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18 14:43:46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1篇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国民教育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崇高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我国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最基本内容,具有普适性,为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内容上要凸显系统性和层次性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何将其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学界展开了广泛研究。

专家指出,国民教育序列中不同学龄段、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其思想变化也是阶段性的。必须关注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道德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分层细化,突出重点,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体系。

(三)途径和方法上关键是“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入情入理。学者从多方面探讨了“融入”的途径,指出要融入课堂教学,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要充分利用公共社会资源,把社会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要融入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融入学校管理工作,既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融入班主任工作,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

关于“融入”的方法,学者认为,要处理好灌输与感受的关系,注重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处理好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处理好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注重时效和实在的关系,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价值观的升华。

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使命,学者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重视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培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要靠教育。学者指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培养文化自觉有着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自识、文化对话、文化融通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学校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科学育人,发挥课堂的文化传播职能,传递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二是要注重主体文化人格养成,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育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人格;三是要注重文化自身发展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

(二)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有学者指出,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其内在指向,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即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教育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主要靠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文化知识的引领。教育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学者强调,教育作为人类世代参与其中的对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不是也不可能传承思想文化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审视、选择之后,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之中。教育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的基础上如何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也成为学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三)繁荣教育科研,推动思想文化创新

教育科研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学者强调,要坚持教育科研的公益性,强化社会责任,保持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品位。学者提出,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术话语系统,进而为进一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达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自觉。

多维度、多学科、重数据与国际参照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学者指出,为推动重大课题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当前,要着力提高教育科研数字化水平、实证化水平、综合化水平、普及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2篇

关键词:中专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15-01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由于中专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业的成绩考核往往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绝大多数中专学校的教学往往以学习和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并没有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教学系统中,造成中专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严重缺失。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主课程,对传承先进文化和传授生命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理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担。

中专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生源方面,由于近些年大学扩招,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进入高中、大学学习,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较差,对待生命意义的意识淡薄。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办学压力大,中专学校招生均采用免试入学,大多数中专生进入入学后,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学习缺乏动力,部分学生还有自卑和失落的心理,这一切造成多数学生对生命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其次,在教师方面,中专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就业情况,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偏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语文课程由于不属于考察范围部分学校不给予开设,更谈不上语文课上的生命教育。学校对于语文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缺失,对学生造成的深刻长远的影响。最后,在大环境方面,当今社会对生命教育也存在不利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教育的氛围不浓,当前社会利益至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断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十分淡薄;二是网络媒体对恶性事件的宣传,这些媒体只注重点击率,却忽略了生命教育,社会媒体没有担负起到应尽的教育义务;三是中专学校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教学内容非常专业化,教学目标单一,学生来学校只为学到某门或某项技术,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让生命教育大打折扣,最终造成中专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为改变这种不良局面,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对有关生命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升华和拓展,做到每节语文课都有生命教育的影子,生命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呢?第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是教育的基础,要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在语文教材中,有古人对生命的感慨,有今人对生活的感叹。在课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今名人的情怀,从古人跌宕起伏人生中看到豁达的胸怀,从圣人宁静致远的哲思中看到超人的智慧,从前人百折不挠的奋斗中看到现在生命的可贵,从今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中看到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感知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唯一性。第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美好的事物人们都会珍惜,生命更是如此,只有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好的内容片段要经常让学生分享感动,分享快乐,分享美好。老师要经常给学生观看一些承载美好生命意义的视频,让学生明白生命中虽然有各种烦恼、不幸,但是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当学生从老师、同伴那里获得了力量,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去欣赏,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去享受,那么多美好的理想去追求,学生自然就会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第三,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命最终会逝去,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的过程中赋予了什么内容,诠释了什么意义。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的课程,更是一门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课程,在这个课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过程由自己书写,生命的意义由自己确定。乞丐和科学家的人生都是人生,但其人生的意义大不不同,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变成了永恒,而乞丐的人生如同水中的痕迹,当其生命逝去时,其人生的意义也随之消失。只有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才没有虚度光阴,生命的意义才会得以彰显。第四,改善中专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中专语文教学没有占到重要的位置,老师们对语文教学有敷衍的现象,学校要将语文教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不要一味的重视专业知识。为了更突出生命教育的主题,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专门教学,不应只局限在将生命教育穿插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还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和老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更需要集思广益,开发新的生命教育方式和内容。生命教育是一项长远的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中专及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让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最大体现。全体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 2011.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3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主体感悟 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等的学习,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和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形成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责任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他并不反对培养专门人材,认为这是“目前的急务”,但培养人格更重要,因为“国民人格的完善与否,则事关国家的隆盛”。

