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1:18:51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1篇

一、档案馆智库建设的意义

1.智库是档案馆履行档案利用职能的重要形式。“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是档案馆依法承担的重要工作任务。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档案信息,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提供决策参考,档案馆在知识(档案信息)与权力(决策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为智库所要求具备的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思想和政策信息的基本特征。因此,加强智库建设是档案馆履行档案利用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2.智库是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的有效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馆工作的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馆的定位已大大超越了传统模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等已经成为档案馆的新标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它将智库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档案馆加强智库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将档案文化得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档案馆真正建成为政府的重要“外脑”,成为档案馆创新工作内容的又一重要载体。

3.智库建设是实施人才强档战略的重要平台。智库承担着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和人才交流三方面的功能。将档案馆建成“思想库”,必将对档案人才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智库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档案馆对高素质、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要,对档案人才培训、引进的导向,对档案馆人才汇聚、人才组织与人才运用方式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智库建设一方面将为调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研究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公共决策提供新的舞台,也将为档案馆学习型、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成长,为档案馆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流动创建新的渠道,成为档案馆实施人才战略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平台。

二、档案馆智库建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具有构成决策信息的天然优势。档案信息以其真实性、原始性、权威性的特点在国家信息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档案的借鉴、佐证作用,历来是各级领导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科学决策的发展、决策过程的日益复杂,使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决策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

2.档案馆具有构建智库的独特优势。现代社会的多元与复杂性,决定一个政府必须建立制度化、多元化的决策咨询通道。现在国内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智库:政府基于政策需求而专门设立的研究机构、挂靠大学但独立运作的研究机构和民间自发成立的研究机构。我国的档案馆兼具国家档案馆与公共档案馆的属性,它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自己的特有优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它与政府机关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保证政策研究的互动性和转化率。同时档案横跨百业、纵贯千年的特点,使档案馆具有比传统智库更为宽广的研究领域。档案馆智库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我国智库体系,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3.档案馆具有服务政府决策的实践优势。近年来,各级档案馆不断加大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力度,在“思想库”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浙江省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源,编发专题档案信息研究材料,多次得到省委书记的认可。青岛市档案馆编制《资政新编》、南京市档案馆编撰《每日互联网信息》等。这些实践,无不迸发着档案馆“思想库”的火花,上海市档案馆等部分先进档案馆已经初具智库的雏形。

虽然档案馆智库建设有不少优势,但总体来讲档案馆离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库”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档案馆智库建设认识不足,参与公共决策意识不强;档案信息服务政府决策领域狭窄、质量不高,决策效益不明显;档案馆智库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与人才要素制约亟待改善;档案馆智库建设在机构、经费等方面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等。

三、档案馆智库建设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将智库建设纳入档案馆发展方向。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开展档案馆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和推进档案馆智库建设工作,将它作为深化改革、推进档案服务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将它作为档案部门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切入点不断引向深入。要着眼长远,从档案馆发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出发,确立智库建设的“路线图”,使档案馆智库建设成为档案馆工作内容创新的最新成果。

2.探索规律,提高档案馆智库建设理论水平。档案馆智库建设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可资应用,因此相关档案理论研究机构要积极探索档案馆智库建设的规律,不断完善档案馆智库建设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各级档案馆推进智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3.创新机制,完善档案馆智库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档案馆智库建设要遵循智库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注重自身特点,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培养和引进高级研究人员。智库作为现代“思想工厂”,以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为主要研究方向,因此虽然人数不一定要求多,但一般以高级研究队伍为主体。而从目前档案馆实际情况看,高级研究人员的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此,应当在加强档案馆高级研究人才培养的同时,重视建立和实施柔性引才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储备与交流,形成“智囊团”,使档案馆政策研究具备一定的思想高度。二是要建立与政府机关的良好互动机制。智库虽然在思想上和研究上是独立的,但其效益必须体现在影响和改进公共决策的程度上,因此建立与政府机构之间良好的互信互动机制非常重要。从档案馆实际出发,应当把智库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定位于服务党委、政府政策研究需要,为决策层提供档案信息与解决方案上,并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起与党政机关、社会以及高校、研究机构、媒体之间密切的互动机制,保持信息与思想流动渠道的通畅。三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档案研究成果形成与推销机制。强有力的成果推销机制是发达国家智库的突出特点,在当前档案信息开发和决策研究成熟度相对不高的情形下,开辟多种渠道,提高档案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采用率更符合档案馆的现实。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2篇

