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07 14:44:35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1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英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巨大变迁,数字媒体正在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文化、艺术、娱乐等方面。技术的更新不仅给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而且还产生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将技术、生活、艺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以其独有的交互性、艺术性、连通性和沉浸感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娱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旅游业也不可避免有了数字化的渗透,并且形成一种发展的趋势。当今中国的旅游业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游览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营销手段落后、对现有旅游资源发掘及保护手段不够完善等问题制约着许多旅游景区的发展,有些经营不善的景区甚至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势必会在我国旅游业中掀起一场革命。传统旅游景区逐渐向科技旅游、数字化旅游景区转变,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到旅游景区的特色开发中,充分发挥其数字化、交互性、娱乐性、艺术性和集成性的特点,对于旅游景区的优化开发、资源整合、景点创新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

一、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利用数字动画推动特色文化开发

数字动画是一种集合了摄影、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种类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将创作者的思路和灵感进行夸张、抽象化的处理。数字动画视觉表现力强、风格多轻松幽默,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文字的辅助介绍,也能够通过画面图形语言和剪辑手法,摒除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同文化理解存在差异的问题,实现跨国界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我国旅游景区的特色开发,首先就得建立在对景区特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开发上,即对“有形”的自然风光的推广和“无形”的历史、民俗、艺术文化内涵的挖掘。利用数字动画就可以将“有形”和“无形”转化为丰富的视觉图形语言,实现旅游景区特色文化的立体化透视,深入挖掘旅游景区特色文化内涵。并且由于数字动画制式的特殊性,其可搭载各传播平台多样,传播成本相对较低,传播辐射面广且传播效率高,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特色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提高景区互动性,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虚拟景区

基于数字技术进行虚拟旅游景区开发与建设在国内已有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应用主要是集中在景区路线导览数字终端以及古建筑、古文物等数字化保护方面,一般只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一些展示工作。针对旅游景区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文化特色等进行数字化建设与开发、数字媒体宣传设计的研究目前较少。利用数字虚拟影像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将图形图像以三维立体的形式配合环境、灯光、音乐进行呈现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虚拟景区将旅游景区的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实现旅游景区特色文化的多角度展示,虚拟旅游能够实现旅游景区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推广和体验。

三、强调景区宣传手段多元化,利用数字媒体建立推广平台

目前国内旅游景区的宣传由于受到技术手段、搭载平台等方面影响,仅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杂志这种传统媒体投放宣传广告,其宣传效果始终得不到保证。运用数字媒体制作和传播的形式结合数字艺术设计的再创作,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特色宣传推广方案。数字网络能够实现旅游景区特色风俗民情的感性表达与导览,借此扩大旅游景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效应,扩展旅游景区特色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2篇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本文旅游景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三个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人们理解景区的信息化发展道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 :旅游景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37-01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谢双(1993-),女,辽宁昌图人,辽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从发展历史来看,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大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级的资源探寻和开发阶段,资源评价调研阶段,旅游产品设计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旅游形态则分别为:观光旅游,专题旅游,休闲生态旅游。在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看,景区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层次,即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这个三个阶段的时间来看,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开始,到21世纪前,这十年为信息化发展阶段,21世纪的前十年,景区进入了数字化建设时期,而到2010年之后,各个景区相继进入了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从层次上来看,这三个阶段呈现递进关系,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并对景区的发展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旅游景区的信息化

1.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内涵

旅游景区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指的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设计出能够面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数据管理系统。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景区信息化建设并没有系统性的规划和框架,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游客数据处理、景区财务管理、票务管理等。这些功能的实现,也标志着计算机系统开始在旅游业中得以应用和推广。

2.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形式和内容

旅游景区信息化阶段的建设重点主要为:一是景区宣传资料的信息化转化,如制作景区宣传光盘等。二是在景区内发展多媒体技术,如声光电等视觉特效等。三是发展互联网技术,如开设景区网站,上传景区图片和影音资料等。

这个阶段的景区信息化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景区旅游信息建设。这方面主要进行是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来向旅游目标消费人群进行宣传和介绍;其二,旅游景区管理建设,主要是旅游景区的各项管理,包括景区软硬件设施管理、工作人员和游客管理等等内容;其三,景区商务活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商务信息和旅游景区信息的、交易、邀约能内容。

二、旅游景区的数字化

1.旅游景区数字化的内涵

景区数字化即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景区,指的是景区借助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宽带技术,3G通信技术,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库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等等,来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景点的各项资源、游客活动行为、旅游管理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检测,并实施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为景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全景的景区动态信息图,帮助其做出下一步的工作部署,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并为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景区数字化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数字化、景区经营与管理数字化、旅游产业整合数字化。

2.旅游景区数字化的形式和内容

从发展层次和实质来看,景区数字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可以说,这个阶段的旅游业管理模式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突破和创新。景区数字化所带来的景区管理效率提升和景区资源控制精准度是非常巨大。数字化景区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景区门票的在线销售、专业化的景区门户网站、景区自动化门禁系统、移动通信平台和无线信息系统,以及集游客安全监控、景区资源监控和保护等多种功能一体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景区防火预警系统、规划检测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等。可以说,景区数字化建设实现了整个景区的经营管理、资源保护、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有序化和网络化。

