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2 16:35:43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1篇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系统开发途径 区域环境

当今世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也往往因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人口特征的不同而导致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首要资源,因而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发区域人力资源、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进而以区域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增长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然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一件可短时间完成的简单任务,它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多个环节、多种关系、多种环境变量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认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结构与特征,探寻其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结构概述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以使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并发挥其效用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区域人力资源在闲置不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时间价值的内涵,它的成本发生于近期,而收益则表现为远期。故而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考虑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非孤立的事件,其开发活动本身是具有其特殊的系统结构的,同时,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又将必然地与区域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发生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要素、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它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获取的系统构成要素。

首先,如图1所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本价值的整体提升,即实现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及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

其次,图示也表明要实现上述目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系统考虑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即应恰当地选择和优化组合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等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使之产生有效的合力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向前发展。这些要素及其组合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选择、取舍、协同、平衡及约束状况将深刻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

第三,图示反映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同时它还必须与区域环境要素进行必须的交互和联系,以实现其功能和目标,而这些直接关系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成效的环境因素是多样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类: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区域人文环境要素和区域人口要素及人的特征。

第四,图示还表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联不是静止和短期的,而是动态和长期的,即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将作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约束与作用

如前所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将受到区域环境中诸要素的约束、作用和影响,而这些环境要素的约束和作用也客观上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界诱因和内在动机,形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下面将分别对各类环境要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见图2):

(一)区域自然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压力

区域自然环境要素既包括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构成与分布,也包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将作为区域系统的影响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当前,由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自然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类资源的量是极其有限的,随着人类索取的增长,其未来的剩余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的降低,简言之,即环境资源的有限与人类对资源索取的无限这对矛盾将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以替代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新方式既包括新的技术的研发、也包括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来部分替代对资源的损耗。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特征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对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区域,这一压力则将更加突出。以我国为例,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多、而区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且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这些区域相对于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区域人文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

区域人文环境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合。如区域的社会结构、群体特征、行为规则,区域中的民风民俗,区域内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等。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区域人文环境特征不仅是人文符号,它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切实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区域人文环境也必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如: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如年龄结构)和群体构成(如受教育程度)的特征将会影响该区域内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一定区域内人们的价值理念倾向(如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和民风民俗(如对离家外出打工或流动迁移就业的看法)也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三)区域人口环境和人的特征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象。而人力资源即具有劳动能力、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从属于人口的范畴的。因此,区域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状况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与成效。一般来说,若一定区域具有较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合理的人口分布,则该区域能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中占有相应的优势,具有更为广阔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实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突出导致有效劳动力的构成相应下降;同时,虽然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合理,加之自然资源有限性带来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导致人口环境不断恶化,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被不断削弱。这也就导致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实现人力资源数量的扩张,而主要在于实现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在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稳步增长。

同时,作为人口要素的最基本构成元素,人及其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表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但有一点是被普遍认同的:人相对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却往往具有无限的需求,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地为自己设置不同的人生奋斗目标,且往往会在原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设置更高的新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对令人们困惑的矛盾:人们需求的无限发展面临着自身能力与素质有限的限制与制约。对此,人力资源开发无疑是指出了一条可行之道路,即通过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不断强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来服务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认识人自身的这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系统性分析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遍接受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的观点,将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正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企业以外的组织未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迁移及其成本等。简言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包括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和其他途径等几种基本方式。

教育,即区域政府或社会通过教育投资,对区域人口中的适龄或其他对象进行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意图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由于其开发对象的普遍性、投资的长期性和成效的显著性,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

培训,通常是指在职培训,即企业或组织为提升组织员工工作所需的技能或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的短期性或周期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形式。但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培训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职培训和对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应该根据区域差异而多样化。

迁移和流动,通常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区域或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解决区域或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和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和经历,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保健,通常是指通过医疗、保健和卫生投资等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提升其体质和体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除了上述内涵之外,还应包括对区域人口中相关人群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投入以提升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降低人力资源的健康损耗等。

而其他途径则是指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不能囊括在前述四种途径中的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如对人力资源的心理健康的投入,对劳动者的人际关系维护的投入等。

(二)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成效差异分析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表明上述几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每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受众对象的投入和产出效果是存在相应的差异的。

成效的年龄差异。由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的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众多。年龄各异,普遍性地对所有人力资源采取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或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其成本难以承受,而且实施效果也将因受众的年龄差异而有别。

