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5 10:19:00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1篇

关键词:中国股市收益;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01-03

引言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股票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同时宏观经济的走向也决定了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发达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股市表现出的巨大波动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受到了各个国家及经济体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方面,Flad(2006)将动态宏观经济因子引入新的基于APT的波动模型,其研究结果显示,反映商业周期、消费周期、信贷利差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因子可以预测美国股票额外收益的波动。国内方面,张培源(2013)运用MGARCH-BEKK模型考察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间波动溢出效应,其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董合平(2006)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长期影响,并基于改进的AR(1)-GARCH(1,1)模型,同时从收益和收益率波动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价格行为的影响情况。总体来说,宏观经济信息对股票市场短期收益回报影响较为微弱,我国股市收益率与实体经济相互脱节。

本文首先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市收益的相互影响,接着选取1999―2015年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和上证综指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完成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股市的成熟度较低、市场有效性较弱,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关联性并不高,股票市场脱离国民经济总体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以及较强的投机性,导致我国股票市场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一、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建立了规范的交易制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推动器,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中国股市涨跌剧烈,股票价格波动异常,流通性过强,价格长期偏离基础价值,因此,中国股市并不完全满足有效市场假设,参照此前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股市处于弱有效形式。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监测经济周期波动、度量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重要工具。通常景气指数在0―200之间,100为中间值,越接近200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越景气,越接近0越低迷。

本文研究的是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票市场收益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方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影响行业基本面,使得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最终反映在股票收益上;另一方面,当期宏观景气指数的高低影响居民信心,进而改变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预期,最终影响投资者在股市中的投资决策。由此推测,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如下: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上升时,预示着未来经济形势趋好,市场上参与主体预期乐观、信心增强。经济繁荣带来GDP的增长、失业率的下降、公司盈利的增长,最终这些信息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票收益的增加。另外,由于社会对于未来经济有积极的预期,会使投资者增加投资额和投资期,从而进一步促进股市的繁荣增长。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下降时,则经济表现相反。

二、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描述

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主要发挥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作用,在预测宏观经济短期波动方面比较有效。本文选取1999―2015年的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以及对应的上证综指收益率月度数据。为了尽可能消除异方差现象,并便于解释经济现象,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进一步对两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均存在单位根,因此进行一次差分,得到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在分析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之前,我们先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一个变量是否能引起另一变量的问题。

根据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证综指收益率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F统计量的P值为 0.602(>0.05),不能拒绝原假设,上证综指收益率不是先行指数Granger原因;但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F统计量的P值为0.020(

(二)模型建立

建立VAR模型前需确定最大滞后期阶数。本文根据多种信息准则选择滞后阶数,最终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8。使用Eviews对V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估计结果(不显著变量已剔除):

r=2.903dhg(-1)-4.226dhg(-8)+0.163r(-2)+0.217r(-4)+-0.177r(-6)+0.134r(-7)

dhg=0.665dhg(-1)-0.569dhg(-3)+0.508dhg(-4)-0.272dhg(-6)+0.278dhg(-7)-0.211dhg(-8)+0.007r(-4)+0.004r(-5)+0.008r(-8)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上证综指收益率与其滞后项成正向关系,即前期收益率高后期收益率也会增加;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上证综指收益率整体产生正向影响。从模型参数估计上看只有1阶系数显著,这说明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时长较短,影响也较小。

(三)实证结果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主要是刻画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的反应。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所建立的VAR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误差变化对自身和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冲击反应,以及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误差变化产生的冲击反应。

由图1可知,来自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随机冲击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是正向的,引起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将持续一到二期,在第三期趋于长期均衡状态;对自身的冲击是正向的,从第三期开始趋于长期均衡状态。从经济意义分析,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时上证综指收益率正向变化,这种影响持续一个月左右,随后这种影响性几乎为零。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自身的滞后影响一般持续3个月,即一个季度。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当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正向变动时,会使人们对未来有个良好的预期,导致短期内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加,使股市收益率上升,一段时间后冲击的作用会逐渐消失,趋于平稳;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的影响比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更大,持续时间也更久。初始时期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对自身的正向冲击较大,在第二期降为零并且趋于平稳;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从经济意义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受到上一期收益率的影响。正如已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历经2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票市场仍然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市值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但对宏观经济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看似规模庞大的中国股票市场实际只是在相当程度上脱离国民经济总体的独立市场。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一致,即上证综指收益率不引起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波动,但是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会影响上证综指收益率。

本文接下来利用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分析每个冲击对各变量波动的贡献程度。由分析结果可知,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波动方差几乎全部由自身的扰动引起,上证综指收益率的贡献度基本为0;而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方差,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有一定的贡献度,但以自身贡献度为主,约为95%。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对上证综指收益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上证综指收益率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影响角度分析,无论脉冲响应分析还是方差分解均表明,宏观景气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反应不敏感,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很难影响到我国宏观景气指数变动。从宏观景气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影响角度分析,在短期内有较小的影响,并很快趋于平稳。这与之前的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结论一致:尽管宏观景气状况对于股市收益的影响并不直接,但经过理论分析,其对于股票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更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指前文采用了先行指数,我们进一步采用一致指数,该指数显示了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伴随经济的涨落而变化,表示了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二是本文之前选取的上证综合指数并不能反映股票市场总体的收益性,为了避免变量选取所导致的偏误,选取股票综合市场收益率重新建立VAR模型。上述稳健性检验均未改变本文的基本结论,因此认为本文研究结果是比较稳健的。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采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构建VAR模型,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市收益率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会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时上证综指收益率会发生正向变化,这种影响持续期较短。从经济角度分析,当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正向变动时,人们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导致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加,使股市收益率在短期内上升,一段时间后这个冲击的作用会趋于平稳。其次,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的影响比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更大,持续时间更久,因此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具有滞后性。再次,股市收益率的变动对自身有较大的正向冲击,具体分析这是由于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通常会受到上期收益率的影响。在我国弱势有效的股票市场上这种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我国股市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个人投资者作为我国股市的主要参与者,其缺少金融理论,自身分析能力有限,盲目跟庄,对专家一味跟随,导致中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普遍存在,表现出盲目的“追涨杀跌”。此外,股市收益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在短期内并无显著影响。因此,实证研究结果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仍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针对上面的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首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导致上证综指收益率正向变化,并在短期内持续。因此,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关注当前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可以完善对于股市收益的预期。其次,中国股票市场脱离国民经济成为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总体风险很大。管理当局应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放宽相关的管制,让市场发挥自动调节的功能,使股票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实现其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Flad and M.Do Macrofactors Help Forecasting Stock Market Volatility?Version: December31,2006.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2篇

关键词:高尔夫产业;高尔夫企业;高尔夫旅游;高尔夫地产;高尔夫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3-03

