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创新案例

科研创新案例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19 15:45:38

科研创新案例

科研创新案例第1篇

荔枝是南方的特产。因采收期正值盛夏高温、高湿的季节,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又因果实含水量高、营养丰富,较易被病菌侵染繁殖,故采后极易褐变腐烂。过氧化物酶在植物老化组织中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活性较弱,通常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会加速组织老化,促使褐变,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温度有着密切关系。植物有氧呼吸越强,有机物消耗就越多,而有氧呼吸的强度与温度也有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来抑制水果、蔬菜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同样我们也可通过对保鲜温度的控制来延长荔枝的保鲜时间。

本活动与课标的关系: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知识点,课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本活动选择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荔枝保鲜作为研究对象,可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掌握不同温度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不同温度下荔枝呼吸强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理解简易呼吸测定装置的原理并自主完成保鲜温度控制的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概念与方法

过氧化物酶: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能催化很多反应。

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鲜重、干重、细胞或组织)所吸收的O2:或放出的CO2的量。

愈创木酚比色法:在有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生成物的含量,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

材料准备

用于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荔枝、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秒表、天平、研钵、磁力搅拌器、愈创木酚、冰箱、KH2PO4、过氧化氢。

反应混合液:100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6.0)50mL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цL,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过氧化氢19цL,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100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6.0,配方如下):

贮备液A:NaH2PO4H2O 27.8g配成1000mL

贮备液B:Na2HPO4・7H2=O 53.65g配成1000mL

将87.7mL贮备液A+12.3mL贮备液B,稀释至200mL即可。

用于测定呼吸强度

天平、广口瓶、橡皮塞、移液管、玻璃管、石蜡、小烧杯、纱布、10%NaOH。

活动步骤

材料与处理

将上午采收的果实迅速运回实验室处理:用0.03mm的PE袋包装扎口,分别贮藏于5℃、10℃、15℃、20℃和25℃环境中(温度梯度也可自行设计),不同温度的设置可通过多台冰箱来实现。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从5℃、10℃、15℃、20℃和25℃环境中分别随机抽取果实3份(即3个重复),小心剥下果皮,称取1g,加20mmol/L KH2PO4 5mL,于研钵中研磨成匀浆,以4000r/min离心15分钟,倾出上清液保存在冷处,残渣再用5mL KH2PO4溶液提取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贮于冷处备用。

每次取半径1cm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KH2PO4 1mL,作为校零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上述酶液1mL,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度值,每隔1分钟读数一次,读数于波长470nm下进行。

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A470/min・mg蛋白质(或鲜重g)表示之。

呼吸强度的测定

测定装置

如图1所示,包括广口瓶(A)(于瓶塞上钉一金属小弯钩)、曲管(B)和烧杯(C)。烧杯内装水(可加数滴红墨水),广口瓶内加入20mL 10%NaOH。

从5℃、10℃、15℃、20℃和25℃环境中分别随机称取果实3份(即3个重复),每份3g,然后用纱布包裹,并用棉线结扎悬挂于广口瓶塞弯钩上。然后盖紧瓶塞,并用熔化的石蜡密封瓶口,记录开始的实验时间。

经一定时间后,测量水柱上升高度。

以上升水柱的高度表示相对呼吸强度:cm/h。

学生评价

是否能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

是否掌握不同温度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荔枝呼吸强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能否很好地理解简易呼吸测定装置的原理及自主完成实验操作;

能否设定相应的温度梯度开展实验,对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处理。

活动建议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读数建议由一位操作者完成。

读取上升水柱的高度时,必须水平方向读数。

简易呼吸测定装置必须严格密闭。

如实验中酶活性过高可使各组实验结果趋同(颜色都较深),可以对酶浓度给予相应稀释。

活动拓展

科研创新案例第2篇

1.1研究对象

对象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海口医院2010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中选修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上完该课程考试时将问卷附于考卷后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学改革满意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式PBL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及6个具体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方面即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教学满意度包括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兴趣性,本课程的兴趣性和重要性,选用教材,授课方式,教师人数和学时数;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报告掌握所学内容的多少来反映。教学改革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PBL教学;使用教材更新为由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整体上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新增了“流行病学测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和“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4章,且该教材每章都增加了实际案例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课讲授和案例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将上课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4个学时增加到32个学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描述。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授课的内容

本课程所授内容是流行病学系全体老师参考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同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研究表明: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学生表现出对此门功课感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掌握了该功课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认为此课程不同程度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临床专业实践和科研的需要。

3.4教材选用

一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我校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书在继承第一版教材的优点上,又有所发展。该书在每章的开篇引入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突出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硕士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以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贯穿全书,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本课程选用教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满意度,绝大部分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选用的教材是合理的。

3.5学时数

科研创新案例第3篇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数学素质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审美及个性品质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学生通过对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个性与共性、理论与应用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数学的历史观、辩证观和价值观。

二、案例研究对数学素质教育案例开发的启示

1、教学案例研究是案例法实施和成功的最佳切入点:

在我国,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中还只是刚刚开始受到注意。教学三境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优化素质,数学教学都是齐备的。数学是思维科学,也是应用科学,存在广泛的实践,然而现在都没有产生大量能为教师教学所用的教学案例,数学学科为教学案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材料,一线教学有着丰富的素材和内容,亟待数学教师去开发。

2、数学教育情境是案例开发的保障:

教育案例是对数学实践中的问题的描述,与实践的联系是案例之所以对教育起作用的核心所在,也是案例的价值所在。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是案例开发的重要主体。研究表明,由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所写的案例比起由研究者开发的案例,更加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感。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对自身实践活动不同角度的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经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案例。数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3、案例开发应当与教育目的匹配: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问题解决和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内容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代数三大部分,涉及领域广阔,开发出的案例应与特定的教师教育目的相匹配。从而改进教学观念、方法、手段,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并可作为范例,至少在教师教育实践中有借鉴意义。数学教育教学案例开发,不可好高骛远,只要是有益的反思、总结、描述要是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和现象都将是一笔财富。

三、数学教学案例开发研究是提升教师自己的最佳、最捷途径

21世纪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除了搞好教育教学之外,教育科研能力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教师要在教育科研中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科研意识强的学者型现代化教师。作为教育一线实践者——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搞学科改革研究、理论研究等多是盲目摘抄或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对撰写论文、搞学科教学研究感到难以下手。数学教育案例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捷径。起点低,人人都能参与;范围广,处处留心皆学问;小中见大,深刻反思有创新。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会很快提升科研能力,它务实求新,可操作性强,更是科研入门的最佳选择。比如:数学开发性问题、数学作文题、数学情境题等是"孕育创新作品的沃土"。