由表1可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医疗卫生及保健的投入关系到人的基本健康特征,而健康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资源属性。而教育投入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对于少年和青年人口或人力资源,教育是其知识储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该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具备其知识素质的最关键时期。同样培训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也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一般对于青年和中年人力资源而言,由于在该阶段的职业工作需要较高的工作技能,因而其培训投入也是该阶段的最主要的投资之一。对于流动和迁移投资而言,其最重要的投入阶段也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且以青年阶段为主。

成效的职业差异。职业是人力资源运用并实现其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平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差异将直接体现为劳动者在其职业工作中的绩效差异。同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也反映出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不同职业活动的绩效影响是有差异的。其中,教育及其所具有的知识产出对于教育、培训和研究类等知识性职业(如教师、研究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培训及其所具有的技能产出对于从事于技术、技能型工作(如技术工人、技术员)影响重大;迁移和流动的投入及其所带来的经验和经历的产出则对于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职业(如销售人员)和需要多方面经历和经验的管理类工作(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意义重大;而保健则对于从事于体力劳动的职业从业者(如搬运工)的绩效影响显著。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选择和优化

综上所述,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口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虑各类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势、不足及其特征,对各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选择和平衡,进行必要的结构组合,以优化的方式实现其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价值,进而科学而可持续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发目标。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

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这几类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是当前各国、各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的主要选择。这也构成了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同构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区域即使采取相同的“先进”开发技术所取得的开发成效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系统的“同构异功”性。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各要素将通过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特殊结构,而这种特定的结构将会导致其系统整体功能的特定性,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终的功能实现还需要系统与区域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实现。故而,在实践中,即使我国的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决策者采取了同样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组合,其实施效果也将是显著差异的。

为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区域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根据本区域的环境状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而不可盲目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或做法,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具体而言,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中,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状况,明确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压力(如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在需求(人们希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愿望程度和希望提升的素质预期等)的特征,并了解其重要性程度和紧迫性程度的状况。据此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方案。

其二,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供给状况,包括清晰辨别区域内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及其服务能力和投入产出特征,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

其三,收集和理解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发展信息,并根据本区域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生态状况,本区域的人文精神特征、民风民俗及社会结构与特征;本区域的人口的量和质的特征等对备选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分析和选择、取舍。

其四,寻找适合于本区域特点的差异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方式。虽然当代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主要集中于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四类,但又不会仅仅包括这四类,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应根据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寻找和探索适合于本区域实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新途径。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开发是一项项投入的集合,并且这些开发投入或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往往具有多次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系统而动态地考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考虑其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关系就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进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实现区域资源和条件约束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长期收益的最大化将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选择与优化着眼点。

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中必须考虑到教育投入的巨大性、长期性,培训投入的特定性和短期性,保健投入的普遍性(人人享有)和差异性(不同人群的不同投入),迁移和流动投入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产业性,以及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异性和不确定性等。通过上述系统性考虑以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和效果的优化。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45-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以下简称实践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育法具有强大而特有的实践性,它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学者都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了著有成效的研究,其理论成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以及重要作用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了这样一个循环规定:一方面,主体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才能从事实践;另一方面,主体的理性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并显示其价值的意义,得到充分发展”[1]。正是实践这种强大的作用使实践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独树一帜,目前很多学者也都对实践教育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是一种使受教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2]221,大多数学者也基本同意这一观点。邱伟光则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了更加深入层次地探讨,并对大学生实践教育法进行了特有的界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为了配合课堂教育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过程,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模式来健全大学生的成长机制的过程”[3]。这一内涵的界定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有利于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针对性地把大学生与其他教育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教育法之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理论依据的,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实践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第二,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第三,实践能够丰富人的情感,塑造优秀的品格。人们的认识是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其实,自古以来实践教育法都一直备受重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中国古代的德育活动就十分重视实践,强调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例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力行近乎仁”、南宋诗人陆游提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次,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也非常重视实践教育这一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5]。最后,实践教育法在国外也是被广泛地推广使用。比如,美国和日本就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来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辨别能力。综上所述,实践教育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育法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知行转化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决定性的影响的条件下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2]296。也说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6]。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阅读书籍以及报刊杂志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对于理论的理解和领会并不深刻,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就知识论知识,比较浅显死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有利于培养德、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7]。