高尔夫产业是体系日趋完善的特色产业,国外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学者也对高尔夫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高尔夫产业的宏观发展、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高尔夫产业宏观发展研究

(一)前景预测与展望

吴亚初(2004)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高尔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特征,并指出高尔夫的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韩烈保,等(2004)指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林永革和杨亮(2005)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赵小林,等(2006)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四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张金桥(2006)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中国大规模开发高尔夫球产业是不适宜的。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二)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克祥(2004)提出了目前高尔夫产业存在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张建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克祥(2005)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营造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建议。王桂忠(2006)从娱乐业赋税、媒体抨击和国家明令暂停审批建设等表征,说明了高尔夫球产业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了高尔夫产业被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摆脱产业边缘化的对策。刘宗现(2008)描述了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安铁民(2009)分析了当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三)高尔夫市场研究

陈恩玉、王爱丰(2006)分析了高尔夫核心市场、高尔夫主体市场和相关市场三大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围绕三大市场的市场培育展开讨论。肖亚红(2007)从深圳高尔夫产业的消费入手分析,提出中国高尔夫应根据其面临的不同消费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詹新寰等(2009)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绩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黄亮与胡晖(2006)具体研究深圳市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深圳市应有的高尔夫球场洞数,研究分析表明,高尔夫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得出国家不能限制高尔夫的发展,而应该引导高尔夫正确、规范前进的结论。

二、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俱乐部相关研究

(一)高尔夫球场的建设

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与各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充分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田至美(2003)分析了土地资源对高尔夫球发展的限制,指出高尔夫场地利用方式正在由远离城市的地区向城市边缘逐渐的靠近。梁健(2003)提出发展高尔夫经济有利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招商引资的环境配套。崔英淑(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引导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以期促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相协调。袁华莹等(2006)将美国、韩国和日本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土地和经济是限制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因子将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最终因子。

(二)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发展

郁小平等(2004)将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进行了比较,大胆预测:中国到2015年高尔夫企业的数量可达到900家左右。李璐莎等(2004)指出中国目前的高尔夫球企业中的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将中国现有高尔夫企业的生存描述为“另类生存”,并呼吁降低高尔夫球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毛骏(2005)以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为例,研究了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规划了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分时度假营销模式,并提出分时度假模式的发展对策。燕俊全等(2006)对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制约云南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王玉英等(2006)以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存在的问题。孙雷鸣(2009)探讨了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认为高尔夫球会实施会员制营销战略是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行之有效的方式。杨铁黎等(2007)对北京市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现状和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高尔夫旅游研究

(一)宏观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郁小平等(2004)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李舟(2006)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陈鹏(2006)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球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陈才发(2006)认为我国高尔夫旅游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产业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高尔夫旅游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发展思路。付冰等(2006)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刘德云(2007)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球场发展影响关键因素。李子超与韩烈保(2009)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高尔夫旅游的文献,发现国内在有关高尔夫旅游研究少而松散,且与国外的研究视角不一致,最后提出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王志东和丁再献(2006)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门达明(2008)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张文政(2008)针对韩国高尔夫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尔夫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幸岭与邓艺(2008)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飞加和陈恩玉(2008)对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发达省份、开展较好的省份以及其它省份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休闲、赛事和商务三类高尔夫旅游主题的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对策。李子超(2009)运用文献分析、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高尔夫旅游的认知度。蒋伟(2009)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个“P策略”。陈飞(2009)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及建议。

四、其他高尔夫相关产业研究

(一)高尔夫地产

叶国基(2003)指出,高尔夫物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高尔夫物业服务产业,并提出了该产业的四大特点。同时指出,高尔夫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物业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市场情况及管理需要,坚持创新与稳重结合、服务与收益结合的经营方式。刘力与邹毅(2009)指出我国高尔夫酒店相对球场发展滞后,高尔夫酒店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张娜(2007)对北京地区高尔夫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建议。

(二)高尔夫用品市场

用品市场无疑是整个高尔夫市场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近几年来,中国高尔夫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明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具市场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市场潜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销售额以每年30%―3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李旗等(2007)也认为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开发,将对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积极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树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的高尔夫制造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克祥等(2006)指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无论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都不能适应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尔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升高尔夫教育质量的基础建设途径。谢芳等(2006)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扎实的经营管理类知识和实用的高尔夫专业知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高超的球技是保证美国职业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因素。而中国沿用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软硬件缺乏,课程设置脱离高尔夫产业实际,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高尔夫企业的实际需求。伍勇辉(2008)对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亦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看,我国高尔夫研究虽然历史较短,但研究所涉及内容却逐渐拓宽,这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利的促进。但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产业化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家对高尔夫制定了限制性政策,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玉英,周卫平,殷胜.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77-79.

[2] 毛骏.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梁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 黄亮,胡晖.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6-147.

[8] 詹新寰,靳英华,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25-28.

[9] 李璐莎,顾列铭.中国高尔夫报告[J].金融经济,2004,(7):20-21.

[10] 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113-114.

[11] 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3):106-108.

[12] 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16-19.

[13] 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3-27.

[14] 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观察,2008,(6):63-64.

[15]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21-25.

[16] 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17] 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37-40.

[18] 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0-44.

[19] 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49-54.

[20] 肖亚红.从深圳看全国高尔夫产业消费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7,9(4):74-76.

[21] 王飞加,陈恩玉.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经营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37-41.

[22] 李子超,韩烈保.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J].特区经济,2009,(5):153-154.

[23] 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18-20.

[24] 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65-66.

[25] 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63.

[26] 李舟.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27] 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51.

[28] 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88-89.

[29] 燕俊全,李利娜,张琰.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6,(24):16-18.

[30] 陈才发.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6-45.

[31] 张文政.中国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初探[J].江苏商论,2008,(1):93-94.

[32] 陈明,王月平.中国高尔夫球具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全国高尔夫球具市场的调查[J].特区经济,2008,(7):28-30.

[33] 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2-75.

