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2 14:42:00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1篇

1.抽象化的视觉传达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华夏汉字、拉丁文字和阿拉伯文字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并且广泛传播,文字符号的也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那么是什么原因成就了当今的文字体系呢?因为这几种文字体系在外形和结构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视觉抽象化。由此可以看出,影响文字被接受和传播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字视觉抽象化的程度。这种情形在现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表现的尤为明显,只有更简明的抽象化表达方式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够与时俱进。所以,图文符号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由二维向多维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高度抽象化的视觉特征,并且以新媒介为载体将这一特点继续深化。

2.超深度的思维表达新媒体带来的技术革命是不言而喻的,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现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图文符号也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设计形式,有了更广阔的思维表达空间。由于新技术的参与,动态的图文符号有着多重的评价标准和意义,这也使得人们的思维空间有了巨大的跨越,从而带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维平面图文符号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多维度表现手法的驱动下,利用自身视觉化的优势,能够表达出超深度的刺激感受,从而让受众感受到超深度的思维表达,此种感受是传统图文符号无法企及的思维深度。新媒体、新技术、新表达方式的出现使得图文符号的设计摆脱了旧技术手段的束缚。综合性、多维化等这些新媒体的特点使得图文符号能够表达出从未有过的多元化的情感与生命。创新的设计理念带来了无法比拟的视觉传达效果。由此可见,动态图文符号与生俱来的就表现出了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思维深度。

二、动态图文符号的传播特征

在信息设计背景下的传播体系各自拥有崭新的传播特性,也使得图文符号与声音、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相结合,呈现出的传播特征多表现为多元化感知、非线性表达和互动互联。

1.多元化感知多元化是信息设计背景下图文符号传播的一个基本特征。结合当代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各种传播媒体在与图文符号、声音、虚拟视觉、光影、多维空间、画面等方面达到了完美和谐。信息设计背景下的图文符号传播在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味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崭新的体验过程。信息设计的存在和传播导致了图文符号与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之间的快速转换和融合,以往各自为营的信息传播方式一去不复返,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准确、全面、生动。

2.非线性表达线性表达就是有明确开始、发展和结束的一条线贯穿,比如以往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只能以线性传播的方式去传达信息,其单一的文本信息只能以单一的方式去接受。而非线性表达则是由多种可能组成的一张网,受众可以在其中肆意遨游和探索。动态图文符号与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相结合以后,信息间可以随意跳转,并且之间还有联系,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延展。由于信息设计背景下的多媒体本身是非线性的,它区别于以印刷品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单一的思维模式,以至于动态图文符号在发展过程中顺其改变,延伸出非线性的传播特征,引导出创新的逻辑思维模式。

3.互动互联信息设计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人们不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信息。受众从一个只能盲从地去接受去相信的被动者,成为一个可以直接参与的主动者。如果只是单向传播,缺少了反馈,就不能准确的控制,使得整个传播过程盲目、自以为是,就好比一座只能发射不能接收波段的“雷达”,显然这座“雷达”并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雷达。相对于平面媒体中图文符号的“只读性”,信息设计背景下的动态图文符号具有“可读可写”的特性,动态图文符号具有传播与被传播的双重特征。更深层次的情感可以在这个漫无边际的时空中无限延展下去。因此,动态图文符号的传播就是一个互动互联的双向传播过程。

三、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2篇

[关键词]诗歌 平面设计 《设计诗》 跨媒介叙事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66-02

2011年出版的《设计诗》①2013年在网络迅速走红,作者朱赢椿以语言图像化的形式创作了36首诗,如此新颖的模式引起了大众的热烈关注。《设计诗》可归类为视觉诗。学者Cuddon.J.A.这样定义“视觉诗”:诗人为了使自己的诗更好地让读者解码,根据诗歌的艺术形式特点,将其赋予绘画感,这种具有绘画感的诗称为视觉诗。②诗歌是音、义、形、境相融合的一种创作艺术,音即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属于听觉范畴;义指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念、情思、心志;形即代表声音和意义的形状,属于视觉范畴;境指诗歌的意境。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传统诗歌和视觉诗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形”的创作上,视觉诗充分利用各种视觉符号进行表情达意。在《设计诗》一书中,作者通过文字本身的字形变化或透过排列组合文字和符号,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和平面设计这一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融合,从而达到跨媒介叙事的效果。

在此,有必要对“平面设计”做一个界定: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釆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③平面设计以“信息的视觉呈现”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具体包括字体设计、编排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和标志设计等。

下文将对《设计诗》中“平面设计”和诗歌创作这种跨媒介叙事展开讨论,深究其怎样以“形”统“音、义、境”。

一、以“形”传“音”

文字符号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文字的出现,让“音”和“义”视觉化。在《小蜜蜂》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平面设计这一视觉传达形式,“音”的效果被凸显(图1)④。作者使用拟声词“碰碰”“嗡嗡”,来模拟小蜜蜂与玻璃的碰撞声和小蜜蜂自身所发出的“嗡嗡”声。为了表现小蜜蜂一整个下午都在撞击着玻璃,作者重复使用“碰碰”“嗡嗡”。如果作者只停留在重复使用拟声词这一层面,那《小蜜蜂》一诗中的以“形”传“音”并不明显,其作为视觉诗的特征也不具备。《小蜜蜂》中最妙的就是作者通过平面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将“碰碰”“嗡嗡”呈分散型排列,这呈现出小蜜蜂的活动空间;作者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将诗歌下方的文字缩小,一个连接符将处于诗歌最底部的小蜜蜂和最小的“嗡”字相连接,表现小蜜蜂的“嗡嗡”声越来越小,暗示小蜜蜂生命活力的逐渐减弱。从这首诗的视觉呈现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只小蜜蜂在紧闭的空间中的挣扎以及挣扎之后的筋疲力尽。

图1

二、以“形”表“义”

