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3 17:47:41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1篇

摘要词汇同语言一样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挖掘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明确二语习得词汇文化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词汇,更有利于加强二语习得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性。

关键词:二语习得 英汉词汇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反过来成为语言的内涵。词汇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特质。然而在长期的二语习得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偏重于追求词汇数量的增加,而并不十分重视探求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词义理解偏差、语境与词汇选择不得当等等交际失误。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著作中阐述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区别,即:词汇的概念意义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的意义;词汇的内涵意义指词在说者或听者、作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情感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也就是联想意义。我们可以得知,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笔者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 二语习得过程中色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人们通过对色彩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又经过不断的判断与推理,运用语言来描述色彩,从而产生了色彩词;这些色彩词在不同的地域或民族语言中,经过转义、引申的过程,逐渐具备了文化内涵。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色彩词,其文化涵义差异很大,只有在参考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色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明确的判断。

在我国古代,色彩观念自“黄帝”崇尚单色起,就与我国的文化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把色彩与“礼”结合到一起,寓于色彩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色彩被纳入“五行说”,此后色彩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封建统治、封建迷信使得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更为抽象,色彩寓意深广,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相比而言,西方文化体系的建构更加注重科学理性,提倡现实主义的科学态度,力求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西方人的色彩观念较之中国而言寓意更为直接。下面笔者通过“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典型色彩词的文化寓意来进一步阐释。

1 “黄色”

“黄色”在中国古代就被奉为“正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人文始祖“黄帝”、文明起源“黄河”、古代文化重地“黄土高原”、华夏儿女的“黄皮肤”等等。自汉代起,黄色就成为我国古代皇室的专用色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被运用到、皇室、皇陵、寺庙等建筑上,甚至我国古代君王的“龙袍”都是以黄色为主的。同时,封建迷信思想,把黄色诠释皇权的神圣也推广到对神灵的敬畏,便有了祭祀神灵的“黄表纸”等衍生物,中国人也常常把死人要去的地方称为“黄泉”(the place where the dead were buried),把大吉大利的日子称“黄道吉日”(the lucky da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如此郑重的寓意,英语中yellow一词往往寓意胆怯、卑鄙、靠不住、嫉妒、耸人听闻等,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have a yellow streak(胆怯、卑鄙的行为)、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等,这些寓意始于《圣经》中犹大为了30块凯撒币而出卖耶稣的卑鄙行为,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颜色,所以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英语词汇中用yellow来形容庸俗低劣的行为。

2 “红色”

中国古人对红色有着特殊情感眷恋,从民间到宫廷,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等喜庆之日都要挂红,例如:红灯笼、贴红福字、红春联、红喜字,红盖头、红裙红袍等等。红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代表正统、喜庆、吉祥如意,当红色被赋予了封建等级色彩后,自然成为皇室的主要装饰颜色。红色除了被用于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衍生出来很多带有“红”字的词汇,形容突来横运可以说“红运当头”,形容生意兴隆可以用“红红火火”,形容嫉妒羡慕可以用“眼红”,某人很受欢迎可以称为“大红人”,形容美丽女子可以用“红颜”等等。一个“红色”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期盼吉祥康泰的美好愿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的red多是贬义,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红色本是鲜血之色,理应寓意暴力与流血,例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等等。

二 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文化的比较分析

习语是指语言中意义和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语言表达法,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高度概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iom也做过如下阐释: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s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 unit.(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个词的意义)language or dialect of a people or country(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的方言或者语言),因而习语较之其他语言表达方式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力,同时又与词一样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一般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典故等。本文以成语与谚语为例来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的文化内涵。

1 成语

广义上来讲是社会上流传的现成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把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具有它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同该语言的历史、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中成语颇为丰富,大多由四字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过一个神话寓言:古代有个叶公,很喜爱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里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来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从窗户探进来。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后用“叶公好龙”来比喻口头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又如《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籍谈,晋国为什么没有贡品。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周王室的赏赐,哪里有贡品来进贡。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籍谈:你作为晋国掌管典制文书官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忘记了?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其后便出现“数典忘祖”这一成语,用以形容某人忘本或者对于本国的历史无知。

而英语成语往往由短语组成,长短不一,其隐喻意义要在了解其文化内涵后,才能得以知晓。与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或诗文名句等。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按照直译应为 “纠纷的苹果”,实际上是指“事物的争端”。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在珀琉斯和爱西蒂斯婚礼上,因为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恼羞成怒决定制造争端。她悄悄来到婚礼并且带来了“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导致了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蒂的争执,后因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热衷于阿芙罗狄蒂许下的“绝世美人”而把“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蒂,由此而引起的争夺“绝世美女海伦王后”的特洛伊战争。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由此产生,多有争端、罪魁祸首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英汉成语中,都多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喻体与喻指不对等,即对于同一个喻指,二者采用不同的喻体;同一个喻体,却表达着不同的喻指甚至出现语义缺失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英汉成语之间语义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差异。

2 谚语

谚语是一种生动简练、涵义深刻的语言表达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文化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例如在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就常常出现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等,还有一些谚语本身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阶级传统,如“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总体来讲汉语谚语结构复杂多样。

而英语谚语往往句式结构较为完整,例如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喻指,人多手杂反而误事),这就与汉语中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团体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英汉不同的语言文化。

三 二语习得过程中动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动物词在英汉词汇中,都有着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负载的代码,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都是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于是常常取用自然之物来喻指人的品行,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便由此而产生了。例如:牛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牛的动物特性使得中国人由此联想到人的勤劳、朴实、忠厚等品行,所以在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年轻人胆大肯干,不肯服输的精神)、老牛舐犊(借用牛的特性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等。而西方人却很少用动物来比喻人的品行,而是用动物的自然属性来象征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这与西方人重视事物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季羡林先生曾写道:“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特别是那一些最古老的如吠陀语和梵文等等,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单独一个词儿,你不敢判断它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一个词组中或者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季羡林先生的这段话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也形象地概括了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文化中,就是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文化往往追求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所以往往将动物道德化、人格化,而英语中动物词汇文化却受其直线思维的影响,多表现在更为直观的形式上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人崇拜“龙”,于是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成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车水马龙、画龙点睛、来龙去脉、龙盘虎踞、群龙无首、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龙却是被人们极其厌恶的一种动物,在《新约启示录》中曾描述龙是一种古蛇,又名魔鬼,是迷惑天下的撒旦,因此龙在西方常常被比喻为魔鬼。又如在中国的词汇典故中“狗”常常被描述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等,这是中国人根据狗的特性而联想到人的品行,往往带有讽刺意味和贬义色彩,中国人虽然喜爱动物,但是仍会习惯把动物当做牲畜或玩物,实际上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在西方就大有不同,“狗”这个词在英语中被称为dog,在英语中有涉及到狗的相关词汇也很多,往往直接指代人而非人的某些品行。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等等。这些词汇往往都有褒奖意味,显然可以体现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见,同一个概念意义词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2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词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87-02

