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发展趋势

农村发展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04 17:32:39

农村发展趋势

农村发展趋势第1篇

关键词:农机具;农村;发展趋势;探究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在繁荣昌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农村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大增加,对农村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力度也大大加强,农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批农村人涌入城市的现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农村的农业生产也逐步实现科技化、现代化,节约了劳动力的投入,也减小了农民的生产压力,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具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所以保持农具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当前农机具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市场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它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之命脉。而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与器具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农机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充分弥补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缺陷,各种科技化、现代化的农机具投入到农业的生产中,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我国农机具的数量增长趋势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具的数量变化趋势十分明显,增长的趋势十分快。比如在2006年,全国耕地的机械化水平达到了38%,截止到2014年,全国的耕地机械化水平已经高达61%以上。而且在2006年,全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2522.12万kW,截止到2014年,全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高达107600万kW。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农机具的生产投入也有所增加。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发展足够重视,所以国家对农机具的投入也相对较多。不但为农机具研发提供经济支持,还培养农机具研发的技术人才,为农机具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国家也为农机具的推广使用而奋斗,农业生产者在购买农机具的时候国家会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农机具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这主要因为我国的地貌特征十分丰富,有丘陵、有平原、有山地,农机具在平原地区的使用率是很高的,但是在丘陵和山地中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具的推广应用。

2农村农机具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科技水平以及军事水平等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农机具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机具的创新、质量以及技术含量还有待提高。为了适应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的农机具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理应如下。开发更多新的农机具。我国地貌特征十分丰富,农业生产地区跨度广,覆盖面积宽,这使得我国还有很多山区或者丘陵地区的农村农业生产是没有实现机械化的,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层次上,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该开发更多的农机具,让这些地区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农机具进行耕种。提升已有农机具的技术含量。就中国目前的农机具而言,很多农机具的功能单一,而且其技术含量也不高,往往在农耕之中要用到很多种不同的农机具,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限制了农机具的广泛使用。所以应该提升农机具的技术含量,实现一机多功能的目标。提高已有农机具的质量。我国已有的农机具很多使用寿命不长,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抛锚,这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所以农机具在未来的发展应该注重提升其质量,保证其能够更长时间的正常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生产者对农机具的正确评价和使用,才能让农机具得以大力的发展和全面的覆盖。

农村发展趋势第2篇

【摘要】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秸秆和薪柴为主,但存在着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地域差异显著等问题。分析表明,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生物质能。为促进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议采取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消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障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能互补开发农村能源,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

引言

农村能源是指农村地区的能源,包括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主要是当地的可再生能源)[1]。实际上,农村能源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发达,很少获得商品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当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6年乡村人口总数达7.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6.10%[2],农村能源关系到全国1/2以上人口的生活用能供应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搞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中国农村能源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2007年度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趋势、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

在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截至2007年底,全国省柴节煤灶保有量1.5亿户,节能炉3471万户,节能炕2024万铺;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总数已经达到了2650万户;太阳热水器保有量达4300万米2,太阳灶保有量112万台;已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处,建立了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点,为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l)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t稳步增加与20。。年相比,2。。7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32.1%,年均增长率为4.。%,低于全国同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呈稳步增长态势(图1)。其中,商品能源增加了47.6%,年均增长率为6.7%;非商品能源增加了26.4%,年均增长率为3.4环。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0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350.5%,年均增长率为24.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122.5%和95.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4.3%和n.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67.7%,年增长率为一17.2%(图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2)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秸秆和薪桨为主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48.33%,薪柴占28.10%,煤占14.08%,电力占5.47%,沼气占2.21%,液化石油气占1.71%(图3)。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农村发展趋势第3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金融服务 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大部分国有银行都纷纷退出农村市场,这就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为主。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广大基层农民的金融意识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金融意识的提高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太突出了新的要求。

一、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的问题

资金问题是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制度较之其他的商业银行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其存款业务难以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相抗衡,这就导致农村的存款业务严重流失,信用社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结算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与各地都有着资金往来的情况,但是相对于其他的银行来说,农村信用社往往以传统的结算形式为主,通存、通兑以及信用卡业务的普及型很小,除此之外,异地存款业务也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存款流失,严重的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三)服务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金融服务非常单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农村的发展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必须从内部的体系为出发点,不断扩展新的金融品种,为广大的农村和农村中小型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服务理念的全面提升

