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31 10:49:55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1篇

【关键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麻疹

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实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大幅度提高,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可是,由于地区差别、经济差异、人群流动、习旧观念的影响,仍存在局部免疫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现将本县2011年度进行的麻疹初始强化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年的后续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制定合理化措施,提供指导性建议。

1.资料与方法

初始强化免疫活动按照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省卫生厅《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资料包括个案调查表,接种率监测,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验室检测,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数据等资料。

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ELISA检测由蚌埠市疾控中心完成,所用试剂由省疾控中心统一提供。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规定标准,为麻疹病例的分类依据。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处理。麻疹疫苗及注射器由省疾控中心统一提供,疫苗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剂量0.5ml/人次。

2.结果

2.1强化免疫接种率

2011年10月11日~20日本县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在强化免疫期间出生的适龄儿童,无论既往有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和麻疹患病史,都进行1次麻疹疫苗接种。本次实际接种率98.66%。但仍有749名适龄儿童没有得到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2.2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情况

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简称监测系统)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报告麻疹疫情比较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9例,报告系统报告29例;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8例,报告系统报告8例。来自报告系统的病例数同比下降72.4%。

报告系统中麻疹病例中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35岁。其中<8月龄14例,8月龄~11月龄2例,1岁~组发病4例,6岁~组发病1例,15岁以上发病16例。

麻疹病例免疫史分析2009~2010年有麻疹疫苗免疫史13例,分别为2009年9例,2010年4例。2009年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病例9例,占32.14%,其中1剂次8例,占28.57%,≥2剂次1例,占3.57%,无接种史者19例,占67.86%;2010年接种1剂次者4例,无接种史者4例,占50.00%。

3.讨论

3.1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历年来,以省为单位的强化免疫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强化免疫活动,以省为单位投入了经费,效果较好,接种率达到很高的水平,本县报告接种率为98.66%,调查接种率达到99.21%。强化接种麻疹疫苗在短时间内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3.2现行常规免疫程序为麻风疫苗和麻风腮疫苗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次。本次调查发病人群接种麻疹疫苗≥2次的仅占发病总数的2.70%,而8月龄以上病例0剂次接种人数6例占总发病数的26.09%,为了消除麻疹,有必要保证麻疹疫苗及时有效接种,使满8月龄1次接种率和满18月龄以上儿童2次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确保适龄儿童能及时得到免疫保护。同时,做好入托入学时预防接种证的查验补种工作是消除学龄儿童麻疹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麻疹防控的形势严峻,小月龄儿童发病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病例原因可能因为儿童母亲的麻疹抗体较低,新生儿母传抗体水平低下造成,是影响麻疹发病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建议进行婚检妇女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并适当增加一次麻疹疫苗接种,以提高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从而降低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本次调查15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发病总数的43.24%,降低大年龄组人群发病也是消除麻疹的一个难点。

3.3做好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是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同时也是消除麻疹的重要环节。由于留守儿童主要老年人代养,由于父母在外地,增加了子女流动机会,造成这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较低。2011年本县的专项调查表明,留守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仅为87.64%,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92.00%。因此,加强留守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是劳务输出地免疫接种的一项重要内容。

3.4由于目前存在不典型麻疹病例,在临床上与风疹不易鉴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临床诊断病例,因而在及时做好疑似病例麻疹特异性抗体监测的同时,加强对风疹的控制工作对麻疹控制有重要意义,避免由于风疹干扰消除麻疹的进程。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首先是保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保持人群麻疹抗体高水平,其次一旦出现麻疹病例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并同时迅速、彻底隔离,快速进行应急免疫,再者应适时开展适宜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参考文献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2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院;免疫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89-03

Immunology Teaching in Colleges of Life Sciences

Lv D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China)

Abstract:Immunology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and acts as the frontier science of life sciences.It'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learn immunology for undergraduates from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make sense of the complicated concept and mechanism,and master the general view of immunology,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optimized,learning patterns should be changed,and finally the teaching effect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College of life sciences;Immunology;Teaching method

免疫学起源于抗感染免疫,从人类与烈性传染病的争斗中产生。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免疫学理论及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免疫学十分必要。

由于免疫学知识内容抽象、概念繁多、机制复杂,同时学生缺乏相关医学教育背景,故历届均有许多学生反映免疫学为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生物学专业学生牢固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谈几点体会。

1 绪论章节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性学习。第一堂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1]。

免疫W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剧,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而未来人类依然会为彻底打败传染病而不懈努力。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以故事的形式阐述免疫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具有卓越贡献的免疫学家以及免疫学相关的诺贝尔奖项。从学生的学习反馈结果看,尽管这些不是免疫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通过两个学时的故事介绍,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置身于免疫学的成长历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免疫学知识内容复杂,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首次授课时,除了介绍免疫学的发展史外,还需把控全局,进行免疫学的纲要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免疫学知识的组成体系,包括免疫系统组成及基本职能、免疫应答的类型等。通过总体框架结构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章节的知识模块都不是独立、单一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使学生有站在一定高度把握免疫学知识的全局观,便于后续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整理思维,逐步深入,更好的掌握理解学习内容。

此外,在首次授课时,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与免疫相关的问题:大家都接种过疫苗?那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感染?大家有献血经历吗,生活经验告诉你,要同血型输血,为什么?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如何检测自己的血型呢?大家可能都有过感冒了要注射青霉素的经历,在注射之前,医生会给你做一次皮试,这又是为什么?通过这些生活中大家都切身经历的实例,使得学生对免疫学的实用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带着问题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寻求答案。

2 免疫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的结合

与生科院其他课程相比,免疫学与临床实践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是一门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课程。生科院的学生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但是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生动、可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相关的理论,进一步利用免疫学基础知识解释并且协助解决生活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医学问题。例如,在讲到补体系统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血型不同会引起溶血反应?”,基于前面章节学习的血型抗原及抗原-抗体反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及其功能,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解释不同血型输血如何引起溶血反应。

另外,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在其他学科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免疫学知识,理解其在其他学科或者在今后科研过程中的作用,增加知识的实用性。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解决临床上的许多问题,例如讲授抗体以及抗原―抗体反应时,可以介绍一些免疫学的检测技术在某些疾病(如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诊断和疗效评价所起的作用,抗体也可以直接用于疾病治疗,如PD-1抗体用于肿瘤的治疗。

通过实例、应用价值的介绍,将其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更加具体化,浅显易懂,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知识并非书本上呆板的文字,掌握这些知识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极大的用处,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讨论式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