三、旅游景区的智能化

1.旅游景区智能化的内涵

智能旅游是一个新型的概念,被人们通常称为智慧旅游。这一概念是借鉴于“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而提出来的。智慧化,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方便快捷、灵活高效。这一特点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软硬件设施基础。同样,旅游景区的智能化要实现的是一个网络全覆盖的、可以进行感知和可视的动态景区。

2.旅游景区智能化的形式和内容

智能化景区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数字化景区的基础之上,增设了二维码扫描、全息幻影成像、3D实景影像、信息聚合,以及多点触控显示屏和无线热点覆盖等等,使景区更为智能化地为游客提供信息化体验和可视化的旅游信息。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3篇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休闲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的状况之下,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高。在某些地区,旅游甚至已经成为支撑城市和地区发展的主要项目。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规模化也使得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培养成为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职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所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指的是那些支持教学活动的三类学习材料、交流工具以及学习工具,实质上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并且在多媒体和高科技技术的辅助之下使用的那些教学资源和材料。目前它正和我们传统教学当中的纸质资源共同使用于如今的教学当中。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内容

数字化教学是随着网络化的扩张而不断建立和发展的,通过较为先进的网络化资源建设和共享,能够构建较为实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种适合师生教学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当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对于旅游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当中,首先就是需要进行专业定位,在每年当中都应当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旅游专业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和旅游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通过对与旅游专业相关就业方向的分析,对所需要和学生所应当达到的专业能力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明确的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在做课程资源开发和素材资源开发的时候,旅游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应当立足于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对其中所要涉及的那些课程建设的基本元素,比如教学课件、业务平台、习题库、视频库、案例库、资料库、教材、课程标准以及电子教案等这些方面进行分类建设和开发。在分类别建立之后,再根据教学当中教学做一致的原则,从多个方面来充分展现旅游专业资源库的开发。这样才能够向着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在教学做一体化、考评、取证与继续教育以及社会服务这几大方面实现资源库开发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资源库开发的预期效果和不足

(一)预期效果

旅游专业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推广,通过整合多种研究课题以及教学改革的成果,可以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更加多元和便利的交流平台和实践的机会。而且由于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渗入,也使得通过在线的讨论和交流,能够促使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经验能够在其他相关的专业方面进行推广和践行。其次,旅游专业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可以更好的促进朝阳专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当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目前来说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实用性强的朝阳专业。具体到高职院校当中,尽管教学的专业发展定位有所不同,但是通过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许多的人才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式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延伸,有了更加准确和符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计划,是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人才素质和就业率的。因而在旅游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当中,充分利用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元性,是能够从理论和实际当中促进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旅游业发展的。

(二)不足

旅游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多个院校进行联合性的发展和参与,是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高职院校的努力就可以建成的。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缺乏相关院校的参与是阻碍资源库建设的一大因素和缺憾。共享资源的基础是进行资源的共建,这是因为只有在集思广益的情况下,集合我国旅游专业的优势院校才能够做到共建资源。在多个院校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开发核心课程和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建设出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此外,目前的开发和建设也不能够更好的呼吁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这就不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多元以及理论和实际的衔接。

三、小结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4篇

关键词:文体旅游产业;新业态;发展意义

2017年是我国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在此工作部署指导下,笔者认为应着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新型体育产业、新型旅游产业及特色文化小镇等文化产业新兴业态。

一、不断加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数字创意产业是基于现代数字技术和设备,深度融合文化内容创意和设计服务创新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已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引领新供给、新消费,飞速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国家战略与科技演变,数字创意产业呈现出新态势。数字创意产业主要包括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虚拟现实、在线教育等领域。

我国数字创意产业从萌芽、诞生到迅速发展经历的时间不过几年,但“数字创意”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据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峰会的《2016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已集聚了36948家企业,近384万从业人员,产业规模达到5939亿元,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细分领域内,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依突破3亿,由网络文学IP改编的电影不仅在国内受到资本的追捧,而网络文学代表中国文学输出海外更是获得成功。动漫、游戏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数字化、碎片化内容的自媒体成为年轻人个性表达,个性消费的新方式。通过视频网站、数字化平台、移动电子书、手机电视等终端提供的丰富内容,创新内容服务方式与产品设计理念,结合VR眼镜、交互娱乐、文化资源数字化、互动影视、在线教育等领域先进装备提供的交互式体验,增强动漫、影视、游戏、教育受众的粘性,激发新媒体渠道与数字技术在数字创意产业链中的催化作用。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IP原创内容创新力不足,动漫原创内容的本土文化传承欠缺,VR内容交互体验不够完好,游戏市场开发不完整、消费形式单一,影视行业过度竞争等。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数字创意占GDP比重仅为0.7%,还有十余倍的提升空间。随着云计算、VR、AI等新型技术的不断演进,互联网巨头企业竞相布局,影游漫文教联动和产业融合将成为趋势;移动电竞、互联网影视成为新的探索点。