尽管有众多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和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严重的重知识与能力轻人文教育的情况。在历史学习中,能力与知识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不讲知识和能力是不现实的,只讲知识和能力不讲人文教育是危险的。知识是载体,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双翼,任何一翼的缺失都将带来严重的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十分危险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十分担忧,缺失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能够维系多久,能够走多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则“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文教育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重视人文教育,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国家的竞争,民族的生存,取决于人的素质,作为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历史教师应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自觉地提高人文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经过一代人、几代人的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当然在教师自主提高人文意识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师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进行督促和评价,从而使人文教育得以落实。

二、重视对人文素材的挖掘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并且是十分有趣的。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篇幅、课时限制和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等方面的原因,历史教材的编写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意义、性质、特点的分析,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而是枯燥无味的考点和知识点。我们应该注重挖掘人文素材,只要我们用心,则古今中外,有很多我们可利用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我们要以精彩历史故事吸引人、以真挚的历史人物情感感动人、以高尚的人文精神感染人,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动中升华,在趣味盎然中培养人文精神。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感悟

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心灵体悟。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在人文主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化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树立学生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人文教育一定要注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心理,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从而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甚至激起心灵的火花,使情感的内化得以顺利实现,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主体的感悟中得到提升。

四、在考试中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4篇

柏拉图在《法篇》中曾指出:“教育是造就好人的方式”,“教育乃是从小在学校里接受善”。这里的所谓“善” ,本身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当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斗争。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关系到党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掌握主导权,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年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办学目的,也是学校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的,既要以传授科学与人文知识为基础,更要以培养优良的思想品格为保证。人类的进步当然离不开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在不同人的手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思想是科学知识的制导系统。但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在我们身边,曾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学知识轻思想教育的问题。基于此,对广大青年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就更加有了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当代青年学生展现了新生代人的强烈爱国情怀与人文风采,展示了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意识。实践证明,这一代青年学生是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一代践行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也同时证明,多年来我们所努力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广泛深入人心,成为了青年学生们的精神寄托。

那么,应当怎样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促进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呢?总结以往的经验,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笔者认为关键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需求递进规律,实施分层次教育,以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第一层次——针对人的低层次需求即自然需求,进行社会主义基础文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尊重生命教育、遵守道德教育、遵守法律教育,简言之“三尊(遵)”教育。

尊重生命,这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曾讲过一句名言:“人的安全乃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在当代法学中,人的生命是最高价值,其核心价值有四个:自由、正义、秩序、效率。对待生命的态度,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要把尊重生命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落实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命的意义教育。通过认识生命的价值、端正对生命的态度,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二是生存教育。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6万中、小学生死于各种事故,对青年学生进行生存教育迫在眉睫。生存教育也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教育,如安全防范教育、逃生教育等。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据统计,十几年来,我国心理疾病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目前约有20%的儿童处于抑郁状态;在15-34岁的青年人中,自杀已经居于死亡原因的第1位,而自觉接受心理健康诊治的不到10%。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青年学生的重大问题。心理疾病的实质是心理需求与心理满足的矛盾已经紧张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健康心理需求教育、合理实现心理需求教育、合理引导宣泄心理需求教育,并建立完备的心理介入、干预机制。

遵守道德,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历来是如何做人的学问,道德观的核心问题是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也可以说道德教育解决的是做人的基本问题。当代青年学生道德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是非不清、善恶模糊、荣辱颠倒。因此,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是非观教育、善恶观教育、荣辱观教育。

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较以前平均提前了2-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每年以超过100%的比例增长,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的增长率更是超过前者的一倍以上。我国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之淡薄令人吃惊。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的准则是: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各得其所。第三世界国家移植西方民主制度没有一个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国民缺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因此,应当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的观念。遵守法律教育主要包括法的精神教育、法的准则教育、法律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