大学教育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完成知识更新、进行终生学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语言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讨论要基于合适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大纲,学生可以依据所学和将要学的知识,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例如,对于超敏反应这一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利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进行。通过介绍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的机制,提出问题:如何预防和治疗I型超敏反应。学生在了解过敏反应发生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可通过联系生理学和已有的相关免疫学知识,来设计可能进行的方案,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小组拿出最后方案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最终得出可能的防治方案。对于II型超敏反应,教师可先提出新生儿溶血症的病例,请学生联系已有的免疫学知识,对其发生机制进行解释,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最终理解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而理解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相较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4 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的补充介绍

本院免疫学教学主要内容设置为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应答过程及调节机制等内容,并简要介绍免疫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免疫病理的相关知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2],由于本院学生是在学习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课程以后才接触免疫学课程,因此,可以在清晰讲授免疫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选取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介绍,最好选择目前免疫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例如,在讲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这一章节时,可以介绍一些器官移植时配型的原理或个体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方法及原理,这也是社会热点问题。在讲授免疫调节章节时,可以借助20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引入免疫治疗的概念,补充讲述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知识介绍,让学生对免疫治疗有正确的认知,对网络信息有甄别能力,以此对这一引发广泛社会效应的事件有正确的判断评价,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5 思维导图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所创立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免疫学知识概念繁多、内容复杂,但又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免疫学学习,让学生利用图像、色彩或文字将思路梳理成系统模块[3],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控学科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学习思路、拓展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入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寓学于乐,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一个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对预习的知识进行修正、贯通,绘制小的思维逻辑图;在所有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将所有知识进行融合,搭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导图。

思维导图凭借其完整性、逻辑性、系统性帮助学生扎实免疫学基础,可以全方位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促进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成绩。同时,对于教师,将这一内容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多元化成绩评定方式,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6 结语

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原理和检测技术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生命科学院的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重要且必要。如何在缺乏医学背景知识的条件下,使学生有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并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桂峰,刘菁,梁爽,等.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04-406.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3篇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ELISA;梅毒

[中图分类号] R37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90-02

梅毒是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之一[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梅毒感染分为三期,若能提早发现定能更有效更及时地进行治疗,因此在感染早期提高对梅毒的检测率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方法很多,其中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作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推荐的梅毒确证试验[2],准确度高,但是操作繁琐,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虽然快捷,但在准确度上却有所欠缺,ELISA等其余方法也都无法做到定量检测。免疫比浊法是一种最新开展的梅毒检测方法,目前对该方法的评价与研究均在初步阶段。本研究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对95例梅毒患者和95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以探索免疫比浊法的优势与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病组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95例,均因病就诊或体检时查出,经RPR和TPPA检测抗体均为阳性,且经病史、临床体征证实为梅毒患者;另选取健康人群血清95例作为健康组,均通过TPPA确认为阴性,且无病史与临床体征。患病组中男57例,女38例,年龄19~72岁,平均(33±5.2)岁;健康组中男43例,女52例,年龄22~77岁,平均(39±6.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2 试剂与仪器

ELISA试剂为上海科华公司产品,仪器为芬兰MK3酶标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由日本A&T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

将95例患病组血清与95例健康人群血清由一名非实验人员随机分配,再由实验人员对无序的标本使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进行检测并记录,ELISA结果使用酶标仪进行分析,免疫比浊法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为100%,高于ELISA方法的94.7%,而免疫比浊法的特异性为96.8%,低于ELISA法的98.9%;免疫比浊法的阴性预测值比ELISA高,而阳性预测值却低于ELISA法。详细结果见表1,其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通过χ2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ELISA方法检测出的5例假阴性标本中,有2例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得出结果为>300 U/mL,而在对该2例标本进行24倍比稀释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而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为221 U/mL与287 U/mL,故我们认为原标本通过ELISA方法得出的假阴性为前带现象。

在免疫比浊法检测出的3例假阳性标本中,有1例为脂血标本,2例为轻度溶血标本。

2.2 检出能力

另取40例在免疫比浊法与ELISA法检测中均为阳性的标本,通过倍比稀释,再用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抗体,结果见表2。

将上述40例标本抗体浓度控制在免疫比浊法的最低检出限偏高一点,并保证免疫比浊法检测为阳性,另使用ELISA方法对此40例进行检测,仅31例为阳性(χ2=10.140 9,P < 0.05)。说明免疫比浊法比ELISA方法更为敏感,也验证了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

3 讨论

根据中国疾控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全国报告的梅毒病例按每年>10%的比例增长,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3],形势十分严峻,对梅毒的宣传治疗也刻不容缓。梅毒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TP)所引起的,分为三期,当TP侵入机体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TP-Ab)和非特异性抗体[4],其中TP-Ab早出现、晚消失[5],甚至在治愈后还可终生存在,因此血清中存在TP-Ab与否是目前检测是否感染梅毒的主要手段[6]。TPPA是美国疾控中心2002年推荐的梅毒确证试验,也是中国卫生部认可的规范检测方法,并被国内大部分实验室作为确证试验使用,但其高准确度却需要繁复的操作来实现,故并不适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ELISA方法作为TP-Ab的筛查实验,ELISA方法虽然特异性、灵敏度都较高,但同样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且因方法学限制经常要标本量到达一定数量后才统一检测,不利于及时检测。免疫比浊法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自动检测,操作简便快速,且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少,易于标准化与控制,检测时间短,无论是大量筛查或是单个标本随到随测都适用。此外,免疫比浊法是目前公认的可定量进行免疫分析的方法之一[7],故采用免疫比浊法可以对TP-Ab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对观察疗效与预后有指示作用。

本研究通过检测95例TP感染者标本与95例健康人群标本,发现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低浓度标本检测中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而在高浓度检测中也避免了ELISA法会产生的前带现象;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的比较中,两种方法检测得出的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在之后的检出能力比较中,笔者通过实验发现对于低至接近免疫比浊法最低检出限的浓度,通过ELISA方法检测,40例中9例未被检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一点为免疫比浊法拥有比ELISA更高的灵敏度提供了佐证。在免疫比浊法中同样出现了3例假阳性标本,我们通过对标本性状等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例为脂血标本,另2例为轻度溶血标本。笔者认为脂血与溶血会被免疫比浊法误判为阳性,这是由于其检测原理导致,故检测此类标本时需综合考虑或同时使用另一种方法验证。

综上所述,免疫比浊法可以替代现行的梅毒血清学筛检的ELISA方法,且因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可定量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Workowski KA,Berman SM.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 MMWR Recomm Rep,2006,55(RR-11):1-94.

