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利工程勘察

水利工程勘察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31 10:49:55

水利工程勘察

水利工程勘察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地质勘察技术不断的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但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冗杂的勘察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展不够全面,勘察质量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确保地质勘察的质量,确保勘测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勘察基础,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工,确保施工中不会因为地质问题带来相关的施工隐患,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2]。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地质勘察的质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地质勘察质量不过关,数据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必然会给水利水电工程但来极大的影响,使得水利水电设计出现失误,导致施工存在问题,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中,仍旧有着一些问题,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效果。(1)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些环节无人管理,资料归档处理不够规范,资料管理混乱。(2)勘察周期短,且不合理,使得勘察工作量不够,不能对满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需求,勘察点设置的不够合理。(3)在制定报告时仅仅对地质问题进行提出,并没有做出适当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而这些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原因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勘察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而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是在冬季进行集中施工,而且工期比较紧张,这就使得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周期短,勘察强度大,极易发生为抢时间而尽量减少工作量[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到地质勘察工作区,面对这种情况和勘察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同时勘察市场中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勘察企业想要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地质勘察质量,规避安全隐患。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想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就要对水利水电地质勘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不会出现由地质勘察质量引起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

(一)准备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建立勘察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地质勘察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关的勘察方案和勘察质量控制方案,并提前对勘察地区的地质情况、交通情况、地震资料都进行分析,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做好准备工作。管理人员要提前对天晴情况进行分析,并列入勘察方案中。面对突发状况要采取尽量不影响工作的解决办法,从而确保不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地质勘察的质量。

(二)勘察过程中

1.强化野外勘察管理,加强勘察人员的技能和素养

加强对野外勘察的管理工作,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为之后的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有力的设计基础,将环境影响要做到降到最低。并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勘察记录的责任感。注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地质勘察质量。还要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适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同时规范勘察中的管理和勘察过程,加强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原始数据管理,选择合理的勘察点

要加强对原始数据的控制,规范原始数据的要求,加强对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同时在勘察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勘察点,确保任务的改变勘察点能够有效的反映地区的地质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选择适宜的勘察方法,将多种勘察方法运用到勘察中,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水利水电勘察的质量。

3.控制钻进取样样品质量

钻进取样是地质勘察中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通过钻进取样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力学参数。而取样的技术、和钻进的方法对样品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采取能够有效反应该地区实际情况的采样区。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采样方案和技术进行采样。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采样方法,并做好防震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4.原位测试质量管理

原位测试是测定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成员的一种测定手段,动力触探试验是原位测试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在进行原位测试中需要测试人员需要熟悉实验操作标准,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从而降低因操作问题带来的勘察质量结果不过关。

5.水文地质试验与地下水监测

水文地质和地下水是地质勘察中最常见的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施工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岩土层的透水性和工程渗透的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试验。在地下水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取样,确保勘察结果的质量。

(三)地质勘察后

在勘察完成后需要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对原始数据进行归档分类。并对水利水电施工地区做出合理的地质评价,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提出对应的措施,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查的质量管理是关乎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质量管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质量提升,确保不会出现因勘察结果质量不佳带来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方法探讨[J].工程科技,2013:28

[2]张惠玲, 张晓今,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2:(04)

水利工程勘察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比较;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研究内容、水利水电与建筑行业的岩土/地质标准、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方面详细的分析了两者地质勘察的不同,切实说明了二者地质勘察工作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1 内容方面的对比

工程地质学指的是专门研究人类工程以及地质环境作用的一种科学,运用地质学,特别是构造地质学相关理论去处理工程地质问题[1]。这一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工程和地质环境、地球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地质问题。岩土工程指的是土木工程中有关岩、土处理、使用、改造等的科技,主要针对基础、洞室、边坡等进行研究,这三者的变动、稳定或者渗流就是岩土工程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2]。工程地质学所要研究的对象范围远远大于岩土工程。前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各项工程设计、规划、施工提供足够的地质资料参考,由此给予工程建设一定的地质保障。基于此,需要为工程建设选定地质较好的施工地址,对于地质具有一定问题的工程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固地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需要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地质问题,以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和附近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岩土工程需要对岩土性状、力学行为、岩土体给工程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岩土体性状、人类生存环境的改造等展开研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由此可知,工程地质包含在地质学内,属于地质学一个分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应用类科学,发展相对成熟。岩土工程属于土木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从本质而言,属于工程技术的一种。岩土工程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其相应的含义、内容、范畴、理论、技术、风险都需要进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工程地质工作相关人员为地质师,该项工作偏重于针对地质现象、地质规律、地质和工程二者的作用和联系的研究。利用工程地质勘察活动明确地质条件、寻找地质问题、选择适当的工程施工场地、分析工程建设对地质造成的相关影响。岩土工程工作人员为岩土师,注重怎样利用工程目标及其地质条件,建筑满足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工程,有效处理工程建设面临的岩土问题。所以,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二者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从本质上二者天壤之别。岩土工程可认定为工程地质学的分支,但是相反的,使用岩土工程表示工程地质就非常牵强。但是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面临非常重大的考验,工程地质学进行易名,更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开始称作岩土工程勘察。

