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9 14:46:53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1篇

网上不文明行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们向网络投放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作品。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言语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少数大学生把网络当成“情绪公厕”,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对他人或团体进行恶意攻击,并且借此逃脱法律的约束。浏览黄色网站。互联网中渗透着不少色情的东西。据调查,11%的大学生承认有过虚拟,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曾经浏览过的比例接近50%。大学生虽然生理已成熟,但心理还不成熟,特别是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受网络影响较大,大量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和资料,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此而走入犯罪的泥潭。剽窃他人工作成果,抄袭他人作品。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巨大、获取迅速、便捷、信息公开程度高等特点。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离不了网络信息的检索、吸收与借鉴。但目前在高校学生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存在部分学生不以学习他人、提升自身为目的,而是直接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抄袭他人作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网络道德观偏差。网络道德是人们利用互连网络进行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关系。网络道德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主体指向性不明、规范约束性差等特点。有研究表明,有31.5%的学生认为“网络虚拟的欺骗很正常”、“说什么无所谓,只要开心就好”,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感弱化现象。网络犯罪行为。当网络失范行为超出一定的限度,对现实社会中的他人或财物造成损害,即可认定为犯罪行为。部分大学生虽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但却未能用于正途,而是为满足个人利益,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例如网络黑客行为、网络诈骗行为和网络盗窃等。

二、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析

由此,去个体化将会导致个体的责任感下降,但却增加了对团体规范的顺从。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减弱及群体意识的增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并且能够不断地从现实的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个体那里获得反馈,从而增强自我觉察。自我觉察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并且行为更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自我觉察的人更少地作出欺骗行为,更易约束自己的行为。网络社会所具有的强大的交往、交流平台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而不是面对面地交流,由此造就了庞大的网络群体。但便捷、迅速的网络交流平台,却缺乏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约束机制,使得个体行为缺乏有效的反馈监督,从而降低个体的自我觉察,从而更容易出现失范行为。个体在网络中很容易就淹没于群体之中,失去自我意识,丧失自我判断能力。同时,网络行为本身即具有身份隐匿性的特点,这将使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迷失自我而出现行为解放,做出一些单独时不会、不敢做的事情。青年学生本身即具有心智发展不成熟、行为判断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在缺乏约束的网络行为中,部分控制能力差、自我约束水平低的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欺骗、浏览不良网站等各种负性网络行为,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犯罪行为。从众。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网络用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并且以信息海量、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大学生们的视觉注意力。青年学生虽然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表现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因此,某些负性网络行为,例如浏览黄色网站、使用不文明语言等行为往往是受到同伴影响而出现的“随大流”行为。