[2] 欧春怡,苗岩.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09,33(6):451-452.

[3] 张京豫,谭爱国,郭健. TP-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钩状现象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520-1523.

[4] 朱邦勇,赵秀梅,甘泉. 检测一期梅毒三种方法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1):98.

[5] 周方满. 几种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结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389-390.

[6] Incerti J,Zelmanovitz T,Camargo JL,et al. Evaluation of tests for microalbuminuria screen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11):2402-2407.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4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12-03 中图分类号:R 5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54

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对麻疹易感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免疫规划管理层面上,多以县(市、区)为单位居住不满3个月或无当地居住证的人群。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社会经济问题和卫生问题,导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我国流动人口约1.4亿,对这一庞大人群的对传染病控制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本文对流动人口麻疹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病学与免疫状况

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导致麻疹的发病数日益增多,发病构成呈现递增的趋势,流动人口成为麻疹高危人群和麻疹控制的难点和重点。1991~2005年北京、上海等地流动人口麻疹报告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是户籍人群发病率的4~10余倍不等[1,2]。2005年全国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占37%,其中广东、北京、上海等地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大于50%[3]。流动人口密集型的广东省,1999~2003年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广东省麻疹病例的52.9%[4];佛山市2005~2008年的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占总病例数的94.97%[5];东莞市某镇报道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年均发病率是本地户籍人口的10.67倍[6]。处于中原地带的河南省郑州市2000~2002年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人数占44.82%,而流动性相对较大的市区内构成比为61.57%[7]。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州市2007、2008年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比例均>60%,且2008年是2007年的2.59倍[8]。

近年来流动人口麻疹爆发流行的次数增加,山东省2005、2006年分别爆发43起、28起,都是在流动人口中发生[9]。而胡家瑜等[10]报道上海市2001~2004年外来人口麻疹爆发流行就有62起之多。

在流动人口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接种不详的比重多。如上海市、深圳市外来人口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93.55%[10]和90.00%以上[11]。浙江麻疹流行地区约80%的外来儿童无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2]。宁波市近年对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有MV免疫史的占48.7%,显著低于本地人口的88.8%[13]。河南省郑州市调查的899例麻疹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85%[14]。

在众多资料中,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达不到85%的免疫屏障,福州市的流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1.34%[15]。中山市2002年流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只有81.6%,另外有37.9%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未达到1∶800的保护水平[16]。但相对而言,流动人口这一因素通过自然感染或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又可以增加麻疹抗体阳性的可能性[13],如深圳市某区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5.98%[17],珠江三角洲为85.96%[18]。

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的特点

我国麻疹的发病季节一般集中在4~7月,近年来由于3~5月为外出务工人员进城和学生返校的时间,而11~12月为春运时节人员流动性大,所以麻疹的发病季节多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内[7]。但有的城市发病季节也有推迟的现象[5]。毕建萍等[19]研究显示,2005~2007年萧山市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季节相对于1983~1992年发病季节性呈强度减弱,高峰日推迟,流行高峰延长,这可能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免疫状况得到改善有关。有报道麻疹防治较好的地区如美国、西班牙,未到常规接种月龄婴儿及成人发病率上升[20],在免疫预防覆盖面不足的边远地区,如我国的陕西省、贵州省,麻疹发病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21]。但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水平的提高,小年龄麻疹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后,出现发病年龄向大年龄和未到麻疹疫苗免疫年龄人群转移的现象,这与流动人口在其中的调控有关。流动人口的麻疹发病年龄以6岁前的学龄前儿童为主[20],小于8个月龄的婴儿发病也有增多的趋势[6,7],如郑州流动儿童麻疹病例小于8个月龄的占15.64%。16~35岁的成人麻疹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多[21,22],黄兴民等[6]调查16及以上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为50.14%,发病年龄后移。说明“双向位移”现象与疫苗时代小月龄婴儿和成人发病增多的趋势一致[23]。

由于流动人口流向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其发病职业也呈现多样化。小年龄组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幼托儿童。大年龄组以民工及工人占首位,其次为商业服务者和其他职业[6,24]。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城区的租房者等,造成城乡结合部大量易感人群聚集。据报道,流动人口发病率以流动人口聚集的近郊和远郊区(县)为高,病例的地区分布呈现从市区向郊区、从近郊向远郊转移的趋势。陈丽玉等[25]调查发现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主要聚集于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中村”、“城边村”。

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的相关因素

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不及时、MV漏种、接种时间推迟是6岁及以下儿童发病较多的主要原因[6]。居住时间的长短与是否及时办理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麻疹漏种的一大影响因素。深圳市居住

影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人群历年MV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和MV的免疫持久性;二是隐性感染。有文献报道[28]流动人口中有MV免疫史而原发性失败占11.3%。1963年疫苗广泛使用后出生的女性多未自然感染麻疹,体内被动接种疫苗产生麻疹抗体的水平较低,妊娠后通过胎盘到达胎儿的麻疹IgG抗体,无论是滴度还是残留时间均低于野毒株自然感染,对下一代的保护作用弱,显然体内低麻疹抗体的婴儿在到达常规免疫的初免月龄前可能已成为易感者,难以抵御麻疹病毒的侵袭。近年来,周波青等[29]从妇女的分娩方式角度进行临床研究还表明由于分娩方式发生改变,剖宫产造成婴儿体内母传抗体IgG抗体缺失,麻疹提前易感,导致婴儿就诊率提高。再者,我国缺乏成人麻疹的免疫程序,这可能是16~35岁的成人发病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计划免疫初期我国主要采用液体疫苗,接种剂量低,冷链运输、接种技术不成熟等,导致疫苗所产生的有效保护低,免疫失败人群自然累计。而大年龄病例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出生年代大都为80年代以前,当时计划免疫未普及,部分人群MV初种、复种未种,加上冷链设备不足造成的无效接种,导致这个年龄段麻疹易感人群积累[20]。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的麻疹流行状况不容乐观,是我国传染病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麻疹控制管理工作极其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计划工作的管理,及时对流动儿童登记建卡、建证;二是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并定期对特定人群采取强化免疫,巩固免疫屏障;三是定期对流动儿童进行MV查漏补种工作,将MV疫苗的初免提前至6月龄;四是政府提高重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探索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五是通过加强麻疹监测,确保麻疹监测的敏感和准确;提高麻疹疫情预测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费 怡,张秀英,刘 军,等.上海市浦东新区麻疹流行病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1):23-24.