以“形”表“义”是视觉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设计诗》一书中比比皆是。在《念头》一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书籍的装订线把“眼”“耳”“鼻”“舌”“身”这几个字一一捆绑,下边写着“难以束缚的是‘念头’”,“念头”二字分布于装订线的两侧(图2)。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的设计,了解作者要传达的意义:被束缚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可以象征失明、失聪、嗅觉的失灵、被剥夺的话语权、行动的自由等,这些都是可以被束缚的,被剥夺的,但惟有念头、创意不可被束缚,这暗合作者在书的开篇所写的“想象另一种可能”,作者在创作中传达鼓励创新、想象之意。

图2

在《窗里与窗外》一诗中,作者描写了列车飞驰中窗里窗外的对比,对于窗外的表现,作者利用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法“虚化”将描写窗外之景的八个字“青山、绿树、老牛、农夫”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列车飞驰而过乘客所看到的窗外之景视觉化,将窗外的动与窗里的静相对比,凸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静止的对立统一,将瞬间和永恒以视觉呈现出来。(图3)

图3

三、以“形”绘“境”

意境的基本性质就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⑤,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周易·系辞上》最早提到“立象尽意”的问题:“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下》中“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虽然这个“象”与后来的“图象”还有差别,但中国艺术的“形象”“图形”却源于这个“象”。在《一小时车程》这首诗中,作者正是意识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侧重于“图形”的理解(图4)。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两行,第一行:初恋那一天,我送你去车站,我紧握你的手,默默不语一小时的车程;第二行:分手那一天,我送你去车站,我背对你的背,默默不语一小时的车程。从语言理解,这首诗描写了两个场景,初恋和分手时车站的送别,同是默默不语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只能从初恋时的紧紧握手和分手时背对背来感知到这对恋人感情的疏离,此外一无所知。但是我们能够在视觉上,从这首诗的字距间来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意境,诗歌的第一行字距越来越紧密,到结尾时,有些字甚至重叠;在诗歌的第二行,字距越来越大。从这两行诗紧密和疏离的字距对比中,象征了这对恋人在初恋时的如胶似漆到分手时的形同陌路。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初恋和分手这两个不同的场景中,这对恋人对“一小时车程”的心理感知是不同的,第一行诗表现出恋人对“一小时车程”的相聚时间之短的不满,第二行诗却可以看出分手时两人对“一小时车程”时间之长的煎熬。这首诗利用“平面设计”将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境表露无遗,达到以“形”绘“境”的跨媒介叙事效果。

人的视觉活动总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探求,在媒介迅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更加享受视觉上的愉悦。与图形相比,文字显得单调乏味,这也是如今文学式微的原因之一,而诗歌更是处于文学的边缘位置。视觉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因其以融合图文的创作形式给读者带来新颖的阅读模式。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赖于创新,朱赢椿的《设计诗》之所以走红,原因是其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享受。视觉诗在“诗”的创作中,注重以“形”来表达诗歌所具有的特性:音、义、境,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形”可传音、表义、绘境,而“形”的塑造有赖于平面设计这一视觉传达形式的运用,在《设计诗》一书中,我们看到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和平面设计的融合,最终达到跨媒介叙事的效果。

注释:

①朱赢椿.设计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②Cuddon,J.A.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revised edition. 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1979:495.

③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0页.

④本文所选图片皆来自《设计诗》一书.

⑤张节末.论宗白华中国美学理念的形而上学品格[J].文艺研究,2002(5):30.

【参考文献】

[1]董卫星.视觉形态语义[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2]谭捍卫.漫谈西方视觉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3篇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其最终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在传达信息时是以图像、文字以及色彩作为载体,并且这些信息载体会随媒介变化而发生变化。广义上的视觉传达设计包括了人类视觉所能接收到的任何事物,其在当代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丰富了当代设计学科的内涵。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了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的产生。

二、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涌现出许多新的观念,促进了视觉传达的发展。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在设计方面的新观念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二是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三是视觉传达设计大众化;四是视觉传达设计多样化;五是视觉传达设计媒介整合化。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一一分析。

(一)数字化的设计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开始朝数字化方向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艺术效果更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有效性,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体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形式将会是数字化设计,毋庸置疑,数字化设计能够将科技与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能够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促进设计技术的发展,更能使人们的生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其设计的方法较为单一,而数字化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将视觉以及听觉等感官有效结合,提升视觉效果,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能够改进传统的设计观念,重组设计形式,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能够有效落实。

(二)人性化的设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更为人性化,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设计回归人情味,数字化的发展,消费者对各类的设计具有更高的要求,其设计既要能满足基本功能,又要具有人情味,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也开始回归人情味设计,注重情感层面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人情味的注入。一般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开始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使设计的作品更具人情味,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其二是注重人文关怀,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外在,而我国的传统是含蓄内敛,这就限制了视觉传达的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打破了设计人员的传统观念,设计人员在对视觉传达进行设计时,开始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使人们能理解作品中的内涵,从而使其能够得到情感与心灵上的美好体验。如一公益广告中,小男孩在看到妈妈给老人洗脚后,在妈妈要洗脚时,为妈妈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对人文关怀因素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直观而形象的展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具有教育意义。其三是绿色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更为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关怀人类的生命,并以保护环境为主旨进行设计工作,这种绿色设计是设计人员对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三)大众化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化背景之下更加注重大众化的设计,大众化设计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视觉传达设计是服务于人民,其设计理念必须要迎合大众的心理,这样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价值,因此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必须要联系人们的生活实际,抓住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当然,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一般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商业性质,其大众化的设计能够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更具亲和力,艺术设计作品更能被大众所接受,有利于商业运转,从而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另外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更具娱乐性,有利于人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促进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多样化的设计数字化以及多年媒体工具的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的形态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设计理念得到了实践,开拓了视觉传达设计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设计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设计内容更为灵活,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享受,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多种形态的发展。此外,设计的风格也更为多元化,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原本平面设计风格上添加图片、文字、视频以及音频等因素,使视觉更具冲击力,视觉传达的空间更为广阔,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技术的作用,如由贴海报的形式转变为电视广告的形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当然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手法也更为多样,视觉传达设计与电脑相结合,使其设计的视觉形象更为灵活多变,给观众一种超现实的视觉效果,从而丰富了其艺术的手法,向人们呈现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法能使人们的思路更为开阔。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4篇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目前的信息时代与之前任何时代均有所不同,在信息时代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均受到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快速发展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标志设计虽然具有稳固的地位,但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标志设计的实质是信息设计,分析标志设计的可行性。在现代信息理论发展的背景下,对标志设计这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也是对标志设计理论研究的一种扩充。