[34] 崔英淑.我国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与土地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 李旗.台湾正圣公司高尔夫用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 田至美.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变迁及其土地利用[J].金融经济,2003,(1).59-63.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3篇

接着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然后分别介绍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中西部五大经济产业带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会展业做了营销策略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

以下为获悉的报告目录:

第一章 会展行业概述

1.1 会展业相关介绍

1.1.1 会展业的定义

1.1.2 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1.1.3 会展业的作用

1.1.4 会展业的产业内涵和特征

1.1.5 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2 会展的经济功能

1.2.1 联系和交易功能

1.2.2 整合营销功能

1.2.3 调节供需功能

1.2.4 技术扩散功能

1.2.5 产业联动功能

1.2.6 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会展业发展综合情况

2.1.1 世界会展业概述

2.1.2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1.3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1.4 2007年世界国际会议数目排名情况

2.1.5 欧洲会展业竞争激烈

2.2 德国

2.2.1 德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2.2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动力

2.2.3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就

2.2.4 德国会展业办展特点解析

2.2.5 未来德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2.3 美国

2.3.1 美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2.3.2 美国政府对会展业间接支持分析

2.3.3 美国顶级会展业排名情况

2.3.4 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产业发展迅速

2.4 法国

2.4.1 法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4.2 法国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2.4.3 法国会展业独有特色和发展趋势

2.5 新加坡

2.5.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概述

2.5.2 新加坡政府会展业管理状况

2.5.3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2.6 韩国

2.6.1 会展业成韩国经济新增长动力

2.6.2 韩国会议产业发展迅速

2.6.3 韩国会展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6.4 韩国会展业发展计划与措施

2.7 其他国家

2.7.1 英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2.7.2 马来西亚会展业发展概况

2.7.3 巴西会展业发展浅析

第三章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1 中国会展业发展整体状况

3.1.1 中国会展业30年发展回顾

3.1.2 “十五”期间中国会展业发展成就

3.1.3 中国会展业区域分布状况

3.1.4 中国会展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

3.1.5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3.1.6 我国加速成长为全球会展大国

3.2 经济危机环境下中国会展业发展探析

3.2.1 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发展影响浅析

3.2.2 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2.3 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对策

3.2.4 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3.2.5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发展会展业拉动内需展望

3.3 中国会展业SWOT分析

3.3.1 S-strength(优势)

3.3.2 W-weakness(劣势)

3.3.3 O-opportunity(机会)

3.3.4 T-threat(威胁)

3.4 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

3.4.1 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4.2 中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4.3 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3.4.4 国内会展业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3.5 会展业发展对策建议分析

3.5.1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5.2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四大建议

3.5.3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思路

3.5.4 合理定位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

第四章 中国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4.1 会展经济概述

4.1.1 会展经济的界定及其效应

4.1.2 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经验浅析

4.1.3 会展经济在中国快速崛起

4.1.4 国内会展经济发展探讨

4.1.5 中部会展经济发展综述

4.2 会展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4.2.1 会展与城市互动发展分析

4.2.2 会展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2.3 会展业对城市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4.2.4 会展业成城市经济发展催化剂

4.3 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4.3.1 我国二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思路

4.3.2 中等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4.3.3 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概述

4.3.4 国内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解析

4.3.5 从“长尾理论”探索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之道

4.4 会展与旅游业的对接

4.4.1 会展业与旅游业关联度解释

4.4.2 会展业和旅游业对接简述

4.4.3 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构建分析

4.4.4 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整合发展剖析

4.5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对策

4.5.1 中国城市会展业非均衡性问题探讨及建议

4.5.2 我国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与产业集群对接发展

4.5.3 会展经济发展应加强城市间合作

4.5.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5.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

5.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环境

5.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5.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5.1.4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5.1.5 泛珠三角会展业展望

5.2 广州会展业

5.2.1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5.2.2 广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5.2.3 2009年广州会展业面临诸多考验

5.2.4 广州多举措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中心

5.2.5 广州会展业发展对策

5.3 深圳会展业

5.3.1 深圳会展中心简介

5.3.2 深圳会展业发展强劲

5.3.3 深圳会展业向文化要市场

5.3.4 深圳品牌会展成长迅速

5.3.5 深圳开创会展品牌新思路

5.3.6 联合办展方式开辟深圳会展业新天地

5.3.7 深圳会展业前景明朗

5.4 东莞会展业

5.4.1 会展业成东莞新经济增长点

5.4.2 东莞市政府扶持和促进会展业发展

5.4.3 东莞会展业的特色发展道路

5.4.4 东莞市重新定位会展业目标

5.4.5 东莞会展业统筹发展

5.4.6 东莞市会展业发展策略

5.5 厦门会展业

5.5.1 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5.5.2 会展业带动厦门整体经济发展

5.5.3 两岸关系和缓为厦门会展业提供良机

5.5.4 厦门向国际领先会展城市迈进

5.5.5 厦门市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

5.5.6 厦门会展业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

5.5.7 厦门会展业发展举措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6.1 长三角会展业综合分析

6.1.1 长三角区域会展业SWOT分析

6.1.2 长三角地区组建会展业联盟

6.1.3 世博会带给长三角会展业机遇和挑战

6.1.4 长三角建设国际会展高地的前途与策略

6.1.5 长三角会展业应广泛开展互动合作

6.2 上海会展业

6.2.1 上海会展场馆概况

6.2.2 上海会展行业发展回顾

6.2.3 上海会展业区域布局

6.2.4 上海会展业国际化渐行渐近

6.2.5 上海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及其提升分析

6.2.6 上海会展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6.3 南京会展业

6.3.1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6.3.2 南京会展业成绩斐然

6.3.3 会展业成南京战略性产业

6.3.4 2009年南京会展业发展形势向好

6.3.5 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6.3.6 南京政府发展会展业的措施

6.4 义乌会展业

6.4.1 义乌梅湖会展中心简介

6.4.2 会展业对义乌发展的作用

6.4.3 义博会与文博会引领义乌会展业发展方向

6.4.4 义乌创新会展业发展模式

6.4.5 义乌会展业与市场相互促进

6.4.6 义乌市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的措施

6.5 苏州会展业

6.5.1 苏州市会展业场馆简介

6.5.2 苏州会展场馆运营发展探析

6.5.3 苏州发展会展业发展优势

6.5.4 苏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6.5.5 苏州发展会展业的措施建议

6.6 杭州会展业

6.6.1 杭州会展场馆概况

6.6.2 杭州会展业历史及现状

6.6.3 杭州会展业的特色道路

6.6.4 杭州会展业的定位分析

6.6.5 杭州会展业接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

6.7 宁波会展业

6.7.1 宁波会展业五大发展优势

6.7.2 宁波会展产业逆势上扬推动消费市场趋暖

6.7.3 宁波会展业的创新之路分析

6.7.4 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发展规划解析

6.7.5 宁波市加快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政策

第七章 环渤海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1 北京会展业

7.1.1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7.1.2 北京会展业步入空前繁荣期

7.1.3 奥运会后的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7.1.4 北京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1.5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2 天津会展业

7.2.1 会展业成天津经济增长亮点

7.2.2 天津会展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7.2.3 天津滨海开发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2.4 滨海会展业调整战略应对金融危机

