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3 17:47:42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1篇

关键词:中医康复;优势;特点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11-01

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国粹,其中中医康复医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医疗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正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康复学。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进展变快,中医康复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优势也日渐明显,它必然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中医康复学的概述和特点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用医学手段达到预防、恢复或代偿患者的功能障碍伪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在医学手段中,以应用物理因子为主。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疾病引发的功能障碍,应用评估和康复等手段,达到使病人回归社会的目的。

1.1 康复医学的对象: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病患者,有老年病的人群。中医学中没有独立的康复医学学科,但有中医的康复疗法的理论和丰富实践。“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解:“康,安也”《尔雅释言》解:“复,反也。”是指恢复平安、健康,是疾病的治愈和恢复,非指现代的康复医学。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功法训练、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 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修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属于第四医学(康复医学)。

1.2 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中医康复有一个显著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形神兼顾,全面康复的观点。第二个基本观点是功能康复观,强调加强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的观点。第三,康复预防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强调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1.3 中医康复疗法的组成:传统康复疗法有两大部分组成,内治法,即内服药物;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手法功法外治法。

1.4 中医康复疗法特点:中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立体的,将健康与疾病看做一个整体,对于人体的认识着重于功能,因此康复的重点也在于功能的康复。中医治病主张综合治疗,内外兼顾。中医重视外治法,针法,手法,功法等,特色鲜明。

2 中医康复学的优势

中医康复学有其特点也有其特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它强调整体康复与辩证康复相结合。一般疾病引发的或者事故引发的身体障碍多是局部障碍,中医康复疗法将局部的功能障碍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康复措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次,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不急功近利,从顺其自然、适应社会中求得个体的康复。强调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最后,康复学继承中医的重要的辨证思想,辨证是康复的前提和依据。采用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个体化辨证康复。中医康复学第二个重要的优势是形体康复于情志康复相结合,这是相比于西医较显著的特点。西医通常会根据功能体质也进行修复或者训练,但常常忽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医康复强调“形神合一“,功能康复即是训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用病患者的强大意志力来支配身体的行动;强调”形神兼养“,是既有一套形体康复的手段,又有一套情志康复的手段。注重病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康复。最后一个优势在于自然康复和药物康复相结合。中医的治疗手法多样化是其特点之一,在中医康复上,内服药物和外治手法相结合使得病患者的康复更加容易。内服药物以外还注重饮食疗法,外治手法上包括针灸、推拿、功法训练等多种措施。

3 中医康复学的现状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有着学术观点(全面康复的整体观念)相同的共同点,治疗理念也较接近(被动和主动),也有着相似的运动疗法。但中医康复指导思想源于中医治疗理念,特色鲜明。中医康复主要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不外虚实两端,虚在脏腑气血津液不足,实在痰饮淤血停滞。这些病证的主要病理是由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导致的。使用中医康复学治疗需要有确定的康复指证,例如疾病或意外损伤后,留有残疾或脏腑组织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慢性病证或疾病缓解期;病人体弱,活动受限,生活自理困难者;临床治疗的后期或疾病愈后,仍有不适症状者,或理化检查仍不稳定者;手术后或放疗、化疗后有并发症或其他不适者。康复应用动静结合、药食结合、内治于外治结合、调神与养形结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调摄情志法、娱乐法、传统体育法、自然沐浴法、针灸推拿法、饮食法、药物法等,其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可由病人自身或者其家属或基层医务人员来完成,适合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中医康复学也得到了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全国各地中医药类院校都开设了针灸、推拿、营养学等专业课程,培养中医康复学人才充实各地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康复学,其学科的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学科带头人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提高中医康复学人才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有关专著杂志也相继出版,如《中医康复学》等。

但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了解中医康复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例如,中风病人中医康复理论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早期康复意识仍需要加强,多数中风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只重视了生命体征的抢救,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给后期肢体功能的回复造成极大困难。现在关于中医康复学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另外,要注重对疗效评定标准的统一,国际上公认的疗效评估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要在学科实践中得到解决。

4 中医康复学的进展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2篇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体质; 个体化防治;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58.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 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 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 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 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3] 杨靖,邢彤,李春禄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4):60-63.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3篇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4篇

