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31 16:33:44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1篇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也是越发的重要。现在,如何更好的开发、分享和使用知识,更好的为企业的各部分人员提供便捷、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就是KMS,是一个企业实施具体的知识管理技术的重要支撑体系,并且在整个的管理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2、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的技巧经验。据目前既有的分析结果来看,其中涉及到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来帮助KMS更好实施的研究是比较少的,从而这也就容易造成一种KMS的实施与基本组织的应用背景产生脱离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对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所以本文就从知识管理系统如何运用先进的理念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对知识管理系统如何更好的实现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并且给出相应的理论分析的框架。

二、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分析

1.关于系统分析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是综合多个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等等,所以需要主要运用系统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说要从系统的整体结构开始,并且散发到各个的子系统,逐层的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所以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分析,我们首先就是要建立一种系统思维的方法。

2.对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

在对于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明确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知识(其中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都不可忽视)、人、用于进行知识交流的场所(要考虑到现实的工作场所和虚拟的电子交流的空间这两个部分)。知识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的要素之间进行知识转换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知识的管理与信息的管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如图一所示。并且跟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相关的环境也是有很大联系的。所以企业知识管理不仅需要对显性的知识进行管理,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于知识交流、转换所需环境的重视,更好的实现显性、隐形知识转移的过程,简单说来,也就是要实现知识管理的动态性和资源性的相互统一和协调。

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分析

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方法层、技术层、应用层和战略层。

(1)方法层

对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层,简单点来说,就是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更好的实施和具体的推进。并且从方法层的角度来说,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管理的动态性。企业为知识管理和实施提供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帮助在企业内部更快、更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的推进、应用和改善,从而使它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2)技术层

技术层的重要作用是确保企业内对于知识管理,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平台和工具。其中涉及的方面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其全面性。一般来说,必不可少的平台有:知识管理的IT系统平台、为知识管理运营而提供保障的安全系统平台等等。除此之外,专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也是非常必须的。

(3)应用层

应用层是从知识管理实施的效用的视角,通过对于知识的管理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方法的支持和相关的业务方面的帮助。并且知识的积累、沉淀和管理,为大家组织并且实施最佳的实践机会。并且帮助职员在进行业务交流和进行集体协作的过程当中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学习。还可以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一层的积累和优化,从而促进自身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4)战略层

战略层是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综合性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认为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在市场变化当中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而作用。并且他们把知识看成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一部分资源。认为企业内部对于知识的管理、实施和有效运用,对企业的盈利情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整个的战略层面,企业对于知识的管理表现在相关的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理论和管理框架的认可,并且知识管理的战略计划、组织结构上对于知识管理的重视,都会为知识管理的运营提供非常有利的保障。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的企业都会设立知识总监(CKO),并且每个部门都会有专职的知识工程师,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推荐知识管理的实施,并且在整个的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知识共享、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的推动知识管理的实施。

三、结语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教学方法;实践

0引言

行政管理学最早诞生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进行了一次行政科学研讨会议。会议对行政学进行深入研究,在会议中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同时,也规定了我国行政管理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次会议代表着我国行政管理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习和科研工作与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该学科的特性良好的发挥出来,才能对我国的发展增加新的生命力,才能够达到行政管理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1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行政管理学与其它管理学有着巨大的差异,该学科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特性外,同时行政管理学科与政治学科也有着很大的联系。行政管理对象众多,学科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同时因为该学科与众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行政管理学科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在行政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调查,以此为基准才能进行教学方法的确定,做到因材施教。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基本原则。

1.1政治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高的政治性。行政管理是以我国的法律为基准,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和基本政策,帮助国家政府部门对社会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在行政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对于我国的政治思想内容有明确的认知,使学生能够逐渐的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校校园的学习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活动有所了解,从而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政治活动的意义,并且对我国以往的政治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为行政管理实践打好政治基础。

1.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因为行政管理学具有高度的应用性而且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众多,也导致行政管理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大难度。如果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很难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最终导致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行政管理知识的理解。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现状,针对我国目前发展的基准路线以及落实的政策,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要明确所讲述理论知识的可行性。

