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2 16:10:59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1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科学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作出的总体设计,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切实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符合度,为高职院校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下面试对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整合、发展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1998年2月,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七个有关部委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贯彻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并将其充分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遵循就业导向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

2.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3.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及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企业需要、课程开发围绕岗位需求的原则,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内涵;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适应未来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计划要在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各专业应在第一学期尽可能安排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同时应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认知性教学活动,诸如参观或短期实习等。其他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按项目化方式或工作任务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强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要加大专业实习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力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思路

(一)瞄准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要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工厂、进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收集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有用的信息资料。首先,要兼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分析,深人工厂、车间,把握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确定其专业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口径宽广、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艰苦创业精神,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或教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一体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应该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重视学习与劳动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为核心。

“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转向掌握实践技能为主。

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我们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推倒”学校的围墙,“打破”教室的黑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三)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完全学分制是完全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受学制限制,学生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就可以毕业获证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学分统计是以整个专科学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课的学分,修满(或未修满)规定下限的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以使学生学习他们爱好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或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设立“个性化课程”,探讨和研究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设置以“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因而其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架应该是能够对应于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结构(体系)。企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构成是以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构建课程结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如下:

四、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致可分为社会调查、专业研讨、起草方案、修改定稿等四个主要工作阶段,如下图所示: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机械地套用,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执行相对统一的规定,又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从各专业的实际出发,发挥其优势和特长,突出本专业特色,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对策

作者简介:周丽梅(1971-),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武素梅(1982-),女,山西代县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师。(辽宁?大连?11602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3-02

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式创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1.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

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其职能不断地发展演变和完善。从最初单一的知识传授(人才培养)逐渐演化和增加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三大职能本身无高下之别,但也并非是完全并列平行的。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其他两项职能应该服务和服从于第一职能。因此,高等教育(大学)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之所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社会服务,是为了培养一流的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只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副产品’。”

2.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高等教育同样如此,质量就是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法国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适应国际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教育发展方式从重视规模、速度向着力提高质量效益转变”。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着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今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那样:“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3.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基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和“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的基本认识,不难得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的基本判断。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2009年1月,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强调:“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事实上,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2010年5月,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今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提出的“四个大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一位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指出,“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讲话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1.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什么人”的目标

模式的本义是“事物的标准样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文。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至少数十种之多。根据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特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现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高低。

2.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如何培养人”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它还是为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现方式,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订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怎样培养人”的过程。而过程决定结果,结果以过程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最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结果——人才培养质量。

3.人才培养模式规定“如何培养人”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寻求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体现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三、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就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能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而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信人才是大学声誉的最主要来源,大学最主要的成果是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

1.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需要相联系,修订课程体系,明确主干学科,强化基础课教学,调整专业课程,增加实验、实践课学时。

(2)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注重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融合,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3)强化外语教学,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试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专业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为辽宁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4)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程精简压缩到6个学期基本完成。学生将按照理性学习(教师教学)—感性学习(教师指导科研)—理性学习(教师教学)—感性学习(生产实习)—理性学习(毕业论文)完成学业。“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培养模式更贴近认知规律,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第7、8学期集中实践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学用结合,全方位、开放型的教学体系

(1)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综合运用,科研渗透,学用结合,课堂为主,课外为辅。

教学法改革不仅是转变教育观念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教学法的改革呈现出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由孤立到结合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广旨在鼓励学生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科研是教学的先导。鼓励老师探索符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的“科研渗透教学”模式——将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实验设计和科学技术训练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多媒体、传统板书与实物演示并用相结合,开辟第三课堂——建设学习网站。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精心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了在课程体系上实现学科交叉渗透、拓宽知识面外,针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繁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网站,构建一个能实现二级学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学习网络,辅助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

3.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1)强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课程实验、专业课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效果,使学生到实验室和生产现场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开阔眼界;在此基础上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所包含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工程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系统的训练和全方位的提高。把实验教学切实纳入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工作中来,深入认识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遵循实验教学的规律性,坚持实验课程设置的阶段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按照教学规律设置实验课程;坚持实验教学的适用性,组织修订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鼓励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实验,开拓实验教学的新形式、新内容,构建适合本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

(2)通过以下方式深化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到企业、研究所等参加生产实践、参与科研;企业、研究所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讲授行业、科研动态;高校教师到企业、研究所培训,使学校教师充分接触生产实际;增强校内外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完善科研促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实行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的教学模式。加大对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学校或学院在课题经费分配上“重点扶持、点面结合”。

4.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选定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大显集团、大连路明集团、大连路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惠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辽宁省大连市光伏光电工程研究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合作建立电子薄膜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与大连市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签署了联合培养IC设计人才的协议。

2)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准备建立真空镀膜实验室、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光伏材料与系统实验室、集成电路实验室。