2 水利水电与建筑行业的岩土/地质标准的对比

2.1 建筑行业工程岩土标准

建筑行业工程岩土标准属于一项较大的地质标准体系,其中含有JGJ、CECS、GBJ等130多册,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分别为60和10册,大致占标准体系总册数的40%左右。这一标准体系具有下面几个特点:其一,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市政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其二,标准规范全面,内容系统而广泛,含有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测[3]。其三,这一标准体系的编写人员主要有国家建设部下属的勘察院以及科研院等,编写水平先进、非常实用。但是工程岩土标准很多都和混凝土存在密切的联系。

2.2 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地质标准

从数量规模上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岩土标准和建筑工程相差较多,总计41本,但是国际规范共有9本,同时很多和工程岩土部分。相关标准具有下面几方面特征:其一,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比如三峡水利枢纽都是世界级工程。这些大型的工程建设必然会对地质和岩土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坝基坝体稳固性、变形、地下围岩等都提出全新的研究课题,由此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及时的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岩土标准的水平和先进性。其二,标准、技术应用最早。水利工程中最早使用土工合成材料,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行业标准;最早在试验中引进标准,当前已经是各项工程勘察工作必须做的基础性的原位测试;最早使用菲迪克条款,这项条款而今已经成为国内进行工程建设一项基本的管理标准;在工程勘察中最早使用ASTM土分类标准,现在该项标准已经得到全面实行。其三,岩土分类、室内试验标准系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4]。其中含有工程岩土分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等这些都对国内各个行业章程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到位的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标准中含有更为细致的土木仪器检验规程、岩石试验规程等多项标准规范。其四,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地质具有非特殊的要求,其配套的规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比如,地质勘察、地质测绘、物探、坑探、压水抽水试验、施工地质勘察等。其五,现在江河的堤防工程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规范等。建筑岩土标准体系庞大、数量多,但是如果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简单,最后相关也就只有一个点。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都是建设在河谷或者峡谷的位置,工程一般都是一个枢纽,这一系统含有大坝、库区、水电站、水闸等多个项目。建筑工程勘察主要集中于地质质量、土的承载力、土的沉降、地下水、基础等,常常采用钻探的勘察方式,很少涉及到物探的方式。利用静探、钻探、等方式提供相应的标准值。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非常复杂,通常涉及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条件、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沉陷渗流、地基承载力、建筑材料等,勘察工作需要根据相应规范使用坑探、钻探、物探三种方法组织勘探活动。通过触探、钻探、岩体应力测试、高压压水、地下水动态观测、注水等工作,对工程地质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值。

3 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方面的对比

从本质上分析,两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实现全面勘察之后,经由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形成一定的岩土工程勘察蟾妫各个地区就此编制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标准,已经较为规范,很多工程都已经存在软件编写报告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半自动化程度。水利水电工程报告的编制仅有一项勘察资料内业管理规范,编制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仅有简单的章节顺序。由于各个工程地区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分析论证时需要按照工程具体的情况进行文字章节,再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以及表格辅助说明等。我们从勘察报告中可以看出一个编写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勘察报告校对人、技术工程师的态度;还可以通过工程地质图纸体现出制图者本身的专业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我们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多方面的差别。在岩土/地质标准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更加严格。关于地质勘察报告,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具体标准的格式,而建筑岩土工程则相对规范、标准,且已经形成半机械化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升泉,孙来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岩土勘察之别[J]. 山西建筑,2007,18:76-77.

[2]刘凡熙.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199.