四、数学教学案例开发的方向

1、数学教学的"建构学说":

1996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8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1CME-8)把"建构学说"列为专题讨论题目之一,其基本精神是: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换言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2、数学教学中创设"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始终应当走在发展前面,指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教学为发展开路。"为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他把心理机能的现有发展水平称作第一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称作第二发展水平;两种水平的差异称"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为学生创设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并使之转化为现有水平是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环节。用此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迁移发展的原有水平,把数学教材能动地进行深入分析和教法加工,创设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知识、能力逐步达到第二发展水平。

3、数学教育教学创新行为: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全面变革的主旋律。教育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中学数学教学中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的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创新教育行为。

4、研究性学习:

国家教育部最近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其中在课程设置中对研究性学习安排了288个课时,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数学新大纲专门制定了研究性学习选修内容,教师应积极投入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科研创新案例第4篇

【关键词】案例库 原则 内容 方案

一、《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及其运用能力的塑造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培养模式。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教学过程更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以及探寻真理的心理倾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校培养具有较强理论与应用能力的会计专业高级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是会计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处于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关键地位。会计研究生必须扎实掌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学科知识,由此使得《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推进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为契机带动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显专业办学特色,切实保证具有高水平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思路

据资料记载,科波兰德博士于1910年率先在哈佛大学使用案例讨论法进行《管理学》教学,于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并在哈佛商学院全力推广,从而奠定了案例教学法用于管理学教学的实践基础。自此,案例教学成为工商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库的建立及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则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其中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我国管理学科案例库建设起步比较早,如属于教育部“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又如清华大学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然而,现有管理学科的案例库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学需求,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与企业管理实务紧密关联,会计专业研究生案例教学呼唤案例库建设及时跟进。案例不是例子,案例教学也不是举例子教学,建设一个完整的案例最重要的环节是案例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分析案例的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思考题、提供启发性的分析路径及逻辑,解决问题或得出确定的答案,最终实现该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在系统、完整地设计案例教学过程之后,按照案例库编写规范进行实施。

三、《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原则

1.目的性。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案例支撑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的定位。教学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受特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约束,因此,案例选择应围绕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典型性。所选案例要能够说明某一类事件的特点,并能作为同类事件的代表,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对于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对部分相关教学专题深入探讨,构建系列案例。

3.发散性。要求就案例背后能够提供尽可能宽广的文献信息,包括现有文献的述评、未来可能的研究空间或领域等,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避免就案例而案例。

4.难度适宜性。选择案例需难易适中,首先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尺度。过于复杂的案例,超出学生接受能力,且占用课程的时间过长,教学进程必然受阻;若案例过于简单或显而易见,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案例教学的宗旨相背离。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既要有定性的分析,操作性较强的案例,也要有一定的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客观描述的事件过程、数据及相关资料清晰明了。

6.国外案例与本土案例相结合。除了国外案例之外,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比例的本土案例,案例选择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或时代背景,贴近现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内容

国外高校通常将会计研究生划分为侧重理论教学的学术型与侧重方法实践的实践型两大类,制定差异化的培养计划,形成不同的教学板块。而我国除了MPAcc(会计专业硕士)外,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基本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学研究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处于不断探索研究、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如何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方法和内容,科学权衡、合理把握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已成为当前该课程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思考。《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其他学位课程相比较,我们认为,该课程既融合了“管理”的元素,又结合了“会计”的基因,是一门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的驱动,需要进一步研究该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内容。我们认为以传统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管理会计案例研究专题,可形成如下案例板块:作业成本管理会计案例、智力资本管理会计案例、环境管理会计案例、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会计案例、战略绩效管理会计案例、激励与报酬管理会计案例、事项管理会计案例、行为管理会计案例等。

五、《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方案

1.案例教学过程设计。(1)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说明该案例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了解什么、掌握哪些能力等。(2)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课前计划、课中计划和课后计划。课前计划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这个案例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或相关资料,教师对此案例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等;课中计划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掌握知识,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后计划主要指学生通过分析报告等形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3)设计启发思考题。围绕该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渐进的启发思考题的设计,引导与启发学生找准案例分析的切入点。(4)提供分析路径与逻辑。案例应该有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可用的理论或工具、分析的逻辑路径等内容,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5)设计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从而要求考核内容、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推出适合于案例教学特点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

2.案例库编写规范。(1)数量要求。案例库要求有丰富的案例,数量过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该课程案例库结构上保证每个研究专题约4~5个案例,总量约35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搭配要全面,类型搭配合理,原创性、本土性案例不少于30%,有一定比例的专业综合性案例。案例库要能够覆盖整个专业培养目标。(2)编写规范。案例编写要规范,每个案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标题、引言/开头、背景介绍、主要内容、结尾、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或评价、分析路径。

3.案例库成果包括:(1)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完整的教学案例库,撰写的案例教材;(2)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的完整教案,PPT等所有教学媒体资料;(3)与案例库建设相关的公开发表的论文。

4.案例库运用。案例库适用于《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课程以及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包括运用网络资料、音像材料;引导性讲授;案例、文献的阅读及课堂研讨;研究设计交流等。对国外经典案例需要原文点评,融合双语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也可借鉴Seminar。另外,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可用于技术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或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5.案例库维护。案例库的维护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标题、引言/开头、背景介绍、主要内容、结尾、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或评价、分析路径等相关内容作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或课程专题的拓展对新的案例产生了需求,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章雁副教授系会计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潘广伟.《成本管理会计学》教学案例库建设探讨[J].北京:商业会计,2012(3):117-118.

[2] 董中超.《审计学》案例库建设探索与尝试[J].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98-100.

[3] 高丽.刍议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库建设[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2(5):102.

科研创新案例第5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25-02

一、教育案例概说

1、教育案例研究法概念

具体地说,教育案例研究法,一般选定典型的个人、教育事件、教育机构或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过程为研究内容,搜集大量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依次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完善研究对象发展的方法。

2、教育案例的价值

(1)教育案例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对不可预期的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特定的、典型的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

(2)教育案例知识是教育知识结构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学者(Shulman,1990)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①原理规则知识;②专业的案例知识;③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教师的知识分类将教育教学案例纳入了教师的知识系统。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也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3、案例研究的一般程序案例有大有小

有的以一个人、一件事、一堂课,甚至一道题为对象,有的以一个国家、地区为研究范围,但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对象展开。案例研究的方法丰富多样,如观察、访谈、测量、调查、统计等,要有利于收集和分析个案资料。

案例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并不存在标准的统一的报告格式,哪怕只是一孔之见,或仅是特殊问题或现象的研究,它依然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品味。

