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人才培训

科研人才培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5 16:21:16

科研人才培训

科研人才培训第1篇

关键词:科研试验;质量管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国防科研试验特点的需要

科研试验部队承担着航天试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事关国家战略、国防安全,责任重大。航天与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系统庞大、技术度高、投资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具有高科技、高集成、高风险的特点。针对国防科研试验的特点,建立和运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按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和方法抓好质量工作,是科研试验任务质量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将使科研试验任务质量管理工作减少经验色彩,从经验走向制度、从制度走向文化,使每一项科研试验任务真正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全面提高科研试验部队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

(二)国防科研试验高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试验任务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风险越来越高,涉及专业越来越广泛,内部协调关系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科研试验领域的社会环境条件也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试验相关的资源保障和协作单位已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机制全面转变,科研试验不仅要追求成功率,而且要追求综合效益。因此,科研试验为确保成功率和综合效益,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防科研试验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国防科研试验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风险大、准备周期长、技术度大、单位时间物耗大,而且参加的人员多、单位多、岗位多、装备多、学科多、领域广,是其他任何项目以比拟的。特别是在高频任务并行或交叉的情况下,更需要有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和灵活的快速协调机制,这就对质量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四)与国防工业部门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需要

参与航天试验及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的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工程施工单位目前都已经普遍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提出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因此在与参试单位的合作过程中,必须采用一致的管理思路、术语和标准,才能够相互适应,协调一致。

(五)国防科研试验与国际合作的需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科研试验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载人航天及其各种军事装备科研试验的圆满成功,航天试验从提供发射服务向参与国际航天试验项目发展,各种国际间的军事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这对国防科研试验领域实施世界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方法,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

二、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人才培训的需求

(一)技术人才需求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不仅要懂得武器装备科研试验技术,还要懂得质量控制技术。然而科研试验部队大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对质量控制技术尚不精通,对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掌握得很少,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对于促进部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人才需求

目前在科研试验部队范围内,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人员,对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还不了解或知之较少,甚至还有些人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存有种种疑惑。不少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认识不足,没有认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原有质量工作的关系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提升和发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增添多余的工作,而是使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基础性工作,是部队管理工作一次质的跃升,因此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

三、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训的作用

(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通过培训,可以使更多的人员认识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质量管理不仅是某些人员、某些机构的重要工作,而且是所有人员都需要予以关注的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各级管理者、骨干、文件编制人员以及内审员,如果不参加认证标准的培训活动,对认证标准的要求不明白、不理解、不掌握,体系建设和运行就会走弯路。

(二)掌握标准,熟悉程序

通过培训合格的审核员,将对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到监督作用,对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到参谋作用,在质量管理者与所属人员之间的沟通方面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到内外接口的作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学到技术,提升能力

通过不同班次的教学,使学员除了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质量策划工具、质量控制工具外,还可学到一些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如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有助于提升在单位科研试验的质量。

(四)发挥作用,推动建设

参训学员学成回到单位后,有助于促进部队质量文化建设,使全体成员逐步接受先进的质量理念,形成共同的质量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质量道德和质量行为习惯,以此实现由强制性质量管理向自主式质量管理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执行力,进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成效。

四、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构建

(一)构建组训体系

1 建立院校、部队两级组训体系

院校作为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重点进行领导干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骨干培训。部队要建设一支质量管理人才队伍,根据需要开展普及性培训。

2 区分培训层次

为提高总装部队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议分为领导干部、质量审核人员和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三个层次。

3 建立常态机制

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全员培训,建立质量管理培训的常态机制,使部队始终保持一批能够充分理解标准内涵、明确体系要求的管理人才。

(二)改进方法体系

1 短期培训,突出专题

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伴随的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参与人员越来越多,时间要求越来越紧,任务种类多、间隔时间短、多项目并行、高密度试验将是科研试验部队今后一段时间内任务的主要特点。工学矛盾一直是培训中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骨干,脱产培训就更为困。因此建议将培训内容分散为若干个专题,按专题设置培训班,时间设置为1~2周,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情况进行选择,既可解决工学矛盾,又可提高培训效益。

2 类型多样,针对性强

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可围绕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举办高级研讨班;围绕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举办审核员班;围绕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举办质量管理专题技术班。高级研讨班主要针对科研试验部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交流、研究及学习,是一种研究型的培训方式。审核员班目的是让学员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审核知识;培养审核员应有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是一种资格认证班。质量管理专题技术班主要是学习质量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结合型的培训方式。