(2)教学管理机制体现人性化。

1)探索试行假期校外实践,带薪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者根据兴趣和专业发展参加各种校外实践,并指定教师负责指导。对这一时段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专业实习给予一定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提供保障,并且尽量实现带薪实习。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类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赵国祥(1976- ),男,河北易县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3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任务。要想完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任务,必须从课程体系入手,科学开发课程,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急剧扩张,专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在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经费投入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科压缩型”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课程体系中。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中部分艺术设计类专业只是形式上有些变化,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变化,甚至仅仅是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并没有脱离学科教育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是投入成本较大的教育模式,高职生对实践实习的需要决定了办高职必须花比普通高校高得多的费用,然而教育经费紧张是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高职自然而然地走向低成本的理论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压缩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2.课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内容。然而现阶段各个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课程开发各自为战,单凭各个学校教师个人理解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没有和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接轨,课程序列不合理,课程开发流程没有遵循科学的流程。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现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不满意。

3.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学校从2001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好多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直接从本科学校招收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这些人既没有实践经验,又缺乏教学经验,最终导致师资状况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4.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实践教学是影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商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等富有职教特色的模式。同时,要与企业深度合作,联手再造以理论教学为支撑、以实训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在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中学设计,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但现实情况是,好多学校在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二、课程体系建设环节及过程

课程来源于专业,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对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等途径,并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任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基础素质课程一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专业市场调研。专业市场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它关系到专业存在的事实依据及专业定位时是否准确。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明确专业培养的区域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了解人才培养的质量,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市场调研要明确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区域;了解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专业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要采用多种办法,如企业走访、毕业生走访、网络调查、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2.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标准。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及服务行业,并对专业对应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总结出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3.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同时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标准的情况下,下一步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门类,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进行单元课程分析,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开发方法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归纳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等。

5.根据高职教学需要配置教学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配置教学资源时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训基地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师资是教学计划和内容的推动者,要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保证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的需要;要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及规律的高职特色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即“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入手,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艺术设计类专业群涵盖专业较多,现重点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阐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及实际操作步骤。(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企业充分参与,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确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从广告产业、广告行业、企业调研入手,通过调研,明确本专业重点服务的产业、行业和企业,以及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中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全面掌握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现状,进而得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经过市场调研,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广告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设计制作手段,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领域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广告设计与制作“生产、服务、管理”过程分析。广告设计与制作“生产、服务、管理”过程分析是通过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而了解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然后把多个任务整合成工作流程。(4)课程学习领域分析,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学习领域分析是对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及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分析,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分解,并依据学生学习规律设计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5)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设计课程体系的功能。课程体系的功能是对各类课程的功能和目标做出原则性的描述,一般分为三部分:(1)基本素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等。(2)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3)根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要开设一定的专业拓展课程。

以上构成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课程顺序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按照典型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教学分成三个学段:1~2学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广告表现专项技能,安排课程有手绘广告表现技法、专业认知、图像合成处理、商业插画、构成设计、装饰图案、综合创意运用、矢量图形绘制等。3~4学期真题真做进行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广告设计能力,安排课程有广告案例分析、市场与消费者心理、标志与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及制作、图形创意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5~6学期进行广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由学生变成广告人,安排课程有专业考察、网页设计与制作、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VI设计与制作等。在具体课程实施时通过校办公司和校外实训基地联合,让学生进行真实项目的制作,学生在这个阶段就是公司员工,接受公司的管理,在实际的项目制作和公司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在对课程体系的功能进行准确设计之后,整个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就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对每个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学习情境,确定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保障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

四、结论

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主线,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进而分析课程学习领域,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最终形成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4篇

经过学习,本人受益匪浅,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更进一步提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要牢牢把握目标要求,以主题教育学习为动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理论学习植根于思想上,把要求落实在行动上,在深入学习调研中悟初心明使命,在检视整改中敢担当善作为;要突出问题导向,紧密职业教育实际,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做“四有好老师”。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两个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教育不仅仅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更承载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

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教育应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有德人才”、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对年轻人的思想教育,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有力人才支撑。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我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项目化设计流程 职业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Courses Project Design

LU Wenjuan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views the history of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proposed building is still the main task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parsing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several key concepts,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set forth in detail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desig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ject design process; professional ability; typical tasks

1 什么是课程项目化设计

1.1 背景

1.1.1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就总体而言,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基本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但课题组通过大量的校内外调研发现,专业建设中仍存在教学模式与学生综合培养目标有差距、实践环境的实际利用效果与理想效果有差距、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多样性之间有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改革开发与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由此可见,课程开发与建设仍然是高职教育发展到目前阶段中最主要的任务。

1.1.2 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回顾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我国高职教育历经了三次意义重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改革——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向加强实践教学的改良型学科体系课程转变。第二次改革——指向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改革——以职业竞争力(设计和建构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1.2 课程设计中的几个主要概念

产学对接:产业、学校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寻找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方式,以高校的人才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高校提供研究和人才开发的可利用资源。高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加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以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在人才产出的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才对高校的教师资源库进行充实。

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工作)实现学习。特征:理论学习和时间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是指职业活动中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应包括: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活动组织和工作成果)。依据并围绕工作过程,对原来学科体系进行重组并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称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典型工作任务:针对职业而言,来自企业实践的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能够反映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不一定是实际生产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岗位工作任务,而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任务。

