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10:02:15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第1篇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主动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理念,要求用我们的学生所极度缺乏的批判性思维理念武装头脑,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审美再造,注重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即力求做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师没有理由甚或没有资格代替学生思考,从教科书和教师嘴里“贩卖”出的即使都是真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真理是否适合,即是否能够启发解决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思想实际的问题。真理性的知识不是靠记忆填鸭,而要靠真切地体验。内化为学生的思维特质。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暑假为期一个月的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一期)开班式上,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就“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这一研修班的“规定动作”,发出了“要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大讨论和大改革”的号召。作为在全国全面铺开的研修计划,“规定动作”所关涉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的研修探讨,再一次成为决策者和我们三尺讲坛上的人们共同关注、尤为重视的重大课题。也是在这次研修班上,我对自己多年来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进行了梳理,现整理出来,希冀求教于同仁,期望碰撞出火花。

二、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素质教育方向的指引

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大理念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又如何更新?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在近几年的各种报告中反复设问阐释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讨论所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据我国长期从事素质教育研究的权威人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慕泽教授的概括,所谓素质教育,在目前的中国,从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所必修的《新世纪教师素养》到研究生招生考试理念,均强调要用我们的学生所极度缺乏的批判性思维理念武装头脑。

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非形式的日常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运动”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影响很快遍及北美和欧洲,上世纪末通过能力型考试模式影响到我国。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而关注和研究这场运动,正是在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批判性思维”理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问题肇始于美国这个公认的教育大国对自己教育模式所存在缺陷的警觉。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显示,既具备必要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知识分子”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从20年前的5%,下降到当时的3%。正是美国教育包括其高等教育的缺陷,使之丧失了数百万株社会栋梁!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美国人这样总结:“我们应当教学生如何思考,但我们只是在教学生思考什么”。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思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即能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场“批判性思维运动”在美国产生的结果是:第一,在高等教育中出现了一门以教学生“如何思考”,即以培养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批判性思维。目前全美上千所高校开设此课程,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多达数百种;全美成立了“批判性思维”学会;国际批判性思维学术研讨会每年一次。第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能力型考试模式,如GMAT一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sAT一大学本科入学考试、LSAT一法学硕士入学考试等。上世纪末,上述运动及批判性思维的理念通过能力型考试模式影响到我国。体现在:第一,从1996年起,比照美国GMAT考试模式,我国开始实施工商管理硕士全国联考。这种全新的能力型考试模式一经在我国出现,立即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已从MBA扩展到MPA(公共管理硕士)和GCT(一般职业硕士,如工程、农林、会计、教师等)的全国联考。我国每年逾20万人通过这种类型的考前准备,经受着批判性思维的强化训练。这种考试对于选拔高素质能力型人才已起到令人瞩目的效果,正在积累重要的经验。第二,能力型考试模式一经传入我国,我国学者就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模式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理念反思。即:我们以前究竟是怎样填鸭灌输的?究竟怎样进行能力培养?

正是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树立的思维历程之中,我坚持进行了“两课”(现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强化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闭多年来,我尤为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审美再造,注重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为的正是要全面体现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审美再造的理论支撑是:既定教学内容中大量的还是非美形态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作为专门的文化科学知识可能有着很高的真理度和巨大的善值,但是它们不具备明显的美的形态特征,难以直接成为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对象。教师要抱着明确的以美来启真求善的教学思路和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审美再造。

现举一例:讲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三步走’)”

首先多媒体出示:“看不见里程碑与看得见里程碑,干事情的效果和心态差距何在?”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l0公里以外的3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二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啥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干脆坐在路边:“俺不走啦”!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借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3/4的时候,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这也许就是“望梅止渴”、自我暗示、心理调节的作用)。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而且公路边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的歌声和笑声不知不觉地消除了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整个过程配有大量视角冲击图片)。

讨论总结: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动现状和与目标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结果是努力而又不知疲倦地实现了目标。

启发:十五大报告在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时有这样一句话:“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你能总结出“三步走”战略的意义了吗?与教材上说的对照一下看看?你找到了自己的旗帜了吗?你自己的路标在哪里?你自己的里程碑何在?你们的日常计划实施起来遇到了什么问题?再结合其他材料,如金庸先生的《邓小平的估计实现了多少?》(“邓小平的估计,到了令全世界经济学家咂嘴不已的地步”。