2.有利于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是教育客体,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教辅资料的出现,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途径。大学生又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创造力丰富的特殊群体,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遵循主体原则,把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者的启发和指导下,大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有利于检验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也有利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适应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实践教育法的实施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前,实践教育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深入剖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的前提。

(一)实践教育理念不够深入人心

理念作为意识层面的一种东西,科学的、正确的、进步的理念无疑能够成为人们践行特定原则、实现特定目标的强大动力,能够激发人们持之以恒,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信念。在实践教育法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教育理念的深入能够促使高校领导者认真计划、精心安排和组织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活动,也能够激发广大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实践教育理念的传播无论是在高校领导者还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都不深入,这就造成了高校对实践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大学生对实践教育存在认知缺陷。首先,高校领导者对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于实践教育多以文件或会议的方式传达,即使采取了实践活动的方式也是不能精心计划、组织和开展;其次,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于实践活动不能采取追踪观察的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最后,部分学生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实践教育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有的甚至对实践活动采取逃避的方式。这些由实践教育理念弱化引起的问题都会降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践教育法实施所需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良好的机制对于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尽管,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实施所需的保障机制有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足以保障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首先,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但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实施所提供的保障资金并不充足,严重制约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其次,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缺乏对实践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不能有效保障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安全。再次,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大学生是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仍然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但是很多高校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当作指导老师,没有受过实践教育方面的专门训练,缺乏专业性。综上所述,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实践教育途径的创新存在滞后性

实践教育法实施的途径是指实践教育法实施的过程中实践活动开展所依靠的具体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实践途径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途径保证。但是,在具体实施实践教育法时,为了简单化,众多实践教育的新途径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这既不符合现代化的特点,也不符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三、探讨实践教育法有效开展的对策

针对实践教育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具有重大作用,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强化实践教育理念,使其深入人心

要全面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必须切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以及大学生强化实践教育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领导者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为了强化实践教育理念,必须认真学习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以及相关会议精神,修正自己的认知缺陷。同时,对在实践教育法实施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校,其他学校也可组织进行学习。此外,组织实践活动的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及时对大学生给予指导,保证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指出:“各地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从形式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各地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8]。大学生作为实践教育法实施的主体,只有强化他们的实践教育理念,才能够调动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大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和作用外,还应学习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切实发挥榜样师范的力量。在强化实践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定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切实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二)完善实践教育法的保障机制

针对实践教育法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资金保障方面,高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投资资金,应科学管理、合理安排,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在资金方面给予必要的投资帮助。其次,安全保障方面,各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观念,主要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对于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特别是交通和食品方面,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再次,组织人员方面,各高校应建立专门从事实践教育方面的教师队伍,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新途径

内容是基础,方法是保证,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9]。新时期,实施教育的途径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主要包括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考察三个方面,各途径下面又包括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在巩固、强化已形成的实践教育途径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既具备时代特色又反映大学生特点的新途径。首先,情景式实践教育。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相应角色,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使其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责任感得到增强,这种功效是靠单一的说教难以实现的。其次,专业性实践教育。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专业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这使他们在服务社会、锻炼能力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提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活动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新途径、新方法,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增强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时代感,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它的吸引力,改变实践教育法实施途径单一化的局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强大的功能是任何方法都不可代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还需要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不断的研究,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课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0.

[2]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邱伟光.大学生实践教育新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1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8.

[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9.

[7]杨玉峰.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般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3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转贴于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4篇

论文摘要:为了体育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职业技能,在回顾国内外在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要素和构建程序及其实施的策略。

进人21世纪,综观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可以看出,所有竞争核心最终落在人才的竞争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使在职教师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高职业技能,以达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鉴此,亚待开发与构建一个依托教学实践,针对校本课程实践所需要的、因人而异的,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具有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连续性的在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以便教师更有效地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获得与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一、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是借鉴cbe(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展开的研究,是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体育课程顺目)的不同需要,因受训者而异地确定教师技能培训规格与标准的自我(实践)培训过程。

