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17 11:39:09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1篇

关键词:统计方法;信用卡;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定价措施

一、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概述

就信用卡本身而言,它是一种不担保品的消费信贷方式载承体。授信数量多、金额小、使用方便是信用卡的特点,就发卡机构而言它不仅是一种风险度较高的金融产品也是一种收益较高的金融工具。而信用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因此,要相对信用卡的环境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想提高信用卡的利润,就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实现信用卡的利益最大化。

(一) 对信用卡风险的认识

信用卡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违约拒付的坏账,由于免担保、免抵押的信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数量,给信用卡客户带来了方便但也由于这种方式给相关发卡机构增加了坏账风险。

欺诈风险是指由欺骗诈骗所带来的坏账风险。这种风险大都是由于申请人采用虚假信息申请信用卡,错误的信息直接误导了发卡机构的判断,增加了信用卡的风险。要想有效的控制这种风险的发生可以从信用局购买相关客户的用户历史数据,并要求用户申请官方材料。

外部环境风险是对信用卡排除内部操作所带来的风险的概述,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导致信用卡用户失业等情况的发生,致使信用卡用户物理偿还信用卡内所欠的款项,这也会给发卡机构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发卡机构应随时主义经济走向,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趋势,采取措施控制信用卡贷款额度,有效降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风险

(二) 对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信用卡的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来进行风险的规避。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目前,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规避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强化和改进。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为信用卡风险的规避工作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便利。使得对待新客户的管理上更为科学有效。

二、 对统计方法进行选择

置换检验是指:当样本量不够大时,在样本情况分布位置的情况下,用置换模拟出样本的均值分布,然后在进行比较,对数据样本a和样本b的总体数量相加得到a+b,从a+b中随意抽取a个值,计算出均值,然后重复此过程1000次,则可得出样本均值的分布情况,然后将得出的分布与样本a进行比较,再重复以上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假设检验。

以置换检验方法验证模型预测能力的实例研究考察置换检验的作用。

例:预测初中生是否能顺利升学。以学生的初中平均成绩极其所在学校是否为重点初中两个信息来计算学生的升学概率。数据包括1000个观测值和3个变量值。其中,Y=1表示升学,Y=0表示未升学,变量M表示学生的初中平均成绩与所有学生的总平均分之差,变量K则表示学校类型当K=1时,表示重点初中,K=0时表示非重点初中。将前600个观测值作为建立数据模型的数据集,剩下400个为验证数据集。

三、结束语

信用卡风险给相关的发卡机构带来了较大风险,为了尽量降低风险,由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置换检验法是一种较优的统计方法,可以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得到适应的运用。若是对置换检验法仍存在质疑,也可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开云.商业智能技术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A公司开发C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例[D].复旦大学,2007. 3.

[2] 李建平,徐伟宣,石勇等.基于主成分线性加权综合评价的信用评分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2004,22(8):64-68.2004.08.016.

[3] 赖钧灼,刘斌,王桂文等.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的成分差异[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2):412-417.0593(2011)02-0412-06.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2篇

摘要针对信用风险的复杂特征,按照比较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可以构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同时,在信息系统和内部风险评级逐步完善、信用衍生工具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引入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进而实现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重点研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探讨中国实际背景下银行业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完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评级体系以及进一步研究信用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的具体思路。

http://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资产组合管理 信用衍生工具 内部风险评级

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避免金融危机的出现、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商业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银行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对风险的研究分析与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实践“三性”经营原则的根本。从实质上讲,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作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风险管理能力构成了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具体地讲,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竞争打破了地域,由此引发的破产现象呈永久性增加趋势,为了减少或避免资产的损失,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精确分析在今天变得尤为重要;从世界范围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拓展以及商业银行“惜贷”与“贷款集中”现象的存在,中小企业逐步放弃难以达到预期融资效果的银行借贷融资方式,直接进入金融市场融资,“非中介化”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带来了很大冲击;由于商业银行同业竞争加剧以及来自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压力增大,使得利差越来越小,贷款的风险—收益平衡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只有向风险管理要效益这一条路可走;抵押品价值波动性增大,加大了信贷融风险缓解技术的难度,直接影响风险缓解技术的实施绩效;从国际上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衍生产品迅速增长和显著膨胀,衍生产品或工具在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多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控制风险变得更为艰难;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和左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监管的国际合作日趋广泛、国际标准逐步形成,银行经营管理将打上监管的烙印。因此,商业银行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将是全面风险管理、全过程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全球风险管理与创新风险管理。