农村信用社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提升现有的服务理念,为此,管理人员必须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将广大的客户作为服务的中心点,全面的提升信用社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据有关数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群体中,其学历以专科和专科以下工作人员为主,这种学历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求。为此,必须要做好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培养及教育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完成思想上的进步,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务意识,在工作人员的心目中树立起客户为上帝的思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高水平、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入门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信用社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除此之外,信用社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内部企业文化的塑造,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保证农村信用社也已得到完善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信用社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在信用社的内部必须要建立起差别性的服务观念。这些优质客户主要包括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个人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发展的阶段,在企业得到发展,资金实力较为雄厚之后,可以会脱离信用社与其他的银行合作,那么这就会出现一种恶性循环,企业依靠信用社的贷款得到发展,但是在发展之后又脱离了信用社,这就严重的制约着信用社的长期发展。因此,信用社的内部必须要树立好有差别的服务观念,为优质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在帮助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业务的增长。

(二)服务制度的改革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服务制度的改革也初见成效,但是与其他的商业银行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条件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制度的改革,促使其服务质量的提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三)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

农村信用社现行的人才引进制度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人才机制不合理,人才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不高,那么农村信用社便无法得到完备的发展,因此,在信用社的内部必须制定好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实施阳光公平的人才招聘制度,提高人才的准入门槛,聘用有学历、接受过专业内训的人才,此外,还可以使用外聘的方式从其他金融机构聘请有能力的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信用社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绩效考评体系,为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经营管理情况的不同,完善现阶段的职工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实际目标的完成对职工进行全面的考核,此外,考核制度要与薪酬直接挂钩,对于表现优异,任务完成情况好的职工要予以适当的奖励,未完成任务、工作积极性差的职工则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全面提高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能力,制度的改革是其必然的发展道路,在未来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将会在人才引进、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相信通过个方面的努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将会步入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定军.对完善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探讨,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

农村发展趋势第4篇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低保,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早是国家在城镇居民中推行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而农村低保,就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从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我国农村低保发展的基本历程

早在1990年,山西省在进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时,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政策创意当时在农村并没有能够发展成为可行的社会政策。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立城市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再次被提出。19%年民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同时,在这个文件中,也确立了“保障资金由当地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分担”的筹资原则。此时,上海、北京、广东、辽宁等省市纷纷提出了“整体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设想。到2003年,民政部官员披露:已经有23个省的2037个县市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对象为404万,约占农业人口0.4%,支出的低保资金为8亿元。为此,民政部发文要求各地对特困农民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并寄希望于中央给予农村低保财政支持。但是,遗憾的是,2003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未通过针对农村低保的新政策。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农村需要救助的特困人口共有 1972万,东部8省市领取低保证的和中西部23省份领取特困证的加起来合计共有1257万人,得到低保救助的占调查特困人口总数的64%。另外,全国还有255万“三无”老人得到了“五保”供养,其中有50余万老人在24000多所各类敬老院中安享晚年。

三、我国农村低保发展的社会趋势

(一)最低生活保障应纳入全国性保障范围,同时,尽快完善以制度保障为主、临时救助为辅的科学救助方式。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弱势社会成员提供满足其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保障形式,其保障对象是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标准之下的社会成员。之所以要将最低生活保障纳入全国性社会保障,由中央政府从社会保障预算中支付,是因为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越多的地区,其经济越不发达,财政往往入不敷出,靠地方政府自身难以做到对所有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们提供保障。为了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由中央政府制定保障标准,由中央预算统一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从维护安定的大局来看,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在城市,从客观需要来看,需要救助的大部分人在农村。因此,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采取渐进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预算收入状况,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同时,目前我国由于临时救助制度尚不完善,致使许多压力都集中反映到了农村低保工作上。