(一)cbe教育模式的由来

cbe是英文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的首字母缩略语,意思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主要用于对当时技术工人的再培训,以便使他们迅速掌握枪弹等武器制造的技术与技能,二战后一度衰退。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兴起,为适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加拿大等国的创造加工,cbe又得以复兴,并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职教模式而流行于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cbe教育模式传人中国,并在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这项教改试验,对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cbe教育模式的涵义

cbe教育模式重视受训者个人素质的独立发展,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它注重以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并围绕这种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管理,指导学生者学习和考核。cbe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知识(与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技能(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cbe教育模式所探索的是一项研究如何将能力培养融人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指导性的学习过程。

cbe的基本内涵就是对受训者成功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行为和能力进行指导。

二、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

能力本位在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是在cbe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职体育教师的任教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体育教师为学员,本校校长(院、系主任)为组织者、领导者,依托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培训过程。

(一)制作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

运用cbe职业能力分析((dacum)方法,对体育教师必备的技能进行具体分析,确定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能力图表。所谓dacum(develop a curriadum)是“开发一门课程”的英文缩写。它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并形成dacum表格。dacum表(参考:陈庆和。能力本位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p97一114)的左边纵向为体育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般为8一12项,每项综合能力按从易到难、由浅人深或按工作流程顺序,向右横向分解成若干专项能力,一般为6一30项。如此,全部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就构成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dacum表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分析表。

dacum表中的能力分析是否全面正确,是否严密科学,是cbe技能培训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dacum表的制作通常是由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学术委员会负责。

(二)制订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纲要

能力为本的培训纲要是以职业能力图表和技能分析为依据,以能力为主线,按照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组织与编写的。编写时需在遵守以能力为本、受训教师为中心、考核明确原则的基础上,依培训过程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排列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把握好以下重要环节。

第一,确定技能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知识栏的内容确定的,在确定时,要将各个技能之间与某个技能的知识有机衔接起来,避免重叠和脱节,确保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实践培训内容是依据技能分析表中理论授课内容所覆盖的单项技能确定的,在确定时,要使理论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依据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目的和目标,纲要应明确提出开发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的要求。实训项目和评价标准开发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受训教师知识的学习、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规律为指南,以职业能力图表上标明的技能评定标准为考核标准来进行开发。

第三,培训所需资源建议。介绍有关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

(三)开发教材、指导书和教学实验场所

第一,编写教材。依据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能力本位教材的编写须遵循直观、概括、具体、识记和迁移的原则,采用功能块的形式来实现教材的整体功能。

1.引言部分。主要功能是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的本质是构建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结构,搭接的有效性对于启动受训教师的学习是十分关键的,与受训教师原有心理结构实施搭接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呈现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之前,介绍包摄性最广、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材料,以促进与帮助受训教师的学习和确立学习的心向。

2.目标部分。主要功能是将受训教师心理结构定向。目标反映了人的愿望和努力方向,可使受训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受训教师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其受到鞭策。

3.正文部分。主要功能是构成和满足受训教师的心理结构的定向与需求。在正文中,通过生疑—思疑—释疑、再生疑—再思疑—再释疑过程,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态度养成以及迁移、整合、类化等心理结构活动,提高受训教师的素质。

4.小结部分。主要功能是品尝学习成果和进一步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其学习的动机,巩固初步构建的心理结构,为进一步迁移、整合、类化作好准备。

5.整合部分。教材中,整合功能块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功能是将知识、技能、态度通过迁移、整合类化形成能力或素质。

第二,编写指导书。能力本位指导书是培训软环境的核心内容,也是任务最重、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每项技能都要单独编写一技能学习指导书,其内容包括该项技能的概述、学习途径、学习资料和评价标准等。

1.概述部分。概述部分是把该技能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受训教师,具体包括:简述该项技能的重要性;该项技能操作水平要求;该项技能学习与其它技能学习之间关系。

2.学习途径。学习途径是指受训教师利用哪些学习资源和路径,如何学习掌握该项技能。一项技能的学习,一般要设计1一3种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或途径,以供不同水平的受训教师选择。具体包括:叙述学习途径,说明所用的工具、材料和程序;应掌握的知识;态度要求;操作步骤;评价标准。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根据技熊学习的需要,注明能够帮助受训教师掌握该项技能的学习材料(索引),如教材或参考教材、教师教案、摘录的参考资料、场地、器材设备操作手册等。

