和行为来引起关注,甚至有时候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就急迫需要德育教育的大力推进。

二、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现状呼吁德育教育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华民族也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我们的社会变迁、经济结构、文化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这种趋势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由以前的一元化状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种科技充斥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下,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迷失。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其中“主德”的传统文化精华对于人生修养和价值观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当前这种独特的价值文化资源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却被束之高阁,依然不被重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不会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科学态度。第二,对于价值观主体的迷失。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社会所呈现的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相互交错的多元的社会,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多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下人们面临着多种信息渠道,接受着不同文化和思想,其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开放,这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是伴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等也逐渐失去了主流价值观的统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被随之而来的文化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所取代。第三,价值观教育方法迷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并没有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授课教师基本上是一些难以胜任“主科”教学的老师担任,这种明显的不被重视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加重了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率。

三、以德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主德”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其中“主德”思想是现阶段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渊源和积淀。首先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原则。“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孝悌为本的一种对人处事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在各种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用这种思想来指导青少年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次是“贵和尚中”的思路。“和”和“中”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主张“中”与“和”,反对“过”与“不及”,即运用辩证统一的方式来判断。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有了这些精神和品质,就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地吸收和利用各种文化思潮和先进科学,早日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最后,是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对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孝文化的正确传播和传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面临的这种现状背景下,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实价值并传播和传承这些价值,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和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建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现实社会充斥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青少年的价值观时刻受到这些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这已经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单独承担的了,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必须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建模式,这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必须坚持的原则和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关键。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4篇

关键词:道德建设;教师;青少年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和教师形象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比如一些教师把青少年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不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做一视同仁。对优生有优待,对后进生没有好脸色,这会给处于青少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阴影;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更新教育观念时,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经成为老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师德建设,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动力和源泉

青少年是道德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负责,而不能只看个人眼前的利益和荣誉。教书育人要真正重视于青少年的成长,目光不能短浅,也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大处着眼。教师对青少年教育的重点单单停留在应试上,就很容易忽视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把青少年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考虑到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二、通过加强师德的建设,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中,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只凭“理智”去履行了应尽的义务,那么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勉强。师德的影响力就很难发挥出来,以至于学生对“善”不能很好地学习,对“恶”也没有恨的心理。所以,注意环境的创设是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的关键,其中主要就是教师道德情感建设。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进行讨论和批评,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应当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要从正面积极自我客服,从而对青少年树立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道德意志。

三、注重教师的行为训练,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所谓道德习惯,是指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持续的道德行为。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对于教师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行为、调节行为和评价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把自觉的道德意志转化为实际的良好的行动,并经过日积月累而成为高尚的道德习惯。只有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提上来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训练。训练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课和社会实践等,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注重师德的建设,对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绝对不仅仅只传播专业知识,更要在做人方面,道德方面都为青少年做出模范和表率。教书育人需要端正心态,心中充满爱,才可以更好的影响青少年。工作中,教师要严于律己,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严格要求和管理青少年。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服众,才能使青少年信服。作为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能够较好青少年的同时,更能是青少年信服。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夸夸其谈来给青少年上课。而应该是有丰厚的知识,运用教学的艺术传达给青少年。教师教育的观念、知识内容、教学方式只有跟上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总之,搞教育不能盲目的跟风走,搞形式主义,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是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完全一致。素质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道德教育,那么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师德教育的工作。只有有了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有了良好的教风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戚万学,主编.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于光远,陈保平,著.教师素养新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5篇

青少年 道德教育 教师权威 重构

一、教师权威的内涵

权威是一种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是一种正当的权力,《现代汉语词典》中权威被定义成“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从哲学的角度被解释为“在实践中形成的最有威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由此可见,权威是一种内在的支配力量,力量来源于威望。从权威的主客体关系可以延伸出权威也可以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正如恩格斯认为的“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不可否认教育是需要权威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校权威的集中体现。一般认为,教师权威包括知识权威、道德权威以及制度权威。首先,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上位者”,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权威和期望,其权威来自于处于知识“下位者”的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尊重。其次,教师的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1]。制度权威则是教师通过制度、规章、法律等保障使学生认同或服从。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与教师本人有密切关联,而制度权威则有其外在性。从学校层面来考察道德教育,传统和社会赋予的教师权威是不可或缺的,是学校秩序的重要维护力量。