关键词:

信息技术;理论;标志;设计

目前,标志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标志。标志设计属于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信息传递的一种中介,由于标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现代化信息与传达信息,标志设计作为CIS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标志还可以不断向公众传达着企业的强大实力与完善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等信息,并且通过不断的反复刺激与强化,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本文主要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出发,思考如何将标志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达,并更好的进行标志性设计,从而为后期标志设计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信息的概述

“信息”并不是现代信息理论产生的一个新词语。在信息理论诞生之前,“信息”一词就已经存在,并且被人们广泛应用。根据《新词源》的介绍,大约在1000年前,我国唐代诗人李中在他的诗中就已经使用了“信息”一词,信息的近义词是消息。这是我国古代诗词中首次出现信息的记载,与现代的信息,在意义与内涵中具有相似之处1。

二、标志设计的理论结构

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明特征的记号,同时,标志还具有表明事物特征的功能,将事物的特征用标志图形表现出来就称为标志设计。从信息的角度来看,标志设计主要是指一种可以被看作是标志信息的设计,同时也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标志设计的理论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标志设计理论中的信息设计

近年来,人们主要采用信息技术理论来对标志设置进行分析,而不是通过主观的臆想或者随意拼凑,主要是通过相关信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标志设计的一项实践,从而获得的一种自然结果。根据标志设计的起源、实质、目的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和标志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标志主要是一种图形符号传播,它可以非常形象的向人们表达出相关的含义,通过创新典型符号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其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标志设计的认识由之前的‘形象记号’逐渐转换为‘图形传播符号’,同时这也是对标志设计的一种认识,或者通过‘识别记忆’转为‘传达信息’。通过以上这几种观点可以看出,标志设计也可以看作是标志信息的一种设计2。

(二)标志设计的起源主要来自信息的需求

为了满足人民的信息传播需求,人们对标志进行了设计,从而创造了标志。早在文字创造之前,人们就开始使用标志来进行传播信息,例如:人们通过堆石与刻画、结绳等为标志来传递或者记录某件事情,这些标志在历史上均有记载,这就证明标志设计的起源主要来自信息需求3。

(三)标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

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使用与关注,目前,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标志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的传达信息,另外,标志设计还要讲究传达信息的速度,这对标志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4。

三、标志设计中信息理论的分析

在信息理论中,信息可以划分为语义信息、语法信息以及语用信息这三个层次。这是对信息最本质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研究标志设计中的信息构成,从而明确阐述标志设计的信息构成。

(一)语法信息分析

语法信息是信息中最基本的层次,也是事物变化与运动状态的一种认识论信息。语法信息在标志设计中主要是指信息形式的一种,它涉及标志的本身,且不需要过多考虑标志的效用与定义,是最简单、最抽象的一种信息层次。标志设计中的语法信息可以分为色彩信息、图形信息、文字信息这三种信息形式,具体为:①色彩信息。色彩是最能迅速表达信息的情感的一种,也是语法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法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色彩具有醒目的视觉效应,其中多样的心理效应还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5。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色彩定位,可以准确传递色彩信息,也是标志设计中色彩使用是否成功的重要关键,可以左右人们的联想、情感、记忆以及感知等心理。所以,在标志设计中,色彩使用的好坏与标志的内容、含义以及情感等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决定标志的使用的好坏。因此,在标志设计中,色彩信息主要有三种特征:一是识别;二是感应;三是适应。②图形信息。标志设计主要是一种独具艺术符号的图形设计。由于图形是一种象征性符号,信息传递迅速,语意丰富多彩,是一种可行的交流桥梁。标志作为现代视觉的一种重要元素,它与图形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图形具有千变万化的形态,题材丰富多彩,语言特征简明直观与通俗易懂,可以使不同人群均能接收与采用,图形可以分为抽象图形、具象图形这两种形式。③文字信息。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语言符号,可以直接表明其含义,具有传达信息的作用。标志设计中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对文字进行复制,而是承载原始信息还原的一种特殊思维过程,在文字的基础上,根据标志设计的理念,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并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的美感,且个性鲜明的一种汉字标志。因此,这种信息还原的结果不单单是简单的文字复制,而是一种加入了设计者的一种思维产物,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设计6。

(二)语义信息分析

语义信息是信息理论认识中的第二个层次,与含义中的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主要是指标志所表达的意义与相关内容。其中语义信息主要是利用语法信息来传达相关信息,通过可视的语法信息,传达可领悟的信息,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传达信息,并使受众利用“形”的标志来传达“意”。所以,在语义信息中要考虑标志本身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同时,语义信息要比语法信息更加丰富与复杂,两者之间即可补充也可相互促进。

(三)语用信息分析

语用信息是指与效用相联系的一种认识论信息,具体为标志所带来的功能与效果。语用信息在使用中主要考虑的是语法、语义、语用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涉及到受众的个性因素,因此标志性的语用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同时,语用信息密切的依赖于受众,所以才能有效实现标志的相关效用。