所谓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这些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了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以进行数据自身的维护。数据挖掘借助了多年来数理统计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是涉及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机械学、人工神经网络、可视化、并行计算等的交叉学科,是目前国际上数据库和决策支持领域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数据挖掘的功能

数据挖掘通过预测未来趋势及行为,做出预测性的、基于知识的决策。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能寻找到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相关联系,常用的一种技术为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关联规则是发现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相互关联性或相互依赖性。

2、聚类

输入的数据并无任何类型标记,聚类就是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划分为合理的集合,即将对象分组为多个类或簇,使得在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在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很大。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聚类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和数学分类学。

3、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

数据挖掘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分类和预测,寻找预测性信息,自动地提出描述重要数据类的模型或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这样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

4、概念描述

对于数据库中庞杂的数据,人们期望以简洁的描述形式来描述汇集的数据集。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出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区别。生成一个类的特征性只涉及该类对象中所有对象的共性。生成区别性描述的方法很多,如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

5、偏差检测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量值随时间的变化等。偏差检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这常用于金融银行业中检测欺诈行为,或市场分析中分析特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二、数据挖掘在建设现代化档案馆中的应用

1、资源类数据包括馆藏档案经过数字化加工而产生的各类电子档案、电子文件中心中存储的各类电子档案、档案软件收集的信息、档案信息网建设和维护信息。我们从研究大学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方法。

(1)利用Web访问信息挖掘技术发现其中的关联模式、序列模式和Web访问趋势等,构建多维视图的用户兴趣模型。从而可以确定档案信息或服务受欢迎的程度,发现用户访问模式和用户需求的趋势,从不同侧面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优化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收集档案网web服务器保留的用户注册信息、访问记录,以及有关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信息等原始数据,经过清洗、浓缩和转换形成便于统计分析的用户查阅数据库、日志数据库、用户定制信息库、用户反馈信息等各种数据集合。

2、从建设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出发,数据挖掘为档案馆提供了选择一条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1)利用档案网和档案管理软件访问信息的挖掘分析出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将利用率高、需求量大的传统载体档案优先数字化。例如:通过对档案信息的访问记录、检索请求中用户请求失败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类统计档案拒用集和频繁利用集,结合聚集算法发现馆藏资源的缺漏,有针对性地补充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2)在档案馆藏管理过程中利用文本挖掘,运用关联、分类、聚类等方法,从海量档案信息中按照相关专题进行挖掘、分类、加工、整理和有序化重组,构建特色档案信息库及各类专题档案信息库等。

3、从做好档案馆信息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数据挖掘为优化馆藏信息和对未来工作的预测发挥重要作用。

(1)在提供利用环节中,对用户每次借阅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各类档案信息之间的关联规则或比例关系,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馆藏信息。

(2)开展档案馆馆藏信息文本特征的建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特征集缩减和模型评价工作,实现对大量文档集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分布分析,通过归纳与总结,发现的知识可以为未来档案工作的趋势进行预测。

三、数据挖掘在管理类数据中的应用

档案馆的管理类数据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智能密集架、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利用系统等在日常工作产生大量的管理类数据。我们得用数据挖掘工具在这类看似无用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并运用到大学档案馆工作中,并在大学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3篇

【关键词】智能档案馆;物联网;环境安全;信息安全

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唯一性决定了档案的珍贵性。作为档案存放和保护的基础设施,档案库房建设必须要从档案安全的角度进行系统规划和论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档案馆通过信息化转型、模式创新,在与智能化技术结合后逐步形成了智能档案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为智能档案馆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也带来了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思考。

1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的安全防护

物联网技术,顾名思义是将信息感知设备与被监测对象关联,并实时采集获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交互,从而实现监测对象的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正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基础上,传统档案馆与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构建了智能档案馆,使档案馆具有智能感知与处置档案信息的能力并提供档案信息泛在化服务,进而实现档案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同时物联网技术对智能档案馆的安全防护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现了档案库房安全和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可通过部署在智能档案馆内部的传感探测及控制单元,包括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漏水检测传感器、视频监控、门禁、红外、烟感等,形成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库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满足档案库房环境监测与安全管理防护的需要[1]。(2)实现了内部档案的安全保管。系统可在智能密集架上集成红外传感器,从而判定人员是否违规进入档案存储功能区域;同时可对实体档案关联RFID标签,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利用过程中的路径监控;一旦出现档案安全问题,将触发系统报警,通过视频联动记录人员及档案路径信息,同时启动档案库房内部门禁自锁功能,从而实现档案的安全保管。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档案馆的出现和应用,并对档案馆和馆内档案的安全防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以往管理人员进行离线巡检、核查确认的工作状态,提高了安全防护的时效性。