二、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传统教师权威的反思

1.权威主义道德教育观

权威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对教育者在主客体关系上的霸权地位以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不加批判的服从。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教师成为道德的权威代言人,并在道德知识、规范、标准上拥有霸权,因此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背离。在教育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的单项传递而非双向传递,即在权威主义的道德教育下,只能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缺乏知识的“反向学习”,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道德理论和价值观念没有选择和进行反思批判的自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逐渐滑向权威主义教育的困境。

2.教师个人权威与教师权威的混淆

教师权威是一个针对教师群体的概念,如果把教师群体中的个体教师看成是道德规则的来源、解释者,个体教师就是道德权威的代表。教师对道德的判断标准成为学生的判断标准,教师的“人”性和个人价值观被忽略,成为道德的“完人”、“圣人”和学生应该学习的标榜,忽略教师自身的道德知识水平、施教力量、主观意志、个体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人格等因素,无形中陷入道德教育的他律状态。在现实中演变为教师认为“善”的就是“善”的,教师的道德准则成为学生的准则,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判就成为代表道德权威的道德评判,学生的道德实践往往以教师的良好评判为目标,泯灭了学生对道德的选择、判断和个人动机,虽然在此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模范和“师表”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教师权威与形式权威的混淆

形式权威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对学生实行管控的一种权力,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这种权力表现为一种强制力,教师对学生教授的道德知识、规范的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要全盘接受和信服,无形中违背了学生道德的养成规律,道德的批判、情感的共鸣、道德的感召力在这种形式威压下被忽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践行道德的动力被压制。从师生关系上看,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演变成为命令与服从、机械说教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使道德教育变成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学生的道德逆反行为被看作学生对其教师威严的挑战和不尊重,由此容易产生道德教育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冲突,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感召力和道德榜样,在高压下,导致学生对教师形式权威的畏惧,而非自身的信仰所驱动。

三、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的消解

1.道德教育的知识化

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了知识化倾向,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普遍接受的是被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在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感情、体验、逻辑、态度、评判被抽离,被概念化的道德规则、规范、概念所取代,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没有活生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成为道德规则、规范的唯一来源和最终解释者,基于教师权威的存在,学生开始权衡利益去学习道德知识,反过来又维护了这个知识系统的存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现了学生的知行不一,即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出现巨大反差。当学生遭遇诸如腐败、贿赂、考试作弊、商业欺诈等“反道德”现象时,道德教育就会处于失语状态,其中的子系统包括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以及教师本身的权威性也就处于失语的状态。

2.道德教育遭遇“知识爆炸”

在封建社会,教师和天、地、君、亲相并列,在道德知识体系中处于上位,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道德教育无论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变迁,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开放,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科分化日益加速,内容海量剧增,道德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知识储备显然遭到了严峻挑战,在对教师“上位者”、“百科大全书”的传统观念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客观地发生了。

3.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撞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传统道德教育中单一的价值观逐渐被打破。青少年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基于多元道德标准、道德准则、道德理念,最终形成多元的道德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功利化、自我为中心等特点。当代青少年一方面面临着道德选择的日渐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的主体性不断增强,通过教师所传授的被社会奉为道德价值正宗的价值观对每一个不同的青少年个体的规劝效用不尽相同,面临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道德直观层面如何找到交集的技术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就无足为奇了。