[2]王秀云,许志涛,秦德良.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2):138-140.

[3]余文周,税铁军,李 黎,等.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37-341.

[4]吴承刚,罗耀星,邵晓萍,等.广东省1999~2003年麻疹流行情况与防制策略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6):41-42.

[5]孙宝志,黄组星,杨泽锋.佛山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J].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443-1445.

[6]黄兴民,郑少敏,赵 兵.东莞市厚街镇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流行学分析及控制措施[J].热带医学杂志,2005,5(6):843-845.

[7]董蒲梅,贾永普,韩同武,等.郑州市流动人口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计划免疫,2003,9(6),357-359.

[8]张 倩,张建陶,卞 琛,等.常州市2007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1):15-19.

[9]宋立志,许 青,徐爱强,等.山东省199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对消除麻疹的影响[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4):373-377.

[10]胡家瑜,张金芳,陶黎纳,等.上海市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73-475.

[11]刘卫民,何梅英,陈国翠.深圳市罗湖区1998~2004年麻疹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52-1353.

[12]王建华,姚耿东.麻疹流行地区麻疹疫苗提前初免的成功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6):24-25.

[13]孙灵英,白廷军,戎江瑞,等.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5):403-405.

[14]贾永普.郑州市2000~2002年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的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4,20(3),65-66.

[15]张 宏,黄晓霞,陈剑惠.福州市2007年流动人口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监测[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11(5):347-349.

[16]赵婉莹,周 海,罗小铭,等.中山市人群及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2,17(8):290-291.

[17]邱星元,曾桂盛,李海秀,等.宝安区流动人口麻疹、百日咳和白喉免疫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0,27(3):325-332.

[18]郑焕英,刘 冷,郭 雪,等.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流动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35-37.

[19]毕建萍,徐兴福.预防接种和流动人口对萧山区麻疹发病时间分布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214-1245.

[20]Penarey LI,SantaOlalla PP,Amela HC.Measles in Spain :its move into thepopulation[J].Aten PRIMARIA,2004,33(4):200-202.

[21]左树岩,梁晓峰,殷大鹏,等.贵州省2003~200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7-12.

[22]李文戈,高奇峰,卢 潮,等.中山市东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6):52-53.

[23]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1-174.

[24]韩建康,姚文庭,沈建勇,等.湖州市2005年麻疹高发流行因素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6):550-553.

[25]陈丽玉,何 凡,肖 敏,等.汕头市龙湖区2004~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3):39-40.

[26]钟学飘,李亦才,杨丽珍,等.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情况与发病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28-2731.

[27]吴红岩,严 胜,朱永寿,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3,15(9):470-471.

[28]徐敏钢,黄 瑾,汤素文,等.麻疹免疫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85-388.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5篇

[关键词] 猪瘟疫苗 猪瘟防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69-01

1 国内常用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情况

我国在猪瘟防治方面的工作受政治、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加之猪瘟本身传染性极强,流行范围甚广,已成为世界性畜牧业难题,所以直到1950年左右,猪瘟疫苗在我国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猪瘟结晶紫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更是取得显著效果。经过历年的改进,在我国业界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这为我国猪瘟防治和整个兽医界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受到国际畜牧瘟疫防治界的广泛认可,并纷纷通过引进此项猪瘟疫苗技术成功抵御了猪瘟的危害。

2 诱发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

我国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较为常见,究其诱发因素,从德钦县养猪业的具体情况不难看出:养猪户主要采用庭院式的圈养方式,养殖数量不多,规模较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卫生条件差,养猪户缺乏基本的养殖知识,相应的防疫器材配备不到位,日久天长,为猪瘟的传播埋下了隐患。一旦母猪感染上猪瘟,产下的仔猪便成为持续感染体,猪瘟疫苗的免疫在其身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 主要猪瘟疫苗分析

当前,我国兽医界在猪瘟防治方面的研究不断突破,其中在猪瘟防治上应用的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淋脾苗、猪瘟乳兔苗及猪瘟兔化细胞苗。

猪瘟淋脾苗,是利用猪瘟兔化弱毒株培育成年母兔,再通过无菌处理形成具有高毒量的淋巴结,进而脾脏加工成的疫苗。这种疫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免疫性,接种效果突出;一旦接受免疫便会迅速生成抗体,且可维持较长周期;淋脾苗中自身带有相应的免疫功能,无形中提高了免疫成效;在临时预防繁殖中应用广泛,效果更加突出;选用较小的计量便可获得预期效果,然而因只作用于用活体动物身上,生产量受到局限,这也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猪瘟乳兔苗,是利用猪瘟兔化弱毒株培养仔兔,再通过无菌处理形成乳兔的肌肉组织,进而脏器加工而成的疫苗。这种疫苗的优势体现在:免疫性能较为可靠,效果保守;免疫后极易形成抗体,作用时间可达到期望值。也正因其上述特点,我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畜牧兽医站在猪瘟防治工作中应用了此种疫苗,取得了显著效果。

猪瘟细胞苗,是利用猪瘟兔化弱毒株培养处犊牛细胞,再通过生物学处理生成细胞培养物,进而降温风干而成的疫苗。这种疫苗的优势体现在接种免疫后抗体生成的速度滞后于组织苗;不只局限在作用于活体动物,细胞繁殖,所以生产量较为可观,生产成本低,在超前免疫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4 猪瘟疫苗应用须知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畜牧兽医站的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须知事项,方便大家在日后的猪瘟疫苗使用中共同参照与学习。

4.1 超前免疫

在实行超前免疫过程中务必要禁止乳猪食用初乳,这是进行超前免疫的关键,否则将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效果也远差于其他免疫形式。在超前免疫应用比较广的是猪瘟细胞苗,少数超前免疫也有使用淋脾苗的情况,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2 猪瘟疫苗的选用

在猪瘟防治过程中,猪瘟疫苗的选用要全面考虑养猪场的客观条件,有无瘟疫流行史等情况。如果养猪场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卫生状况良好且无猪瘟传染体,可以选用猪瘟细胞苗或组织苗进行免疫,方能取得显著效果。然而那些养殖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养猪场,猪瘟疫苗的选用应侧重于增强所有猪的猪瘟抗体能力,从而避免猪群猪瘟抗体不协调,有个别猪瘟传染源携带的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选用猪瘟细胞苗把瘟疫扼杀在萌芽状态。可见针对无瘟疫病发的养猪场和存在个别猪瘟病发的养猪场,猪瘟细胞苗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然而针对瘟疫频发和已有大范围传染趋势的猪瘟病发猪群所在的养殖场,应选择猪瘟淋脾组织苗进行防治。对于猪瘟乳兔组织苗,因其成本昂贵,免疫效果与其他疫苗相差无几,建议选用中酌情考虑。