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开发研究

1、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数学素质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审美及个性品质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学生通过对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个性与共性、理论与应用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数学的历史观、辩证观和价值观。

2、例研究对数学素质教育案例开发的启示

(1)数学案例研究是案例法实施和成功的最佳切入点:在我国,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中还只是刚刚开始受到注意。教学三境界:传授知识一培养能力一优化素质,数学教学都是齐备的。数学是思维科学,也是应用科学,存在广泛的实践,然而现在都没有产生大量能为教师教学所用的教学案例,数学学科为教学案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材料,一线教学有着丰富的素材和内容,亟待数学教师去开发。

(2)数学教育情境是案例开发的保障:教育案例是对数学实践中的问题的描述,与实践的联系是案例之所以对教育起作用的核心所在,也是案例的价值所在。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是案例开发的重要主体。研究表明,由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所写的案例比起由研究者开发的案例,更加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感。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恩,对自身实践活动不同角度的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经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案例。数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3)案例开发应当与教育目的匹配: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问题解决和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内容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代数三大部分,涉及领域广阔,开发出的案例应与特定的教师教育目的相匹配。从而改进教学观念、方法、手段,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并可作为范例,至少在教师教育实践中有借鉴意义。数学教育教学案例开发,不可好高骛远,只要是有益的反思、总结、描述,只要是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和现象都将是一笔财富。

3、数学教育教学案例开发研究是提升教师自己的最佳、最捷途径

21世纪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除了搞好教育教学之外,教育科研能力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教师要在教育科研中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科研意识强的学者型现代化教师。作为教育一线实践者――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搞学科改革研究、理论研究等多是盲目摘抄或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对撰写论文、搞学科教学研究感到难以下手。数学教育案例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捷径。起点低,人人都能参与;范围广,处处留心皆学问;小中见大,深刻反思有创新。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会很快提升科研能力,它务实求新,可操作性强,更是科研入门的最佳选择。

4、数学教育教学案例开发的方向

(1)数学教学的“建构学说”:1996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8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8)把“建构学说”列为专题讨论题目之一,其基本精神是: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2)数学教学中创设“最近发展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始终应当走在发展前面,指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教学为发展开路。”为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他把心理机能的现有发展水平称作第一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称作第二发展水平;两种水平的差异称“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为学生创设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并使之转化为现有水平是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环节。用此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迁移发展的原有水平,把数学教材能动地进行深入分析和教法加工,创设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知识、能力逐步达到第二发展水平。

(3)数学教育教学创新行为:“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全面变革的主旋律。教育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中学数学教学中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的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创新教育行为。

(4)研究性学习:国家教育部最近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其中在课程设置中对研究性学习安排了288个课时,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数学新大纲专门制定了研究性学习选修内容,教师应积极投入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5)在课外活动中张扬学生个性:①培养竞赛尖子,探索个人个案;②开设“趣味数学”,探索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连接;③开设“数学史话”,探索德育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途径;④开设“数学与美”,探索美育渗透到中学数学教育的途径;⑤开设“数学与棋艺”,探索思维训练的共性。甚至群体参与,探索课本课程改革创新案例。

三、数学教育案例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案例报告应区别于一般的工作总结、实验研究报告、故事或实录。除了以上归纳的价值和程序外,也融合了科学性、文学艺术性和可读性。

科研创新案例第6篇

课题组电话:(010)88850619 63741826

最近,刘延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指示,为今后高校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对高校智库研究工作者的巨大鼓舞。2010年,我国兴起的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就是最生动、最现实、最实际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创新的一部分。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落实教育新政、推动成长型院校走向卓越的一个战略问题。特色院校从自身角度来看,也是解决院校发展难题的需要,是提升院校软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与发展战略的问题,在我国还是陌生的命题,我们很有必要从新的高度认识特色院校、研究特色院校模式的问题,认真总结我国特色院校模式建设的基本经验,把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与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部分:开展高校智库研究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提出特色院校命题?为什么对特色院校模式进行研究?应当说,中央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思想,规划纲要关于促进特色发展的教育新政是研究特色院校的政策背景;应对危机、推动战略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特色院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应对高校转型三大危机

的反思

大众化教育改变了中国的教育的命运,使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招生人数由1998年扩招前108万发展到2011年1704万人,比1998年涨了15倍,高教比重由1998年的9.8%提高到接近30%,中国大众化教育的速度比美国快了20年,比英国快了4年,比日本快了13年,比巴西快了16年。目前,中国高教总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度发展背后,却隐藏着“质量、就业、同质化”三大危机困扰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第一,质量问题已严重拖了教育现代化的后腿。近10年来,我们教育数量搞上去,但质量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其原因有三个:

首先,仓促的扩招为高教质量潜伏了隐患。为什么要扩招,起源是什么?决定扩招主要是应对和解决1997年泰国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中国的影响。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的最低点,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1997年中国政府根据“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听取了专家意见,1999年6月13日,距离当年高考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中国政府做出了1999年要在原来招生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规模,使全国招生数量一下子上升到了830万,大学生比例从1998年入学的9.8%上升到15%,从此拉开了我国大众化扩招的序幕。某种意义上讲,扩招决策是逼出来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个决策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教师、教材、管理上还没有准备好,相应的素质和条件跟不上扩招的要求,这些都为保证和提高质量问题潜伏了隐患。

其次,“以建代质”现象十分普遍,外延式扩建代替高教质量。1998—2007年扩招的前8年主要精力投放在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的外延生产上,据统计四年间,我国高校外延扩建贷款总数已高达2000亿大关,当时教育产业化这个错误口号被提出来,各地建设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争当“中国第一”、“亚洲第一”比比皆是。教育产业化浪潮掩盖了教学质量问题,高教质量被降到忽视和次要地位。

再次,实施质量工程缺少科学管理,软实力回升缓慢。我国大众化教育进行8年后的2007年重视质量被提到日程,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提出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实施意见,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团队、质量评估、对口支援”等六个方面进行质量提高工作。从近年实施情况来,质量工程还局限于人才培养模式过窄的范畴,全校整体资源整合不够,对质量工程出现问题解决的不及时,比如,对高校评估问题一直是反响强烈的问题。这些都表现出实施质量工程缺少有效的管理来推动。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高教质量不是一时一事的原因,而有一个潜伏期,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不协调,指导大众化发展方向有时模糊不定,这些内因则是拖拉教育现代化后腿的深层原因。

第二,就业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在社会的信誉度。扩招学生就业有一个滞后期,就业难现象现已突现出来。特别近年来,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产业、社会不协调带来就业矛盾突出。全球经济危机、产业变动、社会转型,要求高教向社会提供“小批量、多品种、适应性强”的人才群体,这些年我国高教正处大众化教育质量恢复和适应阶段,一下子还没有能力为社会提供他们的“教育产品”,这是一个供求不对称的根本性的冲突。