7.3 青岛会展业

7.3.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介绍

7.3.2 青岛会展业发展优势明显

7.3.3 岛城会展业的差距及发展思路

7.3.4 青岛“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建设规划分析

7.3.5 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建议

7.4 济南会展业

7.4.1 济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7.4.2 济南会展业品牌建设全面升级

7.4.3 2009-2010年济南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

7.4.4 济南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7.4.5 济南市加快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5 烟台会展业

7.5.1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7.5.2 烟台会展业发展历程

7.5.3 烟台展会承办能力实现飞跃

7.5.4 烟台市会展业发展条件及策略分析

第八章 东北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8.1 大连会展业

8.1.1 大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8.1.2 2006年大连会展业的特点

8.1.3 2007年度大连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1.4 大连会展业的突破自我分析

8.1.5 大连会展业跨地区办展应对行业危机

8.1.6 发展大连会展业的策略措施

8.2 沈阳会展业

8.2.1 会展业推动沈阳城市发展

8.2.2 沈阳会展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8.2.3 沈阳发展品牌会展业

8.2.4 沈阳会展业繁荣发展

8.2.5 沈阳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对策

8.2.6 沈阳会展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8.3 长春会展业

8.3.1 长春会展业发展三阶段

8.3.2 长春会展业发展状况

8.3.3 长春会展业在经济舞台重要性凸显

8.3.4 长春打造特色会展名城

8.3.5 长春市进一步扩大会展业影响

8.3.6 长春会展业的商务旅游的新机遇

8.4 哈尔滨会展业

8.4.1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8.4.2 哈尔滨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4.3 2008年哈尔滨会展业发展分析

8.4.4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5 关于哈尔滨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8.4.6 哈尔滨会展业市场化势在必行

8.4.7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趋势展望

第九章 中西部会展业发展分析

9.1 成都会展业

9.1.1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1.2 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9.1.3 成都会展业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9.1.4 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分析

9.1.5 成都市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9.1.6 成都市发展会展业的对策

9.2 武汉会展业

9.2.1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2.2 武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9.2.3 武汉打造新型会展城市

9.2.4 武汉会展业遭遇行业危机

9.2.5 武汉会展业的存在问题分析

9.2.6 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9.3 长沙会展业

9.3.1 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3.2 长沙会展业拉动巨额消费

9.3.3 2008年长沙会展收入过七亿

9.3.4 长沙成为会展十大品牌城市

9.3.5 长沙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9.4 昆明会展业

9.4.1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4.2 昆明会展业品牌现状分析

9.4.3 “后世博”时代昆明会展经济的发展解析

9.4.4 昆明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9.4.5 昆明打造东南亚会展之都

9.5 西安会展业

9.5.1 西安会展业领跑西部

9.5.2 西安会展业发展状况

9.5.3 西安会展业的优势与劣势

9.5.4 西安会展业发展阻碍因素分析

9.5.5 西安的会展经济效益分析

9.5.6 西安会展业发展对策分析

9.6 郑州

9.6.1 郑州会展业发展历程

9.6.2 2008年郑州会展业发展状况

9.6.3 郑州会展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9.6.4 郑州巨额补贴扶持会展业发展

第十章 中国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10.1 会展营销概述

10.1.1 会展营销的功能

10.1.2 中国会展营销研讨

10.1.3 会展业城市营销建议

10.1.4 国外会展营销经验借鉴

10.2 中国会展业创新营销策略分析

10.2.1 会展营销创新策略解释

10.2.2 营销理念创新

10.2.3 营销主体创新

10.2.4 营销手段创新

10.2.5 营销内容创新

10.3 中国会展业的整合营销分析

10.3.1 会展业主题的选择

10.3.2 展会机构的搭建

10.3.3 展会卖点的策划

10.3.4 展会的整合宣传

10.3.5 展会的综合服务

10.4 展览会各个阶段的营销策略

10.4.1 展览会四阶段概述

10.4.2 培育期展览会的营销策略

10.4.3 成长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4.4 成熟期与衰退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5 会展中的4C营销分析

10.5.1 4C营销概述

10.5.2 4C营销案例分析

10.5.3 4C营销经营建议

第十一章 会展业企业状况分析

11.1 励展博览集团

11.1.1 励展博览集团简介

11.1.2 励展优势展会行业

11.1.3 励展在中国的市场状况

11.1.4 励展加强在华礼品展业务

11.2 亚洲博闻

11.2.1 亚洲博闻简介

11.2.2 亚洲博闻优势展会行业

11.2.3 亚洲博闻的展会特色

11.2.4 亚洲博闻扩展中国市场

11.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1.3.1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简介

11.3.2 2006年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业绩斐然

11.3.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中国市场扩张概况

11.4 科隆展览公司

11.4.1 科隆展览公司简介

11.4.2 科隆展览中心概况

11.4.3 科隆展览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2.1 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12.1.1 我国会展业发展前景看好

12.1.2 中国会展业发展潜力巨大

12.1.3 未来会展业前景预测

12.2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2.2.1 世界会展业未来发展态势

12.2.2 未来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12.2.3 未来国内会展业发展方向

12.2.4 网上会展成未来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一:国际展览会公约

附录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深圳市会展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国家排名

图表2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城市排名

图表3 2006年全美顶级会展排名前11位的城市

图表4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内涵示意图

图表5 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外推关系模式

图表6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7 城市会展旅游的圈层布局

图表8 城市会展业品牌的圈层模式

图表9 国内外场馆来展与自办展比例比较图

图表10 苏州博览中心运营模式

图表11 中旅国际边际利润比较

图表12 区域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13 1999-2005年深圳主要会展场馆举办展会情况

图表14 2010年深圳展览总面积目标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4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相关性;行业特征;国际投资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76―03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08

注: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基于中国投资者的全球化动态投资组合管理模型”(项目批准号70671075)的资助。

[作者简介]陈小新(1969-),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金融学与投资学;

陈伟忠(1957-),男,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金融学、投资学及技术经济学。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中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研究,主要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1.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中各主要行业与国际上主要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的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2.不同行业之间的国际相关性差异性及其发展趋势;3.近期内其国际相关性相对显著提高的行业。

一、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国际上对于证券市场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渐增加。Harvey(1995)的研究表明美国股票市场的变动通常能反映到国外市场的类似变动之中;Odier和Solnik(1993)的研究显示各国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很低;Syriopoulos (2004)对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四国股票市场的研究表明,上述市场间的相关性很弱,但与其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相关性则相对较强。根据Gtiffin和Stulz (2001)的研究,几乎所有国际化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效应均来自于国别因素;Rouwenhorst(1999)在分析了1978年至1998年间12个欧洲国家中的952只股票数据后认为,在欧洲货币联盟成立后,行业因素仍不足以胜过国别因素而居主导地位;但Eiling、Gerard和Roon(2005)在对欧元区各国股票市场从1990年到2003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欧元正式推出后,欧元区各国股票市场的国别效应与行业效应已相差无几。Hamelink、Harasty和Hillion(2001)在分析了1990年至2001年的有关数据后发现,行业、国别、股票类型以及公司规模等因素都应当是进行全球化组合投资时的考虑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也开始了一些研究工作,其重点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上主要证券市场之间的收益率相关性和风险溢出机制。洪永淼、成思危等(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B股和H股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而A股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不存在任何风险溢出效应。胡安和许萌(2003)分析了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市场关系变化的时间路径,并对其原因加以事件分析。袁继东(2003)采用非线性ALRS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沪、深两市都同港、台股市有一定的关联性,而沪、深两市同美国股市关联度不明。

