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17:05:43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1篇

关键词:电大教育 质量提升 体系建设

一、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症结梳理及分析

1.电大教育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分析

功利性的“文凭主义”和过低的课堂到课率,是构成电大教育质量提升障碍的重要认知偏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节奏的加快,对知识背景人才的能力渴求与文凭需求同时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电大教育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凭需求者提供了良好的获取平台,同时,现实中功利主义的学习理念,使电大课堂的到课率远低于实际报读比率,个别电大课程的到课率已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甚至影响到个别课程开课要求,这一情况对电大教育质量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严峻的。电大教育教学课堂到课率的急剧降低,不止给教育质量提升模式优化带来诸多阻力,更是将教育质量提升弱化为到课率和考勤率的指标性要求,衡量电大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国内部分电大已逐步意识到学生课堂“到课率问题”的严峻性,推出了诸如考勤、随堂考试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举措,落实课堂考勤、优化课堂内容。到课率问题彰显出电大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存在博弈平衡,电大教育一直以来的开放、自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到课率偏低”这一现象中也起到一定的缓解和协调作用,实际调查显示,除“文凭主义”、“功利主义”等认知偏差外,更有部分电大学员基于自身实际困难而无法参加电大组织的面授辅导课程,这些原因诸如就业单位的工作压力、区域差异形成的交通、住宿等经济成本、工作时间对课堂学习时间的挤占现象等等。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力度的扩大,电大教育的生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偏远地区,到校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成为需要着重考虑的约束条件。[1]

2.电大师资队伍水平状况分析

电大师资力量在课堂教学、远程讲授等方面的提升问题。师资力量是决定教育水平的核心和关键动力因素,电大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强化始终是电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方面。总体来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得到诸多方面的考量,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无法保障的学生课堂上课出勤率,疏于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听课意识,对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形成阻碍。疏于提问的课堂教育教学实际也给师资素质提升方向带来一定困惑,无法更为细致的了解所辅导学生的知识情况和具体的学习难点,给教学内容设置和随机调整带来挑战,影响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电大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等院校,扩招使这些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急剧增加,给电大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师资力量的形成与扩展受到严重局限。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专业、新课程的增加势必给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形成新的压力和挑战,这类课程和专业的教师聘任存在相当难度,难以请到更富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优秀师资人员任教。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电大教师聘请进入“买方市场”模式,外聘教师存在师资紧张、管理困难的客观现实。

3.电大教育管理模式症结分析

电大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激励举措匮乏,对提升电大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直接影响。电大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激励举措能力的提升,应主要立足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目前而言,电大普遍缺乏高效、合理的激励举措和考核方案,特别是随着电大教学老师招聘难度的加大和教学水平不均衡,这一富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教育教学激励考核举措和方案的出台,显得尤为迫切。就教学管理考核和激励举措的教师层面而言,管理部门缺乏可以量化的考核方案,不能更好的落实优胜劣汰的奖惩举措。例如,电大面授课程在大纲筛选、讲课内容组织、教学重点选择等方面,存在较大管理选择空间,进行面授的教学老师在采用何种教学方案、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工作,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考核等多方面的实施举措,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无法设立相对较为公开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电大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教学大纲、讲课成效和实施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在学生激励和辅导举措方面,缺乏具有独特性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无法形成协作式网络平台学习方式,是电大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缺口。[2]

二、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对策及体系构建

建立宽进严出的电大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电大教育价值体系重构,使电大教育在多渠道、多样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路径中,全面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

1.电大教育认知偏差的纠正策略

电大教育在过去高等教育普及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节奏,电大教育的大众普及特征开始逐步向偏远、落后区域转移,其所具备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在带给电大高等教育受众实惠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价值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局限,其中,诸如以获取文凭为主要目的的功利主义和因现实工作及经济、时间等条件约束,而造成的课堂出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桎梏。相对于全脱产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电大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和普适性特征,为渴求获得知识和才干的社会成员,缔造了一个更为广泛、自由和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基层工作输送了大量实干人才,其社会贡献度有目共睹。目前,针对到课率低的原因调查中,“功利主义”的电大课程学习占相当比重,针对这一情况,面授辅导课程的出勤考核在业务课成绩占比的提高,将有助于推动部分长期不到课堂学习的电大学员重视学习,同时,辅以具有专业负责义务和责任的指导老师、强化在校及课堂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教师管理和课堂考勤管理的双结合模式,多措并举降低缺勤率,提升电大自主、多样化学习方式下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实施中,应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电大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以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和核心内容,实现电大教育质量的总体提高和发展目标。[3]