其次,缺少本土化创新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大众化10年,我国教育除硬件建设外,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即高教思想、高教体制、教材、教学方法许多方面是引进西方的,这些外来的东西,还没有通过中国的消化、吸收、本土化的创新,水土不服和“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半生不熟的东西与中国社会转型严重脱节,所以,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企业需求不对路,不能学而致用,用而则效。

再次,对行业和产业知识带动动力不足。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教育集团,但由于他们知识影响力弱,许多企业不愿依靠,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成了一个高校单思的美梦。在一个号召向精英学习的年代,一个弱势知识群体很难得到跨跃发展。

第三,“同质化”问题严重弱化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院校特色消失是当前高校最大的危险,“同质化”问题已影响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同质化”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用合并的综合化代替了专业化高校,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和违反高教发展规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一个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中国社会主要特征,工业社会需要的是产业、专业、技术作为支撑的,你一下子把专业特长弱化了,合并后的巨型高校又把“特色”吞掉了,这些问题已显示出来了。为什么在中国会出这样的问题,我看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现成高教模式是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高校合并没有实现原来设计的整合资源的目的,有些高校是外合内不合,内耗严重,形成了不少巨型高校病。

再次,我国对“巨型高校”普遍缺少管理,我国有不少校长会管“小学校”,不会管“大学校”,目前,许多“巨型高校”在管理上存在着软、散、惰现象,资金不足、人才不活、创新不足的问题日益困扰其发展。

二、建设高教智库研究

刻不容缓

教育大众化对高校带来最大的冲击是转型,高校转型呼唤新理论,过去传统那种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一刀切的做法,越来越不灵了。高校转型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这就需要高教智库这一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来研究解决。

(一)高校智库是一个知识系统

高校智库是运用新理论、新体制、新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全面系统地推动高校发展

的知识体系。它包括组织、理论、方法、反馈等五个方面:

新体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保证。解决复杂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跨组织知识联盟,目前,院校内的专业组织对解决复杂问题越来越显的力度不够,客观上就需要面向社会,建立优势互补的知识联盟。通过跨业合作、横向联合、建立综合课题组的方法,由此成为解决复杂问题新的组织形式。

新理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组织、一个行业所能解决的,需要交叉、边缘、综合的方法相融合,调动多学科、多专业协调攻关,做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新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解决复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面对历史分析和经验总结,这不但需要有理论指导,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和现场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

反馈是检验成果的标准。作为一个软科学成果,它的价值在于社会的检验,通过学习、交流、共享体现其效果,这也是软科学研究目的的归宿。研究成果通过实践检验的反馈,反过来又为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增补新的营养。

为此,高教智库研究对于解决高教转型难题具有以下独特优势和作用:

第一,从调查研究入手,提供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运用软科学研究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针对高校发展问题进行战略、管理和政策的研究。

第二,建立联盟实行共享。解决教育难题,即要靠内部力量动员,更需要通过合作,引进社会资源,采取多边合作、跨业联合、实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不断提升竞争力。

第三,建立自主发展的方法。高校智库模式提倡高校自主发展,逐渐形成和建立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自下而上”的“互动、校际、平行”的发展机制。

(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的启动

高校智库新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建立和启动,在高校智库理论方法的系统设计规划下,2010年4月,在教育部中国特色管理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院校案例这个命题,同年4月提出了建设特色院校模式新的构想,2010年7月将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纳入国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重点研究计划,2010年7月,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全面启动,整个实验区入选5所院校作为首届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试点,北京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下设五个课题组,课题横跨5个省,各案例院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专项研究组,由院领导牵头出任组长,全国有五个高校15位院级领导主持研究和组织管理,全国有58位专家教授参加本项目研究实验。利用一年半时间对研究目标、研究团队、研究课题、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大量实验,于2011年10月首批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按期完成,编辑出版《中国高校管理案例研究报告》五本,印发上送各级领导的工作简报8期,国家一级期刊科技部《管理观察》杂志列出50个专版进行大篇幅宣传报道,在我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映。

高校智库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方法的兴起,是转型高校内在发展需要与大众化发展客观规律相交叉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二部分:思想解放与特色院校研究模式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是解决三大危机的关键,抓住了特色院校建设主导问题,其它质量和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特色院校来自大众化教育的历史,又决定着我国高教的未来前途。我们要把特色院校建设放在政策和社会环境中去认真的研究,在我国特色院校模式建设已取得初步经验,这些经验是极其宝贵的,我们要重视和推广这些经验,让她成为更多成长型院校共享的经验,从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一、用教育新政把更多高校的特色解放出来

教育规划纲要中对特色有明确的指示,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这应该是对办好特色院校的最大动力。怎样落实好这些新政,关键在于实习好、研究好、用好这些新政。用教育新政把更多高校特色解放出来。为此,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解放工作。

(一)从质量到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将是第一次对院校特色的解放

特色发展是维系高校质量提高的根本条件,没有质量,就难以形成特色,没有鲜明的特色,质量也难以持续提升。

中央领导同志在教育大会上曾讲过“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这句话第一次把质量提高到管理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前三次教育大会无有提到的新理论,这应当是中国教育道路理论体系的一个新的突破。

怎样认识“高教质量管理”这个命题呢?我国提出高教质量问题是从1999年进入大众化教育之后,由于扩招带来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高教质量工程计划”。但我们也应看到,“质量工程计划”主要局限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多提出的是教务改革的内容,而如何对质量进行管理,特别是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做才能提高质量的措施是不足的,缺了管理这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深层次来讲,也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作为高校事业单位的专项管理系统,往往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讲工作不讲效果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我们大家知道,高教不少的改革更多的是内容和教学要素,完成工作就完成任务,缺少绩效考核。只有对学校要素进行目标、计划、组织和控制,并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才能变效。

特色院校如何在“质量管理”上大做文章,勇于实践和创新,将是特色院校大有作为一个新的天地和发展的动力。

(二)去行政化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将是第二次对院校特色的解放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最终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模式。

过去,在教育系统内部包括高校行政化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大众化扩招以来,由于受到“工程”和“项目”教育思想的影响,向重点高校、重点地区、中心城市进行资金装备过度投入;什么是扶植重点高校呢?说到底就是“靠资源、靠祖宗、靠地利”的一种行政化的表现;还有那些不顾国情、省情、校情一刀切下来的教育评价活动和检查都是劳民伤财的,都可以归结为行政化派生出来的种种表现,去行政化就是要取消特权、垄断权,增加自;规范权力,督促权力,各尽其职,有效管理。

