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

中西文化的结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7:06:54

中西文化的结合

第1篇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坚持将沂蒙地区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同时也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的抽象表现。他还借鉴了国画中“计白当黑”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原则。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民族性不是表面形式题材上的浅层次的民族性,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从民族精神层面上对艺术理解的深层次的民族性。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

中国油画家对西方古典油画的探索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迅速传遍“西方各国”,因而出现了很多画派。它们在艺术风格和追求上不尽相同,都受到所处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当它传入我国后就必然受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所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引为自豪的就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绘画、建筑、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建筑雕塑艺术方面有庄严宏大、气势磅礴的故宫、充满“诗情画意”自然风景式园林建筑,气势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深沉概括而有大器的汉墓石雕,充满神秘色彩美轮美奂的敦煌石窟、独具特色的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等等;绘画艺术方面有唐代人物、宋元山水和明清花鸟和民间传统绘画等;还有文学、音乐等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这些无与伦比的丰富的文化艺术宝藏,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也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提供了土壤。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技法上也更多的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中汲取养分。他们在各不相同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中国油画作品。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王沂东

王沂东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他坚持将沂蒙地区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同时也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的抽象表现。他还借鉴了国画中“计白当黑”的原则,中国传统绘画在画面空间处理上是以“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为法则的。“计白当黑”就是在画面上留下很多空白。这种“空”即是“有”,“有”即是“无”的表现手法,不单单是画面构成的需要,更多的是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王沂东的画面里不是留下很多空白,而是守着一块“中国红”。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民族性不是表面形式题材上的浅层次的民族性,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从民族精神层面上对艺术理解的深层次的民族性。

王沂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是中国艺术家一生的创作后盾。”[1]这些话语就说明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本土文化植入到油画中。从表面上看,艺术活动,好象是创作主体个人的独立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之中,艺术的活动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创作主体所处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等多种因素地影响和制约。王沂东的出生地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齐鲁地区。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地区曾诞生过许多重要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和伟大的先贤。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孔子和孟子以及他们的思想学说。这些思想涉及美学、哲学和文学等领域,丰富了传统中国文化。王沂东早期和成熟期以后的作品大都以沂蒙山区的人物风土为题材。有所不同的是,他早期的沂蒙题材作品比较有情节性,而后期的作品则是明确地以沂蒙地区的女性形象作为他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审美功能的载体。他的作品笔法精细严谨、造型线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并能透过画面传达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典雅宁静而又淳美灵动的艺术魅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中国的古典美学精神在王沂东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十几岁时就对中国传统绘画有所涉猎,中国传统绘画中妙不可言的韵律和笔墨都让他十分神往。他运用了中国画“知白守黑”的原理处理画面的空间和色彩。在他的画面里守的是红色,这甚至可以算是他的“标志性”色彩。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红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中国红围绕着农耕文化,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在中华大地,人们对红色的情感认知是一致的:红色代表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红色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承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

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因此,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王沂东将红色作为他作品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他所走的创作道路就是一条红色堆就的路。红围巾、红头绳、红项链、红裤子、红袜子、红鞋,还有红袄儿等等组成一个红色的梦。他不断地用红色描绘着美丽的沂蒙女子,推动着中国古典油画发展。同时,古典油画的特殊魅力也将他红色的梦表现得更加完美,更加圆满。在一幅重要作品《沂河水》中王沂东选了趋向中性的土红色。他降低了了卧睡少女的色彩明度,以便使主体更加突出。为了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他把最亮、最强的颜色都集中在姑娘身上,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而画面中最亮、最强的颜色最终落在了姑娘的裤子上。他反复地实验和比较,最终选取了土红色才传达画面的整体情绪和地域色彩。《蒙山雨》中两个少女在祈祷、在等待,等待着蒙山雨的到来,她们的神情和动作都是紧紧围绕着油画气氛展开的。少女的红头绳采用了原有的色彩明度,裤子的红色却降低了色彩明度来表述强化画面的情绪。《花烛夜》中新郎在画面的一角带这无限的期待显得憨态可掬,羞涩的新娘在红彤彤的烛光的映衬下显得娇羞、纯洁。这红色代表着新娘的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无限期盼。