2.电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策略

加快推进电大师资力量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运行和考核模式的量化管理。制度化的人才引进、管理和利用模式,将最终有助于提高电大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而有利于教育和教学成果的提升。高校扩招给电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带来的挑战较为艰巨,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富有教学及管理经验的师资队伍,切实提升电大教育质量,显得尤为迫切。电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对高水平教学人才的招聘、考核和表彰工作,以切实的举措,来加强电大师资队伍规范化管理,明确教育教学工作纪律性要求,避免电大教学工作流于形式或监管缺位。提出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化教学要求,是电大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点,将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传授。探索富有规律性、规范性的教学新模式,是电大教育质量提升向更高层次突破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电大教育质量在目标实现和过程监管中,更要彰显师资队伍的制度化考核要求作用,破除师资队伍建设中固有的“仅限人才引进不见人才退出”的人才聘任模式局限,合理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避免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建立奖惩制度明确、教学管理理念先进的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富有竞争性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给予教学及管理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以更为宽松、科学的职称评定、专业成长和讲授学习机会,切实以切实的工作绩效激励和待遇保障拓展青年教师队伍的提升空间。

3. 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在教学管理路径中的选择

电大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应做到教学、管理双措并举,既要通过激励、奖惩制度,将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举措落到实处,实施严格透明的教育质量提升举措,使质量提升惠及教学队伍与学生学习双方。制度化是确立电大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合理透明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电大教育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切实、有效的落实举措是体现电大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示范。多措并举,借助合理化的教育质量提升模式和举措,来形成促进电大教育质量和教学模式取得长足发展的推动性力量。

三、结语

提升电大教育质量,应找准症结所在,在合理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举措。同时,全面、合理的教育质量提升,应纳入电大教育质量提升体系构建中,明确电大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服务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大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辉富.电大教学质量保证:问题与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 (01)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有效性

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一步的影响,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但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却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对高校英语教育教W工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因此新时期应该积极探索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逐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

一、当前制约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

现阶段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极大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制约高校英语教学优化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相关因素极大限制了英语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首先,部分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凸显,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英语人才培养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其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并且教师也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严重限制了英语教学效果的发挥。最后,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教育能力不足,虽然英语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却相对较差,无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加以培养,教学科学性和针对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制约了英语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不利于现代化英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因素也会对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高校学生虽然知道英语知识的学习相对重要,但是由于教师长时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偏低,而在学生长时间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后,学习信心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英语考评以四六级考试为主,所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往往集中在应对四六级考试方面,对自身英语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极大限制了英语教学之效果的强化。此外,高校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不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逐步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针对当前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新时期,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要想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创新,首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在课堂上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课后阶段也能够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指导,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保证英语学习质量。

(二)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新时期要想进一步增强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学校应该定期对在职教师实施教育和培训,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入专业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人才,保证能够真正实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加以培养。

(三)借助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想干英语学习任务,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Business etiquette方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掌握交际技巧;在学习Application text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受强化训练,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英语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高校真正认识到英语教学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优化的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所以新时期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措施,逐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3篇

关键词:农村 初中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65-01

当前城乡的教育资源自身就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人们对学校的评价高低主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因此,农村学校的领导者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逐渐减少,且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更需要不断创新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1 制订新目标规划

为了让社会各界与全校师生对学校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需要紧密围绕学校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办学目标与规划,创新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准确确定学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其中,具体措施应主要包括下列几项:(1)就如何建设农村学校文化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2)根据农村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提出强化师资力量的具体策略;(3)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4)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科研内容,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5)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准确合理的将办学目标落实到每年、每季度、每月中,明确各项工作要点。通过制定详细的办学目标,为农村学校勾画出了科学的发展蓝图,有利于为学校及全体师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从而促使学校能够逐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2 创新教师管理方法

加强对教师进行管理,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创新教师管理方法需做好下列几方面:

2.1 培养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

创新教师管理是创新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坚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才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而要培养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则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待遇问题,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反之,非但无法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会出现留不住人才等问题,最终影响到整个初中的教学质量。

2.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老师在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教学成功的喜悦。

2.3 提倡尊师重教风气

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的宣传,使教育工作能获得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支持,进而营造出尊师重教的学校氛围。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提升整个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

3 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纷繁复杂,而教育工作是落实教育目标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求农村初中老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切实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尽量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内容,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此外,农村学校校长也应该积极深入到教学一线,全身心的融入到老师和学生之中,及时了解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经费安排方面,校长应将教学工作开展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为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 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均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便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价学校时仅将学校的升学率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学校在评价教师时,所参考的依据主要为班级的总体成绩高低或优生、后进生所占比例;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主要看重的也是考试成绩。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足够优秀,其缺点往往便被教师所忽视,从而很容易让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养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带动学校与教师共同革新自身教学理念,革新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入手,全面、客观的评价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其中,合理的教学评级机制应做好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拓宽评价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价学校的过程中,不仅只是看中学生的升学率,还需要重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过程、老师的教学态度等;二是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文化基础、师资水平和教育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只有创新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才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校本文化建设,促使师生共同发展,进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4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67-01