2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的信息安全隐患

智慧档案馆同样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产物,其不可避免也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库房安全和温湿度智能控制网络存在安全威胁。智能档案馆内部通常集成有库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其有效地解决了库房环境的远程监测、控制和传输问题。但是我国尚未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目前大部分底层硬件和传感单元还只能依赖国外。但是该系统的物联网终端、物联网感知节点、物联网传输通路一旦受到攻击破坏,则势必导致监控系统功能错乱,严重情况下会对档案资源的防护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2]。(2)档案信息有泄露或者破坏隐患。智能档案馆内部通常集成无线射频档案管理系统,用于档案的架位信息采集、档案地址信息的采集,帮助顺架、查找和统计特定的档案资料等。由于系统运行靠的是标签扫描,且标签中隐含着与档案存储以及利用直接相关的关键信息,在使用过程中扫描器与RF的个人隐私泄露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甚至,恶意攻击者很可能会对射频扫描设备进行破坏,对标签进行篡改、伪造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档案信息破坏[3]。(3)物联网在传输层和应用层同样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物联网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信息交互大部分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将面临现有互联网的所有安全问题,同时还因为物联网数据存在着多源异构、格式繁多以及规模海量的特点,这将增加信息交互的风险。

3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的信息安全对策

虽然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但是不能忽视物联网技术对档案库房以及档案管理运行模式带来本质的提升,进而因噎废食,故步自封[4]。(1)加强智能档案馆及内部管理人员的物联网安全意识,传授他们免遭窥探和数据泄露的有效方法。(2)加强国家层面的监管落实,从安全框架体系、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安全处置方案等方面推动标准规范制订和落地[5]。(3)注重智能档案馆系统顶层安全性设计,设计安全性是物联网安全的最基本方法,一旦被普遍采用,它有可能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如果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大幅提高从硬件和固件到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等各个级别的安全性,这将导致网络攻击的成功率急剧下降。

4对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

4.1优化网络安全技术

为了使智能档案馆信息安全系数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合理利用,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首先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来有效防止病毒黑客入侵,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防火墙技术在不断地优化和提升,可以配合着云计算技术,建筑安全加密的方法,不断地完善防火墙的应用模式。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火墙应用范围要不断地扩大,以此来提高最终的防范等级,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使用网络的安全性。其次在后续工作中也可以使用防病毒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增加安全屏障,在新时期下各种各样的公司开发的病毒防范软件,能够通过检测手段及时的发现在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病毒,例如,木马病毒等等,用户可以启动软件中的杀毒功能进行全面的清理,防止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防病毒技术主要是通过检测和清除功能来提高网络安全的系数,用户可以定期地进行计算机的检测和清理,以此来保证计算机使用是非常安全的,提高后续的工作效果。

4.2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而不断地发展,因此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安全文明的信息环境,优化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例如,需要熟悉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并且加强对高素质人员的融入,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统一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治理。

5结语

传统档案馆在数字化基础上,与智能化技术形成了智能档案馆,其以物联网为代表,可有效实现档案库房安全和温湿度智能控制、内部档案的安全保管,对档案馆和馆内档案的安全防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档案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隐患,需要结合物联网信息安全分析情况,根据智能档案馆的功能特点和软硬件组成,从人员安全意识宣传、国家监管标准法规制定以及系统顶层安全性设计方面进行多途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如龙.让馆藏档案资源“活”起来:智慧时代背景下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应用研究[J].云南档案,2021(1):50-52.

[2]林峥.浅谈新形势下高质量推动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J].经济管理文摘,2020(23):28-29.

[3]张春风,徐卫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模式的探讨研究:以沈阳市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档案,2020(7):39-41.