2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2.1行政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2.1.1理论讲述法。理论讲述法是行政管理学科教师根据选定的教材,然后,应用生动的、准确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述。理论讲述法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因为学习行政管理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能够对知识很好的吸收,所以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应用理论讲述法可以将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学生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了解到我国行政管理的明确方向,从而使学生对于正确的行政管理理念有一定的认知,对于实践活动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只能够听到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严重的阻碍。

2.1.2案例分析法。当学生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会根据所讲述的知识讲述相关的案例,要学生结合案例进行思考。案例分析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理论上存在的误区对其进行纠正。案例分析法可以使学生进行情景转换,站在实际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行政管理教师不能够盲目的进行案例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贴近课堂上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

2.1.3自由讨论法。在行政管理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一问题,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讨论,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查找其它资料辅助解决问题。学生在自由讨论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大胆讲述出来,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查找资料,这样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2.2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行政管理教学质量在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单一的使用某种学习方法,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得不同教学方法的特性都能够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展现出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于行政管理学科学习的热性,提升行政管理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行政管理管理教学进行改善,为行政管理教学不断增加新的内容[2]。

在我国的行政管理教学中虽然很多高校都应用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辅助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行政管理内容的增加,学校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行政管理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得多种教学方法可以真正的融为一体,达到优势互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巨大的冲击,在教学中也需要主动引入现代科技教学方法,例如,运用计算机进行视频教学等等。只有不断地完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才能不断的提升我国行政管理教学质量。

3结语

在行政管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能够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教学,需要整合多种学习方法应用到行政管理教学中去,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同时还懂得如何实际应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丁蓉.行政管理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有效进路:案例教学法[J].华章,2012年第23期.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3篇

知识管理曾经被IT供应商和咨询师许以过高的承诺,其实却总是被他们弄得一团糟,以至于现在很少人仍然相信它。一些实行知识管理的先锋,如可口可乐公司已经终止了他们的知识计划。我们并不能指责这些对知识管理失去信心的人或者公司,因为权威的调查证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通过对108家公司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主动进行知识管理的公司与其财务回报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然而说到底,知识管理不仅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且也决定了如何对价值链的重组。而那些保守的人,任何时候都会像在19世纪抵制新机器使用一样抵制最佳做法和新软件的运用,即知识管理。但是,知识管理也有其自己的特殊要求,如何使知识管理产生切实的成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知识有各种形态,它可以嵌入到设备、工具、流程以及聪明人的头脑中,并使他们都做得更好。知识的外在形态并不重要,从知识运用中所学到的经验是相同的,与知识的外在形态并没有联系。不管是什么知识形态,要获得成功的规则都是类似的,你必须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尽力共享最佳想法、促进同事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及给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他们工作所需的知识。这是人们常说的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它很容易说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第二,要主动地去寻找和运用这样一些知识,它们能够极大地而且不断地增进公司为客户服务的能力。知识管理的范围可以大到像通用电气所使用的一些方法和理论,如根据需求来生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也可以小到像英国石油与Schlumberger合作开发新的水平孔钻探技术。千万不要以为你能够通过上面两项工作的任何一项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你跳过其中任何一项工作,你就会坠入无法真正改善财务底线或者无法改变公司文化的境地。传统的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促进公司文化的变革,而你也更需要注重产生成果的驱动力,这种成果将确保最终的变革。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得到另外的人所掌握的知识,并且得到他们完成其工作时所需要的核心内容和信息,那么每一个人的决策都会更优,公司运转将更为健康更有效率,而每一位员工也会更快乐。当然,真正要做到并不简单。因为知识管理要求人们做他们并不熟悉的事情:首先,它要求人们将其最好的创意无私地与他人共享,放弃一定的个人竞争优势,并且往往得不到任何奖赏;其次,知识管理也强迫人们运用其他人的知识,这意味着承认一些人比你知道得更多;最后,知识管理要求人们不断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即今天最好的工作方式永不会是明天最好的。知识管理要求人们每天都持续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同时也要求为他人无私地贡献知识。知识管理要求有合适的流程和基础设施确保把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在正确的时间输送到正确的地方,这包括人员也包括IT。知识管理还需要一个变革程序以激励从业者之间互相合作。注重主动地去寻找能够极大地而且不断地增进公司为客户服务的能力这一点似乎与传统的知识管理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看起来是功能性的,但是这种专注于成果的努力是而且总是与知识相关,如六西格玛方法不过就是关于改进质量的知识。不要浪费时间企图去创造你所需要的持续改进的知识,你完全没有必要去重新发明轮子,你应当听取杰克•韦尔奇的建议"剽窃"。在商业领域,赢家总是运用任何合适自己的方法或者理论,而不会也没有必要运用完全是自己发明方法或者理论。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即在某地的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已经发明了做某个事情最佳的做法。通用电气的经理们总是在其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那里寻找更好地做自己工作的方法。最后,要使知识管理得以成功实施,公司的首席知识官必须对知识、对激励人以及对追求成果都充满热情。这三方面的热情缺一不可,首席知识官在知识管理逐渐失去它美丽的光环的时候,要仍然坚信它,他们应当成为一流的激励大师并且永远保持对切实成果的热望和追寻。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4篇