去行政化不是不要管理,而要的是科学管理,当前高校科学管理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搞清楚学校自己管什么,学校与政府、产业、企业的管理关系划清楚,再比如,目前,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外部关系的管理过于笼统,大而化之,这些都是由行政化带来的,今天都要去之,应该认为:过去行政化代替科学管理,主要是这些结点和关系不清,管乱了或者是乱管。实质上我们今天用案例去研究特色院校的经验,这本身就是科学管理的作为。特色院校更多不是靠行政化和重点投资发展起来的。所以,特色院校可以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之路,加大知识管理、民主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力度,正是特色院校大力施展的领域。

(三)从一刀切到允许“试点”的转变,将是对院校特色的第三次解放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高校开展试点和进行新的探索。过去,我们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各种项目和计划,都是国家一刀切定的统得很死,虽然有些示范性项目,也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统一管理的,这样的示范没有活力,不承担风险,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是走过场。新教改鼓励进行试点和探索,不但是指上边讲的那些,而是对中央政策创造性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做到中央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使政策更有社会基础和公信力。这次“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试点”,它是一种试点的新方法和新观念。特色院校建设和试点,也是带动行业和区域教育发展“特区”,它必定要带动一批特色院校群的跟随。

教育新政的政策东风,给特色院校带来新的机遇,对我们把特色院校做强做大很有力,让它成为21世纪的一个时代潮流。

二、应该对特色院校模式进行科学研究

特色院校不是一个经验的命题,它而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我们要对其涵义以及要素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才能从中找出运用的客观规律来。

(一)什么是特色院校,怎样认识特色院校

什么是特色院校呢?给它下一个正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但我认为,作为研究特色院校来说,下一个定义或研究范畴是必要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特色之本,“特色院校”是指,在相同的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一个院校区别其它高校,独有的影响力或软实力。这种教育软实力是来自思想、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更多因素是不同于硬实力派生出来的特点。

作为一个特色院校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或行业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生源和就业的主市场;三是能创造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靠质量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一个特色院校不是靠上级发文件而确认的,它应该是当地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和新政领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特色院校成功的五大品质

特色院校需要什么?特色院校是一个组织和单位整体概念,它区别于办出特色想法,也不同于特色专业的内涵,推动特色也不能笼统的讲有自就行了,作为一个特色院校,我认为应当具备五大品质,即新政领导、政策资源、文化建设、科学管理、发展战略是每个追求特色院校的共同品质。

一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新政领导。地方院校、高职院校怎样办出特色,关键在领导。对院长素质的要求,组织部门都有一套标准和考核指标,这是很重要的。在当前高教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领导最需要的是“新锐品质”,在班子集体领导做决策的情况下,更要突出主要领导的作用,敢于和善于锐意进取,敢于提出新的看法,敢于挑战旧事物、旧观念和旧理论;树立创新无模式,无、无偶像的思想,具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能力,干字当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有智、有勇、有谋的高校管理的帅才。创立特色院校正需要大批教育的战略家和组织家,一句话,创建特色院校需要高教的帅才。

作为一个高校领导人,全面要求其素质是必需的,“新锐品质”在建设特色院校中更具有领先意义,因为缺少它,就等于失去灵魂,创新和进取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政策指导。随着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的推进,政策对每一个地方院校高职院校发展都是重要的,政策对每所高校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政策、用活政策、执行政策。用活政策就是把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与国家统一政策有机相结合,找到使用和落实政策的切入点;理解政策要有宏观的视角,微观的眼力,这样才能到位;执行政策要快,只有快才能最大化占有政策资源,使政策更有效,晚了政策就会失效。

三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独特的文化。有一种说法“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文化对于特色院校有两个支撑:首先,文化是特色院校的灵魂,文化是引领特色院校建设的根本,只有特色院校才能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独特的文化是形成软实力的核心,有了先进文化才能把学校领导因素、人文因素、环境因素、政治思想工作有机整合为软实力,高校有了软实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四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科学管理。管理是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一种手段,管理要确立正确的目标、组织、协调、控制系统,使发展教育要素通过管理形成优化的结构产生更大的效益是当务之急。

五是创造特色院校需要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关系高职院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随着高校自的扩大,随着特色院校发展的复杂环境,发展战略随之越来越重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已摆到日程。一个有战略发展的学校要比没有战略推着干的高校更有成效。特色的院校就是战略取胜的学校。

三、建设中国特色院校模式的基本经验

历时一年半的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首批五家试点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正处于经验总结和成果阶段。什么是特色院校建设的基本经验呢?我认为:探索多模式成功道路、创立自主知识品牌、推进文化创新是最基本的经验:

(一)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探索出成长型院校不同模式的成功道路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为广大成长型院校发展探索了一条道路。虽然,这些道路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但他们经验却说明,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参加到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创建之中,成功的路就在脚下,这五所试点院校所进行的探索,足以回答了这样成功的实事。

这次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经过实验探索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式院校发展道路:

第一种类型,以曾宪文院长带领吉林职院师生,走出了一条“彰显个性”高职院校发展之路,形成了“战略发展型”模式。案例说明他们是怎样通过四元战略创新发展的,这个案例为地方高职院校战略发展提供借鉴。

第二种类型,以吕艺生院长和曾若虹副院长带领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师生,走出了一条“民众艺术”成功之路,形成了“创新发展型”模式。案例说明了他们以改革为动力,颠覆了传统演艺精英的模式,开拓了民众艺术广阔发展道路,使民众艺术成了新时期文化建设一大法宝,为演艺和艺术类院校战略升级提供了新模式。

第三种类型,以宋卫东院长带领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出了一条“融育为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紧层发展型”模式。为企业办学的院校,坚定不移走特色之路提供了借鉴。

第四种类型,以杜晓林带领北京农学院教科团队,走出了一条“教改新篇”的道路,形成了“专业改革”特色,为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第五种类型,以赵小敏院长带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走出了一条“百年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品牌型发展”模式。为地方师范院校走出特色之路提供了借鉴。

(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中国管理本土化和教育现代化自主创新成果

第一,不照抄照搬,创立中国高教自主创新成果。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高教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不是照抄照搬的,而是应对高教转型建设高教强国的一项原创的自主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具有国际化意义价值,将美国案例进行中国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从198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美国卡特总统签定中美合作协议以来,案例从美国哈佛大学引入中国已经30多年了,长期以来,案例只局限于工商管理教学之内,没有把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资源,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突破国内外传统的做法和范畴,拓宽了案例在高教管理中的应用,这标明中国经济崛起和中国模式新的发展,高教发展需要案例研究,案例在中国广泛推广和应用得到新的发现。把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之中,不但在中国是首次和原创,就是在国际教育史上,也是一次大规模、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国际高教史上案例研究的先河。