作为一位写实画家,他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避免把画画得像照片一样匠气十足。他试图用提取、概括、组织、构成的主动创造的过程把很写实的画面营造出某种抽象的意味。这种抽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也不是单纯刺激人的感官的抽象,而是为了传达某种感情和情绪。他通过把中国笔墨的简练、夸张、节奏等观念和手法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使作品具有造型美丽质朴、立意简洁纯净、色彩夸张强烈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的作品中弥漫着富有深刻内涵的抽象意味,彰显出其独具魅力的民族性。他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是端坐、站立、静卧等相对稳定的姿态。即使有一些肢体上的小动作,也只是选一些幅度不大的动态,没有出现过夸张的、重心不稳的、剧烈运动的动态。正规的学院训练使王沂东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抽象表现。他认为作为写实油画如果完全放弃塑造三维空间,就失去了作为油画存在的本质。所以,王沂东在面对东西方两种绘画艺术的精髓时是十分慎重的。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性引入他的作品是一个逐步摸索吸取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当中的平面性是通过对轮廓线的强调和加大图底之间的明度对比来实现的。后期的作品不再仅仅关注题材上的中国化,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过对明度的概括,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利用对画面构成的经营和造型上的改善来提升画面的平面美感。通过恬静优美的沂蒙女性的形象来传达均衡理性的西方古典主义精神和含蓄内敛的东方神韵。

第2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思想政治工作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前身是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地处锡城北大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创建于1929年,现同时为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南通大学硕士培养点,设有无锡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设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胰病研究中心。2002年1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市三院增挂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从此,市三院踏上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2005年成功创建为省内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06年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基本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组评审;中西医结合消化科、烧伤科相继成功创建为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2007年医院抢抓医疗资源整合先机,凭借突出品牌优势、显著专科特色,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一举跨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行列。成为无锡卫生首家、也是惟一一家国家重点医院创建单位。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持续深入,医院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也必须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以适应医院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思想精神方面需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要面对新时代,开拓新思路,并重点在中西医结合的层面上下功夫,不断改进工作方,努力寻找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医院全面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进行,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应工作需要、符合时代变化的新内容。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二是要以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基础理论、实际操作能力、学科前沿知识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训职工的工作技能。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职工内心深处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浓厚的思想政治氛围中实现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步发展,也为能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为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融入日常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一是激励关爱员工。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落实激励关爱员工的工作机制,为员工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落实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党群组织经常了解员工的思想和需求,及时做好思想引导和疏导工作,认真落实谈心交流、走访慰问、生活关怀、办实事等制度,及时解决员工关心的实际问题。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员工情操,提升员工综合素养。二是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开展“建设新三院,树立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提振士气、提高素质、提升气质,组织员工学习名医大家、学习先进典型,提升文明素养、落实服务规范和医德医风规范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参与、健康有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3 加强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行业文化,是全体医务人员普遍认同并且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思维模式及行为准则、是医院医疗管理实践中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医院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的载体。

第3篇

一、该书对梁启超文化观的前后转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考察

中西文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对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是不同学者展开自己学术工作的思想基础。就梁启超来说,这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前后期颇有所不同。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从‘离异’到‘回归’”,当然这是从梁启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说的,即:梁启超前期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大力学习、引进西方进步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疏离;后期则对西方文化颇有微词,认为“西洋文明破产”,呼吁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救治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梁启超本人的文化思想稍有出入。对一生都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梁启超来说,他前期并非全盘地否定传统,后期也不是完全地回归传统。只是前期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学习西方文化,后期的中心工作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更为恰当。由是,作者引述了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言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并高度评价了中西文明“结婚”以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思想。作者认为,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明并重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思想。这与他后期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了。后期的中西文明“化合”思想深化了早期的“结婚”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观念。正是在对梁启超文化观充分认知、解读的基础上,本书才有力地凸显出梁氏中国哲学研究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二、该书着重强调了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在同时代的学者们当中,梁启超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的方法。因而作者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特色方面。这也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学术建树。对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贡献,作者概括为四大方面:(一)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二)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三)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四)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将梁启超在各具体领域中方法特色,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总结。比如作者将梁启超先秦诸子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四)学术研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五)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又如作者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具有全面性(;二)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具有客观性(;三)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具有现实性(;四)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五)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做出论断,具有可读性。这些概括,不仅符合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实际,而且对于今后深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不无启示意义。作者从多层次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特色的概括,既充分彰显了梁氏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明确地展现出梁氏在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作者看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诞生的标志性着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以“以西释中”的“西方化”范式代替了传统的“以中释中”的“本土化”范式,虽具有革命性进步意义,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化”范式“主要着眼于中西哲学的共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评述》“引言”第13页)。而梁启超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既在当时就对“西方化”范式提出的有力的批评和质疑,同时又以自己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这为此后冯友兰、张岱年创立‘中西结合’范式提供了学术基础。”(《评述》“引言”第13页)就是说,由“西方化”范式转换为“中西结合”范式,梁启超是启其端绪者。作者同时指出,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贡献,并不宜简单理解为方法上的变换与进展,而应该理解为当时学人在苦苦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自己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底色努力探索的表现。无疑,在这里梁启超文化观念的前后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有力思想支撑。