词汇是所有词的总称,也包括词的熟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是现代汉语的基本构成成分。现代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如《汉语大词典》所收的词语就达到37万条。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显著的双音节化趋势,不仅古汉语的许多单音节词(如日、石、木)被双音节代替,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彩电、外企),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词(如弱智、菜鸟)。在现代汉语双音化的早期,双音词主要是由句法(词组)衍化来的,但在出现了构词法之后,就既可以从句法中产生复合词,又可以从词法中产生复合词。虽然在我国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产生复合词的路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词组词汇化。

一、现代汉语与古汉语在词组词汇化特征上的差异

首先,古代汉语的词组词汇化在词语结构和方式上常见于并列式的词组,其原因是因为古汉语比较注重韵律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使用双音形式,同时,古汉语语言类型为单音节和单语素,很多和单音节同义词具有相同含义的并列式词组词汇化都是由这些单音节词语提供基础。古汉语学家张博曾经统计了《论语》《孟子》《荀子》《左传》中双音节并列式的相同含义、相反含义和类似含义,其中50%以上都是同义词。与古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的词组词汇化,常发生在动宾式词组和并列式词组中,在主谓式或述补式等其他词组中,则很少见到。其次,在语法属性上,古汉语中名词性的词组由于使用频率相对比较高,因而发生词汇化的机会,也要远远高于动词性的词组。但在现代汉语中,则是以动词性词组发生词汇化现象比较多见,这主要是由于现代汉语中的动宾结构式词组使用较为普遍造成的。再次,在语义发展上,古今汉语在词组词汇化过程中,语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发生隐喻引申、转喻引申等变化。

二、现代汉语词汇化词组结构方式的演化

相关研究统计,在现代汉语中共有93个能够发生词汇化的双音节词组,这些词组有些来自词法和句法,有的来自词组词汇化。我们通过对这93个词组展开分析,能够看出词组词汇化呈现了五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分别是并列、动宾、偏正、述补和主谓,而且各具特点。在这其中,以动宾结构与偏正结构最为多见,而述补结构则相对少见。在我国现代汉语中,动宾式词组发生词汇化的现象相对较多,而偏正式化词组,却有非常少的主谓式、并列式和述补式。随着我国汉语语言的不断演化和转变,双音节词语已经占据了汉语语言的主体地位,生活中的单音节语言开始逐渐变少甚至消失,尤其是具有同义关系的单音节语素则更加稀少,由此导致并列式不再是复合词的强势结构方式。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发生词汇化的并列式词组,其各组成部分的语义也没有同义关系,基本都是类义或反义关系。如“皮肉”“血汗”“脾胃”“天地”等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动宾式在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中成为强势的结构方式,动宾式复合词在全部二字复合词中占据17.61%,居于第三位,这主要得益于动宾式词语的不断增加。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着其他结构方式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被再次组合应用后,变成了动宾这种结构,例如“跑步”“飞翔”,由两个并列的动词组合而成,重新组合后我们将其分析为动词和宾语两个结构,所以动宾结构对其他结构词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不少双音节动宾词语,甚至能够把宾语置于后,并且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增多。同时这也代表动宾结构已经在汉语语言中慢慢稳固化,并且词汇化的程度也渐渐得到了提高。那些可以单独拿来使用的单音节语素主要是动词和名词,正是这些动词和名词语素给动宾结构提供了词组词汇化的条件。

三、现代汉语词汇化词组的语义发展条件

现代汉语中这些被词汇化了的词组的本身含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词语的含义和词组的含义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状态下,只是在语言符号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使词组义和词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语义上,词组和衍化而来的词要通过相似性引申和相关性引申来实现较大的跨度,或者说词语原本的含义和比喻义不应该属于同一个含义范围,是存在语言含义上的区别的。相似性引申,主要是根据词语的特征、性质和含义,与其具有相似特征、性质或者含义的词语之间的衍化,也是一种由词组转化为词语的基本语义发展过程。总的来说,在现代汉语中,经由相似性引申而衍化成词的词组一共有92个,以下举例来说。“带刺儿”是指说话拐弯抹角,讽刺人、嘲笑人。“穿线”是指第三者帮助两个当事者暗中牵连关系。“带刺儿”最起初的意思只植物身上长了扎手的刺儿,但人们把它引申后,就变成了某人说的话语中含有挖苦、嘲讽的意思,这种引申是一种由具象变为抽象的现象。“穿线”是动宾词组,本意是指穿线的具体动作,经过引申后,就成了暗中撮合的意思。相似性引申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具体化的含义引申为抽象化的含义,并且原意和引申义之间不但不属于同一个含义范围,而且还具有较大的语义差别。这种相似性引申现象在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中很常见。另外,相关性引申也是一种主要的词组词汇化路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词语之间某种相关性将词组引申为其他词语。这种词组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仅仅有13个。例如,“皮肉”的本意是分别指皮肤和肌肉,可以引申为身体、肉体。“烫面”本意是用热水和面粉和成的面,这里可以引申为可以食用的面的一种。“皮肉”,本身是一个由“皮”和“肉”组成的词组,引申之后喻指人的整个身体,这是一个从局部引申到整体的例子。这种相关性引申前后,词组和词语在含义上虽出现了差别,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语义的跨度很小,只是范围扩大。“烫面”原本只是一个和面的动作,经过引申后,就变成了一个特指的对象,是动和静之间的相关性引申。这种引申方式,虽然引申后的词语意思和之前出现了一定的差别,但是从词语的表面意思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词组和词语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种形式的相关性引申而衍化成词的词组相对来说较少。除以上两种形式,还有一种就是词组可以特指某种事物,进而衍化成为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例如“,心跳”,是指心脏跳动的一种状态。经过特指衍化后,就具有了因为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它的特指含义通常会出现于某个特殊环境中,语言含义的跨度不大,但是这种情况也较少出现。