四、信息理论背景下的标志设计方法策略

(一)详细了解信息的简洁是标志设计的重点

在现代化信息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中传递信息的准确率与快慢,是衡量标志设计制胜的关键所在。换而言之,及时传递信息与准确有效的传递信息已成为衡量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一种标准。因此,标志设计中传递的信息越简洁明了,越能促进人们快速记忆与接受,所以,信息传递简洁是标志设计中的重点。

(二)加强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沟通

标志主要是指设计师们给受众发的一种信息。同样一种类型的标志,由于背景文化与审美、知识结构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对标志信息的理解就会存在差异。所以说标志信息的传达,就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传达信息的一种活动。想要成功的利用标志传达信息,就要建立一个设计师与受众们共通的信息空间,而这共通的信息空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具有接近的生活经验、社会背景文化等;②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对标志有着共通的理解。这个共通的信息空间越大,传达的信息就会越快。

(三)利用文字、图形、色彩等各自优势进行互补

由于文字、图形、色彩等都是标志设计中语法信息的一种形式。而图形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视觉图形;文字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符号;色彩不仅有直观的视觉冲击,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还可以与文字、图形相结合进行表达。所以,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有效利用图形、文字、色彩之间的优势,又要发挥出图形、文字、色彩之间的优势互补,科学合理的进行标志设计7。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理论背景下,信息地位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信息传达与标志设计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伴随着信息传达方式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与此同时,标志设计也从各个方面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根据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标志设计的信息传达现已成为标志设计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标志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图形、文字、彩色等的结合,还要充分考虑到标志传递的信息意义与内容是否及时有效,标志设计是否能带来功能效用。同时,还要对标志的传达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标志信息传达的各个环节,并确立标志信息传达的相关规律。因此,标志设计主要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形式,既要重视标志设计的信息因素,又要重视信息传达的规律,这些是每个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信息就具有一定的基础地位,并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张筝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注释:

1.朱广宇,蔺昊天,魏婧,郑佳,代如昱.城市道路可变信息标志的国家标准设计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6:112-116.

2.赵慧臣,文洁,贺玉婷.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建构与实施方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3,02:66-72.

3.秦丹,武丽志.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技术应用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54-59.

4.张娴.标志设计中的书法意蕴——从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谈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10-113.

5.张建设,初冬.基于系统思维理念的现代数字化标志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教育,2013,08:166-168.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中文字体设计;新特征;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不仅庞大,而且种类繁多,但价值密度较低,且处于动态变化中。在这个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成为设计领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从中文字体设计领域来看,在如今这个大数据形势下,我国中文字体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体验的日趋丰富化等新的特征。因此,要求设计师们应当充分把握好大数据这一时代契机,明确当前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现状,善于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经验,不断创新,促进中文字体设计逐步朝着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 “大数据”的内涵

所谓的“大数据”,也被称为“巨量资料”,主要指的是网络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资源总体量巨大,难以采用常用软件等处理工具,于一定时间内迅速完成,也难以将其整合、加工为对用户具有巨大价值的资源。具体而言,大数据的大小会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剧增。对于不同部门而言,满足大数据标准的规模数据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范围通常从几TB到数千TB。

根据国外一组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每天信息流通量即使采用1.68亿张的DVD,都难以存储完。电子邮件总量高达2940亿,每日博客、日志量在200万以上,网民所发照片量超出2.5亿张,Pandor音乐播放时长高达1870万小时。随着全球数据规模的持续拓展,数据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2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新特征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体现着数据体量庞大、信息密度低、所需处理速度加快、数据多样化强等特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信息更易掌握,若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优势,将会更精准地进行设计定位,协助创新设计。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在大数据背景下其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

2.1 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应用广泛普及,中文字体设计的承载媒介也日趋多元化,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可视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大数据的介入赋予了设计师更丰富的表现方法,更灵活的承载媒介。诸如可视化网络、软件、视频影像、交互体验信息等等,这些都赋予了中文字体设计更多样化的形式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促使中文字体设计开始出现了诸如动态化、多元化的新型表现形式。

2.2 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

在新时代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技术支持十分有力,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比拟的。不仅如此,大数据背景下巨大的资源优势也催生了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思维广度,引发了中文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发展。例如,借助于触摸、触感等互动性设计,利用肢体动作实现交互式设计体验,明确目标实现可视化网络活动等等,此类表现形式、手法都为中文字体设计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3 体验的日趋丰富化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带给观众的体验越来越丰富,受众甚至可以产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知觉体验,赋予了设计更立体化、全面化的吸引力。例如,随着动态技术的应用,中文字体设计开始朝着动态化方向发展,也开始进一步拓展其记忆、感知等多方面功能,不仅具有视觉、听觉双重刺激,而且呈现给大家更丰富、多层次的艺术审美。

3 大数据时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未来趋势展望

对于文字而言,其本质在于记录情感,传情达意,也可将其视为一种表意符号。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展趋势下,设计者开始广泛、深入地寻求相同的文化立场下的语意传达。中文作为我国典型的文化符号,也在试图寻求新的国际语境。对设计师而言,中文字体设计问题仍有待研究、探索。在新环境下,数据时刻改变着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中文字体设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未来,中文字体设计将进一步推陈出新,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深入。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迫切要求创新与变化。不仅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似乎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这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中文字体设计的青睐,也体现在当前我国设计领域对国外优秀设计思路、方法的借鉴,如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持续发展。中文字体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在全球领域的影响力,催生了各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表现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虽然,国外很多设计师对于中文字体的尝试为我国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但就中文自身而言,无论在表现方法上,还是表现形式方面,仍需要融入我国中文独特的构成与表达方法,不管对于技术难度,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仍待我国设计师进一步深入探索。