4.3 猪瘟疫苗的使用量

在使用猪瘟疫苗对进行猪瘟防治过程中,猪瘟疫苗的使用量要尤为慎重,其用量多少要与所接种的猪身体重、选用的猪瘟疫苗种类相联系。一般情况下,猪瘟淋脾组织苗使用量需在140RID以上,而猪瘟细胞苗使用量应则要高于740RID。猪瘟疫苗的使用量应保证在科学范围内,以增大使用量提高免疫效果的想法是天方夜谭,反而会增加养猪场的免疫支出,甚至导致猪群因疫苗使用量过高而病亡,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在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量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所选用的疫苗类别、特性,认真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为了安全起见,在使用前事先致电相关厂家进行咨询是最为保守的方法。

5 总结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还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加深人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明确猪瘟疫苗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优化,从而逐渐形成猪瘟疫苗应用中既科学又规范的标准,使我国兽医界在猪瘟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向高尖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召坤,黄俊杰.猪瘟疫苗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禽业,2011,(9):12-13.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6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药酒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1月一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选用雷公藤药酒进行治疗,对照组52例,选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免疫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关节压痛、肿胀数目改善情况、免疫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药酒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痛、肿胀关节数目,改善免疫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 银屑病性关节炎;雷公藤药酒;甲氨蝶呤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103-02

[作者简介]余效福(1981-),男,主治医师,从事风湿免疫工作。

银屑病性关节炎(Ps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是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有银屑病皮疹并伴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有关节强直。传统西医对于PSA的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慢性作用风湿药和激素为主,效果欠佳[1]。近年来,该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雷公藤药酒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1月一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7.9±4.7)岁,病程(5.1±1.2)年,伴寻常型银屑病史者29例,伴脓疱型银屑病史者19例,压痛关节数(10.9±1.3)个,肿胀关节数(10.1±2.1)个,RF(类风湿因子)为(72.1±9.7)IU/mL,CRP(C-反应蛋白)为(4.2±0.9)g/L,ESR(血沉)为(39.9±6.7)mm/h,对照组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38.2±4.3)岁,病程(5.0±0.9)年,伴寻常型银屑病史者30例,伴脓疱型银屑病史者22例,压痛关节数(11.1±0.9)个,肿胀关节数(10.9±1.7)个,RF为(72.9±8.5)IU/mL,CRP为(4.1±0.7)g/L,ESR为(38.2±5.1)mm/h两组患者均为银屑病皮疹出现后发生关节症状,所用病例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本项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银屑病类型、炎症指标以及压痛、肿胀关节数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该院自制的雷公藤药酒(批准文号:宁药剂(91)7-68号)5到10 mL,2次/d,饭后服用,并用雷公藤药酒涂抹受损关节皮肤处,3次/d,共使用3个月。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上海医药,国药准字H31020644)10mg口服,1次/周,共使用3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优: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皮损消退仅残留部分色素沉着;良: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大幅度减轻,功能有所恢复,全身皮损消退50%以上;差: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减轻不明显,关节功能受限,全身皮损消退50%以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率之比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关节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关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RF、ESR、CRP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RF为(38.9±5.1)IU/ml,CRP为(0.8±0.0)g/L,ESR为(19.1±3.7)mm/h,对照组RF为(51.5±6.3)IU/mL,CRP为(3.5±0.3)g/L,ESR为(27.5±5.7)mm/h,两组患者RF、ESR、CRP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3讨论

Ps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75%的患者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同时出现者约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患者约1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无性别差异,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较多[2]。X线检查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面模糊、关节腔变窄,还可能会产生关节面虫蚀样改变,该病可累及全身多关节,后期会出现晨僵、关节强直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以往有学者认为PsA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亚型,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有明显区别,它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内沉积,导致血管炎发生,继而发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或增生,引起血管狭窄或血栓,从而引起皮损与关节改变[4]。PsA的治疗仍参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常见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差,且容易反复[5]。

我国医学对于PsA有较深的研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肝肾精气亏损、气血两虚、体内正气不足,导致风寒湿邪入侵,经脉闭塞,气血运行不畅,对外表现为皮肤损害,皮疹产生,对内表现为关节僵直、肿胀,由于本病虚实相加,既有肝肾精气不足,又有气血瘀滞不畅,因此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较差[6]。中草药中雷公藤是近年来公认的对于PsA较为有效的药物,它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疏经活血,对抗PsA患者体内的外邪,疏导经脉,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7]。有学者研究表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对PsA进行治疗,其效果欠佳,临床疗效总优良率在70%左右,且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影响后续治疗[8。该院以雷公藤生药为原料,应用传统白酒浸渍法工艺制成雷公藤药酒纯中药剂型,(批准文号:宁药剂(91)7-68号),药酒相伍,药籍酒力,宣行药势,引药归经,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抑制作用,雷公藤药酒中含有效成分确切,具有镇痛、抗炎、抑细胞和体液免疫作用,不仅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且能诱导淋巴细胞调治,是一种较好的免疫抑制药物。雷公藤药酒的作用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却没有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无反跳和戒断症状,。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雷公藤药酒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且治疗后疼痛、肿胀关节数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方式方面,观察组以药酒的形式给药,患者更加容易接受,依从性更高。

综上所述,雷公藤药酒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痛、肿胀关节数目,且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参考文献 ]

[1]赵娟.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2,31(12):123.

[2]石新荣.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探析[J]. 中外医疗,2011,30(16):128.

[3]李红刚,纪伟,宋亚楠,等.雷公藤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16-617.

[4]张小蒙.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0): 180-180.

[5]党育平, 徐荣, 李东光,等.银屑病性关节炎 36 例临床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28(7):474-476.

[6]孟彪,高立珍,赵和平.复方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13(1):94-95.