科研人才培训第2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科技人才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17-02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农民富则国家强、农业丰则国家根基壮、农村发展则国家现代化实现。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农业发展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在科技应用,农民致富的决定因素在于科技能力的掌握。考察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我们发现农村的科技成分相对缺乏、农民的科技素质相对落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 农村科技人才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辅相成

农村科技人才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把农村现代化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农村现代化要求用现代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工业装备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归结于科技的进步,然而,支撑条件确是掌握科技知识的农村科技人才。

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农村劳动者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题中之义。农民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而且还是农村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者。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从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形成引导农村发展的先进力量,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引导和组织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变革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才能逐步打通长期桎梏农村发展的科技、流通两个制约“瓶颈”,进而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终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2 农村科技人才发展困境与阻滞因素分析

目前,对农村科技人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界定,该文认为,农村科技人才主要包括四类人才,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进行农业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以及进行农业科技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该文对农村科技人才的研究主要基于这四类农村科技人才进行。从总体来说,受建国初期政府城乡发展“二元”双轨制和先城市后农村发展政策的影响,农村相较于城市来说普遍落后,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普遍,农村的科技人才普遍缺乏。

2.1 农村科技人才面临的发展困境

2.1.1 农村科技人才专业结构亟待完善

2006年5月中组部和人事部对我国人才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类别表”显示,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人数比例仅为2%,农民技术员的人数比例高达71%。这意味着我国农村科技人才中,学习传统农学、农艺的多,学习农业科技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营销、水土保持、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少,农村科技人才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目前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

2.1.2 农村高级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近几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拥有一定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劳动力通常较容易得到就业机会,并且具有技能和知识的劳动力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更加剧了农村其余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外流状况。

2.2 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阻滞因素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不同层面的教育培训,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力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大需求。目前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因素。不破除这些制度上、政策上、机制上和意识上的障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将难以开展。

2.2.1 对科技人才教育投资不足

我国政府在教育投资中,大量向城市倾斜,广大农村没有得到与城市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城乡教育的差异化投入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公共教育投资总量逐年增加,但农村所获得的基本公共教育资金仍极为短缺,而且很难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开展。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是“以县为主”,地方财政收入是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基础,然而对于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虽然名义上是由县级和乡级政府支付,但实际上很多乡镇财政紧张,难以支付必要的教育经费,这就使得由政府支付的义务教育落实困难。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农民家庭不得不重新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承担者,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后续发展。

2.2.2 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认识不足

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新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农业发展还依循传统路线,对于农业、农村中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金量少,竞争力弱,科技创新度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持久性受到严重挑战。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意识薄弱,事实上成为农村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2.2.3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阻碍人才发展积极性

在我国,受长期执行的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普遍存在人才“外流”现象。现有农村科技人才大多土生土长,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差距较大。虽然政府在基层人才的培育上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培训内容杂乱,简单;培训形式上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流于形式,技能提升不明显。

3 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及途径

农村科技人才根据其类型不同一般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依据农村科技人才分成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科研人才、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四种类型,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人才应采用不同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1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途径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下,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培训与需求脱节、师资队伍不完善、没有制度化、体系化等等突出问题。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应本着有用、科学、灵活、长效的原则进行。

3.1.1 建立成果快速转化体制,促进实用人才的培育

建立以农业试验站为载体的成果推广机制,通过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和人员培训等等方式,强化农业试验站和所在地区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有效连接,使基层推广的作用通过试验站成果展示、人员培训得到充分发挥。

3.1.2 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推广体制

科学有效的农业推广体制应包括方法多样的培训手段、灵活多样的培训渠道、不同客体的培训对象、多种多样的培训内容。就培训手段和培训渠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宣传手册等手段拓宽推广培训领域。就培训对象来说,要照顾到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年龄结构开展针对性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及农村家政服务教育,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实现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3.1.3 加强培训后的追踪服务

农民在参加了培训活动以后,可能会对培训中的若干方面尚不明白,亦或培训结束后,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运用中出现问题,培训机构应及时进行培训后的追踪服务,针对农民科技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督导。对农民培训后的追踪服务是培训活动的持续性表现,是培训活动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3.2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途径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将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连接的有效桥梁。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不仅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人才需求,而且能有效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要培养措施如下。

3.2.1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学历教育

应鼓励农村科技推广人才进行学历的再教育活动。对各省、市、县、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开展有计划地逐级培训活动,并针对培训结果的考核情况给与一定的学历资格的认证,承认其培训行为,并及时地将培训结果与培训人员的薪酬有机结合,通过提升培训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报酬,承认和激励培训行为的正确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和正向激励作用。