自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到如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漫长发展、探索、创新,也受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和影响。纵观我国传统中文字体与现代中文字体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中文字体设计的研究的广度、深度。在全球这个大数据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如何维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的道路,成为设计人员不得不深刻思考的问题。纵观全球设计领域,各大国家的设计师们都将设计重点放在本国本民族字体研究方面,不断加以探索,赋予深刻的创意,为观者带来无限创意与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打造多变、丰富的视觉效果。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文汉字,更应当充分发挥其先天结字造型的优势,实现形、音、义的三位一体化设计。当然,我国现代优秀设计师对中文字体的设计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这也为广大设计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对于设计师而言,应更多地思考全球文化大融合这一形势,对如何实现中文字体设计中东西文化的碰撞、融会,加强沟通、交流,吸纳不同类型的观念、形式、手段,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和模式,立足于当代大数据化的舞台,对中文字体设计创作途径加以拓展,除了满足字体的使用功能以外,善于创造新的生命力,打造出极具民族感、时代感的现代化中文字体设计作品。

4 结语

一个新时代到来带来的往往不仅是机遇,还带来诸多挑战。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设计师不仅需要快速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把握潜在机遇。同时,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设计动态,促进自身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于设计自身而言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二十世纪中文字形结构研究[J].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12(05):241-244.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6篇

关键词:格式塔网页设计视知觉

引言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探讨视觉感知及其与学习、思维的关系,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网页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浏览者的视觉感知来接受网站信息。因此,研究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无疑对网页界面的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是将特定的视觉信息要素,根据主题表达的需求在特定的页面上进行的一种编辑和安排,其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对视觉感知的生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视感知规律,其中包含了“图底”这个核心概念,和“简明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等视感知特性,将这些规律引入页面设计,有助于我们优化视觉时代“形象过剩”状态下盲目的网页设计,提高信息传达的速度与准确度。

1.图与底

在人的知觉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知觉能力是在图形与背景间作出区分。“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被看成是用来衬托图的背景。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鲜艳;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被感觉成图。

由于图与底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对性质,在网页设计中,应当明确区分图与底,主体与背景。另外,主体自身结构要清晰明了,背景不能过于复杂,这样才有利于浏览者辨别需要了解的信息。在背景的色彩搭配上应尽量选用同一色系的颜色,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色相环中相对的颜色,大面积同一颜色宜采用低对比度,避免用强烈刺激的颜色引起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与厌烦情绪。格式塔理论的图-底规则不仅说明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而且指出了背景在一个格式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背景的作用,图形是依赖于背景而存在的,要使主体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底将它衬托出来。因此无论在文字、色彩、图像,还是动画和视频方面都要坚持图底原则。

2.简明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简化”倾向,所谓简化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即物体中包含的成分少或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是一种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括太多不相关的单位,眼睛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否则,整体形象将无法被正确感知,这种形象势必会被人们忽视,以至拒绝接受。

我们可以将这一观点延伸到网页界面设计中。首先,在网页界面结构的设计上,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网格结构,结构的设置应尽量简单明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也符合人们对规则形的喜好,利于浏览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需要的信息。

其次,在图像的选择上,应避免使用过于繁复杂乱的、容易分散浏览者注意力的图像,这样会增加浏览者找寻信息的难度。

再次,在进行文字编辑时,应该考虑编辑的最终效果。文字应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页面繁杂凌乱,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易读,不能为造型而编辑,忘记了文字本身是传达内容和表达信息的主体。在字体的选择上,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但同一页面上的字体种类最多只能有三四种,这样才不会显得花哨。字体的选择应依据段落大小和内容层次,由重到轻、由粗到细。字号的选择也应该依据内容层次由大到小,但到了节以下的层面,可以选用同一字号但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分。在文本密度方面,文本应该以短小的组块形式出现,并且应该经过编辑,以简化内容。3.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

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的本质上都是简化和整体化知觉对象的组织原则,与前面的简明原则类似,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识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不同的文字或图形组成部分位置靠近,浏览者就比较容易看出它们是一起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页面上的任何元素,如果在功能或内容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较小的空间距离,做到“物以类聚”。比如,页面中用以解释图形或用以表明某一部分图形的文字就应当紧挨其所指的图形或部分图形。

相似的物体也很容易被认为是从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因而,需要通过将浏览者注意力集中于视觉范围内的关键概念,帮助他们获得信息。在网页界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强调、动画、对比色的使用或其他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假如一个图形中的组成部分都属于同一风格,这个图形就被视为一个整体。为了使浏览者重点关注图形中的特定部分,对这一部分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动画、闪烁或其他区分方式。但是,如果一幅画面中区别过多,也会使浏览者难以注意需要获得的信息。因此,这些方法应该用于强调关键信息或图形的关键部分,而不宜用于大片信息。

4.闭合原则与网页界面设计

闭合原则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完形的行动。这一规则表明,每一种视觉样式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对于模棱两可的视觉样式,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不同的样式加以组织,这时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因此,在网页界面设计时,应当避免出现不完整的图形,以免使浏览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琢磨图形的含义,而不是从网页上获取信息。

闭合规则还表明,视觉形象被知觉的形式是首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被知觉,然后再以部分的形式被知觉。因此,在进行网页界面设计时,要强调整体风格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结语

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网页界面设计,目的是希望网页设计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浏览者对页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页面设计大多还是从直觉出发,离科学的页面设计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想达到科学的页面设计,就要在设计时遵照人类的认知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正确地应用到设计实践中。而如何将格式塔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仍是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方著.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