[7]周兆坤,周广明.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291-294.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7篇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预防 控制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野生动物翱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但主要传染源为鼠、猪和犬。钩体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繁殖,菌随尿排出,污染水及土壤。箩菌期猪排菌可达1年,鼠、犬排菌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下田割稻、接触生活用水、抗洪、泅渡、开荒生产、饲养家畜、宰割病畜及坑道井下作业接触被污染的疫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体内而受染;患钩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实验室操作、处理含菌物或感染动物也有受染可能。

(三)人群易感性

人们对钩体病普遍易感。非疫区居民进入疫区,尤易受梁。病后对同型钩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但对其他型钩体仍可感染。钩体以体液免疫为主,型特异性抗体可保持多年。

(四)流行特征

1.流行形式 主要为稻田型、洪水型及雨水型。我国南方各省以稻田型为主,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以黑线姬鼠为主。北方各省呈洪水型暴发流行;平原低洼地也可呈雨水型,主要传染源为猪。当南方各省发生洪水暴发流行时,猪也是主要传染源。

2.发病季节 稻田型主要集中于夏季之交水稻收割期间,以7~9月份为高峰。在双季稻区有2个高峰。洪水型发病高峰与洪水高峰一致,常在6~9月。

3.发病年龄 青壮年发病多。20~40岁组占病例总数40%左右。疫区儿童常下河洗澡、嬉水,亦易感染。性别与职业的发病情况常取决于与传染源及疫水接触的频度。农民、渔民发病率较高,畜牧业及屠宰工人常与病畜接触,亦易发病。

二、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本病流行地区与夏秋季节,于l~3周内有疫水接触史或病畜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可归纳为“寒热酸痛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

三、预后

本病预后相差悬殊,与治疗的早晚、个体差异、疾病类型有关。起病48小时内接受抗生素与相应治疗者恢复快,很少死亡。但如迁延至中晚期,则病死率增高。低免疫状态者易演变为重型,肺弥漫性出血型病死率可高达10%~20%。葡萄膜炎与脑动脉栓塞者可有后遗症。

四、预防

开展群众性综合性预防措施,灭鼠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暴发流行、减少发病的关键。

(一)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开展灭鼠保粮灭鼠防病群众运动。结合“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工作,尤应提倡圈猪积肥、尿粪管理,从而达到防止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的目的。对带菌者和病畜进行检查治疗。对病人的血、脑脊液等严密消毒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结合工农业生产改造疫源地,防洪排涝。保护水源和食物,防止鼠和病畜尿污染。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避免在疫水中游泳、嬉水、涉水。收割水稻前放干田水,或放农药处理;加强个人防护、皮肤涂布防护药。

(三)增强个人免疫力

疫区居民、部队及参加收割、防洪、排涝可能与疫水接触的人损,尽可能提前1个月接种与本地区流行菌型相同的钩体多价菌苗。每年2次,间隔7天。剂量成人第1次1ml,第二次2ml。全程注射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1年左右。以后每年仍需同样注射。有心、肾疾患和结核病及发热患者不予注射。

(四)药物预防

对高危易感者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意外接触钩体、疑似感染本病但无明显症状时,可注射青霉素每日80~120万U,连续2~3日。此外,还可因地制宜选用土茯苓30g,鱼腥草15~30g,穿心莲、金银花等煮水服,或服中药成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参 考 文 献

[1]时曼华.钩端螺旋体病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问题 1999(08).

[2]于思庶.钩端螺旋体病学.1992.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第8篇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 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以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体或提炼成分及类毒素。其制剂可分为:

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株制成。如结核、鼠疫、布鲁菌活菌苗,脊髓灰质炎、流感、麻疹活疫苗。其优点是能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时间长,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但由于不加防腐剂,当被污染时杂菌易生长。一般必须冷冻保存。

死菌(疫)苗:将免疫性强的活细菌(病毒等)灭活制成。优点是勿需减毒,生产过程较简单,含防腐剂,不易有杂菌生长,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差,接种量大。也有将菌体成分提出制成的多糖体菌苗,如流行性脑膜炎球菌多糖体菌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

类毒素:是将细菌毒素加甲醛去毒,成为无毒而又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2)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由于抗体半衰期短,有超过25天,因而难保持持久而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在有疫情时使用。

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抗体的血清称抗毒素。提出其丙种球蛋白有效免疫成分称精制抗毒素,含异种蛋白少,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也可作预防使用。

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可作为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预防接种使用,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更不能作为万能治疗制剂滥用。

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如白喉,可肌注白喉抗毒素1000~3000单位,同时接种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

(2)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已自上而下建立起计划免疫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冷链系统,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1988年和1990年,我国分别实现了以省和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并通过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组的审评。目前,以消灭脊髓灰质炎为重点,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又进入了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新阶段。

1)计划免疫的免疫制品及病种:我国常年计划免疫接种主要内容为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和破伤风的免疫。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未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有些地区也将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可以预计,其他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用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也将列入计划免疫工作范围。

2)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

儿童基础免疫:卡介苗1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3针,两针(两次)间最短间隔时间为一个月;麻疹活疫苗1针。要求城市和已经装备冷链设备的地区,在12月龄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尚未装备冷链和边远地区儿童可在18月龄内完成:牧区(含半牧区)及人口稀少的边境地区在36月龄内完成。同时还要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免疫的起始月龄不准比规定的免疫月龄提前(但可以推后);两针次间隔时间最短不应短于28天(但可长于28)。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基础免疫才算合格接种。城市12岁儿童是否作卡介苗加强,根据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决定。

3)计划免疫的实施:

①组织措施:接种方式有定点和分散接种,凡有条件和可能的地区都应实行定点接种,以保证接种质量和降低疫苗损耗。接种人员城镇由基层保健构成预防保健科(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股、站)负责实施接种;农村由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或乡村医生负责实施接种,在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工作态度不可信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技术不适应的地区可组织接种小组(分队)实施接种。

②接种剂量和部位:使用有效疫苗,正确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是保证免疫成功的关键。如接种剂量与途径不当,可造成接种事故,如个别基层卫生组织误将用卡介苗作皮下接种而发生成批的深部脓肿患者出现。

③接种实施步骤:实施接种步骤及其工作要求如下:

④计划免疫疫苗的禁忌证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计划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几乎没有禁忌证。

发热、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可进行接种,儿童腹泻时,仍可口服脊灰疫苗,但不计入基础免疫次数,应在下次补服;

家长或临床医生对正在患病的儿童接种疫苗有顾虑时,应鼓励和动员他们进行接种;若经劝告仍不愿接受,可暂缓接种,等愈后及时补种;

对接种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发生强烈反应(抽搐、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再接种第二针。