3.2.2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职业培训

鉴于我国农村科技人才中,学习传统农学、农艺的人多,学习农业科技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营销、水土保持、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少的这种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现状,应加强对科技推广人才的职业培训活动。

3.2.3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政府应立足于统一规划,完善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多层次、全方位、长效性培养机制。比如,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考核力度,确保推广人员的质量;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完善科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激励机制等,实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由短期培养向长期培养、短期效应向长期效应的有效转化。

3.3 农业科研人才培养途径

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试验型人才缺乏、农业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与实地结合紧密的科研体制,在此体制下,运用资助、教育、考核等方式培养科研人才。主要措施如下。

3.3.1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复合型培养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复合型培养模式主要是将生产一线或企业、农业院校、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组织和企业的联动,采取学历教育、长短期培训、企业攻关课题和项目等多途径复合型培养科研人才,教育培训组织与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在促进科研成果、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农业需要的科研一线人员。

3.3.2 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再教育,提高其科研创新的能力

农业科研人才是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转化的关键。农业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成为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必要保障。为此,应不断加强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再教育培训,从科研理念、科研内容、科研手段、科研实践能力等若干方面保障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可以通过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将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科技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学习农业理论知识,提高学历和技能水平,创造出更多的农业研究成果。

3.3.3 建立农业科研人才绩效评价机制

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形成正能量激励效果。农业科研人才绩效评价考核的内容可以从工作结果、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成果转化等方面内容进行量化指标体系的设置,并以绩效工资和晋升职务等形式将考核结果客观正确的进行体现,从而激励科研人员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3.4 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途径

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是农村科技发展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承担着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是农村科技发展的重要的人才构成部分。

3.4.1 加强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理念的转化

目前农村科技发展的落后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理念落后所致,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农村科技转化、农村科技发展的主客观环境条件的配备状况等。因此,转换科技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管理理念成为农村科技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为此,使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人员意识到农村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农村科技发展的目标、农村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等宏观理论的培训,增强其管理思想与管理服务的目的性、前瞻性、规划性,才能为农村科技发展制定正确的宏伟蓝图、提供正确、科学、完善的服务活动。

3.4.2 建立灵活的分层次培养机制,提高农村科技管理与服务的能力水平

科研人才培训第3篇

技术攻关中培训的实施

开展技术攻关培训应按下列步骤实施:(1)根据生产、科研课题选配人员,成立攻关队选配攻关培训成果,必须坚持高工带助手,以老代新,以新为主原则,一般应选配经过生产实习,已转正定级,对生产装置,工艺,生产操作等有整体了解的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要把技术攻关培训同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由生产、科研单位依据攻关项目涉及的专业技术的难易程度,决定什么专业和水平的人参与什么攻关队。每个队一般同涉及的专业技术的难易程度,决定什么专业和水平的人参与什么攻关队。每个队一般由5~10人组成,由单位总工或技术负责人领导或带队,其中配备1~2名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技术人员参与工作,70%~80%应是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其目的既能攻克关键,又达到在实践中培训人才的目的。(2)深入生产,科研一线认真开展调查。调查是为了较准确地掌握需求,确定攻关项目。调查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科研一线的需求,重点是影响生产、科研的关键问题,由生产、科研单位的领导提供信息,施工、设计负责人介绍现状;二是通过业务主管部门,以企业全局出发提供需求信息。通过两头提供的信息,使攻关队成员比较准确地掌握情况,明确目标。(3)进行综合分析,排列攻关项目。把通过调查掌握到的生产、科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列出明细,同有关单位领导共同协商,初步确定哪些项目是影响生产、科研的主要因素,亟需解决,然后分门别类,理清轻重缓急,排出攻关项目并分解到攻关队。(4)集体研究,选定课题。攻关项目分解到队后,由攻关队集体研讨,分析问题的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及时研讨论证,选定攻关课题项目及顺序。(5)课题报审。将选定的课题,按难易层次分别呈报总局或分局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定,如课题批准,便可组织实施,如课题否定,攻关队重新开展调研,重新选定课题。(6)组织开展攻关培训活动。整个攻关过程中分五步进行:①学习有关基础理论和先进科学技术理论;②以理论为指导,弄清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③讨论提出解决问题实施方法;④组织可行性技术论证;⑤对可行方案开展小型试验,取得试验结果。(7)组织技术鉴定。对影响面大,涉及全局的重大技措、技攻方案,必须经总局“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技术鉴定,经批准方可实施。如被否定,攻关队伍重新研讨,提出新的实施方案。(8)大型投用。经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的攻关技术,在生产、科研中投用。