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问题解决的核心,尽快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所采取的措施

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那么教育战线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呢?就这一问题,国家和政府也做出了积极回应,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

1.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指导性意见。

意见指出,要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村教育的结构和素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有六项举措,第一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第二组织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第三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第四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第五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第六组织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这项举措对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循环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教育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落实师资培养计划。

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一样,这是支援农村教育的重要举措。这项计划的目的和宗旨是要通过推荐面试教师硕士研究生等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任教,改善农村教师的结构,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将教师培养成为本土专家

学校是教师工作学习的地方,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所以学校是教师是否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场所,

1.努力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与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于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因此,学校建立促进组织学习的机制,为教师创建健康发展的心理环境。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

学校出台各种措施,积极动员鼓励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使学校师资整体学历层次提高。

(2)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校骨干教师是教师身边最有用的学习资源,是学习成效最快的途径,因此要利用好这个宝藏,让骨干教师成为引领本校教师发展的行家里手。

2.积极推进校本研修,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阵地

我们滑县是一个国家级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师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师资短缺,二是年龄结构老化,师资水平低下,三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让教师走出去培训和将专家学者请进来这两种方法实施起来都存在困难,面对现状,我们师训工作者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找到一条教师成长发展之路――校本研修。让教师在学校中去研修、提高,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实施两年来,教师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教师学习风气也日渐浓厚,培养了一大批本土行家,极大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教师在学校中通过研修就实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教师要发挥内动力,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

农村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师资的质量,而提高师资水平的各种措施和环境能否发挥实效,归根结底还要看教师个人。

1.要善于积累,夯实内功,苦练内功,厚积而薄发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在工作的同时要注重理论学习,只有夯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根底,才能使你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上升,为你的发展增加后劲。在理论学习的时候,要明确一种观念:学习理论知识并不都能立竿见影,有的只是并不能马上给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绝大多数的理论知识似乎与我们的实际工作关系不大,但理论知识能潜移默化影响着你,融化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融化在备课、讲课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促进作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挖潜,提升教育质量,

2.积极的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各种机会为自己充电,多参加教师培训班,并将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对于新教师和教育教学技能比较差的教师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好像有人手把手的交给自己教学技能,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途径。

3.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

反思是以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为参照物,观照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找出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地纠偏返正,使自己 “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只有不断找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否定自己,看到自己的“教育困境”,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更高明的方法,使自己走出“困境”,才能有所提高,总之,教师要随时反思提高,走出一条促使自己尽快成长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宋永刚.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李天民 卢东允.教师成长之路. 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26-01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正因如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口语、写作、朗读等成绩的整体提高,就成为了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新时期,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小学减负理念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教育工作者以能力教育和基础教育为核心,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这一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作用。

一、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新时期教育环境,对语文创新提出的要求。经过实践调研与分析教育者发现,新时期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创新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决定教育工作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指导因素。新时期教育环境对于基础教学提出了实用性、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等新型教育理念。利用这些教育理念,引导语文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对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教育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是语文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表现。最后教学技术的创新。随着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采用,大量的新型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育者采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创新研究内容。

二、教学创新实践工作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引导下,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实践措施开展了教育创新实践工作。

1、建立综合素质与人性化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集中在硬性的知识传授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中。但是这类教学理念整逐渐被素质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理念所代替。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创新中,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应集中在以下两项工作中。(1)综合素质教学目标的确立。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其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做好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保证其文字书写优美;最后是做好阅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语文课程教育内容,同时也需要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全程参与。如教育者在班级中开展朗诵比赛,利用比赛形式提高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与表现力,对于语文综合素质与学生间的合作竞争精神,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建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教育理念建立的主要措施包括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教育需要树立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需求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做好学生成绩分析与教学调研工作,确实掌握学生学习动向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兴趣与质量。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案、计划等内容的设计工作,保证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特别是在教学中改变高、中、低年级教学内容分析工作,改为以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开展教学内容分析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课堂教育与辅助教学融合模式的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的教学环境与理念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利用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融合方式,开展了教学创新工作。(1)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创新包括了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建设有效课堂模式。语文教学工作者利用有效课堂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二是建立兴趣课堂模式。在小学特别是一二年级教学中,教育者利用兴趣课堂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保证其在兴趣引导下,提高学习成绩。(2)辅助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育外,利用课余教育、学习小组等其他辅助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教学工作者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模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小组合作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语文辅助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安装学习成绩、思维特点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中,其主要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工作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学习语文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小组内容组织课本剧表演、背诵比赛等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多种方式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