根据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实际情况,处理疫苗禁忌证的原则为:受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六种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以减少其发病率与死亡率。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我国政府总理已正式签署了上述两个世界性文件,为实现文件规定的各项目标作出了庄严承诺。这两个文件涉及到预防接种目标者,如下: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到1995年,与实行计划免疫前相比,使麻疹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以此作为长期在全球消灭麻疹的重要步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到2000年以后)。

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口服脊灰疫苗除外);

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暂缓接种,等愈后补种;

具体如何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证,应以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4)冷链:实施计划免疫,冷链是保证疫苗接种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冷链”(cold chain)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

5)扩大免疫计划: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扩大免疫计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要求1990年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接种率至少达到90%,以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洋地区通过了在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决议,我国地处西太洋地区,因此这个庄严的任务也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国《八五计划纲要》规定,到1995年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

(3)预防接种反应

1)一般反应:接种24小时内接种部位有局部红、肿、痛、热等炎症反应,有时附近淋巴结肿痛。

一般反应是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作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倘若反应强烈也仅需对症治疗。如果接种人群中的强度反应超过5%,则该批疫苗不宜继续使用,应上报上级卫生机关检验处理。

2)异常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虽然异常反应出现机率很低,但其后果常较严重。若遇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抢救,注意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并向上级卫生机构报告。

3)偶合疾病:偶合疾病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接种疫苗所引起。冬季常偶合流脑,夏季常偶合肠道传染病,可经诊断加以鉴别。在接种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接种,注意当时一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尽量避免偶合疾病发生,同时应向病人家属作好解释。

4)预防接种事故:制品质量不合格或消毒及无菌操作不严密或接种技术(部位、剂量、途径)错误而引起,常误认为接种反应。

5)计划免疫所用疫苗的反应及处理。

(4)预防接种效果考核: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多由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卫生防疫站进行。具体内容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包括不良反应观察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对比分析。免疫学效果评价系观察接种者免疫指标的变化状况。

3.防护措施 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

4.携带者的检查措施 有很多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其危害程度不同,平坦应按病种在该地有目的地检查携带者。也可在新兵入伍、新生入学及招工的健康检查中发现。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必要时可经普查发现。也可以从恢复期病人、病人密切接触者中追踪发现到病原携带者。特殊职业,如儿童机构、饮食行业、牛奶厂及水厂工作人员、炊事人员的定期检查发现携带者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爆发是由这些职业工作人员引起的。

要建立登记卡,对上述特殊职业人员管理要严格,发现携带者时应将其暂时调离工作进行治疗,治疗无效时,则需调换职业。乙型脑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对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教育,正确认识携带状态对周围人群的可能危害性,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接受必要的措施。

⒌健康教育 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1)早发现、早诊断:健全初级保健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此外,年龄、职业和季节特征往往对早期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

1)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2)报告人及报告方式:凡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应以最快方式逐级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

法定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以电话或传染病卡报告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站报告。

法定报告人确诊或疑诊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病人,按规定向有关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除霍乱、痢疾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为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点上的法定报告人,对确诊、疑诊的上述五种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报告方法报告疫情。

对疑似病人应尽快确诊或排除,发出订正报告。病人死亡、治疗、形成带菌者或有后遗症时要作转归报告。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逐项填写,字迹清楚,防止漏项,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以便于作流行病学调查。

3)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慌报疫情。

(3)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期限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并参考检查结果而定(参见附录一)。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

1)鼠疫、霍乱病人及病原携带者、艾滋病、肺炭疽,必须住院或隔离,由医生负责治疗。如拒绝或不治疗、隔离期未满擅自离院或脱离隔离,诊治单位可提请公安部门责令患者强制住院或重新隔离继续治疗。

2)乙类传染病患者,住院或隔离由医生指导治疗。

3)淋病、梅毒患者必须根治。医务人员不得扩散患者的病史。

4)病人出院或解除隔离后,如病情需要,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可以继续随访、管理。

除上述必须住院隔离的病种以外,一些传染病可采取在机关单位、居民点、学校建立临时隔离室或家庭隔离的方式进行隔离,由医护人员诊治、护理,并指导有关人员消毒与照顾。

有些传染病病人传染源作用不大,勿需隔离。一些隐性感染较多的传染病,隔离病人的措施,并不能达到控制疾病扩散的目的。

2.对接触者的措施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要防止滥用药物预防,以免造成药品浪费和增加病原体的耐药性。药物预防最好只用于密切接触者,而不要普遍投药。

(3)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 

(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

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或留验的时间应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

⒊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若患有烈性传染病时,可以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对家畜的输出应建立必要检疫制度,防止瘟疫蔓延。疫区的家畜、畜产品或动物原料必须经过检疫才准允外运。

对绝大部分染病的野生动物而无经济价值时,采取杀灭措施,如鼠类可以杀灭(灭鼠方法参见附录四)。有些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应焚烧、深埋,如患炭疽的动物尸体。

4.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 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杀虫方法参见附录三)。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消除和杀灭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并非要求杀灭一切微生物(称灭菌,sterilization)。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及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即前述预防性措施中饮水消毒、空气消毒、乳品消毒等。疫源地消毒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的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

(1)随时消毒(current disinfection):指在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以迅速将病原体杀灭,例如,对疾病病人的粪便进行随时消毒。因为随时消毒要经常进行,所以一般要指导病人家属进行,或由病房护理人员完成。

(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应明确哪些病应进行终末消毒。一般是指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疾病,才进行终末消毒。而病原体存活时间较短的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病的病原体,一般勿需消毒。进行终末消毒前应明确消毒范围与物品。因此,消毒之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考虑消毒的范围、物品及方法。

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主要疾病为: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肺鼠疫、肺结核、白喉、猩红热等。

动物传染病:炭疽、鼠疫等。

消毒方法参见附录二。

(三)治疗性预防

正确并及时地治疗病人,可以尽早中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有时也可防止传染病病人(如伤寒、疟疾等)形成病原携带者。孕妇在妊娠初4个月患风疹所产出的婴儿患有出生缺陷的机会很大,可考虑人工流产,以防止缺陷胎儿出生。

(四)集体机构(作业)的预防措施

集体机构(作业)的群体结构特点及生活状况特异,故其预防措施也很有差别。本节仅阐述托幼机构、集体野外作业的预防措施。医院的预防措施在第十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介绍。

1.托幼机构 托儿所及幼儿园是传染病易感集中的群体,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爆发,尤以病毒性肝炎、菌痢、病毒性腹泻、水痘、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为多见。