水利工程勘察第3篇

农田水利主要是灌溉和排水,兼及中小型河道整治,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田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农牧供水等。由于各农业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千差万别,需要进行农业水利区划和相应的灌排系统规划。勘察工程是水利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对整个工程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农作物种植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物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不同地区都有其事宜的农作物。通过前期勘察可以熟悉地区的生态地质情况,弄清农田区适合种植哪些品种的作物,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物种以创造预期的收益[2]。水利工程勘察掌握地质条件之后,向施工单位反映农田区存在的地质问题,拟定水利建造方案时可避免地质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引起的水利病害。勘察工程作为水利建设的一部分,其不仅是对原种植区实施系统性地勘探,更是为了指导水利项目作业,帮助施工人员控制好农田水利的施工质量,保证水工建筑物输水、排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勘探工程收集了大量与农田建设相关的数据,提供给施工单位后编制出与农田区相配套的建造方案。经勘查数据分析,综合地指导了农田灌溉区设施的改造,方便了现场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水资源是农田种植的必备条件,持续供应水资源有助于提高种植区作物的产量、质量,协调了周边农业用水地高效分配。勘察工程利用现代勘测科技,对农田各方面条件实施详细地勘察评估,以效益优先为原则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例如,渠道是灌溉区输送水资源的关键设施,勘测工程对水利渠道的分布、线路、位置等都进行了详细地规划,正式运行后提高了水资源调度的效率,协调了农业用水的科学分配。

新型水利勘察系统的应用分析

由于水利工程结构的复杂性,施工单位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规定拟定施工计划,并且通过相关的勘察检验工作,引导现场作业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传统水利勘察仅简单的安排人员操作,并未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影响了水利勘察的成效。笔者认为,勘察单位要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勘察系统,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农田区的地质状况。新型勘察系统的具体流程:地质勘探系统由多种软硬件设施构成,其将信号接收器、发射器等设定在收发信息的两个端点,由用户执行拨号方式实现数据传输。不同勘探工程的操作目标不一样,各个企业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收集实用信息是水利勘察系统处理的基本流程[3]。例如,勘察人员要结合现场测量所得的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平台记录每一项数据的内容,保证了水工单位有足够的工程信息量。地质勘察系统偏向于图像格式信息的应用,使用地质图像反映出水利工程建设的实况。地质勘察系统应用阶段,要经过数字处理平台筛选、分类原始数据,农田水利信息筛分的各个内容是互相有联系的,而不同信息之间也要经过相应的转换,这是水利勘察作业的必经环节。地质勘探系统配备的计算机带有转换器,可以把数据转变为适合图像生成的信息,加快了水利勘察信息处理的运作流程。农业水资源开发中,前期勘探是对地质状况的综合考察,勘探系统收集到数据信息后要经过多道程序处理,才能制作成最清晰的水利信息内容。处理数据信息时,计算机编程人员应注重数字编码的调整,尽可能使最终生成的处理结果清晰度达到最高,使灌溉区种植活动有明确的参考指导。例如,勘测系统建立数字模型之后,将水利信息录入数字模型而展开分析,降低了人工分析引起的失误率。勘探系统对数据信息自动化处理之后,要对生成的工程信息进行检查核对,避免错误信息而误导了现场施工作业。农田水利勘探系统改变了过去地质信息获取的方式,由数字化勘测仪器连接数据中心,便能高效率地完成勘测作业。存储是数字勘探系统操作的最后一步,原始数据经处理后要存储在预定的数据库中,方便施工单位对水利信息的调动与分析,这是加快水利期勘察工程建设的实用对策。

基于勘测工程的水利施工管理

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还需注重多方面的管理,以保证项目施工取得预期的成效。增加农业投入,继续兴修农田水利工程,逐步扩大灌溉面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广应用新技术,厉行节约用水,包括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发展低造价喷灌、滴灌,大力推广管道输水灌溉等,提高灌溉效率[4]。加强排水,重视盐碱地、沼泽地和冷浸田的改良以及除涝、治渍工作,促进农田水利进一步发展。

水利工程勘察第4篇

【关键词】地质勘察;勘察设计;问题处理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项目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逐年加大,水利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广度难度都日益增加,对项目的前期策划、论证和决策,从勘测、设计及施工运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勘察设计工作,倘若勘察设计中出现问题,就难以保证整体项目的进度和工程质量。在水利工程实践过程中,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笔者在长期从事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发现并思考了几个常见问题,在此抛砖引玉地几点体会简述如下:

1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应严格把关

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逐步发展过程中,很多工程放宽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范围,勘察设计单位正迈向开放型、竞争型、公平型的全新自主发展模式。近年来,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年增多,水利勘察设计市场也日趋活跃。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水利工程察设计单位实行准入制度,但部分地区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最终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无证、越级承揽勘察设计业务、粗制滥造勘察设计文件等情况,近年来,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尤其是中小型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整体质量有所下降,有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和人员伤亡等事故的隐患。