技术培训的效果

宝鸡峡工程局开展的专业技术人员攻关培训的研究成果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实践中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但已取得明显效果:(1)技术攻关培训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积极性,加快了人才开发步伐,基本解决了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断层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培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人才效益。2011年~2012年两年中该企业有68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为工程师,有306名青年企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了30名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经过一系列培训,使的大批青年技术人员迅速成长起来,目前的技术负责人90%由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生产、科研、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断层问题基本解决。(2)技术培训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宝鸡峡工程局近几年坚持不懈的抓培训促攻关,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施工能力,所占建筑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先后承建了总投资近4亿元的林家村渠首加坝加闸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的渭惠渠改造工程、7000万元的魏家堡水电站工程,获经济效益达1300多万元。

结语

科研人才培训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 功能

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能”一词的解释是: 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服务社会一直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引领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不同于企业,它是间接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直接的,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1.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功能,从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看,核心与基础应该是人才培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上指出:“大学应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是当代大学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高等学校作为专门的高等知识生产、传播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和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等学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依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立足区域,服务区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和地区主要基础性研究的机构,将科研活动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学校的根本特征。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主要目标是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专门的科研人员队伍、科研基地、专业的科学研究设备等一系列科研资源,高校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追踪科技发展最前沿趋势,依据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引领全社会的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贡献率,注重实现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高科技企业的比重和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3.承担继续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普通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举办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包含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短期进修、高级研修。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开展,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和培训,包括党政高级人才、企业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拥有的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品牌专业、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保障着继续教育树立开展。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相一致。

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不断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要研究新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的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培养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同时也为更多的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科技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表现在: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成立时间比较短,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方面,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依托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研计划,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经济社会实际需要的产品开发,企业直接将研究出来产品生产出来,达到三方共赢,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3.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各种基础设施, 面向全社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在学校向社会提供良好教育与培训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会赢得更多的社会的认可度。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面向毕业生,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二是面向企业、公司的在职人员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所需要的技术培训;三是面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四是提供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或证书培训。

三、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区别

(一)人才培养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更为鲜明职业特点。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上,高等学校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高级专业技能;二是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高等学校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高等职业学校则要求学生具备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高等学校还承担着向科研院所输送研究性人才,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等职业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直接就业为目标;三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学方面,在实践教学中,高等教育院校都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发现、验证性实验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因此,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

(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

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研究领域方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既包括在基础理论方面、应用技术研究,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包括前沿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等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企业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

二是科研设施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例如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具有的科研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三是科研队伍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专职的科研人员,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科技创新团队。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要求是成为“双师”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三)培训服务方面不同

一是培训对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的员工、技术人员、社会在职人员,还面向学生和农民开展培训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对象除面向社会在职人员之外,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教师队伍开展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视实践教学;高等院校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

三是培训课程方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与本科教育课程几乎一致;高等职业院校培训课程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贤, 诸洪启. 西方教育思想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科研人才培训第5篇

关键词: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81

1引言

如何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经济学专业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国内外许多高校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索。其中,美国麻省理工于1969年首创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为许多高校所认可和效仿。

科研训练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经济学专业科研训练是指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让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研究项目和各种科研活动中去,接受科研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经济学专业科研训练的作用

科学研究具有知识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通过科研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2.1扩宽专业视角,完善知识结构

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教育,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专业口径狭窄,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科研训练,可以探索和认识未知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接触新知识和新方法,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扩宽专业视角,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释放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敢于质疑、善于超越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塑造健全人格,适用社会需求

科研训练有助于学生树立投身科研的宏大理想,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d趣,克服自卑胆怯等心理障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科研训练使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从而更能适用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模式

学生科研训练不同于一般教学活动,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要使经济学专业科研训练起到实效,需将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按照“兴趣培养――参与科研――形成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建议采用如下“三结合”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3.1科研训练与研究项目相结合

科研训练应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项目分为教师负责的项目和学生负责的项目,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能促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思路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引导学生由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属于研究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进行探索与研究,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将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二是教学由课堂讲授向课外拓展转变,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课外拓展训练形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实践,拓宽学习视野,关注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是教学形式由强调整体共性向个体特性转变,以往的教学多注重学生的整体共性,据此来设计教学内容,忽视了个体的特性,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针对每个个体开展科研训练,凸显这一教学形式的个性化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是对其“研究意识”的深度培养,在研究的选题上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和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问题,使学生“研究意识”在更广的空间能得到更自由的提升。第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会带来双向的锻炼和提高,丰富科研训练的内涵和意义,收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三是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研究项目要由研究团队来完成,这种形式的科研训练,不仅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也是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团队协作。