第二,走出一条中国管理本土化和教育现代化之路

我国高校案例的研究是对国外引进案例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案例教学法引入中国后,我们并没有盲目照抄照搬,而是根据国情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首先确定了管理事实是案例研究的基础,突出了企业案例先导性作用,高校案例是对企业案例的改制,2004年我们组织170所高校参加了1000个实证案例改制教学案例的共享项目,在改制基础上,我们又开始在院校建设“高校案例本土化教学实验室”,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消化、吸收,通过不断的深化,才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高校管理中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管理本土化和高教现代化的道路;最近,我们还在做联合国国际合作案例项目,力争实现中国案例国际化的目标,经过30年奋斗我国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中国案例“美国化—中国化—国际化”自主创新的道路。

第三,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它对高教发展、新教改、新试点都具有全新的意义。

(三)创新文化经验是建设特色院校模式的灵魂

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不仅创建了院校知识品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使我们开始从更高一个层次思考特色院校的文化建设的问题,当前建立与特色院校相适应的价值观、时代品格和当代精神更为迫切,特色院校发展离不开知识品牌,特色院校长远持续发展需要文化这个灵魂,因为文化决定着特色院校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主动文化向创新文化转化是特色院校创新的关键。主动文化是特色院校建设创新文化的逻辑起点,创新文化是支撑特色院校战略发展的灵魂和命脉。据我所知,目前进入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高校,不是985、211的学校,连国家高职示范校也没有,为什么这些成长型院校争当创新文化探路先锋呢?实质上道理很简单,凡是进入国家指定的重点院校都是过去基础条件强,国家又选择重点投资扶植的高校,所以这类学校就形成了 “给予文化”,“给予文化”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这自然就形成了少数垄断文化族层。广大的成长型高校没有“重点项目和示范”的机会和照顾,只有靠自己去奋斗,寻求主动文化来崛起,主动文化就成了特色院校创新文化的逻辑起点。

主动文化有两种前途:第一,将主动文化升华为创新文化,尽而成为特色院校模式;第二,主动文化如何没有下一步价值选向的目标,主动文化就会消失。对于广大成长型院校来讲,探索多元化的成功道路,追求成功是他们最大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很清楚只有院校成功了,才有全体师生的优秀,可见,一个不成功的院校,不可能有许多优秀学生的涌现,成功决定优秀的命运。

成长型院校创新文化最核心的是开发和形成一种新知识、新文化,形成全新的知识文化产品(成果)。文化的动力来自先进理论和观念,而是来自一种组织文化,从历史沉淀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模式”来,这“模式”就是成长型院校的知识文化成果。这些新知识在文化自觉环境中,就会转化为一种文化思想、一种目标、一种行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从而形成创新文化体系,对社会产出的是软实力、吸引力、竞争力。运用案例去研究特色院校建设的经验,进而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理念改变,实现知识共享,这本身就是丰富文化内容和文化提高的过程。这种知识文化获得只有靠广大师生艰苦奋斗,从实践中去探索才能得到,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特色院校力量所在。我国校园文化为什么一直停留形象工程和包装层面深入不进去,其中最重要原因,没有自己的知识创造,没有使知识物化文化的流程和切身体会,文化还游离知识成果的。任何一种知识成果都是一种文化造化的过程,文化孕育了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又成为文化的核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形成高校知识成果,挑起文化大梁,高举创新旗帜,正是第一批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建设者的使命和他们的功劳。

第二,造就一批知识英雄是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这批知识英雄以新政领导、研究团队、优秀师生为主体而形成的。正是在知识创造的和受益互动中,使这些英雄人格化的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鲜明的新政领导品格、研究团队品格、优秀师生的品格。

新政领导时代品格。新政领导为什么选择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做为推动高校发展的切入点呢?除他们超前认识能力外,更重要是来自他们对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而形成的创新文化。他们用新锐品格,开创了高校案例研究先河,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成长型院校铺开一个新路。他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做法,也足以说明他们文化自觉的时代品格。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调动不是一般科研和教学团队的积极性,而是调动院校领导团队,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积极性。这是近10年来少有对高等教育软科学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在过去大众化10年里,由于规模和外延不断扩大,校院长关注的重心和感兴趣的地方是“上项目、搞学位、弄专业、要资金”;而现在有识之士的校院长,开始对“知识、战略、人才、政策”发生了新的兴趣。对中国特色案例研究的热情和支持度,来自他们多年积累起来创新能量的一种释放,来自对过去成功所带来负面问题的冷静思考,是一种从过去“依靠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是一种“依靠单一方法向综合方法”的转变,是从称呼百年的校院长向新政领导新词的转变。总之,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崛起,不单是使校院长决策意识的提高,更是一种自觉文化的萌发和建立,这正是新教改最核心的价值和创新之源。

研究团队的时代品格。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是由优秀教师组成团队完成的,这个研究团队组成的本身,就打破了高职院校没能力从事研究的说法,做为一个知识组织类型的划分 不是靠别人给划定的,而是根据需要走出来的。高职院校建立研究团队,走知识研究型道路本身就是一种特色院校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个团队在调研、成型和形成观点过程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广大师生的时代品格。案例研究形成的知识产品,可成为师生了解院校历史、研究现在、规划未来一种文化的交流,这对他们形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母校、成为优秀师生、建立共同的信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色院校模式也为今后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为培训校(院)长提供新的案例,这对加强校际交流、带动更多高校走向成功,带动高级管理人才流动、交流和合作具有文化的推动,今后“校际互动、知识共享”将成为一种自下而上横向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文化平台,这个崭新的平台,是由第一批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搭建起来的。

特色院校建设不但是一种知识进步,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内容,是提高特色院校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部分:高校智库发展战略与对策

对于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我们即要总结和研究客观规律,又要研究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对教育、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首先要推动特色院校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今后五年特色院校研究发展规划,推动高校智库研究四个重点项目的实施,从战略的高度把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大力实施特色强校的

发展战略

研究特色院校案例是一种把传统经验上升到科学层面和模式层面的方法,关键在于将这种模式转变一种战略,关键在于实施特色强校战略。特色强校战略将是未来10年实施教育强国战略重点课题。

第一,实施推进管理创新的战略——

让高教质量通过强化管理出人才、出效益。教育上长期以来不少人把211、985工程误认为是提高质量的工程,这两项工程都是为扩招做准备的,211是以改革大学办学条件对100所大学的投入;985是改变科学条件的一种投入,两者都以硬投入为主,质量工程不同于211、985工程。