1.2 勘察设计工作缺乏完善的行业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主要是服务于水利工程、枢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整体建筑形式以及工程项目资金总量等问题,在水利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和工程预算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判断勘察设计结果和方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行性可能出现偏差,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水利工程设计图的绘画,最终制约工程项目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另外,很多勘察设计单位还没有完全建立企业化的管理体系,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以收入和利润为单一考核衡量指标的现象,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导向,与行业发展相比在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1.3 勘察设计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一方面,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了解不够,另一方面,相关专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不够,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设计人员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察技术要求,有些工程设计人员直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1.4 技术标准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是实现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技术标准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标准规范的编制政出多门、缺乏协调、难以统一;标准规范的修订滞后于新技术发展及国际水平,且新老标准衔接交替期过短;勘察设计标准规范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影响我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

勘察设计工作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则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准绳。这几年,我国工程建设突飞猛进,新开工工程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但工程质量和安全仍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提高勘察设计的质量水准、进而从勘察设计的角度促进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的提升,仍然是需要持续探讨的命题。

1.5 勘测设计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项目业主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提交了可研报告,马上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没有合理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造成工程投资控制不住,设计方案修改,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更严重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2 几点对策

2.1 加强水利水电勘察标准化作业

水利工程勘察工作标准化作业的加强,主要体现在勘察任务目标的明确、勘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勘察结果的具体分析和验证等方面。在进行水利工程勘察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管理文件和条例的要求来展开工作。水利工程勘察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中间检查环节的次数,确保勘察资料的质量和完整性,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的现象。同时,水利工程勘察单位要做好勘察资料的验收和总结评价工作,对不足或不准确部分要及时补充或返工,确保资料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设计工作的整体需求。

2.2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标准化作业的加强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作标准化作业的加强,主要表现在设计图纸的清晰、合理、可行程度、设计工作与实际施工情况的相符程度、设计中关于工程预算的审核等方面。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设计的标准化作业,要求设计工作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建筑模式、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策划、论证,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较为丰富的科技元素、现代元素。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工程项目建设原则 在保证工程施工成本最低化的基础上,还应尽量保证设计中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应符合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工程的实际效果和满足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

2.3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新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等问题。

2.4 加强管理,提高勘察设计标准规范的水平

水利工程勘察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查;岩土治理

前言

水利地勘可以影响一个工程的建设工期、运行安全以及工程造价,所以在勘察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地下水的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地勘与岩土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或者是防治的措施,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可靠。所以在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下,要不断将先进的水利工程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查明影响水利工程的地质因素,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勘察质量与标准,并且提出科学的建议,对后续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正确指导。

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简要概述

1.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场地进行调查和研究,除了需要了解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情况以外,还要能够根据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必要的资料,同时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还包括以下这几方面,先要针对地表动态水文活动的情况,来观察它对地质工程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由于地下水都会对地质工程结构带来破坏,所以要对相应的破坏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且可以通过搜集来的数据进行观察,因为水利工程事关人们的居住环境,所以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居住特点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其次区域构造稳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他可以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由于阶梯水库的地质条件也不同,所以更要注重合理安排查明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问题,其中包括导流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区域周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对生活用水的调查。

1.2地质勘察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增多,但是地质勘察工作从开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却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水工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建设在地面上,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就不仅要注意到地形地质条件,还要注意到不良地质对水工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否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从而降低了工程效益,并且在出现意外时,由于地质资料不完善从而不能及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所以有必要在工程建设之前就关注到地质勘查,保证在险情发生时做好抢险工作。

1.3岩土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岩土工程有时会出现水位上升的现象,它往往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小的影响,虽然水位上升的原因不明确,但大多数都是地质原因,潜水位上升是主要原因,其他的原因还包括含降雨量和气温还有人为因素,水层结构和水文气象因素,灌溉和施工等,所以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都会导致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频繁升降会对地质勘察带来危害,不稳定的水位会导致岩土不均匀的膨胀,会不断导致地裂从而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最后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安全。

2.对地质勘察和岩土治理的方法

2.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勘察方法会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这些不同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实验、工程地质实验和工程地质检测等,虽然因为原则相同,一般都是坚持点面结合,由点到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勘测原则,但是因为地形的不同,还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要因地制宜。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实验顺序来进行工作。在实际的情况下,还会遇到地形复杂的地方,这时要在保证勘验的同时灵活多变,结合适当的方法完成勘验工作。