二、积极布局新型体育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全民健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体育产业可以提升带动其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以来,有关体育产业的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继,体育产业尤其是新型体育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新型体育产业主要包括冰雪体育、水上体育、足球产业等领域。新兴的冰雪体育产业包括滑雪类产业和冰上类产业,应延续北京奥运会以来的体育热情,着眼北京冬奥会的未来体育新型增长点,在滑雪类项目上加大投入和宣传,强化花样速滑、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冰球冰壶等项目的普及。推动冰雪运动和地产、旅游领域的结合,完成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冰雪运动专业指导和培训。以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带动冰雪设备和冰雪运动装备生产、大众冰雪健身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冰雪资讯和服务相关的内容和技术创业机遇,形成新型体育消费热点。未来的海洋体育文化产业,以竞技、休闲、娱乐、探险、旅游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帆船、赛艇、摩托艇、滑水、潜水、蹼泳、冲浪等项目。海洋文化是未来体育产业的重点方向,与互联网、健康、养老、旅游、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日益融合,具有体育竞赛属性和旅游休闲属性。在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契机下,海洋体育文化产业的潜力和活力将不断得到激发。足球文化产业以足球这项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为核心,但中国足球从场馆建设、培训教育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足球教育、企业赞助、业余球队、足球俱乐部等方面都需求进一步完善。足球是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它不仅是群众关注的运动项目,足球国际已成为体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足球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树立现代足球运动理念,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更要走出一条发扬民族文化、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中国足球崛起梦。

三、大力推动新型旅游产业发展

新型旅游产业,主要体现在新的出行方式和体验方式。新的旅游出行方式,已囊括海陆空,海运主要指国际邮轮,可达东南亚、非洲、南美、欧洲等地;陆运包括跨境火车和国内高铁,跨境火车可达俄罗斯、中欧等欧洲地区以及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国内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为高铁途径旅游城市带来便捷,已有的高铁旅游线路已通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航运包括直飞航线和支线航空,游客不仅可由直飞航线直达世界级的国外旅游地区,还可以通过支线航空直飞国内各类特色旅游地区。新的体验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家庭自驾旅游,春节时期川军入云南、东北下海南,暑假时期西北游、游、蒙古游等都是自驾特色旅游的热门线路;二是旅游方式融合,例如体育类的滑雪与度假类的温泉、体育类的帆船与休闲类的游艇、体育类的游泳与出行旅游的邮轮等这些类别的融合,此外还有其他类别,例如竞技类与观赏类,人文类与山川类。新型旅游文化产业是在传统旅游产业上的转型升级,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以及旅游消费要求提高,以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为特色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不断调整和完善,未来的旅游消费市场面临巨大发展空间。

特色文化小镇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涉及旅游、影视、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健康休闲等领域。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强调要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特色小城镇发展。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全域旅游。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随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对特色小镇予以明确定位,指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时代意义、创新动能以及探索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并总结了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和成功之道,为我国其他省市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特色文化小镇不是“镇”或是“区”的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秉持跨界、创新、共享发展理念,融合地区产业基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社会功能的创新生态系统。在从上到下的政策推行下,特色小镇不仅吸引了大批地产商的关注和进入,亦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热点,在热火朝天的背后,特色小镇的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各地争抢同一历史文化名人IP,脱离地区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开发旅游,缺乏规划的本土视野与长远眼光。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根植于区域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历史传统,千镇一面只是东施效颦,姹紫嫣红方能各美其美。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文化论丛》,广东省文化厅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5篇

2012年8月,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决赛现场。一群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打鱼民族学校的娃娃队,身着苗服,头戴银饰表演舞蹈《跺月亮》。这支平均年龄12岁的娃娃队凭借极具感染力的天真笑容和快乐舞步,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叮铃作响的跺脚声,苗族少年的欢笑声,使这个节目荣获2012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金黔奖。

曾经,贵州人推介家乡时各执一说、言辞零碎。自“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活动开展8年来,贵州人对这个简洁响亮的文化名片内化于心,外地人对这个底蕴丰厚的文化品牌有口皆碑。

“多彩贵州”扬名中外

贵州之美开始扬名海内外,始于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5年开始主推的“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那年,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初试啼声,接下来连续8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舞蹈大赛、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以“多彩贵州”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刮起“贵州旋风”。

“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前7届活动,共有35万余人次报名参加各级赛事,各类比赛达8500余场,近3000万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各级电视台录播、直播2000余场,电视观众累计达数亿人次。

而“多彩贵州”仅是贵州打响文化旅游发展品牌倾智谋、出举措的一个缩影。

2006年起,贵州开始实施“旅发大会推动战略”,通过申办制方式,每年选定一个地区举办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此为契机,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优势,打造旅游精品。

借助旅发大会,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充分开掘自身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等一系列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使区域形象、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节、“贵阳避暑季”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节庆带动效应,开发出一批有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贵州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

2011年,“贵州”外宣形象标识正式,又一次让世人眼前一亮。符号化的“贵州”两个汉字中,隐约展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物产资源。贵州的酒、贵州的山、贵州的民风民俗、贵州的名胜古迹都以大写意的挥洒融合其中。

产业共融异彩纷呈

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为突破口,在全省掀起了“热爱贵州、发现贵州、建设贵州”的贵州文化自觉、自醒、自信的全民性经济文化热潮。歌唱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贵州舞蹈大赛等“多彩”系列活动及其传播样式,可以说是贵州文化标志性事件,对推动贵州文化认同和繁荣具有历史性意义。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正蕴涵着无限的发展潜能。