学生把自己总结的战略意义与教材对照(即学生“发现知识”与教师“一味灌输”之别),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旨所在。

对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再造,要遵循以下再造原则:形象性原则——注重强烈的视角冲击;趣味性原则——追求轻松愉快的课堂:情感性原则——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简约性原则——少讲精讲不重复;渴望性原则——活动依托,不越俎代庖;思想性原则——留有余地,启发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再造的资源来源或获取思路有:①学生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重大事件;②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和个体发展实际;③以典型案例诠证教学内容:④以“结合”为机制,大胆创新课堂结构和讲授方式(结合是创新的“头号”机制);⑤注重美文要事的“欣赏”,如《读者》、人大的《当代文萃》、主流媒体上相关节目事件的报道。

还应配以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建构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导向韵。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大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和思想理论,使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善恶是非,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我认为,“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主要方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就是从现实出发,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找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理论、澄清认识,以提高觉悟、增长才干。具体教学步骤如下:创设问题情境(考察参观、案例体验和任务界定)——驱动探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获得体验(认知性、情感性和操作性)——交流经验——梳理整合。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知识的接受性学习,二是针对技能的体验性学习,三是针对现实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引进课题活动,使教学有活动依托,并力求向现实拓展,这样,学生们就会唱着歌向未知出发,书本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所急于知道的,所主动探求的。真正的学习就是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同时包含以上三个层次的学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这一转化工作须臾不可忽视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观念的自白

一句话,就是冯契先生“智慧说”中影响深远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师是什么?教师该做什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推及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乃至所有课程的教师,他们决不是讲台上的知识重复者,而是学生思想观念思维特质的“催生婆”。因为教科书仅仅是写给教师和学生(主要是课下)看的,而非让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50分钟内重复一遍。换言之,教师该做的和所能做的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思维的理路,而不允许教师把书本知识搬到教案,再由教案搬到黑板,等着学生再搬到笔记上。对教师来说,哪怕是烂熟于心,却是失败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答卷一字不差,也是失败的学习。学习应该是一个个体发现知识同时也锻炼习“艺”能力的过程。其间,知识的习得固然重要,但知识的习得仅仅是个体社会化的手段,而能力(主要是思维品质以及赖以其上的个性学习方式)才是求知的目的。否则,学生只能是装载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对新事物的兴趣等,均不可避免地要丧失殆尽。没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也就谈不上可持续的进步。这也许就是我国学生成绩突出却功利色彩较浓,成人以后“泯然众人也”的根源所在。而中学时期所谓“成绩平平”的国外学生,却能在成人以后逐渐显现出探索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获得诺贝尔奖也就不足为疑了。还是基于上述理由,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过的东西,并且经过经验和事实的反复撞击,才能成为与学生思维品质内在同一的东西。教师没有理由甚或没有资格代替学生思考,从教科书和教师嘴里“贩卖”出的即使都是真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真理是否适合(即是否能够启发其解决)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思想实际的问题。真理性的知识不是靠记忆和填鸭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而是靠学生真切地体验,内化为融之于学生思维品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升华为信念层次。这样,学习自然完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这应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学生们一句“老师带我们到‘感动中国’现场,第一次感动了我”,可为明证。

第2篇

大部分党校都保证了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专兼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得以正常运行,但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党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当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维护党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部分党校都保证了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专兼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得以正常运行。但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一、将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其吸引力

在大学的校园里还存在着很多的不文明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看待问题上存在着偏差,而这些偏差是可以用审美教育来引导的,而且将审美教育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能都增加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1、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的内心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教育正是依靠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大学生、感染大学生,从而使大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自觉地趋善避恶,实现道德的升华。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先进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中发掘美的内涵,使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包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穿插一些文明礼仪的讲解,更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康,不仅是指人的身体(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当大学生沉浸在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时候,由于注意力的转移,生活的变换,情感的净化,就可以超脱自我,心情开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从而使情绪稳定,保持心理的平衡。通过审美活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训练思维能力,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将国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增强其感染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些层面的实效性是较差的,其中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太切合广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出发,在目标、内容、方式、途径上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际意识问题的提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它对改进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运用心理学原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1、遵循认识规律,引导个人认识。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认识也是心理倾向定势的表现之一。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第二,坚持双向交流。第三,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群体教育。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还要运用群体教育,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实现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