西方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模型等理论方法上已逐步趋于完善,并在金融市场交易实践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估价、资本需求的量化分析以及资产组合管理研究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不过“信用风险模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形成一致的模型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同时,技术进步、信用衍生工具的大量开发、资产证券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为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策略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使得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发放持有到期日的方式进化到组合管理安排期限的现代方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将逐步形成。因此,探讨、研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将为银行实施现代风险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同时,研究中国银行业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构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信用渗透到现代经济的每个角落,从本质上讲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随着信用的日益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大。对银行来说,信用风险的主要是信贷资产信用风险,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二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偿还是通过经营收入、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借入资金来实现。因此,借款人的履约能力主要是取决于其偿债资金的获得能力。履约意愿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品格,也就是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借款人首先必须诚信,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并能勤奋工作。从银行管理角度看,信用风险管理与其他风险管理一样,都存在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风险策略实施以及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重要阶段内容。我们认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以信息技术、定量分析技术以及衍生产品为主要工具支持,以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实施组合信用风险管理,科学有效地度量、控制与管理信用风险。其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为风险度量提供了技术工具支持;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为信用风险转移、分散等风险控制策略提供了创新工具支持。以发展的眼光看,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循序渐进:数据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数据仓库、数据收集与遴选以及设计内部评级系统等;内部评级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开发PD 和LGD 模型、早期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完善内部评级系统等;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计算法定资本要求、计算经济资本要求、实施组合管理模型、掌握组合分散与相关度概念以及建立资产组合策略;主动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实现风险定价以及综合运用资产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资产组合管理;优化组合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市场盯价”、夏普比率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管理等。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以风险度量与定价的定量分析技术以及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金融创新工具为主要特征的。从风险度量上看,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经历了传统定性分析阶段、传统定量阶段和现代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和模型阶段;从信用风险控制角度看,主要经历了各国监管当局自行规定到国际监管标准实行两个阶段,国际监管标准也从1988 年的《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和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发展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资产计算与最低资本要求两个阶段;从风险控制策略看,传统的内部处理(如风险缓解技术的采用与单一核销机制的建立)阶段逐步向现代外部(市场)处理(证券化与信用衍生工具等)转化,逐步形成资产组合管理理念,期限管理成为现实;从现代银行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创新来看,信贷资产组合的期限管理实现和信用风险外部转移的实现依赖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和交易市场的形成。

其中,在资产信用风险模型中,主要包括:信用评级模型与动态信用评级模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计算某种资产的当前信用风险,而动态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则计算信用风险的变动情况,信用风险可以是违约率也可是评级的结果。信用风险的定价模型必须考虑两部分内容,一是信用评级,二是超过零风险回报的差价,即市场对于一个特定信用风险的要价。同时,以信用衍生工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现代金融创新烙印。银行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是基于信贷资产特征(现金流结构、风险程度、期限等)采用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这三种基本构建方法产生的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工具(CDS,Credit Default Swap)、全额利润掉期产品(TRS,Total Return Swap)、信用关联票据(CLNs,Credit-Linked Notes)和信用延展期权等。在信用风险度量、信用衍生工具应用于风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资产管理理论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尽量使其凸现更多的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组合的收益、标准差、方差以及调整组合的流动性成本等参数,进而确定有效组合边界,为调整组合提供量化信息支持。

二、中国银行业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

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实现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在宏观层面,银行监管的发展、信用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环境改善等;在微观层面,完善的信息系统、先进科学的定量分析技术、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的金融创新手段以及资产组合管理的理念等。但是,由于体制、管理和人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创新乏力、利率和汇率的非市场化以及政府信用支撑等因素的存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目前表现不充分,但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政府干预、内部管理问题等,造成了明显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低下、资产损失严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机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约束,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还未完全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二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限制;三是金融创新乏力、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的贫乏都直接制约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四是外部信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支持的相对弱化等。

因此,为了实施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完善信息收集管理机制,实现信息保存的规范性、完整性、及时性、长期性和有效性;研究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模型,构建包括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用风险定价模型与信用风险组合资产管理模型在内的内部评级与现代资产组合管理技术体系;在与监管当局广泛交流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开展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研发等金融创新工作,为创造性地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产品工具支持,并积极谋求建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逐步培养资产组合管理理念。具体地讲,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信息系统和定量分析技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最低资本规定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在内部评级法中,又分为初级法(PrimaryIRB Approach)和高级法(Advanced IRB Approach),对违约率(PD,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损失LGD(Loss at Given Default)、违约敞口ED(Exposure at Default)和期限M(Maturity)四个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供资本要求函数。新协议建议银行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选择采用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还是高级内部评级法来计量风险,作为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基础。同时,新协议鼓励商业银行自行研制开发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内部评级法区别于基于外部评级的标准法,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是指商业银行在满足监管当局规定的监管标准下(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基础标准),利用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确定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银行风险度量方法。新协议将银行资产划分为公司、主权、银行同业、零售、项目融资和股权六个类别,风险加权资产(Risk Weight Asset,RWA)等于各类风险敞口(Exposure at Default,EAD)与风险权数的乘积之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是依据银行而不是外部评级机构对客户资产质量的评级结果,计算风险因素。在初级法中,银行只提供和使用违约概率的自我估计值,而其他风险因素则来源于监管部门的估计值;在高级法中,银行可提供并使用所有风险要素的自我估计值。相对于以往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内部评级法更能准确计量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水平、科学估价资本充足性、有利于银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部评级法的定位应该是:科学、有效地揭示银行信用风险的整体水平;为资本充足性监管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信用风险定价(pricing of Credit Risk Premium)提供了信息与模型支持,是贷款定价、衍生信用产品的设计和定价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中国银行应以全面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契机,在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基础上,研究、引进和开发适合中国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风险定价模型,实现资本需求计算和风险定价双重职能。