4.考核评定及标准。考核评定及标准是指该技能进行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考核标准是评定受训教师技能掌握情况的标准,是根据daclim图表上各项技能要求达到的等级来确定的。由于考核的标准既是现场要求的能力,又是受训教师学习和奋斗的目标,因此在编写时应注意考核内容要准确,标准要严格按照现场要求。也就是说,一定要把真正的能力考核出来。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5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现状、问题、思考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不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新理念。所谓新型农民应是觉悟高、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本文以偃师市为考察对象,就当地新型农民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新型农民等问题进行重点论述。

一、偃师市新型农民培训现状

偃师市下辖12个乡镇,226个行政村,总人口60.9万,农业人口51.9万,农村劳动力32.2万人,剩余劳动力11万人,全市现有耕地2.2亿平方米,人均466.7平方米。目前,偃师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2004年,偃师市开始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目标是利用3~5年时间,转移农民15万人,培训农民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偃师市农广校承担了此项工作,该校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广泛宣传发动,深入调查摸底,精心安排组织,严格目标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转移培训之路。几年来,偃师市开展的培训内容涉及务工常识、汽车驾驶、电子电器、金属焊接、机械制造、中式面点、计算机、财会、保安等十多种。从2009年开始,偃师市农广校又承担了阳光工程涉农工种培训。截止目前,偃师市共开展农民培训15.8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9.4万人,技能性培训6.4万人,开展国家阳光工程培训16715人,其中涉农工种培训11099人,考核办证率超过80%。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除此主要途径外,还有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组成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各级扶贫系统的农民扶贫培训,各级劳动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人事及组织部门的农民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等。

总之,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偃师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而且表现出如下特点:从过去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非学历教育为主;从过去以落实基础教育为主转为以短期的实用技术教育为主;从过去由培训农民自主缴费转变为政府“买单”;从过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为主转变为培训普通农民为主。

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

1.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经过各种项目的培训,帮助农民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业生产技能,提高了农民吸纳知识的能力,此外,农民应用新技术与新成果的能力明显增强。

2.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通过各种途径的新型农民培训,广大农民明显提高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勇气和信心。广大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粮食生产逐步向优质食品、瓜果蔬菜等工业原料生产、药材等多种经营发展;从过去只注重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并逐步向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生活环境改善,社会风气好转,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的科教兴村富民计划,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村民的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同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三、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少综合协调的新型农民培训规划与管理体制

目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由多部门多级别机构、团体或个人组织实施,由于缺少统一协调的规划和机制,没有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因此,新型农民培训分散经营、条块分割,各部门闭关自守,各自为政,培训内容与情况互不了解,不能相互衔接,各形式的职能范围重叠,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因此,迫切需要在中央与各级政府制定统一协调的规划,同时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协调机制,对本地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统一组织,统一培训。

2.新型农民培训基础设施薄弱

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农村基层教育培训条件非常薄弱。培训设施老化,培训方式简单,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些培训机构的共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新型农民培训的基础设施。

四、加强和改进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1.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

建立统一协调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提高投资与服务效益。利用农村生源减少而闲置的校舍统一规划,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置培训点,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长期定期开展培训。

2.加强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远大计考虑,今后有必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和比重。一是要抓好农业技术培训,特别要抓好目前农村承担农业生产实际重任的中老年农民的培训;二是抓好农民的农学类专业学历培训,使具有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经过理论学习,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成为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

3.推进新型农民培训体制和机制创新

新型农民培训是农民终身在继续教育过程,其培训时间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新型农民培训必须依靠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现在资源,努力探索新型农民培训的新途径,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4.加强农民综合素质培训,扩大培训知识面

在技能培训基础上重点辅以政策法规、禁毒防艾、安全生产、农业环保、市场经济、社会服务、当家理财、子女教育、疾病预防等综合性民生科技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单位:偃师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 偃师市统计局,偃师市2012年年鉴,2012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合作学习 劳逸结合 因材施教 身心规律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22

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针对于应试教育的概念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中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倡导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快乐地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有意识地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主客观原因,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践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时,只注重形式,并没有把握住其教育内涵。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这一数学教学上的不足,结合素质教育思想中的合作学习、劳逸结合、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完善素质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践行的具体有效途径。

一、坚持合作学习的素质教育思想

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是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贯彻落实的必经之路。合作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单方面掌控课堂的局面,使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认为,学生们在学习上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不应当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实现并不是要剥夺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而是与之互相辉映、相辅相成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实现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了解,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分为不同的组别。每组民主选出小组长一名、组员若干名。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习时遇到的重点难点分派给各个小组,让小组的成员之间齐心协力一起思考和提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增强专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是一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的数学学习模式。总之,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途径,学生在这一模式的学习中既增长了知识、又体验到合作共赢的乐趣。因此,应当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握时机、勤于使用。