第4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如今从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锦宴》、《花山》等一场场恢弘演出的成功无不说明,广西民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更需要迎合大众口味的市场主导趋势。我国自2015年起,政府就不断将开启“互联网+”时代作为重要战略计划,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代表的广西民歌更迫切的需要我们将民歌与“互联网+”结合,将市场、民歌、与大数据结合建立新商业模式,通过信息模式,透过信息技术,将广西民歌更好的立足于中国展示于世界。

现代媒体浪潮中“互联网+”广西传统民歌的发展优势

首先作为音乐行业,数据与信息就是非常有利结合“互联网+”科技的前端行业,因为很多音乐源自劳动人民的音乐,非常淳朴,很少l框束缚,这样也就产生了广西民歌的局限性。将民歌在不失去传统痕迹的情况下更加适应市场审美的调整,就可以一并解决审美与传承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信息,做出适当的转型,让更多人参与广西民歌中来,促使广西民歌适应数字化时展,实现民歌的大众推广。

构建数据时代面向世界的广西文化生态圈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以及高新多媒体技术发展冲击,广西民歌在传承中,民歌的保护与市场发展之间,是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目前广西民歌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一个研究,来寻找以民歌完整度为出发与以民歌应用价值出发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的研究上,高尚学在《广西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已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就延续他的研究结合数字化时展做出一些摸索,结合“互联网+”将资源集中优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解决高尚学提出的“文化生态壁龛”的概念,形成新的文化生态圈,带动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将文化推广的同时也在建立大众对广西民歌审美的意识,建立虚拟广西民歌生态保护区,体会广西民歌在广西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独特韵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的时代要求,实现民歌审美的传承与保护。

广西民歌在国际传播中未来发展盈利模式以及商业转型

可以说,广西民歌在未来世界音乐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就目前广西民歌交流模式等而言还存在区域性和管理型的不足。首先,广西民歌目前定位很多都只在当地或两广地区流传,并不能很好地系统地走进大众视野,其次更多的广西民歌都是依附于旅游业,自身的交流只停留在学术交流,商业交流涉及甚少,所以在未来广西民歌的发展应当着重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突破。而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可以很大程度地实现音乐020模式的,那么什么是音乐020模式呢?020就是区别于传统商业模式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对客模式)将线上交流与线下商务结合(Online To Offline)运用互联网完成商业模式的运作,更好的节约成本进行广而精确的推广。

针对大众需求调整新兴产业模式

第5篇

本书作者段俊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国学专家、知名管理学者,得力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结合十多年的管理实践,他在书中提出中国的企业管理要将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与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相结合,并首次提出中国化管理是融西方管理之器与东方管理之道于一体的管理模式。中国化管理模式不是要摒弃西方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把中国优秀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哲学思维模式加入到企业管理中去,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来管理中国人,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作为管理之“道”,用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作为管理之“器”,这种管理的“道”与“器”的结合能使中国企业在扬弃的理念下更好的消化和吸收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

任何外来的文化,都必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通过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才具有了更强劲的生命力。佛教传入中国后,那些不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教派都逐渐消失了,最后传承发展下来的只有本土化了的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特别是禅宗,吸收了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性善论之说,提出了人人皆有佛性的“佛性本有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那么,对于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自然也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西方的企业文化,必须把它与本土化的思想结合起来,必须是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部文化;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部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根据传统的地缘政治学理论,中国西部地区既是世界政治“心脏地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地缘地区”的一部分。西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代四大文明的连接和中间地带,即丝绸之路的枢纽,是所谓“亚欧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在对外开放的今天,地处边疆又使它与中亚国家为邻,靠近西亚和中东市场,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冲,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可将中国同欧洲市场连接起来。因此,它又是我国向西开拓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以及多种有色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旱作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和农牧业基地。同时,它又是中亚等国向我国输入油气资源的重要通道。所以,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安全生命线之所在。可见,西部地区经营的好坏攸关我国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