(二)通过立法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国家运用了立法手段来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执行。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有企业改革中带来的工人下岗、失业人数的增多,使少部分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加之原单位集体福利下降,保障功能弱化,使得城镇中的相对贫困问题显现。面对新情况,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出路就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救助工作的立法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立法的完备才能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进行。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法律依据。因此,加快《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应纳入立法日程。

(三)加速推进信息化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并进行社会化发放。农村低保对象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传统的管理方式鞭长莫及。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低保网络化管理与服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发展趋势。同时,在确立低保标准和对象时都有科学的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经常调整。确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因为它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如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开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的承受能力、物价上涨指数等。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存在着各种差距,如东部的物价水平高,而西部的物价水平低;南方地区没有取暖支出,而北方取暖是必需的。因此,在确定低保标准时,必须考虑到多种因素。

(四)努力实现保障标准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作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大,城乡界限正在变得日益模糊。而目前,在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上,城乡差异较大。随着经济发展,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是现阶段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因而,各级财政仍应大幅度地增加农村低保资金的投入,中央财政理应进一步加大农村低保资金补助力度和向贫困省份的倾斜程度。

参考文献

[1]王佳伟.关于农村低保制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政 2009(12)

[2]雷晓康; 王茜.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社会保障研究 2009(2)

农村发展趋势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与城镇教育;城镇教育;教育改革

基于我国农村与城镇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农村与城镇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改变我国农村与城镇教育管理体制现状,才能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在此,鉴于我国国情,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措施,希望这理论工具引导下的药方能成为灵丹妙药以驱使我国农村与城镇教育管理体制药到病除,有助于农村与城镇教育的发展趋势。

1抢抓机遇,是整体推进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欠发达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农村一般是欠发达地区,应借鉴发达地区发展农村与城镇教育的先进经验,参与全省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融人全省教育发展潮流已势在必行。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农村与城镇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保证。刚刚跨进工业化中期门槛、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与城镇教育,加快农村人才培养,为实现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坚持以人为本,是促进农村与城镇基础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均衡发展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增强教育服务功能,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原则。加快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保障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把促进教育均衡作为推进农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发展的教育环境。消除适龄儿童有了上学机会以后所接受教育的质量差异,让所有孩子都尽可能上好的学校,接受同等或相近水平的教育,享受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第三,要坚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原则。农村与城镇教育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与城镇教育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要在坚持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为重点的同时,充分重视本地特色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三教统筹”,努力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特色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农村与城镇教育真正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能文能武、亦工亦农的特色人才。

3加大教育投入,是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根据2012年召开的农村市教育大会精神,农村当地人民政府在提高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每年不低于1.2个百分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学校基本建设,把学校建设资金纳入年度基本建设预算,由政府统筹安排;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要切实落实好各项专项经费。要按照“四项工程”建设要求,配足配套经费,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要确保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和保持城镇同类学校水平;要逐步建立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的长效机制,逐步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的奖金、津贴、福利、社会保障等有关经费列入统发内容,确保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4强化师资培训为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当地人民政府应与学校合作开展“农村与城镇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内容包括校长和教师培训、支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师生支教、优先录取教育硕士等五个方面。力争能为农村市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再次,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切实转到专业成长上来。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本地、本校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教育手段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构建教师在职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体制。适当倾斜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晋升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为确保农村师资队伍稳定,应出台有关政策,动员和鼓励所有新招录的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必须要到农村学校支教;要求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中层领导及后备干部,必须下乡支教;申报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必须有支教经历。

5构建长效机制,为农村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全力打造农村学校“放心车工程”和“爱心营养工程”,切实保障农村学生乘车安全和身体营养。但必须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取得成效。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放心车工程”和“爱心营养工程”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民心工程,不能觉得关心农村孩子吃饭和乘车问题是“小事”,只有从这一件件“小事”人手,抓实抓好,才能解决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其次,在要从创建机制上人手,真正把它纳入到制度体系中,认真规范具体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第三,要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此两项“工程”当作推进农村与城镇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新课题来研究。第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真正营造人人关注农村与城镇教育,人人关心农村学生的良好氛围。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广大农村人口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身就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农村与城镇经济的发展目标,广泛而有效地培养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公德意识,使基层的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李少元,李继星.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教育研究,2011