[4]曾凤鸣,敖灵,袁霞.基于集成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数字档案馆架构模型及相关特征研究[J].四川档案,2020(3):30-33.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4篇

【关键词】信息;档案管理;知识管理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全面朝着知识时代迈进,知识作为一种具有无限挖掘潜在价值的宝贵资源,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档案是一种蕴含着大量知识的文献,这已经成为包括档案界在内的整个文献界比较普遍的共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处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浪潮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知识管理理论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将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自己的工作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自身工作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一、知识管理定义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二、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可行性

1、从档案信息属性的角度分析

档案均具有知识属性,这些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档案是知识储存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智慧的一种物态结晶。档案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对文档这种显在知识的管理。

2、从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知识管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尽管有些还不是十分成熟。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成立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实践需要,二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三是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基本条件,知识管理都已具备。融合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指导档案信息管理是有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的。

3、从档案信息管理的困境分析

目前,档案管理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外在表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越来越暴露其不足之处,档案资源利用率低,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档案部门有成为产出低的内耗部门的趋势。为挽救这种困局,有些单位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人员培训、引进管理设备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档案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寻找档案信息事业发展的新出路。

4、从二者管理的目标和动机分析

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偏重于“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则专门指向档案的内容信息,其目的和动机是使档案的内容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实现价值。档案信息管理无疑也针对这一方面,即以信息内容的开发为宗旨和方向,为组织的各项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知识管理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1、知识管理可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职能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知识管理对战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营销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需要拥有全新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适应这种需要。其职能的根本转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将档案信息管理真正看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职能的转变赋予档案职业更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档案人员角色的转变即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

2、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其既是知识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结构将从传统的直线型向扁平式转变,管理的中间层次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将形成一个由中心的管理者统一领导和指挥的组织。同时,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即把文件档案看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件连续体。打破过去文件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实现企业文件档案一体化,在业务流程上进行统一的设计。该流程包括文件从产生、运转、归档、永久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这种新的业务流程有助于加强文件、档案的知识管理,同时强化了对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整个文档工作的工作效率。

3、知识管理可以丰富和拓展档案管理技术

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新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化、数字化文件的出现,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档案的实体化管理,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所以很难适应知识管理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大量应用,又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契机,促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中蕴涵知识的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发具有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推动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知识管理可以强化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意识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信息资源SWOT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 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 sources integration in the time of big data, which ex? pect to use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 gration.

Keywords:Big data;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 es; SWOT analysis method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档案事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1]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大数据能够给人们带来便捷,比如帮助人们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检索带来难题,比如如何快捷、高效地在海量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而言,档案部门应立足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充分应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挖掘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基于此,我们采用SWOT分析法对大数据环境下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便档案部门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时认清形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制定符合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措施。具体如图1所示。

二、优势分析

首先,我们从技术优势、保管条件优势、档案馆数字化现代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来分析大数据时代现有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

(一)档案馆的技术优势

1.目前现有的信息交换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中的应用。部分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是不公开的,性较高。因此,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时,既要满足其共享性的要求,又要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第一,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用户到档案馆借阅浏览实现信息交换。而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则可以通过档案网站、档案数据库等“一站式跨库检索”实现共享。第二,为了保障信息交换的安全,引入“用户身份认证技术”。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用户行为,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2.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技术优势。传统档案载体信息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档案馆阅览室借阅、档案复制本、馆内现场人员咨询服务等方式实现的。在大数据时代,还出现了电子档案阅览室、档案云平台网络在线咨询等自主利用方式。例如,辽宁省档案馆网站就有新闻室、文化大观园、走进展厅、档案云平台、业务系统专区等模块。在“档案云平台”模块,用户可以通过键入档号、题名等信息,自主查阅政府信息公开文件、档案信息资源、综合档案馆馆藏等。

(二)档案馆的保管条件优势

201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档案机构要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确保档案安全。”在此意见的推动下,部分省市档案馆(室)已经基本建成智慧馆库,即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对档案馆库房进行智能一体化设计,从而实现对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达到档案安全保管工作的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2]

(三)档案馆数字化现代管理系统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档案馆建立了数字化现代管理系统。数字化现代管理系统一般分为日常业务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采集系统和数字化档案查阅系统三大板块。除此以外,该系统还包括系统维护、Web浏览查询等功能。各个模块相互协调配合,不仅能够满足档案馆工作人员日常办公的需求,而且能够缩短用户的检索时间,提升检索效率和服务效能,最终促使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顺利开展。以苏州数字化现代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苏州市数字档案馆项目已经完成,能够通过网络处理档案馆所有业务,而各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也已见成效。[3]