“十一五”期间,贵州文化呈现多形式、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的发展态势,多元文化多样性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多元是贵州文化的可贵品格,繁荣是其个性化表达,发展是其面对现代化成功转型的愿景。“十二五”时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要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贵州省文化产业好戏不断。贵州电视台组建的家有购物集团公司在北京、上海、吉林等13个省市落地,仅3年时间总经营收入达12亿元; “多彩贵州”商标注册成功,开启省级文化品牌产业化运作先河,带动了会展、演艺、民族工艺品、饮料、酒、茶等多个类型的特色旅游产品发展;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省直四大文化企业集团同日挂牌成立,文化产业散、小、弱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去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总收入321.65亿元,增加值达112.21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4%。

贵州多元文化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从“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活动发端,到贵州影视剧创作走入央视高端平台等“文化行动”,都是对贵州文化的当代独特思维和现代化传播路径的现代性转型。贵州多元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各项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发展欣欣向荣。

以政府为推手,民间资本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使得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从政府到民间,贵州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的互动发展和交流,证明“文化”已经成为贵州发展的关键词。贵州文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多元文化前所未有的彰显,重塑了贵州文化的自信。

到2011年,贵州省已有297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其中253家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221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184家已初步完成内部机制改革任务。组建了省属的出版、演艺、广电、期刊、报业等五大集团,各类文化主体在整合资源中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发展,提升文化资源的“含金量”,形成了涵盖全面的文化产业链,也在文化相关行业、各地打造出更多的文化“旗舰”。

旅游成百姓致富“捷径”

根据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农村、山区、民族地区的特点,贵州坚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的出台,为贵州兴旅富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3%;实现旅游收入221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通过发展旅游,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50元增至2011年的7100元。“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2万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近年来,贵州又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省16个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并确立了在“十二五”时期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今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了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为贵州旅游转型跨越插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

“贵州旅游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旅游业是一把手工程”,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贵州以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特色食品、药品为重点,以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为平台,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构建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全新局面。2011年,仅仅“两赛一会”一项,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就占旅游总收入的17.2%,是2005年的4.9倍。

“小旅游”拉动“大投资”,在布局旅游发展这盘棋时,贵州考量充分。2011年,全省旅游项目带动投资1124亿元,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旅游商品加工和餐饮、运输、信息等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据初步测算,2011年贵州旅游业增加值达410亿元左右,占全省GDP的7.1%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15.5%;旅游直接就业和带动就业人数达105万人,通过旅游业受益群众在300万人以上。

征程开启豪情满,蓄势腾飞何壮哉。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向世人呈上多彩名片,今日的贵州,正奏响一曲“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山水人文交响曲。

文化体现了旅游的核心价值,旅游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需求。精彩的文化产品同样会吸引大量的外地消费,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为旅游业创造和引进市场。

因此,要弄清楚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主要内容,勾勒出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基本思路,从目标定位、战略路径、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思考;同时,各界要对贵州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提出具体建议,提出创新性的规划思路和建设项目。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党委宣传部长共同抓旅游“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和旅游、宣传、文化、体育、农业“五位一体”发展旅游的推进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自2006年起连续七年召开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效促进了旅发大会承办地的“提速发展”。贵州旅发大会已成为发展的平台和政府主导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典范,得到国家旅游局及旅游业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连续开展“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歌唱、舞蹈、摄影大赛、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等系列活动,成功打造了“多彩贵州”旅游文化品牌,组织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赴国内外巡回演出,省委、省政府领导连续六年数十次率团赴境内外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文化宣传推介,使“多彩贵州”在海内外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由2005年的251.1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1.23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由3127万人次增加到12913万人次,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4.3%和32.8%。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有15%来自于旅游收入,“十一五”期间累计有42万人依托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

通过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完善,贵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旅游热点地区。“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举措的实施,旅游经济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旅游局 责任编辑/肖 露)

贵州文化大事记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对每个村投入3万元,在1000多个村实施千村推进计划。

2005年,省文化厅开展集中连片式建设基层,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5个基层服务点。截至2010年,共计完成各级文化共享工程点19290余个。2011年,4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9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13个乡镇(社区)建立文化共享工程。

2011年底,共有47家博物馆、8个地级图书馆,7个地级文化馆,84个县级图书馆,87个县级文化馆,1345个文化站免费开放。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1条,有数字放映设备近828套。2011年,我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总投资达4808万元,农村电影放映从16毫米的胶片全面转型为数字放映,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覆盖率达到100%。

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至此,贵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设备安装已突破百万套,占全国865万套的近四分之一,居全国首位。2012年,启动“户户通”工程,以全面解决20户以下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2011年,农家书屋覆盖全省1.96万个行政村的60%。2012年,“农家书屋计划”将迎来全覆盖,届时每个行政村都会拥有图书室。2009年4月,省新闻出版局在农家书屋基础上启动了“贵州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项目。2011年在全省建设500个数字农家书屋,2012年将继续建立200个。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6篇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政府举措

旅游,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存空间的挤压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人们时不时就需要去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包容、人人友爱的地方寄情山水、放松身心。作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旅游大国,泰国以其举世闻名的“黄袍佛国”、“微笑国度”、“中、印、西文明兼容并包”的人文风情,以及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为东南亚最热旅游目的地,位居世界十大旅游国度前列。