上述研究对国际相关性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相关研究均是以“市场指数”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以市场整体相关性作为研究对象。但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并不持有整个市场组合,而是根据其对某个行业的分析,持有某个或某几个行业的投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当中国投资者进行国际化投资时,就需要根据所持有的偏重于某些行业的组合结构,对这些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现状尤其是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国际相关性的变化趋势无疑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方面,而在行业层面上对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深入理解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对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假设ri(t)和Rj(t)分别为本国市场中第i类行业和第j个国际市场在时间t的收益率,则其(离散形式)相关系数由式(1)所定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中:ri(t,m)和Rj(t,m)分别为当采样周期为m时的本国市场第i类行业和第j个国际主要市场收益率时间序列的采样周期平均值,上述相关系数对于各行业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反映了特定采样周期下各行业国际相关性的总体趋势和各行业国际相关性的差异性的趋势。

对于某个行业而言,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分析其国际相关性的基本变化趋势,即第i个行业与第j个国际主要市场之间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关系数的变化率和边际变化率,前者体现了相关性的变化状况,而后者则反映了这一变化状况的稳定性,由式(2)所定义。

其中to和t1分别为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起始和截止时间阶段的序号。

一般而言,各行业与不同的国际主要市场之间相关性的变化率和边际变化率的绝对数值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的行业的相对变化状况,本文设置了“相对变化率”和“相对边际变化率”两个指标,以反映该行业与国际主要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的变化率和边际变化率在所有行业中的相对地位,由式(4)所定义。

本文所采用的行业收益率数据为Wind咨询公司提供的“新华富时一级行业指数”的周收益率数据,包括10大行业指数。由于在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区间内,部分电信行业的数据无法获得,因此本研究不包含该行业指数,其余指数所覆盖的行业分别为:石油及天然气(简称“石气”)、基础材料(简称“基材”)、工业、消费品(简称“消品”)、卫生保健(简称“卫生”)、消费服务(简称“消服”)、公用事业(简称“公用”)、金融和科技。

国际主要市场收益率数据为Wind咨询公司提供的“S&P500指数”(代表美国市场)、“日经225指数”(代表日本市场)和“恒生指数”(代表香港市场)的周收益率数据。时间为2001年7月至2006年3月,采样周期分别为24、36和48周。

三、结果及分析

表1列举了各行业与美国、日本和香港市场的相关性的总体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与上述比较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整体国际相关性是很弱的;从地域上看,中国证券市场与上述三个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港、日本、美国,这显示市场相关性与经济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表2显示了各行业国际相关性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

1.从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行业与国际市场间的相关性有增强的趋势,反映在各回归方程的最高次数项的系数基本为正。

2.从相对长期的趋势来看,与香港和日本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的变化幅度要大于美国市场;而与日本市场相比,各行业与香港市场之间相关性的增长趋势相对较强,显示出市场相关性的变化程度与经济区域存在一定联系,以及内地与香港两地资本市场日益呈现的“一体化”效应。

3.随着采样周期的增加,与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之间相关性的增长逐步显著,反映在随着采样周期的增加,其回归方程中时间系数在数值和显著性两方面均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相关性的变化过程并非单纯地由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所产生,而是有着内在的经济和金融驱动因素。

表3显示了各行业国际相关性的标准差的变化趋势。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

1.近年来,不同行业国际相关性的差异程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反映在各行业与香港、美国和日本市场之间相关性的标准差的变化率均为正,且有关统计量的显著性程度均较高。这一现象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的差异在逐步明显。

2.各行业与美国市场之间相关性的差异程度相对更加明显,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之间相关性的整体水平相对不高,但却呈现出强烈的行业特征和行业差异性。

上述“行业差异”对于进行国际化投资的中国投资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由于其投资组合中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于中国市场(这种“本国偏好”效应在世界各国均存在),如果这部分本国投资组合集中于某些行业,则在通过国际化投资以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一收益特性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其国内投资组合中的不同行业的国际相关性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对于投资绩效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增加。

表4显示了根据各行业国际相关性变化趋势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的近期内各行业与香港、美国和日本市场之间相关性的变化率、边际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边际变化率的排名(为尽可能反映中长期趋势,采样周期取48周)。

从表4中可以发现:

1.综合各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变化率和相对变化率排名,在近期“金融”、“基材”和“公用”三个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增长率相对较高。

2.综合各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边际变化率和相对边际变化率排名,在近期“金融”和“科技”两个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边际增长率相对较高;而“公用”和“消服”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绝对边际变化率和相对边际变化率排名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行业的国际相关性与特定的国际主要市场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相对而言,“公用”行业与香港和日本市场之间相关性的边际增长率较高,与美国市场之间相关性的边际增长率较低;而“消服”行业则正好相反。

综合以上分析,在本文所研究的9大行业中,近期内金融、基础材料、科技、公用事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的国际相关性具有相对比较显著的增长,其中公用事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的国际相关性变化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市场差异性。

四、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新华富时一级行业指数”所代表的中国证券市场9大行业与香港、美国和日本证券市场间的收益率相关性的变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对中国证券市场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中各行业的国际相关性从总体上有增强的趋势;不同行业国际相关性的差异化程度逐步增加,显示国际经济和金融因素对中国经济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性正在日益增加;同时,不同行业国际相关性的增长率也存在差异,金融和基础材料行业的国际相关性具有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结合不同行业与国际市场的经济、产业和金融联系来进行分析。另外,本文所采用的“新华富时一级行业指数”在行业划分上相对是比较粗略的,采用更加细致的行业划分标准(例如采用“二级行业指数”)不仅有利于在投资决策中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信息,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洪永淼,成思危,刘艳辉,汪寿阳,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J].经济学,2004,(3):703-726.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5篇

一、城市化经济的相关概述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城市化的经济运行状态的好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为了能够保证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便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化经济的内涵以及运行状态。

