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3 09:02:04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1篇

关键词:乡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S972.7+7 文献标识码:A

乡镇煤矿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乡镇煤矿的高速发展受安全投入少、装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引发了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近几年,乡镇煤矿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严重,已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引起了国家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乡镇煤矿事的故发生,主要是煤矿生产企业和安全监察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现就我国乡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1 乡镇煤矿企业安全存在的问题

乡镇煤矿作为我国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乡镇煤矿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较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1.1 管理水平不高,安全重视不够

目前乡镇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高中以下学历,普遍缺乏煤矿专业知识、专业培训,多数矿长未取得矿长资格证书,即便使获得证的也通过函授形式。这部分人管理理念缺乏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选用基层管理类人员(班组长),普遍存在着片面看重基层管理者吃苦耐劳,出力肯干,组织能力强。对安全思想素质和安全技能不够重视;任用中层管理人员,不重视学历,不重视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听从管理,好使唤,有号召力”为任用标准,使得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这部分人管理企业不依法生产、依法管矿、依法治矿,从而导致乡镇煤矿事故频发。

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完善能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凭直观、凭经验进行变为定性、定量的超前预测,但在这一点上多数矿井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1.2 重视生产成本,轻视安全投入

乡镇煤矿矿井型小、产量低、技术落后,设备原始化。乡镇煤矿的办矿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煤矿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办矿体制的两种形式:一是出资人聘任他人担任矿长,矿长只是一个普通的生产组织者,出资人重产出、重效益,严重忽视安全生产;二是个人或合伙投资办矿,出资人或承包人担任矿长,投资人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心存侥幸,安全投入不足。这两种办矿体制,为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许多煤矿经营者认为,加强安全生产,就得加大资金投入,势必会增加煤炭的生产成本,造成煤炭生产价格的提升,企业的利润下降。

1.3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目前在我国一些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各类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8.5%,大学生仅占1%,而在乡镇煤矿中,技术人员仅仅占比例为1.1%,大学生占0.3%。从表面上看,达到了每矿至少一名技术负责人的标准,但实际仍有少数煤矿达不到一矿一名技术负责人,而是一名技术人员多矿聘用。在乡镇煤矿中,高中文化程度占职工总数的7%,初中文化程度占45%,小学文化程度占48%。由此可见,乡镇煤矿企业从业人员中,技术力量极其薄弱,无论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与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和管理要求极不相称。

2 安全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煤矿安全监管是政府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保障。但是,目前安全监管作用没得到发挥,而监管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2.1 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执法力度不够

煤矿安全监管是对特殊行业的专业监管,如果不懂专业的人去抓安全,搞安全检查,是发现不了真实的问题,对煤矿安全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必须依法管理。部分基层安全监管干部受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工作惯性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转变不快,依法监管能力较弱。在实施监管工作中认为“过去无法我有(办)法,现在有法我无(办)法”,感到依法监督程序复杂,仍然沿用“以言代法”、以罚代“法”的方式,把“执法”变味成“只罚”,执法过程和执法手段简单化,使被督查和监管的企业感到“权大于法”。

2.2 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权责不一

地方煤炭监管行政执法部门对煤炭监管行政执法的独立性,在不违背基本执法原则的情况下,不会有其它部门对煤炭监管部门进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基本是自己监督自己,即便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文件的要求,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定期检查指导,也是针对煤炭监管部门近一个时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煤矿监察中发现煤矿存在的比较普遍带有共性的安全隐患进行的工作协调联系和意见交换。地方煤炭监管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权小,行政执法效果不太明显,致使重大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后也很难得到解决[2]。这一现象被一些煤矿企业钻孔,即使在被省级执法部分要求关闭,而地方政府部门执起法来很困难,在这样的情况,煤矿企业为了利益而还会继续生产,进而违法生产导致事故率一般都很高。[3]

2.3 地方政府部门制约着监管职能的发挥

乡镇煤矿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也是产煤地区经济支柱,同时也增加地方税收。乡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也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

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是衡量一届政府和领导的政绩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对煤炭带来的效益的关注程度就远超过煤矿的安全程度。在这种以经济数据、经济为指标来考核政府和领导的政绩下,而当地政府就会干预监管,安全监管部门不能触及经济的底限,在这种情况,就很难发挥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1]彭朝晖.当前我国乡镇煤矿安全监管的研究[D].硕士论文,2009,12.

[2]王昌海,王艳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2篇

一、主要工作

(一)广泛发动,科学筹划

一是会议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为落实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要求,*月*日,我县召开了高规格的专项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把思想统一到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对全县专项行动的时间、方法、步骤、目标任务等作了周密安排。会上,省督导组、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如何开展好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鉴于少数乡镇对专项行动存在认识不高,行动迟缓的问题,*月*日,县政府又一次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强调。会上,县长__*对__个单位下达了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交办令,对少数乡镇、部门工作不力提出了警示。两次会议后,各乡镇、各部门均迅速召开会议进行贯彻部署,落实层层发动,全县上下形成了“打非治违”的共识,坚定了“打非治违”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宣传带动,营造工作氛围。为切实把专项行动的精神、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强力营造工作氛围,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自*月*日起,全县通过广播电视、__红网、__安全生产网、宣传车、宣传标语、工作简报、以会代训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出动宣传车__*台次,有线电视滚动播放相关内容__*多分钟,__红网和安全生产网登载相关工作信息__多条,张贴悬挂宣传横幅____多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安监部门深入重点乡镇重点企业开展现场培训*次,营造出了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

三是按计行动,工作有的放矢。依据全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各乡镇、各部门认真研判形势、找准问题症结,分析工作利弊,结合实际制定了本辖区、本部门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各地各部门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稳妥开展工作。

(二)加强领导,强化督查

一是组织有力,职责明确。为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县长__*同志任组长,其他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安委会成员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成员。上范下行,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由行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县建立了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多数乡镇和部门落实了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司其职,各行其事的措施和要求。

二是深入调研,抵近解难。专项行动以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乡镇专题调研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现场解决难点问题__余条。在充分掌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现状,认真分析全县“打非治违”形势后,县委、县政府决定进一步强化县安委办的领导、协调地位,强调县安委办的通报等同于县委、县政府两办通报效力,进一步树立县安委办的工作权威。受表率作用牵引,各乡镇、部门的主要领导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大都做到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抵近解难。特别是面对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能做到亲力亲为,毫不懈怠。遇到难点问题能做到亲自向上汇报,寻求支持解决。