旅游业亦是泰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旅游业给泰国财政带来2.23万亿铢的收入,创汇1.44亿万铢,增长了23.53%,预计2016年赴泰旅游人数会增加到3200万人,旅游收入为2.3万亿铢。尽管泰国政局不时动荡,但历届政府都大力扶持旅游业,社会各界也积极配合,从而使泰国旅游业能充分发挥优势并取得世界瞩目之成就。

现泰国巴育政府为振兴经济提出了三项政策: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超级产业集群政策和经济发展特区建设,均与泰国旅游业的升级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泰国2015~2020年战略性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包括四大举措:林查邦深海港口扩建、乌达抛机场扩建、物流系统升级、以及最近出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网络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价值33000亿泰铢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泰国公路的承载能力、增大机场容纳量、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并加快旅游业的数字化升级。未来,泰国机场公司还将加快推动泰国旅游、贸易与国家竞争力的升级发展,并将泰国打造为区域民航的枢纽。

其次,泰国政府结合地区优势制定的超级产业集群政策,设立十大目标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十大目标产业分别是:未来汽车、智能电子、高品质旅游、生物技术及高品质农业、未来食品、工业机器人、航空运输、生物产业、数字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泰国政府致力于开发数字经济(亦与旅游产业的虚拟化和便利化密切相关),将普吉和清迈作为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开发项目初始阶段的智能城市,实现旅游数字化。另外,高品质旅游的建设还与其他目标产业如医疗健康、生物技术与高品质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再次,为更好地实现东盟一体化,迎接东盟经济共同体,泰国政府效仿中国,接连颁布一批经济特区(第一批包括:达府3县14乡、莫拉限府3县11乡、沙缴府2县4乡、大叻府空艾县3乡、宋卡府沙岛县4乡;第二批包括:清莱府3县21乡、廊开府5县22乡、那空帕农府2县13乡、北碧府北碧县2乡、那拉提瓦府5县5乡),所有经济特区的目标行业均涉及旅游及辅助业。

泰国政府以其强势管理带来的国内政局短暂稳定为契机,变经济下行之危机为经济改革之机遇,大力推动新经济战略的实施,力争使泰国旅游业摆脱廉价、低端、冲突四起的状态,逐渐跳跃到以文明、品质和数字为基础的现代旅游服务业。九月,泰国政府多部门联合执法,如火如荼开展的严打旅游低价团行动,正是泰国政府在这种大战略背景下实施的具体举措。

二、中国游客赴泰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泰国移民局数据统计,自2012年起,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国。2012年,中国人赴泰旅游达到278.686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了72.95%。2015年,赴泰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为298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44%。其中,中国游客赴泰游790万人次,占2015年赴泰旅游外国游客总数的26.55%。另据泰国旅游与体育部2016年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游客给泰国带来旅游收入约57.29亿美元,占其旅游收入总额的26.72%。

中国游客的迅猛增加,给泰国旅游业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与冲突,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第一,旅游市场不规范导致零元团横行市场,游客旅游体验度差、评价低,甚至遭遇黑导游强制购物引发的冲突。零元团并未给国家带来切实利益,相反,却为泰国旅游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由于没有一定的标准规范,拼价格带来的低价团恶性循环,经营者对自己的商品和服务质量都不重视,游客对享受到的服务也不会满意。旅游零元团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泰国旅游市场的不规范以及旅游的经济利益被极端放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客源的消费层次和侥幸心理。

第二,赴泰旅游过程中游客基本需求不得满足、甚至受到威胁后引发的冲突。所谓游客的基本需求指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温饱、安全和舒适方面的要求。游客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则容易与当地旅游相关服务者间形成较大矛盾冲突。今年3月在全球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游客在泰自助餐厅用盘铲虾事件,事后调查发现众多游客在旅途劳顿后被带到这家据称“一路上吃得最好”的餐厅。然而,餐厅除了空间小、菜品少、夹子不足外,游客用餐时间也被导游严格限制,一系列因素综合导致了这狼狈一幕,并非仅仅由于“中国人没素质”。

第三,中国游客与泰国土著间因为跨文化交际障碍而产生的文化冲突。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等,游客在跨文化旅游活动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文化敏感、障碍、误会甚至是冲突。由于中国游客在国外形象被标签化、污名化更容易使国人在外旅游中遭遇有色眼镜和双重标准。这些跨文化冲突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国人走出国门后缺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对本国文化与形象的担当,另一方面,外国也常缺乏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宽容。

第四,由于公民个人素质、规则与诚信意识淡薄引发的冲突。由于我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尚未富足,部分公民在国内确有抢占、乱占和违占公共资源之习惯,外出旅游后公共秩序感淡薄引发冲突、遭到诟病。对于泰国而言,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旅游业的暴利被极度放大,一线旅游服务人员的待遇又与游客购物回扣高度挂钩,旅游失去了它的初心本意而变成了部分旅游从业者通过欺客、宰客攫取暴利的工具。双方在个人层面对规则与诚信等意识淡薄共同导致了赴泰旅游中人为引发的问题与冲突。