2、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需要一心理紧张一动机一行为―需要满足一紧张―懈除一产生新的需要。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太强调个人利益,这种思想有碍于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低不断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创造条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有效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面对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现实,许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感到学生工作难做。事实提醒我们,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再像过去那样只满足于一般的常规管理,收效不大。因此,找准动力,转变观念,努力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就成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找准动力源是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并且在管理中蕴含着思想教育。事实上,管理的精髓不是“管”而是“理”。所谓“管”就是限制,其外在形态常以“不能做什么”来表示;所谓“理”就是引导,也就是“应该做什么”。一个人的品质是由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构成的,处于品质表层、直接以外显的形式表露的是行为,而处于品质深层、没有直接表露的是价值观念。所谓“不能做什么”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所谓“应该做什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

过去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之所以收效不大,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着眼于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比着眼于学生价值观念的时候更多,规定学生“不能做什么”比启发学生“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更多。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管理。实际上,价值观是行为规范之母。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主体价值观的确立先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二是行为规范是主体价值观的实际反映,是价值观决定行为规范。管理是一种“控制”,控制论的关键在于“中介”。管理工作必须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不要直接去“管”,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意识,引导要比限制有效得多。学生一旦确立了“应该做什么”的信念,在实际行动中就会自动形成一种“不能做什么”的制约。解决了价值观念问题,很自然地就会解决行为规范问题,而单是着眼于行为规范的管理也许永远也不能实现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最佳状态是自动制约。任何一个自控系统都有一个动因,也即一个动力源,该动力源通过一个有机结构把自己的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调节。人的价值观念就是这样一个动力源,它是人的所有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驱动力。

二、转变观念是实现有效性的关键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要实现飞跃必须改“管”的工作为“理”的工作,也就是改“不能做什么”的工作为“应该做什么”的工作。“不能做什么”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应该做什么”是把握学生的内心,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是由内在的“应该做什么”制约外在的“不能做什么”,是学生主体的自身制约。人是有自为性和主动性的,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真诚、积极主动等,都是着眼于重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所犯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这样的错误,究其根本,也就是漠视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

学生品质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由价值观念到行为表现。目前,我们的管理基本上只顾及到了行为表现,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在的精神状态,但总是企图由行为上溯到观念的教育。这是一种滞后的教育模式,因为行为是价值观的表现,价值观是因,行为是果,等到某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且已有行为表现时再去企图纠正它的行为并由此而纠正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时,早已为时过晚。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老是出现这种类似于“救火”的情形,已经出现了问题才想起平时怎么没在这方面多加教育。我们只着眼于行为,这是一种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行为规范为起点,也以行为规范为归宿,这是我们过去的管理体系的弊根之所在。虽然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追求学生行为上的效应,但这不是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管理本身也只是手段,它的目的首要的是主体价值系统的构建和健康发展。而行为,实际上只是为主体内在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外在的参照系和可测的目标系统。这就是管理的主体价值原则,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管理哲学。

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管理者应独自承担的责任。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特殊思想状况和群体心理,及早培育学生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并促使其迅速成长。

转贴于

其实,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并不是不重视学生主体的思想因素和观念因素,相反,我们长期以来始终把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教育放在首位。但是,在人的思想结构中,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处于最上层的因素,它并不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观念因素是价值观(包括伦理观和审美观)。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处在人的思想结构的最上层,因而也是人的所有观念和行为的比较深刻的原因。但是,第一,人的价值观的发育成熟早于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政治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已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可以对事物进行判断,但他们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则正在发育成长之中。企图直接通过作用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来规范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必然表现出空对空的症状。第二,即使在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成熟之后,它们对人的行为起作用也必须通过价值观的转化才能实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规范人的抽象意识,价值观规范人的具体行为。前者经由后者并最终以后者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具体行为的影响。第三,并不是人的所有行为都受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支配,人的行为也不都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在人的行为结构中,实际上只有那种重大行为才直接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决定的。应该说,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最高层次的部分,是在解决了学生主体的价值观念问题后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升华,这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因而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把什么都上升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高度,看似高屋建瓴,实际上起了阻隔学生真正达到这种崇高境界的作用,因为它切断了通向这种境界的桥梁。为什么我们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总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就是因为我们跳过了价值观教育这一个必经的途径,我们隔的就是从个体走向社会、从自我走向崇高的这条通道。所以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说: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最大敌人就是管理观念中的教条,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变化,提高其有效性,必须转变管理和教育的观念。