四、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之后在语法属性和语音上的变化

(一)语法属性的变化

词组变成词语后,由于语义出现了改变,因此词语的语法属性也会随之改变。出现语法属性改变的词组,常常是经过相关性引申形成的词语。例如“提篮”,如果只从词义看,它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经过相关性引申衍化后,就变成了一个名词,具体是指称一个对象,“有提梁的篮子,用竹篾、柳条、塑料等制作而成。在现代汉语中,词组语法属性通常都只能变化为一种类型,即由实词性词组转化为一类实词,比如动宾式词组转变为名词,“绿色”“蓝色”“黑色”就是由名词转变为形容词的。由实词性词组转变为虚词的只有“八成”这个词语,而其他变化类型则暂时还没有出现。通过分析,发现在这种语法属性发生变化的16个词组中,由动词性词组衍化为名词的动宾词组占据了75%,为12个。另有3个出现于偏正词组中,即由名词性词组转化为形容词,比如“绿色”“蓝色”“黑色”。另一个是“八成”,它是由数量词转化为副词的唯一一个。动词性词组转化为名词的词语共有12个,其中11个都转化为和动作有关的对象,另外一个转化成和动作有关的工具,即“绑腿”。其本意只是一个动词性词组,经过衍化后,变成了该动作的名词对象,即电脑配件中用手按的键。“红色”本意是指颜色,引申后象征革命精神或政治思想觉悟高;黄色,本意也是指颜色,引申后变为色情、不健康、堕落等。总体来看,在现代汉语语言中,词组的语法属性一般都会在词汇化后一起改变,通常都是动宾词组,并且大部分都是由动词性词组转化成的名词的词组,语法属性发生变化后,由原来的动作转指为与动作相关的对象。而相对于动宾词组来说,偏正式词组的语法属性较少发生改变。在古代汉语中,词组词汇化之后发生的语法属性的改变很复杂。除述补式词组以外,其他各种结构的词组词汇化后,都可能发生语法属性的变化。而且,语法属性变化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实词之间、实词和虚词之间都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因之一是词组词汇化和语法属性的变化都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转化过程,比如,实词性词组本来是一个简单的实词,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有可能演变为虚词。古汉语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语法属性发生变化的词组要远比现代汉语复杂而丰富。二是汉语的词汇系统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单语素到双音节词的演进过程,整个词汇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汉语的双音节词组在词汇化过程中,语法属性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但是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据多数,且各种词语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性和体系,词组词汇化后,就很少出现语法属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二)语音上的变化

在这93个现代汉语词汇化词组中,发生语音变化的只有一个,即“劈柴”[pǐchái],它原先的含义是用木头劈成的木条,本意是指木头劈成的小木条,供日常烧水做饭和取暖。引申为一个名词的时候,其读音发生了变化,“劈柴”的读音变为[pīchái],“柴”字还可以读轻声,但是需要重读“劈”字。词组词汇化后语音也随之改变,与词组的范畴跨度更大,相应地,其词汇化程度也更加高级。但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词组词汇化后产生的语音变化较少。

五、结语

在古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组词汇化是双音节词的主要来源,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是如此。在我国现代汉语中,动宾式结构的词组发生词汇化的现象最多,接着是偏正式词组和和并列式词组,而述补式最少。这是因为在古汉语词汇化中,并列式词组虽然占居首位,但词语组成能力却降低了很多。现代汉语中,词组和词语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共识层面上,而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的一个重要语义条件就是词组和词语之间的语义跨度,这种跨度是由相似性引申和相关性引申转变形成的。词组经过词汇化后,语义上发生了变化,其语法属性和语音也会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我国汉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关于现代汉语词组词汇化的规律和衍化趋势,值得众多同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成进.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刘红妮.汉语词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6-112.

[4]舒春晖.传承语素在现代汉语颜色词构成中的使用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合肥:安徽大学,2013.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3篇

关键词:古建筑;安全保卫;工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74-01

古建筑是余留下来的历史遗产,它们存留着历史延展的这种记忆,被归类为珍贵遗产。古建筑不可再生,受到法规保护。强化细节范畴内的建筑保护,要依托多重部门的协同及搭配。结合区域状态,设定了古建筑保卫必备的思路及侧重点,供应实践参照。

一、概要的建筑类别

古建筑来自历史朝代,它们是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这类建筑固有的年限很长,融汇了高层级的文物内涵,整合了本体固有的建筑物、各类构筑物等。依据细分性能,古建筑可分成历史建筑、对应的文物建筑。古建筑本体,指代的是被建构在地表之上的、各朝代存留着的构筑建筑,例如民居及楼台、各类城池等。在时间限度上,依据不同时段的王朝,拟定了鸦片战争这一明晰的界限。鸦片战争前建构起来的建筑被划归为古建筑,之后的归类为近代。

有的古建筑被建构于鸦片战争这一时段的后期,或者清末时期。然而,这类建筑凸显了高层级的历史价值,它们整合了古典艺术、建造技术这样的侧重点,为此也被归类为独特的古建筑。例如:某古典园林被设定为名胜,年度内接纳的游客很多,受到游客喜爱。它们表现出来的影响范畴很广,也应予以保护。

二、筛选建筑实例

古典可园园林,占地2200平方米,它被建构于1850年。可园园林与其余三座园林,并列四大名园。张敬修建构了这一园林,常常邀请岭南同伴在这一园林内作诗吟诵,传授知识等。岭南画派特有的祖师曾聚集于这一地点,创设了多样情形下的花鸟画、其他画风等,广泛予以传授,开创岭南先河。可园园林被看成岭南画派特有的发源地、其他学派聚集地,被划归为重点文物这一范畴的保护园林。可园园林独有的科学价值、高层级的艺术价值,都应受到注重,它涵盖了很厚重的深层级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可园被收归国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东莞政府拟定专用金额,再次修造可园,正式开放园林。在这之后,可园汇聚了数目很多的内外游客,变成热门景色。可园后来被变更为旅行社,设定了专门架构内的管理机构,负责对外接待;被划归为省市这一层级的保护单位,供应交流需要。可园后被变更为博物馆,收藏了岭南特有的古典画风、集聚独特民居。岭南画派建构起来的专题画派也被妥善存留,免费供应观赏。

园林范畴内的这类古建筑经由长时段的变更,仍旧存留着初始的总框架;与此同时,还渐渐提升了初始的知名度。博物馆衔接的新区也融汇了综合架构下的服务特性,增添自带价值,拓展了知名度。免费开放以后,偏多游客涌到这一历史园林。然而,这种态势下的参观游客递增,也增添了平日内的安保压力,不应予以忽视。