二、坚持劳逸结合的素质教育思想

劳逸结合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另外一个教学法宝之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们早已认识到了教学中贯彻劳逸结合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一项国内权威的教育调查显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学习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于前三十分钟。这之后的十五分钟,都是学习效率相对比较低下的。高中数学在这时就要适时地贯彻劳逸结合的教学理念。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而且也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其实,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学记》就总结了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学记》是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藏息相辅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劳逸结合,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正课学习和游戏相结合的原则。这不仅有历史上的教育理论的佐证,而且心理学理论同样强调,学生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休息是必要的,如果学生不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的话,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学习效率将会是低下的,从心理学实验权威机构分析的数据来看并没有节省教学时间,反而是浪费宝贵的教学实践。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那些片面追究教学成绩的高中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身心规律,占用学生的课下休息的时间的做法往往弄巧成拙,是非常不可取的。总之,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将劳逸结合的精神真正贯彻到教学中来,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中。

三、坚持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思想

早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对他的七十二门徒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在今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依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指的是根据学生之间的特点和差别,有差异性的进行授课和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的好处就在于能够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此,根据一项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策略。但是,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也不是适合于所有的教学条件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下,教师要有选择性的进行使用。想要在授课时做到因材施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这个“材”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把学生们塑造为相应的人才。因此,首先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们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充分确切的了解,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制定出客观准确的教学计划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世上是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总之,因材施教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潜心钻研、认真总结、勤于实践,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7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许多学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这种提法的确涉及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尚不全面,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面的。首先从宏观上来看,即从社会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人说过,“我们民族的新一代,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从中观上来看,即从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即应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最后从微观上来看,即从学生角度来看,它的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着眼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矫正或治疗。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问题有:

(一)在宏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显或不明确

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宏观方面的目标,他们一般只认识到了其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观的社会方面的目标,所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纯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能广泛地看到它对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被应试教育所扭曲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认为学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促进升学率的提高,一切都应该围绕学习成绩,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只强调学习心理辅导,多进行学习心理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其实中观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促使实现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才不至于陷入应试教育的囹圄,才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在微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成了心理治疗

有人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只是对一部分心理有障碍或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正或治疗,而无其他。其实对学生来说,治疗、预防、发展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是究竟谁更重要呢?许多心理学家都呼吁“预防胜于治疗”。这并不是说治疗不重要,而是指要在中小学生心理还未出现障碍之前来教育他,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即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而不是等其发生障碍之后再来治疗。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甚至被誉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为此,必须树立这种新观念、新思想,并努力将之贯彻到整个学校教育实践中去。

第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中观与微观目标,而且还具有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认识到其目标的层次性,高度重视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及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都认为应从各个方面、多种渠道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究竟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形式化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实际的教育工作者们却不都这样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所推卸不掉的。因此,他们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根本不开展活动,或者只在教育检查时应付几下,完全是一种形式,而无任何实质内容,更谈不上什么实施途径。

(二)简单化

当前大家已经公认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应该是多层次的,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却并非如此,因而显得简单呆板。首先,有些实际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开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搞几次心理咨询活动而已,就像素质教育曾被人误认为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一样。从而在观念上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在实践上自然也将其简单化。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全面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当前这种单一化途径的主要表现就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因为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容易操作。教师只需像平时上课一样讲讲就可以,而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途径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只需要有一个人坐在心理咨询室里,陪学生聊聊天就可以了,也很容易操作。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还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只通过学校这一个渠道来进行,而缺乏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关于对策,笔者认为:

第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渠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渠道很多。其中,全面渗透、开设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网络等是众多途径中最基本的。必须同时发挥这些途径的综合作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第二,要积极探索、勇于实施

每所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都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充分发挥本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选择最适合本校情况和体现本校特色的主渠道,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可以这样说,足够的、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当前,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数量不够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而当前师范院校又有许多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师资,所以,当它刚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时,专业教师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是从别的岗位上抽调的或其他人员兼职的,如校医、团队干部、班主任、生物教师等。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1名咨询人员最