网络中大量的人际交往机会及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网民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得部分具有共同经历、共同爱好的网民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在频繁的交往中固化成为一个群体。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言论提出质疑的人,而且这种抵制会以针对个人的嘲讽、打击等形式出现,导致那些对群体言行有不同意见的个体面临来自群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个体会选择从众。同时,网络言论的自由极大地增加人们对他人开展语言攻击、抵制他人的可能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并具有强烈的归属与交往的需要。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交往并加入群体,也就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出现从众行为。挫折-攻击。挫折攻击理论主要由多拉尔德、米勒等人提出,是指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攻击的形式可以表现为语言攻击、身体攻击等。调查显示,76.6%的人感觉当前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等人身攻击现象普遍。其中,25.6%的人表示“非常普遍”。仅3.9%的人“很少”或“没有”发现类似情况。所谓“挫折”是根据某种愿望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使欲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种状态就是挫折。多拉尔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均较以往有较大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业、经济的压力较以往均有所增加,导致一部分学生内心出现较强的挫折感。同时大学生宣泄心理压力的途径有限,或者是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发泄自己挫折感,或者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三、应对策略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2篇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3卷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气质和性格,并进一步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指出:“一定的生态环境,导致一定的文化形态,而一定的生态和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人,使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进而使人更好地适应那种生态和文化,甚至影响和改变它们。”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民族认知结构及特性有极大影响,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素,避开不利的因素。同时,祖辈居住的地理环境也赋予各个民族以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长期的对自然的适应影响与约束着当地民众以符合生存地环境需要的方式进行认知与取舍,并形成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18℃,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白天的高温不利于长时间户外工作,潮湿炎热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四肢乏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泰国人形成了缓慢拖沓的性格。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反映在学习上当然就是学习效率不高,进步缓慢。汉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不能用自己在中国的经验来对待泰国学生,毕竟泰国学生缺乏汉语语言环境,操之过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使学生反感。对泰国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知识教授也应勤反复,放慢授课节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孩童自幼儿园开始已背诵佛经,学习佛教历史,举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泰国人尊崇泰国国王,从内心认同以皇室存在为前提的等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取向。苏联学者H•米特罗欣说:“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不单纯是外壳,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于人们的处事态度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秉承一些做人原则和道德标准,比如避免冲突,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敢向权威挑战。泰国人生活没有压力,一生快乐无忧,加之物产丰富,使他们成为乐天知命的民族。因此,泰国孩子大多乖巧听话,服从性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王晶在其论文《泰北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分析———以清莱府两所高校为例》中指出,泰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偏低水平,大大低于中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一定要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能力,如果期望学生靠自觉去自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一点也不能懈怠,哪怕你授课的对象是大学生。泰国人认同等级观念,教师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心中,教师的等级是在他们之上的。

三、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3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自我认知;社会偏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教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的漠视与责难,时到今日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改观。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漠视,对成人学生的淡然,已逐渐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冷漠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

1.强烈的自卑感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与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出于无奈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为此,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加上家庭的责难、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是处,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冷漠的人际关系

成人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其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家庭条件不同。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主动、过于羞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极端压抑。同时,很多学生与网络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与现实中的同学交流甚少。

3.消极的人生态度

成人学生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对未来一片茫然。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人际关系上也缺乏主动与人沟通,在业余时间更是无所事事,生活单一且无任何意义,总而言之,成人学生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三、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相关实践证明,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转贴于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地剖析自己,正确认识现状,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走向成功。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众多人才,更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难以衡量的贡献。然而,受社会传统偏见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待遇”,成人学生遭受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等,针对成人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并未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很多学校就算制订了规章制度,但都是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同时,对成人学生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没有体验到家的感觉。然而,再放眼看看学校对统招学生的态度,这种两重天的待遇不得不让成人学生感到失望,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为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3.社会合理评价,凸显社会价值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4篇

 

关键词:库恩范式理论  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强纲领理论   理论来源  核心 

    20世纪7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诞生于欧洲,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在反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新马克思主义、现象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在人类学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中形成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核心是“强纲领”,主要理论取向是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的理论来源,并对其核}L;—强纲领理论做了较为深人分析。

    一、SSK的理论来源—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相对主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库恩发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了“范式”概念。库恩认为,科学活动受到主体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科学革命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

    库恩范式思想对科学的“客观性”与“理性”提出了挑战,促使了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的兴起,尤其库恩范式思想中的相对主义特征,成为SSK的直接理论来源。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将科学的发展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有统一的范式指导,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客观标准,科学研究是相对稳定的;但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共同体则拒绝接受统一的范式,科学研究不再像常规科学时期那样,由于不存在统一的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标准,科学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另外,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发展是不连续的,科学的一切都可能随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甚至逻辑推理规则和评价标准,以及理论、定律、解释、理性等概念本身,也同样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因而科学是没有客观性的,科学的判定是相对的[’〕。库恩认为由于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转换,新旧范式之间有互不相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有各自的概念和术语在逻辑上互不相容,因而两者之间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无共同的衡量尺度,没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库恩主张任何比较只能在范式内部进行,任何事实和真理都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式来说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标准,离开了范式所提供的框架,就失去了衡量和比较的基础。范式理论的这种相对J性,是库恩范式“不可通约性”的衍生。