农村发展趋势第6篇

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1.1 催生新农村建设发展新面貌。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几个目标,最需要的不是政府以及外界的支持,而是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们就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他们有高层次的文化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来适应现代化农业;他们通过学习,增强了管理企业的能力。通过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使他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调动一切劳动或者非劳动的人力资源,有力推动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 和谐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

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只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更好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只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是所有资本中的最重要的资本,凌驾于其他资本之上。通过对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他们的陈旧思想,接收新的观念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建设新农村这项工程中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1.3 有效推进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大部分都在农村,要建设和谐农村离不开农民的努力创造,就是要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并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然建设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已经提出很久,许多地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作用,许多闲置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 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都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从优化人力资源分布结构、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完善农民众多权益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各方面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长足的发展。

2.1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主力军———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

2.1.1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对象就是地区的农民,要把他们充分的利用起来,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我们在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需要吸引一些有较高能力的农民留下来建设自己的新农村;另一方面,对能够调动的一切人力资源进行分化,找出他们的能力所在,最大化的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1.2 塑造农村人力资源新观念。自古以来,农民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存在一定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如果要通过他们来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先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慢慢除去他们的传统思想,树立科学的、现代的新观念,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与方法,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人,从而更加积极的去建设。

2.1.3 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让培训体系能够更加灵活的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这个体系可以由农村人力资源培训联合会,培训中介组织,培训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等多种教育主体、教育形式组合而成,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①综合文化素质培训:对农民进行思想建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②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国家建设的农机站,技术工作人员下乡面授指导,让他们在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后,能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③就业技能培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统一培训,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培训对象自身的特长和爱好以及市场的需求,分门别类的培训。④专业农民创业培训:这类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年纪比较轻、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敢于创新的新一代骨干农民。[论/文/网 LunWenData/Com]

2.2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奠定人力资源开发的智力基础。

2.2.1 增加政府经费投入,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可积极探索多元筹资渠道,特别是建立义务教育捐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和物投入到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中去。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规范化、系统化助学制度体系,鼓励并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2.2.2 规范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向外引进高素质人才,逐渐改变教师队伍的低学历、低教学质量的现状;以及在考核教师学历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其教学水平。

2.2.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大力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新型培养方法,争取做到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正是市场上所急需的。不仅能优化人才资源体系,也减轻了就业带给人们的压力。

2.3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农民社会权益保障,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各级基层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担负起社会管理职责,为乡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2.3.1 增强政府就业服务职能,保障农民就业权益。政府应加快完善农民的就业权益,将被闲置的劳动力有效利用起来,整合人力资源,实施“阳光工程”,让农民能得到很好的再教育、再培训,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农民进城务工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促使农民工顺利就业。

2.3.2 完善农民子女受教育的保障体系。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子女的人力资本价值,为后继人力资源的开发减轻压力;让下一代农村人力资源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为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做好辅助。不仅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后备军的教育和培养,也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更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3 推进农民权益保障,为人力资源开发扫除障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应当切实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和民主参与权利,维护农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世界里,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样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3 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最终可以有方向性的培育出以下几种新型农民:

3.1 人才型农民。通过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极大的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他们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在实现个人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其他人,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发展趋势第7篇

关键词:农村住房 现状 新农村

住房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广大的农村住房形成了村落聚居形式。尽管农村地区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自”模式。这种模式使农村住房也一直处在低质量状态。因此,对农村住房的现状进行探究,用来指导新农村住房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

1 研究现状。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人口密度低、土地私有,在发展农村住房过程中有许多标准设计图纸,其中大多数可以直接供使用者选用。日本农村住房建设发展的主要潮流是形成最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住房建设来说,更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创造特色,传承文化思想和脉络。

2 住房面积。目前农村家庭普遍以3-4人或以三代同堂的5-6人居多,房屋面积在90-350 m2。90%的农村住房面积大于150 m2,与他们的传统生活习惯、盲目求大的价值观和农村家庭结构复杂且人口多、农业生产机械与农产品储藏大等因素有关。

3 住房成本。在住房建设中,农民既消耗时间精力又消耗大量的金钱。大多数在08年前修建的,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只能修建具有住房功能而无美观优质的住房。08年以后新建的住房,住房成本明显要高一些,相应的质量要求也高一些。

