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言专业实践

汉语言专业实践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27 10:44:04

汉语言专业实践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1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是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也从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老牌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在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为适应教育转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扎实深厚的人文素养、强化提高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和创新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目标性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突显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实践类课程,依据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又要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熟练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出兼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独立性原则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将理论置于实践之上,实践教学因不被重视而只能“寄人篱下”,缺乏独立的体系。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突出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建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对学生语言文学运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基础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写作、口语表达、朗读朗诵,还包括现代化办公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几个实践教学环节是难以承担的,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完成人才培养重任。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也体现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遵循的原则,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应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大模块。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基础写作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则是在实践环境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增加实践类课程或课程实践内容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本着“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凸显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对应基本能力培养的书法、朗读与演讲、写作等课程;对应专业能力培养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内容,将理论转化为能力;对应综合技能训练的微格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均衡分布于大学四年,使实践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在传统课程中,淡化理论传授,增强实践内容。如写作能力,除基础的写作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也可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小说、诗歌、评论、杂感、散文等等,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间断地练习写作,进而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课程实践内容的增加也可促进课程考核的改革,将写作练习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拓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

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第二课堂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大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相较于第一课堂重在理论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而言,第二课堂的优势则在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方面,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研读专业著作,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科竞赛,发表文章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依托,举办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话剧演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讲课大赛、说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等,对于职业技能的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逐渐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2篇

论文摘要: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我们希望达到增进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和提升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优化原有课程设置,大力开发实践性课程,加强互动。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汉语言文学远离社会,就没有生命力。经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要能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能通过语言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因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目前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性课程的不足,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因此构建实践性课程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有如下的思考。 

 一、 优化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课程形式,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可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比如《写作技能训练》、《秘书应用写作》、《诗选及习作》、《词选及习作》、《阅读与评论》、《中小学教师技能》、《文秘技能综合》、《新闻写作》、《速记训练》、《文化活动策划与管理》等。对于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可以结合学生就业这个核心问题,灵活设置“应试“类的选修课程。比如《考研专业辅导》、《中学语文教师上岗考试》、《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公务员应试》、《申论》、《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等课程,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拥有实际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上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快速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 开发实践性课程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我们应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能得到协调发展。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对“笔杆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在写作课的课程设置上,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兴趣不同,定制个性化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提高教学互动 

 教师的讲授,主要解决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的讲授、讲练结合和实习实训各占三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讲述上课稿。即学生把某一堂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表述. 这是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走上讲台的机会、。试讲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试讲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试讲,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四、 加强教育实践 

 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重要的实践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我们需要细化操作程序,增强实习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有限的实习中获益更多。比如在学生实习结束后,通过评选优秀实习生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回顾和经验分享,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开展实习讲座或者座谈会。通过这些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畅谈经验教训,对比各自的差距不足,中间还可以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五、 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 

 很多人都有学车经验,在学车过程中,教练只讲要领,其余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上车操作实践。师生关系也应该像是驾驶员培训中的教练和学员的关系,教练讲要领,学生大胆实践。教练如果老是坐在驾驶座上告诉学员怎样开车,而没有学生自己的操作是学不会的。作为实践教学,我们的学习也该如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获得某一种成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文学扎实的基础,更要有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实践性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发课程,如何更好地互动。 

 六、 加强语文基本功 

 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便是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比赛”、“钢笔字比赛”“书画比赛”“散文,诗歌朗诵”。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向这方面倾斜,可以开设一些鉴赏类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这些基本功的巩固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也是从一个方便体现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希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巍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2002,(1) 

[2] 赵燕. 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 2003,78(4):90-99.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3篇

谭德兴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历史比较长,特别是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学观念,无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思考与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除继承与发展原有教学内容与优势外,主要在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实践能力、专业创造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推动教学等环节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试图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密切互动,力图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教学与科研互动