3.2科研训练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开放式实验”以学科为依托,用项目的形式将科研训练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将科研的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之中,丰富实验教学的内涵。通过实验教学,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经济数据,运用经济软件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这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3.3科研训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将科研训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能保证学生研究学习的时间,又能提升研究学习的效率。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可以与研究计划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项目研究,开展科研训练,同时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不仅能使科研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还能提高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质量。积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活跃校园科研氛围。鼓励学生举办学术沙龙,为学生交流科研成果和研究心得提供有效阵地,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扩展研究视野和交流渠道。

4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保障措施

要实现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还需要一定的配套C制、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作保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

4.1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作为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发展完善过程,我们应对其规范化。一方面要建立科研创新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保障科研训练的实践效果,应选派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老师担任负责人,以确保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以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科研积极性,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弹性学习制”和“完全学分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4.2实验实践条件保障

要从多方面争取经费投入,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制定专业实验室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制度,加大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力度,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于一体的实践基地,有效整合和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聘请基地的依托单位专家参与学生的科研训练指导,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

4.3培养科研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关键性因素,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训练质量,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科研训练指导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加大力度聘请外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研训练的指导上,要完善导师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大力推进导师集体指导,可使学生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结论

采用“三结合”教学模式,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是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突破。在“三结合”教学模式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其作用不是课堂教学所能替代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三结合”教学模式这一平台,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文苑.对学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2011,(2):161162.

[2]阳玉香,谭忠真,莫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94(20):212213.

[3]沈星元.基于SECI知识创造模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5):165166.

科研人才培训第6篇

一)国家行政学院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行政学院成立15年来。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取得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外开放办学、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对地方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等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认真加以总结。

二)国家行政学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总体上看。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在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决策、培养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在加强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党和政府提供智力支持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办院理念和体制机制,目前国家行政学院的工作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公务员培训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形势、新任务。加快建成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的国际一流行政学院。

二、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新的形势下。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方向,全面履行职能,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更加注重开放办学,更加注重科学建院、民主建院、依法建院,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充分发挥高中级公务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科学研究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作用,政府决策的思想库作用。

四)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主要任务。围绕建成国际一流行政学院的目标。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完善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的办院体系。放眼长远。合理布局,着力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实施特色立院、质量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着力提升学院素质和办院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培训体系,创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着力培养善于治国理政的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咨询工作,着力提供高质量和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咨询成果;加强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合理使用,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素质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队伍;坚持从严治院,严格制度,严格管理,着力营造良好院风,促进国家行政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三、深化教学培训改革。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五)全面推进教学培训创新。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为核心。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培训布局。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培训内容。以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为重点。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建立有效的需求调研制度,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将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教学培训的重点内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增强教学培训的时代性。要顺应我国公务员培训格局的新变化,强化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努力开发新课程,推进培训管理机制创新,增强教学培训的实效性。

六)完善培训班次布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公务员培训需求。构建以高中级公务员为主体。继续办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要完善和创新培训机制,合理设置和调整班次。分类科学、层次合理、长短结合、多元互补的培训班次格局。要继续办好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厅局级公务员任职班、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继续办好各类委托培训班。

七)继续办好青年干部培训班。要继续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更好地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根据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主要面向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务员青年骨干,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合理确定培训对象。采取在学院学习、实践中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基本素质和公共行政能力。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管理制度。

八)加强应急管理培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指导带动地方行政学院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体系。加快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要依托国家行政学院整合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研究资源。建设成为全国应急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应急管理政策研究和咨询中心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充分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对国(境)外交流的平台作用。

九)开展学历学位教育。按照国家学位授权审核的法规及程序。创办博士后流动站。接受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申请开展与学院主要学科有关的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学位教育。为国家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人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涉外学历学位教育工作。

十)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要紧紧围绕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强化优势学科。坚持以公共管理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学科。拓展相关学科。着重建设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政策学、领导科学、社会管理学、应急管理学等学科体系,形成充分体现学院发展方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学科体系。要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

十一)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要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培训工作的特点。研究制定学院课程和教材开发规划。完善主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加强各类课程和教材建设。要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建立和实施课程更新制度,加快推进自主选学课程开发。要按照少而精和管用有效的原则,编写适应各类公务员培训需求的精品教材,形成有行政学院特色的教材体系。

十二)深化培训方式方法改革。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公务员培训规律。改进讲授式教学。增强教学培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加强案例库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方法。强化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行动式和现场教学等。提升案例教学水平。要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远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加大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力度。

十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要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研究人才密集的优势。重点加强应用性研究。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科研活动。多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重视基础性研究。特别要集中力量开展重大专题研究。为提高教学培训水平服务,为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为党和政府工作服务。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宽松的学术氛围。