[2]卡尔·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7篇

关键词:商业广告;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法

本文涉及到的商业广告图画可以描述为:一张木质餐桌上摆放着色彩搭配鲜艳的三菜一汤,金黄色的鸡腿,雪白色的香米,鲜绿色的蔬菜和酱红色的鲜汤,右手边上枕在筷枕上黝黑的筷子,再配上让人垂涎欲滴的饭菜名称和广告标语:“美味升级,营养加倍”和放在广告图画正中间的红色大字“功夫鸡腿套餐”。广告图画通过选择营养丰富、色彩艳丽的饭菜组合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首先提升消费者的注意力,加深其对餐品的印象,进而增强品尝的欲望,有效刺激了消费者对广告图画的味觉感受,最终达到鼓励其购买的目的。分析还发现,无论饭菜的颜色搭配还是摆放顺序绝非广告人的随意安排,而是其出于商业利益通过对每一个社会符号意义形式的精心设计和对“视觉语法”在广告图画中达到最大商业利益效果的完美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隐藏商家的意识形态。至此,这则商业广告图画的“视觉语法”巧妙地把并不一定和宣传图画一样美味的真实餐品成功推销出来,可见视觉语法在Halliday 语言纯理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表达的重要性。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商业图画,第二部分分析图画中的广告话语。

1. 广告图画解读

广告是商业利益的代言人,广告的手段是把欲推销产品展现出来,目的是鼓励潜在消费者购买,主旨是达到盈利。广告与生俱来的这种特性决定其与消费者的交流方式必须而且只能是双向互动的。分析发现,本商业广告图画采用色差效果、视觉重点、背景虚化等策略,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宣传效果。图画中最惹眼的属大盘金黄色鸡腿,然后是雪白色香米,最后是嫩绿色蔬菜和酱红色鲜汤。黄绿红白的餐品搭配色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背景由浅到深的橘红色渐变并把深色渐变区域集中在主要餐品上的表现手法,都是在强调传达“重磅出击食品”的信息 ,努力吸引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力。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看,广告图画对于餐品颜色的搭配并非随意选择,而是通过利用强烈的色差效果刺激视觉感官来引导消费者对美味佳肴产生特定的味觉联想,同时暗示购买本餐品所带来的美好享受。作为图画意义延伸的重要广告话语之一“功夫鸡腿套餐”的颜色选择和画面正上方位置的安排也突出体现了餐品的重要性。用红色的广告话语所象征生命力、激情和活力的意义融合在餐品名称当中,暗示使用该餐品后带来的效果。例汤的红色和背景的黄色属暖色系,与黄色的炸鸡腿在色彩上形成呼应,在突显鸡腿主要位置的同时体现了热情邀请的含义。至此,广告中的“四位主角”用广告话语和色彩搭配的效果营造了美好氛围,在许诺享受特权的同时邀请并期望消费者加入到本广告中,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了双向交流的目的。

不同的视觉重点所凸显的不同事物体现广告图画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程度的不同。Kress & Van Leeuwen (1996)指出图画中不同事物间大小比例关系与图画的交流意义密切相关。放大凸显图画中某一事物起到视觉重点聚焦作用,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缩小与其交流的心理距离,前景化主体事物;与此相反,缩小显示图画中的事物,创造悠远深邃的意境可以分散视觉注意力,拉大心理交流距离,为烘托主体起到背景化效果。对比广告图像中“四位主角”展现的视角发现,图画突出显示金黄色鸡腿,其所占画面比例最大且位居四盘美食正中,在图画中属于前景事物,这样的布局安排说明图画旨在把消费者的视觉重点聚焦在鸡腿上,强化新鸡腿餐品的中心作用。其他三道菜品基本属于家常便饭,因此所占画面比例较小且相对于新餐品的中心位置比较靠近画布边缘,起到陪衬的背景作用,所展现的视角较分散。这种画面的分布比例充分地表达了广告创意的初衷同时也替消费者消费明确了目的,从而达到了推销的目的。

背景的虚化可以扩大广告图画的视觉空间,反衬前景事物,形成视觉重点,冲击视觉,刺激味觉,引发食欲,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广告图画用以黄色为着色基调缺失图案的背景与餐具和餐桌的颜色一致并接近与炸鸡腿为主题的金黄色的表现手法来虚化背景,扩大视觉空间,形成视觉差异的同时前景化欲推销餐品的位置,突出其特点。除新品鸡腿之外,其他三个前景事物颜色鲜艳清晰恰好与缺失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再次突出重点事物,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可见这幅广告图画的设计是处处在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希望通过视觉的刺激达到嗅觉和味觉的刺激,从而让消费者胃口大开。

通过对这幅商业广告的解读表明,图画色彩的强烈反差和画面比例分布所带来的不同视觉重点,可以有效刺激视觉和味觉等感官,影响潜在消费者的思想和行动并成功鼓励其购买推销的产品。广告话语统一采用黄色,这与套餐主题中金黄色炸鸡腿形成呼应,再次突出鸡腿的重要地位,衬托了其重要性。讨论还表明,图画背景所表现事物的意境越是广袤,视觉重点越分散;意境越亲近,视觉重点越集中。广告图画用对事物不同视角的处理方法来引导消费者产生某种特定的联想,并指导其以这种特定的方式理解广告语篇。

2. 广告话语人际功能分析

广告画面最重要的是图画,但广告话语设计对于广告的宣传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这则广告图画中的一部分广告话语是:“美味升级,营养加倍”。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来分析,发现这两组词属于物质过程,虽然都没有动作者但在这个语境中很明确指这套新餐品,动作目标是“美味”和“加倍”。这说明广告语言表达的是“这套新餐品升级了美味,加倍了营养”,表明餐品所具有的新特性,暗示购买其餐品所带来的享受。没有动作发出者,也就隐藏了广告话语影响消费者个人感受的企图,从而顺理成章地把商业意识形态强加给消费者。从语气上看,这两组词是陈述语气,表达客观事实,意在说明客观事实的情况,增强了广告的语用效果和餐品口味的真实性。这套餐品用“鸡腿套餐”来命名足以,可是广告人给套餐加了“功夫”两个字。“功夫”与武术紧密相连,有传承中华武术精华,表达“久经锤炼而终成大器”的意思,不但表明餐品制作过程精细、口感独特,而且也表达了该餐馆历史悠久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消费者购买餐品的欲望。