三是联合督查,强力督办。为及时掌握专项行动进展,切实解决工作难点问题,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县政府加大了督查督办工作,*月*日至*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安委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__个乡镇、__个重点职能部门落实开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督查,对省政府第__督导组指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督查期间,共发现各类问题__*条,县安委办对__条重点隐患问题落实了对乡镇、部门的交办,同时启动了跟踪问效机制,目前全县已完成各类隐患整改__*处。为发挥鞭策作用,县安委办还对前段全县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一是畅通信息渠道,准确把控进度。县安委办作为全县专项行动的协调、调度、指挥机关,始终把收集信息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以安全信息网和安全生产周报、月报制度为平台,加强与各乡镇、部门的联系沟通,要求每周必须上报专项行动情况,重大信息必须随时上报,县安委办建立了信息台帐,明确了专人负责,特别是建立健全了安全隐患台帐,落实安全隐患登记销号制度和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确保能及时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在充分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全县科学研判,合理布局,专项行动始终把握住行业和区域两项重点。在行业领域上,坚持把非煤矿山、煤矿、道路交通、校车安全、建筑施工、危化、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等作为重点。在区域上注重非煤矿山 以__*乡、__*乡、__*镇为重点;煤矿以__*乡、__*乡为重点;道路交通以__*镇、__*镇、__*镇、__*镇、__*镇为重点;危化以__*镇、__*工业园区为重点;烟花爆竹以*个生产企业所在乡镇和县城经营网点为重点;建筑施工以__*镇及重点在建项目为重点;水上运输安全以__*镇、__*乡、__*乡为重点;特种设备和消防安全以卢峰镇为重点。

三是加大整治力度,务求工作实效。在全面掌握情况后,我们对全县范围内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截止目前,共组织各类执法行动__*次,出动执法人员____人次,检查企业__*家,发现隐患__*处,其中已整改__*处,整改率__*%,下达隐患交办卡__*份,已完成整改__处,正在整改中的__处,督促企业投入整改资金__*万元,责令停产整顿__处,关闭__家,实施经济处罚__万元(__家),问责“打非治违”不力人员__人。煤矿方面:组织专项执法专项行动__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__人(次),排查隐患__条,已整改__条,落实整改资金__*万元,责令停产整顿__家;非煤矿山方面:对全县__家矿山进行了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对__家存在违规生产的非煤矿山实施停产整顿,对__家违规生产的矿山实施了经济处罚,对__家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责令限期改正,在检查中下达执法文书38份,查出安全隐患__条,整改到位__条,整改率__%,实施经济处罚__万元,依法关闭__家无证非煤矿山,在全县起到了极大的震慑效果;交通方面:一是重点查处交通运输行业“一非、两违、三超”行为,目前已经查处非法运营车辆*台,处理违章__车次,整改站场隐患1处,查处违法船舶1艘。二是全县农村道路交通规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面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学生接送车实行“公司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同时落实“五定”、“四好”、“三统一”。三是认真落实__轮渡,对载重__吨以上的货车一律实行轮渡过江,县公路管理部门已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烟花爆竹方面:行动中,共收缴非法爆竹产品____余万响,对__家烟花爆竹零售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巡查,关闭取缔了__家非法烟花爆竹零售点,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共查出安全隐患__条,整改到位__条,整改率__%,对__家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厂家实行了停产整改,对__家生产企业实施经济处罚,共罚款__万元;危险化学品方面:对__家存在超范围经营的农村柴油加油点,落实了相关责任部门交办整改令,排查危化企业__家,查出安全隐患__条,整改到位__条,整改率__%,复查率__%,公共聚集场所方面:突出网吧的打非治违工作,截止目前,已依法取缔“__*”等__家“黑网吧”,县消防大队会同有关部门派出__余人次,检查__家消防监控单位,下达整改意见__份,发现火灾隐患__处,责令整改__处,责令“三停”__家,有效遏制了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筑施工方面:县建设主管部门着重规范施工,通过规范整治,实施停工整改__处,限期整改__处,排查__家工地,查出安全隐患__条,整改到位__条,整改率__%,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杜绝了违法擅自组织施工行为;食品药品方面:共排查经营单位__家,发现安全隐患__条,下达执法文书__份,行政处罚__家;水上餐饮方面:对非法违法经营的__河__艘龙虾船进行了全部取缔;河道采矿方面:组织排查__家,查出安全隐患__条,整改到位__条,整改率__%。对__家无证采砂船依法关闭到位,对__家存在安全隐患的采砂船实施停产整顿,另对__条采砂船实施了行政处罚。

二、主要问题

前段专项行动,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下大力克服,才能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一是认识存在误区,打非治违的动力不足。安全生产任务相对较轻的乡镇,往往过于自信,自满于现状,存在思想麻痹和轻敌心态。安全生产任务重,形势较严峻的乡镇和部门,存在悲观心态和“等”“靠”思想。

二是难点问题较多,打非治违的压力过大。一些乡镇和部门因辖区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打非治违的任务重,有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难以摆脱人员反复纠缠,影响辖区稳定安定,故而主要领导身感压力、心存顾虑,存在畏难情绪。

三是经费保障不足,隐患治理的速度较慢。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作支撑。由于我县的经济欠发达,全县和企业自身的财力相对有限,用于安全隐患治理的费用相对不够,因此,一些投入较大的隐患整改问题不得不采取分步实施,进而影响了治理的速度。

三、下段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全面落实监管整改措施。

坚决把“打非治违”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打非治违”台帐,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对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单位,坚决依法取缔,对违法违规行为,从重依法处罚,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限期整改到位。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取缔不坚决,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的单位,严肃追究其责任。

(二)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隐患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安委办将继续联手,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前段工作进行“回头”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及时通报,努力确保工作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大规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意识。重点加强对乡镇分管领导、安监人员、部门分管领导、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村级安全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3篇

安监局 康文义

按照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领导班子成员要带队开展调研,带头撰写报告的要求,我结合我局的职能特点,对如何充分发挥乡镇街安监站的职能作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在以往掌握基层安监情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调研,实地走访了部分乡镇。通过与乡镇分管领导和安监站有关人员座谈、查看基础档案材料、现场检查企业等方式,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的运行情况,调研中,对一些乡镇街安监机构建设和安监工作存在的问题所在单位领导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乡镇街机构建设和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和规范,达到了调研活动的要求。

一、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企业投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区工商局注册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经济组织约20__0家,其中与部门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生产型企业达1600余家。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多个高危行业领域,其中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45家,非煤矿山企业42家,冶金企业17家,建筑施工企业47家,学校235家,商场市场70家,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从调研情况看,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加强,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基本态势。20__年底,经区编办批准,29个乡镇街均设立了安监站,去年上半年,所有乡镇都挂牌成立了安监站。安监站为副科级,每站设2—3人,人员均为乡镇自收自支事业编,统一挂靠在乡镇企业服务中心。目前,我区乡镇街共有专兼职安监干部62人。

(一)领导和组织机构已经形成。各乡镇均建立了安委会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安委会主任,明确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业经济工作的副书记或负责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并具体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镇经委、电管站、工商所、派出所、卫生所、安监站、工商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传达上级要求、分析安全形势、进行工作部署,并且针对重点时期、季节性特点每年开展6-8次安全生产联合检查。