第二层次——针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进行修身成才教育。有强烈的成功意识是我国当代青少年的突出特点,这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某些严重偏差,比如缺乏责任意识,一切以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择手段,甚至置他人安危、社会责任于不顾,出现了各种不顾廉耻、上不得台面的种种潜规则。修身成才教育是一个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而成为有益之人的系统工程。这一层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心智的养成教育,即培养青年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优良品质,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心智是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对自己如何做人、做何种人的思考与设计——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体系能够通向理想?我以何能力、何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等等。当一个学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独立寻求答案的时候,他就必然要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不断地追问,这也就标志着他开始走向了自律的境界。如果说专业知识构成自身能力的硬件的话,那么心智就构成了自身能力的软件。

二是创建文明环境。修身成才教育中青年学生的主导性不仅没有减轻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相反是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律总是一定条件下的规律,要让青年学生心智健康成长规律发生作用,就必须创造适宜的条件,坚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创建文明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盘棋,着力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生长的土壤。

三是传授科学与人文知识。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因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是民族腾飞的两个翅膀。科学知识将使人文关怀获得新的理性工具、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人文关怀则向科学知识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这里,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就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第三层次——针对社会奉献的价值追求,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经由以上两个层次的教育,青年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解决,按照需求层次递进规律,进入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也就水到渠成了。第三层次的教育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类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学生头脑。

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些方面可以说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个人的独立价值,但与资本主义思想家把个人的价值孤立起来考虑不同,马克思主义总是把个人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6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人的不同规定性总是在人的不同类存在状态中获得的。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类的规定性,这个人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也就不称其为“人”。

虽然无私奉献是价值的最高层次,但对无私奉献的教育却不能简单化。在日常的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看到简单、片面地要求青年学生无私奉献的情况。他们忘记了,一方面,任何真正的奉献都必须以个人能力为前提,另一方面,任何真正的奉献都以增进整体的幸福为目的。前提问题解决不了,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目的解决不了,我奉献给谁?就奉献而论,价值追求的前两个层次,即自然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解决的是“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的问题,第三层次,即无私奉献解决的则是“奉献给谁”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谁的问题。只有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才能把祟高的先进性理想同普遍性的要求和具体的实际统一起来,使无私奉献的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与传统的青年学生思想教育体制相比,分层次教育具有四点意义:第一,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即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而不是一味地生硬灌输。第二,使思想教育系统化,有利于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离开社会主义基础文明教育谈社会主义价值观,就如同构建空中楼阁。第三,有利于克服传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例如: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颠倒。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尊重思想教育规律的表现。第四,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既能够使他们扎扎实实成才,又能够使他们的个人命运与集体、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的命运密切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样树立起来的价值观才能够真正经得起考验,防止需求上的“返祖现象”。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教育;内容;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6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7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科学发展为纲领,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从小处入手,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学习胡总书记讲话,深刻认识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利用班刊、校刊、班会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其列为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2、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树立正确荣辱观,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以“传承、融合”为主题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以“诚信、文明”为主题开展诚信教育;以“成才、进步”为主题开展学风校风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形象,展现时代风采,创建和谐校园。3、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将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公约、公德守则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和后勤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大力开展各种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貌、公德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动性。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5、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贯彻《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意见》结合起来,与开展“青春焕活力、文明构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6、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发扬优良传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7、坚持知行统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第8篇

[关键词]高校 爱国主义 教育 市场经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基石和重要内容。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高等学校,极需要在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认识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市场经济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爱国主义教育注入巨大活