1.1现代医学的发展促使妇产科临床教师必须转变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医学对疾病和健康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它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它来源于医学实践,同时也反映着人们对自身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指导着医疗卫生实践活动。人类医学的发展经历过三种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自然哲学模式摒弃了“神”对人的统治,摆脱了迷信和巫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疾病。生物医学模式是随着自然科学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借助于精密仪器对人体生物学进行研究,发现躯体疾病的发生都是其生理功能改变或器官的组织损伤而形成的。此阶段医学的研究重点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及精神压力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导致人类健康水平的大大下降,而生物医学模式突出了生理的一面,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对某些心身性疾病无法加以正确的解释,更无法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而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明显地不能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甚至限制了医学的发展。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内科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人类健康及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作用因素不仅有生物因素,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同样可导致健康的改变和疾病的发生。该模式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考虑,除了生物学角度外,还需要从心理、社会角度去认识。从这个意义而言,医学心理学就是阐明心理对健康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医学观念的转变。该模式目前在妇产科临床及其教学领域已逐渐被接受。

1.2妇产科临床医疗实践迫使妇产科临床教师必须学习医学心理知识

目前,随着临床疾病谱的改变,疾病构成和19世纪前相比,疾病的重点已从传染病转移到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这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上,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因此,在疾病的诊治中就必须具备医学心理知识,以满足临床医疗工作中治疗此类疾病的需要。妇女特殊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需要妇产科临床教师提升医学心理素养。一些妇女存在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感情脆弱,情绪容易波动等特点,再加上生活事件的影响,在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妇女的就业、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子女教育问题等都会给她们带来紧张和压力。因而,妇女较男性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冲突和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成为致病因素。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直接控制,而这个轴又受大脑皮层支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社会因素及情绪反应可影响到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病理改变。大量资料表明,女性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情绪不稳、性格内向、拘谨、固执、易感受社会心理因素等,可导致其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不孕、流产或绝育后综合征等身心疾病的发生。因此,提升妇产科医生医学心理素养,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妇产科心身问题需要用心身医学的方式加以解决。心理、社会因素在妇产科疾病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妇产科临床中发现,月经异常与学习压力、考试紧张、生活环境突然改变、悲痛的意外事件、剧烈的思想斗争、强烈的妊娠愿望及过度的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对孕产妇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妊娠、分娩和难产时出现的各种心身问题均与孕妇的不良行为方式、妊娠期心理冲突、精神创伤或情绪不稳定,以及分娩时的紧张和恐惧有关。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包括文化程度低、平时心胸狭窄、情绪不稳定、暗示性高的女性,在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时容易产生心身问题。特别是部分绝育手术妇女,可以产生心理、抵触心理、焦虑心理和补偿心理。少部分会发生手术后神经症。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依靠妇产科临床教师医学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才能实现。

1.3不断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师的医学心理素养,是改善妇产科临床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知识水平及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及医疗环境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医患关系已成为现代医疗的核心问题。只有搞好医患关系,才能与患者达成共识,相互信任、相互谅解,才能使患者积极配合和参与疾病的治疗、护理全过程,以利于疾病的康复。而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必然是以临床医生丰富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为前提,以上所有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通过全面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师的医学心理素养才能实现。

2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的策略

作为妇产科临床教师,具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如何面对这一新领域,笔者认为,既要深入学习,又要勇于实践,力争做到在患者面前是成熟老练的大夫,在学生面前是诲人不倦的教师。无论是哪种角色都要全身心地投入,用自身的知识与临床经验去医治病人,用自己的真诚与言行去培育学生。为达这一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妇产科临床与临床教学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尺度。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今社会里,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使人防不胜防,它能渗透于各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腐蚀着人们的意志,甚至可使部分人的职业道德偏离轨道。从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职业特征来看,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必须具有安于清贫、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及救死扶伤、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是患者的主心骨,是患者的希望,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希望,必须要把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放在首位,把解除患者的病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做人民的健康卫士。在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应是学生的先行者,是将他们带入临床工作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学生及家长的重托,必须珍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具体来说,一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除了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在带教学生见习、实习中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起到更重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二是治学严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做学生攀登医学高峰的人梯。