从西部地区存在的宗教、民族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凸现的“东突”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文化间的冲突、摩擦问题不仅存在,而且很严峻,而西部地区的文化安全问题任重道远,这将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同时,西北边疆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又迫切要求我们重视西部地区的安全稳定,促进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东突”等问题中吸取教训,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积极贯彻同志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积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部文化的融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教授曹德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会吸收各家思想以及外来思想、文化和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使个人不能脱离他人群体而存在,人也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这是一种深厚的内部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文化科学的体现。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前提下,还是以开放的胸怀实现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从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具有发展的生机,兼容精神是文化科学的重要精神。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与社会的人文之化,这种人文之化的品格就是经世致用。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格价值思想。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在此强调了人的价值;“以和为贵”强调重视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却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然后迅速传播,跨越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并向东伸展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据我国史书记载,伊斯兰文化是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元明两代是伊斯兰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末清初是我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现在,我国有着2000万穆斯林,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散布在全国各地但又以西北地区较为集中的回族;其次是新疆维吾尔族,新疆地区是信奉伊斯兰教人口最多的地区。

西部文化的格局大致可概括为:一个主体、两种文化圈、三条通道。一个主体,即游牧文化为主体;两种文化圈,即藏传佛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西部民族的历史悠久,且许多民族自古以来形成全民信教的传统,宗教发展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而西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古至今逐步形成的两大宗教文化圈,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格局使得西部民族审美文化更是异彩纷呈;三条通道,即丝绸之路及其辅道、唐蕃古道和麝香之路。这几条历史悠久的古道的开通,不仅把西部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连接起来,而且把西部游牧文化区和中原农耕文化区贯通起来,共同构成了华夏文明的整体。其中,在西部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的文化圈就是伊斯兰文化圈。

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特点可总结为:

第一,伊斯兰教是一种“入世”性很强的宗教,即兼具宗教性和世俗性,或者说宗教性和世俗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纯粹宗教的意义上说,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等全体宗教一样,是一种精神信仰。但实际上对一个穆斯林来说,伊斯兰教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是一种价值观念,一套完整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一种文化体系以及一种生活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将神圣的与世俗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信仰与实践一体化的生活方式。与佛教、道教等宗教不同,伊斯兰教并不远离人间烟火,清真寺常常不在深山老林,而是居于社会中心,与教徒的世俗生活密切结合。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宗教像伊斯兰教那样,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也没有那一种宗教像伊斯兰教那样世俗化。

第二,伊斯兰教的经济基础是在游牧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贸经济,与中国农耕经济模式不同,但可以互补。伊斯兰教是产生于世界沙漠最多的地带,最初由一个游牧部落发迹,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这是它大陆游牧精神宗教化的成功。所以,伊斯兰教的宗教行为,是带有浓厚的大陆游牧文化的色彩,有它的坚决性、彻底性、冒险性、流动性,其特长是经商。

第三,伊斯兰文化也具有兼容的特点。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人在长期的征服异族异地的过程中,积极继承消化和发展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文化,或以和平方式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波斯、印度、希腊、埃及、罗马、两河流域、希伯来和中国等文化,逐步形成了有伊斯兰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四,中国穆斯林的“中国人情结”特别重,中国人意识特别强。古代时期他们热爱中国国土,“倾心向化,慕义来朝”,认同了中国。他们以儒解回,用儒家的思想解释伊斯兰教义,既减少了中国主体民族对他们的猜疑,又能争取支持,而且没有改变伊斯兰教的核心宗旨。可以说,他们走了一条“儒家化”的道路。

第五,中国伊斯兰教更具宽容和温和性质。这是因为伊斯兰教本身就具有和平、温顺这些美德,伊斯兰教就是讲究容忍、顺从、和平。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仁爱、道德。双方都是十分重视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即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都是共同的,可以相互渗透,从而更加突出了这一特点。

第六,伊斯兰教法对中国日常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程度地缩小。中国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常常同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糅合在一块,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是因为中国穆斯林在我国人口中占少数,居住又是大聚居、小集中。

因为西部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为伊斯兰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部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上。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比较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是一种开放、兼容、“入世”的文化;而伊斯兰文化也具有兼容、“入世”的特点,并且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中走了一条“儒家化”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间具有相互兼容、彼此认同、进而融合的可能性。

三、西部地区文化融合的战略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改善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区域开发与民族发展的结合;外力与自力的结合;固边与富民的结合;加快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建立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系。