三、劣势分析

(一)理念与实践进度不匹配

为了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工作者提出了“大档案”的理念。“大档案”理念由来已久,但是档案部门只是把“大档案”理念落实到档案馆的建设中,并没有较好地应用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因此,我们不仅要提出与时展相匹配的管理理念,而且要使理念落实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中去。在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各个部门协调一致的工作才能完成,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都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来组织、协调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其得到最优化的利用。简言之,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让大数据时代的“大档案”理念更好地指导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工作。

(二)缺乏统一的技术整合规范标准

当前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中,档案部门缺乏一套统一的技术整合标准体系,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更好的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标准化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各方面建设具有总揽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否则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无法实现。”[4]可见,只有建立一套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标准体系,各地区档案馆在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时才能有据可依。

(三)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难把关

一方面,纸质档案信息资源质量鉴定困难。档案馆为了丰富馆藏,改变原本单一的馆藏结构,会不断地在整合工作中更加广泛地收集档案,由于档案种类繁多,类目繁杂,短时间内仅仅依靠档案馆工作人员很难选取大量优质的档案信息资源。此外,档案部门不仅要关注档案信息资源内容的优质性,还要关注其档案载体质量的好坏,二者兼顾才能更好地为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进行把关。另一方面,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控制与鉴定也比较复杂。既要控制好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采集环节的质量,又要控制好录入、组织与开发环节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时,如何收集质量优、价值高的档案资源也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机遇分析

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大数据环境下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也面临着一些机遇,抓住这些机遇,有利于档案事业更好的发展。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5]“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其中,有一项发展目标就是“实现档案资源多样化。依法管理档案资源,各级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实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档案资源更加齐全完整、丰富多元,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完善。”[6]

(二)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挖掘技术的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以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如超级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档。目前,对这类文档数据访问主要是基于浏览和信息检索技术,而已知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7]通过Web文本挖掘技术,一方面,可以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效率。首先,Web2.0通过对信息的聚类处理,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其次,Web2.0通过对用户的检索痕迹进行分析,使分析结果一目了然,然后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分组和标注,使提供的检索内容更加精确,从而优化了用户的检索效果,提升了检索效率。另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在搜索信息或者问题时,搜索引擎就会自动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供用户参考。档案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浏览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频率,从而分析关注用户的喜好,这样有利于升级完善更加人性化的推荐、定制等多样化的服务。

(三)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我国开展的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档案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以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为平台,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档案目录中心、基础数据库、档案利用平台、档案网站信息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化体系。[8]“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目标。它要求各档案部门、档案网站等主体加快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9]

五、挑战分析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档案部门既要抓住机遇,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开展,也要了解外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信息实时精准管控难

大数据时代,动态性与交互性并存,使得数据实时精准管控难。互联网信息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联网信息的动态性是显而易见的,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除此以外,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构筑起了档案馆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桥梁,档案馆可以通过档案网站向用户输送信息,公众可以参与互动,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这个角度而言,档案部门对纷繁复杂、动态性强,互动性紧密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实时精准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对数据分析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海量数据和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随着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渠道也日趋多元化,数据类型不仅包括结构化数据,而且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等。由于大数据时代信息类型的多样性发展,使得传统封闭式的档案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不再适应半结构化数据等的分析处理。“要获得大数据分析的价值,就应关注档案数字资源中的数据关系和语义表征,实现信息整合与知识整合。但目前档案数字资源整合还处于数据整合阶段,偏重于实现异质异构数据在物理或逻辑上的集中和互联互通,仅能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这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10]

(三)安全技术存在的漏洞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带来了较多机遇,但是大数据时代也容易出现信息泄密的现象。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种类繁多,档案部门要学会识别哪些档案信息资源能开放,哪些档案信息资源又属于加密的。另一方面,虽然档案馆有采取“用户身份认证技术”来约束用户行为的措施,但是远远不够。目前,互联网的开放性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比如黑客非法入侵、计算机病毒植入等都能对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安全构成挑战。除此以外,在云环境下,云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云计算的隐私保护问题集中在访问控制方面,上传到云端的敏感数据能否被非授权访问,用户访问时个人身份信息会被保留多久。[11]因此,档案部门要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档案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健全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等确保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安全。

综上,在大数据时代,档案部门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和利用。通过上述分析,档案部门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时要依托自身内部的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努力改变内部的劣势,积极应对外部的挑战,制定出符合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使其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应有的价值。

*本文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结构化电子文件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6BTQ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2]吴慧芳,郭庆琳,余武南.档案馆智慧馆库建设研究[J].北京档案,2016(5):27-28.