4.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世界的占有和征服欲让当前的教育异化为将教育者塑造成为工具并不断物化,提升人的品质的德育逐渐被驱逐。学校教育者把绝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到教会青少年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实现青少年自身内在品质、完善其素养的德育遭到排挤,这甚至成为一种理想:“‘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3]。美国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道德自律”[4]。在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教育核心的当代,德行教育式微的趋势使得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遭到旁落。

四、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

1.实现道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不能将道德权威看作是握在手中用来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绝对权力,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本真应是令学生信服的、向往的精神牵引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心灵上的触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知识传授体系中的单向渠道转变为双向渠道,教师不应该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或者是间接传授者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这个教育渠道中,学生可以质疑、可以批判、可以提出异议,教师应该在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帮学生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传统道德教育中所缺乏的选择、判断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区别教师个人意志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明白教师不是道德准则的制定者,而是教育威权实现的工具。在教育技术上,少些说教,在道德教育中少用“你必须”、“你应该”等指令模式,少些控制、命令,给予学生思考、质疑、评判的空间,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权威、行为、师德,激起其心灵的触动,最终激发学生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2.实现青少年道德分层教育的角色切换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层次性,包括道德底线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教师权威应随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层次施以弹性调整。在道德教育的底线教育阶段,要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去约束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作用,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让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诲;在道德教育的中间层次即道德原则教育,用道德指令或用道德倡议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应该把教师的道德权威摆在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理想教育阶段即用道德倡议去激励青少年的高尚道德行为阶段,教师的师德、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理想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3.把握道德教育中教育客体的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5]。道德教育最终要将道德原则、道德知识内化为青少年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内化程度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内化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性的相互关联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心理结构的建构,教师应把研究学生心理规律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份。因而,教师要从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深入去研究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结合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少些强制,多些引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空间、社会角色、现实需要,合理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在教育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合理发挥教师权威的作用,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善行,避免出现教师的主管权威泛滥,导致教育活动中的独断和专制。

4.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获得角色尊重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德育的精神支柱。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教师应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优秀的精神和人格榜样,首先,应以机制和制度的创建引导师德建设,强化德育教师的他律,建立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学习机制,创建全方位的师德评价机制,发挥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多位监督作用,将激励作为引导师德的动力机制,创立法律、行政、道德约束机制,实现思想和物质双保障机制。其次,要建立师德的自律机制,社会、公众应多予以德育教师广泛的认同和尊重,共同促使教师将社会美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教育、奖励表彰、监督约束促使师德内化,让教师从满足公众需求到自觉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确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师德规范,把教师职业视野从义务拓宽到良心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从对权威的惧怕到对权威的尊重的转变中获得对教师角色的尊重。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客体实施价值规范的引导活动,教师权威在其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应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各方面来重塑教师权威的价值,提高教师在青少年德育中的技能和技巧,强化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田红磊.论教师道德权威[J].江苏教育研究,2010(19)

[2] 刘峻杉.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3(9).

[3]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教育研究,2005(12).

[4] Hersh.R.Miller.J.Fieldinng.G.ModelsofMoralEducation:anAppraisal.NewYork,Longman,1980.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6篇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教育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问题愈发关注,生态教育也应运而生。生态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同以往的道德教育只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利益关系有所不同,生态道德教育是规范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一种道德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青少年道德品性和人格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理解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西方的一些学者最早提出生态伦理观念,以法国哲学家施韦泽《文明的哲学:文化伦理学》和美国生态学家莱奥波德《大地伦理学》为标志,主张把道德与生态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关注生态教育,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当然,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引起普遍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学者们大多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现状、内容、界定、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集中的研究。吴春芳认为:“生态环境伦理是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新成果,是人类道德文明的进步和完善。生态环境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靠科技进步,二靠立法,三靠建构生态环境伦理。”刘振亚在《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付文杰、何艳玲指出:“生态道德的新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内涵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互利共生的发展。所以,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出发,以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感为内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基本规范和原则。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放弃社会发展,也不能因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对自然环境不是被动的依赖,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依赖。人类永远需要同自然界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发展,自然生态的恶化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共同发展,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二、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通常解决生态问题,主要是依赖科技、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三个方面。科学技术是解决目前生态问题的必要手段,法律法规可以约束人们的环境行为。但是,实践证明,二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快于环境科技的进步速度,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的恶化,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要处理好防治污染,最主要还是靠教育手段,提高大家的生态道德觉悟。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失去生态平衡,所以生态问题与生态道德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受到生态道德的约束,不去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去建设我们的家园。