(一)城市化经济的内涵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城市是城市化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化是根本的动力所在。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功能发展期间,城市化经济表现为人口向城市流动期间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行为,加之社会各种行为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立足于本质,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的经济,并且分别从“城”和“市”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所谓“城”主要指负载城市基本功能的具有非农业性质的用地,同时也是非农人口生活所需要的资本化土地。“城”的经济运行主要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与城市土地经济相关的一种运行活动,在这之中也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地租和土地的选择以及利用情况,这些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一种运行活动为市政经济,该部分的作用在于利用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需求。[1]这与齐昕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的需求不仅包括人们对生产方面所提出的需求,还包括生活性需求与投机性的需求等;而“城”的土地供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与土地负载物。“城”的均衡状态便是能够有效实现“城”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平衡的目标。

“市”主要指买卖市场或者交易的中心,立足于不同的方面,“市”的经济运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站在经济流量的角度,“市”的经济运行主要为财富生产、收入配置以及资金循环;立足于市场主体行为角度进行分析,“市”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生产者、生产行为以及投资行为等各个方面。“市”的均衡状态实现主要为“市”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

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主要有“城”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市”的经济运行状态两个方面,只有确保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的状态,才能够达到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的目标。城市化经济均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为“城”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态,另一方面为“市”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状态。在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下,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有“城”无“市”以及有“市”无“城”的状态。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非均衡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可持续型,另一种为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其中可持续型非均衡主要指将非均衡限制到适当的范围之内,并且确保不会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大幅度的负面影响;不可持续型非均衡代表非均衡已经超越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出现了一定的异化情况。如果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形态,则需要将金融经济力作为重要的调节方式,[2]让城市化经济运行能够转变成可持续型的非均衡状态,从而确保最终达到均衡态的目标,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探究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一)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地租调节能动力

对于金融经济力而言,城市地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地租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城市地租的作用在于恰当的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使其能够从短期平衡转变成稳健均衡的状态。因此,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需要给予城市金融市场高度重视,尤其在房地产市场建设方面,需要确保为金融市场创建更好的条件,从而将城市化金融经济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在完善土地市场自由流转机制方面,[3]这与王健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背景之下,需要利用资本市场交易使储蓄投资化能更加顺畅地转化。

(二)确保金融经济力传导优势的发挥

在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经济力是其调节的基本手段。金融经济力的功能包括共享与普惠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中存在的非包容矛盾,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化经济在均衡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目标,并且实现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运行调节路径优化的目标等。立足于城市生产方面,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在金融资源掌握和使用期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平等性,[4]并且在掌握金融资源的基础之上,能够充分地掌握和实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最终使主体财富能够进一步的增长。如果从消费角度进行分析,需要确保社会的各利益主体实现对金融产品平等消费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受益权利与福利改进权利。金融体系与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包容性的发展中,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撑。[5]这与付祺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极为相似。与此同时,金融经济力的融入,也能够帮助商业性金融以及农村合作性金融等方面构建金融服务框架。

三、结语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6篇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皆表现出经济增长依赖政府投资的问题,这与企业资金供给因金融抑制而长期不足具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换言之,金融抑制实质上是政府投资依赖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金融抑制和政府投资依赖分析

1.对金融抑制现象的分析

利率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状态是金融抑制最主要的表现,其主要通过对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约束实现,使其以市场信号为依据进行资金配置的功能被削弱,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抑制现象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银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较低

现阶段我国国有银行垄断现象仍存在,在资本市场管制相对严格的环境中,金融投资产品的发展较为缓慢,致使大部分金融剩余以国有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国有银行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43.2%左右,这相比之前虽有所降低,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过高,这种市场竞争缺失的状态下,并不利于投资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

(2)股票市场的发展存在异常

我国股票市场形成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扮演着为企业,特别是为国有企业融资的角色,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非国有企业上市的准入条件出现了较明显的放松趋势,但我国股市的定价效率在股票定价机制存在缺陷的环境中仍难以提升,在异常股价信号的作用下,股市资源配置的功能仍受到较严重的抑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非国有企业难以真正通过股票市场进行有效融资。

(3)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是2004年以前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而在2004年以后企业债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受机构投资者水平、债券利率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其发展水平仍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2.政府投资依赖形成过程分析

在金融抑制现象的作用下,我国的信贷配给更倾向于国有经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实际发生率被严重的抑制,使资金在银行不断的积累,虽然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居民存储之间的比例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投资规模的扩大程度仍不能真正的满足实际需要。政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投资扩张。由我国的经济体制发展过程决定,政府投资扩张也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3个发展阶段: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国民经济增长直接干涉和控制,所以此阶段国家经济发展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非常强,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几乎达到90%;其次,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虽然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财政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其比重仍在50%左右;再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强调服务功能,但受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不理想等因素的影响,政府为推动经济增长,推行积极财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投资比重在短暂降低后,又出现迅速提升。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投资扩张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地方财政的管控力度加大,这种现象就更加突出了。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政府会尝试通过扩大投资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而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的环境中,地方政府在扩大投资方面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

三、对金融抑制和政府投资扩大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

1.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在金融抑制中受抑制

在资金配置效率受金融抑制影响而降低的环境中,大部分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冲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链的紧绷必然导致其发展速度或状态恶化,而政府投资项目相比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金融体系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政府可以利用多种融资手段,利用社会资金完成政府投资,致使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担负起拉动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甚至优化市场竞争等责任,社会经济发展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可见,在金融抑制环境中,政府为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会选择投资扩张政策,而使经济发展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2.经典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金融抑制的限制

准备金和利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等是经典货币政策的主要形式,其以利率等为经济手段,强调对总量进行调节,是政府间接实现经济调控的有效工具,需要借助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在金融抑制环境中,市场对资金价格信号的反应能力会有所下降,这必然导致经典货币政策经济调控的能力减弱,所以政府在选择经济调控“工具”的过程中,相比经典货币政策,更倾向于投资扩张政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投资扩张政策的应用更加普遍。可见在金融抑制的作用下,政府为保证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必然会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资本配置效率在金融抑制的作用下会明显的缩减,但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并不会因此降低,换言之 金融抑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但信贷政策在行政手段的作用下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仍会非常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投资扩张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金融抑制决定。

3.金融抑制与政府投资依赖形成的理论分析

在政府预算的储蓄中投资所占比例与实际的投资转化率之间的差值小于0的情况出现时,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私人部门投资的增加引起产出的提升,但在金融抑制的环境中资本配置的效率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存储并不能全面向投资转化。而政府的投资以满足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要为基本目标,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将会提升厂商的产出,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所以政府在金融抑制的环境中被迫会不断增加投资比例。当储蓄与储蓄转化的投资之间的比值不断接近于0的情况下,说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很低,这说明此时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此时政府要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不断的降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而提升投资比率,使政府几乎将所有储备资金用于投资。在此过程中金融抑制与政府投资依赖之间的关系将表现的更加明显。结合以上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金融抑制的程度与政府保证市场经济发展均衡或推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投资比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支出规模为定值,政府为保证投资规模满足金融抑制对政府投资的要求,甚至会对其他政府支出的比例进行一定的控制,可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投资依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68-02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无论从投资拉动还是需求拉动角度,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受需求因素、泡沫因素、预期心理、宏观政策等的影响,房地产业往往会出现一些波动,对其他行业和投资者的收益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产生困扰。准确地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进行预警,既有利于政府调控政策的科学性,也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合理安排经营策略。而科学地选择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是实现房地产监测和预警的前提和基础。