卫生监督执法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职责。抓好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广大餐饮、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医疗机构、有毒有害生产企业等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使他们学法、懂法,从而达到守法的目的。针对目前卫生法律、法规众多,靠广大被监督单位人员自学已不能满足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需要和社会效益的需求。对被监督管理单位负责人和全体从业人员由卫生监督部门每年进行集中培训其社会效果反响良好。通过培训,依法经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意识大大增强,违法经营案件逐步减少,案件查处自动履行办结率明显提高,经营活动进一步得到规范,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改进观念,增强信心,提高对学习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要求,所有相关从业人员都必须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这是从事有关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培训对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讲解,使经营单位和经营者了解到,进行在岗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既是卫生部门的责任,更是企业和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责任。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卫生监督部门主要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督促检查的责能,各单位有责任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卫生管理工作。所以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卫生知识开展集中培训主要对象为各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为做好本单位卫生管理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培训的目的要把管理人员、负责人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日常管理中去,同时用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去指导和培训本单位下属的从业人员。根据行业实际,有的集中培训到单位负责人,有的培训到班组长,还有的培训到全体从业人员。其次,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卫生知识,使单位的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了,服务的卫生质量档次也上去了,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和消费趋势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通过联系实际,结合卫生知识的讲解,使经营者认识到贯彻卫生法律法规与提高服务档次、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是相一致的,引导他们把贯彻卫生法律法规融入日常的自身管理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加学习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交流,同时也是监督部门与各行业、各单位之间,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信息和经营交流。

2 服从工作大局,树立四种意识

当前我市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大开发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协调发展、健康发展是市政府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当前我市的工作大局。服务行业也要自觉服务,服从整个工作大局,为优化投资环境作贡献。为服务于大局,引导广大经营者自觉树立四种意识。(1)大局意识。服务行业是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服务经营不仅要着眼于自身内部经营管理活动搞活,而且要有大局观念,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经济建设大环境。(2)服务意识。服务行业服务为先,提高服务质量是搞好经营基本保证,在这方面,每个单位的经理、负责人都有深切地体会,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方面的效益。(3)法制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的经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保护合法经营,反对和取缔违法经营,所以,一定要守法经营,文明服务。要守法经营,首先要通过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做到守法。消费者要明白消费,经营者也应该明白赚钱。(4)卫生意识。餐饮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目前主要体现大众消费,与群众的健康关系密切,所以一定要有卫生意识。要加强卫生管理并建立落实卫生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特别是防止食物中毒和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3 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去

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学习,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人员要认真查看有关资料,认真备课,各单位的经理、负责人也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听课,所以要求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参与交流,这样才能使花费的时间、精力有价值,有所收获,有所促进。培训以后,首先要求各经营单位要对照学习的内容,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卫生管理方面的自查;其次,有的行业单位学习以后还要加强对下属员工、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关的卫生规章、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应该让员工了解和掌握。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上级对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也是法律赋予卫生部门的神圣职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特别是各经营单位自觉做好协作和配合工作。因此要求各单位要自觉、主动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业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卫生管理水平。