三、引导学生参与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以往的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首先在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将教育仅仅理解为他人教育,严重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不重视让学生参与教育过程。

为什么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要知道每个受教育者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活生生的内心世界。过去我们往往把受教育者看作被动的客体,仅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我说了,你就接受,就照着去做”。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学生会以自身已有的认识和体验对学校的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甚至加以抵制,而不可能像一张白纸那样任教育者描绘。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过程中,他们根据周围的各种影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的政治方向,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确定今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加强自我教育。

那么,在新形势下应怎样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启迪”上。如前所述,以往的教育在“应该”上着力比较多,但却很少考虑教育对象在想什么,他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他们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他们能够干什么,因而教育缺乏针对性。因此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教育内容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判断和结论。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转型期;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面临机遇、富有挑战性的世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必将继续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无疑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认真研究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走向,进一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模式,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意识形态是自觉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思想体系,是一个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先进的意识形态要靠教育、继承,并最终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集聚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意识形态的必夺之地。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关注这块阵地,并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将意识形态的教育限定在可控的范围。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学校是现代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和儿童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传播和灌输的重要场所”’。虽然不同的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不一,但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说在处理民

族国家内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西方道德教育重视个人主义,那么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即处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关系方面,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强调培养学生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美国许多教育方案中反复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责任和义务的“责任公民”。德国历来注重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一种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19世纪末德国威廉二世要求把“热爱祖国”的教育放在首位,并要求培养“民族主义的德国人”,u。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任何一个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方法虽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青年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意识的人的价值观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实行政府全面干预、统一规定的方式。在各级各类学校有相应的统编教材、参考书及统一的课时规定[1]。这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最终引导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这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社会转型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更新之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德上,而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完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其政治功能,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重要的;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已呈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如果还局限于此,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并不是一定要增设课程、增加课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做到有的放矢。

从教育观念来看,在社会转型时期,“培养塑造教育观”和“引导生成教育观”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发生着激烈的碰撞[3]。培养塑造教育观体现着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较多地关注在确定的教育目标下,按传统的认识论来设计课程,以达到培养塑造人的目的,其较少考虑到被培养对象的个体情况,较多的是塑造;引导生成教育观是在对传统的培养塑造教育观的不断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其融入了建构主义、体验教育等后现代教育思想,突出教育回归生活、探究学习、生命教育、和谐教育等教育理念,其更多的关注具体被培养对象的个体,引导生成教育观更适应于社会转型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不仅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维培养,而且要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同时,更应加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从教育环境来看,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和学习习惯等,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概括而言,机遇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的时空优势,其突破了地域限制,在时间、地点和手段上更加灵活,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育,提高覆盖面和教育的时效性;二是网络的信息优势,其海量的信息储存和超强的搜索引擎功能,更有利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并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育场景,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教育;三是网络的沟通优势,其MSN、QQ群、BBS论坛、博客等高速有效的视听交流平台,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开放的、平等的、交互式的沟通渠道,且更能调动参与对象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沟通平台的优势,对减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从说教模式向引导模式转化,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在“于无声处胜有声”的境界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地。网络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带来有利机遇的同时,引出的挑战也是棘手的。其表现:一是价值观多元。由于网站的庞杂、良莠不齐,各类网站对传播内容、传媒方式、传媒时间等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有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尤其是西方别有用心的国家更是利用其信息技术的强势,进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渗透和输出。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掌握主阵地,引导和区分不同信息的性质和类型,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信息容量,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二是行为失范。网络匿名制的特点,使对应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空间的存在成为可能。在匿名的情况下,也即在虚拟空间中,交流不需要传递蕴涵丰富情感的表情、动作和姿势,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伪装和顾忌,敞开心扉随心所欲,久而久之易形成双重人格,易造成诚信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漠,最终可能导致行为失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和“隐”相结合,既要向青年学生传递先进的思想观念、正确道德规范和法律规章,又要根据青年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水平差异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