2.2地质勘察中具体工作的要求。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的四个方面,不同的勘察阶段都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并且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做好相应的书面文件,文件中要明确设计的不同阶段和意图,还应该配上相应的工程图,从而明示出勘察的内容,对于那些野外的勘察,要在开工之前先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施工,并且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案,绘制出工程地质勘查的大纲,其中应当包括勘察的目的概况阶段,地区的地形地质,工作内容的方法和工作计划,以及计划完成的预计时间,经费,资料的种类,示意图等。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勘察,要符合这些要求,测绘的比例尺应根据工程特点,勘察阶段和场地的地质条件选定,并且每一个部位都要有露头观察点或勘探点,并且应当针对不同的地形和岩土条件进行物探技术,并且岩土试验应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二者相结合的方法。

2.3加强水利工程中对岩土的治理。要想加强对水利工程中对沿途的治理工作,就应当明确队工程地质勘察的水文及地质的评价。现阶段,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查的书面报告中,在对地下水对岩土导致的危害和作用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忽略基础设计和对施工的需求,所以要加强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且加强对地下水与岩土土体以及建筑物之间关系的研究,根据地下水对岩土的影响,及时的对可能出现的危害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要加强对不同地基的分析和确认,并且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地调查好水文地质问题,充分的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由于水文地质勘察是治理岩土问题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首要因素,提高对岩土的认识。因为岩石和土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建造的材料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岩石和土经常会出现裂隙和孔隙,因此,要想要做好水利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就需要对岩石的裂隙性以及土的孔隙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察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务必要对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查与岩土进行治理,促进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好的设计,并积极的为施工提供详尽的资料,并且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既能够减少施工造价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周期,从实践出发,为工程的效益发挥和运行管理提供保障,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地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勘察第6篇

关键词:水利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结合岩土勘察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具体案例的详尽分析得出,在岩土勘察工作中抓住几个主要问题开展勘察工作。对于相关技术人员而言,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也是一个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假设岩土勘察获得的结果不能够符合建筑的具体要求,那么就会被退审。退审后需要进行补充勘察,并且重新编写勘察报告。所以水利工程勘察中,紧紧围绕勘察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岩土勘察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水利建筑中岩土勘察工作的分类

勘察所要获得的数据一般指自然界状态之岩土体的强度、均匀性、稳定性三个方面的物性特征,即指岩土体的结构强度及均匀性、分布厚度、分布范围几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1.在平原地区,由于由松散堆积物构成的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所以勘察设备以轻型钻机和静力触探为主,但要根据实际地层或场地条件来确定使用哪一种或两种设备同时使用。如在以中密一密实程度的砂性土和硬塑一坚硬状态的粘性土构成的地层中应以轻型钻机和标准贯人原位实验为主进行勘察,而在以稍密程度的砂性土、软塑一流塑状态的粘性土、新近沉积土和人工填土及海湖相沉积的淤泥和淤泥质土构成的地层中,则应以静力触探设备、十字板剪切或轻型动力触探实验为主进行勘察。

2.在由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除强风化地段岩石的强度低而近似于土质地层可以采用常规的勘察手段外,由于原位测试手段和常规的土工试验手段不再有效,所以只能采用岩芯钻探钻进工艺,试验数据则采用岩石的压、剪、折三项物性指标。强风化岩石地层,由于其尚存在一定的强度,除钻进可以采用常规的轻型钻探设备外,由于取不到原装试样,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亦派不上用场,所以只能采用重型原位试验来取得该类地层的力学实验数据。

3.在卵砾石地层中,由于原装试样更难取得,且钻进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性较差,漏水使回转钻进工艺不能使用,所以只能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工艺或泥浆护壁牙轮钻头回转钻进工艺实现成孔,并分段进行重型原位触探试验取得该类地层的力学实验数据。

二、关于水利建筑中岩土对水利地质勘察影响的要点分析

1.工程所在地历史上有过多次非常剧烈的地壳变动,因为曾经出现过规模较大的岩浆侵入和岩浆喷发现象,北东成带形成。在北西分割带则构成了虽然复杂景观。可以说对于本区域的形成,北东向构造体系发挥了主导型的作用,断裂带主要是伊兰―伊通断裂带。按照历史资料的显示,区域内在历史上一共有三次三级以上震级的地震发生,而三级以下的地震则有10多次。1966年发生过一次震级达到5.1 级的强烈地震,区域位于应力集中的地方。按照资料察看活动构造带和构造复合的地方,可以发现在近晚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活动性。但是活动的程度有限,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地貌形态上属于第二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支流伊丹河阶地,形成于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构成了基底,覆盖层达到了6~7m这样的厚度,主要为夹杂了圆砾夹层的粉质粘土。