3、教学技术创新模式。新的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此次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与辅助教学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集中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采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将传统的课文演变为多样丰富的音频、视频课件,提高学生对课文与语文内容的兴趣。辅助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语文微课方式,解决学生对于课堂难点与重点问题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利用语文教学理念、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是实现当前小学语文综合素质、人性化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此小学教育工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6篇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目的是为了传达贯彻落实全县“两会”精神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在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动员部署今年我县教育系统开展的发展提升年活动。

刚才,副局长已经解读了《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是立足我县教育实情,结合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效能办关于开展发展提升活动的文件精神进行制定的,其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希望各校、各股室认真学习,把握要旨,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好全县教育系统发展提升年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这对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同志,要站在讲政治和顾大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充分领会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建设城西学城、打造教育名县”的目标,广泛开展了“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和“提升质量年“活动,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比如有限财力与教育投入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矛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要借助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有力时机,把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和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二)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是提升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提升教育幸福指数是今年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对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办、社会乐助、家长满意,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使学校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我们要深刻认识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的重要意义,要从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探索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做到更加注重推进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更加注重促进公平,更加注重师资建设,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三)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是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路,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等活动。通过抓活动、促效能,不断优化了教育发展环境,不断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现象,特别是在上级机关效能督查中,还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效能问题。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效能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常抓不懈,才会转化为持久效果。今年,我们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影响效能、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坚持不懈地把行风建设抓紧抓好,努力打造一支能力更强、作风更硬、工作更实的教育队伍,进一步提升局机关、学校的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创优教育发展环境。

二、全面落实发展提升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活动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各学校和局机关各股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工作措施,全面抓好“八全面、八发展、八提升”的落实。这里,我就落实好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干部队伍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真学习,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局机关、各学校要认真学习宣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力求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

(二)要依托课改,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县2011年教育工作的一号工程,全县教育系统要围绕教育教学优质化的战略目标,以“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模式实验为依托,以优化导学案与教学案的设计、学生合作小组的建设,课堂文化的建设为载体,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构建教与学和谐发展,促进课堂多元对话,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要大力推行备课改革,按照《县中小学教师备课规则》的要求,规范教师备课行为,努力追求有品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提升。

(三)要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味。要以挖掘和培育学校特色为目标,以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按照“国学立品、特色达人”的发展思路和“学校发展‘规范加特色’,学生发展‘合格加特长’”的发展目标,全面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使全县学校走“规范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百花齐放、千校千面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特色教育、优质教育、现代教育的需求。

(四)要优化环境,努力提升环境育人效果。要进一步加大校园的净化、绿化和文化力度,大力营造优美整洁、绿色高雅、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生活习惯;要从校园美化文化着手,构建校园净化、绿化、文化的长效机制,使全县学校的校园处处体现文化育人功能,彰显环境育人效应,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内涵得到提炼,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五)要立足安全,努力提升校园安全指数。要按照“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的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老城和城南教育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健全安全和维稳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安全稳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认真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力求通过校舍建设和安全管理,提升校园安全指数。

(六)要注重使用,努力提升教育装备效益。要继续发挥现代化教育装备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现代技术应用培训,按照建管并重、管用结合的原则,加强常规教学仪器配备和农村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要大力加强应用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步伐。

(七)要发展教师,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以学习课改新理念、新知识为主题,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切实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为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师资保证。要依托国家、省、市等培训平台,继续开展学科专题培训、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八)要发展学生,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主体意识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我们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懂思考、细观察、能动手、善表达、会合作、勤交流、深探究、强健体、重实践、注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出发,深入开展学生成长“六个一”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学校要坚持就近就便、力所能及、保障安全、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动员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切实强化发展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依托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局里成立了“发展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牵头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指导、协调、督促各股室、各学校抓好发展提升年活动,确保规定的步骤一个不少、规定的内容一项不漏、规定的要求半点不降;各股室、各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股室、本学校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精心组织好本股室、本学校的学习讨论,精心组织好工作落实,着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县教职工要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发展提升年活动,做到思想上经常提醒自己,行动上经常校正自己;要结合创先争优领导点评活动,全面梳理个人情况,切实找准存在问题。各股室、各学校要认真实施《实施方案》确定的八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各牵头股室要切实负责,主动谋划与落实,各配合股室要积极参与,绝不允许推诿扯皮。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有可操作的内容,都有可以量化的标准,确保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切实解决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媒介大力宣传本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进展情况、经验做法、所取得的成效和先进典型,树立教育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应用