二是深入开展以信用衍生产品为主的金融创新研究。以衍生金融为特征的现代金融创新为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金融问题提供了市场化工具,丰富和发展了现代金融市场,也为相关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技术与实践支持。现代信用风险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信用衍生产品,这些创新金融工具不仅可以用来改善银行收益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资产持有期限、实现流动性,管理者可针对资产组合管理要求、监管资本安排调整资产组合。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资本市场迅猛发展,衍生证券市场也将逐步推进。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银行必须抓住机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适合自身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需求的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品种,逐步改变传统信贷资产管理模式。

三是资产组合管理理念的培养。资产组合管理的实质就是在风险收益及其相关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选择与调整,实现组合的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风险,获取分散化收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通过交易监督,在授信环节强化行业、产业链、区域与品种的组合管理;也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与贷款回收等风险控制与管理环节工作调整存量,实行资产组合管理,为进一步实现现代信用风险组合的资产优化管理奠定基础。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3篇

论文摘要:论述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衡量的方法及实施相应方法的一些必要的条件。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要求:大力发展评级机构;主动地寻求风险平衡,实现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深入,积极开发风险控制工具;信用风险衡量方法从简单向复杂的转变。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规定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起源于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HerstattBank)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NaitonalBa~k)的倒闭。这是两家着名的国际性银行,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1974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十国集团及中央银行监督官员在巴塞尔开会,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与管理问题,自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文件。1795年签订了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库克协议),该协议对海外银行监管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监管的重点是现金流量与偿付能力,这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机关第一次联合对国际商业银行实施监管。随后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和风险控制内容也不断深化。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称“新巴塞尔协议”)进行第3次征求意见,以对新的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做出最后的修订。委员会的目标在2003年末最后一个季度完成修订,并于2006年末在成员国家开始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3个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在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考虑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creditrisk,marketirskandoperationalrisk)。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在资本规则上跨出了一大步,而新资本协议在不断改进中反映着风险测量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新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使最低风险资本要求和每信贷风险面的规范评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第一次将操作风险和最低资本要求结合起来。相对于旧协议而言,其风险衡量的方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单一框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衡量方法,以促使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水平。

2风险的衡量

新巴塞尔协议在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主要考虑3类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或错误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新协议对风险的衡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1信用风险的衡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于信用风险的衡量有两种方法:标准法(TheStandardisedApproach)和内部评级法(hTeIntenralRatings-BasedApporach,IRB)。标准法是一种“被动式”计量方法。评级的标准质量不能由银行本身自行控制,核心是各银行借用外部评级机构特别是专业评级机构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根据评级决定银行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并为此准备多少的风险准备金。内部评级法则是一种“主动型”的衡量风险的方法。用IRB方法的银行必须依靠他们自已内部对风险评价来决定某一给定风险水平下的资本需要量。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有:违约可能性(probabilityofdefault,PD),给定违约水平下的损失(1ossgiven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水平(theexposure atdefault,EAD),有效的到期日(effectivematurity,M)。IRB方法分为基础和高级方法两种(foundafionandadvanced)。基础方法是指在一般原则下,银行提供自己对PD(违约可能性)的预测,对于其他风险元素则依靠监管层的预测。而高级方法中,银行自己提供更多自己的预测——PD,LGD,EADandM,并且使之满足最低标准。无论哪个方法,银行必须使用风险加权函数(irskweightfunctions)以获得资本需要量。每个银行也许在进行内部风险管理时,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无论如何,其采用的方法必须保持合适和一致稳定性。

2.2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衡量。市场风险的覆盖范围很广,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价格风险等,量化难度较大,因此,新协议建议各国监管当局在《补充规定》所提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足最低资本量,并对市场风险加以特别关注。操作风险也存在量化困难,新协议第一稿并未提出任何计量方法。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在新协议修改稿中给出3种计量操作风险的方法:①基本指数法,指以银行过去3年内的平均年总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来确定应对操作风险的必需资本量;②标准法,把银行的业务分为8个不同领域:公司金融,交易,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服务,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然后分别计算操作风险指数,再乘上某一固定比例得出所需资本量;③高级测量方法,采用此法的银行必须取得监管层的同意,由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测量系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确定。高级测量方法的使用则需要一些特别的标准。如果银行采用较高级的方法在没有监管层同意前不得转为较简单的方法。另外,如果监管层发现采用较高级方法的银行不再满足相应的条件,有权要求其转为简单的方法直至满足相应条件为止才能再转为高级的方法。