(一)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统筹发展、和谐相处,就意味着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所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道德觉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号上。青少年对于生态教育知道有这回事,但是并没有对生态问题作深层次的了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觉悟和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自然界健康有序地发展,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生态道德素质

过去研究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主要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展开,很少考虑到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他们的道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具有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可塑性强等心理特点,并且他们的道德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将长期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生态责任感对青少年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属于道德的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也应当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曾建平在《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中指出:“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一种面向未来、培养抉择能力的教育……谁也不能否认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格高尚的一种表征。”李锁华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进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李睿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中指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包括:提高生态道德意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磨练生态道德意志、强化生态道德信念、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培养生态道德行为。孙宁华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美教育和感恩自然教育。无论哪一种划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都应当包括生态环境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应当把道德的教育与生态知识联系在一起。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很广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生态的消费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我们认识自然、弄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财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精神自给的源泉;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和自然的关系应当和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了解我们应当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只有弄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才能正确处理好对待自然的行为。

(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中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方面主要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要求善待自然环境,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性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做出合理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的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的特征。生态消费是一种合理性消费,它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消费,而是一种可持续性、绿色的消费。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青少年摒弃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以及以后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导致一系列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因此,加强青少年生态消费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应当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线,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被这三者占据。但是这三者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三者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又是不一样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把这三者协调一致起来,才能较好地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效益。当下,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

(一)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家长是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学校又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的优劣。因此,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引不起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这是当下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要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还是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教育成效。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门综合型很强的学科,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对青少年生态知识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其他文化课的测试当中也应当加强关于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缺乏有效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忽视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诚然,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特点。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上,所以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利用这些优势,编制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所需要的专门性教材,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上应当注意使生态道德教育生动起来,还应考虑因年级而异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但是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也决不可忽视。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作用,是深化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家庭生态道德教育中,家长是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少年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因此,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生态问题最终是要依赖全社会共同来面对,共同来解决。社会生态道德教育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宣传和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的生态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动用政府、学校、企业、NGO等进行大力宣传,使人们对目前的生态状况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次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当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挑战。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建构生态环境伦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道德与文明,2000,(2).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3]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李锁华.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道德教育途径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青少年德育教育第8篇

论文摘要:把网络道德教育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系统之中是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本文从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网络时代带给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变化、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的对策和新模式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计算机犯罪等问题也衍生开来,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迫切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

由于网上世界的虚拟性,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犯罪的滋生。在网络世界中,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行为在大量重演。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成为网民就有可能目无法纪,传统道德中的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大学生的约束,在网上世界中形同虚设。

二是黄色信息的传播。信息内容一般来说带有地域性,而因特网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色情信息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这就使得一些黄色信息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开来。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侮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人互联网。

三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因特网信息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特别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上优势,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道德、文化的冲突。一些国家还通过因特网恶意的反动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反映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上,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下载、复制文件轻而易举。一些开发商任意复制他人的源码,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恶劣行径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极易错误地引导法律意识淡泊的青少年走上任意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道路。二是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未经授权闯入网络的黑客,从开始的恶作剧到有意识的犯罪,为青少年树立了错误的偶像,使一些青少年错误地把能够闯人加密的网络当作自己计算机技术高低的试金石,甚至把侵犯网络安全作为自己计算机技术的练习方式。三是个人隐私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权受到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检索、处理和重组等信息能力大大增强的挑战,“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艳照门”这类反例所引发的意料之外的轰动效应,对于好奇心强烈、盼望走捷径迅速出名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四是信息产品开发商对社会的责任感问题。有的开发商把渲染暴力和色情等垃圾信息编入程序,造成这类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针对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甚至政府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积极采取了相应措施。分析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这样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信息和网络是罪魁祸首。二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只为应景而为。三是认为网络道德教育是单向教育。