(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比较明确。各乡镇街尤其是工业企业数量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均制定了乡镇一级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度,遇重大问题乡镇街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解决。同时,建立了区域内村居和企业安全生产网络,每个村居都由治保主任任安全监督员,全区村居一级共有800余名安全生产监督员;区域内的生产型企业也都确定至少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做好本企业安全工作的同时,协助乡镇街安监站做好日常工作。乡镇街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要求较严,乡镇街安委会每年与辖区内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经常性地开展宣传培训

教育,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三)日常监管工作模式已经成型。我区安监站的基础档案和基本工作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检查制度、告诫制度、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并有基本工作台帐,如安全生产会议台帐、检查台帐、生产经营单位分类明细台帐、培训教育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事故管理台帐等。各安监站对辖区内企业都有比较详细的底档,包括企业类型、生产规模和产品、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主要工艺和特种设备等,此次隐患排查登记也主要依据这些底档。安监站与在控企业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需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组织宣传培训企业能召之即来,日常检查企业也能够较好的配合。一般情况下,安监站人员每月可对辖区内重点企业检查一次,每季度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一次,暑期、冬季以及重要节假日、重要整治活动期间还要由主要领导带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由我局印制的“检查记录”、“隐患整改通知书”,一般每年安监站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在50份左右。总体看,安监站对辖区企业安全生产发挥了一定的监管作用。

(四)探索和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安监站的同志立足安全监管的最基层,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安全监管的内涵。一是针对区域安全隐患特点制定安全标准。如崔黄口镇地毯行业十分集中,共有各类地毯生产经营单位200家左右,其中地毯喷胶工艺环节易发生火患。崔黄口镇安监站的两名工作人员都已从事安全工作15年以上,对地毯行业十分熟悉,经认真研究总结,他们制定了地毯喷胶工艺安全标准和实施细则,发到所有地毯企业,并按照此标准进行指导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地毯行业安全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强统一规范管理。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不知如何管的问题,许多安监站从搞好服务入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如下朱庄街安监站以表格的形式编制了《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手册》,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安全生产月检查和隐患整改记录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培训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三级教育制度、重大危险源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15项内容,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量化分解,达到了简洁、实用、便于操作的效果。他们将手册发到每个企业,并每周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动态,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严格监管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安监站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十分重视,调研中基层安监人员普遍反映,要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关键在企业负责人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如果企业负责人把安全不当回事,监管外力再大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曹子里、河西务、泗村店等乡镇安监站在不断加强检查的同时,利用与企业负责人都比较熟识的优势,结合事故案例向他们推心置腹地讲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从业者和人身家庭造成的伤害,以及企业负责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负责人感到安监站不是找自己的麻烦,是为企业好、为自己好,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四是注重发挥工作经验丰富的安监干部的作用。乡镇安监工作处于最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对安监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需要对辖区内企业工艺、隐患等问题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更好地把握如何与企业打交道、与各个部门打交道。因此,在人员配备上各乡镇街注意把安全监管经验丰富的同志留在安监岗位上,据统计我区各乡镇有10年以上安监工作经历的同志占总数的50%以上,这些同志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着安全监管的责任,另一方面带领新同志开拓进取,起着“传、帮、带”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不仅是乡镇街安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主管局也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到的工作中的不足。

(一)各乡镇街安全监管力量很不均衡。调研中感到,象杨村、汊沽港、下朱庄等经济总量大、发展快的乡镇街,都配备了3-5名专职安监人员,专门从事日常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较高,对于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其它乡镇街安监人员少,大部分为兼职,安监人员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外,还承担着环保、环境卫生、劳动保障包村等项事务,只能拿出一半精力做安全工作。监管工作的作用不够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是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鉴于这种重视程度不均的情况,就要求我们主管局要针对各乡镇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安监站各项工作刚起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还不强。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监管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基础工作薄弱。比如工作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档案不齐全,隐患排查整改资料不全面,日常监察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这说明我们对安监站基础工作的检查、管理、指导的力度欠缺。

(三)条件简陋,手段落后,兼职过多。除杨村、下朱庄、汊沽港等乡镇街外,大多数乡镇均无专车、电脑,更没有录音录像设备,日常检查靠安监人员自用的摩托车或自行车,现场检查手段主要是手摸、眼看、嘴说,影响到监察工作的开展。

(四)专业水平有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由于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跟不上,安监人员到到企业检查多靠经验、靠对传统安全工作的认识,所以往往能检查的多是电线是否、设备有否防护罩、职工戴没戴防护品等,对迅速发展的新型企业几乎不知道查什么,往往进企业多停留在走一圈看看,提醒注意的层面上,很难发现实质性的隐患问题。

(五)执法权尚未确立。安监人员的检查还处在提醒、劝诫的阶段,在执法程序、证据提取、统一文书使用方面都还没有到位。同时,执法素质低,由于与所在地企业比较熟悉,也存在监管过程中讲情面的现象。

(六)部分安监人员身份、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工作压力较大。据了解,有的乡镇街安监站长是由乡镇街任命的,虽然名义上是副科级职务,但待遇始终未兑现,工作热情受到很大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是提升科学发展活动影响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的根本体现。经调研,提出了五点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我区

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一)出台政策。积极向市局报告,申请协调,制定出台有关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权限及安监站建设的总体要求、安监站建设标准,然后由区县安监局向乡镇街委托执法,确立安监站执法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培训。建立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主管乡镇长、安监站长轮训制度,每年用1—2周的时间进行轮训,将乡镇一级所有安监干部轮训一遍。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安监干部参加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出各方面的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安监干部专业素质。

(三)加大投入。积极与乡镇街协调,为安监站拨专款,解决其车辆、装备及办公环境改善问题。

(四)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乡镇街安全监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实行目标化、量化管理,每年度评比一次,奖优罚劣,督促乡镇安全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五)以点带面。积极总结开展乡镇安全生产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开展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指导协调,促进乡镇街安全工作全面上水平。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4篇

关键词:乡镇机构,调整,改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乡镇人大,监督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控制体系来维护和巩固其自身的发展,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控制体系最主要的标志是法律体系,当然还有道德和纪律以及习俗等等。而法制体系是由概念、组织、规范等要素组成,但徒法不能自行,其执行组织是很重要的,执行组织的结构状况如何,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官员的勤政廉洁,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是相当重要的。党中央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方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理解上,除了要考虑立法完善外,还要考虑机构的完善等问题,要全面抓,不能有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在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工作机构无疑是十分明智的。目前我国乡镇治安尚未实现根本好转,执法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等腐败现象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一段时期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无不与乡镇机构的体系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乡镇机构组织方面的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目前我省乡镇机构组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我以为主要有:

一、乡镇机构过于疏散,使乡镇控制体系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空隙。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的体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针对过去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实行社政分开、家庭联产责任制,使城乡个体户有了发展。随着改革地深入,社会经济体制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交往更加频繁,人口流动量不断增大,出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可是,乡镇机关调整和改革滞后,与原有的体系出入不大,因而出现较大的空隙,使权力的消极性和被动性过度得以体现,即许多治安问题,没人去管、去过问、去消化。不少地方“告状无门”、“族权当道”,以权谋私的情况层出不穷,出了什么事,要出钱“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去解决,甚至“族长”说了算,这些情况已不是个别的情形,并在一段时间有趋于急剧增多之势。同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纠纷,这些新的矛盾要司法机关采取合适的手段去调整和解决。可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专门机关去解决那些已经违法尚不构成犯罪,或情节轻微不需要处以刑罚的案件;或虽有机关,但是没有充分履行自己职责。因此,群众有意见,缺乏安全感,使不少民事纠纷或生活琐事演变为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乡镇机构不健全,存在一头“大”,几头“小”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政府实行四级制,即中央、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县、乡镇,但实际上,省以下还设有地区或市,因此实际上存在四级政府,五个层次。乡镇政府五脏虽小,编制却一应俱全,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2条关于乡镇的人民政府职权的规定,该管的不该管的,它都“管了”,结果出现了消化不良全身浮肿-人浮于事这一头“大”的局面。

但乡镇司法机关却不健全,表现为司法机关,一般只有四个层次,虽然公安机关在县以下设有派出所(警区),县人民法院,下设有法庭,可是派出所(警区)与法庭在农村的乡镇中未设或未设齐全的为数不少;在城市,区以下一般未设派出所,检察院只设到县。所以乡镇(城市相当乡镇的街道办事处)这一级政府一般没有完整的司法机关。突显出乡镇司法机关薄弱的“小”。这样基层司法权的独立性就无谈起。

乡镇人大也不健全。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一府两院”的国家机构,其权力来源是人民代表大会。在人大会闭会期间,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其常设机关常务委员会行使,我国只在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在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只设立“主席团”,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只有设常务主席一人,并可设副主席1人至2人,和乡镇政府在一起工作。因此,乡镇人大的“小”,表现的非常直接,这样不但体现不了乡镇人大在国家机关中的地位,而且也使人们在主观上轻视了人大的功能,误以为人大只不过是“花瓶”供摆设而已,没什么作用,这样对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三、司法干部的质量和数量都不适应新形势对加强法制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公安干警,处往往要管好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没有法院,也没有检察院。农村一个乡镇一般都有万人以上,多的有数万人,有的只有几个警察,一般也无法院,更不要说检察院。面对现状不但现有司法干部素质不符合要求,就是有高质量的干部,也搞不过来。而乡镇一级政权中的治安、调解等组织又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组织去协调它们的关系。我以为这种组织疏松,必然导致防范违法犯罪不力的局面。因此,大量案件和纠纷积压,无人过问,解决问题靠“开后门”。目前不但有干部质量问题,当务之急,更迫切的是数量问题。而这又往往使“小事”导致新的更大是纠葛,甚至发展成恶性案件的原因之一。

四、对乡镇机构的监督也有不少缺陷。随着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增多,国家机关权力急剧膨胀,国家各种监督制度和监督手段得到了发展。在我国的监督机制中,首先是政党监督、权力监督(人大监督),其次是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同时还有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乡镇权力机关中也存在这样的监督,但它的监督多来自上级权力机关,这些纵向监督相对来说较间接。由于乡镇机构的不健全,必然会导致乡镇机构的监督体系不完善,造成监督分工不明确,不协调,很难使监督发挥最大的效率。《浙江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第9条第三款规定“乡级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名,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这就告诉我们乡镇人大的代表不是间接由乡镇政府产生也是由它主要确定的,试问一个由乡镇政府提名的选举委员会产生的代表,如何能够去监督乡镇政府?乡镇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也就变得徒有其名。

人民检察制度设计的实质在于法律监督,而诉讼监督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法律监督方式。在其他监督没有那么直接的效力的情况下,乡镇没了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就几乎等于在乡镇取消了对民事、行政、刑事各个诉讼程序的监督。有的乡镇政府和官员违反法律,侵害公民权利,公民因种种原因不敢起诉或难以起诉,如有检察机关帮助起诉不但有利保护公民权力,也维护了国家的法制。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乡镇政府官员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问题,中央三令五申,就是禁而不止。如让检察机关运用法律手段起诉这些部门,不但保护了公民的权利也使中央的政策和法律得以贯彻执行。而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久拖不审、久审不决、裁判不公、执法不力等违法现象,都要求进一步加强诉讼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惩办腐败、防止擅断。

五、罪与非罪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对一些治安问题不能正确把握。由于法律知识普及不够,乡镇中存在把一些尚未构成犯罪的问题当成犯罪看待,也存在把本来已构成犯罪的案件当成一般纠纷对待。许多两可之间,或已构成违法而尚不构成犯罪的不大不小的问题,没有合适的机构来解决,而这些事情在乡镇中大量的存在。因此许多问题未能有正确地解决,即使解决了一批问题,有产生了一批新问题,这是造成社会治安不能根本好转的基本原因之一。

六、法院不能便民效益、效率意识,社会风气等原因也会影响着人们对公正地追求。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益和效率的意识也深入人心,人们在市场中追求效率和效益的同时难免会偏离公平的天平。由于乡镇不设法院,人们诉讼得来回穿梭于异地法院之间,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人们诉讼过程时间和金钱的消耗,为人们诉讼增加了不便。如果人们只一味的追求效益、效率,就有可能放弃对公正地追求,从而放弃了诉讼。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忍气吞声”、“忍气求财”等习俗,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它会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对公正的追求。也会影响着社会治安的好转。

此外,立法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依然存在。

总之,上述种种原因要求我们对乡镇机构的调整与改革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具体调整与改革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析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力,精简行政机构。由于乡镇机构的不健全,乡镇政府除了行使本行政区内的行政权外,还管理公安、司法行政、民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我认为应该把公安的权力还给公安;把司法的权力还给人民法院;把检察权还给人民检察院;把社会法律工作交给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把计划生育的工作交给村(居)民委员会;把民政中大部分的权力交给社会慈善机构一类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等。从而使乡镇的机构的人员得以极大的精简,职能得到更大地明析。只有明析了乡镇政府的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止由乡镇政府“独家经营”滋生暗长起来的腐败,从而使“有求不应”的行事作风得到有效地控制。也使人们对乡镇政府监督提供了方便之门。

二、把司法机关建立到基层。由于乡镇这一级政府一般没有完善的司法机关,而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它们处于治安的最前线,现有司法干部的力量是很不够的。因此应充实乡镇政权,设立公安派出所(警区),人民法院(考虑到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只有监督的关系,固取消了人民法庭的说法)和检察院,建立第一线的司法干部力量。这是加强法制建设,调整与改革司法机关的最基本的一环。特别是把人民法院设到乡镇和城市街道办事处更是迫切的需要。几万甚至十多万人,他们在生活中、生产中、各种交往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的纠纷和案件,而这些案件除了少数,是要经过公、检、法三个机关依程序处理的外,而绝大多数案件,在刑事方面属于自诉案件,在民事方面多数是可以调解处理的。这就是说大多数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来承担和办理的,而单靠司法助理员,或基层调解和治安管理组织是不能胜任的。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设立人民法院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并在根本上保障法律的实施与执行,维护法律的尊严,这是法制建设重大的一步。离开了这一不,许多问题都难以克服,对现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了专门依法办案和调解的国家机关,就可以把大量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降低重大案件的发案率。