3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调整收益是风险管理的五大目标,其中风险衡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资本充足率的正确计算。风险衡量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测算及比较所有的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得到由于某些风险因素而导致在给定收益的情况下损失的数额或在给定损失的情况下收益的数额的行为过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衡量方法做出了灵活而详尽的规定,对我国的风险衡量与监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1大力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旧协议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允许银行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的复杂程度灵活运用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并建议业务相对简单、管理相对薄弱的银行使用标准法。标准法的采用则需要外部评级机构来进行。国际上比较活跃的评级公司,经常将政治经济问题混合来考虑,并偏向于以发达国家的标准为评级的准绳。因此我国有必要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评级机构,并通过实际运作,提高国际影响和地位。信用评级机构应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对政策环境、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管理质量、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偿还债务的意愿及能力等要素进行评价。

3.2建立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新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的衡量有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内部评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全程化管理的核心手段,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在管理上成熟的标志和外部市场评价商业银行管理能力的重要参数。内部评级能够提供客户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

、预期损失率、非预期损失率、违约敞口等关键指标,不仅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RA—ROC考核等组合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和运用内部风险评级,商业银行把各种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加以归集、识别,进行标准化提炼与量化度量,使银行审慎管理从经验型的传统管理提升为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因此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接轨,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内部评级体系。

3.3主动地寻求风险平衡。实现全面风险管理。“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因此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商业银行要做到风险的平衡——收益和损失的平衡,即风险资本抵御损失的能力和业务利润计划的一种均衡。商业银行应在完成巴塞尔委员会所要求的计量出风险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不仅仅被动地通过增加风险资本准备来防范风险,而是根据协议充足比率的要求和商业银行自身有限的资本准备主动地去调节和配置信贷资产组合,并且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风险实施全面控制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整合现有内部控制资源,统筹制定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制度、程序和方法,实施银行全面风险控制技术,对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它可以简单用“348”的框架来描述。即3个维度: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银行的各个层级;目标包括4个方面: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为银行的4个目标服务;银行的各个层面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面都必须从8个要素进行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4篇

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2012年2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实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明确企业风险管理不仅要明确法律风险环境信息,还要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应对并进行监督和检查。随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日趋严酷,特别是上市公司面临的法律监管环境日益严格,法律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一个由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电力公司”)经济法律部(以下简称经法部)和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会达”)、外聘律师团队等组成法律风险管理联合项目组成立了。

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福建省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福建电力公司承担着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重要使命。截至2010年底,公司合并口径资产总额708亿元,承担着全省九个地市、3680万人口的供电服务,拥有电力客户1251万户。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法律风险管理联合项目组发现常规的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在审查合同、处理诉讼纠纷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同时面临着一些局限,如孤立个案问题的解决经验难以复制、法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割裂和被动、需要更多资源处理重复的问题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深刻认识,形成了以下需求:

第一,通过将具体业务的法律风险与经营业务相结合,找出经营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将法律风险解决提升到管理层面。

第二,以管理手段解决法律风险与经营业务的共性问题,推动企业整体目标实现。

第三,满足管理机制的自运行,推动法律风险管理的不断优化。

随后,联合项目组对通信、航空工业、石油石化等多个行业法律风险项目进行了分析和研讨,结合国家电网三集五大管理的要求,明确了福建电力法律风险管理的目的,即结合依法经营管理需要,对企业法律风险实现系统、规范、动态的管理,提升员工法律风险管理意识,降低重大法律风险的风险水平,推进企业各业务活动的平稳健康发展,并继而形成了本项目开展的方法思路和方式方法:

第一,解决突破局限的着眼点是以法律风险的角度切入管理,搭建规范化体系,通过具体法律风险行为与经营业务相结合,识别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将各种法律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到业务管理层面来防范,进而推动企业的整体目标实现。

第二,提升福建电力公司法律风险方面的管理能力,并有效指导基层单位的法律事务管理;充分利用风险管理、法律专业和企业自身优势,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层推进、有效运行”的方式,在公司形成法律风险管理一整套机制、方法和信息化工具,并推广应用到基层单位。

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惯性和惰性。组织惰性是指组织内普遍存在的保持其既定行为方式和消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倾向,组织惰性使得曾经适应环境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目标的组织变得不适应和无效。

基于惰性因素考虑,形成本项目体系框架的管理思想:以法律风险指标为导向,以法律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控制和监测考核为手段,进行持续的、动态的法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价值

管理价值

本方案从法律风险角度切入电网业务、专业管理、综合职能等三大业务和通用风险板块,构建垂直的两层风险防范体系。方案的实施可以满足集团型企业对于“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的集约化管理,有助于实现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的五大管理要求。方案的实施形成了以国家电网的省级公司层面为风险管控中心,统一风险管理标准,有效集中资源进行法律风险重点管控,并在统一管理平台上建立二级单位的协同机制。