三、现存的工作弊病

(一)人员数目偏少

现存很多这样的园林,都拟定了免费开放。但是,前来游客递增的态势下,带来偏多的、没能确认的风险。例如:很多游客惯于在观赏同时吸烟,随便抛弃烟头,很易引发火情。古典园林常常配有木质的总架构,搭配很多砖木,这类建筑凸显出来的耐火特性并不优良。一旦火星引燃,就会烧毁园林。伴随游客激增,布设的安保巡岗凸显了不足的倾向,常常疏于管理。有的孩童在湖水旁边投入食物来喂鱼,但没能被提醒;游客聚集之处,没能及时疏导。

这类偏多游客增添了后勤范畴内的管理负担,带来安保困扰,也添加了潜在状态下的游园隐患。再如:有些游客没能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随便涂抹墙壁及随便勾画,影响他人观赏。这种态势下,安保面对着的压力剧增。

(二)过于注重科技

伴随科技进展,新颖安保途径被融汇在平日管理之中,协助常规管理。例如:很多园林都布设了全天候的这类高清视频,以便监控游客。但若单纯依托这一高科技途径,忽视亲自查验,也会添加安保之中的多样隐患。这是由于,建筑安保密切关系着多层级的配套流程,它带有综合的特性,它融汇了人防及关联的科技管控。即便先进设备,也要依托手动来予以操控。唯有随时查验,才会发觉隐患。

现存工作之中,古建筑配有的安保人员惯于依赖布设的科技设备,忽略平常管理。例如:某一园林布设了多重的全方位摄像,保安在小屋之内即可明晰园林范畴内的游客状态。但是,园林之中培植着茂盛的林木,监控摄像很难涵盖着一切的角落。不同景点彼此配有水池的阻隔,很多隐藏点都没能被凸显在屏幕之上。现存这类视频,多数采纳了分时段查验的特有方式。存留下来的视频偏短,没能凸显应有的科技价值。

(三)总体力量不足

古建筑细分出来的各个区段都会搭配着保卫部门。这类人员应能审慎负责,结合配套科技,规避突发态势下的火情、其他隐患等。随时消解隐患,制止住损毁古建筑这样的不良行为。但这一范畴的岗位工作也带有漏洞。这是由于,保卫人员没能提升原有的总体素养,普遍素质不佳,很多都没能经由专门设定好的岗位培训。例如:园林入口布设的验票人员,若没能累积足够的验票经验,常会漏掉查验。缺失专门培训,很难接纳新颖技术来管控并修护成套的建筑设施。这就留下了偏多的保卫隐患。

此外,保卫岗位特有的薪酬并不很高,员工常常不满。为此,这类岗位常会更替,带来偏大疑难。由此可得,唯有建构素养层级更高的这类队伍,才能规避如上的弊病。

四、可行性对策

古建筑显示出来的安保状态,还存在多样漏洞及弊病。若要强化安保,维持住古建筑原有的风貌及形态,就应注重平日以内的细节保护,强化细节管控。采纳防控为主,高度注重这一保卫工作。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

(一)建构完备的团队

对古建筑保护,要增添更广范畴的游客认识,规避不文明。同时,安保队伍要配有足量的人员。建构起来的保卫团队应能随时到位,不要忽略细节范畴中的亲自查验。对于这类保护,应当融汇广大游客,促进共同参与。这种新式做法,整合了最优的力量,防止建筑损毁。

同时,关联部门还应添加足量的金额,以便支持安保。从现状看,缺失可用的金额也阻碍到了常态化这样的建筑保卫。依照岗位需求,对于开放时段内的各类建筑都应配有足够人员,随时纠正游客特有的不文明行为。

(二)提升专业素养

古建筑保卫关联着专业知识,应能提升原有的专业素养。增添保护意识,古建筑配有的保卫单位应拟定定期特性的这类培训,以便增添古建筑保卫这样的认知。提升自觉认识,主动接纳新的技术。此外,还可供应专门的这类进修时机,以便互通经验。建构专业队伍,提升总体素质。

(三)采纳常态思路

增添保卫力量,还应化解平日之中的岗位难题。古建筑保卫应被划归为侧重点,着力予以强调。依照多层级的要求来筛选最适宜的岗位职员。聘用进来的保卫人员都应接纳初始的培训,缩减素质差异。规范平日用人,慎重予以筛选。

采纳常态化这一新颖思路来维持住古建筑之内的常规安全。例如:可以拟定常态特性的防火机制、游客游园规则;对于毁损建筑、破坏园内生态这样的游客,应当设定惩罚。采纳专人以便巡回监测,切实规避常常遇有的各类损毁行为,保持古建筑应有的整洁及安全。

五、结语

在历史遗产中,古建筑占到了凸显的比值。古建筑独有的形态多样,拥有独特内涵。建筑内部存留下来的多样文物,都应着重保护。古建筑整合了劳动智慧,融汇多样灵感;对于后续时段的调研探析有着凸显的意义。伴随时间延展,古建筑被涵盖在博物馆以内;它们融汇了区段内的自然景色,被看成景点同时吸纳了更多游客。这类古建筑建构了优良的区段文化,促进旅游进展。未来保护中,应妥善存留这样的古建筑,适当予以运用,为后代创设厚重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赵育科.浅谈古建筑物的防雷措施[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10(09).

[2]刘恩迪.文物害虫防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3(02).

[3]丁艳艳.论木构古建筑防火保护技术[J].科教导刊,2014(14).

[4]苏伟平,郭航.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措施思考和建议[J].城市建筑,2014(17).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均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考试高分为目的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科的精髓很少深入研究。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亦是如此,这使得多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都只是浮于词义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古诗文呈现的意境及其传达的思想感情,造成了大部分高中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此外,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诠释与表达古诗文的内涵,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受限,难以自主了解古诗文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心境,这与我国新课改发展的需求相背离。

二、新课改下高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1.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在传统的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多数先由教师对古诗文进行通篇串讲,再对古诗文的通假字及生字词进行逐一解析,再对文章大意、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归纳总结,而对于古诗文的背诵与朗读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知,诵读是品鉴、领悟古诗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文语感。首先,在正式开始讲课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古诗文朗读,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熟读古诗文中的精彩语句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古诗文,直到可以将其背诵出来。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在学生诵读前,应先指导学生注意诗词间的联系以及应当停顿的地方,“枯藤M老树M昏鸦,小桥M流水M人家,古道M西风M瘦马,夕阳M西下,断肠人M在/天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悟词中所表达的凄凉与落寞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时采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从而品味出词中所展现的凄凉意境。

2.强化古诗文的词汇与句式教学

词汇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点、难点,分布于文章的不同段落与章节中,给学生的文章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教学情况,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重点内容时,应将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归纳,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并利用其存在的联系与规律来进行系统记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于古诗文中常用、常讲的词汇知识,如:虚词、实词以及词类活用等内容,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对词汇知识加以巩固,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清晰的词汇复习资料,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此外,句式也是古诗文学习的另一重点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常用句式,如: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句式的特点、结构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完善学生自身的古诗文知识系统。