应该说,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但专业建设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发展与自我突破。当前,国内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是固守原有基础学科的特点,还是适当向应用型转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学科与社会领域众说纷纭,存在明显的分歧。我们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些问题。我们进行过深刻思考与讨论,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注重精品教材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材建设和使用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系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是教育部统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文科教材。我们也逐步实施自编教材计划,本专业现有两门自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教育部教材的编写,也鼓励教师自己编写特色鲜明、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优秀的教材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制定近期与长期的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采取校外优秀教材与校内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一套灵活机动的教材建设体系。我们计划争取4年左右,出版5部左右适合本专业建设发展的优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学科发展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一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一门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省级示范性专业“汉语言文学”,一个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我们争取4至5年,建成一门部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个部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立一套全新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高效状态。具体措施有:(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紧跟全国高校的教改步伐。(3)夯实基础,提高质量,让学生学得到、记得住、用得上,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供有益经验。(4)确定教学改革的两大重点: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测试制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着眼教学活动全过程,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作用,注重课堂示范和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实况的检查。以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严格的测试制度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教师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师总体引导的基本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适时安排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师积极鼓励本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提升专业学习的理论研究水平。本专业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均为全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指导的学生中,有多篇学术在高校学报上,反响较大。我们鼓励有学术研究潜质的学生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再次,给学生创造接触前沿学术信息的条件。我校图书馆有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以及百家讲坛等,我院购有《唐风宋韵集》等专业音像资料。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丰富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动态,增进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同时,我院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资料室全部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能多渠道了解学术信息。最后,建立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和优质的网络及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本科生的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且通过网络对学生平时作业和论文写作进行的教学辅导。高度重视网络教学,本专业已有多门课程的大纲、课件、参考书目上网,争取4年左右,本专业各主干课程的教案、课件等全部上网,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构建学以致用的教学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做了调整。在教学内容方面,摒弃陈旧落后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和学术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满足主体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们遵循“拓宽基础,突出特长、培养能力、强化素质”的教改思路,对传统课程进行了压缩与调整,增设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活动经验课程,注重开发隐性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及成长规律,创造性地将上述调整后的课程组合为“综合素质积累”(大一)、“主体发展”(大二、大三)、“个性分流”(大四)三大模块,以体现课程组织的兴趣与发展价值取向。

我们将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平台,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拓展课程三大模块。大一、大二开设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大四开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拓展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个性需求分为三大块:针对有学术研究兴趣的学生加强专题研讨课,针对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加强各体文写作实践课程,针对报考公务员和从事文秘、宣传、新闻等的学生开设文书学、秘书学、公文写作和公共关系学等。

本专业在长期发展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为配合相关课程的建设,陆续展开了“先秦文学专题”、“魏晋文学专题”、“唐诗专题”、“古代小说专题”、“宋词专题”、“汉语诗律学”等相关选修课的教学,进一步拓展教学深度,吸引了大批学生,反响强烈。不少学生创作出质量颇佳的古体诗词,进一步激发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中还成立“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长风文学社”、“中华诗词学会”等群众性文学组织,由本专业主讲教师担任顾问,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创作和朗诵等,不定期开展活动,举办学术讲座,诗词创作比赛和原创文学作品朗诵比赛等,并且建有面向全国高校的诗词专刊,清华大学等名校学生亦纷纷投稿,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还选编入《溪山畅咏―贵州大学校园诗词选》(贵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有些同学的诗歌创作逐渐受到全国层面的关注,成为中国青年诗人的优秀后备力量。汉语言文字学相关课程教学能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在主讲教师的带动下,开展诸如方言调查等实践活动,并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建有实习基地,对水书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进行了实地接触与研究。本专业发展拟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提升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服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13人,高级职称的比例占教师的62.5%,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硕士学位的16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2人。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55岁以上的教师7人,40~55岁的中年教师有13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0人。另有兼职教授3人,外聘教授4人。有部级优秀德育标兵教师1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管专家1人,部级普通话测试员1名,省级测试员1名。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外出进修、在职读博、读硕,使70%的教师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再有5位教师获得教授职称,培养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2―5人,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我们在稳定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走对外引进,内涵发展的路子,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引进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我们将尽一切所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鼓励支持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尽快脱颖而出,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对于现任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做访问学者等方式在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深知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一支好的师资队伍。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4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04-02

一、制约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从宏观上可以将中国高校划分为:以985、211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地方院校(不含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三个层面。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重点高校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而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院校长期以来参照重点高校,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点,设置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地方院校呈现就业难、就业率低的状况。于是,如何调整办学定位,重新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地方高校所面临的生存大计。探讨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高校关注的焦点。吉林省现有高师院校6所,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是重点高师院校,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和白城师范学院等是省属高师院校。这里所提及的吉林省高师院校,指吉林省省属高师院校,即通常所说的“地方”+“高师”。从吉林省高师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看,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学术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层次不高