十四)加强决策咨询服务。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突出决策咨询服务的前瞻性、应用性和对策性。要重视组织教学、研究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重视加强与中央部门和地方的合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活动。深入实际。拓宽决策咨询服务领域;重视发挥学员来源广、层次高和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优势,鼓励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活动;重视利用行政学院系统资源,形成决策咨询服务合力。

努力将教学培训与开展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十五)促进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与教学培训有机结合。要探索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有机结合的实现形式。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十六)加强科研、咨询平台建设。要推进科研、咨询服务组织创新。发挥学院研究会、研究中心的作用。要积极同有关部门、地方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搭建有利于多出快出科研、咨询成果的平台。要加大对科研、咨询成果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培育学术组织。促进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要通过举办高层论坛、召开研讨会、出版年度研究报告等。加强学院刊物和出版工作,促进科研、咨询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十七)推进科研、咨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强科研、咨询工作的目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要健全科研、咨询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开展科研、咨询工作的成效作为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岗位竞聘的重要依据。对在科研、咨询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以科研、咨询项目为纽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多出优秀成果。

五、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十八)努力开展涉外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国家行政学院对外开放办学的优势。增强涉外培训班次。丰富培训内容,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创新培训机制和方式。努力提高涉外培训质量。

十九)积极开展赴国(境)外培训。要在巩固已有的国(境)外培训项目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度扩大赴国(境)外培训的规模。研究制定教学、研究人员和学员赴国(境)外培训办法。提高学习培训效果。开拓新的培训渠道。规范和改进培训管理工作。

二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学院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和亚太地区行政院校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中的作用。要完善外国政要和知名专家学者兼任学院客座教授制度。授予名誉学术称号,广泛开展与境外有关方面的交流合作。要扩大与各国政府机构、行政学院、非政府组织、著名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以及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为友好国家政要和国际著名人士提供讲坛。接受国外访问学者。要鼓励教学、研究人员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适当举办国际论坛和研讨活动,为推进中外政府管理创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境)外公务员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二十一)扩大国内交流与合作。要加强与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若干稳定、有特色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加强与中央党校等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交流与合作。

二十二)加强对地方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国家行政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行政学院在教学、科研、咨询、师资培训。对地方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立项等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配置、联合办学等方式。推进全国行政学院事业发展。以及开放办学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制定科学的业务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和办法。创新体制机制。

六、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

二十三)制定和实施人才强院战略规划。要抓紧研究制定人才强院中长期战略规划。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坚持以教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培养、使用现有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创建国际一流行政学院要求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

二十四)加强教学、研究人员队伍建设。要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确保每个学科都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带头人,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加大培养选拔学科带头人的力度。面向国内外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有较高科研、咨询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要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培养、使用,通过挂职锻炼、出国深造等多种方式,提高他综合素质和能力。专职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忠诚事业的责任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品德高尚,为人师表。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坚持选聘熟悉政府工作、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咨询能力的高中级干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并为他承担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任务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他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五)抓好教学管理、行政党务和后勤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选拔使用、教育培养、考核奖惩、纪律监督等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明确岗位职责、素质要求和工作规范。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中的作用。要提高行政党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行政党务工作人员队伍。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的后勤人员队伍。

二十六)深化学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适应学院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学院内部体制。做到权责一致。要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针,通过深化改革。明确职责分工。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制度。要加大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力度,完善教研部门负责人岗位聘用制。要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研究制定符合学院特点和岗位要求的不同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公平公正的干部人事制度。

七、坚持从严治院。营造良好的院风

二十七)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学员管理。完善学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科学探索无,健全科学、规范的学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严明学院纪律。要强化教学、研究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倡导崇尚真理、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

二十八)切实加强院风建设。要形成“立德立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勇于改革创新,求实求新”院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营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团结和谐、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弘扬正气,鼓励先进。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八、加强领导。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研人才培训第7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Abstract:Clinical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5 years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ion + 3 years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training mode,Seven-Year Combined Bachelor's and Master's Degree mode,and the "5+3" integra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The three modes were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but different culture mode still has certain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 and effect of talents training.We compare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training effects,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w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m.In order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medical postgraduate training,in order to graduate themself more clear their learning tasks and goals,school and standardized training base, master's tutor more clear our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better finish our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Postgraduate;Training mode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招生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历了最早的5年本科教育+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7年制本硕连读、再到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三种模式,虽然这三种模式均培养出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不同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效果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校、规范化培训基地、研究生导师也将面对不同的培养计划和责任,学生也将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由此我们对三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一比较和思考,了解三种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效果及它们存在的优缺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增加大家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以便学生本人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校、规范化培训基地、硕士导师更好明确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