4 住房结构。农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几乎没有。对于2000年以后新建的房屋,大多数采用的二层砖混结构,并排有三间或四间内卧。

5 层数 以一、二层的房屋居多,其中主要的是以二层房屋,二层以上的房屋,最高房屋层数为四层。

6 围护结构材料

6.1 墙体。现有农村住房的墙体主要为实心粘土砖墙。村民将砖和水泥砂浆砌筑成住房墙体。墙体厚度一般为240mm,但总热阻不高,有的甚至低于低限热阻,构造上几乎没有任何保温隔热措施。

6.2 门。新建住房的大门一般为卷阳门,与大门相连的门一般为木门,正房外门为带亮子的木门。门构造本身无保温隔热措施,大部分农户将内门和外门都采用门帘进行室内保温。

6.3 窗。农村住房1990年以前主要采用木窗,从1990年开始铝合金窗逐渐有所应用,到2000年以后新建住房采用铝合金窗的比率逐年升高,塑钢窗和钢窗也开始应用。多数窗户采用单层玻璃,无保温隔热构造措施。

6.4 屋顶。农村住房屋顶形式发生了由坡转平的变化。一层房屋主要是以坡屋顶的主,二层及二层以上多为平屋顶。屋顶构造大多缺乏保温隔热措施。

7 住房设计方式。农民自建房大多数不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很多住房形式、结构的确定多数参考村镇其他家的设计,或按照当地习惯做法。房主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个人风格喜好,参照当地习惯,合理地选择房屋的形式、材料和装修。

8住房平面布置形式。在两次建房热前后,住房的平面布局发生了改变。90年代前,最常见的就是“前堂后室”。主要功能空间包括堂屋、起居室、卧室等,次要功能包括厨房、厕所、储藏室等。90年代后,住房形式也走向了多元化,平面功能趋于功能化。为了充分利用与合理分配与道路相邻的界面,沿公路布置的农村住房更接近城镇住房的形式,舍弃了一明两暗三开间的传统农宅布局,单开间、两开间房屋成为主要的住房模式。

二、现状分析

1 单体形式的演变。住房在选址、材料等方面的更新,以及居住观念的变化,共同推动了单体形式的演变。尽管材料不断更新,农村住房的建造组织方式基本不变,仍然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互助系统中展开的。

2 选址的变化。由于生活观念、经济环境、交通环境以及生产方式、人口规模、交通设施的变化,农村住房的选址也发生了变化。转而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地区转移。农村住房逐渐向干道两侧、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公共场所附近聚集。

3 材料的变化。1985年前,农村住房主要以传统的建造方式:单层,主要以地方资源、本土植物、农副产品为建筑材料,手工建造。1985年后,第一次建房热潮,材料以砖木为主,单层为多,尺度较大。1995年前后,第二次建房热潮,农宅从单层向多层建筑转变,两层以上的建筑较为常见,结构形式主要为砖混。

4 农村住房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庄里的新房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建房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村住房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没有专门的设计,住房多是应急型、居室型、一次完成型和粗放型的住房。农村住房的发展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模式单一、旧房空置、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存在“六个不”现象。

5 农村住房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一、在农村住区规划与住房设计方面没有配套的规划,缺乏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标准。虽然农村住房在人均用地和人均面积上都高于城市住房水平,但是在居住质量上却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在住房结构体系、施工、质量和建筑材料产品方面,缺乏针对农村资源条件、施工能力和经济水平的标准结构体系。

三、农村住房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没有专门的设计,住房多是应急型、居室型、一次完成型和粗放型的住房。农民用地需按照当地规划制定的宅基地使用标准来实行,严禁建造各种违章建筑,应节约土地,以提高使用效率。

6 住房的发展趋势

6.1住房形式逐渐多样化。城镇型住房适合少数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半工半农型的住房既依附于原来的住房设计特点,又向城镇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农业型的住房适合全年在家务农的农户,住房面积稍大,功能齐全,有良好的日照通风。