2. 地形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类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季节的气候情况大体如下:春季多风,非常干燥;短暂的夏季多雨,而且比较温暖;漫长的冬季非常的寒冷,一年内的平均气温介于4.3℃~6.7℃之间,7月份的时候区域内的平均气温大约为23℃,1月份的时候区域内的平均气温低达-14℃。冬天多刮西北风,夏季则是南风,春天盛行西南风。随季节不同,风速变化非常的明显。春天的时候,风速的平均水平达到了每秒3.8 m,最大的时候每秒有30m。年均降水量介于471.5~878.6 mm 之间,降水不是很稳定,不同季节之间有很大的变化,年内分布非常不均匀。汛期通常是从6 月~9 月,这段期间的降水量占据了全年的76%,一年内的日照时数一共大概有2589h。

3. 对地基做出分析勘探结果告诉我们,整体上结构简单,可塑粉质粘土层呈连续分布的状态,厚度上变化比较大。但是圆砾层在分布上则是不均匀的,软塑粉质粘土层呈连续分布,厚度变化很大。全风化泥岩层分布稳定,厚度也比较平稳。依据场地的具体地层结构的不同,与工程特点紧密结合,选择的基础地基为桩基或者天然地基,这两个都适合。支护基坑边坡以及工程降水地基选择的为天然的,基坑深度介于6~7m之间,对基坑通过边坡支护确保其稳定性,支护方法选择是土钉与钢筋网喷混凝土相结合。因为底板在地下水面以下,所以开挖基坑之前,首先要降水,降水的具体方法选择的管井式。这个过程中需具相关资质的单位才能够承包相关的工程,包括设计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

三、关于水利工程中岩土工程勘治理的有效措施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利用物探技术来连续增加测量点,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钻探以点带面的地质分析方法的不足,提高对地质岩土工程的检测精度,如对地下洞穴的探测、对断层结构的探测、对不明物体的探测等,同时工程物探技术在使用成本及耗时上对地质条件的限制较少,又能够提供较高的勘探精度,为此,在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工程物探技术是赢得勘察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际工程勘察中,弹性波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它利用不同介质对弹性波的传递特性来揭示出地下的物体界面,当地下物体的界面物性发生较大变化时,就会对弹性波表现出动力学和运动学不同的异常特征,并以此来判断地下介质的物性和特点,其次电磁波技术和电法技术的应用,利用对地质进行雷达勘探和高密度电法技术,也可以实现对建设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的进行详细的动力参数分析,从而获得对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有效依据,在水利工程勘察工作中,岩土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地下水位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因为地下水位的升降关系到岩土工程是否安全可靠,进而关系到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位升降变化的幅度远远超出了天然变化,给岩土安全和岩土治理带来严重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来越重视。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的勘察质量,在水利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总结出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并进行了浅入的剖析。

参考文献:

[1] 艾则孜江.山区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斜坡勘察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10):145-148.

[2] 张云霞.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设计[J].民营科技,2010,(11):156-159.

[3] 蔡汉辉.对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一些看法[J].科技风,2010,(20):133-136.

[4] 尧林,彭小平,朱启龙,陈柳柳,曾昌海.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在不稳定斜坡勘察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12,(2):140-143.

[5]王辉,高福华.隧道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勘察与预测[J].交通标准化,2010(7).

[6] 陈利伟.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55-57.

水利工程勘察第7篇

1 水利工程勘测的定义,任务与内容

1.1 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定义

对水利建设场地及有关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

1.2 地质勘测的主要任务是查明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所需的防治措施与与建议,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运行安全、建设周期和工程造价。

1.2.1 规划阶段要了解河流或河段的区域地质和各规划方案的基本地质条件,初步分析第一期开发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普查天然建筑材料。

1.2.2 可行性研究阶段要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对区域构造稳定性作出结论,选择坝址并确定基本坝型,对库、坝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初查天然建筑材料。

1.2.3 初步设计阶段要为确定主要建筑物轴线、形式,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库区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提出各项长期观测网的设计,详查天然建筑材料。