1房地产市场预警的基本理论

1.1经济波动理论

各国的经济增长历程表明,经济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伴生现象[1]。在市场内在规律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波浪式前进。且这种波动常以周期的形式呈现,这种周期现象是预警实现的基础和经济预警的目的所在。

经过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研究发现,同宏观经济一样,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波峰和波谷相互交替的周期波动现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复苏(recovery)、扩张(expansion)、收缩(contraction)、衰退(recession)[2]。

1.2监测预警理论

经济监测预警是在经济波动理论的基础上,对经济的波动变化进行预报、监督、度量和评价,以此来判断经济运行的平稳度和发展态势。其目的在于明确当前经济所处的阶段,并对该阶段经济的特征进行预判。通过当前市场所呈现的信息,如周期波动的幅度、长度等,结合历史记录,来判断当前市场运行状态是否过热、过冷,是否出现异常。

2房地产市场预警指标体系

房地产市场预警指标和体系是构建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的基础,保证各指标参数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实现预警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近年来,就如何确定房地产市场预警的关键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叶艳兵、丁烈云(2001)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以及“第一主成分”分析法等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探析了如何建立切合房地产市场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彭翎(2002)的研究将代表性指标进行了分类,依据各指标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程度关系,将其细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此后,杨佃辉、陈轶(2006)在原有的22个房地产指标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建立了一套全新筛选出的预警指标体系,包含15个指标,并利用它对上海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扩散指数预警实证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客观度量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状况。

李崇明、丁烈云(2005)介绍了一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系统核与核度理论来选取预警指标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选择出能够反映房地产市场状况的少数几个指标。张振勇(2011)考虑到指标的敏感度且可操作性,又能体现出区域性和时效性,选择了五个指标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统计指标: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租金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商品房空置率。

以上指标体系选择过程中均无法将主观因素撇除。师应来、王平( 2011)在对常用的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选择方法及筛选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房地产预警指标选择方法,先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初次选择,然后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再次选择。

3房地产预警方法

对于预警方法的研究,各学者也存在不同的研究思路。构建房地产预警系统旨在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客观的评判和预测,并对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求可行的调控政策。其一般步骤为:①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②通过计量分析,确定各预警因素的界限和权重;③选择合适的警度预报方法。

赵黎明、贾永飞(1999)将统计预警方法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采用时差相关分析的数学方法筛选出警兆指标,确定预警界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警情预报,开辟了房地产经济分析的系统化和定量化方向,并实现了房地产预警的计算机处理。

胡健颖、苏良军(2006)选择了1995年1月到2005年8月的11个变量的128个观测值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和6σ方法,建立北京市房地产价格月度增长率的有效控制图,预测模型为提前1个月的预测模型。

刘亚臣、孙小丹(2009)运用统计学中的3σ原理及控制图原理,对房地产预警系统中的预警界限进行了研究,能够准确地对沈阳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发出预报和警告,有效性、实用性强。齐锡晶、赵亮(2010)选取1998—2008年预警指标数据,凭借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将前9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后2年作为检测样本,其网络仿真精度和可信度较高。

另外,崔啸(2011)、张彦峰(2013)分别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和TOPSIS算法应用到房地产预警系统中,通过实证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取得了合理的结果。

4研究述评

关于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1)适用性不强。如时差相关分析法和K-L信息量发,要求用于指标筛选的信息量巨大,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时间无法满足。

(2)指标体系不全面。采用聚类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发筛选指标时,有可能造成某些类指标非常集中而某一类指标却没有入选的情况。

(3)区域差异性无法体现。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受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不能单纯的套用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指标体系。

(4)缺乏政策调控模拟实验。现阶段的预警方法停留在对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评判和推测,缺乏市场预警后调控政策的模拟实验。在这方面,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有很大优势,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实现预警方法的计算机化,达到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参照预警结果,及时做出合理的政策调控,并实现政策的模拟实验,增强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

[2]邹坦,温俊.基于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的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J].科技广场,2008(4):6-7.

[3]王盛,翟青.上海房地产市场预警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7-140.

[4]刘亚臣,孙小丹.基于控制图原理的沈阳市房地产预警系统预警界限的确定[J].工业技术经济,2009(5):115-117.

[5]师应来,王平.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及综合预警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2011(11):17-19.

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1802

1 引言

自1998年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剂之一。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财富、生活成本、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维持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然而,我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典型的原子结构,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程度。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激励争论以及政府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2 房地产市场健康的界定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目前国内缺乏比较权威的界定,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含义:倪鹏飞认为,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规模、结构、速度、价格方面,房地产市场运行与城市总体经济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状态。李东晔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应是房地产与社会、自然三者均衡、可持续的发展,应是在结构、规模、价格方面房地产市场与城市总体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其内涵特征表现为高效率、低泡沫、可持续三方面。

国内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都大同小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宏观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去探询我国房地产市场,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房地产市场健康进行界定:所谓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指在某一个时点或时期内,在规模、结构、速度、价格等方面,房地产系统能与宏观经济及其他系统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并能实现可持续均衡发展的一种状态。首先,房地产市场健康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即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当既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各种需求,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其次,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非均衡性、动态性,所以动态分析对于研究房地产市场健康是非常重要,无论是健康的内容还是健康的标准,都应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完善;最后,局部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健康的趋势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建立的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评价体系也很难具有普适性,所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宜的评价标准。

3 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系统,在这个总系统下,有很多子系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本文建立一个全面反映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体系,即房地产市场健康综合评价层次分析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子目标层,其中:

一级目标:为总目标层,反映房地产市场整体健康情况。

二级目标:为分目标层,从规模、速度、结构、价格四个方面检测房地产市场健康度。即规模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相协调,包括整体投入和要素投入两个角度。速度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主要从规模增长速度这一角度检测:结构发展状况和水平与居民收入结构相一致,包括大类品种的比例关系和产品档次的比例关系两个层次;价格发展状况和水平与购买者负担能力相协调,从价格与收入两个角度检测健康度。