1.前言: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工作深化程度不断的提升,教师如果可以在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现代化教育技术措施的话,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以往使用到的滞后性比较强的教学理念,会在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性作用,在对现代化教学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不单单可以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保证,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定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得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逐步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使得现代教学技术措施可以和课堂教学知识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争取可以使得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得到满足,最终使得教学质量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现代教育技术措施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几种模式

2.1在课堂教学领域中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措施得到应用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是将科学技术当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措施,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将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作为载体,以便于可以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工作充分的重视,在对调查研究以及考察等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知识具体构成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此为基础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习兴趣。

在乘法公式这个领域中的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在教学领域当中占据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而已,比方说针对a+2ab+b=(a+b)这个公式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教师设置出来的图形作为依据;一个边长是a的正方形模板和另外一个边长是b的正方形模板,以及另外两个常和宽分别是a和b的长方形模板,较为自由的在电脑当中展开组合工作,从面积的计算角度得出公式a+2ab+b=(a+b)。也可拓展为任意的如:2a+3ab+b=()()学生也可根据刚才的方法探索出结果来。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2复习课程领域中现代化教育技术措施得到的应用

复习型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在复习型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以往一段时间中学习到的知识,是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层次了解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依据以往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在复习型课程当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出来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课堂教学也就会呈现出来一种枯燥乏味的态势。初中数学是由数量众多的概念性知识以及定理构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材内容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使得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科学技术措施和教学工作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知识形成较深层次的认识,并对各种类型的知识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定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现代教育技术措施和在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设计和用

构建教学氛围,现代教育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汇聚在一起,从而也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主动探究模式,以便于可以使得学生花费比较短的时间将问题妥善的解决。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当中,教师一般情况之下仅仅是在对简单的模具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工作,因此也就并没有办法使得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方说在三角形内角及其定理这一个章节的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裁剪和拼接工作,以便于可以使得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后再将学生自主操作得到的成果展现在多媒体层面上,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对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也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因为现代化教育措施的普及程度较为低下,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将教学任务妥善的完成,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会花费数量众多的时间完成预期性准备工作,虽然说在预期性准备阶段当中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是仍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措施的应用,使得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让教师可以对预期性准备阶段中花费的时间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就可以使得将更多的时间放置在教学设计之上,最终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现代技术教育模式的整合其实也就是技术和能力之间有机的相互融合,信息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为需而生提供较为优秀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有下行比较强的学习模式,在对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教育整合模式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转变以往的学习模式,逐步使得学习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往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施行的传统性教育模式,予以了知识灌输工作冲充分的重视,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对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了解。现代技术教育之间有机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对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也就可以使得信息技术措施和现代科学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以此为基础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殿军.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尝试[A]. .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3.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第8篇

关键词 新课程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中小学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社会背景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也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了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强化提供良好的支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农村中小学在探索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新时期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应该结合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革新。

1基于新课程背景边境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x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在各级中小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凭祥市中小学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了教学管理优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推动凭祥市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当前凭祥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部分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对教学管理工作相对忽视,导致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呈现出无序化发展状态,严重限制了教学管理作用的发挥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并且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执教能力,能够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却有所不足,无法结合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成效偏低,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凭祥市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源复杂,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教师缺乏有效教育指导的情况下,往往无法应对复杂的教学管理需求,导致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新时期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教师应该对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积极探索相应措施,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

2.1全面加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当前凭祥市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困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凭祥市中小学应该正确认识教学管理工作,明确其在辅助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全面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需求和教学管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措施,为凭祥市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重要的保障。而在实践探索中,应该明确认识到优秀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也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中小学应该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与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与时俱进的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促进教学管理作用的全面发挥,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为农村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另一方面,应该借助一定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逐渐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加强自身教学管理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实际情况,保证教学管理效果。

2.2凭祥市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建设

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的开展对凭祥市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背景下,凭祥市教育部门在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在农村中小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也应该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建设,通过对工程进行系统的划分,从多角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突出学校中小学教学管理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特有教育资源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挖掘。这样,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就能够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3面向东盟凸显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边关特色

“十三五”时期,凭祥市作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对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结合具体情况对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调整,突出边关教育特色,并将边关教育作为亮点,将东盟作为支点,面向打造边境地区一流教育品牌,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的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凸显,教学管理质量也有所提高,对我国边关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革的措施,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教学管理的重要作用,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因此将结合新时期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需求,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教学管理优化措施,有效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