    不可通约指的并不是不可对比,但是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困难,这像我们试图翻译不同的语言一样。翻译经常会引起歪曲,或者至少存在细微差别;不同语言分析世界的方法都不同,要想达到完美是不可能的。正如库恩所指出的一个好的翻译方法,尤其是翻译那些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语言,需要包含或加人一些必要的段落来解释当地人们是怎样来看待世界的,他们采用的本体分类理论又是什么。学习语言翻译或描述理论就要掌握其中的功能性语言和功能性理论。这样就会造成了观念的相对性,否定了跨范式理性比较的可能性,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评判标准,新旧范式或者不同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也是不可以比较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性”与“理性”,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具体范式而言的,因此不同范式是不可比较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的”,系指前后相继的范式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库恩不得不承认,他的著名的受人称赞的不可通约范式并没有排除对他们之间相互比较。

    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与库恩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把库恩的相对主义思想推到了极端。SSK的相对主义也许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思想影响,又或受到费耶阿本德非理性思想的影响,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库恩范式理论所造就的相对主义思想。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理论辩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是能够对人类行为作出正确指导的价值观。这类价值观通过良好的实践要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与主流。价值观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上意识形态的抽象化体现,属于意识层面的指导。意识决定物质,社会主义就跟人类发展一样,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意识观,才能够对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导工作。在核心价值体系当中,核心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影响着社会行为层面的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充分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其合理性以及哲学性的分析,来剖析其理论辩护。

一、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分析

1.从唯物论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将世间万物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形态,一种是意识形态。在这两种形态当中,将物质归结于世界的本源,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事务发展的基础,而意识是对物质的一种反应,并且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的反作用指的是对物质的发展具有促进或是阻碍作用。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意识上的正能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意识的形成是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来完善的,是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完善、优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还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要起到促进的作用。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不断融合,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交融。良好的价值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我国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相信核心价值观一定能够向着物质层面转变,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因素。

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集体主义已经成为了价值观的主要核心内容,并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供有力推动。在科学观念的引导下,人们的观念必将朝着真、善、美发展,由此就能够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为人服务的人生观念、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来让社会主义朝着更为优异的方向发展。

2.从辩证法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在辨证唯物体系中,通过对其规律的剖析,那不难发现正确观念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当这种正确的观念被作为一种价值体系的时候,社会应该理所当然的将其变为核心价值观,用来指导迎合人民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另外,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科技革命让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生物技术、光纤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激光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通过这些高科技技术的普及与提升,我国空间开发以及海洋工程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产生了集体主义观念。

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辩护

1.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只是人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并不是物质层面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因此需要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现如今,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上面,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应该要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引导,社会要在此引导下将政党武装起来,并且对人民进行正确的教育,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量。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荣辱观的建立,社会主义要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基础,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促进,集体主义属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能够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作为一种道德方面的原则,集体主义的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统治时期,工人阶级团结合作共同压迫产生的。因此其产生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成果。在理论研究上,核心价值观最早是在我国20世纪初期的时候,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其中集体主义思想是伦理思想的一种继承,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状态以及进程。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对先进的工人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与行为的表现以及概括与总结。核心价值观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目前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以及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原则。

2.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素

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类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与促进作用。相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念,现如今的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不是只注重个人利益或是过分注重集体而忽略个人利益的时期了,现有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价值观在理念上的一种升华,要求部分尊重全局、个人尊重集体、眼前尊重长远。现如今的核心价值观绝不是传统的狭隘集体主义,而是将个体与集体相结合,实现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相结合。