1.2.4 技施阶段除补充必要的工程地质勘察外,主要是进行工程地质专门性问题的研究,完善观测系统,通过施工开挖核实地质资料并进行施工编录。

2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有

2.1 工程地质测绘法。

2.2 工程地质勘探(含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2.3 工程地质试验和工程地质监测等。勘察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勘察任务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综合采用各种勘察方法。布置勘察工作,必须遵循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由地表到地下,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的原则,坚持先测绘后勘探、试验的工作顺序,以免遗漏重要的地质现象。

3 水利工程测量选用的技术种类

3.1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处理图形、图像、空问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能自动制作平面圈、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水利测量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系统。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3.2 引进并应用全球定位系统

如今,GP$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可以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涓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使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3.3 使用最新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同题的调查与研究。

3.4 运用工程物探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由于地球物理层所成像技术(et)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组成,工程物探技术我国实施较晚,但一经运用确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效率。

4 坝址选取的工程地质勘察

坝址选择时,工程地质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以及建筑材料等。

(1)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2)地形地貌状况;(3)岩土的性质;(4)地质构造;(5)水文地质条件;(6)物理地质作用;(7)天然建筑材料如何。

5 认真做好地质调查和相关工作

(1)针对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2)针对岩溶的调查;(3)大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4)针对岩土工程开挖面的地质编录;(5)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6 提高水利测量水平的对策

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做好测量工作是工程的质量保障。

6.1 认识测量工作是一切工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在工程中起指导作用,测量人员要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要彻底铲除敷衍的思想,避免测量出现自我捏造数据的现象,树立高质量、高标准观念。培养质量取胜的思想,将一丝不苟的思想贯穿于测量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6.2 加大高科技仪器的引进

水剥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对施工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远远达不到工程需求,有些仪器由于误差太大已经被淘汰,企业要及时引进先进仪器。提高测量水平以适应快速,高效发展展节奏。比如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6.3 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其影响。但是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弱其影响,以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同时应绝对避免在测量成果中存在错误,一般来说,当我们使用全站仪对实际丁程进行测量放线放样时,首先要对全站仪到指定的校正仪器的机构对全站仪进行校正,并出具校正报告。

6.4 提高测量人员综合素质

高科技的仪器需要专业人员正确操作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测量工作既辛苦,又需要专业水准高。对测量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他们使用、维护、保养等技能决定仪器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要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使他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认真负责,对工作精益求精。

水利工程勘察第8篇

    【论文摘要】通过结合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不仅要了解地质也要了解设计,同时应当对工程地质的相关问题提出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坝址。

    1.引言

    水工建筑物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水工建筑物的建成,而使广大范围内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引起水库岸坡再造、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在坝址选择时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物拦水坝的地质条件外,还应研究包括溢洪、引水、电厂、航闸等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2.坝址选取的工程地质勘察

    在自然界中,地质条件完美的坝址很少,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枢纽,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更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所谓“最优方案”是比较而言的,最优坝址在地质上也会存在缺陷。所以在坝址选择时,应当考虑不同方案,并采取改善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因此,地质条件较差,预计处理困难,投资高昂的方案,应首先被否定。坝址选择时,工程地质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以及建筑材料等,还要预计到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下面分别论述。

    2.1 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坝址或要开发的河段,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区域场地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地震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坝址和坝型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地震烈度由地震部门提供,但对于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专门力量解决区域稳定性评价。

    2.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是确定坝型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它对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有制约作用。狭窄、完整的基岩“V”型谷适合修建拱坝,宽高比大于2的“U”型基岩河谷区宜修建混凝土重力坝或砌石坝。宽敞河谷地区岩石风化较深或有较厚的松散沉积层,一般适于修建土坝。不同地貌单元,其岩性、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河谷开阔地段,其阶地发育,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往往存在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古河道往往控制着渗漏途径和渗漏量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

    2.3 岩土性质

    岩土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来说十分重要,对坝址的比选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首先要考虑岩土性质。修建高坝,特别是混凝土坝,应选择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而抗水性强的岩石作为坝址。我国已建和正在施工的70余座高坝中,有半数建于强度较高的岩浆岩地基上,其余的绝大多数建于片麻岩、石英岩和砂岩上,而建于可溶性碳酸盐岩、强度低易变形的页岩、千枚岩上的极少。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岩土的建坝适宜性及其主要问题作简要概述。

    (1)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一般致密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是修建高混凝土坝最理想的地基,其中尤以花岗岩类为最佳。这类岩石需注意它们与围岩以及不同侵入期的边缘接触面,平缓的原生节理,风化壳和风化夹层的分布,选坝时避开这些不利因素。