作为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高师院校,师从于重点高校,偏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同为师范院校,但是与重点高师院校相比,二者的差距还是不言而喻的。从师资配备看,重点高师院校该专业教师具有高职称、博士学位、硕博导师资格的比例,是吉林省高师院校所无法企及的。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为学术型毕业生的培养提供了高水准的教学资源。从生源质量看,重点高师院校与地方高师院校的录取分数的差距不是十几分的问题,一面是尖子生,一面是中等或中等偏下生,在接受知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还要与重点高师院校相看齐,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技术技能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欠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老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历史久、录取分数高、专业优势感强,这都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主观因素。向高层次院校看齐,成为专业发展的目标,忽视了技能的提升。从办学目标看,高职类的技术技能型院校注重以主干技术的熟练掌握为主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高于地方院校。

基于上述,吉林省高师院校在学术型与研究型之间摇摆的精英式教育模式,以及同层次院校同质化办学模式倾向严重,使其既竞争不过研究型高校,与技术技能型的高职院校比竞争优势也不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学术型层次不高、技术技能型能力欠缺的瓶颈。如何针对自身条件,结合地区社会需求,打开瓶颈,构建适合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寻求再发展的契机。

二、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面对就业形势的转变,吉林省高师院校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的思想为指导,即吉林省高师院校应该对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盲目的悲观,而是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具有转型的自主能力和选择的自主地位。这里以通化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以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和2013年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十年来文学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研究构建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强调培养目标的应用型能力培养

培养目标是设定培养方案的前提和基础。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随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的逐步转变,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尤其是经由2009年培养方案和2013年培养方案,逐步实现构建适合通师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强调专业定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培养目标由单一教育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类别由教育行业,扩大到文化宣传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其他领域,使学生就业空间得到提升,为实现“多出口”就业提供了素质保证。

2.细化实践能力内涵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强调人才培养由“掌握基本技能”细化为“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应用、文本阐释和教学管理等能力”。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2]。但是这种过于概述性的表述,从学生学到教师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而且还会存在因个体差异性所导致的理解的偏差、践行的偏差,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概念的过于笼统,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细化为“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应用、文本阐释和教学管理等能力”,这样就能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达到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专业特点,强调并细化实践能力的同时,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人才创新精神培养的内容,从而建立了“强化专业知识――践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三位一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更多关注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会有新方法、新观点,并能以此进行创造革新的能力。在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与其他高校竞争的不仅仅是学识水平、技术技能,更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精神和能力能极大挖掘毕业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预测毕业生未来工作潜能的重要标准,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项实践能力指的是“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专门技能要素,实践者如果没有这些技能要素,问题是很难解决的”[3]。通师文学院坚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满意度的总体情况,掌握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素质和能力因素。对历届调查归纳整理发现,学生的专项能力不强,即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能力相比偏弱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质量。于是,通师文学院根据课程性质,加强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训。

1.充分发挥实践性强的课程优势

对培养方案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实际能力培养。以写作课为例,以往教学虽然也注重学生动笔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质量不高、积极性差的情况。对此,课程组根据课程性质,将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每学期3―4次大作文(教师要详批)调整为每周一文。在周初由教师(或学生)根据本阶段学习内容确定写作内容,任务完成周期为一周,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完成大约15次写作任务。针对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课程组通过学生习作优秀案例分析、优秀习作展、优秀习作推送《通化师范学院校报》等形式消解学生写作惰性、提高写作质量,同时通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参加全国各类征文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写作积极性,实现由不愿写到乐于写。

2.挖掘实践性较差课程的实践潜能

对培养方案中实践性较差的课程,尽可能挖掘课程的实践潜能,多给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机会。通过国学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的知识掌握;通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兴趣。在这些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检验的同时,更能锻炼学生的临场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参加教师教科研立项,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为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提升学生情境实践能力

所谓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3]。如果把专项实践能力看做是下军棋的话,那么情境实践能力就是实战,考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呈现素质水准的实战能力。实践能力要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所以实践过程的真实性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通师文学院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数据整理发现:65%的用人单位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不强的问题,突显毕业生情境实践能力不强。据此,通师文学院围绕课程性质,强调以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的情境实践能力培养。