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段单纯的追求物质增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就是由于人们过分看中了价值上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综合发展观的不断加强,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已经悄然退去,人们正朝着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发展。就是因为这种正确价值观的不断扩大与深入,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前行。社会中的每个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将个人看作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现如今,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将人们从“个体”变为了“集体”,这种转变不仅是从仪式上的转变,也可以说是对人行归宿的嬗变。在新时期下,只有正确处理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于其准则,才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朝着辩证唯物主义方向正确发展。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向,现如今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通过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哲学分析与理论辩护,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的完善与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亚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怎样形成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06)

[2]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可行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3]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辩微[J].兰州学刊,2008(01)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6篇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7篇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用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概述

20世纪20年代,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所出现。到了6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将价值澄清理论逐渐形成一种德育学派,其中包括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拉斯,他是价值澄清理论学派的公认创建人,西蒙和鲍姆在这一领域同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进一步发展和奠定了价值澄清理论体系学说。三人合著的代表作是《价值与教学》。

在价值澄清理论的论述中强调:对我们来说,“如何获得概念”比“获得怎样的概念”更重要。[1]“我们强调的是评价而不是普通理解的价值观。许多研究者以人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为研究目标,而不去着重研究人们获得那种价值观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注重一个人怎么获得的价值观要比他是否具有价值观更为重要。”因此,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来使人经过明智的筛选过程而获得相应价值。

作为一种价值澄清或者分析评价法,价值澄清理论可以通过表现能够更加注重人的自主能力发展的学说。是分析澄清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一种评价认同的过程。价值澄清理论应用到现代的教育方式中,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可以推动现代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管理方式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实践中,价值澄清理论系统学说明确地提出了四个要素和三个阶段:

1、关注生活。要求学生以生活为中心,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层次。

2、接受事实。学生应该敢于面对现实,勇敢的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并诚于待己。

3、要求深入思考。更进一步的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考,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其中有三个阶段:(1)更多地了解各种选择,更加自由的选择,对于种种可能都进行更多样的选择,对于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慎重的思考后进行选择;(2)更好地关注自己所真爱的事物,愿意去和别人分享自己所做的选择;(3)更好地将选择和珍视的结果结合应用到日常的行为中去,选择行动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的重复。

4、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学生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培养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动手实践,只有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才能将自己的潜力无限大的应用到实践中。

拉思斯在《价值观与教学》中认为价值观澄清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于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而是在于他们怎样获得的价值观。在现代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的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使得他们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分数而学习,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中被迫学习。但是,学校更加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在社会中进行实践的能力,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传统的“书呆子”。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现如今,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很单一,仅仅通过学校课堂上的强加式灌输法传递给学生一种理论性的知识,更有甚的方式是通过考试要求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死记硬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加模仿、套用的方式去学习,生搬硬套的方法让学生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而非真正意义上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实践中去。目前,这种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培育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然而,可以转变一种培育方式,通过价值澄清理论的方法去传递价值观给大学生,这种培育方式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价值观的形成绝不是靠别人强加给的灌输而形成的,而是靠自觉的培养形成的。同时应当鼓励大学生在社会的消极负面或者积极正面错综混杂的社会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辨别出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增加自己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从“被动顺从”转变为“自主选择”,学会选择,拥有自己能够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作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木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下,为自己的青春做出选择,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适当的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放手给他们选择的权利,重视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当代的教育中,传统的课堂式灌输教学使得学生失去主体选择的能力,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大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根据老师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逐渐丧失了自主创新意识。现如今,教育机构更加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积极的调动学生们的主体能力。作自己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宰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导下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更好的使他们发挥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使得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得到尊重和接纳的同时,也不断地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能力和自主判断的意识。

第三,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拉思斯在《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提出了包括澄清问答、价值单填写、角色扮演、班组讨论法、时光日记、填写名片等方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2]通过这种丰富多彩变换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书本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形式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学习增加很多乐趣。当代的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如出一辙,按照一种模式套路进行管理,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觉得学习是一种压力,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任务,在这种来自各个方面的无形压力中,让学生无法真正释放发挥自己的潜力。运用价值澄清理论的教育方法不可以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内容和不同方法的运用,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体会和情感体验,使得学生在体验价值澄清法的教学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3]