法律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防范风险,为企业各业务经营活动提供专业支撑。按照IACC体系理念建立的法律风险信息系统,其定位是企业管理平台之一,以其强大的风险数据库和指标库,对企业活动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管理,以法务部门的专业支撑,协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完善管理。

信息化应用价值

框架和过程设计是一项软管理工作,为使管理成果切实落地,结合管理思想,将涉及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与业务活动深入结合,开发为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法律风险的辨识、测评、评价、管控和指标监测纳入信息化统一管理。

在落地应用方面,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门户办公平台直接集成,将工作任务推送为待办事项,使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既拥有法律风险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又直接关联业务活动,发挥了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效用性和及时有效性。

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功能及价值体现如下:

第一,以法律风险信息库集中体现风险评估结果,并逐步实现法律风险动态、嵌入式提示。

建立法律风险信息系统,将数量庞大的法律风险信息全部导入信息系统中,并根据法律风险信息涉及的部门、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等各项属性进行分解,使不同部门、不同权限的人员根据自身需要阅读、查询相应的法律风险信息,既可以避免单一的“铺天盖地”填鸭式灌输,又可以满足使用人员“按需阅读”的需要。而通过设置信息系统内部搜索引擎,为使用人员提供多种方式的信息展示、查询。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信息的阅读和查询,还能对法律风险信息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这些风险评估的数据分析结果,与风险评估的结果可实现同步更新,体现风险信息更新的实效性。

第二,通过搭建统一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风险评估动态更新和量化评价。

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阶段,法律风险评估是在线下以非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的,费时费力,十分艰苦。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建立后,可以将先前在线下进行风险评估获得的数据导入信息系统中在线上进行,这使风险信息的动态更新高效化。

当需要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时,均可在线设计风险评估问卷、形成风险评估任务、在线填写问卷、相关领导在线审批问卷,信息系统即可自动汇总评估数据。通过在线评估和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分级和排序,找出企业面临的重大法律风险。

第三,将风险控制任务与企业门户办公平台集成,全程跟踪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法律风险归口管理部门可以经由信息系统向特定的风险管控实施部门风险控制计划,要求其在线填写并交回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进度安排。在风险管控的实施过程中,风险管控实施部门需按时在线汇报风险措施实施情况并提交相应材料;信息系统根据各实施部门提交的信息自动统计分析风险控制计划完成的情况,为各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督促或指导提供提示和依据。风险控制计划时间截止后,法律部门会同相关的业务部门对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信息系统查阅风险指标历史数据,对相应的法律风险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检验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或及时发现新的风险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协调性,促进法律风险管理与经营业务活动管理的融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四,通过与企业各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法律风险指标监测实时化。

法律风险管理指标的采集与预警与各业务工作密切相关,各指标值数据大都是由各业务数据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得来。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步实现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自动采集数据或接收数据推送。当指标值达到预警区间时,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风险预警信息报告格式和路径,向相关部门和领导预警,提请注意。

第五,及时有效自动生成法律风险管理报告,使法律风险信息快速、准确、高效传递,为相关人员或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最便捷信息支撑。

根据管理需要设定各类法律风险管理报告模板,信息系统可在使用人员的启动下自动生成法律风险管理报告。法律风险信息是在线上经由信息系统来完成的,相应的过程数据及最终数据都储存在信息系统中,报告不仅格式统一,而且实时体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现状。如年度法律风险管理报告,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该年度内的法律风险工作各方面情况。报告功能的流程设定,使得法律风险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给相关人员,更有利于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6篇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ERM)的概念于2003年提出,根据COSO委员会的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从而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但由于风险管理在国内刚起步的客观原因,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风险管理部还应具有提升的空间。从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的美国来看,美国活跃的机构投资者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如下图1就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Inc.)的机构设置情况。

高盛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最高执行机构,将所有关于风险控制的信息最终报告董事会,并通过直接授权或委托授权方式审批公司经营活动、风险政策等。

因此,按照GARP提出的“风险控制信息直接报告董事会”原则,提升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地位,允许其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并通过其下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各业务部门设立风险限额,最终形成“纵向业务发展,横向风险管理”的矩阵式结构,这也许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组织架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风险组织架构是硬件,但软件同样重要,这里的软件指的就是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国际经验表明,保险公司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程序和技术,因为即使设置了非常科学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将流于形式。比如“中航油事件”后,很多人怀疑该公司内部根本没有风险控制体系。其实,体系在形式上一直存在:中航油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也有软件监控系统,当亏损50万美元时,提示平仓。但由于中航油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文化并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使得一切架构与流程都成为了摆设。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

风险量化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笔者采用NAIC(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的保险公司风险分类标准,其中C-1风险:资产风险,它又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C-2风险:定价风险;C-3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指资产收益和公司负债不匹配的风险,C-险:经营风险,包括工作人员经营不善等。四类风险中,C-2风险是定价风险,主要涉及公司的负债管理,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系相对不密切,此处暂略;C-3风险是资产负债不匹配而产生的风险,对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常在资产负债管理(ALM)的框架下,采用久期、凸性等传统工具进行管理,即要使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上双边匹配,以控制风险。笔者在文中着重针对C-1和C-险展开。