4 卫生知识培训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其一,是使相对人,即经营者和经营单位提高思想认识和卫生法制观念。变认为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工作无关紧要,马虎应付为思想上重视,认真对待。

其二,是提高卫生知识水平,解决经营者不知道如何搞好自身卫生管理的问题。使他们变卫生自身管理盲目、无序、随意性大为管理有目标、有章法、有工作成效。

其三,是增强了经营者配合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工作的自觉性。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5篇

关键词: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一、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环太湖经济圈”包括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省的嘉兴、湖州5个城市。环太湖经济圈土地面积2738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100多万。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GDP总量占全国GDP的11.6%,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3.4倍。进入21世纪以来,环太湖经济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向前递增。

面对近年来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作为在全国来讲,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环太湖地区,更应该重视知识产权战略,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高屋建瓴地走在全国前列,以确保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环太湖地区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是环太湖地区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二、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状况解析

(一)现行知识产权相关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1、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分散,知识产权资源配置不均。环太湖地区各市在知识产权行管理机关设置方面较为分散: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别属于知识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及版权局3个政府机关管理。其中,除了商标管理工作体系相对健全以外,著作权和专利行政管理机关都显得比较薄弱。

2、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一方面政府在支持与推动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构上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已经成立的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不够,特别是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缺乏必要的前置审查和监督,对其他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专利技术中介行为缺乏必要的资格审查和监督。

3、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策略的研究与应用不到位。虽然我们对整个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态势及其产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结合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要求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战略和策略还很不够。

4、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供求失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业务人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才;知识产权司法人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师资队伍。

(二)企业自身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忽视

1、知识产权意识淡薄。(1)产权意识淡薄。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只重视有形资产,而忽略了知识产权这个无形资产,将其看成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导致有知识,无产权的状况发生。(2)信息资源意识淡薄。对于知识产权的信息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开发工作中没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侵权纠纷。(3)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一些单位,在本单位技术失窃时,才后悔当初没有申请专利;还有些单位尽管申请了专利,但是一旦发生侵权时,主动出击不够,因而未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有一部分科研人员中只把专利作为一种荣誉和宣传广告再看,而不是把专利作为保护智力成果的有力武器。由于不重视运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致使一些本该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的先进技术,丧失了市场竞争优势。

2、在科技创新中,企事业单位掌握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1)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投入太低。环太湖地区很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1/30,约为日本的1/18。据有关统计,2007年常州地区专利申请量居江苏省第六,其中企业申请仅占25.26%,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的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没有“创造”,有“知识”无“产权”的状态。(2)目前,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根据有关统计,环太湖地区专利申请大部分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实用新型和不属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申请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以2007年常州为例,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全年专利申请量的20.83%和65.75%。环太湖其他地区城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3)环太湖地区各市在知识产权其他质量评估方面,跟知识型经济和自主创新还有一段距离。具体表现如下:各市到国外申请的专利更是微乎其微。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发明专利)远远低于非职务申请。

3、企业缺乏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人才。大量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经营人才几乎是空白。据悉,目前环太湖地区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多由兼职人员承担,只有一小部分单位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三、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策略

(一)加强政府主导功能

1、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当前环太湖各市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设置方面,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别属于3个政府机构主管。虽然都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并赋予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的职能,但目前仍不能对商标和版权进行管理。这种不统一、不协调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整体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归于一个统一体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职能,这也被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这种机构分设的现状,按照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和形势要求,把目前分成3个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做好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紧迫要求。加强专利管理机关、商标管理机关、版权管理机关等的人力和设备投入。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还要增加其人员配备和技术配备,专利局、版权局和商标局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和文献检索制度,掌握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和查询服务。(2)积极构建全社会知识产权大管理新体制。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是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的工作,也是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环太湖各市的科技、文化、经济、商贸、法制、司法、公安、口岸、海关等有关政府机构应当切实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认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3)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中介组织行为。激励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同时加快国有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加强服务机构的管理。各地专利事务所的设立,必须要按《专利条例》规定执行。建立专利技术交易市场,规范专利交易行为,打击假冒专利技术交易等不法行为。