2.2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服务于妇产科临床与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因此,认真地学习、探索、继续教育将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教师,除继续学习与探索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认真研究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以利于全面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因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各类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特点,以做到正确地分析,准确地诊断,有效地治疗,并找出迅速康复的捷径。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妇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与技能。作为一名临床教师,首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及病理状态中不同的心理表现。然后学会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生理特点更加稳定,病理状态得以纠正。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注重病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又要注意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之间的个体差异。由于妇产科心身疾病的发生多以躯体异常为主,因认知障碍导致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进而加剧躯体的异常。如:妊高征、闭经、不孕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常伴有忧郁焦虑、恐惧不安、神经衰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而这些精神方面的异常又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并善于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及临床教学之中,用医学心理学的新知识协助患者尽快从病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指导自己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时代赋予的责任。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5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体质;体质分类;中医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它既是重大疾病,也是卫生科研的重大课题。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2]。体质类型决定COPD的易感性,体质因素决定COPD的证候类型、变化转归方式及防治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调体与辨证相结合,预防及治疗COPD,降低COPD发病率及病死率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且愿意接受中医体质调查患者,共498例,其中男性299例,女性199例。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5~85岁。③愿意接受中医体质调查者。

1.4 排除标准 ①住院天数24 h以内患者。②合并有肿瘤患者。③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④合并有除贫血以外的其他血液疾病患者。⑤住院期间外科手术患者。⑥年龄不足45岁或超过85岁。⑦拒绝或不能配合中医体质调查者。

1.5 COPD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肺胀病”进行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分为:外寒内饮证、痰浊雍肺证、痰热郁肺证、阳虚水泛证、痰郁阻肺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共7个证型。

1.6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 中关于体质分类的标准,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等9种体质类型。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平和体质为正常体质,其他均为偏颇体质。

1.7 临床调查的实施 ①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的住院病例,通过当面与患者沟通或据出院病历通讯方式与患者取得联系,在向患者详细讲解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纳入研究对象。②中医体质调查需是在研究对象已出院、处于COPD缓解期时进行,采取调查人员与研究对象当面访问形式。按照中医体质调查表,患者可根据近1年处COPD缓解期时感觉及体验自行填写或由调查人员逐条提问代其填写,舌苔、脉象均由1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副主任医师判定填写。在提问过程中,耐心解答被调查者不理解事项,以求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③调查人员根据研究对象住院病历资料如实填写《COPD患者临床观察记录表》,收集中医证候类型。

1.8 统计方法 将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储存、整理、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COPD患者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符合标准的498例COPD患者中,平和质14例,占总病例数的2.8%,病理体质者484例,占总病例数的97.2%。部分患者有2~3种体质倾向,根据分数高低,取判定结果为“是”且转化分最高者为主要体质类型。病理体质患者中,气虚质113例,占总数的22.8%,痰湿质90例,占总数的18.1%,湿热质88例,占总数的17.7%,其他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提示COPD常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见表1。

2.2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证候分布情况 对498 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寒内饮、痰浊雍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见表2。

2.3 COPD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分析表明,气虚质与外寒里饮证、痰浊阻肺证、正虚喘脱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浊雍肺证、痰蒙神窍证显著相关,湿热质与痰热郁肺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显著相关,血瘀质与痰瘀阻肺证显著相关,阴虚证与痰热郁肺证显著相关。平和质与特禀质体质类型因例数太少,未作相关性分析,见表3。