三、构建高品质赴泰旅游的途径

高品质旅游体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对于泰国而言,既需要规范旅游市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在确保游客基本需求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最温暖与惬意的旅游体验。对于中国而言,作为赴泰旅游的最大客源国,应与泰国职能部门协同规范旅游市场,促进不同文明的了解与融合,普及必要信息并提升国人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旅游在平衡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以及个人身与心之间的作用。经总结与思考,归纳泰国构建高品质旅游的途径如下。

首先,多部门、跨国界联合打击零元团是规范旅游市场的第一步。赴泰旅游零元团实际就是一个旅游陷阱,不仅坑害游客而且破坏泰国形象。零元团并未给国家经济出力,其奉献的旅游人头和费用都被环环相扣的旅游公司给剥削干净。泰国总理巴育一再表示,绝不姑息零元团、低价团,绝不畏惧黑心旅游公司背后的任何势力,要将零元团打击至绝迹。9月初,泰国旅游部门即协同警察、军方、反洗钱办等多部门联合对涉嫌零元团的旅游公司接连检查,迈出规范旅游市场的第一步。

其次,泰国还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加强相关服务业人员的专业培养。旅游事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游客的基本需求。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泰高铁项目的推进和落实都为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遇。基础设施是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基础,而相关服务人员则是架起从冰冷的基础设施到有温暖的旅游体验之桥梁。在中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6名不文明游客涉及的10起旅游冲突事件中,发生在机场和飞机上的6起,起因包括航班延误、座椅调整、空调关闭引发身体不适等。偶尔航班延误、设备不灵在所难免,但若相关服务人员受过良好的专业培训,及时有效的与游客沟通处理问题的话,相信可以有效化解旅途中的大部分冲突。

再次,泰中两国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电子平台对文明旅游进行宣传、监督并提供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务。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方便世界各地游客信息通讯提供了方便。目前,中泰两国的旅游服务的电子平台尚处于初创阶段。未来,完善的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将革新旅游体验,使游客在出游前可以便捷查询旅游景点、预估旅游开支、查阅风俗人情、未亲临其境前先3D感受风土人情做好前期准备,防止因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误会性的冲突。

最后,中泰双方都需要完善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不仅要涵盖旅游参与主体,还需明确出境旅游的秩序和规则,使各方充分了解不当行为之后的后果,增强相关规则的威慑与约束作用。文明旅游与高品质旅游互为因果,加诸之上的规则与戒条并不是高品质旅游的目的,而是为了约束个体行为,养成文明旅游的自觉与自律。

四、高品质旅游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平衡发展

品质与品牌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将是推动建立未来旅游的工具。高品质的旅游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更离不开精神素养的丰富。中国古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物质基础的丰富可以带动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然而,纵观中国游客在世界范围内的反馈,其文明指数并未与GDP同步发展,甚至出现脱轨。

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总体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来自中国不同区域的游客消费也并不均衡。旅游,虽然不再是豪门望族的专属“奢侈品”,但是大众游客的消费水平仍旧有限,所以零元团才会在中国赴泰旅游市场上如此盛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游客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水平迥异。部分国人走出国门后缺乏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对本国文化的担当从而引发文化的误解与冲突,经常的后果是导致中国游客去国外贡献了消费却买不到尊重。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7篇

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旅游数字资产的创举

智慧旅游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作为旅游管理部门更是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先进的智慧应用体系。途记科技依托多年行业经验,钻研新技术,深挖旅游营销理念,创新性发掘并建立的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是旅游数字资产的创新。

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由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分析与旅游行业数据交互三部分组成,是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基石,在全域旅游大力开发和建设进程中,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能够帮助旅游政府部门对本地商业资源(餐饮、酒店、线路、购物、娱乐等)进行高度整合,掌握本地旅游企业的游客分布信息和日常经营情况,基于大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和发展管理,实现可查、可导、可分析、可引流、可决策、可推广的智慧化平台。它具备五大基本能力:连接旅游资源、连接旅游服务、连接硬件设施、连接多个平台、连接多个分销。

旅游商圈――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的前端应用平台

旅游商圈是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的前端应用平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智慧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对接并流,从满足游客获取更便捷游玩体验的角度,整合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资源,服务旅游企业,连接旅游市场,构建全新的旅游服务,形成具有强大生态发展的新型模式。通过构建旅游服务数据前端交易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游客与经营者的利益双赢,更能够活化智慧旅游平台,实现资源科学化、合理化使用,从而让旅游商圈发展进入良性的生态运营。

旅游商圈是一个集综合数据库应用、消费链搭建、大数据沉淀等多功能的可视化平台。商圈应用典型案例有:“一部手机游乌镇”,为游客提供酒店预订、美食导览、特产订购等专项服务,轻松实现“掌上游跽颉保尤其是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一部手机游乌镇”更是带给了参会嘉宾完美的服务体验。

在“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一部手机游茅台”茅台商圈应用产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物流”七个方面展开,在会议期间,平台入驻商户超过160家,全面落地服务茅台旅游。

旅游休闲年卡――一款集多个优点于一身的智能应用

旅游休闲年卡是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支撑项目,旅游休闲年卡集合在线办理、在线支付、一码入园、一码核销等众多智慧旅游功能,为游客在当地加盟景区入园和年卡特惠商户消费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应用推广灵活,便于发行和统计消费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无限延伸它的应用和推广能力。它拥有四大管理功能:年卡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景区管理。