第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一方面要建立起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体制,从而提高政府效能,抑制腐败现象,减少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一方面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就能吸纳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政治参与多元化的要求,把各种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的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第三,促进西部地区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一方面要促使西部地区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如历史上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人,用汉文宣扬伊斯兰教时就认识到,必须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适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才能站住脚,才能被非穆斯林所认可,而且也能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广大回族群众接受他们的学说。我们应当从回教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就是“以儒解回”的过程中,吸取经验,积极引导西部地区的宗教向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培植各民族共同文化。在保持各民族独特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发展。

第四,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的宗教和民族问题。①倡导支持宗教发挥积极的作用。②加强管理,抵御宗教渗透。③要落实宗教政策,完善宗教立法和反恐法律体系。④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第五,积极打击恐怖主义活动。①加大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力度,对恐怖活动形成“高压”态势。②重视情报信息工作在和反恐怖斗争中的作用,牢牢把握反恐怖斗争主动权。③加强反恐专业力量建设,提高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能力。④军事反恐要与强化人民反恐相结合。⑤积极参与反恐怖国际合作,保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斗争的良好外部环境。⑥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地区反恐机构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的作用,防范和打击本地区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的活动。(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建伟.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民族出版社,2004.

[2]曹德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光明日报.2001年7月31日.

第7篇

关键词 中西绘画 混交 结合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地域传统和人思想的差异,有人在绘画上主张中西绘画的调和与结合,但是主张这一思想的基本上是广东人。在他们中间却分有两个派别,一派是高奇峰,高剑父兄弟的思想。另一派是以林风眠为代表。他们虽然都主张中西结合但是他们也有所不同,高奇峰、高剑父兄弟二人主张是技法上即是形式上的一种调和,但是林风眠则主张画家精神上的一种调和。然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却又这样一位人物,他一面极力强调中西绘画“混交”、“结合”,一面又极力反对中西绘画“混交”与“结合”。他就是伟大的画家、绘画理论家潘天寿。

1中西绘画艺术结合的现状

徐悲鸿在改良论中明确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主张“守之”、“继之”、“改之”、“增之”、“融之”五法,把中国画和西画完美的结合起来。他还说:“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合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子当采用。”可见徐悲鸿是中西融合的最强的有力倡导者和推动者。

同时主张中西绘画艺术调合论和结合论还有高氏兄弟和林风眠,高氏兄弟实在绘画形式上的结合,而林风眠则是绘画精神上的融合。他们中西结合的观点再也明显不过了,高氏兄弟是保留中国画中的笔墨、笔法、气韵等优点在加上西画的写生及透视创作出新的国画。他们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如要“与西画沟通”、“中西结婚”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林风眠认为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中西绘画艺术,中西画各有所长,要正确应用中西画的长短,取二者之长而结合。

2中西绘画的结合

在中西方绘画融合于结合这个问题上,最为奇怪的是潘天寿,他一面极力强调中西绘画的“混交”、“结合”,一面又极力反对中西绘画“混交”与“结合”。他在《中国绘画史略》中说到:“历史上最光荣的时代,是混交时代。何以故?因其外来文化的侵入,与固有特殊的民族精神,互相作微妙的结合,产生异样的光彩。原来文化的生命互为复杂,成长的条件,倘为自发的内长的,总往往趋于单调。倘使有了外来的营养与刺激,文化生命的长成,毫不迟滞的向上了。”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是极力强调中西绘画的“混交”与“结合”,并且他主张中国画吸收西洋画的,互为结合。

3中西绘画要拉开差距

但是,潘天寿先生后来又强调:“中西绘画,要拉开差距。”这里他又十分反对混交。拉开差距当然是各自发展,不能调和,结合,这就和他的混交论是截然相反的。

艺术这个东西是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强求相同。各民族、各地区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东西有不同的风格、形式、气魄,这是好的。如果都相同起来,那不是艺术而像机器生产。当然,艺术大的原则还是同的,但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表现有所不同。不同就是他的成就。油画在中国还较年轻,要解决民族化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求之过急。我们不能简单化地要求学油画的搞点中国白描作为油画基础来解决民族化问题。中国画的基础和油画的基础,各有特点和长处。现在没画还是可以按照西洋的一套基础来训练。只能从中摸索,逐步创造新的中国没画的基础。

其实潘天寿先生的矛盾也有其原因,他少年时,受到吴昌硕的指点画花鸟画,后来聘任美专美术史老师,那时候,他从事绘画史的研究,所以,当时他以一个史学家的严管看出历史上中西绘画混交时代的光荣,因为他有这样的主张。但是,他又是一个画家,他后来主要精力又用在绘画创作上,成为大画家,他的画也是纯粹的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没有关系,因而,他以一个画家的体验,又主张“拉开距离”。