3 讨论

3.1 COP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祖国医学“肺胀”范畴,其发病以正气亏虚为其基础,因易于感受外邪而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久致肺体及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而发为“肺胀”。本研究显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COPD患者出现频率最多的体质,分别占总数的22.8%,18.1%,17.7%,说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易患COPD。气虚质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古人多称“气弱”、“气衰”、“气虚之人”。就其发病倾向,《灵枢·论痛》称其为“薄皮弱肉”之人易感触风邪而发病。清·吴德汉《医理辑要》中亦云:“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气虚质患者脏腑功能状态低下,肺气虚则卫表不固,易为外邪所侵,病后由于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外出,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反复发作,发为肺胀,最后肺脾肾三脏虚损,甚可累及心气、心阳,发生喘脱危重症。故气虚质成为COPD患者最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多因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过食肥甘所致,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外邪致病,每多以有形质者为依附,痰湿质者素有痰湿内停,痰湿为有形之邪,易于形成内外相引,内外合邪而发病。且痰湿质患者痰湿阻滞,气机不畅,可致瘀血产生;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最终痰浊、水饮、瘀血错杂为患,故痰湿质者易患COPD,且易使病情持续加重。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清·叶天士《温热论》曰:“有酒客里热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故湿热质者易内外合邪而致病,且易化生痰热,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而咳逆气喘,又因湿性粘滞,胶着难解,病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故湿热质者易患COPD,且病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3.2 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对498 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寒内饮、痰浊雍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相比较而言,阳虚水泛、痰蒙神窍、正虚喘脱所占总数百分比较小。这与肺胀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早期病理产物以痰浊为主,继之则痰浊、水饮,最后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以及后期容易出现昏迷、痉厥、出血、喘脱的危重症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3.3 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关系研究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个性特征[4]。由于中医体质决定着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因此,中医体质类型决定了COPD的易感性以及证候类型特点。本研究通过对498例COPD患者的体质类型与外寒内饮证、痰浊雍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 7 个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探讨COPD体质类型与证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说明体质的特异性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及发病后所表现的证候特点[5]。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因此积极预防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已成为COPD防治的关键,这与祖国医学“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一致。许飞龙[6]等强调“辨体”与“辨证”综合运用将有利于对疾病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充分认识COPD易感体质,以及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有利于COPD的预防及治疗。因体质状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可随着后天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故通过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在未发展至COPD或COPD稳定期,调整偏颇体质,使其向平和质倾向,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利于降低COPD的发病率及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次数。就COPD最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分别可采用补气扶正、健脾化痰利湿、清热化湿的方法。在COPD急性加重期,据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采用辨证与辨体相结合治疗,则遵循了中医治法“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原则,标本兼顾,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演变。同时,据中医体质受后天因素影响,如年龄、环境、社会-心理、疾病及药物、营养饮食等影响,体质的调节不仅可采取药物的干预,还可采取多途径方式调节,特别对于COPD缓解期患者,合理的饮食,舒畅的心情,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气功康复、太极拳、呼吸肌锻炼等,均能有效的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 问题与展望

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且因体质因素受地域影响,故考虑与异域合作研究,重视开展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以阐明COPD体质及证候的分布规律、组合规律以及演变规律,规范中医体质辨证,为从中医体质角度预防和治疗COPD提供明确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

[2] 玉男,徐丽敏,陈晴燕,等. 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9):12.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

[5] 田松,赵丽娟,梁晓葳,等.500 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21.

[6] 许飞龙,符林春,岑玉文.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1997.

Study on relations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dy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in COPD patients

LIU Wei*, GE Zheng-hang, LI Bo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fic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body constitutions had beening gradually founded, which showed TCM body constitutions comprehensively and introduc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CM body constitutions, it was benefit to recognize and prevent diseas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usceptible body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and since TCM body constitutions lead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sceptibility and tendency of diseases and the body was stable but changed later. TCM body constitutions of 498 COPDs were diagnosed by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tions of Qi asthenia, of phlegm-dampness and of damp-heat were common constitutions in COPD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body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Thu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of COPD taking the treatment of adjusting the constitutions especially biased constitutions and combining “recognizing constitutions” and “recognizing syndromes” are benefit to increas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are significant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6篇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7篇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第8篇

【关键词】 蒙医;传统疗术;现代医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56-01

1 理论体系

蒙医药学是在蒙古民族传统的长期的医疗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长期的临床经验,借鉴了古印度医学、藏医学的部分基础医学理论及汉方医学的哲学思想,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指导,逐渐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蒙民族医学。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重视从宏观层面上动态地来研究人体的各种内在联系。该医学的特色是阴阳五元学说,三根、七素理论,蒙医学以病因依据把疾病总结成六基症,分析疾病的本质把疾病分为寒热症,按照入侵部位归纳为脏腑、五官、黑脉、白脉等疾病。蒙医学认为,人体发病时因为三根七素(正)在与外因(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失去了相对平衡而导致。在治疗上坚持“平衡三根”、“扶正祛邪”的原则。蒙医传统疗术是蒙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蒙医发展的现代化,蒙医传统疗术的基础及临床发展也渐趋完善,形成了一门特色的相对独立的临床学科[1]。

2 蒙医传统疗术的特色[2]