从教育对象来看,社会转型时期,怎样为自己定位,成为强者,体现自己的价值,是当代青年学生思考的主要问题。由于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易产生认识误区,使自身价值观念发生扭曲: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是价值取向,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同时,他们特别关注就业去向,把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有利就业的专业课学习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上,一般都不太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认为是身外之物,与己无关。问卷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学生的状况: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很感兴趣的占1%,有点兴趣的占 9%,一般兴趣的占41%,毫无兴趣的占49%,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发展有很大影响、思想有很大转变的占7%,比较有影响的、思想有一定转变的占43%,基本没影响从来不上心的占45%,其他的占5%。另外,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收,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就青年学生特性而言,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教育者要快得多,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青年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准切入点,让他们感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对自己的定位、发展有好处、有帮助、有作用,对提高思想觉悟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有实际意义。

四、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从青年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目的出发,要使学生意识到确立正确的政治意识、道德价值观乃至审美观对于他们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要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要把握好两个转换,即从以学科专业体系性、逻辑性为主体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主体的模式转换;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换。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和手段是关键,是容易见成效的抓手。

1.改变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双向互动,展开平等的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结合自己的体会谈收获与提高,共同研究探讨存在困惑的问题,课堂活跃起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入耳人脑的目的。在双向互动的讨论交流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正确引导,清楚明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真实诚恳地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有理有据地解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让学生感到教师值得信赖。只有通过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才能得到真实的反馈,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从而能够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内容,更加贴切地联系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最好方式一项,学生选自学占11%,系统讲座占12%,集体讨论占16%,多样化教学占57%。可见学生的选择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即听教师讲课、专家讲座,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资料,参观、调查研究、观看影视资料,讨论、演讲、辩论,写读书报告、论文等形式,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改变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和手段。在问卷调查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最好方式一项,学生选闭卷考试占4%,写论文占25%,开卷考试占57%,其他占 14%。半数以上学生选择了开卷考试,l/4的选择了写论文,学生的主流是抵制闭卷考试形式的。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学科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程式化,可以拓宽考核的知识域。另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希望以最轻松、最自由、最多元的方式掌握原本感到乏味的知识,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有助于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行为习惯。同时,要改变只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要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范俊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02).

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07-02

收稿日期:[HTSS]2007-02-10

作者简介:沈春光(1966-),男,副教授,硕士,从事政治理论与高校德育研究。

一、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上讲,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即是指社会各要素合理配置,社会机制良性运行和整个社会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地发展的社会。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政府、社会等方面来践行具体的规制和机制。就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来讲,高校主要是通过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引领社会和谐。从由来上讲,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植根于现代性从旧式向新型的转变。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赢,人与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新型现代性的实现过程,首先需要人的新型现代性的实现,而人的新型现代性的实现,必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既具有现实性意义又具有理论性意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就是关于未来高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而这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部结构和体现出的层次性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有其内部结构的和谐和其体现出的层次之间的和谐。其内部结构的和谐至少应包括: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和谐[1]。其体现出的层次之间的和谐至少体现在三个和谐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制体系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体现层次。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件。第三层次则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件。第一层次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起着指导作用。第二层次是体制或制度,它在受第一层次影响的同时又直接作用于第三层次。第三层次就是各种社会组织,它是在第一层次的指导和支撑下,依据第二层次的制度规范体系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组织[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通过保证多元利益关系得到稳定,民主与公正得到保证的社会过程,也是国家和公民关系互动互促的过程,所以它的建设是一种不断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静止状态。因此,在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其涵盖的内容和确立的标准有所不同,但其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其目标的基本内容应是:(1)稳定有效的良序社会结构的确立;(2)合理价值共识的达成;(3)正义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从以上三个目标的基本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在社会中道德性、公正性、民主性、合法性得到张扬,同时还要求人们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所张扬和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没有一个不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实现的。从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蕴含的内部结构的和谐和所体现出的层次之间的和谐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