1.发挥专项实践能力的基础作用

唐纳德・舍恩认为,专项实践是在情境和目标清晰的条件下,实践者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有效地解决问题。[4]强调实践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真实的情境虽然具有种种不稳定因素,但是如果单看某一个点的话,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在相对稳定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培养,是提升情境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实习从我国创办师范专业开始就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必须途径,是评估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师文学院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对情境的可控制性,训练模式由单一性转为多样性,利用教学实地观摩改进微格教学技能,在宽松氛围中训练创新思维,尝试“三段层递式”新模式。实现对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的集中掌握,从而解决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中对专项实践能力的要求。

2.关注反思性实践的创新作用

唐纳德・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是在情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实践者以一种不确定性和艺术的方式努力探究的过程,强调实践者在行动中反思。[4]这就使反思具有更多的创新价值。为了使实践主体能力水平与环境条件相匹配,通师文学院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由8周调整为14周(2016年培养方案),为学生亲临教学一线提供时间保证。针对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登台次数受限的问题,通师文学院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以在岗教师的身份参与实习学校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03.

[2](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5篇

关键词:开发教育;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施,主要以课程教育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教育的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业务能力的发展。但是开发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展开一系列分析,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良策,希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概述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北京大学建校初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设置了。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历经百年发展,但是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尚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问题。2.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侧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文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实践性教育,致使学生在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之后,虽发展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分析能力,但是文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有待增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最大短板为实践性不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被忽视。3.深厚文化底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中涉及知识、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呈现出文化中自然和谐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探索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辅。开发教育快速发展中,教师需转变自身观念,紧跟时展步伐,对学生展开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理念需从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封闭教育模式需逐渐向开发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开发教育指的是以教学、学习具有关联的元素为基础,融合探索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定位改变,需重视自身引导、组织等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展开探究性学习,更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笔者认为教师唯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深入理解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能不再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做好教育服务工作,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笔者认为教师需重视身份的转变,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交流,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与学生混成一片,传授学生知识学习方法,逐渐形成教学相辅新型教学理念。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发挥自身引导、管理等作用,辅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文科类专业为核心,受专业特点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第一,课程设置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增加了网络、媒体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需立足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加强应用类课程的开发与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优势,为该专业人才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第二,课程设置需以就业为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中的不同企业,必然面临不同的挑战与要求。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需重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故而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优化,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专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部分,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具体言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专业课程主要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为主,辅以一些选修课程,如公共关系学、新闻采编、广告设计等。需强调的是课程课时不宜过多,但是需要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前沿性。唯有如此,学生在学习期间,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或者结合自身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课程。三是实践课,主要涉及见习、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如此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发教育中,虽弱化教师主体作用,但是并不意味教师作用完全丧失,反而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求。第一,教师需重视教育领域的培训,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巧等的培训,唯有如此,教师才具有胜任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水平。同时,开发教育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唯有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知识,进而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第二,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信息化时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通过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掌握多媒体设备等的具体使用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夯实基础。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6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独立学院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应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如何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更值得探讨。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状

当今处于多元化时代,专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增多,传统专业面临挑战。当下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像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更是面临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忽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导致当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所缺失。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专业的定位不准确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院校虽然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性,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不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能准确理解其应用性和行业性。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三)专业方向性不强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失去其原有的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学生的就业状况十分窘迫,大多成为公司企业的文职人员,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未能及时调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仍限于传统的专业教学,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专业方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四)教学中缺乏实践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应用性强的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少数要继续深造或在该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在相关的行业领域就业。所以,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直接涉及,大多只是作为文化背景存在。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专业色彩过于浓厚,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设计不能为培养目标服务。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由于过于追求强调应用性或专业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存在庞杂、重复等问题,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重视,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某些教师毕业后由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较少。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模式,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三、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被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

(一)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当前社会各个部门与各个行业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融合渗透,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就业时亦存在起点低、工资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明确专业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行业性。首先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独立院校的性质,形成依托学校资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若属于面向传媒行业的专业类学校,可依托独特的行业优势,定位于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的文秘人才。

2.区域性。独立学院一般为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定位,故定位于为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

3.实践性。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专业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学生。另外,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可开设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突出专业特色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不是之前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要求不仅熟练运用汉语与外语,而且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不仅要笔头能力强,还要扛摄像机,懂得编辑与制作,运用网络等多种传媒途径进行文化宣传。因此,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首先,应根据实际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院的总体规划及市场需求,为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大致分为师范类、文秘、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其次,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主修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以培养其主修方向能力及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兼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分展。最后,坚持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现代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以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诸多创新潜能挖掘出来,凸显“重基础、强实践、促创新”的专业培养特色。