2、与时俱进,制定本地条例或规定来补充完善知识产权立法。(1)补充与知识产权法密切相关的条例或规定。我国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制订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上述3部知识产权法律无论在管辖范围、执法权限和力度以及对违法当事人的处理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难以和国际接轨。环太湖各市相关部门可联合起来,对有关法律进行实践磋商,根据高新技术出现的新领域和所带来的新问题,共同制订出条例或规定,尽最大可能来完善已有知识产权立法的不足,为环太湖地区的知识产权案件提供可操作的依据。(2)强化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侵权和非法占有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坚决制止和严厉制裁。

3、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在专利申请中为激发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政府可以予以扶持和资助。减少或降低申请费、审查费和年费等方式,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政府要注重公共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强专利数据库和信息库的建设,为企业和全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和文献检索服务,并及时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政府作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主体,还要制定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

4、政府帮助营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环境。(1)推动本地区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或者专业。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配套教育,应推动本地区高校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学院或者专业。(2)壮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会大规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环太湖地区各市,应该未雨绸缪,积极作好大规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引进。(3)统一规划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目前,环太湖地区在适应产权方面的培训,分别是由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各高校按照各自的计划分散进行,缺乏统一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协调,因此要把这一块作为重点,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统一规划进行。

(二)企业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主体的作用

仅仅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不够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落实到企业。

1、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作为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在企业层面上,要从主观认识上,意识到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一现实途径,整个企业内部,要通过大力宣传,至上而下,形成强烈的知识产权意识,造就企业内部浓郁的知识产权氛围。

2、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在于知识产权的掌握和拥有。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制度。首先,要建立激励发明创造和实施知识产权的运行机制。在整个运行机制中,要增加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要通过奖励制度,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其次,要实现产、科、研联动,和高校研究所等联合起来,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3、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企业就知识产权保护,配备专门的机构,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由这些机构和人员制定企业内部相关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环境。(2)要提高非专业人员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只有在企业内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意识,才能使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立于不败之地,不侵权,能自保。(3)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环太湖地区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各企业视自身不同的发展状况,配备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管理师,能够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条件现状及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出企业的长期全局性的谋划。

参考文献:

1、徐伟荣.论环太湖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

2、王雯.从“环太湖经济圈”的特征看其存在问题及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6篇

【关键词】企业 知识产权 系统化 管理

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命根本所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企业知识产权实现系统化管理,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创造以及保护能够都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度不足。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涵盖了人员的培训、企业战略的制定、制度规范的设计、创新、运用等多个环节。企业知识产权蕴含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以及创造的环节之中,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才能够保证企业知识产权的产生、运用以及保护。但是,我国企业依然还存在创新激励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缺少统一的协调等问题。

(二)有待提高企业信息管理和利用能力。

作为一种技术资源,知识产权文献资源是使用价值最高、存储量最大的资源,只有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才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实现技术创新。但是,国内将近80%的企业都没能够建立与企业相互配套的文献收集设施,使得其信息利用的水平过低,并且还常常出现利用专利信息,侵犯他人专利权、重复研发等行为。在欧洲产业中,每一年由于专利信息缺乏所出现的重复性工作带来的损失就达到了200亿美元。就国内的数据统计来看,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率仅仅只有35%,充分利用率仅仅只有1%。

(三)知识产权与生产经营相互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知识产权只有全程对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企业经营管理与知识产权战略相互对接,才能够规避风险,提升创新。目前,企业过于重视获取知识产权,但是却忽略了在经营生命周期当中的研发、人事、生产等环节融入知识产权的创造激励管理、权属管理、纠纷管理、产业化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

二、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一)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管理系统时,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原则,提高系统实现目标的整体有效性和效率。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即将知识产权管理所涉及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来看待、理解和管理,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的方法。

首先,应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以高效地实现企业的知识产权目标;其次,识别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中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先后顺序,确定这些过程的重要性和特点;第三、设定系统目标以及为实现系统目标的各过程的目标,确定开展过程定活动的方法;第四、合理分配为实现各过程所需的适宜的资源、标准、方法等;第五、明确为实现系统有效性的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最后,通过测量和评价,实现该系统的持续改进。