[3]肖M,林忠华,卜鉴民.构建区域性大档案格局[J].中国档案,2011(3):22.

[4]刘玉波.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问题刍议[J].黑龙江档案,2015(1):92.

[5]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摘要)[J].机电兵船档案,2011(2):4.

[6][8][9]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J].中国档案,2016(5):14-16.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6篇

关键词:智慧档案 信息安全 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人类正逐渐从档案管理的传统时代走入数字时代,并在数字管理模式不断推行和普及的过程中慢慢走向智慧时代。但是对于档案管理这项工作而言,无论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使用如何的管理方法,档案信息安全问题都是其无法绕开的关键性一环。

一、何谓智慧档案

智慧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是“独立”,而“智慧档案”的概念从根本上延续了这样一种特征,成为能够实现独立管理和运行的,基于智慧时代、智能化两大背景所提出的概念,是伴随着云计算、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档案管理领域而生成的一种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手段。从其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来说,智慧档案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是基于多样化技术的融合而展开服务与管理的技术集合;也是能够打破档案拥有者或所属管理区域、地域和时空上的界限,进行高度共享和信息传输的资源整合机构;更是一种能够不断吸收新资源、整合旧资源,依靠对外在形势和信息内容不断吸收、整合来实现自我更新和模式递进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而且从其展开服务的对象,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性来说,所呈现出强烈的以人为本的特征,即意味着其一切发展、规划、细节设置和战略选择都必然基于社会大众对于智能化、服务性的心理需求,也意味着其管理必然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范畴

(一)信息传输安全

智慧档案之所以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便捷、给所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快速和高效,离不开基于网络和数字信息所产生的传输性。当今社会大量的档案信息通过云端存储、通过计算机在四通八达的网络当中进行点对点、甚至点对面的传播,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信息都是具有一定隐秘性、不可对外泄露和公开的内容,一旦云端被攻克,或个人信息传输记录被网络漏洞所窃取,那么随即而来的就是档案信息安全性的全面丧失。所以说,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首先包括的是传输安全。

(二)信息介质安全

档案信息之所以会面临危险,除却上文所提到的传输漏洞外,还有诸多来自客观环境及人为的介质因素。当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成为智慧档案生成的重要载体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硬件设施,安全与否、其抗灾害能力如何就成为关系到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档案存储的外在介质,当遭遇到不可抗力灾害(地震、火灾或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时,其固有的信息数据很有可能随着外在介质的被破坏,或遭到严重的损害;再比如进行信息数据维护的工作人员一旦出现擅离职守,或工作失误对计算机操作和档案管理系统造成数据损坏、导致其无法还原和备份时,便极容易造成智慧档案独立运作系统的全盘崩溃。鉴于此,智慧档案生成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介质以及工作人员的良性操作就成为维护其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环节。

三、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提升路径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是其不断发展并实现自我更新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在延续和秉承这样一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维系其信息安全,实现智慧与安全的和谐与平衡,是长久以来我国众多业内专家和科研工作人员始终专注于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就如同意识形态中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某一种绝对值,是基于一定的参照对象而产生的一种评判标准一样,所以“安全”也是一个相对而生的概念。因此,对于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只能在原有管理模式上不断提升其安全指数,无法实现绝对安全、一劳永逸。

(一)重视智慧档案信息安全内涵,加强相关安全业务培训

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范畴,故而加强对于智慧档案信息安全的维护主要就是保障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严密性。同时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只限于纸质载体媒介的客观形式,智慧档案则将存储介质扩充为光盘、硬盘等一切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电子化载体,这就使得对其的安全性维护变得更加复杂与艰难;同时现阶段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日趋增高,在软硬件设备交替的过程中,其固有的用于存储电子信息和数据的载体是否能够完整地保留到下一个时代却是一个未知数(无数年前用于听取音乐的磁带因为录音机的停产和消失,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近年来传统CD和DVD随着数字影像的传播也开始呈现出消退的趋势)。

鉴于此,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务必及时展开有关档案信息安全的业务培训,重视安全内涵、强化安全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在提升其理论素养、促使广大工作人员从理论上了解我们当今社会技术和科技的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加强其基本的业务技能,提升其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云端、大数据等的操作使用本领,强化自身的技能水平。此外,档案管理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敬业态度也是档案安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不加强对于自我严谨性的要求,那么人为原因造成的档案管理疏忽,所带来的损失亦是巨大的。