3.把握古诗文中的诗眼

在古代,诗词创作者都非常注重语句的精炼,通过诗词中的字或者词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及创作意境。这样的关键词我们称之为“诗眼”。诗眼是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旨大意的提示。掌握了古诗文中诗眼,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古诗文所展现的意境,使得古诗文教学事半功倍。如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以及“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都是古代诗词作者用词生动、凝练的代表之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学生仔细、反复品味古诗文中的语言特色,认真感悟古诗文诗眼的巧妙之处。又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与“自”这两个字,充分展现了祠堂的寂静与冷清,将作者孤寂伤怀、形单影只的心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应先让学生掌握整首诗的诗眼,分析其含义,进而深入探究作者的表达手法,发掘诗句的深层含义。

4.提高教师自身的古诗文教学能力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影响古诗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感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分析研究古诗文的特点与意境,从而正确把握古诗文的中心思想。最后,教师应优化古诗文的意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短歌行》是曹操人生感悟的直接体现,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曹操的洒脱与执着,并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这首词,从而加深学生对《短歌行》这首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邱丽娟.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解析[J]. 文学教育(下),2010(10).

[2] 张平. 在语文课堂里栖息――高中古诗文审美化教学试探[J]. 基础教育研究,2009(12).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5篇

关键词 医学英语;词汇;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00―02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学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用途英语(ESP),更应注重专业词汇的学习和积累。然而医学专业文献中频繁出现的专业词汇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大大挫伤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积极性。

经过多年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医学词汇学习的困难所在,其主要表现在数量多、拼写长。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在教授医学英语词汇时往往会帮助学生总结医学词汇的构词特点,如医学词汇的组合规律、常见医学前缀、后缀等。然而笔者认为,词汇的教学除了从拼写构成角度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要从文化层面剖析词汇的意义理据,这样不仅使词汇的教学更为生动,而且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词汇的历史渊源,并借助有趣的文化背景更为牢固地记忆和掌握所学词汇。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医学词汇的文化蕴涵,并探讨医学专业词汇的文化教学策略。

1 医学词汇的文化印迹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全球性学科,医学起源于巫术和宗教活动,而医学语言在传承与传播医学科学思想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产生一种与医学文化互构的现象。在数千年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中,先后出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波斯、希伯莱、古希腊等医学体系,它们通过各自的语言相互交融与演变。最终,源自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伴随欧洲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成为全球性的主流医学。由于历史原因,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词汇在语音与拼写形式等方面稍加变化就变成英语词汇。尤其是来自古希腊语的词素已经占整个医学英语词素的一半以上。

1.1 源自神话的医学术语。远古时代的先民“把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一切,甚至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归于神”。蕴涵丰富文化含义的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为医学语言增添了多姿而有趣的色彩,大量神名被引人医学词汇。如医神Aesculapius成为医杖的符号(Staff of Aesculapius)、医学的标志。Aescu―lapius的两个女儿Hygiea与Panacea则演变为“hygiene”(卫生)与“panacea”(万灵药)。Achille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出生时被母亲Thetis抓住脚后跟浸在冥河水里,所以除了未沾水的脚后跟,其全身刀枪不入,引出Achilles heel(致命弱点)、Achilles tendon跟腱、achillobursitis(跟腱囊炎)、achillodynia(跟腱痛)、achillotomy(跟腱切断术)等。

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

Atlas希腊神话中的擎天柱―atlas寰椎

Scabies司管疥疮之神―scabies疥疮

Hymen婚姻之神―hymen处女膜

Aphrodite古希腊爱与美的女神―aphrodisiacs

Venus罗马爱与美的女神―venereal disease性病(VD)

Narcissus神话人物那喀索斯(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narcissism水仙花、自恋

Proteus希腊水神(擅长变形)―Proteus syndrome普鲁透斯综合症(先天性疾病,如手足巨大、偏侧肥大、皮下肿瘤、巨头等)

1.2源自文学的医学术语。世界文学作品同样也为医学语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圣经》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如Adam's apple(喉结)出自《圣经》,据说喉结是Adam偷吃禁果时有一粒果子卡在喉咙里所变,因此男人的喉部要比女性大很多。Cherubism(颌骨增大症)源自一个叫Cherub的天使,因其颌骨肿大,眼睛经常上翻而得名。Job's syndrome(皮肤综合症)源自《圣经》中的人物Job(约伯),其身患皮肤病而蒙受不幸。

出自其他文学作品的例子还有:

Morphine吗啡―出自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作品《变形记》(Metamorphoses)

Sapphism女同性恋―出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女诗人Sappho的佚事,女同性恋亦可称为lesbianism,因为Sappho所居住的岛屿名为Lesbos,

Syphilis梅毒―出自意大利人Gieolamo Francostoro的作品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us(1530),其主人公Syphilis是首个梅毒患者。

Alice Syndrome爱丽丝综合症―出自英国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L.Carroll)作品《爱丽丝漫游奇遇记》(Alice in Wonderland),意为妄想症,表现为人格解体、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发生变化以及其他妄想或错觉。

2 医学冠名术语的文化背景

医学界常对解剖结构、症状、疾病、手术方法、细菌、病毒等术语冠以人名、地名或事物名。这一命名传统源自公元前1000年,旨在表彰在医学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以最先发病的病人姓名命名,或者根据疾病发生的地点得名。

2.1源自先证者姓名的医学术语。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往往伴随着某些新型疾病或症状的首次出现,而这些医学术语通常会借用先证者(包括医生和病人)的姓名来指代某些综合症syndrome、疾病disease、疗法therapy、方法method、试验test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此类术语有:

Addisonian syndrome/desease艾迪生综合症/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Aristota~s anomaly亚里士多德异常一也叫双笔错觉,即拇指、食指交叉握笔时有两支笔的错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此有所描述而冠名。

Darwiffs ear达尔文耳―因Charles R,Darwin耳轮边有隆起的耳而得名。

Alzheim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痴呆―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描述而得名。

Parkinson syndrome帕金森综合症一由美国医生帕金森1817年首次发现而得名。

Eve's method伊夫人工呼吸法

Petri dish皮氏培养皿

Wiggers diagram威格斯心搏图

2.2 源自地名的医学术语。医学中由地名转化而来的术语俯拾皆是,通常以某一首发报道地命名,从而记录了人类不断挑战疾病的历程。典型例子有:

Andes disease安第斯高山病

Keshan disease克山病一首次发现于中国克山地区儿童,指一种微量元素缺少因其的致命性充血性心肌病。

Marburg virus disease马尔堡病毒病一最初病例发生在德国的马尔堡,是一种严重而致命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热。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6篇

[关键词] 词源教学 效用 应用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词汇传递信息,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词汇之于语言,恰如砖石之于楼宇。词汇是组成语言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单位之一。学习一门语言,要首先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知识。学习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前提。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成功、有效的词汇教学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外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培养什么层次的人的问题。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词汇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众所周知,通过对英语中一些常用词词源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中把英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贯穿其中,增加对英国、美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现状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对词的记忆和理解和开阔语言视野,从中领略英美人的智慧和幽默,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词源的定义及渊源

词源,英语叫etymology。顾名思义,词源讲的是词的来源。从根源上说,现代英语中多数的词都是从古英语、中古英语衍变而来的。英语的历史一般从公元5 世纪中叶(449 年)即日耳曼民族―――Angles,Saxons,Jutes 侵入不列颠(Britain)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从欧洲大陆中北部来的几种人先后定居于Britain,成为现在英民族的老祖宗。当时他们使用的语言大同小异,现代英语就是这几种人在Britain使用的语言的混合物。一千多年的英语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从5 世纪中叶到1150 年,叫做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这以后1500 年左右称为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期;从1500 年到现在称为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时期。在词汇方面,古英语时期比较单纯,绝大多数的词汇都来源于日耳曼语,有些词不是从古英语、中古英语来的,而是从英语所属的印欧语系中发展而来的中古英语时期,斯坎的纳维亚语、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各种外来成分日益增多。到了近代英语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扩大,英语从各个领域汲取了大量的词汇,产生了很多新词,到今天达到近100 万左右的数目。英语中还有很多词,要是我们知道它本来的意思,我们就会对它的理解要深透一些,印象要深刻一些,并且能帮助我们认识其他的同根词,有助于扩大词汇量。

二、词源教学效用分析

1.词源教学法中对词根有效的语义分析,可以弥补形态分析的不足

传统教学中对词源也有所涉及,主要是对一些基本前缀、后缀的介绍,以及对词汇单位从结构方面进行的形态分析。通过词缀的增减等结构上的变化,使词义发生一些如大小、数量、褒贬、时间等外延上的改变,或者词性的变化。这些词缀知识,作为当今大学生的英语必备常识,在扩大词汇量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但单词的词义主要是词根赋予的,词缀是在词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的。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词汇,通过去除前后缀,最终得到的是一些不为学生所知的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根,虽然在形态上得到简化,却仍无法简化其复杂、抽象的语义。而词源教学可以提供词根信息,介绍词根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各义项生成的历史。因此,通过词源教学,可以将形态分析和语义分析相结合,有效增加词汇量。

2.词源的学习有助于了解英语词汇丰富的内涵

现代英语中出现的新词语一般来说都是有理据的,即使是旧时产生的词语其中不少都是有其来源或出处,甚至有段典故。然而,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词语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发生了变化,原义可能逐渐丧失,因而理据也变得模糊。如今我们在遇到这些词语时,往往会觉得他们喻义隐晦,难以理解。比如,学生们不理解为什么gossip是“说三道四的长舌妇”,追根溯源,gossip在古英语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现代英语中的同源词sibling“子女”),所以gossip原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教父教母们。了解了词源后,gossip就不再是几个枯燥字母的组合了,而是一幅生动的欧洲中世纪教母聊天图。又如,医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病人处于危险期”在英语里是The patient is in a critical condition.这里的critical意思是病人正处在生命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上,critical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public health crisis,以及Red Cross(红十字会)、crucial(至关重要的)都是同源词。用这些同源词来解释critical显然要比用同义词dangerous、serious的效果好。可见,词源意义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同源词的讲解利于扩散学生词间联想的方式

词间联想就是看到一个词时而想到其他的词。如看到table 这个词可能会想到chair、food。经过同源词的讲解,可以扩散词间联想的方式。如:arrive、river、rival 这三个词虽然词形相似,但意义却相差甚远。如果不讲解词源,学生很难把这三个词联系到一起。古时候出门旅行是很危险的事,而各种旅行最危险的莫过于海上旅行,因此一旦上了岸,就有了安全感,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了,因此arrive 意为“到达”。rival:古时人通常临河而居,不同部落经常为争夺水源而发生斗争,因此rival有“对手”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arrive、river、rival 属于同源词,通过同源词的讲解可以扩大英语心理词汇的存储方式,激活学生不同的词间联想。

三、词源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词源教学法的运用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词源分析法

目前在英语课堂上很少有教师能有意识地传授词源知识。有的教师认为讲词源太深奥,学生听不懂,也不肯学,其实不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的外籍教师Herbert Pierson就特别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词源学习的爱好,他发现,学生不但愿意更多了解词的历史和来源,而且喜欢有关词源的训练活动。更为奇妙的是,这些学生后来在撰写专业学术报告时常常以阐述关键词的历史作为开篇。虽然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没有受过词源学的系统教育,但这并不妨碍词源教学的开展。教师可进修一些古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参考一些词源词典或词源学专著,选择一些重要词来讲授,这是不难做到的。

2.词源教学要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词源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必要、有益的补充,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和难度,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相对抽象的词汇,挖掘其词源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有的单词词源信息不充分或者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义和今义相比变化较大,甚至单词起源时的词义已经消亡,这时再应用词源教学进行词源分析,明显是没有效果的。

3.词源教学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配合

由于传统认识将词汇词源信息的研究和应用,归为专业语言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大学英语课本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词源知识,根据大学英语课本所编写的各种配套学习读物,教参也都几乎没有涉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常用的字典,如朗文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华大辞典,新英汉词典也都没有提供词源信息。可见,词源教学的普及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编写教材和学习资料的出版机构的配合。例如,在课本课后的单词表上简要标注一下各单词的词源信息。此外,可以考虑在大学英语的课文或者课后阅读中,加入介绍英语发展历史的文章,甚至介绍词源学的文章,这都有助于广大师生对词源信息的获取以及对词源知识的了解,使词源教学得到普及和发展。

总之,英语词汇广泛的来源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不能忽视词源教学的巨大作用,一些教师也已经意识到了词源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结果的呈现,而词源教学是去追溯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及过程。词源教学使英语学习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能够更好地促进词汇深度多层面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Read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J]. Language Testing,1993,10(3).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7篇