广告文字排版形式也是意义的表达形式。在广告图画的左下方纵向列出了图画中四道餐品的名称:“功夫鸡腿”,“原盅蒸饭”,“时蔬”,“例汤”,这种排版方式突出显示了信息内容,并加强受众对菜品名称的认识度。产品名称的排列顺序及词汇搭配、颜色也体现了广告人的独特创意。“功夫鸡腿”放在第一位,表明这个套餐的主打菜品是“鸡腿”,强调它在其他餐品中的重要地位;“原盅蒸饭”本可以言简意赅为两个字“蒸饭”,不会影响餐品的描述,可广告话语加了两个“原盅”,表明蒸饭不是用传统方法做出来的,是经特殊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想传达与传统口味不同的意味;“时蔬”和“例汤”的表达,不但表明餐馆对配菜的不确定性的表述,而且说明餐品的变化多样,同时也为图画和实际产品间的差距提前做好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3. 结论

商业广告语篇中的每一个符号,包括图画都是意义的表征形式,都是为最大化商业利益服务的。作为“无声”的语言,商业图画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更加自由灵活、生动形象。对商业广告图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分析表明,含有大量预设信息的广告通过广告语篇的意义编码把商业意识形态巧妙地强加给消费者而不被察觉,成功将这种意识形态特征意义注入其潜意识里,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思想和行动。再次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来审视这则广告,发现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用视觉语法诸如视觉重点、色差效果,背景虚化等手段来发挥积极互动的人际功能,刺激并鼓励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真正达到盈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2]Hodge, R. &G. Kress. 1988. Language as Ide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Kress,G &T. Van Leeuwen. 1996. Reading Image: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London: Routledge.

[4]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视觉传达设计背景及意义第8篇

关键词 网络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175-02

1 关于网络媒体

在这个时代,新媒体所创造的互动沟通方式是最热门的沟通方式。人类在20世纪能够迅速得到全球各地的信息,并透过不同感觉所得到的不同信息之间会互相影响,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人类常用不同形式的媒体来增加沟通的效果,如科学家们也常利用计算机绘图表现单调的科学数据。因此,在这个多媒体传播时代,人们运用电脑储存与再取信息的技术,将各种沟通媒介结合成不同的多媒体系统,随时随地互通信息。网络是一种交互式的媒体、目前最热门的信息网络系统是互联网,它是现代人最常用的通讯方法,互联网是一群网络的集合,是一种吸收新知识的工具,是在网络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递信息的多种媒体结合。

1.1 网络媒体的产生

互联网是在1960年,美国政府能使核战爆发时,保持电子通讯系统的畅通建立的分布式分组交换网络计划,到了1972年,从事的通讯服务最主要的有3种:电子邮递系统、档案传输和远程登录。1993年,互联网受到全世界的热切关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成为连通世界的网际网。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正式被称为“第四媒体”。而网络媒体主要指互联网,即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它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我国网络媒体通过三大背景产生的:首先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次是互联网自身的功能促使了网络媒体的发展。由于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易的商务平台。即它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它的交流功能;二是它的信息传播功能;三是它的商务功能。传播信息是互联网的重要功能,所以被称为是一种媒体。美国传统媒体的网络化风潮对中国网络媒体提供了重要启示,尤其是万维网和浏览器的推出,美国报刊上网的热情空前高涨。大量的门户新闻站点和独立新闻站点都纷纷加入了网络媒体的行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任何单位或个人都能创办出有特色、有个性的网站,并使用现在丰富多彩的各种软件进行网络创意设计。中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之后,在国内的众多新闻媒体的推动与宣传之下,发展迅速,为我们提供了与西方国家距离缩短的捷径。

1.2 网络媒体的特征

网络媒体省去了印刷、储运等环节,具有图文声像并茂、交互性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速便捷、等诸多特点,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出版周期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它强大的检索、超文本功能,使它在大众文化传播媒体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媒体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络上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其具体特征如下:

网络媒体传播与更新速度快。它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及高速传播,网络媒体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更新速度快,更新周期却可以分秒计算;网络媒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网络媒体经过数字化处理信息,存储数字信息的是价格低廉且非常方便的硬盘,硬盘可以储海量汉字。

网络媒体的范围广,并且易检索、复制和拷贝。网络媒体真正具有全球性,凡是网络数据库里的资料,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查询,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拷贝也可以由打印机打印。

网络媒体是多媒体、超文本。网络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新闻信息,网络信息融合了图像、动画、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是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的综合体。它又是超文本的,能从一个文本跳转到另一个文本,即在数据中包含与其他数据的链接,设计成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超媒体又扩展了超文本,用户接受新闻内容时可方便地联想和跳转,即使用时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或播放一段视频图像,这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和思维规律。

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网络媒体最独特、最别具特色的特性就是它的交互性。网络媒体具有自下而上交互性,浏览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同网络媒体和有关编辑进行交流,并可以用其本身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网络的互动性则使网络媒体的传播过程有助于媒体便捷、低成本地搜集受众反馈信息。

网络媒体对报刊的直接影响突出表现在时效冲击,报纸做不到编排手段和方式的灵活变化,而电脑完整可以做到实现编排到的全过程,网络广告的出现无疑影响了报刊广告客户;网络媒体对广播的最大影响是大大削弱了广播的时效性优势,网络的实时交互传播,使广播让听众参与节目的看家本领变得乏力;对电视的影响。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不足,加之传递电视信号的技术问题,使得它对电视媒体影响较小,如争夺电视观众市场、争抢新闻时效等所造成的冲击比广播报刊要小得多;对通讯社的影响。通讯社的任务主要是向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消息,以前新闻必须通过这种途径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传播,而如今各家纷纷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使用户通过网站直接看到播发新闻和提供信息的窗口,所以网络的出现受益最大的应该是通讯社。