6.2统筹规划,设计逐渐规范化。农村住房从上世纪80 年代初期的无管理、无规划、无设计的状态到目前逐步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居住、统一建设的阶段。

6.3 住房的质量和功能要求逐渐提高。以往的农村住房存在着建筑平面布局不合理,适应性、可变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差,施工质量,装修安装粗糙等问题。对新建住房来说,由于经济、风俗等原因,对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6.4 功能分区逐渐合理化,以实现套型齐全。设计逐渐科学合理,功能分区逐渐合理化,其套型功能齐全,要由门厅、起居室、餐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间、阳台等组成。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住房的建设正成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新农村的住房不仅要满足村民的居住要求,还要适应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既要解决当下的居住问题,又要满足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住房,向着节约节能、设计合理、住房美观、功能明确、安全舒适、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型住房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2005

[2]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7年卷[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27

[4]张琮磊等.江南农村自建独立住房现象研究[C]. 2007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究,2007:351-354

农村发展趋势第8篇

关键词:沧州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趋势

近年来,沧州市紧密结合农村能源建设实际,不断加大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以户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户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1.沧州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

2003年以来,沧州市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为原则,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十年来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初见规模。

沧州地区处于华北平原,而且为环渤海城市之一,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平均日照1800-2400h,各县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近两年沧县养鸡产业在政府主导下已形成产销一体模式,盐山等地的养猪产业也已初具规模。综合各发面条件及沼气发展因素考虑,我市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约30余万户。自2003年户用沼气建设以来,沧州市农村沼气建设投资上亿元,全市已有11万户农民用上沼气池,沼气池普及率近20%;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0余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8处、秸秆联户沼气工程3处,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市沼气已由农户小沼气池向大型沼气工程方向发展。

2.沧州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推广力度较小,发展速度较缓

近年来,我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采取了相关措施,而且已初见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市位处华北地区,沼气建设起步晚,推广程度偏小,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数量相对于适宜发展农村用户来说还不足两成,另外,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我国沼气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共3641个,工作人员12247人,技术推广事业单位有8957个,从业人员26404人,2004年共培训农民850055人次。而反观我市在沼气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建设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服务体系,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

2.2大部分农户对沼气认识不足

我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等,盐山、孟村、献县等地已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状况稍好一些的农户已经用上了液化气、电磁炉等炊具,无心了解沼气的优越性,对沼气相关知识缺乏,单从个体出发认为沼气脏,管理麻烦,不了解沼气的真正战略性作用。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面对一次性投入5000多元建设户用沼气池,尽管国家对每口沼气池补助1500元,其余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农户对沼气知识缺乏,认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部分农户还是放弃了沼气池建设。还有部分农户总想依赖国家免费投资建造,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2.3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后期养护服务薄弱

我市沼气相关技术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后期养护服务薄弱是制约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较快的省市一般都有科研所、高校等相关单位进行沼气的科研工作,如湖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沼气质检西北分中心等,他们对当地农村户用沼气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我市目前从事沼气方面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单位少,沼气从业人员缺乏。农户对沼气知识很难掌握,造成日常管理不到位,维护困难。这些问题使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寿命缩短,沼气池产气量降低,影响了农村户用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制约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3.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印刷宣传册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宣传沼气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促进作用,宣传沼气新工艺、新技术及相关技能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

3.2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整合畜产,规模化、科学化管理,并结合农村改厕、改厨,同步规划,从而彻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亦使沼气建设向工业化迈进,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沼气除硫等净化措施,实现沼气与天然气混合使用,以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

3.3加强服务管理,搞好后期养护服务

为满足户用沼气的长久运行,需扩大村级以上服务网点的建设,完善后期养护服务体系,并加大在沼气相关技术方面的技能培训工作,增加沼气相关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分散管理、入户指导,确保后期农户沼气池的养护服务,增加农户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产气量。依托各服务网点定期向已建沼气池用户传授沼气日常管理与安全常识等技能,满足沼气用户的技能需求。

开发农村户用沼气是一项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技术,户用沼气工程也被各级政府列为民生工程,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一定会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办好。只要能找准制约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主要瓶颈,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和推广必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云超,邝哲师,潘木水等,我国农村户用型沼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6,(1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