    (2)喷出岩类强度较高、抗水性强,也是较理想的坝基。我国东南沿海、华北和东北有不少大坝坐落在这类岩石上。喷出岩的喷发间断面往往是弱面,存在风化夹层、夹泥层及松散的砂砾石层,还有凝灰岩的泥化和软化等,对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透水性很强,在选坝时也须注意研究。例如:桑干河干流上的山西省册田水库大坝坝基为新生代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极发育,坝基及绕坝渗漏严重,影响着水库效益。

    (3)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等,强度高、抗水性强、渗透性差,也是较理想的坝基。但是在这类岩体中选坝址,必须注意片理面的各向异性及软弱夹层的存在,选坝时,应避开软弱矿物富集的片岩(如云母片岩、石墨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在浅变质岩的板岩、千枚岩区,应特别注意岩石的软化和泥化问题。

    (4)沉积岩中,以厚层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为较好的坝基。这类岩石坝基较岩浆岩、变质岩的条件复杂。这是因为在厚层硬岩层中常夹有软弱岩层,这些夹层力学强度低,抗水能力差,易构成滑移控制面。碎屑岩类如砾岩、砂岩等,强度与胶结物类型有关,一些胶结物在水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溶解、软化、崩解、膨胀等。在构造变动下往往发生层间错动,经过次生作用易于发生泥化。在坝址比选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问题。此外,碳酸盐岩的岩溶洞穴和裂隙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渗漏。

    另外,在坝址比选中,河床松散覆盖层具有重要意义。修建高混凝土坝,坝体必须座落在基岩之上,若河床覆盖层过厚,就会增加坝基的开挖工程量,使施工条件复杂化。所以当其他条件大致相同时,应将坝址选择在覆盖层较薄的地段。有的河段因覆盖层过厚,只得采用土石坝型。比选松散土体坝基的坝址时,须研究渗漏、渗透变形和振动液化等问题,而且应避开如淤泥类土等软弱、易变形土层。

    2.4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坝址选择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对变形较为敏感的刚性坝来说更为重要。在地震强烈活动或活动性断裂发育的地区,选坝时应尽量避开或远离活断层,而位于区域稳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上。在选坝前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区域地质研究,查明区域构造格局,尤其要查明目前仍持续活动或可能活动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和错动速率,并预测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及震级。国外有些水坝就因横跨活断层而坝体被错开或致垮坝。地质构造也经常控制坝基、坝肩岩体的稳定。在层状岩体分布地区,倾向上游或下游的缓倾岩层中存在层间错动带时,在后期次生作用下往往演化为泥化夹层,若有其他构造结构面切割的话,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在选坝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缓倾岩层的构造变动一般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陡倾甚至倒转岩层,由于构造形变强烈,岩石完整性受到强烈破坏,在选坝时更要特别注意查清坝基内缓倾角的压性断裂。总之,要尽可能选择岩体完整性较好的构造部位作坝址,避开断裂、裂隙强烈发育的地段。

    2.5 水文地质条件

    在以渗漏问题为主的岩溶区和深厚河床覆盖层上选坝时,水文地质条件应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从防渗角度出发,岩溶区的坝址应尽量选在有隔水层的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的河段上。同时还要考虑水库有否严重的渗漏问题,库区最好是强透水层底部有隔水岩层的纵谷,且两岸的地下分水岭较高。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这就要求仔细分析研究岩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

    2.6 物理地质作用

    影响地址选择的物理地质作用较多,诸如岩石风化、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但从一些水库失事实例来看,滑坡对选择坝址的影响较大。在河谷狭窄的河段上建坝可节省工程量和投资,所以选择坝址时总希望找最窄的峡谷段。但是,峡谷地段往往存在岸坡稳定问题,一定要慎重研究。如法国罗曼什河上游一坝址,地形上系狭窄河段,河谷左岸由花岗岩和三叠纪砂岩及石灰岩构成。右岸是里亚斯页岩,表面上看来岩体较完整,后经钻探发现页岩下面为古河床相的砂砾石层,表明了页岩是古滑坡体物质,滑坡作用将河槽向左岸推移了70m。因而只得放弃该坝址而另选新址。

    2.7 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也是坝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坝体施工常常需要当地材料,坝址附近是否有质量合乎要求,储量满足建坝需要的建材,如砂石、黏土等,是坝址选择应考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对工程的质量、投资影响很大,在选择坝址时应进行勘察。

    3.结语

    从实践表明,选择坝址是水利水电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在选坝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择一个地质条件优良的坝址,并据此合理配置水利枢纽的各个建筑物,以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因素、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