旅游休闲年卡是旅游商圈用户服务的精简版,商圈是旅游休闲年卡的延伸服务平台。途记为新余旅游开发运营的“一部手机游新余、新余旅游年卡和新余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在2016年6月份新余人民政府主办的“数创新余、智汇江西”的江西智慧旅游城市发展论坛上,获得政府和业内人士的认同,有效推进了新余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

商圈运营体系――帮助商户更好地提供服务

众旅云旅游商圈运营体系是通过新技术应用,为入驻商家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端交互、消费于一体的应用,帮助企业真正实现旅游信息化,商户可以基于管理平台进行旅游营销推广,借助新技术应用和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优势的互利互补。

商圈运营体系分为平台运营、日常运营与用户运营。平台运营包括平台建设和商户入驻;日常运营包括内容运营、推广运营和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包括用户服务和用户优惠,主题活动策划和新媒体运营。它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渠道,提升游客游玩的便利性,全面为游客推荐各个旅游目的地及周边区域的优质旅游产品资源;促进旅游网络营销与线下服务的紧密融合,提升市所辖区域内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第8篇

关键词:长春;旅游;发展;舒适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85-02

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鸿篇巨作《大趋势》中预言到:电子通信、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作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备受政府青睐的旅游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长春旅游发展又该如何展望前景,如何抢占市场份额。从长春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现代旅游市场要求出发,长春旅游的发展战略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模式,而应该以旅游舒适化为核心实施发展战略,打造适合自我兼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长春旅游以旅游舒适化为核心实施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长春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至2007年,长春市旅游资源共有330处,其中人文旅游资源265处,自然旅游资源65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可概括为“四区一带”,即中心城市综合旅游区、双阳自然风光旅游去、农安辽金文化旅游区和第二松花江沿江旅游带。其中,中心城区重点开发“四大板块”,分别为生态板块、殖民遗迹板块、影视文化板块、产业旅游板块。长春客源市场分布,长春市国内客源市场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为主,境外客源市场以亚洲为主,尤以日、韩最为突出。长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长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市场日趋繁荣。开发重点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发展节庆会展和文化活动等工作卓有成效,如皇宫复原工程、莲花山滑雪场建设工程和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长春旅游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行业服务体系和营销管理体系,长春旅游知名度日渐提升。三桥五路工程、畅通工程和地铁建设工程,近200家旅游行业单位,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长春旅游的发展。长春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现代旅游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需求多样化,随着人数不断增多,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旅游经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旅游经历的新奇性和异质性,旅游者不仅仅只满足于传统旅游服务项目,愈发探新求异,因而顾客需求市场机制需动态化管理。与此同时,各个旅游景区竞争激烈,国内旅游景区为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分流旅游市场客源,竞相打造种类繁多的旅游品牌,却无法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等问题,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产生的示范效应使得旅游项目的生产周期迅速缩短,新奇性大大降低。在旅游市场竞争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形下,长春旅游战略发展计划的选取和实施任重而道远。

(二)现代旅游市场要求

近年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且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虽然出现众多新型的市场营销理念,任何行之有效的营销理念都无法避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根本目标。在旅游市场中,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也是各个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约翰·A·托马斯所列举的18种旅游动机中,从希望观察别的国家人民是怎样生活、工作和娱乐到希望体验某种异性或浪漫生活,从希望访问自己的祖籍或出生地到希望考察历史等等,旅游者根据这些动机产生的旅游需求用货币、时间和精力消费旅游,所希冀的是通过等价交换得到优质的旅游产品。无论形式如何,旅游实质上都是旅游者追寻内心舒适,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长春旅游发展,不仅要优化旅游资源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旅游服务等软件设施,彰显长春旅游资源特色,最大限度上满足旅游者的舒适化需求,打造不可替代的长春旅游。

二、长春旅游舒适化发展战略

(一)旅游营销舒适化

旅游营销不仅仅是推广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行业发展的手段,更是发掘地域物质文化,传播行为文化,弘扬精神文化的重要渠道。旅游营销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旅游者深入了解地域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接触旅游目的地的第一门户。

旅游营销舒适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旅游者能够高效便捷地得到关于旅游的丰富真实的信息,并以在线互动等形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全面需求。作为旅游营销舒适化的形式之一,旅游信息化是把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购物环境等与旅游有关的信息整合起来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让经营管理人员和旅游消费者能轻松便利地获取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旅游旅游资源介绍、旅游服务购买,还包括新兴尚未普及的旅游呼叫系统等。

旅游信息化相对于旅游服务而言,是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以旅游网站为例,旅游信息化可将一站式地为旅游者提供完整信息和在线购买服务,降低旅游者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旅游信息化相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是快速有效传播文化的新兴现象,旅游的本质是文化,而旅游前期的准备工作更是一种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过程,是旅游目的地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广阔舞台。