二、网络时代带给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变化

网络技术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不少新的变化:

1.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增强。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和生活方式。在现实世界中,道德选择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意识而作的自我选择,是人们实现自己道德理想的根本途径。信息时代的道德选择与传统道德选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更具有主体性,这是由网络时代信息的高容量、高速度、开放性和互通性等特点决定的。青少年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做人的重要阶段,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下,我们习惯于希望青少年具有或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浏览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寻找符合他们所需的榜样和偶像来表达自己对道德的理解。

2.道德表现的内隐性增大。人具有自控性,可以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因此,人的道德意识活动并不一定表现于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的言行举止、阅读探讨、人际交往等道德表现的外显形式更多地隐藏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使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等基本情况不易为人掌握。

3.道德行为的管理难度加大。网络的广泛应用,方便了交流,但同时也使恶意的不良信息更易流传。如果青少年通过网络技术,在网上实施诸如传播病毒、恶意破坏网络、窃用他人的信息以及访问不良网站等违法行为或者其他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将很难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网络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对青少年的一些不道德行为缺少控制的依据,也增大了管理难度。

4.道德个性的发展趋向日益虚拟。网络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青少年有了更大的主动性,能在课堂以外接受到更多的的知识和教育。但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信息海洋的无边无际衬托出个人的渺小,使个人会产生无助、无奈,甚至产生焦虑和自卑的心理趋向;另一方面,青少年因很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获得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影响其正常的现实社会交往和社会化进程,进而只愿意在网络上虚拟完美的人生,消极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5.道德教育的网络资源不足。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不均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量存在巨大差距。当前网络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基础语言也是英语,网络上运行的信息所隐含的往往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相比之下,中文信息量目前还不到1%,中国传统和现代的道德教育资源在网络上所占比例极其有限。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就会使人感到厌烦,继而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教育效果肯定不理想。网络时代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更为道德教育增添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是要积极推进德育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青少年的发展为根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应该致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在以创新为标志的网络时代,网络德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大有可为。网络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青少年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网络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青少年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尊重青少年的思维独立性。当代的青少年在自我意识上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容易接受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指令。但他们会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如果不能理解青少年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而是一厢情愿地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只会造成德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三是要追求德育的自然化和情景化。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千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也就是说,网络德育要潜移默化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昭示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这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主动实现德育的目的。

四是要努力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互动化和民主化。德育工作者应放下“为师”的架子,在网络德育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网络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同时,也为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平等和民主地进行德育工作的良好手段。网络上的论坛与聊天室的匿名性,淡化了受教育的色彩,化解了抵触情绪,使德育工作者更易为人接受。因此,只要德育工作的内容正确、形式生动、易于理解,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是要注重网络德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网络德育工作要体现时代特色,摸清青少年的思想症结,对症下药。单纯说教的德育工作已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当代青少年关注的不仅是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更多的是希望德育工作者能够帮助他们解答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德育工作者只有深人到青少年的生活中去言传身教,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威力所在,才能由被动适应要求变为主动接受教育,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新课题,它涉及的面较广,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大众传媒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造新的教育模式。

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各方教育力量,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绿色网络空间。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大力普友网络知识,强化网络应用能力,多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倡导青少年遵守网络规范,发扬网络道德,才能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本着“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把握导向”原则,以日常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性,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疏导,学会在网络世界中趋利避害,争作网络文明的先锋。

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净化网络信息是网络道德建设的技术保证。净化网络信息,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从技术上解决网络管理难题。网络信息的控制通过对信息的过滤、选择来净化信息,从技术上保证青少年免受网络上非法内容的侵害,为网络道德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