质量工程是通过项目带动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但需要质量工程各要素参与,而且更需要通过管理的作用促进各要素结构的优化,实现其效益最大化。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有目的的过程,为此,质量工程必须由质量管理来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更有效。

第二,实施推进“两化”的战略——

推进高教管理本土化和本地化。中国高教在转型过程中,要实行本土化和本地化两个创新。

首先,我们坚持对国际经验要本土化。我国大众化概念提出,教育进化基因学说,校院体系设置,现代大学制度;甚至教材、教学方式和方法,大都是程度不同的带着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痕迹,在有些方面照抄、照搬现象还比较严重,正是这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对西方先进理论和方法,必须从国情、校情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综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到手。当前,对西方理论和方法我们消化的不够,许多方面只是进行了本土尝试,而无实现本土化,没有本土化就会出现两张皮,给中国教育的实践带来严重的损失。

其次,对国内高校经验本地化。现在高校大都下放地方了,以地方属地管理为主,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经济和专业特色来当先进,不能盲目向一流大学学习和照抄照搬,要坚持本地化。

第三,实施推进嫁接优势的战略——

用知识战略联盟嫁接教育集团。现在高校在推进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普遍是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凉,为什么呢?因为高校“软实力不足”,企业相不中,因为这种横向合作是互利互惠为前提的。

目前,我国教育集团运行大都以学校整合为主,企业和行业配合和帮办,使高校集团整体作用不十分明显,有些教育集团是无有核心竞争力的“拉当配”集团。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教育集团向知识战略联盟转变,知识联盟是提升教育集团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知识联盟是从双边校际优势互补开始,先由校际之间结成盟友,交换互缺性资源,各自达成战略目标,最后获得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强势的高教核心竞争优势与跨业组织建立互动式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转移的知识称为“联盟知识”,这种知识不通过联盟是无法接触和获得。作为“联盟知识”将派生出新的竞争力和新的软实力,更有效地强化了与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推动作用。

第四,实施推进外脑辅助决策的战略——

依靠智囊团进行科学决策。下一轮改革的重点是扩大高校自。各级院校如何使用好自进行科学决策很重要。在教育转型的每个交替点上,过去教育研究中心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内的智囊团过于行政化,长期以来流行于课题研究,充当写作班子角色,研究成果常常滞后于决策,智囊团的先导性无法得到发挥。而且这种体制最大的弱点是局限于教育内部的报告多、自身的规律多,而在教育、经济、社会交叉地带就很少能提出真知灼见,特别是面向国际化、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地带,正是左右教育规律的主要因素。所以,跳出教育研究教育,站在全局的高度有关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的战略是特别重要的,帮助转型高校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第五,实施推进强化软实力的战略——

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高校的软实力。进入大众化以来,不少高校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院校校舍、教学仪器和装备、实验室建设等硬件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相比之下,以教师素质、教材建设和文化建设、软实力建设相对薄弱。

当前影响地方高校权利高职院校发展不是硬件而是软实力的问题。首先,要加大软实力开发,用软实力配置硬件,实行硬件软化,推进特色院校的知识化、素质化和内涵化。

但软实力是不能投资的,它要靠高校知识管理才能建设好。对于当前高校面临的任务来讲,单靠过去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传统的行政方法就显得不足了,现代院校的软实力,即包括领导的能力、品牌的影响力、院校文化、精神和作风,以及政治思想工作在内综合力量的体现,现代的软实力是推动特色院校建设不可忽视的无形的力量。

第六,实施推进发现新政领导的战略——

大力发现和推荐高教新政领导。新政领导不是靠书本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创新中才能锻炼出来的。培养新政领导最好的榜样是向创新组织学习,从企业家的“无中生有”的奋斗中领悟精神、品质、作风、文化对成功的意义和作用,号召高校领导人不是更多到清华、北大去进修读博,而是到创新的组织中去学习、搞实验和挂职,让高校首先引入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机制。有了新文化,一个新锐领导才能诞生。在转型期的制度创新之中,领导的态度、责任和实践观太重要了。

培养院校领导再一个困难是缺少教材,传统的教育学是研究学校内部是怎样管理的,没有谈到怎样去造就一个校院长。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本项课题研究完成之后,许多高校案例就出来了,这个高教案例库形成后,可以用来培训高校领导成为新政领导。

第七,实施推进建设管理科学体系的战略——

推动特色院校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当前最主要的是解决院校科学管理动力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增加自不是单从政府要钱、要权,而是从规范和加强院校的管理入手,从院校内部管理来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装备和条件和管理、软实力的管理都比较薄弱,院校与外部政府关系、行业关系、企业关系、国际关系都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流程。建立一个强化内部,关联外部,内外有机结合的一个科学管理体系。

我认为,建立院校科学管理体系,是现代大学制度和建立自真正的灵魂和要义,不是为重新铺摊子,外援式发展,要投资,要条件。当然,在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时候,才知道政府如何管理,这些基本问题先从学校开始搞清楚,其它方面才能知道如何配合院校管什么和不管什么,学校管理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的突现出来。

第八,实施推进特色院校模式的战略——

搞好特色院校基本建设。特色院校是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一个组织行为,搞好特色院校基本建设,要对知识资源、战略资源、合作资源、共享资源上进行全面整合,再造新优势。

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是基本建设的知识工程,它必须由高校主要领导来组织实现。特色院校建设不同于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院校是高层次、全方位从整体上研究院校成功规律的,只有一把手主持,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只有一把手思维,才能统筹全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规划学校的未来;只有一把手主持,才能把研究成果转变为未来发展的指南。

特色强校发展战略问题要做成项目去实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主要成果是提出特色院校战略,如何实施战略,要建立和加入知识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帮助高校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课题申报和优惠政策采取、各种外部关第的协调,稀缺人才资源的补充等问题,做成项目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发挥北京优势,合作建立本校北京特色院校与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中心),改变高校只从专业上创建研究中心的局面,改为把高校战略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项目去研究、解决和发展。

特色院校不是什么都好,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要进行横向和跨业合作,组建“校企研”为核心的各类实验室、实验基地,特别发展与科研单位及软科学研究机构组建跨业智联尤为紧迫和重要。中国管理智库为高校在企业、行业建立跨业联盟可提供支持和帮助。

将特色院校案例单位,办成培训教育家和新政领导的新型学校,推动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和共享。

第九,实施推进开放办学走出去的战略——

实行高校走出去战略,与全球南南国家结盟。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我们更多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由于国情不同,总感到有些水土不服,常常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使我们与发达国家交流总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特色院校走出去,要从学西方发达国家向全球发展中国家转移,实施国际化稳步合作的道路。把精力转移到全球南南国家去,他们不但与我们同处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我们的经验更适合他们发展,我们会在输出高教经验中去提高和发展,配合联合国南南合作计划,实施特色院校走出去战略,为我国高教国际化提供新的经验。