(1)预防性措施:重点在于加强卫生监督,避免传染源进入。收容儿童及招聘老师和保育员均须经过体格检查,并有定期体检制度。应建立合理的儿童接送制度,接收儿童时要问清是否曾与有病儿童接触,晨检时应仔细检查有无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发生疾病。对儿童及家长要做好卫生宣传工作,以取得合作。认真执行计划免疫工作。要做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工作,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防疫措施:发现疫情后,要立即报告卫生防疫站,以便取得指导。在单位领导下制定防疫措施方案,重点是尽量控制疫情,使之不在机构内扩散。立即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一般指同活动的班组)应检疫,即本班组与其他班组隔离、医学观察、施行适合的应急预防接种、给预防药物及消毒。疫情扑灭之前暂停接受新儿童。将有关情况通告所有家长,取得谅解及配合,共同合作扑灭疫情,避免进一步扩散。

2.集体野外工作 野外作业如水利建设、筑路、勘探、农垦、部队野营等常集中较多人员协同工作或行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生活条件简陋,故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如菌痢、伤寒、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等。因此,在作业开始之前,就应做好预防措施。

(1)预防性措施:在作业开工之前,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作业所在地区,进行流行病学侦察。了解该地区的环境、饮水来源、当地既往及现在有哪些疾病,并向该地区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有关传染病及地方病的情况。进入现场前要组织好医务与卫生人员的队伍,并结合当地存在的特殊疾病及卫生问题作好进岗前培训工作。选择好生活场地、盖好工棚、厨房,选择好水源,兴建厕所,搞好杀虫、灭鼠和消毒工作,制订必要的卫生制度,要求派来工作人员的单位事先做好健康检查,以免传染源进入,并预先做好必要的预防接种,如流脑多糖体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类等接种。进入现场后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传,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2)防疫措施:重点在使疫情不扩散,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病人应隔离、治疗。接触者庆给以适合的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及消毒,力求不发病。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取得指导帮助。

(五)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旱灾、风灾、雹灾、滑坡等。19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正处午夜,居民熟睡,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人。1991年夏天,安徽、江苏等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自古以来即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谚语。表明传染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大灾”。自然灾害之能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是由于:①居民生活秩序失常;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③医疗卫生机构遭受破坏三方面的原因。自然灾害虽已发生,若控制灾情的决策得当,措施及时,亦能控制或减少疾病发生,达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及1991年安徽、江苏等省特大洪涝灾害由于中央决策英明,各级政府措施得力,灾区群众不懈斗争,使灾区疫病发生减少,基本上达到“灾后无大灾”的要求。

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

1.灾前在灾害的多发地区应建立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做好组织、技术及物质准备工作。

2.灾害一旦发生应及时做好抗灾防疫计划,大力贯彻执行,控制疫情上升。

3.建立健全灾区疫情监测系统,强化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提供抗灾防病领导机构制定防病措施参考。

4.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接种。

5.迅速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饮水消毒或采取打井供水的措施。

6.抓好饮食卫生问题。灾害发生初期由于食品和粮食供应系统被破坏,使供应中断,紧跟而来的是饥饿的危害。即使紧急支援,也往往存在着供不应求和食品污染问题。灾害发生之初由于家庭烹饪条件破坏,多集中制作。为了防止食品污染和发生食物中毒,必须把好食品制作、运货和分发三个“关”。此外,灾害发生时,死畜、死禽增多,灾民食用此类肉食亦将增多,也应注意由之而发生的食物中毒。

7.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由于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及灾民密集,人畜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为昆虫繁殖提供良好环境,同时鼠类栖息地被破坏,使鼠类大批迁移。这时应大力开展消毒、杀虫及灭鼠工作,以控制肠道、虫媒及动物病流行。

(六)检疫(quarantine)

目前我国实施两种检疫,即国境卫生检疫及疫区检疫。

1.国境卫生检疫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进出口岸设立国境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实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在实施国境检疫时,检疫人员必须根据我国对外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进行。

(1)检疫传染病的病例及检疫期限:我国现行检疫传染病及其检疫期限为: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

(2)国境检疫内容

1)进口检疫:对来自国外的船舶、飞机、列车及徒步入境人员进行检疫,入境者必须填写旅客健康申请卡,申明现在是否患有:麻风、艾滋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精神病和其他疾病。若发现检疫感染者,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检疫传染病疑似患者应将其留验。留验期限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因患检疫传染病而死亡的尸体,必须就近火化。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交通工具应接受消毒、杀虫、灭鼠或其他卫生处理:①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②被检疫病污染的;③发现有关啮齿动物或病媒的。

对来自疫区的被检疫传染病污染或者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应进行卫检查,实施消毒、灭鼠、杀虫或其他卫生处理。

2)卫生监督:对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内容包括监督和指导有关人员杀灭啮齿动物和病媒昆虫;检查和检验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备;监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其健康证明书;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

3)关于外国人定居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健康证明:为简化检疫手续,防止检疫传染病传入,我国检疫部门规定来我国定居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应提供健康证明(驻我国的外交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未满16岁者除外)。对外国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复查要求,除鉴别鼠疫、霍乱、黄热病外,主要是:①性病,包括软性下疳、淋病、慢性淋巴肉芽肿、传染期梅毒;②传染性麻风病;③开放性肺结核;④艾滋病;⑤精神病。我国签证机关在受理外国人入境时,外国人须要向我方提交所在国公立医院签发的、包括五种疾病的健康证明书。如该证明书系私立医院签发,则必须有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健康证明书自签发之日起6个月有效。当外国人入境后向我国公安机关申请居留证时,必须提交健康证明复印件,若公安机关不能确认该证明是否有效,应让申请人到指定的卫生医疗部门确认。负责对外国人进行健康检查、复查,对健康证明确认的卫生医疗部门及医师应认真负责执行任务,并着重做好下列工作:

①根据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判断,鉴别是否患有上述三种检疫病及五种疾病或处于这些病的潜伏期的染疫嫌疑人;

②对实施健康检查或复查的外国人,必须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血清学试验;

③负责健康检查单位在检查完毕后应立即出具“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并经医师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4)出口检疫:开往国外的船舶、飞机、列车及其他车辆或徒步由陆地边境出国的人员,应在最后离开的港口、机场、车站分别接受检疫。其他车辆或徒步离境人员须在国境检疫机关指定的处所接受出口检疫。

⒉疫区检疫 国内遇有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传疫区。在疫区内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