为合适。而在当前我国,一所学校能够配备1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都不多见。

(二)质量不高

从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得知,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团队干部兼任,有的是从班主任中抽调的,有的根本不懂心理学知识。另外有一部分心理教师是非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虽然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应用的技能却很缺乏,缺少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因此也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如下:

第一,要培养专业队伍

在师范院校有关院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此举既可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数量问题,又可以解决其质量问题。

第二,要加强师资培训

在师范院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只能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而不能满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也就成了应急之需。具体培训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首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二是普遍轮训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中关键的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评估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评估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一直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甚至没有评估。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无评估或“空白”的评估

这个问题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虽然教育理论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素质教育,但真正到了实践中,应试教育还是比比皆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因此学校的领导所抓的也只是升学率。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辅助升学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任何评估,所评估的仍然是升学率。

(二)错位的评估

在实践中,虽然绝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评估,但也有少数学校有评估。可是究竟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呢?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仍然不十分清楚。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就是评比。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就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作为特色吸引学生及家长。这样,学校的生源才会源源不断,学校才能够生存下去。

(三)评估中的具体操作

怎样评估也是一个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不管学校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条件的差别等等,一律“公平”对待,一样要求。还有就是评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即评估究竟有哪些主要指标。当前的一些评估基本上太简单化,只对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很少的几方面,这是不全面的。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是:

第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性

教育评估作为教育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非常重要。当今教育理论界已把它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发展并列为当代教育科研的三大主要领域,可见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将无从获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无从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目标将难以实现。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它的目标才会实现。

第二,要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应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强调学校之间的评比,即重在指导,淡化评比。

简述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第8篇

劳动技术课是近年来在学校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在开展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为下述矛盾困扰,一是师资的需求与短缺的矛盾;二是学科的发展与重视不够的矛盾;三是学科需要大量教、学具与财力薄弱的矛盾。上述问题得不到恰当的解决,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几年来,我们在尝试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改善上述问题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笔者认为,根据电化教学的特点在劳技教育中引进电教手段,是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即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电化教学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满足劳动即使课多样性的需求

由于劳动技术课是近几年开设的一门学科,因此,学校根本没有专门学过此学科的教师,现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而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又有多样性,涉及面比较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适应这种专业的转变,全面掌握该学科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但很多劳动技术课教师对该学科的多样性不适应,如一般的女教师在讲“洗涤”、“烹饪”、“编织”、“裁剪”等内容时感到得心应手,而讲“自行车维修”、“照明电路安装”、“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电子技术”等内容时,就感到困难重重;而男教师也存在类似问题,如一般的男教师在讲“编织”、“裁剪”内容时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是照本宣科,而电化教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我们可以把任课教师不太熟悉的内容摄制或转录成录像带,这样既可以提高师资水平,解决任课教师对教材掌握的不全面的问题,也可以保证学生有机会在最优秀的教师指导下或最优良的教学条件下学习,从而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二、电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劳动技术课的发展

对于劳动技术这门课程,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它不够重视,他们把学习的立足点放在升学上,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就能考上理想学校,劳动技术课学的再好也不能起到作用,这些人没有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技术课就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想解决对劳动技术课不重视的的问题,除了要讲清意义、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外,笔者认为,在劳动技术课中引入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改善学生对劳动技术课不感兴趣的现状。电化教学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他可以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把所讲的对象化繁为简,由虚到实、变快为慢、化静为动。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以生动逼真的形象和特有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把学习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就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由于电教手段能把学习内容按学生最易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由于知识是以形象化的信息进行传递的,所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以经久不忘。如在讲授《家用电器的维修和保养》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如用实物作为教具,如果不用实物而用采取老师干讲的办法,效果肯定不够理想。如果采用投影、幻灯合伙录像的方式,就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洗衣机、冰箱的构造,在这样的条件下再讲解如何使用它就会变得轻松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很深刻。另外,电教教材色彩逼真、音形并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活跃思维、增强记忆,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电化教学对劳动技术课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电教手段可以提供理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典型范例,学生在时间中遇的难点,可以通过反复播放、观察和分析范例,直到弄懂为止。由于电化教学具有灵活多样随时可用的特点,只要条件允许,这一过程可以在课内、课外,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扩大学习劳动技术的范围,是劳动技术课得到深入发展。

三、电化教学的经济可行性,有利于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