(二)打造互联网+物联网的安全监控体系

所谓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而形成的网络,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生活中的“二维码”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联网形式,是能够让任何物品都能够有效地和网络发生关联,快速实现定位、监控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将其与档案管理相结合,就能有效实现对于档案信息的追踪定位、对于维护其安全、生成具体的安全监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和直观的作用。而要想完善智慧档案的整个监控网络还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开展和推进。

首先,对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控,包括人口密集区、重要进出口通道以及档案借阅和查询大厅、微机室等。监控摄像头的设置要以灵活性和流动性为主,重要场所要实施多重控制,将指纹、门禁以及电子信息警报器等通过有效的程序设置,开发出对于安全隐患出现的警报功能。其次,构建重点档案网络,现阶段国内的很多档案都是“断本”产品,一旦被损坏或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针对重点档案要着重采用互联网标签和物联网系统,在维系日常的监控设施基础上,应善用网络进行追踪管理,使其不游离于档案管理的网络,一旦出现非常规走向,便可立刻在网络系统中做出警告和提示。

(三)云端分级,划分共享和安全指数

档案云端虽然是能够实现网络共享和平台公用的非常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法,但是其所埋伏的有关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也是十分令人惶恐和担忧的。作为智慧档案的重要操作平台,为了维护其内部的信息安全,需要将传统的政务专网与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来进行管理,通过彼此间的相互独立运作,来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独立、不为外界所窃。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则要构筑严格的云端分级系统,将其内部所置档案信息的可共享程度、安全指数进行一定程度的划分,核心程度和密级要求越高的信息内容越需要置于与外界相互隔离的核心平台进行存储和管理;而对于安全要求和密集程度较低的非核心性档案则可以利用普通的云端进行管理。这样将有助于实现档案管理过程中云端共享和安全维护的所能融合共生的最大化。

(四)适时安全备份,降低风险指数

非人为的不可抗力因素,是能够对档案信息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症结之一。计算机网络硬件故障、各类自然灾害和不可预估性事故一旦出现对于档案,尤其是“孤本”档案所造成的危害无疑是致命性的。其不仅会威胁到档案信息本身的完整性,更会影响其使用价值以及日后可用性,所以在提高智慧档案的信息安全性同时,还要适时做好数据安全备份工作,以备不时之需。笔者建议档案工作者可对档案信息进行多重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在线、脱机模式下的双重检验。备份至云端的数据需要及时构筑防火墙艺术、数字验证码及密码校验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来为其安全性提升打下筹码。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一用皆可、一损俱损”的状况出现,数据的备份还要充分考虑到原始数据所处地区可能会诱发的各类自然灾害或是其它会威胁到档案安全的因素,并基于此搭建异地备份平台,必要时需要增加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来完善对于两地同其档案的备份与数据更新,以备突发事件下的特殊需求。

综上所述,智慧时代的档案信息呈现出一系列的优势与特点,但其中也存在着如何提升其安全性的问题。笔者认为,智慧档案是从原始管理到数字时代,再由数字时代进化到智能时代这种必然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要想维护其安全性,就要在理解其内涵的条件下,从数据备份、云端分级和物联网监控等多重角度打造共性的安全系统维护网络,从而让档案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进步与安全的平衡,为我国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事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刘迁.智慧时代档案信息安全的提升路径――以张家港市档案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5(5):21024.

[2] 杨来青.智慧档案馆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J].中国档案,2014(6):64- 66.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7篇

(一)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中的作用

作为企业活动的记录者,隐性知识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主题,也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档案共享传递。当知识有了传递过程,才有应用价值。随着知识应用范围扩大,档案价值也随之扩大。如: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档案可以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企业档案反应出整体企业文化,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框架,也成为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二)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心方向

顺应经济时展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实现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化技术管理体系。作为社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管理,有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等优势,知识管理从促使企业档案管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操作方式向现代化技术转换,为企业深度发掘知识价值。(三)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必然趋势企业档案管理拓展实现智能化服务,也能看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人员的身份也从保管员向知识保护者咨询者转换。因此,企业档案管理者应积极投身于优化馆藏资源的工作中,合理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对于现今企业档案管理技术来说,信息化发展是不然之路,实现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知识导航、知识库建设实现。同时,工作人员素质也是提升档案分析处理能力的关键。