二、和谐社会建设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1.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并出现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以改革促发展的同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极其敏锐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承受的家庭、学业、心理、交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在他们身上就极易发生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依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相一致

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心环节是人。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社会和谐还包含着尊重自然的基本诉求,这种共识是在人自身和谐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的。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健全的性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能和谐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和素质教育等等,从中不难看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在大学生中积极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深入进行公私观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3.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首先,民主法治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利,重点是把依法治国的治国策略落到实处。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政策、舆论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提高认识和规范行为。其次,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来疏导。再次,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要激发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主体力量的大学生的创新活力,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易于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三、和谐社会建设对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不仅是和谐社会带给我们高校的一种新理念,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它要求我们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贴近、相信、依靠他们,要在师生间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和人格价值,正确引导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其具备和谐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还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老师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融为一体。

2.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理念

诚信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但目前,在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缺失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责无旁贷,更应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起以诚信为荣,以虚假为耻的观念。通过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信用经济,商品交换、合同关系、协作关系、知识产权等都是以诚信为前提。通过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做人与做事都要重诚信,讲信誉。诚信本身就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

3.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发挥和谐校园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我们高校应当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谐校园建设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与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于和谐校园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对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包括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感、心理等给予培养,促进其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对大学生的行为层面,包括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等给予养成。爱因斯坦就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3]

4.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就大学生群体而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影响着他们的全面发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靠简单地灌输,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同时,更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常设机构,广泛开展心理辅导,积极做好心理测评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以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5.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科学的精神鼓舞人,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人,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转。二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应积极拓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多渠道与主渠道合流,大战场与主战场呼应,在全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和谐氛围。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实现目标体系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1]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研究,2005(5):1-5.

第6篇

【关键词】励志感恩 高校思政教育 建构主义

自2007年全国各个高校开始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不断加大资助金额扶持力度以来,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单薄、贷款毕业生违约率较高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为在高校当中开展励志感恩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1]。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往往承担了进行励志感恩教育的重任,由于多数辅导员肩负着过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日常琐碎的学生管理工作,导致辅导员往往缺乏精力和思路去有效的开展励志感恩教育活动。目前已开展的活动多为宣讲性质,既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又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共鸣,部分活动甚至趋向于形式化、表面化,而被参与活动的学生所遗弃。从教育学知识中去追根溯源,寻找更好的开展励志感恩教育的理论支持,成为新时期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的思路之一,特别是面对高校学生,这些在心智和人格上已经较为成熟的个体,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和情感储备,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发地构建感恩励志意识,是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的必经之路。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励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为量变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即为质变过程。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2]。

建构主义学习强调三个方面: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3]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3]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3]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励志感恩教育的指引

建构主义中指出,学生不是单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相反,学生在接受教育前,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道德基础,一般的高校学生基本都符合这个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就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这个过程必须是亲身的体验,毫无意义的说教形式不仅不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这将违背我们教育的初衷。作为施教者,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自我定位于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去自我体会和感受教育的意义,自我建构和总结出相应的知识和感受。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就要求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在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时,必须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场景,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是所谓的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激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升华是开展此项工作的最终实质性的目的和意义。

二、建构主义在实际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开拓“趣味化、参与化、时代化”思路

感恩励志教育作为资助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从事资助工作辅导员结合学院特点,有效发挥自身创意的极佳平台。传统的感恩励志教育往往倚重于讲座和宣讲的方式开展,只要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这种方式并没有有效调动学生,不能迎合学生积极活泼的年龄特点,同时缺乏互动性和交往性。倘若以素质拓展作为活动主要的开展方式,在一个个活动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和帮助,穿插融入感恩的点睛之笔,不仅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感受到青春的快乐与律动,同时又能将个人的情感,通过个人的参与进行升华,点出励志感恩的活动主题。