在我国的国家权力架构中,检察机关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行的国家机构,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其负责,享有独立的宪法地位,行使专门的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以监督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其他国家权力依法行使为基本职能,对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和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行为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在乡镇如果只设有人民法院而没有设置人民检察院,随着法院独立性的加强,法官责任加大,法官的违法可能性增强,这也要求也应加大对司法人员监督的力度。2003年,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力度,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8万多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2600多人,其中县级以下占总量的84%多。2003年,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共受理案件线索55333件,初查48101件,立案侦查31953件,其中查办县以上干部2390人,其他为乡镇以下的干部。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1亿余元。2003年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案件7600多件。其中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要案230多人,查办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包庇放纵犯罪案件7100多人。以上三组统计数据中,其中大要案立案数明显高于2002年。因此在乡镇设立人民检察院,加强法律监督确实必要,因为基层有法不依的情况相对比上层更要严重一些。这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和约束司法腐败;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对乡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立案侦察、提起诉讼又是其监督执法的重要表现,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不仅是违反刑法的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弄权渎职、扰乱严格执法的政治腐败现象。当然这样增加机构,会要适当的增加人员和财政开支,但我以为可以从精简行政机构人员和压缩司法上层编制来充实基层等办法加以解决。以为乡镇司法机构的调整与改革要抓住在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建立人民法院为中心,公安和人民检察院为两翼的司法机关。如果把司法比作大鹏,有了人民法院这一躯体,缺少公安和人民检察院这两只坚硬的两翼,这只大鹏也飞不起来。所以在乡镇增设派出所,人民检察员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乡镇人大建设增强人大职能,进一步提高基层人大的领导和监督力度。在我国一切国家权力机关都受人大领导和监督,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大的领导乏力,人大的监督形式的非经常性、非具体性和非同步性,极易导致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断和膨胀。特别是现在乡镇由于机构的不建全,人大的领导和监督更流于形式,更容易导致行政权和审判权的专断和膨胀。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司法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人大的建设。乡镇人大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稳定乡镇人大的“主席团”成员,改变乡镇人大会后,只由常务主席一人办公的情况,改为乡镇人大“主席团”一起办公。由于乡镇人大代表多来自生产第一线,多半是兼职代表(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既从事一定的代表工作,又不脱产生产或工作岗位)。试问;为生产和工作而忙碌奔波的人大代表,如何去尽心尽责完成人民的使命?所以,我认为必须给“主席团”中的人大代表一定的经济补贴,使他们变成“专职代表”(即不参加生产或工作而纯粹以代表为职业的代表)在任期内能够安心于人大工作,便于乡镇人大对本级政府和其他机关的监督,此外“主席团”的成员也不多,控制在十人左右,财政开支也不大。

(二)、提高乡镇人大的“主席团”成员的参政议政的能力。主席团成员是乡镇人大的核心,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的如何将间接的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法律和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他们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法律素养,树立起依法办事的观念。做到依法对行政、司法机关等的监督,确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有利于我国法律在乡镇的宣传和普及,使人大代表成为法律工作的派头兵。并根据当地情况,根除陈规陋习,进行社会主义风尚的宣传,落实有关事宜,直至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

(三)、修改《浙江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中关于乡镇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名,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命的产生的办法。改为乡镇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乡镇“主席团”成员提名产生,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命的产生的办法。乡镇人大的“主席团”直接受县一级人大常委会领导,这样不但使县一级人大常委会,直接掌握基层情况,有实际的权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基层权力机关对同级政府、司法机关的实质性的领导和监督,抓好法制建设。同时协调乡镇的人民法院、公安派处所(警区)、人民检察院等之间的关系,监督和检查它们的工作,落实责任制。

四、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治组织的建设。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城镇设立居民委员会,在农村设立村民委员会。居委会、村委会内设治保、调解两个委员会,负责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工作。治安保卫和人民调解虽属群众自治组织,但宪法赋予它们法律地位,也属司法体系。目前这两个组织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治保条例和调解条例办事,特别在农村要防止这些组织掌握在家族手中,成为“族权”,要使治安、调解组织负责人身体力行、办事公正,不徇私情。除了要加强对这些组织的法律学习外,还进行必要的思想整顿和业务训练,做到报酬落实,任务落实,加强领导,发挥其组织作用。如与调整和改革后的乡镇政权的权力有重叠,视地方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增减。

随着我国在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必然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当然对于社会矛盾各种消极因素的产物-违法和犯罪现象,也会有某些新的变化,作为社会防范的法规法律,也会做相应的变化,而作为社会防治违法犯罪体系-社会控制体系的结构也必然要作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利于防治犯罪的产生,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在乡镇机构中实行调整和改革,使乡镇人大“主席团”、政府、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检察院、治保、调解委员会等并存,实行交叉的方式来解决基层人民群众中有碍治安的问题,使乡镇机关不但有条的分工,而且有块的综合,改变过去只有纵的联系,而无横的联系情况,并增加“条”的密度和强度。这仅仅是一种的不成熟地设想和理论探索,是否适当是可以试行和讨论的。究竟如何对乡镇机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当然还有待实践来回答。但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乡镇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必将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家麟。宪法学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10月第1版。

[2]、龚展怀主编。人大代表手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制。1993年4月。

[3]、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89—1999)。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4]、戴文标。循迹追踪:我国经济改革理论探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6]、郭洪平。查办职务犯罪从数据看力度。检察日报。2004年2月24日。第1版。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领导的工作内容、职责任务随之发生变化。如何改进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多问题摆在基层组织面前需要研究解决。

1、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按照少而精建立乡镇政权组织,随着拆乡并镇、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等改革,“少”的问题解决了,配备精干的队伍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权责不对称,有限的权利无限的责任,甚至没有权利承担无限的责任。这是造成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之一,但乡镇干部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阻碍着上级执法部门权利的下放。

2、执行方面的问题:乡镇领导工作从理论讲也很简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发扬民主、慎重决策——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但实践中一些乡镇领导缺乏调查研究,部署任务缺乏具体方案,解决问题缺乏办法措施。辛辛苦苦、劳禄奔波,结果是上级不满意,群众不满意。

3、领导方式方法问题:一是信息对称问题,对上政策不了解,对下镇情未吃透;二是政策水平问题,不注重学习,使党的方针政策执行难到位,或执行变调走样,有的违背群众意愿,引起群众不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三是驾驭复杂矛盾能力问题,不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稳定、安全等主要矛盾认识不足。

上述问题,涉及体制机制问题不是大家思考的问题,要用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适应不完善的体制机制。

二、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今年,市政府提出了完善乡镇安监机构,把省、市、县三级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