关键词:历时;交际;动态;比较;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课本的编者邵敬敏老师讲到,近年来,汉语研究,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化之一就是由原来偏重于静态研究转而为偏重于动态研究。所谓动态研究,例如“历时动态”,通过联系历史发展来研究汉语语法;也可以是“共时动态”,倾向于现时语言现象的社会变异、地域变异和功能变异。

“打倒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后汉语被“欧化”了。复音词大量取代单音词,主语和判断动词“是”大量增加,句子由短句变成了长句,很多本来应该充当谓语的陈述成分移到主宾语前成为定语以及一些表可能句式欧化。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词汇发展最快,语音次之,语法的发展最缓慢。词汇的发展总要影响到语法,者从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再发展到现代汉语就可以看出来。一本实用的语文丛书《古今语法差异》中写道,古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发展的基础,而现代汉语语法则是古代汉语语法发展的产物。因而古今语法有同有异。“同”表明语言具有稳固性,“异”表明语言又具有变化。我认为古今汉语中的难点,大都在于异。古今语法差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词类的语法功能不尽相同

2.此类所分细类及所属词语不尽相同

3.句式表达形式不尽相同

4.句子词序不尽相同

经过五四萌芽期并在其后的时间内蔓延的欧化语法现象,现在有一部分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在汉语中站住了脚。甚至其中有些已经区别不出是外来因素了,这主要体现在表时间、处所、条件等状语中。

英语相比于汉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注重实用有形连接手段使语法形式完整,而汉语语言表现的形式受意念引导,其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松散,并且句法功能形式隐含。相比之下,英语表现形式严格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界限分明,句子严密,层次扣接,句法功能外显。

1.抽象与形象。西方人重抽象思维,东方人重形象思维。通常,西方人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比较注重抽象思维能力运用;而东方人却更加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并不注重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直截了当地说,英语中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用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汉语中则多用具体把握的词语来限制名词。

2.直与曲。西方人重直线思维,东方人重曲线思维,在表达思想时,西方人的思维更加直截了当,句首迫不及待要先抛出所有的要点,然后慢慢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而东方人习惯从侧面说明阐述最后点出话语中心思想。

3.主体与客体。西方人严格区分主客体,东方人主客体相互融合,西方人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而东方人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意识的行为。

4.比较的难度。对东西方语言的观察得出的不同特点,是通过直观的方法进行一种最直接的比较,这些结论其实是一种最直接的解释,但是这种从比较的角度探求的解释存在着风险,大致理由如下:

第一,理论上的不足。“成熟理论”的局限,“新理论”的幼稚,“外来理论”的牵强,“本土理论”的薄弱。总之,理论建立在具体的语言上,语言的差异导致了理论的差异,而理论的差异直接导致解释的适应性。

第二,实践上的不足。研究的实践总是由个人进行,研究的对象也多少是某一种或一类语言,因此成果也多打上了语言,个人与时代的烙印,缺乏了充分的客观性。

第三,对语法规则的解释总会加上“一般来说”、“总的来讲”以求保险。

考察了兰拉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电话谈话语料库,研究者初步了解虽然汉语和英语中的原因从句在整体上都倾向于后置。在前置原因从句中,“因为”通常和引导结果的“所以”类词连用。但在英语中的because和so并不能搭配,这是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此外,汉语中整个因果复句作单句的句子成分时,通常是“前因后果”的顺序,而英语中恰好相反。

例:每个人都在奔波,因为谁也没有藏身之地。(Because you can’t hide, everyone runs.)

从总体上比较了汉英因果复句顺序上的异同,在两种语言中原因从句后置都是优势语序,但是相对而言,汉语比英语又有更明显的原因从句前置的倾向。

Ford(1994)进一步指出,because一般出现在超出读者预期、可能引起读者疑惑的话语语段后面。这样的语段通常以三种特征为标志:对比、否定和强烈的评价。语料显示,汉语后置原因从句中的“因为”情况类似。由“因为”引导的原因从句也通常出现在这三种语境中。

1.“因为”出现在否定性与断后,一般以否定副词“不”、“没有”等为标志。

2.“因为”出现在表对比的话语语段后面,通常以转折词“但是”、“却”等为标志。

3.“因为”出现在强烈的表达语句后面,这些语句通常以程度副词“很”、“非常”、“最”以及语气副词“绝对”等为标志。强烈的评价或表达通常是朝常规的,自然需要给出理由。

除此之外,汉语中“因为”引导的后置原因从句还经常出现在另外两种特征后面,即比较结构和情感表达式。

4.“因为”出现在表比较的话语后面,通常以“比”、“更”等为标志。有比较就有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就容易引发分歧,需要给出理由。

5.“因为”还出现在带有情态表达的话语后面。如义务情态词“应(该)”、“必须”和知识情态词“可能”、动态情态词“希望”等。

由于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语音的变化要引起词汇的变化,语音、词汇的变化也要引起语法的变化,因此语言的整体变化就是语言内部要素的调整。

我们在进行语法研究时,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动态,把汉语看作持续变化的并有生命力的开放式的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在运动之中,以此洞悉其客观规律和基本态势。

参考文献:

[1] 徐杰、匡鹏飞《多视角语法比较研究》.

[2] 郑远汉《古今语法差异》.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第8篇

关键词: 并列式双音词 内部机制 外部机制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范的一种符号系统。其中,词汇是最敏感、最活跃、涵义最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汉语的词汇系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与时俱进,从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到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汉语词汇的双音化现象早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词汇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深入探讨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机制对整个汉语史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比其他语言,都没有一个成系统、数量如此庞大的并列式双音词体系,因此,深入研究并列式双音词对于汉语构词法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言内部机制

(一)韵律机制的影响

1.韵律的制约

冯胜利先生提出韵律词概念,是从韵律学的角度来规定“词”的概念。根据冯先生的论断,韵律构词学的理论基础——“韵律层级”,从上到下依次为:韵律词——音步——音节——韵素,即韵素组成音节,音节组成音步,音步实现韵律词,而音步必须同时支配两个成分,即“二分枝音步”,因为没有二分,就没有“轻重抑扬”,也就构不成韵律。

据学者统计,从上古时期东汉开始,双音词就已经出现并成为词汇的一种发展趋势,到中古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并列式双音词。这里所说的并列式双音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词根语素并列构成的双音节词,按其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学界把并列式双音词分为同义并列、反义并列和类义并列三种类型。李仕春在《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一文中论证了“并列式构词法在中古最能产(见图1)。到了现代汉语中,并列式双音词仍是仅次于偏正式的第二大词汇群,纵观古今语音系统的变化,可以得到一些线索。冯胜利在《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一书中提到,上古到中古汉语的语音演变特征可以描述为“在新韵律系统里,最小的韵律单位(音步)不是单音节,而是双音节”,这一结论的得出充分证明了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节结构的演变就是双韵素音步到双音节音步的演变,即“双音化”的历史来源。