例如:笔者曾尝试带领学生组织以“蓝丝带”为主题的励志感恩活动,拟定以蓝丝带为活动的象征物,通过蓝丝带精神作为活动的主题,整个活动也以“蓝丝带”命名。选择较为开阔的绘图室为活动场地,计划活动参与人数为50人左右,划分为6个小组。同时为了提升活动的内涵,还邀请心理咨询中心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心理咨询特长,将感恩励志活动和心理指引辅导相结合。同时,积极准备各种游戏形式,例如:一指抬人、信任背摔、合作拼图、你比我猜等团体性游戏,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整个活动。最后通过学生心理测验游戏的环节,自我表达出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朋友的活动主题。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资助教育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传授方式,此次活动提供同学们在活动中去体会,去理解互助感恩的涵义,更具有形象性和切身感。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自我建构出感恩励志的活动主题和精神。

(二)强调动态教育活动,鼓励师生积极互动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例如:笔者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诚信还贷工作时,采用课题设计的活动方式,开展相关诚信教育。一方面,设置有关国家贷款政策和常见还款须知的有关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以小组形式,查阅资料制作PPT课件,最后以学生公开课的方式,向我们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题汇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动态的开展了该项活动,不仅指引学生完成了国家贷款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组织、协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活动当中,起到总体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最后的课题结论,给予教师方面的评价和看法,并对学生的成果给予相应的鼓励,保持学生建构性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作为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一定要时刻谨记自身的任务使命,树立育人为先的工作道德标准。特别是对于负责困难生资助工作的学生工作干部,更要明确励志感恩教育是进行日常资助工作的有力推动力量,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工作思路,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感悟活动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吸收阳光,反射阳光”的精神,才是资助工作的最高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7:69.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教学论(第八版)[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101-102.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4-135.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1-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到迈入科学化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空前丰富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表征。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就此进行回顾与省思,并对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思考,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概观

从中国期刊网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为题名索引数据分析来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文献计量概观存在一个最直观的特征:关于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系统科学、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借鉴作用,而相对于德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总体看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田曼琦、白凯(1989)主要围绕思想教育系统、思想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教育客体系统、思想教育环境系统、思想教育内容系统、思想教育原则系统、思想教育方法系统、思想教育信息系统、思想教育决策系统、思想教育评价系统展开论述。[1]鲁勇(1989)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进行论述。[2]潘树章(2001)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3]陈中建(2008)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对德育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4]上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工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或德育系统进行研究,为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特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中对结构和运行的剖析值得借鉴,但仍然停留在系统工程学范式框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吴倬(2001)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的思想,认为德育领导小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渠道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起重要补充,理工类课程教学是重要环节,以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承担者的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韩小香(2006)等认为,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线路、三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为辅,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以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6]陈坚良(2006)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科学控管系统、组织实施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保障系统等构成。[7]孙其昂(2007)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系统存在,该系统大体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设施、环境、主体、活动等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整体。[8]可以看出,上述观点主要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和工作实务层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探讨,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践层次进行的反思和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体性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实证检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宣仕钱(2006)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9]戴锐(200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分为宏观圈层(社会大环境及区域性生态等)与微观圈层(组织内部生态)两方面,两个圈层均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圈层由心理、观念、意见和学术成果等构成,制度圈层由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等构成,物质圈层由设备设施、场地场所、经费支持等构成。[10]邱柏生(2008)认为,从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11]卢岚(2010)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将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12]可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注已开始由“环境”向“生态”范式跃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展开研究,虽然并未直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但作为一种从事实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态进行的基础性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陈秉公(2006)认为,在学科基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规范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主体对整个学科基本理论进行的系统整合,是学术研究主体自觉的学科理论整体建构行为。[1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张耀灿(2007)认为,学科理论体系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学科和基本研究与应用的分支学科。[14]孙其昂(201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要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系统存在的认识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二者作出区分,但已为二者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系统研究

孙其昂(2001)运用社会学原理从宏观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特别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并对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从社会学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16]另外,孙其昂(2007,2009)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等主题做了持续的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17-18]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开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剖析,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在不断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结论,构建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场域,呈现出鲜明特点:

1.系统性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即一方面主要是在经验工作总结范式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论述,另一方面主要是从理论建构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建构与反思,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生态系统论、学科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多维度、点线面的立体结构来剖析,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显著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活动,如果仅凭运用单一的视角、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考察解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不能让人信服,也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开始关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和交叉性,并有不少成果出现,如从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初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初露端倪。