(一)乡镇安全监管工作长足进步

1、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干部齐抓共管的局面基本形成。

2、建立和完善乡镇安监机构(安办或安监站)。200*年6月22日,市政府在沐川县召开了完善乡镇安监机构现场会后,各县(市、区)编办发文,明确了乡镇安监机构的设置,落实专职人员212人,兼职人员492人,大部分乡镇章子、牌子、办公室、办公设备得到落实。

3、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推进了“确定工作目标,建立管理机构,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专项整治,注重工作规范”的落实。

4、稳步推进委托执法工作。各县(市、区)立足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极培训委托执法人员,发挥了积极的效果。

(二)乡镇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成功经验

1、全面经验:犍为县石溪镇、五通桥区牛华镇等一批乡镇的“微观制度体系”。即: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到位;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安全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形式多样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典型经验:各乡镇根据特点抓重点创造出典型经验推动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市中区九峰镇突出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五通桥区桥沟镇抓重点群体安全教育、沙湾区牛石镇延伸安全生产“示范”创建活动、金口河永和镇实施分级培训模式、峨眉山市绥山镇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犍为县同心乡哪里有重大隐患安办就搬到哪里办公、井研县王村镇推行机关干部“一线工作法”、夹江县马村镇每周开展督查常年坚持、沐川县幸福乡创新安全监管理念、峨边县沙坪镇将安全监管延伸至村组、马边县雪口山乡在村和重点企业配备安全监督员。这些经验有力推动安全监管工作落实。

(三)乡镇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1、思想上认识上的片面性:说到安全生产,总认为责任大、风险大、如履薄冰,坐在火山口头上,不愿意管安全生产。从思想认识上讲,我认为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乡镇该不该管安全的认识,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安全生产成为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因为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按乡镇定位必须抓安全管安全。二是对责任追究的理解,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牺牲人的生命财产,追究监管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你没有失职渎职怎么也追究不到你的责任。三是对齐抓共管的落实,不要把压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只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一岗双责”落实到实处,机关干部就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

2、“示范建设”的随意性:①有的乡镇专职人员未落实、兼职人员未明确;②有的乡镇办公场所未落实,若干个部门合署办公,去年乡镇职能调整,因受中层机构编制限制,安办没独立设置,但安办必须独立设置办公室,有的乡镇没有做到,有的把独立的办公室取消了;③章子、牌子未按沐川现场会要求落实;④办公条件没有达到改善,办公室杂乱,上级检查时这也没有,哪也不全;⑤软件建设不规范。

3、监督管理的盲目性:①安全生产责任制(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一岗双职)落实得不好,监管工作无所适从;②乡镇安全监管的职责不明确,不知管什么怎么管;③怎样开展安全检查不清楚,对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事业安全检查,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说不出道道。

三、全面开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

乡镇安全监管由“示范”向“规范”延伸,由乡镇向村组、社区延伸,这是安全监管重基层、打基础的必然要求。

(一)明确乡镇安全监管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上级政府的决策部署,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2、检查督促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安全管理。3、检查督促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操作规程,加强特种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使用管理,查处纠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4、检查督促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推广运用安全科技成果,满促生产装备、治理隐患、劳动防护、应急救援等资金需求。5、检查督促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依法停业整顿或取缔关闭。6、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做好发生事故的救助、抢险和安抚善后工作。7、统计上报辖区内的安全生产信息、配合上级政府部门对伤亡事故的调查,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工作。

(二)明确规范化建设内容

1、建立管理体系。①成立乡镇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乡镇长任主任、分管安全副乡镇长任副主任、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设立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落实1—2名公务员专职抓安全生产,落实3—5名兼职人员,还可根据乡镇安全生产特点,建立若干联组,由安办统筹协调。因换届和领导分工调整,乡镇安委会领导和成员应相应调整。②向村组、社区延伸安全生产工作机构:一是行政村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村民委员会主任任组长,治保主任任副组长、村民小组长为成员。二是用目标管理形式,明确村(社区)干部为安全监督员,居民小组长为安全信息员。③建立乡镇、村、组和企业、车间、班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各种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2、健全工作制度。①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各村、企业、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要问题。②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③每季度开展一次隐患大排查,重点是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因素。④半年开展一次专项大检查,重点是煤矿和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运输、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⑤每年举行一次安全生产总结表彰会。

3、落实安全责任。①“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政府承担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乡镇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法人负总责;②落实“一岗双职”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行政一把手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工作领导负综合监管和组织协调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③落实“一票否决”制,两个层面:乡镇——村——组、乡镇——企业——车间——班组——员工层层落实安全安全生产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与经济社会同步考核奖惩,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④落实“委托执行”制,两种方式:一是按简易程序委托执法,接受上级相关部门培训;二是授权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处置。

4、加强宣传教育。①着力提高各级干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如何使各级干部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提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水平。②着力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如何督促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按行业标准和规程操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督促企业开展培训学习,抓好“三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③着力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要发扬,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街头咨询、印发资料等,现代宣传方式要创新,主要是要选好载体才有成效。

5、强化隐患治理。这是安全监管中的一项重要措施。①排查发现隐患。政府层面:公共安全设施,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排查隐患;②评估鉴别隐患,一般隐患及时消除、重大隐患(易造成群死群伤)要公告;③治理消除隐患“四落实”——措施、投入、时限、责任人。向石溪镇每月排查、每月治理销案。排查隐患必须重视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6、注重工作规范。①设置独立的办公室。有的地方执行得不好,对乡镇机构设置有的地方理解有误(撤消了办公室),有的地方搞一个综合办公室应付各方面的检查,这些都不妥。要把样子摆起,有模有样,才能树立权威。今天培训后,各乡镇长们要认真抓一抓,办公条件在紧也要妥善安排。②牌子。吊牌:安全生产委员会牌子挂什么地方,各县统一制作;门牌:沐川现场会也作了规定;桌牌:现在推行效能建设,持证上岗,就可不用桌牌。③办公室部署:不要什么都上墙——乡镇基本情况、重点管理单位分布、工作机构及责任分工示意图上墙;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必须制定但不一定上墙。④安全生产记录:设置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薄、检查登记薄、隐患排查整治记录薄、事故报告与处理的记录薄。⑤资料保管:安全生产资料每年搜集、整理、立卷、归档,多数乡镇的档案达到三级标准,安全生产档案也应如此。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6篇

1.安全意识淡薄。对于我国目前的乡镇煤矿来讲,大部分规模较小,煤矿企业业主以生产出煤为主,很多矿井属于浅部开采,瓦斯较小,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自燃发火也不是很严重,雇佣人员经常更换,特别是技术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对矿井的安全技术情况,了解不够深入,而且对企业的责任感也较差。同时大部分煤矿企业业主,没有深入煤矿,煤矿属于托管状态,对煤矿的安全工作缺乏了解。因此,从业主到工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全意识。