因此,在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中,应以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为关注焦点,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作用,坚持全员参与和以数据和信息为决策的方法,从而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包括创造者)以及其他员工的共赢。

三、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实操建议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在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的实际运作当中,除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知识产权的实际特点进行创新运用外,还应该重视下面几大环节:

(一)构建知识产权系统化核心理念。

通过创建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才能够让员工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能够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构建出知识产权商务管理、战略管理核心理念,并且将其融入企业管理运作的全部过程中,同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相互结合。通过创建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就可以做好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规范,鼓励企业做好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而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融入知识产权管理。

通过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就可以对企业从申请、注册到最后的审查与授权等等环节都进行统一的布局和充分的考虑,进而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产权风险规避,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程度大幅度提升,确保标准化管理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当中去,推动企业发展。

(三)研发满足企业需求的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分类、组合、动态管理以及组合评估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研发一套信息系统对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予以辅助,那么就能够实现快捷、轻松的工作。因此,在研发之初,需要对企业实际的需求予以充分地了解,再配合上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就能够确保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确保管理工作顺利的实施下去。

(四)建立专管部门,努力培养专业管理人员。

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最终的实施阶段离不开具体的企业部门和部门员工,只有通过信息的加工、收集与利用等等环节来管理企业知识产权,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配合上专业方法与知识点的运用。所以,做好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就是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管理培训,才能够将管理的针对性提高,让实际的操作更具执行力[3]。

四、结语

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产生的实际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有形资产获取的利润。因此,重视企业知识产权系统化管理,就能够掌握一套与企业发展相互配套的管理方法,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微,王琳娜,孙骞.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09(08).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7篇

关键词:企业档案;知识产权;保护

在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竞争力也不断加强,侵权和盗取他人机密的事件在企业中也屡见不鲜,造成这些原因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档案监管不力,企业知识产权和专业技术保密性做的不够好,导致企业中的许多重要档案,散落在个别人手中,这些人员为了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汇报等没有注意保密,将重要的核心机密随意泄露。而且部分企业对科技档案和科研成果,管理力度不够,或者是没有管理到位,导致这些重要文件散落在外,造成企业机密大幅度的流失。所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和重要档案的保护意识对企业发展很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1.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与加强档案管理互相促进

企业知识产权是企业依法享有的在科学技术上的专门权利。企业档案上记载的是企业进行的科学技术活动,不仅是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还是一种知识产权的具体表现,是构成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对企业的档案材料方面,有专门的保护规定。企业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保护知识产权和加强档案管理。企业要想证明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性就必须要建立档案,因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档案密不可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档案在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案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凭证。因此,企业必然会加大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大,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加强对档案的利用和管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2.档案信息商品化促使企业知识产权入技术市场

档案和企业档案都不能作为商品来看待。但是档案信息却可以转化成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商品,有利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占据一定的市场技术份额,比如说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发。企业在自身所拥有的档案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技术,将档案里知识产权变成生产力,实现商品价值。例如,有一家企业利用自己的科技档案信息与乡镇企业合作,自己出技术,对方出人和物以及场地,两个方面共谋发展,实现双赢,这样一来,双方的资源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实现共同发展。第二,转让。技术转让是在不损害国家法律和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档案信息,对知识产权做出的进一步调整,技术转让的多少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说,企业档案中的技术图纸,在有需要的时候,并且是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以复印使用,这就是技术转让的一种情况。第三,咨询。技术咨询是咨询档案资料和知识产权方面,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在进行技术咨询的时候可以通过编印技术资料、摘取相关信息和制造小册子等方式进行,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进行。第四,服务。技术服务的运行离不开档案信息,有时候受服务的乙方面可能在技术上遇到某些问题,可以向企业寻求帮助,企业可以委派专家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此外企业还可以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主动委派相关技术人才进行技术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到企业的档案信息。综上所述,在技术市场中使用企业档案信息,代表了企业档案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知识产权商品化的典型代表,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档案信息商品化的进程,有助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发展。