2.1 民族特色比较鲜明 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狩猎为主,主要的饮食为乳汁品、肉类、奶茶、马奶酒等。蒙医疗术就和上述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联系在一起,还与蒙民族居住区环境、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完善直到到现在。蒙医传统疗术至所以能在游牧民族当中广为流传取决于以下几个特点:器具简陋,易于掌握;应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快;安全系数大,副作用小。

2.2 独特的治疗原则

2.2.1 平调寒热原则 矛盾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规律,蒙医传统疗术中就有寒热相搏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这种观点在其认识自然界、研究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探索生活规律及疾病治疗等各个领域均有所体现,蒙医传统疗术中始终把“平调寒热”作为重要的治病指导原则来坚持。

2.2.2 引病外除原则 在蒙医临床上,始终坚持着引病外除的原则,以此为指导,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灵活使用拔罐、发汗、放血贴敷、缠、蒸、涂抹等传统疗法,以将病毒直接引出。其中拔罐疗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能够直接引出病毒,使疾病得到快速治愈。在蒙医近代临床上相互配合使用拔罐、放血等疗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引病外除原则指导下的烙法在消除恶血和风湿病毒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疗效确切。

3 蒙医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3]

3.1 蒙医放血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蒙医放血疗法是应用特定的器具刺破沿人体表浅静脉特定的穴位,通过直接放血,使气血循环得到调整,进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包括术前近行与远行准备及结扎、穴位选择、具体操作、观察血量、血色等内容。术前远行准备,是指服用三籽汤等“分离汤”,使正血和病血分离。放血疗法主要适用于血和希拉引起的热症疾病,如疫热、伤热扩散、疮疡、疖肿、黄水病等。该疗法的禁忌症主要是孕妇、产妇、浮肿、胃阳衰退等体弱寒症。蒙医认为放血疗法可以把病气和病血同时排除体外,具有泻下病血、引病出外、去腐生新、消肿止痛、干涸黄水、根治脓液等功效。

3.2 蒙医针刺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蒙医针刺疗法是使用特定的针具,刺入人体特定的体表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的刺激性较强,还能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还被称为火针疗法或穿刺疗法。蒙医常用的传统针具主要是金针、银针,所用穴位有110个,现代蒙医在临床用穴上也有中医的一部分穴位。蒙医针刺疗法多用于治疗赫依性疾病、不消症、巴达干性寒症、黄水症。功能抑制赫依、疏导气血运行、调理寒热、增强胃火、散积消聚破痞、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排除脓液、消肿止痛、干涸黄水、平衡阴阳、调理机体。

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讲,针刺疗法具有针灸麻醉、消炎镇痛、提高局部体表温度、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传导、修复神经损伤、通过调节神经传导负反馈的作用促进脑细胞的结构重组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面肌痉挛;还能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病、中风、失语症、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末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总之,骨科、神经科、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通过针刺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3 蒙医灸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蒙医灸疗法是用艾草炷烧灼、熏熨体表的特定穴位来防治疾病一种疗法,该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对皮肤具有较强的刺激性。灸疗所用的穴位据古书记载有224个,部分穴位和针刺用穴相同。该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为痞症、不消症。其禁忌症为男女生育脉道疾病、一切希拉性热症、血症、及五官疾病。蒙医灸疗法的功能有守护脏腑之门、防护脉道要隘,抑制赫依、消除黄水、增强胃火,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 蒙医传统疗术的未来发展及展望

蒙医传统疗术主要是指蒙医中的五疗法,这是蒙医治疗学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蒙医学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该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拔罐、放血及人工药浴等,这些都属于外部疗法。这种疗法一般不用太长的疗程,且起效较快,费用比较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简单易学,对特殊的疾病还有其独到的疗效,因此,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肯定。

今后要想使蒙医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找出蒙医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并进行综合研究。现在,蒙医传统疗术在理论和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突出的不足,就是其所用的器具比较落后,这严重影响了蒙医传统疗术的发展。要推广研究蒙医传统疗术,需要重新应用现代的医学理论、方法对传统疗术中的指导理论及临床诊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其中有些落后或错误的理论或诊疗方法一定要予以摒弃,还要应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来研究更新提高传统疗术中所用的各种器具,使之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形势,不断地更新换代,这样传统的疗术才能取得持久的发展,才能在医学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分册汉文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