二、知识管理视角构建档案管理模式

(一)构建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目标

随着信息化发展,档案管理者思想也要不断改变,其目的在于档案知识资源信息化、资源化,更有利于搜索、查询、分类保存。充分分析管理决策过程,设立订阅机制,对未来知识型文档设计模板,方便员工收集获取知识资源。同时,构建并配备支持员工考试及事务工作相对应的分类知识库,使员工充分了解制度形式和制度环境。依托网络资源,实现分等级的访问权限。

(二)集中化构建知识资源库系统

知识档案管理的目标是集资源库收集、资源库委托、应用功能系统等功能与一身。知识资源管理方案可以设计为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和知识资源管理团队,推进和完善知识资源管理体系。

(三)企业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必要条件

由于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步骤明确,包括制度调查、软硬件完善以及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首先要制定实施目标,以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核心前提建立保障体系及档案知识管理机制。

三、结束语

档案智能化管理的优势第8篇

关键词:城市;主流;档案信息化;影响;分析

前言: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催生了智慧城市的出现,智慧城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出发,是现代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美好期待,是一种效果更加的城市形态。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档案馆可以依靠科学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化,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1智慧城市对档案信息化的影响

1.1涌现大量数据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具有数据数量多、数据类型丰富、数据生成速度快,以及数据价值大,但是数据密度低的实际特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档案馆中的电子数据,主要包括两种数据,一是非结构数据,二是半结构化数据。档案,是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信息进行记载的记录,具有保存价值。而在智慧城市当中,无论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随时都会受到电子信息化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有些数据具有保存价值,可以收录到档案之中,成为档案信息。大数据与信息化两者的相继到来,对档案馆而言是有些突兀的,当前的档案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设施设备,都无法满足大数据和信息化的要求,目前,档案馆在对电子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经常发生信息过多,无法及时对其机械能处理的情况,导致大量信息堆积。

1.2增加了信息技术处理的难度

“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建设,为云计算技术、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感知与职能的方式,切实实现物理、信息、社会三种技术设施的有机结合,进而转化为新型的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完善、更加现代的基础设施。这表明在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中,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生成大量的档案,但因为领域之间、系统之间存在两极或是多极交叉,又因为不同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不同,则必然会增加档案馆的工作难度。因此,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1]。

1.3服务方式转变

推动智慧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包括两部分,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二是逐渐开放的城市创新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种类众多,如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归属于技术层面,而开放的城市创新环境,归属于社会经济层面。智慧城市对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档案馆从传统的保存实体档案,向保存电子档案转变,从传统的提供纸质档案,转变为提供电子档案转变,这两种转变加大了工作难度,电子档案的保存要求更高。与此同时,也促进档案馆工作效率的提高,迫使档案部门不得不加快对信息的采集,加速信息处理速度,保证档案信息质量,密切档案服务与档案信息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用户对电子档案的需求,构建智慧化档案信息化的服务体系。

2智慧城市中的n案馆创新措施

2.1增强档案信息协同性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是数字档案,数字档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与现行的数字档案馆相比,创造性的增加了两种功能,一是档案信息感知,二是协同处置。智慧档案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档案馆创设了一个可以实现自动搜索,并且能够自动接收档案信息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与此同时,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提高了各环节工作之间的协同性,以此进一步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并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方便用户的使用[2]。

2.2提高服务水平

受移动服务技术的影响,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比较而言,其服务范围更大。智慧城市背景下,人们在城市当中,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登录互联网,并能够随时运用4G通信提供的服务,这使得智慧城市档案馆,在保有数字档案馆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满足用户实时收集动态信息的需求。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无论是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还是信息智能服务,智慧城市档案馆其优势更为突出,智慧城市档案馆,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对用户针对档案的需求提供智能反应与支持。

2.3注重以人为本

人本理念,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理念,也是智慧城市中,档案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智慧城市档案馆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要将做好服务工作作为档案馆的工作宗旨,将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城市中的所有居民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展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和服务理念放在重要位置,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工作方针,遵守档案局对档案馆提出的相关要求,档案馆的工作,从档案资源的开发,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处理,以及档案馆服务体系的构建,都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城市居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档案工作的始终[3]。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城市对档案馆档案信息的影响,然后,论述了智慧城市中档案馆的创新。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人们对城市形态的美好设想与期待。智慧城市中,档案馆档案信息工作,要通过创新,加快信息信息化步伐,增强档案信息的协同性,将以人为本作为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档案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需要档案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立足工作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长期的实践,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小瑕.对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4,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