二、保护知识产权对企业档案的新要求

1.收集

档案的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档案收集,同时也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有力手段,要保证信息收集的整齐和完整性,这样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在一些科研项目档案中,要注意必须将资料的归属登记清楚,也要特别注意不要漏掉和出现错误,比如说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及合营联营等方面的档案。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侵权纠纷,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整理

档案的整理工作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档案管理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要时刻注意不能损害到发明人的署名权,根据《技术合同法》的内容,个人取得的技术成果,有权利标注清楚个人的所有权。在公务活动中,企业所创造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等也是职务作品的一部分,设置者有权利署自己的姓名。此外,档案馆在向社会征集商标的时候,也要注意商标属于专利档案,在征集过程中要注意完善和归纳体系,不能遗漏。3.利用知识产权档案的运用,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借阅制度的要求,对那些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的档案信息更是要严格把关,必须取得所有人或所有单位的同意后才能提供出去。其他的一些寄存档案,则必须是寄存着有权利支配,提供给他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寄存者的同意才行。

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要增强保护意识。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档案管理制度中加入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视度,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强化基础管理。在档案收集过程中要实时跟进企业的研究过程,及时将取得的成果归档保存,要保障质量,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档案整理程序。然后,加强保密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保密制度,并照此办理。档案管理人员面对档案时要严格遵守制度和程序的要求,严格禁止徇私枉法和看认清等行为的产生,做好知识产权的保障工作。最后,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呼吁国家制定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保护制度和相关的措施,并严格照此执行。

四、结语

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本质上具有深刻的联系,企业之侵权和盗取他人机密的事件在企业中也屡见不鲜,造成这些原因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档案监管不力,企业知识产权和专业技术保密性做的不够好。所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和重要档案的保护意识对企业发展很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对档案管理认识不断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也将受到重视,档案管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将得到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玲.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张梦婷.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知识管理的好方法第8篇

一、知识管理概述

1.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特殊的重要地位,基于这样的基础,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概念被提出。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对知识管理是这样定义的:“知识管理就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保证将最需要的知识在最需要的时间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还可以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进而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我国学者通过近年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做出以下对知识管理概述:知识管理是将人作为核心,各种知识资源作为管理对象,通过信息技术这种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它是通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的组织,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创新,进而为社会各领域的知识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来促进人类知识活动的高速、高效、广阔的发展。

2.知识管理的特征。

知识管理是一种符合时展的新型管理思想和理念,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比,有明显的独特优势和特征:

2.1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即对人的管理。人,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体,不但承载着对知识体系创新的任务,还是重要的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整个知识管理的核心。

2.2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完成知识的传播与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知识的管理,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创造学术交流氛围,为员工创建互通知识的平台,从而实现知识创新,达到知识的共享。企业还可以再配合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更好的促进知识的融合、创新和共享。

2.3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更加的快速与便捷,它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完成。因此,在知识的存储和传播上,一般采用的是各种电子通信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元数据技术、存储结构技术检索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知识的共享与利用。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图书馆知识管理含义。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各项职能管理的过程,是指以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合理利用图书馆内的各种资源,提升图书馆各项职能发挥效能,达到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作为管理的主体,其中包含了对知识本身和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源的管理,尤其重视知识与人的和谐统一,强调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改善图书馆内部运行环节,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组织搭建一个共同融合的桥梁,构建一个图书馆知识的有机网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进而达到提升图书馆职能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的目标。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

2.1知识资源的管理。图书馆知识资源主要包括了馆内收藏文献和其他一切可运用的网络上的资源。要进行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管理,就要对馆内收藏文献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利用网络的力量实现资源的共享。另外还要积极的对网络资源进行挖掘,通过专业人员对知识的有序化整理,实现知识的可利用。

2.2知识创新的管理。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理论的创新管理、对知识管理技术的创新管理以及对知识组织的创新管理这三个方面。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就要加强现代图书馆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并建立完善的符合现代管理的组织体系做后盾,监督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活动。

2.3人力资源的管理。在知识管理中,人是承载知识传播的主体,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因此,以人为本是知识管理的最大特征。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目标就是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人员的不断学习进步,实现人员内在知识的积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管理的创新,进而实现图书馆知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知识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生的管理方法与思想,已经在图书馆管理中有了广泛运用,当前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3.1知识的传播。知识增长的速度是呈指数增长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为传播知识增加了一个强有利的渠道,网络上的知识更新很快,将这些知识通过图书馆的目录和联机系统传播出去离不开知识管理理念的运用。