2 网络媒体之视觉页面设计

网页是构成互联网的基本元素,每个网站都是由诸多网页构成,互联网是由成千上万的网站组成,网页设计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媒体之上的新型设计,网页的设计可以讲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是网络最终效果的直接体现。它包括了传统的报刊、杂志、海报等媒体的设计因素,又有其自身的设计特色。所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其包含的信息量大而系统,如视觉美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它与传统媒体的表现有诸多不同。网络信息传播是集艺术创意与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过程,具有声、像、文、视觉、听觉、互动等的特点,通过视觉页面设计进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

2.1 视觉传达与认知

网页的最终效果是以视觉画面呈现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视觉是构造的一种描述,视觉与认知是每天每一个人都要接触到的现象与过程。是从外部世界的图像中获取的东西。认知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是记忆、学习、知觉、注意、表象、概念形成、问题求解的信息处理过程。

浏览者要学习从网页上看见信息,设计者要了解浏览者的视觉能力,协助浏览者获取信息,从而才能设计能通俗易懂的画面。在视觉过程中,感觉刺激是以光的形式透过眼睛传送到大脑形成有意义的影像。虽然人类一睁开眼睛就能够看到东西,不过浏览者需要靠其个人的经验、知识以及周围的环境来诊视这个影像,需要学习如何决定从所有看到的东西中选择想要看见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所有看到的东西进行选择,并要学习如何去选择所看到的东西。从而推理与决策我们的判断。

知觉认识。信息经过头脑的综合与解释产生反映事物的心理现象,人类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就是知觉,人类的知觉具有一定的规律。即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并在头脑中综合成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与感觉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感觉和知觉就都不存在了。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知觉包含了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成分的作用,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以知觉形式来反映事物。网络的页面设计要注意其使用性,更要讲究艺术性,它向浏览者传达某种信息,促进商品的销售,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欲望以及教育和娱乐的目的。而浏览者是通过感官最选去接受视觉刺激,利用知觉充分发挥网络的吸引力。浏览者在网络中接触到若干视觉信息,它们超过了其实际的需要和记忆范围,浏览者必然会进行信息选择。而信息的意义不仅是信息要符合浏览者的需要,而且信息的意义还是知觉理解的前提,即意义的信息是能理解的才会被知觉,从而引起视觉运动。

心理认知。认知简单的说就是知识的获得和使用。即知识在人们记忆中的贮存,以及贮存的内容和知识的使用、处理。心理认知结构是信息处理模式,它视人类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阶段:输入的信息就在这些阶段中进行某些独特的操作,最后的反应就被假设为这些阶段和操作系列的结果,然后发挥自己本身的独特作用。

2.2 视觉传达与格式塔

“格式塔”源于德语,格式塔意指人有这样一种本能,是完形心理学说的音译,它将整体概念与形式、形状以及格局等概念融合起来,是将本无联系的视觉因素组合识别和记忆。视觉认知就是对观察事物的过程,强调应把行为与经验作为有机的整体。它认为认知的基本因素是格式化或归类。一个视觉形象的各部分可以作为不同的组织部分来加以考虑、分析和审视,一个视觉对象实际上它超过了部分的总和。

格式塔的主要内容:

视觉统一。这是一个基本的设计概念,视觉元素看起来也似乎是融合在一起的,说明了设计中各元素之间的一致性,视觉上的联系存在着一种和谐和完整。根据格式塔原理,人们观察某个视觉形象时,是从整体出发。

形象与背景。当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不管看什么,我们观察到的事物就被称之为对象,并把这个事物和其背景分开才能看见事物。即使形象和背景是处于同一个平面,形象和背景不能同时被观察。

背景是不可视的图形。图形、背景概念也同样适于多种感觉的体验。用声音来表现形象与背景的概念是当背景充满了其他声音时,我们仍可以用正常的声音与朋友交谈。你的声音是形象,其他的声音就是背景,视觉几乎是所有动物的生存手段,并通过视觉来获取外界信息。视觉是人类思考和丰富生活的工具,是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器官。人在视觉上对于相同的事物如造型类似、位置类似、大小类似、明度或色彩类似、空间方向类似和方向类似的事物会归纳在一起。适当的视觉时间和事物之呈现速度有关。如在电影中两格之间,以多于1/6s之速度放映,则视觉上会产生2个动作不相连续的现象。对空间而言:适当的视觉空间与视野中的参考物有关。在位移的作用里,参考物是保持静止,而依附它的物象则被视为运动的。

2.3 视觉传达在网页设计中应用特

作为视觉设计范畴一种的网页艺术设计,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主题效果,通过对网页主题思想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条理性处理,使之符合浏览者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和逻辑方式,通过对网页构成元素运用艺术的形式处理,营造符合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增强浏览者对网页的注意力和内容的理解,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

网页信息具有动态更新和即时交互性。在网页环境下,人们通过视觉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之中。网页设计人员必须在保持网站视觉形象一贯性的基础上,根据视觉传达特征在网站各个阶段,配合网站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经常地对网页进行调整和修改,不断创作出新的网页设计作品。由于超级链接的出现,网页的组织结构更加丰富,使页面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也给设计者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了让浏览者在网页上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设计者必须依据视觉传达的特征考虑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足够的、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读者在网页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必须考虑更多的问题,让浏览者对你提供的巨量信息在视觉上感到有条理。

目前网页中使用的多媒体视听元素主要有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随着多媒体文件格式的推广,运用多种媒体元素来设计网页,以满足和丰富浏览者的视觉要求是未来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设计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者不能超越自身己有经验和所处环境限制得到一种想象和创造的自由。网络艺术创意主要表现为主观因素,网页设计者应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掌握视觉传达艺术的规律,实现艺术想象,满足浏览者对网页信息的视觉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