2.安全投入不足。我国的乡镇煤矿多数是煤矿企业业主出资,有的是一个业主,有的是合伙经营,现在我国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煤矿逐渐走入标准化,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也越来越大,给煤矿企业的支出增加不少负担,尤其是六大系统和瓦斯抽采系统的投入,更增加了企业的安全投入成本。因此,对于安全的投入,有些资金储备不足的企业,对于安全投入较少,欠账较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3.安全技术较为薄弱。我国的乡镇煤矿大部分地处山区,较为偏僻,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不能吸引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而且技术负责人负责的事务比较多,地质、通风、采掘、水害、瓦斯、火灾、监控等基本上都要负责,没有专职负责某一方面的单独技术人员,因此造成技术人员事情较多,管理混乱的局面,而且技术负责人,一般学历和技术水平都不高,而且很多都没有专业技术知识,只是在井下工作几年,有经验后就负责技术工作,这样技术人员应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工作比较困难,因此有些时候常常造成技术引起的事故。

4.安全技术装备有的闲置不用。对于乡镇煤矿的安全技术装备,很多只有在验收的时候用到,随后就闲置不用。而对于新的安全装备很多例如抽采系统,目前《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抽采系统,很多矿井建立系统的时候打了很多钻孔,安装好管路,验收前试开一下,看有没有问题,验收时等验收组成员来了,运转起来,等验收合格后马上就把管路撤掉,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5.安全管理混乱。我国的乡镇煤矿,煤矿管理层的配置不健全,导致煤矿管理的混乱。很多矿井出现一个人负责多个职务的角色。这样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常常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往往由于一个人的错误决策导致事故的发生,有时候管理层也时常出现违章作业。

6.安全教育不到位。乡镇煤矿地处山村,工人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很多是初中文化,有一些是临时招进来的,他们很多是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就上岗,有的煤矿企业培训很少,而且,这些工人掌握安全知识的能力也较弱,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需要重复宣教和指导,因此,造成了工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较少,不能正确应对和处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

7.安全监管不到位。对于地方安监部门缺乏对煤矿进行严格监察的力度,地方安全监督部门对于乡镇煤矿的安全监管大部分是走过场的检查,没有起到应有的督查作用。甚至有的安监部门领导在乡镇煤矿暗地里有股份,这就造成了对部分煤矿的监管缺失,造成了企业安全投入和管理的疏忽,为煤矿安全事故埋下隐患。

二、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1.从人的因素上提高安全管理。从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从企业的业主到下面的员工,都从意识上把“安全第一”放在首要位置上,各领导阶层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后,方可从业上岗,技术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后,并经过培训方可上岗,从企业自身人员方面消除潜在的隐患,防止由于人的行为造成的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驻矿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完善驻矿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起到有效的安全监管作用,能够经常下井监督,及时发现井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反馈到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部门快速反应,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才能从各个管理层的自身从上到下,使企业的每个人都各负其责,把企业的工作做为自己的工作来做,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是每一个员工都真正干好自己的本职安全工作。

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煤炭安全管理队伍。针对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各级主管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领导要深刻地认识到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表率作用到位,安全意识到位,安全教育到位,技术管理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齐抓共管到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的原则,真正做到煤矿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乡镇煤矿安全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1.集团化管理。集团化管理是将乡镇煤矿的小型化,变成规模化管理,使有能力的集团公司将小煤矿整合,使小煤矿无论在资金方面有了后备支撑,在技术支持方面,集团公司能够引进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为煤矿的技术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煤矿管理方面实行标准化,在集团公司内部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为乡镇煤矿的安全管理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2.煤矿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落到实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是切实保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高效,树立企良好形象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增强煤炭企业生存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煤矿的“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目前煤矿的质量标准化正在推进,但是在乡镇煤矿落实的不好,真正推进煤矿标准化,从标准化质量验收严把关,对确保乡镇煤矿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四、结论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7篇

根据县委、政府领导安排,县委督查室会同州信访局、县信访局组成大接访活动督查组,于20xx年11月3日至11月10日,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开展大接访活动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督查调研的基本情况

总体来说,从20xx年7月**县开展大接访活动以来,各乡(镇)都能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安排,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深入排查化解、集中带案下访,充分了解民意、广泛调查研究,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作风,实干的精神,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了一批诉求合理的疑难信访事项,帮助解决了一批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妥善处置了一批缠访、闹访、越级访等非正常上访。截止目前,各乡(镇)共接待群众来访427批3646人次,大接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仅集中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宗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大接访活动效果效著。

(一)加强领导,行动迅速。各乡(镇)根据县委、政府总体安排,及时成立了大接访活动领导小组等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责任、领导机构、活动时间、步骤、工作责任等,细化职责,明确任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措施得力,扎实推进。一是乡(镇)书记、乡(镇)长带头接访。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接访日制度,除定期接访外,实行乡(镇)“一把手”亲自、带头接访,由于乡(镇)“一把手”亲自接访,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初始阶段,进而有效地减少重复上访等信访问题。二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各乡(镇)开展了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包村包案制度,进村入户,变接访为下访,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把矛盾解决在基屋,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大接访活动有效推进,全面开展。三是强化宣传。在大接访活动中,各乡(镇)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信访条例》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如金江镇结合“五五”普法,由乡(镇)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组成法制宣传组,深入村组对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接访活动中,各乡(镇)进一步深化对乡(镇)情认识,针对突出问题,认真开展了大接访活动。虎跳峡镇针对境内私挖乱采、乱砍滥伐突出的现象,抽调37名相关人员对矿山、森林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广泛宣传和专项治理工作;上江乡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了对村两委工作的指导,对全乡矛盾隐患做到心中明、底数清;五境乡结合地处两州市、四县五乡结合部,全民信教的实际,强化了宣传工作;尼西乡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格咱乡根据乡内资源丰富,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力度大,因资源开发引起的利益纠纷突出的现象,强化政府职能,切实做好了企业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协调服务工作,实现多方共赢;建塘镇根据地处州、县政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山地、山林、草场、地界、旅游开发等引起的各种利益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的特点,深入分析信访形势,认真梳理了信访突出问题,对信访案件进行筛选、分流、排序,突出重点,先后成功调处了82起耕地、草场等权属、补偿费用纠纷;东旺乡根据地处两省交界处,往年虫草山上纠纷多的特点,所有副科以干部直接进入虫草山驻点包片,及时调解各种纠纷。

(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为保证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各乡(镇)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基层信访工作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创新接访方式,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积累了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一是紧扣民生,化解疑难矛盾。如金江镇结合镇情,把解决民生问题,化解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矛盾纠纷作为大接访活动的重要内容,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金江镇是全县的农业大镇,涉及支农惠农、农村低保、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信访问题较突出,针对实际,金江镇加大政务服务力度,在全州乡(镇)率先成立劳动力市场,先后在临街设立了计生、新农合、农科、兽医便民服务窗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达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很多信访问题的产生。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小组战斗保垒作用。如在大接访工作中,三坝乡结合实际,建立基层党小组75个,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党小组会议,在乡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一定的党小组活动经费,对党小组工作实行激励机制,每年根据各党小组工作的实绩进行评比表彰,对 表现突出的党小组颁发流动红旗,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党小组工作,广大农村党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了榜样,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全乡信访总量下降、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事件减少,对做好三坝乡群众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安抚民心,积极做好灾后群众工作。今年4月6日,我县洛吉乡境内发生了“4·6”特大森林火灾,火灾区属于该乡松茸主产区,给洛吉乡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坪子、拉坝两个村民小组农民群众的主导经济收入受损,给农民生产生活及增收造成严重的影响。两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灾后损失严重,反映强烈。为了切实解决好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洛吉乡积极主动做好灾后的各项工作,组成工作组到受灾村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并多方争取资金,针对火灾后容易引发山洪爆发、泥石流的情况,及时在坪子、拉坝投资30万元,建立防洪挡墙,在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在两个村实施了人畜饮水项目。切实安抚了民心,化解村民情绪,没有发生因灾后困难而引起的上访事件。