3.2知识的共享。如何对每个馆员和读者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方面。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采取各种手段将个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共享。

3.3知识的组织。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组织通过采访编目等方法来实现,对网络知识的组织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手段。数字图书馆要将网络上杂乱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的、可利用的信息,对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

三、知识管理创新与图书馆管理创新

1.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作用。

1.1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俨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占有和运用的程度是决定一个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条件。现代图书馆想要在发展中稳定,就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实施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施知识管理就要求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内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馆内的优势,及时准确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为了迎接现代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图书馆就要转变管理思路,加强知识管理,大力的开发馆内智力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资源。

1.2知识管理是图书馆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图书馆作为为社会提供知识的机构,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知识文化的收集、整理、提供使用,具体来说分为四个内容:存储人类文化遗产、开展教育文化、传达科学情报和发掘智力资源。这四个内容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但知识管理更加注重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而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知识进行收集、整合、加工、传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知识的创新、运用,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有效手段,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1.3知识管理是科技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现代文明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阻滞,面对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图书馆必须改变以前的管理思路、工作方法,借助新型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海量知识进行加工,才能迅猛发展的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要及时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服务,拓展服务面,从广度和深度上延伸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提高图书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科技技术的有效利用,实施知识管理,使图书馆现代化,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创新。

2.1管理观念的创新。要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转变图书馆管理的观念,解放思想,摒弃旧的管理观念,引入新的指导思想,确立新观念的建立,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观念的创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要保证管理创新的成功,还要将观念创新贯穿整个的管理创新过程。观念创新就首先要引入现代的管理意识,特别是图书馆管理的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的实现。其次是确立图书馆管理的目标,即知识和创新。另外一点就是,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指导思想和“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将为广大社会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加强图书馆管理,开辟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2.2管理内容的创新。图书馆内收藏的历史文献资料虽然很丰富,但仍旧不是最齐全的,而且资料形式单一,使用不便捷的情况,但仍不能满足今天信息时展的人们的需求,因此,要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建立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的文献的共融共享平台,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大众的知识需求。另外,要实现图书馆馆藏内容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就要加强采集工作的目的性,加大采集重点性和计划性的进行,对文献资料进行优化、集成、整理,进而实现馆藏内容的更加的优化,才能为读者及时准确的提供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资源,完成图书馆管理内容从数量规模想质量效益的有效转变。

2.3管理方式的创新。在信息经济发展的今天,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评价已经从对数量的评价转变成为读者对资料信息范围、效能、数量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图书馆的管理思路也要随之变化,从以物为中心转变成以人为本。管理工作重心从对设备、资料的管理转变成对读者和馆内人员的管理。图书馆改变以前的闭塞管理,开始走向读者、面相对着,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也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加的融洽的开展引导工作。另外,图书馆的管理机构也要进行改革,改变之前按照文献加工管理流程设置内部机构的做法,转变成按照服务功能设置机构,在原基础上增设新部门,加强内部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管理方式的创新,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4管理机制的创新。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整个图书馆运作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建立健全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图书馆管理有章可循;(2)转变图书馆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规范性的管理,将图书馆内部转变成一个有条不紊的机构;(3)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管理,形成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工作氛围,鼓励馆员奋发学习。这样不但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同时也提升图书馆社会形象和信誉度。

2.5管理服务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从实物转变成为服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对象、内容、收单等方式都产生了大跨度的转变。图书馆为了向读者提供的更好的服务,就要实施管理服务创新,迎合现代人的需求。管理服务创新主要分为服务范围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功能自动化。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服务创新,图书馆服务才能走出封闭的环境,面向社会和经济,走向社会广大读者,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6管理人才的培养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只要依靠图书馆的专业管理队伍来完成,要建立一支图书馆专业知识过硬、懂得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精通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服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就要利用图书馆的有利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大力的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并在管理人才培养上寻求合理可行的创新道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