三级目标:为子目标层,用定量的指标分别评价各分目标层的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对于任何发展阶段都比较稳定的协调指标,即复合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进行指标筛选,使选出的指标不仅能反映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而且在数量上达到最小化,即指标之间越独立越好。对指标选择时采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的方法,剔除信息重复、数据不完整的指标,通过此方法本文最终筛选出10个市场敏感度高、关联性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如下表1所示。

摘 要: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对国民经济、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健康的涵义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用评价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就一些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供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借鉴。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1802

1 引言

自1998年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剂之一。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财富、生活成本、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维持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然而,我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典型的原子结构,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程度。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激励争论以及政府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2 房地产市场健康的界定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目前国内缺乏比较权威的界定,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含义:倪鹏飞认为,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规模、结构、速度、价格方面,房地产市场运行与城市总体经济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状态。李东晔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应是房地产与社会、自然三者均衡、可持续的发展,应是在结构、规模、价格方面房地产市场与城市总体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其内涵特征表现为高效率、低泡沫、可持续三方面。

国内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都大同小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宏观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去探询我国房地产市场,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房地产市场健康进行界定:所谓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指在某一个时点或时期内,在规模、结构、速度、价格等方面,房地产系统能与宏观经济及其他系统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并能实现可持续均衡发展的一种状态。首先,房地产市场健康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即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当既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各种需求,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其次,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非均衡性、动态性,所以动态分析对于研究房地产市场健康是非常重要,无论是健康的内容还是健康的标准,都应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完善;最后,局部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健康的趋势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建立的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评价体系也很难具有普适性,所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宜的评价标准。

3 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系统,在这个总系统下,有很多子系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本文建立一个全面反映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体系,即房地产市场健康综合评价层次分析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子目标层,其中:

一级目标:为总目标层,反映房地产市场整体健康情况。

二级目标:为分目标层,从规模、速度、结构、价格四个方面检测房地产市场健康度。即规模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相协调,包括整体投入和要素投入两个角度。速度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主要从规模增长速度这一角度检测:结构发展状况和水平与居民收入结构相一致,包括大类品种的比例关系和产品档次的比例关系两个层次;价格发展状况和水平与购买者负担能力相协调,从价格与收入两个角度检测健康度。

三级目标:为子目标层,用定量的指标分别评价各分目标层的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对于任何发展阶段都比较稳定的协调指标,即复合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进行指标筛选,使选出的指标不仅能反映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而且在数量上达到最小化,即指标之间越独立越好。对指标选择时采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的方法,剔除信息重复、数据不完整的指标,通过此方法本文最终筛选出10个市场敏感度高、关联性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如下表1所示。

.1 评价指标分析

(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比例。

当房地产投资与GDP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通过直接、间接拉动作用于关联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GDP增长,一般来说,其比值越接近某一理想值越好。

(2)房地产用地比例。

指当年房地产用地出让面积占当年土地出让总面积的比例。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在城市发展中房地产用地面积与土地出让总面积应当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以保证土地在城市建设中的合理配置。

(3)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

该指标反映了行业或产业部门的要素投入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减即能反映房地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反映出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趋势。企业个数增减与房地产市场好坏相关,对从业人员数量也有直接影响。

(4)房地产投资额增长率/GDP增长率。

该指标用来衡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快慢,一般认为不应该超过2倍(国外经济学家测算最合理值是1.4倍)。过高意味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5)房屋销售面积/房屋竣工面积。

通过对比房屋销售面积与房屋竣工面积,可以用来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当房屋销售面积大于房屋竣工面积,可以有效地吸收一定数量的空置房。

(6)社会保障性住房比例。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房地产市场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反映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解困状况,通过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值可以判断整个住宅市场的供应结构。国内比较认可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占市场所有住宅的比例是20%,当然,该比例不是绝对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比例应当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

(7)普通商品住宅开发投资占比。

通过该指标能够反映出当前市场发展结构健康状况。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角度,观察市场供给结构与协调程度。

(8)房屋租售比。

表示历年商品住宅租金价格与二级市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比值。反映每年商品市场与租赁市场价格的均衡性。一般有一个“合理租售比”。

(9)房价收入比。

用来衡量房价与居民对住宅购买的承受能力,是某区域居民户均年收入与其在居住地购买一套住宅所需要的费用之比。一般来说,其比值也有一个理想值。

(10)销售利润率。

房地产销售利润是房价的一部分,从国际上多数国家情况来看,房地产销售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高的也只有6%-8%。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房地产小树利润率,大多数城市普遍在10%以上,中高档房地产平均利润率一般达到30%―4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所以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销售利润率区间。

3.2 单项指标健康标准的确定

对于各项指标,客观上应该存在一个理想的值,根据指标的不同用途,有的越接近某一固定值越理想。有的指标则只需在理想参考值上下浮动即可,有些只要确定在某一区间内变化即可。

对于指标的理想值和浮动空间的确定,一般参考以下原则。

(1)借鉴国际通行的类似指标的理想值及正常浮动空间,比较分析后确定适当的标准。

(2)专家经验法: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专家评定确定理想值和范围。

(3)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所以选择的区域不同,判断的标准值和浮动空间也应有差异。

3.3 健康区间划分

可将健康程度分为:健康、轻度不健康、中度不健康、严重不健康四个等级。目前对各指标健康状况区间的划分主要方法有经验数据法、正态归一法、μ―δ法、系统化方法等。经验数据法使用方便简单,但缺陷就是主观性太强。正态归一法和μ―δ法都是需要大样本容量的统计学方法,而且它们在确定指标健康状况区间时,不能够根据不同指标的具体情况而在区间划分中分别处理。系统化方法能够全面考虑系统的自身变动规律及国际变化趋势,相应采取一些客观原则进行研究,遵循多数、半数、均数等原则,然后将各种结果加以合理综合,能够得到较科学的评价结论。

3.4 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经验确定指标权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而单纯运用数学模型来确定权重也无法体现指标之间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为提高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可结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具体操作方法为:利用层次分配法确定分目标层的指标的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具体子目标层指标的初步权重,以此来确定具体指标在分项指标中的权重,进而得到具体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最终权重。

3.5 健康度判断

健康度判断是房地产市场健康评价的最后阶段,包括分目标检测与综合目标检测两方面,前者可以找出不健康的具体因素,后者可以判断出市场的总体健康程度。其中需要检测的分项健康度包括房地产市场规模健康度、速度健康度、结构健康度、价格健康度。根据计算出的权重,得出分项健康度指数,最后计算出各年的综合健康度指数,最后对照理想值和浮动空间,确定其是否健康。

4 结束语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度研究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还都处于探索阶段。房地产市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以及最终的验证,并且不断修正,从而使评价体系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及实证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08,(2).

[2]葛倩倩.房地产市场健康标准问题研究―以杭州市住宅房地产市场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3]朱天明.安徽省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