资产风险管理

分析从投资资产的账户设置开始,当前很多机构投资者根据投资目的将投资资产归为配置账户和交易账户。

配置账户对应的是长期持有的资产(持有到期类和销售类),具体包括打算长期持有的国债和央票、金融债(定期存款、协议存款、金融债券、次级债等)、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公司债等)。其中国债、央票属于金边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然而以企业债为代表的其他品种则存在大小不一的信用风险和长期市场风险。

交易账户包括短期持有的权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清算头寸,前两者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即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而清算头寸则存在流动性风险。

综上,我们在进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分析与计量的时候,需要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但由于流动性风险一般用久期管理、缺口管理等比较成熟的方法进行,而且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据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设有“流动性管理岗”),因此下面讨论只针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展开。

信用风险衡量

信用风险呈现偏峰肥尾的特征(见图2),其损失的绝对额服从Г分布,而损失比率服从β分布,介于0~l之间。

传统上,信用风险计量的方法包括专家评定法(如“5C”)、Z记分模型等等。当前很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信用评估打分卡”的方式,即根据财务分析、行业分析、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出信用评分,综合评价企业的信用情况。当前公司正考虑把该信用打分体系和S&P的信用评级进行映射,从而可以通过外部评级得到某一评分企业的违约概率(PD)。

我们知道,目前将保险业的“RBC监管体系”和金融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融合是大势所趋,因为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不同的风险应该对应相同的资本要求。因此,本人认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可以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的框架开展。

对于信用风险,BaselⅡ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IRB)计量并实施量化管理。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需要四项风险要素:(1)违约概率(PD),即特定时间段内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2)违约损失率(LGD),即违约发生时风险敞口的损失程度;(3)违约风险敞口(EAD);(4)期限(M),即某一项风险敞口的到期时间。通过这四项风险要素就可以计算出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等相关指标,进而在风险计量、限额管理等基础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根据保监会《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的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应做到动态评级和二维评级,而CreditMetrics涉及的违约迁徙本身就是个动态的概念,同时CreditMetrics需要计量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内含了“二维评级”的特征。

因此,无论从模型特点还是从保监会的要求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应该以CreditMetrics为基础构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同时模型必须体现出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性和保险集团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CreditMetrics模型需要输入的数据主要有四项: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因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构建模型的时候具体的调整思路包括:

建立两维的内部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风险评级,以违约率(PD)为核心变量;另外一维是债项风险评级,通过债项自身特征反映预期损失程度,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其中,违约率(PD)可以按照当前公司将打分卡映射到S&P评级,从而引用S&P违约率数据的方式得到;违约损失率(LGD)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不同发债主体和担保方式下债项回收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并根据担保人资信情况、抵押品价值大小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参考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的结果和相关系数数据,并建立记录完备的基础数据库,不断扩大企业样本以随时调整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

市场风险管理

比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更为成熟,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风险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的特征。目前,VaR已经成为业内计量市场风险的标准口径。VaR主要的计算方法分为三种: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MonteCarlo方法。历史模拟法即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估计,再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方差―协方差法首先分析市场因素,且将组合价值用市场因素表示,然后假设市场因素所服从的分布(一般假定为正态分布),估计出其分布的参数,再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MonteCarlo方法则是直接根据历史数据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

尽管VaR方法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它是基于正态分布的指标,当出现肥尾的情形下,VaR对尾部的测量是不准确的,正如Jorion(1996)所说,“我们没有办法提供绝对最坏的预期损失,因为损益概率分布的尾部是无限的”。因此1999年以来,在基本VaR模型的基础上,以CvaR(条件风险价值)和极值理论为代表的各种针对尾部计量的新型VaR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推动了VaR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由于历史模拟法的前提条件是“历史得到重现”,而中国正面临金融开放加速和市场爆炸性发展的阶段,这个情况不符合历史模拟法的前提条件。另外,MonteCarlo方法对人员素质要求太高,同时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使用方差―协方差法计量VaR是最优的选择。

同时,考虑到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尾部比正态分布更厚,有明显的肥尾现象,我们应该进一步通过CVaR对尾部进行修正。CvaR是条件风险价值的缩写,指损失超过VaR的条件均值,也称为尾部VaR(TailVaR),表达式为:。计算CVaR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性规划方法,另一类是根据参数法拟合出的收益率序列分布特征以及求出的VaR值,并求出相应分布和置信水平的条件分位数,最后得出CVaR值。

操作风险衡量

保险公司的C-险主要是指经营风险(又称为操作风险),而经营风险涵盖了高频低危事件(High Frequency Low Impact,HFLI)和低频高危事件(Low Frequency High Impact,LFH),而低频高危事件只有零星的案例数据,因此即使在国际范围内,对经营风险的计量管理也是个很不成熟的领域。

当前,经营风险计量模型可以划分为三类,即BaselⅡ倡导的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国际先进机构的高级衡量法。