三、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中,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认真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同时,大力推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包村包案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群众急需要解决的权益诉求,有效化解矛盾,实现了和谐稳定,目前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

(一)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从督查情况看,多数乡(镇)在接访环节上,存在登记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对接访时间、地点、接访双方及问题解决情况没有细致记录,信访信息报送不及时,信访工作无章可循。

(二)集中办理信访案件、联合办案力度不大。个别单位领导对解决信访问题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对信访工作矛盾化解不积极、不主动,思想认识不统一,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乡(镇)的信访案件存在推、拖,或者想方设法把矛盾上交或消极回避。致使信访人逐个部门、逐个乡镇去找,往往被支来支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形成一些“多头案”,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企业改制、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纠纷及山林资源地界等矛盾纠纷日益凸现,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乡(镇)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信访条例》的宣传讲解不够,群众法制观念较淡薄,群体上访、重复上访、择机上访、串访缠访甚至与执法人员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少数项目的跟踪落实不够。从各乡(镇)反映情况看,全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个别县级部门对所实施的项目的跟踪落实不够,对乡(镇)拟建上报的项目没有认真调查研究,项目安排与群众需求愿望有一定差距,项目统筹衔接力度不够。二是县级职能部门对乡(镇)项目建设帮扶力度不大,缺乏专业的指导、引导、规范、跟踪落实措施,在项目建设用地、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纠纷隐患。

(五)部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没有配齐,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大。由于今年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尼西、格咱、洛吉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只有三五个人,致使工作压力大,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针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在大接访活动中,要坚持“跳出信访抓信访”,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实行“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使各类信访案件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全力做好信访工作,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续发展提供良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信访档案的整理和规范工作。从现在开始信访部门与乡(镇)要着手建章立制,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有关信访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乡(镇)信访工作机构建设,配备专职信访工作人员,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力量。对苗头性、群体性信访信息要及时分析研究上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及越级非正常上访发生。

(二)部门联动,落实责任,强化处理信访问题的主体责任。完善信访领导体制,主要领导对重点信访案件要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亲自督办,分管领导要承担分管责任。对一些需要多个职能部门、乡(镇)配合处理的信访问题,由县级分管、包案领导在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后进行批示,明确牵头单位,分清主体责任和连带责任,并全程跟踪,直至案结事了。

(三)进一步加大依法维护信访秩序的力度。一是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类问题,要引导他们通过司法渠道解决,依法予以终结。二是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全县信访工作的正常秩序,对不听劝告、无理取闹、缠访、闹访、扰乱社会秩序的,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严肃处理,对违法的要依法打击。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第8篇

摘 要 乡镇财务管理在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属于乡镇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加强对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定期检查的制度,确保账实相符等,对于我国乡镇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我国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将针对我国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乡镇 固定资产 管理

一、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点。第一,我国部分乡镇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没有设置明细账,对近期新购建、改建、拆除、变卖等形成的固定资产,未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及财务核算。第二,固定资产不入账。属于上级部门列支的项目资金,在项目完工之后,固定资产的相关移交手续没有办理妥当,致使在管理层面上出现漏洞,使乡镇单位的固定资产安全出现问题。第三,某些管理单位及工作人员职责不明,存在不审批,擅自变卖,出让集体资产流失或账实不符等现象,最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固定资产管理财权分散

乡镇部门及单位多种多样,使得不同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自己对应的收入来源和收入的支配权限。对于乡镇下属管辖的单位而言,不仅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在管理上有属于乡镇直接管理的,也有属于上级委派下来管理的,同时也有双管的。这导致在固定资产问题上,存在当地政府统一购置的、上级单位专门配备的、也有单位自身购买的现象。有的并没有相对应的记录,导致在管理上过于分散于混乱。

(三)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够

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处置、使用等问题上,相关采购人员没有做好实录和遵循相应的采购制度,更没有定期盘点,导致出现了一些公物私用的违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乡镇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乡镇财务人员责任感下降。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管理,同时许多乡镇领导及单位过分看重现钱,忽视物资,重视购置,轻视管理。同时,一些乡镇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新农村的发展等问题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对乡镇资产的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有关部门对于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同时乡镇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乡镇单位只是不断地购置新的资产设备,从而忽视了对现有的资产的管理与利用。许多单位维修所形成的资产及更新的资产都没有及时登记入账。对于淘汰处置的资产也没有办理核销手续。

(二)乡镇固定资产在购置程序上存在不足,资产采购制度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与此同时固定资产购置太随意,采购计划制定不科学,各种超支、超标现象普遍存在。

(三)乡镇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业务水平有限,对于如何履行职责,科学管理固定资产全盘不知,监督约束机制缺失,导致出现上级监督不到,下级不敢监督的恶性循环。

三、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议

(一)出台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法律制度

国家制定、出台相关制度,严格确保乡镇固定资产的验收、领发、保管、调拨、登记、检查等程序的执行,力保账实相符。对于购置及变卖处置的固定资产和相关投资项目,必须严格根据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到有据可查。同时也要加大对债务及往来款的清理,建立责任制,制定具体的方案,成立清理、催收小组,对长期欠款、还款不积极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严厉打击将公款借给个人的行为。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将查漏补缺工作落实到位。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于下级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下级部门也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由上级部门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项目完工之后,一定要将相关移交手续办好,这样既为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上下级都不管的现象的发生。

(三)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合规

不断健全固定资产购置、保管、处置、使用等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定期盘点,力保账实相符,严厉打击公物私用和出现帐外资产的行为。作为政府,应该严格遵守采购制度,对于乡镇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购买政府采购品目商品,必须严格履行政府采购手续,规范资产处置,乡镇部门在资产出售、出租及土地出让等环节上,更应严格履行必要的资产评估、公开出让手续或程序,以确保国有、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四)规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乡镇部门应该确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同时聘请名师,加强对乡镇财务人员的工作培训力度,逐渐提高这些工作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责任心,力争配合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对于乡镇固定资产购置的时间、负责人员、使用情况、管理人员等工作都需要做好登记,并且落实好相应的维护与保管。

四、结论

乡镇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管好这些资产,对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对乡镇财务管理的工作,尤其是

对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加大对该工作的管理力度,落实好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只有做好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推动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才能不断提高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