图1 中古时期偏正式和联合式复合词使用情况

到了现代汉语,双音词占明显优势,根据冯胜利先生的韵律理论,汉语在双音步的制约下,越来越多的短语逐步固化为韵律词;为了满足韵律的要求,本可由一个单音词表达的意义,改由两个相同意义或相近意义的单音词连用表达,促使大量的同义并列双音词产生。

发端于魏晋的,兴盛于南北朝的骈文是汉语文学史中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骈偶与对仗这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被看做汉语韵律构词系统的必然产物,但过分追求对偶,就走入了一个“文必四六”的极端。文学上的这种风气其实就是对双音步的偏爱,导致了大量双音词的产生,之后韩柳发起的“古文运动”批判过分追求辞藻华丽的骈文之风,推崇单音单语,一些完全出于对仗考虑,没有实际意义的双音词慢慢淡出词汇系统。但词汇的双音化仍然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

2.语音系统的变化

词是音义结合而产生的,而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并不等于音义之间毫无联系,沈兼士《声训论》:“凡意之寓于音,其始也约定俗成,率由自然。继而声义相依,展转孳乳,先天后天,交错参互,殊未可一概而论。”说明语音对词汇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据王力先生统计,上古汉语的声母32个,韵母29个,声调有4个;中古汉语的声母35个,韵母92个,声调也有4个,语音明显比上古复杂得多,尤其是清唇音、舌上音的产生及庄、章二组的合并、大量古入声字的语音变化对词汇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的记忆负担加重,而中古时期政治、文化繁荣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对于新词语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音节的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大量同音字产生,对言语交际带来了不便,音变造词法已经不适应当时的交际要求。

3.方音影响

伴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各地人们交往频繁,商业往来密切,方言的流通度大大增强,不同方言中表达同样意义的单音词在交际中引起不便,逐渐发展为同义词、等义词,这些词语有的和当时的共同语结合,有的方言单音词汇则互相结合,在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逐渐合并。如《方言》卷一:“晋魏河内之北谓惏曰残,楚谓之贪。”《说文》:“河内之北谓贪曰惏。”(注:“惏”即“婪”),“贪”、“婪”二字表示同样的意义,只是方言的不同,因而在交际中逐渐合并为“贪婪”这一并列式双音词。

(二)联合式句法的影响

汉语构词法从词的内容上考察时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使用词根原形,第二类是改变词根部分的语音,即改变音素或声调。具体分为摹声法、拟义法和变义法。从词的形式上考察的有音变构词法。在以单音词占主导地位的上古汉语中,摹声法毕竟可取范围有限,而拟义法造词,词语的义项过多,在交际中容易混淆,有时也难以分辨义项与义项之间的分界,如“墨”,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仅名词义就有“书画作品”、“黑色”、“墨线”、“长度单位”等八个义项。变义法和音变法造成的结果是大量单音同音词的产生,在文字上的影响是大量假借字、通假字的产生,给交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语言,即“孤立语”,以单音节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语的这一特点在上古汉语中就表现为一字、一词、一音节的对应现象,为联合式构词法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构词素材。人们在表达时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已有的单音词,把语法、语义上能够搭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音词连用,这样就形成了联合式的短语或句子,有些久而久之就固化成了一个词。这是一些双音词在词典里具有双重身份的原因,既可以是词,又可以是习语,带有短语的特征。这类词介于自由短语和词汇之间,是词汇化的对象。

(三)训诂的影响

战国末年就已经出现了注解古籍的专著。训诂学的萌芽在春秋末年就已经开始。春秋以后,孟子提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训诂学一条很重要的原则。何为训诂呢?如“勤,劳也;遵,循也。”(《逸周书·谥法解》)“论:议也。”(《说文解字》)“追,逐也。”(《说文解字》),通过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因文求义等方法训释词义,又利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形成互训、同训、递训等解说词义的方法。与此同时形成了大量的同义、类义的单音词构词素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经常高频同时出现的单音词逐渐凝固为并列式双音词。另有由反知正的训释方法,如“浅,不深也。”(《说文·水部》)曾字足义的训释方法,如《诗经·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维则。”毛传:“则,法也。”疏云:“维有法则矣。”毛亨用单音词“法”来训释,孔颖达则改用了复音词“法则”,可见训诂对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外部机制

(一)汉民族传统文化影响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讲求一个“和”字,直至当今社会仍然倡导“和谐社会”,汉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讲求对称、追求形式美,这些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多是体现了对称美;在汉字的字形中不乏对称的现象,如“喜”、“山”、“天”等;更有“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之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贴春联”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对称、和谐的追求,并在其中予以了浓浓的祝福、祈愿之情。这样的传统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如上文提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一时的骈文,就是对这种对称的形式追求到极致的表现。在词汇上的体现并不少见,人们往往纯粹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而故意做出有意识的双音选择,因而有了“足辞”之说。马建忠先生指出:“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耳。”此语道出了并列式双音词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即加强语气。如并列式双音词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语,叫做“偏义复词”,在这类词中只有一个语素有实际意义,而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如“国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只表“国”,不表“家”;“窗户”只表“窗”不表“户”,“妻子”只表“妻”不表“子”,这样的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

(二)认知机制影响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面对事物的多样性时,人类认识新事物时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类比的方式将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扩大自己的认知域。大脑对世界的认识不能是杂乱的,而应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将客观世界范畴化。汉民族独特的认知机制连同客观世界的需要导致了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经验范畴与自然界的范畴最接近、最匹配,是认知的重要基点和参照点。如“风雨”一词,“风”和“雨”分别表示自然界的两种常见的、具体的自然现象,人们在交际表达时,把这两个词连用,用来描述天气状况,多用于描述天气恶劣。人们根据联想和感知,用“风雨”一词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或人生的坎坷之路,这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映射。认知机制在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尤其是其比喻义的产生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三、结语

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理据既有语言的内部的又有语言外部的,无论是韵律、语音、构词法、训诂学还是传统文化和认知机制都对并列式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还不尽全面,尤其是在语言外部机制上的研究还略显单薄,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5.

[4]孙常叙.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5]万献初.现代汉语并列式双音词的优化构成[J].汉语学习,2004(2).

[6]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J].语言研究,1996(12).

[7]李仕春.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7).

[8]田涛.同义并列双音词的词素异序现象及语音因素的影响[J].现代语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