3.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从经验总结范式中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展开的研究较多,如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等;从理论建构范式角度来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也呈多元化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主题多样多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4.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并存发展

综观现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在经典教育学范式语境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存在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经验总结性研究占了很大比重,但学术话语和学科意识虽有所增强,并逐步呈现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并存的态势,经验总结和学术话语同在,且逐渐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建构层次,特别是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系统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如生态系统范式研究和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化关注,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多元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一些新范式和新趋势。但从总体上关照,已然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方面,但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把握和认知还处于经验、零散的把握阶段,没有真正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存在“致命内伤”和研究不足:一方面,不管是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研究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什么”这个前提性追问尚未作出回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启示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探索与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缺乏时代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割裂开来,因而存在理论研究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如何在一个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进一步全方位认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如何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如何进一步实现其科学化发展等等问题亟需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除了上述亟需突破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

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是探寻与揭示系统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与内在结构的应然逻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放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视野中,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运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审视与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运行中的广泛运用并发挥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好地实现。

2.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分殊与研究角度相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间的鸿沟凸显,经验总结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活力,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思辨性和长效性,而理论建构范式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由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容易与现实脱离开来,缺乏应用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研究中不能在强调系统思维展开研究的同时,自身研究中却犯了如此错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既要具有自主意识和本土关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要具有问题意识和世界视野,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把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系统研究的时代性。

3.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资源,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要注意避免简单移植和经验总结,正如有学者敏锐且不乏远见地提出:“借鉴型成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型成果已经走到了尽头,政策型成果显得理论‘底气’不足,比较型成果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功能泛化型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9],因此,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路径”[20],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2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更需要有自主的学科意识,应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进入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不断地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展开”[22],并且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拓展,利用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4.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的系统思维方式同行

运用系统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框架性转换”[2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内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范式,促进和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主题的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旨归。一方面要运用系统研究范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与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系统发展动力和系统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系统研究范式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和外化为全面辩证的行为活动,“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系统思维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摒弃和反省狭隘、短浅的观念偏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更全面深入、富有成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曼琦,白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鲁勇.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2-96.

[4]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吴悼.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3-128.

[6]韩小香等.我国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89-191.

[7]陈坚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60-63.

[8]孙其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3):63-67.

[9]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1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11]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44.

[12]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2.

[13]参见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1.

[15]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21-25.

[16]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6.

[1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18]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与历史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47-49.

[19]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6.

[2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20.

[21]刘五景.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

[22]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符合政党活动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规律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核心。这个规律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特殊规律,也包括作为教育科学和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教育心理规律,还包括一般政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普遍规律。第三,思想理论教育体现的人民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之方法科学化科学方法是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经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归纳、锤炼、检验而证明有效管用的工具、手段、方式与运行机制的总和。增强方法的科学性,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而努力。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将党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以此凝聚人民意志,使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活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要能够把握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要能够结合社会心理和人民的发展需要,化育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教育“包括但绝不止于学习班和研习营,尽管后者也很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传统上大家都习惯于被动地听专家讲课这种教育培训模式,而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上很少有真正的收获。真正的学习活动要求既有研究,又有实践”。[3]因此,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或效率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第一,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要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与高效率,要针对人的自主性特点,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个性”;要针对人的独立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动性;要针对人的选择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选择性。第二,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效率发挥的状况与其教育的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具有务实性、先进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第三,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自觉起表率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精确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清晰和准确。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完全数量化和精确化的。最后,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4]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李长春指出,思想理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5]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科学”这一概念,既指反映事物本质或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也指建构反映事物本质和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的方法。因此,科学化应当是科学理论和学说及其建构方法的有机统一体,也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规范化的过程。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第一,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反映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化”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的,理解和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本质及其内涵,需要反对“一般化”的思维倾向。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旨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代新人,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体现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特点。第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中国化,就是合乎中国国情尤其是现时代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时代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是现时代的,能够正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以及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的时情和世情,把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与其意识形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大众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与途径上,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愿望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具有普及和推广的认知意义与实践价值。第三,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统一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时情与世情,而其内涵和核心应是贯通“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个关键词的“中国化”。也就是说,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凸显“中国特色”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方法创新上,体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应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样式,凸显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即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作者:周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