二、制定全国特色院校研究发展战略五年规划。

总目标,五年内(2010—2015年)从全国成长型高职院校、地方院校中,遴选100所院校进入特色院校重点案例,纳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组建工程”计划,2012年遴选10所院校列入项目研究计划,2011年末做好申报和立项批复工作。

建立高校软科学研究团队。选推1000名专家、教授(其中半数以上是高级职称),加强对研究团队中青年骨干的学习和培训,研究项目完成后,涌现出100名高校软科学研究专家、教授和科研组织家,2012年推荐10位高校软科学研究专家、教授,大力宣传,颁发证书。

建立高校软科学成果推广体系。选择30个案例高校建立观察点,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建立10个特色院校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建立10所中国高校管理案例校际交流所,分批开展校院长的案例现场培训、挂职、交流和定点研究,加强横向交流与多边合作。初步确定在吉林、厦门2014年建立研究中心和案例校际交流所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加强特色院校与全球南南国家的合作。创造条件、鼓励国内院校请进来、走出去,到国外学习、交流,在政策允许情况下举办分校和举办分支研究机构;推动更多特色院校走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的道路,2014年与联合国中国南南合作战略研究组合作,举办一项“特色院校开放办学”研讨会,组织特色院校代表到发展中国家高校去考察访问,促进特色院校到与南南合作国家合作办学和共同发展。

三、近期推动高校智库研究的四个重点

根据五年规划总的原则,近期高校智库研究的四个重点是:

第一个研究课题:中国模式国家教育学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基础上,做好中国模式国家教育学的研究。怎样去研究中国教育,评价近10年大众化教育的,我们要跳出教育去研究教育,从国家概念出发,站在整个社会“大系统”去研究教育。用西方教育学角度解释中国高教发展是水土不服;就教育谈教育许多问题是说不透的;从经济角度谈教育会有局限性。为此,评价中国教育,不是总结经验就行了,而是对“中国模式与高教道路的两者关系”做一个科学的定位,应反映如下指标:第一,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第二,教育与产业结合度;第三,教育与知识结合度;第四,中国教育国际化的程度。

第二个研究课题:院社合作的研究。为了实现管理观察杂志的关于把编辑部办到学校中的改革目标,在有条件的院校中开展院社合作计划。发展高校理事和全国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院社合作是我国高校从“产业合作”转向“知识合作”重要转折点和主要标志,填补了知识合作的空白。院社知识合作有助于提升高校知识的含量,强化 “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知识合作平台还为高校增加新的平台、资源和科研成果,推动高校知识开发和知识转化。

第三个研究课题:邀请特色院校参加联合国项目。在联合国有关部门支持下,商务部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国际合作经验与联合国南南合作战略研究”已正式立项。主要研究改革开放30年,联合国在中国受援1000个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中国政府今后经济外交和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结合特色院校研究重点,邀请有关院校参加。

第四个研究课题:高校新政领导的访研。为了推动特色院校的研究,管理观察杂志配合研究成果宣传,重点开展以校院长为中心的访研活动,把介绍院长和推进院校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年拿出100P设专栏进行宣传报导,请各校申请。

科研创新案例第7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入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1]。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3]。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6]。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8]。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体系成为整个架构的关键。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5]:(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入到物流专业教学中。(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三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实践—综合应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四、结语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锋 周建亨 戴韬 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与研究,2011(6):53-57.

[2]黄勤,陈玲,李楠,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2-114.

[3]李庆明.物流人才培养应准确把握宽口径重基础的科学含义[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2):119-120.

[4]孙卫,侯凯,唐树凯.美国商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及其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92-96.

[5]刘峰涛,王扶东,王晓锋.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J].纺织教育,2010,25(6):47-50.

[6]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28-130.

[7]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3-85.

科研创新案例第8篇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 三段式科技创新

一、前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统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统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统计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统计软件的开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该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推导繁琐、计算强度大、实际操作复杂等特点,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其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失去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应用性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多元统计统计真正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发挥其应用性课程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实施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统计分析》“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分别包括: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在国外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因此,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应用能力及操作能力,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通过竞赛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撰写科研论文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科技问题为引,以三段式立体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

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即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提炼,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我们在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我国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学会思维、分析和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统计思维能力。由于《多元统计分析》旨在学生统计能力的养成.而统计能力又主要体现在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因此统计的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注意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提出“what”、“why”、“how”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当堂回答,采取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敏捷反应,答辩口才,更能进一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科技创新方法、增强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及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

本阶段采用学生与教师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挖掘和提炼能力、统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将科研项目、社会商业项目为主,设计模拟实践,带队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模拟流程,在流程的每一部分详细指导其中所用到的统计方法、统计知识、统计原理。结合实际问题,尤其是商业经济问题,适当介绍所用的经济知识,给出经济意义解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条件反射能力,促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统计方法之间建立一些直觉的联系,即学生在接触某些具体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处理这些问题能够应用的统计方法。如:怎样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选用数据、图形、表格等来描述、界定这些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的规律、趋势,可以选用推断统计、多元统计等方法。

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本阶段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每年都会有各级学科竞赛,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时间,通知学生开始为竞赛做好准备,根据往年比赛惯例,提前构思,用1-3天的时间初步选定方向,用4-7天的时间设计调查问卷,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特长组成团队参与科技竞赛,团队为主、团队完成竞赛的全程,教师为辅、只为团队提供思路、方法的指导,使教学活动由被动的执行任务变为主动的创造性劳动。

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研究创新点

1.打破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而我们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是希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统计思维能力、掌握科技创新方法、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和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2.改进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科技创新活动流程为参考,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虽然称之为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只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论文,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线相结合,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3.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工具,教学并重的统计专业技能培养。传统的检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考试,或者通过论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项目继续延续论文考核形式,并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好的课业论文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研究主要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主要成果

“挑战杯”活动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衡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是学生科技训练的重要平台,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009年,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即“挑战杯”,获得特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0年获得一等奖一项,2011年获得三等奖一项。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完成多篇学术论文,如07级统计专业学生王彦的文章被EI检索,06级统计专业学生魏志星发表的文章已被JICT(EI源刊)录用;

(二)推广价值

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这对全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在省内各高校中,我校的成绩也是屈指可数的,特别是统计专业学生在同类专业学生中表现优异,屡次获奖。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四、研究前景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本研究就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内外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国家的未来靠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玉珍,凤启龙. 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

[2]冀相奎,刘文婷.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8(23)

[3]扬卫,依凡.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讨论[J].新华文摘.2007(13)

[4]田喜洲.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