第四,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价值观澄清法不是单纯的将其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单向的灌输给学生,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理解接受价值观理论的同时,将价值观所包含的真正意义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对于现代的教育发展模式,步入学校的学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在一起,教师更应该懂得的是着重关注学生的内心生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很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脱离了父母的庇护,独自一人孤身在外面对世界,独处异乡的照顾自己,这样的内心大多都会慢慢处于孤僻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学生成为朋友,多与他们谈谈他们内心深处所藏的秘密,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价值澄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现如今,教育方法不单单要求教育者通过语言和行为上的范例来教授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人美德,同时还需要他们力图让学生们与之产生共鸣,特别是在杜威相对论价值观的影响下,接受认知论对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判断能力的观点阐述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一种能够自己选择,发展自己的权利更为重要。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中,价值观的重点停留在课堂的传授过程中,教师总是通过课堂上的灌输方式给予学生,使得学生被迫的理解某种价值观的意义,背诵书本上知识而非将真正的价值观应用实施到现实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从未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选择主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没有看透物质利益深层的价值关系。要使他们的思想从父母强加的束缚、破裂的家庭等社会的形形的群体中导致的价值混乱关系中解脱出来,在价值澄清法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着互动、尊重、自由、理解、民主的关系,彻底改变老师指挥、学生顺从的角色束缚,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从而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理性、民主、文明的世界。

大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时,往往对价值观有所误解。作为祖国的花朵,新中国的接班人,大学生必须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明确在国家、社会、个人的这三个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热爱祖国,尊重职业,诚实守信,善良友好的公民,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明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优秀大学生。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从年少无知到成熟有为过渡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生活和学习主要在大学校园中度过。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部分都是通过高校的思想工作者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同时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的取得进步,颇有成效。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应该将书本中的知识添加更多乐趣,使得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让学生们更加乐于接受,既更换了教育方式和方法,使知识变通的传递给学生,又继承了传统的学习习惯,让学问在学生面前活灵活现。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聊聊日常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以外,更加注重了解他们在课余时间的活动,调动起他们积极地参与校外活动,积极的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学会在学校期间不单单去荒废时光,而是学会在年少的青春里体验生活的乐趣,发现生活的乐趣。在某一层面启发他们慢慢接受社会,慢慢独立的走向社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懂得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了很丰富的收获。

不过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仍然存在社会不良思潮的状况,对于高校思想工作者仍然是极具挑战的一项任务。教师在传播知识和树立榜样都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还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传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地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晓娜.价值澄清理论与价值观教育[J].前沿,2006(11).

[2]曹彦杰,王凯旋.价值澄清理论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13(1).

【作者简介】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8篇

关键词:接受理论 态度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1 基于接受理论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研究

1.1 接受主体因素对德育内化效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接受理论” 逐渐被我国学者翻译和介绍。邱柏生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将“接受”定义为: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接受过程不仅受环境影响,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者有关,而且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以接受理论的视角审视高校德育,就是要明确德育内化机制的运行模式。德育内化机制是德育接受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过程。基于接受理论角度的德育内化机制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他们之间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互相依赖,共同作用并对德育教育产生影响。这里主要阐述接受主体因素对德育内化效果的影响。

第一,德育内化的动力源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本身具有积极寻求先进的思想、道德、精神等的意愿,这种意愿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也成为了德育内化的动力。但由于大学生个体的性格、兴趣、价值取向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精神需求也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其对不同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选取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德育内化过程和结果与接受主体的知识结构有较大关联性。德育内化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对接收的德育信息进行筛选,通过一定的分析、比较和整合,逐渐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但知识结构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德育信息的加工方式和处理角度存在差异,从而对同一德育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同。