(三)合理设置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准绳,所设课程既体现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又适当打破固有专业结构的完整系统,突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科学构建出既适合独立学院专业定位又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可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石。公共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又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后劲,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基础写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应做到课程的精简、优化与整合,突出重点,避免交叉,强化实践。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探究新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其主要方向,若以文秘为主要方向,则依据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与技能,设置相应核心课程,即与秘书职业素养、技能密切相关课程,如秘书学概论、档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等。此类课程实践性较强,突出文秘人才应用型、实践型的特点。

4.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现代行业化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增设传媒、法律、商业类拓展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传媒素养、策划能力、法律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

5.实践与创新课程模块――培养应用人才。除了四大课程模块之外,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与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课外实践包括集中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集中实习实践包括项目专题实践和定点合作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以上五大模块,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各类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当今教学模式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

1.借鉴慕课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慕课(MOOC)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简单地说,慕课是为了加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课程范围广,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尽管慕课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通常包括讲授、研讨问题及阅读建议等。在“慕课”中,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慕课的发展模式触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许多大学开始加入慕课大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可借鉴慕课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课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

2.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共同研究讨论课程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而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课后的自主学习,可以看视频讲座(慕课)、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学生讨论,在任何时候查阅需要的材料。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大量节省课堂讲授信息的时间,基本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更多地用于讨论问题、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强化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强化主要从课程实践、课外实践和教师自身实践三方面展开。

1.课程实践。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定学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实践的表现与成果计入该门课程的总体评分。课内练习与课外定点实习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文学课程可以把课外活动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以创办文学报纸、文学刊物和组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文化课程可组织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文化古迹,制作电子文化期刊,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创建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验并实践,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因共同利益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一种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选择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共同培养的方式深化就业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形成一种产学模式。

3.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复合型教师。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聘请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丰富行业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关系到该学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独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让独立学院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1.8.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40-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汉语言专业实践第8篇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实践性 职业院校 理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1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环境。而作为关系到我国国民根本、中华文化内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是重中之重的改革要点。从前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为我国经济科技市场输出大量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必要也有责任率先作出表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入手,提升该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不管是教育地位还是就业率地位亦是输出实用性人才地位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这几十年来,相比于大学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更为我们现代社会所吸收,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更符合市场需求,在整个学业市场上总是处于一个先锋带头作用。而近些年汉字热的推广,也更使得国内乃至世界上对汉语、中国文化历史的高标准不断在上升,所对应的是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广。所以,为了应对这个大趋势,高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化实践化是迫在眉睫,以求及时补上市场这方面人才的空缺,并及时抓住时代的机遇,将中国文化发扬海外。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也越来越苛刻。而面对广大大学生毕业季更为专业的学术知识、专业性人才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就业率要想不被淘汰,只有在实践性方向突破,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2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前景

汉语言文学有着一定的追求,而这份追求归根到底就是文学的追求,而文学是没有边界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学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其所富含的知识也更加丰富,文学中也演变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学构件。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其需要呈现出的是一种真、善、美的发展观念,文学的追求就是一种自然的追求,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相较于文学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出现时间更早,就这点来说,汉语言文学的体制以及相关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都比文学要更加的完善。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其在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但是无论汉语言文学如何发展,其发展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追求自然的属性,极力在汉语言文学中体现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特性。

3汉语言文学实用性教学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一本专业理论较强的专业,它的实践性自古以来就低于普通专业,这就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即便高职院校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较强,但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成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晦涩难懂,重理论的教学方式。

就实际情况来说,由于汉语言文学中以理论知识为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型教学,但是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各个方面的学科,因此,这一专业并没有针对性的岗位,而且由于其不注重实践教学,所以就会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高职院校开始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应用型教学,以期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随着应用型教学的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时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就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学的最大特点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明确地了解到社会反应的现象,这对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4汉语言文学实用性教学的开展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汉语言学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开始实施应用型教学,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教学的方法教学,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的社会大量需要实践性人才,而汉语言文学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这样就使得学生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而开展应用型教学,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种应用型教学针对学生专业取向以及就业的方向来进行教学的开展,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是的学生能够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就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总结

总的来说,面对需要进行改革汉语言文学这门历史悠久,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的专业对于全中国的教育专家都是具有巨大挑战性的。而现如今要求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只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现代化元素和实践应用文本逐渐渗入,逐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改革。通过地区与地区间不断的学习与沟通,对“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态度进行及时的把控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任心慧.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