1 5年本科教育+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最早期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其他所有专业一样,设置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两个独立学习阶段,医学专业则设置为临床医学专业5年本科教育+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这种模式分为两个独立的学习阶段,首先完成大学本科5年制学习,然后是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二者相互独立,每个阶段也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计划。5年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上级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完成此阶段学习后的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报考或者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进入到第二阶段的3年研究生培养阶段。对科学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在198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做了明确的阐述,希望通过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该目标特别强调要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传统的医学教育版图中,医学院校以学校围墙为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生态。在此培养模式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两个独立的学习阶段,进入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完成科研课题为目标,常常忙于完成导师手中的项目课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真正留给临床的时间并不多,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在医院里付诸实践,临床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甚至长时间脱离临床实践,临床工作能力下降。而为了弥补学校和医院之间的“鸿沟”,在获取硕士学位后为提高临床技能只能不断增加培养年限,硕士毕业后还需要重新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专业知识从头做起。然而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时间并没有真正的充分利用,闲置较多,而重新规范化培训又延长了医生的培养时间,学医彰显出学习年限长、投入大的难题。对于5年制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考入硕士研究生的医学生来讲,还体现出另外一个弊端,他们在考取硕士研究生前面对考研的巨大考试压力,常常会占用大量本科临床实习时间备考,不能全身心投入本科阶段最后1年的临床实践,而使5年本科教育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临床医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对具有临床技能的高级人才实际需求的增加,1998年国家启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培养临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培训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并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加大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扩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格局逐渐实现以科学学位培养为主体向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体的重大转变。但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早期,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完全相同,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任务仍以完成导师实验室研究工作为主,各个学校之间培养没有规范化,也没有完全达到专业学位以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目标。

2 7年制本硕连读模式

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自1988年开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行“7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良好发展潜质的高级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希望通过招收一批基础更优秀的学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医学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提出通过7年制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和广泛的社会科学理论及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又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兼顾一定的科研基础工作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外语,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初步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技术水平。

7年制研究生模式相比以5年本科教育+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缩短了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时间,避免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脱节。同时它也具有其他的优势:临床7年制研究生生源质量较高,外语水平较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基本理论知识较扎实;没有考研的压力,能认真完成通科实习;遇到问题能及时查阅资料,积极解决,并勤于理论联系实际,有更高的学习热情,更强的学习主动性,责任心更重;同时该模式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临床技能的培训,提升了临床工作能力。但是它的不足在于:研究生阶段临床实践时间相比“5+3”临床型研究生的时间更短,临床技能相对临床型他们有所欠缺。而科研方面,进入专科定向培养时间相对较短,科研以临床科研为主,选题方面对导师依赖性大,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相对低,导致论文质量相对不高,因此在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上又较“5+3”科研型为弱。

3 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医教协同是一名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但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才结构不合理矛盾日益显现,医院招收人才“重学历、轻能力”的导向带来很大影响,医学生培养与市场脱节问题突显。医学本科刚毕业后的3年,本应是巩固理论知识、强化临床技能的最佳时期,之后才去读研、读博。但现在很多学生为追求高职称、快晋升,本科毕业后接着就读研、读博,学历是上去了,但临床技能却没有提高,甚至荒废了。日前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了政策要求从2015年招生起,7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现行的7年学制临床医学硕士教育将退出历史舞台。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简称“5+3”模式,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中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承担本科水平理论知识学习,而在后续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的培养中,同时完成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第一方面是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这就是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完成院校医学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其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被实践证明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该培训使得5年制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第二方面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即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解决了多个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难题。首先,住院医师和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破解了学医年限长、投入大难题。以前需要通过“5(本科教育)+3(硕士研究生)+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只需要“5+3”就可以解决,在此期间因为承担住院医师工作,可以拿到作为住院医师的基本工资和医院发的奖金,这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其次,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备相当临床技能的合格医生。“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在于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改变了以往临床硕士培养“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注重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因此获得实实在在的临床技能积累和提升,毕业生到新的医疗岗位上在处理常见病和突况时表现得游刃有余,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经过科研能力的培养,他们具备严密的科研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为后续发展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这种模式解决了我国医学教育多种学制学位并存,无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不同质化的临床医生培养的问题。为医学院校提供了统一的培训模式,理顺教学体系。在此期间他们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期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所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也为他们自身获取更多临床技能的培训提供了条件。

总之,通过前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不能看出“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创造了良好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其中“3”年后续培训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任务,此阶段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合理的解决了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缩短了培训时间。“5+3”模式更加注重临床实践训练,体现了医教相长、学以致用,着重医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培养,使我国的医学生毕业教育经历了从自由成长到规范化培养、从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到专业学位教育、从缺乏准入机制到逐渐由执业资格和阶段性认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医教协同制度创新[1~6]。

参考文献:

[1]赵余.探讨临床7年制研究生的培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427-428.