基本指标法是用总收入水平作为投资主体计量经营风险的基础指标,将总收入乘上一个比例指标来表示整个机构整体的经营风险水平。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缺陷在于太粗略。

标准法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划分为8个业务类型,对每一个业务类型规定不同的经营风险资本要求系数,而分别求出对应的资本,然后加总即可得到银行总体经营风险资本要求。

比较而言,标准法比基本指标法更精确,同时也具有更高的风险敏感度。

最后,高级衡量法是通过建立经营风险计量管理模型来进行的,具体又包括内部衡量法(IMA)、损失分布法(LDA)、极值理论模型(EVT)等,其中内部衡量法(IMA)通过模型对风险因素估计,最终得出经营风险的计量值。这与前面介绍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类似,即IMA中的风险因素EI、PE、LGE相当于信用风险管理中的EAD、PD、LGD。而损失分布法(LDA)、极值理论模型(EVT)都是针对偏锋肥尾特点对VAR模型的改进,是专门用来衡量经营风险损失分布尾部(即损失极值)的方法。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虽然数据积累不足,并缺乏经营风险量化的技术基础,但是我们具有清晰的业务部门和产品分类,因此可以考虑参考BaselⅡ的标准法,反映公司在不同业务类型上的不同经营风险水平。同时,我们还应该参照《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和《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等行业规章,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利用流程管理工具和情景模拟、专家预测等方法对经营管理的风险点(KRI)进行识别,并从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两个角度来评估风险大小,进而提出优化控制方案,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防范。

长期来看,运用经营风险高级法是未来的目标,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经营风险计量模型的理论基础、设计结构,结合本企业业务系统的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风险管理模型和参数体系。

资本配置与绩效考核

当前比较流行的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工具是“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其公式如下:

公式中分母的经济资本是考虑了各种风险之后的投资基金(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整个投资组合的VAR)。这种方法反映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也更准确地描述了“真实收益”,即去除风险后的收益。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配置,基本的思路是以RAROC为指导:当计算出某项投资的RAROC大于保险公司预定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时,保险公司可以做这项投资;若相反的话,保险公司就不能做这项投资。进一步,甚至还可建立一个考虑承保风险、满足风险限额(VaR限额)约束和以RAROC最大化为目标的保险资金投资模型,以指导公司的资产配置。

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只不过绩效考核是RAROC的事后运用。在进行资本配置后,应定期或不定期运用RAROC对业务产品进行盯市的动态绩效考核,通过该指标判断公司现有业务的绩效如何,风险资本的配置应做何调整。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即风险资本)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投资产品腾出空间。

在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阶段中,另一个关键是风险限额的设定。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我们可以在总体风险资本确定以后,根据各级业务部门和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把风险资本限额在不同层次的业务部门及交易员之间进行分配,并形成其风险限额,以此作为风险监控的依据。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限额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头寸限额、灵敏度限额和VaR限额(风险资本限额),而VaR限额是最先进的指标,它适用于所有金融产品交易,不但可以对保险公司整体资金运用,也可对交易员个体进行风险监控。因此可以考虑创设:(1)基于每日的VaR限额,用于对经常发生损失和交易频繁的投资品种的风险限定;(2)基于每月的VaR限额,用于抵御不利月份发生的风险损失;(3)基于每年的VaR限额,主要用于对小概率事件下保险资金损失的限定,其VaR限额可通过压力测试或极值理论确定。

接下来就是VaR限额分配工作,即将总体VaR限额配置到每一个业务部门,如债券投资部、基金投资部、股票投资部等,使部门负责人对其管理负责的额度心中有数。业务部门额度可以帮助部门经理控制部门风险,并且可以在部门之间比较风险大小。最后,风险额度还要在部门范围内再细分到交易员。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7篇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困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难以量化分析和衡量的问题。相对于数据充分、数理统计模型运用较多的市场风险管理而言,传统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而更多地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和判断的艺术性的管理模式。信用风险定量分析和模型化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匮乏,二是难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数据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不采取IT市原则计量每日损益、持有期限长、违约事件发生少等。模型检验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信用产品持有期限长、数据有限等原因。近些年,在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信用悖论”现象。这种“信用悖论”是指,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循投资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防止授信集中化,尤其是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中缺乏有效对冲信用风险的手段的情况下,分散化更是重要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显示出该原则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分散程度不高。造成这种信用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多数没有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长期发展的业务关系,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使得银行比较偏向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老客户企业;二是有些银行在其市场营销战略中将贷款对象集中于自己比较了解和擅长的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三是贷款分散化使得贷款业务小型化,不利于银行在贷款业务上获取规模效益:四是有时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

三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主要是因为 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而非系统风险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充分多样化的投资完全分散,因此基于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而建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基于组合套利原理而建立的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性风险因素,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进行了定价,而没有对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定价。这些模型认为,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的,理性、有效的市场不应该对这些非系统性因素给予回报,信用风险因而没有在这些资产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