力的时候,也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适应新的条件,这就是主动地而不能被动地、积极地而不能消极地、灵活地而不能机械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便卓有成效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二是塑造理想人格,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渴求的、社会主义大学造就的不是“金钱奴隶”、“经济动物”或单纯的“商品人格”,而是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三是利用高文化密集的独具优势和社会批判的重要职能,不断减少和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属于支流、却不可低估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及由此带来的容易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的负面影响。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诸如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具体有三:其一,精神凝聚的动员作用。人要有一点精神,首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的生力军,而且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现已开始成为崭露头角的方面军。爱国主义教育能将大学生最广泛地动员起来,达成共识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储才蓄能,早做贡献,多做贡献。其二,价值整合的激励作用。遵循价值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人的经济。个人的价值只能在集体、社会事业中求得最大限度的实现。所以,价值取向可以多样化,价值导向必须一元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校正他们可能产生的心理失衡、行为失范、认识偏差和离心倾向.并从一些方面防止社会上部分人把市场观念简单化和庸俗化,进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三,育人铸魂的保证作用。本质上是高文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和人才。爱国主义是宪法规定的神圣义务,是重大的政治原则,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第一生产力”的潜载体,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21世纪中国的面貌。大学阶段是他们职前的最后的系统准备和思想、观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理应成为抵御和战胜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抗击和粉碎各种“西化”、“分化”图谋的坚固堡垒。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有强大的说服力、穿透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和“一霸多极”的国际政治格局,既使风华正茂、爱国心切而又涉世未深的中国大学生增加了急于成才的助力和压力,也使一些人产生了困惑和迷惘;既为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魅力和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二、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先导是强化三个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强化“三主”意识,即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意识,教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意识,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前提。强化这一意识,符合大学生的现状,有着显而易见的针对性和虑远思深的前瞻性。我国大学生,爱国的占绝大多数,看不到这个主流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少数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和弱化;个别同学爱国热情可嘉,但又过于偏激,实则过犹不及,事与愿违。看不到这些问题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精神”,首指爱国主义精神;这“人”,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强化这一意识,能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始于低重心,达到高标准,从而分清主次,抓住要害;减少“杂音”、“噪音”,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大学生明白,国民爱国,天经地义;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我们的爱国主义不等于民族主义,更不是狭隘民族主义。总之,将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定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乃至高校的整体工作真正到位。

搞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也在教师。教师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强化他们的主力军意识,是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定因素。强化这一意识,高校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教师的爱国,集中反映在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什么分外之事或额外负担,而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和神圣天职;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门任务,而且是所有各科教师的共同任务。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只有“怎么样”的不同,没有“要不要”的区别;都有“能搞好”的优势,没有“不能搞”的例外。学校无副课,也无不承担爱国主义教育责任的教师,每位教师都是主力军中光荣的一员。强化这一意识,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国主义教育,不会冲击和干扰教学进度,只会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和红线,课堂教学则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强化这一意识,使主渠道保持通畅,渐次拓宽,逐步加深,要注重联系实际。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三全育人”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要实施“三全”育人,这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指高校的全体工作人员——教师、干部和职工,要“三军”一条心,搞好“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实际上,高校全员皆“教员”,人人都是施教又“示教”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义务和权利。其中除教师要当好主力军外,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为广大学生做出榜样,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要组织、协调、协助主力军,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部分人要通过作报告、办讲座或兼课的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职工,主要是后勤职工,要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本色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说“忌语”,重诺践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有一种“校园如家园”之感。

全程育人,总起来讲,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高校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即分成三个阶段,把握四个环节。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安排,贯穿始终,并通过循环往复,讲究常搞常新,使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对象而言,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对低年级新生为“定向教育”,出发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耐心帮助他们巩固专业思想,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成才方向;对中年级学生为“导向教育”连接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遵循成才方向,抓住主要矛盾,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能力;对高年级毕业生为“去向教育”,侧重点是用爱国主义教育,设法鼓励他们按照祖国需要,去艰苦的地方、行业、岗位建功立业。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整个过程或各个阶段,都要把握住和衔接好四个环节:首要环节是明理,要晓之以理,即爱国之理,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以理服人,凝聚共识;基础环节是知事,要述之以事,即国情、国事,用典型的事例令人信服,顾全大局,保持稳定;中介环节是动情,要动之以情,即爱国之情,用教育者的真情唤起和换来学生的真情,以情感人,激起共鸣;关键环节是导行,要导之以行,即效国之行,用教育者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动,以行导入,践履笃行。

实施全方位育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素材更广,资源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如国情教育、历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目前,在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突出当代爱国主义的教育。要让学生明了,当代爱国主义的精辟概括是邓小平的一段名言:“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我们所爱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爱国主义的一大紧迫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方法灵活。贴近学生心灵,适应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生动的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岸到彼岸、从必然走向自由的“桥’’或“船”,可使艰苦过细的思想工作更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今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宜从改进思想方法、调整工作思路人手,总结经验,借鉴其他单位和国外高校的成功做法,强调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科学灌输与善意疏导、必要的思想交锋结合;搞活动不搞运动,有形式没有形式主义,安排庆祝、纪念不停留于庆祝、纪念的表层;纠正轻视校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偏向;悉心指导好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其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提高校园文化晶位,创设健康、高雅、优美的氛围和环境;密切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96—10—14.

[2]求是,1993,(5).

[3]邓小平文选(第2、3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