4中西调和与结合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西绘画的研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绘画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重要地是思想上的不断超越。因为,所有绘画都是一脉相通的整体,绘画的特质不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给自己的绘画思想构建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客观的说,虽然中西方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差异,如何更好地对两者进行融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不能脱离本民族的语言,要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画重主观、神韵,西画重客观、造型,只有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画家主体精神上的融合,从而使绘画作品的形象更真实更完美。艺术不分国界,只有取中西之所长,加以融合与贯通,绘画艺术才能健康的发展。中西合璧并非简单的绘画技能与绘画元素的加法,简单的加法只能画出生硬劣质和不成熟的作品,只有创作思想和方法上的融合,艺术创作和精神层面的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融合。我们应开放地吸取某些西方当代艺术美的因素、创作观念,这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M].台北:东方出版社,2007.

第8篇

土特产主要是指在当地生产加工的富有地域特点的产品,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湘西南一带土特产产品非常丰富,苗族的腊肉,侗族的油茶,还有各色卤菜、米花、猪血丸子、辣椒、龙山百合、米酒等等。然而在商业化日趋繁盛的今天,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存在设计雷同、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现状。如宝庆猪血丸子是当地富有盛名的土特产,但是其包装设计却是参差不齐,有的仅以真空塑料袋进行密封,仅考虑到产品的保护功能而忽略了商品包装的促销功能。而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1、企业对于产品包装设计不够重视

湘西南地区的土特产生产企业以及加工商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一般都只对产品质量较为重视,而忽略了产品的包装设计,同时他们缺乏较为前瞻的设计眼光,不能理解合理优秀的包装设计对于产品的促销作用。

2、创新设计人才的缺乏,品牌意识淡薄

一套好的土特产包装设计,不仅在视觉传达上具有良好的审美感,还应符合产品的文化内涵,它需要设计者对产品进行市场相关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产品当地的文化特点,能让包装既具有好的保护性,又能传达产品的地域特色。而创新设计人才的缺乏,使得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不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同时,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也使得湘西南土特产仅在当地销售较为顺畅,不能更好地在全国各地发展壮大。

二、非遗传承与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发展结合新方向

基于以上观点,将湘西南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与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相结合为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湘西南非遗文化面临的瓶颈与湘西南土特产包装面临的发展状况一致。深入挖掘湘西南非遗文化,通过湘西南独特丰富的非遗文化来进行当地土特产的包装设计,无疑是提升湘西南土特产包装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1、以非遗文化来进行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容器结构的改善

产品包装容器设计是包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结构要素,进行容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不同形态、不同特征。同时也要符合商品运输和存储的要求。近年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兴起,也让包装容器环保耐用的设计需求凸显。在湘西南非遗文化中,学习宝庆竹刻器型制作的年轻一辈锐减,现今仅剩下竹艺器型加工厂的杨厂长艺人在从事这项国家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器型制作过于复杂难学,而且销售前景不堪;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高沙土陶制作,高沙土陶也是湘西南地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土陶制品的陶罐也曾销往全国各地,而目前高沙土陶的制作者也仅剩下两家作坊,四五个传承人。如果能将这些湘西南本地面临濒危的非遗项目与当地的土特产包装设计结合起来,不仅能从包装的器型上对土特产包装进行创新,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非遗项目,创新包装容器设计的队伍中来。

2、以非遗文化来进行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材质设计的改善

包装设计中材料运用主要是指制作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包装内容物来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而湘西南各类不同的非遗项目也能为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材料运用带来革新。如蓝印花布、侗族织锦、花瑶挑花都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不仅制作原料源自当地,具有当地质朴环保的特点,其纹样也是非常美观大方的。自古以来,粽子包装以其天然材质延续千百年而经久不衰,而湘西酒鬼酒的瓶装也是因其借鉴麻袋材质的造型而享誉中外,由此便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材质对于土特产包装的深远影响,同时,合理利用非遗文化进行湘西南土特产包装材质设计也符合绿色环保的健康标准。

3、以非遗文化来进行湘西南土特产包装设计视觉传达上的创新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特产包装也是如此,将本地的传统非遗文化合理融入到本地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来,是对土特产包装视觉传达部分的创新,在湘西南非遗文化中,许多优秀的项目其纹样设计都颇具民间纹样的吉祥寓意,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其纹样创作手法和寓意方式都值得我们在进行现代包装设计时借鉴及发扬。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