第三,德育内化的效果受限于接受主体的信念、习惯等心理因素以及接受主体的身心状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处的不同的身心状况,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受效果产生明显差异,而且其中某一因素的显著变化可能会成为最终决定德育内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1.2 接受主体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效果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德育内化的成效往往受到大学生内在需要、知识结构、信念、身心状况等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入脑、入心”,需要实现内化,并外化为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修养的动力。那么从接受主体因素角度分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因素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因素。当前由于整个社会处于加速转型期,社会风气、社会价值取向对正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现象,这种迷茫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效果。因此,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为其指明正确的方向,解决其迷茫和困惑。

第二,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包括学习的需要,个人才能发挥的需要,以及信任、尊重、荣誉、理想的实现等需要。尤其是需要的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规范化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影响了其内化效果。

第三,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状况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情感和心理往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动力、价值取向和对象性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影响着大学生情感和心理状态,部分大学生过度迷恋网络导致的人格分裂、性格孤僻等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效果。

1.3 基于接受主体因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受教育者通过自我理解、选择、整合和吸收并形成适应时展的个人品德的过程。基于接受主体因素角度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难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自己的接受度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大学生的接受规律,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第一,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接受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前提

依据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特质的了解与否是内化能否真正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显然已过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样化的载体,尽可能的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受教育者接受和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第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保证

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和需求的多样化,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的精神高地,真正实现内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受教育者精神世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思想反对和抵制各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倾向,积极增强受教育者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健康和谐的人格,才能使他们自愿接受并亲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从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 基于态度理论的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研究

2.1 态度理论与德育内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向比较持久的内在意识。态度的形成既有社会交往过程的影响,又有心理过程的作用,态度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并影响人们的行动。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要经历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服从是态度形成的起始阶段,内化是最后阶段,内化是指人的内心发生真正的变化,主动接受新的观点和情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态度要想达到持久、稳固必须经历内化阶段。

德育内化是受德育者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心自觉的过程。德育内化通常会经历从依存到趋同,再到自主三个过程。要真正实现德育内化,受教育者首先要认同社会规范,这样才能自觉、自愿地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由此可见,态度理论与德育内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态度理论视域下的德育内化就是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整合原有的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积极进步的态度。基于态度理论探索德育内化对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2 从态度理论视角分析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态度理论与德育内化同样经历三个阶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德育内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同样也会历经从服从到趋同,从趋同到内化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态度必然会从开始被动、功利的服从,逐渐转变为主动、自愿的接受,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信仰。

第一,从表面服从到“心服口服”。

如同德育内化的过程一样,服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社会规范的影响及意识形态强大的权威性,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服从”往往是由于可能获得物质奖励或他人的承认和赞扬等,“服从”也是为了避免因不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会受到的批评或罚款等,刚开始是一种表面的服从,并非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这种迫于外在压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服从和接受是一种虚假的认同,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就能促使大学生达到心服口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受。总之,服从阶段具有被动性、功利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很容易走向另

一面。

第二,从服从到“不知不觉”的趋同。

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渐由被动的服从到心服口服,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内化,还需要进一步走向趋同。趋同是指大学生在认知或情感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同一致,并自愿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同不同于表面的、被动的服从,而是表现出一定的自愿性,是受到内在需求的影响或者为了和周围同学以及社会规范趋于一致而表现出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过程,还没有把社会影响与自己的价值体系统一起来。因此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础阶段。但趋同阶段已经表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接受,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

特点。

第三,从同化到“自觉自愿”的内化。

内化阶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人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由于经历服从阶段和趋同阶段,大学生逐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理性认识,不断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并将敬仰之情转化为信念,把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只有到了内化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稳固的,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自主性和持久性。

当然,无论是接受理论还是态度理论视角下的内化都只是理论上的内化机制,实质上内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往往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传导,使大学生获得持续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参考文献

[1] 魏晓波.基于接受理论的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2] 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