对于任何风险的定价,首先都是以对风险的准确衡量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前述的一些原因,信用风险的衡量非常困难。目前国际市场上由J.P摩根等机构所开发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如Creditmetrics、CreditRlsk+、KMV模型等,其有效性、可靠性仍有争议。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对信用风险仍缺乏有效的计量手段。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金融系统中纯粹信用风险交易并不多见,因而市场不能提供全面、可靠的信用风险定价依据。

对不同类型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如国债、企业债券等到期收益率的对比分析,尽管能为信用风险回报和定价提供一定参考,但主要局限于大类信用风险的分析,难以细化到具体的信用工具。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形式,在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来规避,以期减少损失。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制度、贷款内部评级分级模型以及Z评分模型等。但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使得这些方法有些显得过时,有些则显得不精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出现了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等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更加科学。

总的来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IT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

信用风险对冲手段开始出现。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局限于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相比缺乏创新和发展,尤其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管理手段。传统的管理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水平,很难使投资者完全摆脱信用风险;而且,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投入还会随着授信对象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这一局限性对以经营存贷业务和承担信用风险为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并无多大影响,但随着信用风险越来越多地进入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领域,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这一局限性变得愈益突出。对于证券交易商而言,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商业银行不同,证券交易商是以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是信用风险为自身业务的核心的,信用风险只是交易的副产品,是交易双方都试图剥离或摆脱的:二是由于证券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对手也涉及广泛的特点,证券交易商往往比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信用对象;三是证券交易商往往缺乏商业银行那样管理信用风险的经验和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这都使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以信用衍生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的信用风险对冲管理手段开始走到风险管理发展的最前沿,并开始推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向前发展。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授信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

近年来,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的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产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思想。随之而来,在传统信用评级方法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这些模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有关群体或个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对其未来行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提供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依据和手段。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8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78-01

1信用风险概念的新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能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随着现代风险管理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的定义已不能充分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性质和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业务。

2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特征及其变化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信用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

(1)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主要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判断,因此管理中风险的量化和模型的运用相当少。而近些年,在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2)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对冲手段的出现部分解决了信用悖论现象。

信用悖论的现象是指,一方面理论上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守投资分散化、多样化的原则,防止授信集中化;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很难将其较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分散程度不高,因为过分分散会使银行失去大客户。这种分散风险和扩张业务的矛盾就称为信用悖论。进入90年代后,对冲思想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运用,使得这个难题得到部分解决。

(3)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而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的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盯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调整。

(4)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信用风险更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企业信用状况及时、全面地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搜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

3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定性方法和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信用风险进行科学的量化度量和有效的管理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在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新的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和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业务中主要运用于①信用审核;②信用等级的测定;③信用资产定价;④信用风险早期预警;⑤信用资产组合风险度量等。但是,由于信用风险自身存在着诸如分布不对称以及数据匮乏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各界对具体的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方法也尚未达成共识。

4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与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对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包含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度量。可以发现,新协议较之于原协议是一个技术性更强的行业文件,它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处理提供了多种比较灵活的方法,其中处理信用风险的方法包括标准化方法和基于内部评级的方法,后者又分为初级方法和高级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在初级法中风险构成因素由监管机构确定,而在高级法中允许采用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结果计算。内部评级法是新协议的核心,它继承

了1996年计量市场风险的创新之处,即允许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计量信用风险。

新协议的出台对于中国银行界的深远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资本最低要求或是资本充足率达标,而是以满足最低资本要求为表象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

5改善我国信用风险状况及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途径

(1)学习和借鉴国际性银行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风险,着手建立完善我国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

要用内部评级法较为精确的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就必须具备两个平台,即制度平台和技术平台。制度平台是技术平台的基础,一个准确的内部评级体系要达到理想评级结果首先要保证执行过程不发生偏差,而执行过程不发生偏差就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与之适应。在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制度平台具备或基本具备后,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平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积累相关数据。目前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就在于数据基础,为此必须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①企业有效数据缺乏连续性;②由于历史原因,数据质量(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不高;③对债务人的内部评级结果缺乏后评估,未能与违约概率对应;④对债项评级(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过粗,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定性过多,定量不足;⑤尚未确定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对债务人、债项进行压力测试的办法。

在上述要求全部达到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将完成质的飞跃。

(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内部评级工作顺利开展。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内部信用评级。

(3)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

国内外专业的评级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债券评级、企业资信评估和银行贷款能力评估等领域,在信用风险揭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行业分析与研究、评级体系的建立和信用级别的确定等方面则可以借助专业技术力量,以弥补在内部评级水平不高、专业人员不足的缺陷。

(4)建立高素质评级队伍。

信用评级是一个即重视理论,也重视经验的工作,评级业务即需要科学的评级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评级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商业银行有关部门应在稳定队伍中逐步提高评级人员的素质,如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和期权制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信用评级人员的积极性。

适应国际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及早针对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采取措施,对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