[2]崔益群,刘成玉,陈健,等.发挥办学优势,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3).

[3]陈茂伟,伍伟锋,程鹏,等.新时期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06:1151-1153.

[4]梁军,曾甫清.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3-24.

科研人才培训第8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模式

DOI:10.13555/j.cnki.c.m.e.2016.02.044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招生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意见提出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切合实际的、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5+3”模式中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承担本科水平理论知识学习,而在后续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的培养中,我们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后续3年的培养是临床基地和临床导师所承担的任务,如何高质量完成这部分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对“5+3”培养模式的认识

“5+3”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5+3”的“5”是指5年医学本科教育,其教育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管理,国家教育部均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实施严格监管。“5+3”的“3”则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第一个方面,是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该培训使得5年制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在没有开展规范化培养之前,5年制大学学习完成后医学生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任务,他们临床技能的提升与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水平、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带教教师能力密切相关,同水平医学生因为不同工作单位医疗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毕业后医疗工作能力差异化日渐明显,因此毕业后早期规范化教育及培训就特别重要。5+3模式的“3”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培训在国家严格评审合格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均是国家三等甲级医院,绝大多数是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进行,让学生能够获得同等的良好早期毕业后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培训使得医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工作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培训能够让他们掌握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自我学习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完成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以外,“5+3”模式的“3”还包含着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即原来的硕士教育任务,通过研究生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初步科研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因此在3年的培养中,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同等重要。通过培训,应该让他们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较熟练的临床医师。

2“5+3”模式的“3”需要完成的任务

“5+3”一体化临床教育模式所界定的“3”的任务包含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在同一个3年中同时进行,它必然包含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培养任务。

2.1临床能力的培养

临床能力培养的目标,是通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后成为一名合格住院医师。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和技能的形成:①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能力。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刚参与实际临床工作,需要不断将原来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疾病相结合,利用所有相关基础知识,全面认识解释临床现象并根据相关原则选择治疗措施和方法,通过医学实践不断验证基础知识并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和积累的能力,是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医生的重要能力;②学习临床基本技能。在最初的医疗工作阶段,三基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医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前面讨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外,基础技能的培训是完成医疗工作的必备能力,医学生在国家严格考核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培训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够面对更全面的疾病病种,能够接触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经过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能;③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和较高的社会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这方面的教育基地和导师应该特别重视,有意识的全面的人文培训和基地优秀教师的良好表率均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④有意识地强化一定方向的专科知识。在培养的末期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工作需求,有意识地强化某一个或一些方向的专科能力,比如大内科或大外科方向,为今后专科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2.2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的完成:①学习科研方法。在此阶段除了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外,应同时完成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系统地学习科研方法,比如:完成重点科研课程学习、掌握统计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习资料查阅及文献检索、学习必要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所有这些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基础;②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早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更多的参与和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③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从发现问题,到寻找方法,到开展研究,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每一个环节中均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处理,最终需要将这些研究和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法呈现出来,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如何在培养中实现上述目标

3.1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实施培养计划,不因为研究生教育和规范化培训重叠而降低标准,做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为每一个阶段培训做好计划,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培训基地应积极开展相关人文课程和讲座,培训基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3.2科研能力培养

“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相比于早期研究生教育,学生更多的时间承担临床实际工作任务,科研时间会更少,因此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导师更多的引导和合理安排。首先,学生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加强相关研究生课程学习,掌握好科研方法;其次,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改良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更早进入科学实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在不同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标书的撰写,参与临床科研论文书写,深入参与临床/基础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践工作,实施阶段化目标化的管理模式,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总之“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创造了良好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其中“3”年后续培训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任务,此阶段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合理地解决了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缩短了培训时间。通过医学生、研究生导师和培训基地的积极主动参与,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良好科研工作能力的优秀临床医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2]亓来华,王成,杨光耀,等.“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教学改革的思路医学[J].医学与社会,2014,26(12):91-93.

[3]闫慧锋,郑建中,覃凯,等.七年制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5(6):375-377.

[4]柳英兰.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9-50.

[5]高兴亚,唐文,喻荣彬,等.“5+3”本硕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