根据《长春市旅游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长春自2004年全面构建集电子商务、行业管理、旅游服务、企业应用为一体,“高效、快捷、通透”的大型旅游信息网络工程—金旅工程。虽然长春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仅就旅游信息化而言,尚未形成完整且强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和旅游呼叫系统。长春旅游营销舒适化还应下足工夫,要形成分类齐全,剖析深入的关于旅游目的地及各旅游景区、景点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全过程的旅游攻略,要形成为满足旅游者差异需求提供策划咨询服务的在线互动服务系统等等。在旅游信息中,还原给旅游者一个真实完整的长春,使其身未行而心先至,高调传扬长春地域文化,集中旅游者的目光和注意力,用细致到巷角的地域特色文化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兴趣,用体贴到行程点滴的旅游信息服务动员其踏上长春之旅。旅游营销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一层次。

(二)旅游服务舒适化

广义的旅游服务不仅指旅游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还应包括旅游产品中所购买的,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全过程的全部服务。旅游服务舒适化作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可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独当一面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的范围非常广泛,在现实条件下,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用,并由此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的因素和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者消费旅游离不开旅游服务,愉悦的旅游过程甚至可以弥补旅游资源观赏性的不足,因而高水平服务质量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手段。由于旅游服务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服务舒适化是在旅游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中得以体现。在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关于旅游产品的设计,以旅游者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前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以及今后旅游者可能的消费行为趋势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试产需求,例如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面,对旅游者兴奋度曲线、疲劳度曲线以及关注点变化的研究,成为成功设计线路和行程,实现游客心理满足的重要依据。剖析一些较为成功的旅游产品设计案例,旅游产品中的旅游服务贴近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人性化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这些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吸引旅游者的亮点。

旅游服务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提供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出行服务、景区服务、购物服务和娱乐服务等各项服务的功能服务(帮助游客解决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种种实际问题,使客人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和心理服务(让顾客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旅游服务舒适化是旅游者享受旅游的必要条件,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长春旅游基础设施和行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应加大建设力度,使长春旅游在优越旅游资源基础上留住更多旅游者的脚步。长春旅游服务舒适化的进程可在于: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和娱乐服务等适应专家消费时代(消费者消费经验日益丰富、消费行为日益精明、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出行服务提供旅游景区内代步工具如电瓶车的便捷和景区间旅游专线的畅通,购物服务提供旅游商品质量与价格的可信保障,景区服务提供高质量旅游资源和专业化导游服务和人性化提示信息等等。旅游服务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二层次。

(三)旅游资源舒适化

旅游资源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发旅游资源时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以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旅游者消费旅游不是仅仅对单个旅游资源感兴趣,其消费目标是形成体系的区域化旅游资源。明庆忠指出,旅游景区系指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较大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在旅游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旅游景区正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旅游景区舒适化涵括旅游资源舒适化,丰富了旅游资源舒适化的内涵,不仅更能吸引旅游者,同时也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规划。旅游景区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营销

在当前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旅游市场营销不仅要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应主动去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因此,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景区规划可以针对目标市场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引导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景区的成功市场推广。旅游景区应关注从“以人为本”角度进行景区旅游产品、项目的选择以及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配置。追求个性化是现代旅游者的特征之一,旅游景区应能够识别不同的旅游者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为其推荐具有吸引力的景点。

2.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

在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系统,旅游者能够接触到的是管理服务终端系统中的信息系统、电子导赏系统、游客呼叫中心和营销拓展层面系统中的电子商务平台、虚拟旅游平台。景区数字化建设增强系统联动,加大数据共享,实现景区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景区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控制,创新服务形式,提供优质服务。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景区可以实现远程服务虚拟服务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服务,如现在较为流行的电子商务服务就是景区数字化最基础的应用形式之一,以及网络预订、远程订票、虚拟观光和在线咨询答疑等服务方式都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出来的,对于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景区数字化建设是规范景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使景区在经营管理决策、服务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标准化体系,增强营销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市场信息是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媒介,景区数字化可扩展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潜在旅游者的认知效率,创新性市场扩展能力,多元化游客服务。

3.旅游景区形象塑造

根据USP法则(找出产品本身独具的利益,然后以足够强大的声音说出来,而且要不断地说),在旅游景区的形象定位中,旅游景区形象的USP就是旅游景区自身的“独特点”,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区位、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等各方面的独特之处,并根据其独特点进行产品设计和旅游形象定位。由于旅游景区的不可移动性,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实质上是旅游形象的市场营销,在区域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成功的旅游形象能使旅游景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长春旅游产业培育打造了汽车、冰雪、消夏、雕塑、电影、遗迹等特色旅游品牌,同时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中国长春消夏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大幅度提高了长春市旅游产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奠定了长春“滑雪之都·消夏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长春在全国旅游市场的位次逐年上升。日前,长春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以“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为主题的区域旅游品牌。加强长春与吉林、延边、长白山的区域旅游合作,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行业管理及政策措施方面寻求合作共赢的渠道,努力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长春旅游景区舒适化发展较快,却也还是不尽完善,要从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与营销双重角度推出创新新颖才能促进长春旅游发展,将长春打造成按照旅游者的意识分类中的可选类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三层次。

三、结语

旅游产业运作是一种区域经济的商业化经营,是经营城市的一部分,长春旅游发展可作为长春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以道路建设为例,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交通,不仅方便旅游者的旅游出行,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便利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长春旅游发展从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资源三个角度完善并实施旅游产业舒适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发展旅游产业自身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旅游景区规划与项目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陆均良,杨铭魁,李云鹏.旅游信息化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肖星.旅游策划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