1.3 课程项目化设计定义

课程项目化设计,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2 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2.1 课程设计的前置调研

2.1.1 行业企业调研与职业岗位确定

收集行业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对该专业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参与人员应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

2.1.2 职业能力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职业能力分析——对该专业各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分析,物色下一步参加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实践专家。参与人员应为专业教师。

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召开实践专业研讨会,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 任务名称及其基本内涵(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参与人员应为实践专家、课程开发主持人、专业教师。

2.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课程设计之前,应对所在专业的授课对象——学生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如图1)。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图1 学习者特征分析内容

2.2 课程设计与开发

2.2.1 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是预期的课程结果,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应达到的状态,包括在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的要求,是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培养目标的描述必须注意能力表述的明确性。课程开发主持人和专业教师应依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并提取和提炼本课程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

2.2.2 教学项目的确定

课程开发主持人和专业教师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遵循学生的知识技能成长规律,依照课程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点重新整合、序化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如电子信息类可采用实际电子产品/功能模块为载体),形成教学项目。教学项目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越强,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大,学习任务的质量也较高。低年级课程可设计较多的学习项目,以便教学组织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高年级的课程则可设计综合化程度较高、数量较少的学习项目,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2.2.3 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仿照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在一体化教学场所中来组织教学,设计学习过程活动,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设计出发点。可采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四阶段教学法(准备阶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评价)、“头脑风暴”法(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思维导图法(讲相关概念置于方框中,用连线标明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角色扮演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

2.2.4 教学试验、教学评价及设计调整

根据课程设计开展教学试验,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四个层次:一级评价是学生反馈,二级评价是学习收获,三级评价是行为变化,四级评价是产生的效果。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课程设计进行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为基础,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为重点,全面落实审计署“人、法、技”建设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审计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点高、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讲究实效、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审计干部成长规律、充满活力的审计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精湛审计技术、作风优良、与时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为上海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目标

*年至*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期间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上级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不同岗位对审计干部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领导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实行分类分层施训,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业务技能、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本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突出重点,加强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后备干部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新时期审计工作需要的、与上海国际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级审计人才队伍;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法,逐步建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考培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切实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审计干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审计机关,提高全市审计机关干部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适应新时期审计人才培养需要,加速建立审计培训师资库和教材库,改善教育培训设施和条件。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对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筹规划,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工的原则组织实施。市审计局重点抓好处级干部培训、业务骨干培训和全员岗位培训,各区县审计局根据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本机关干部的培训。

(二)着眼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教育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和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理论学习与总结经验、研讨问题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审计干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

(三)突出重点,考培结合,因材施教。在全面推行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实行“以骨干带全员,以重点带一般,以考试促培训”的方法,突出处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专业和法律、计算机、外语的培训,并把审计业务培训和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其他培训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和在职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

(四)学用结合,完善机制,正确引导。教育培训要学以致用,要把干部参加培训和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倡导形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鼓励审计干部参加较高学历、第二学历或与审计相关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资质)的学习考试,引导审计干部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主要任务

(一)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围绕“*”期间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总体要求,组织各级审计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和革命传统等教育,坚持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提高各级审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二)处级领导干部教育。要有计划、分期分批的选送处级干部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学习培训。“*”期间安排处级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遍。与此同时,结合审计工作重点,适时组织开展处级领导干部集中专题培训或研讨,培训内容突出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领导科学知识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开发的有关知识,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把学习培训和工作研究结合起来,围绕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研究,促进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优秀审计人才培训。在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和高级审计人才培训,选拔培养一批知识面广、精通业务、意识超前、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审计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每年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选送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鼓励审计干部参加ACCA、CIA、IT审计师等资格考试。要建立优秀审计人才库,完善审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把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优秀审计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四)全员培训。

1.全员岗位资格培训。根据审计署有关规定,“*”期间全市审计机关全员培训以参加审计署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为主。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的内容为审计干部岗位知识丛书,即《审计干部审计知识读本》、《审计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经济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现代科技知识读本》四本教材。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到2002年结束。从2003年开始,根据审计署安排开展新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与考试。

2.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有关文件要求,“*”期间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依法行政培训内容主要有通用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两大部分。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以、人事部、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为基本教材,以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为补充教材,专门法律知识主要是与公务员岗位、职位有关的专门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WTO基本知识培训以人事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为基本教材。依法行政与WTO知识培训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中辅导。处级领导干部分期分批参加由市委党校组织的专题学习班,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科以下干部培训由审计机关自行组织,并参加全市统一考试。

3.普通话培训。根据市有关部门规定,自2004年起,本市实行国家公务员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按照以上要求,2002年年底前市局70%以上的干部要通过市普通话等级测试,2003年基本实现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五)公务员培训。

1.初任培训。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必须接受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任培训和审计机关组织的岗前培训。

2.任职培训。晋升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必须在一年内接受任职培训。处级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由市行政学院组织实施。各区县审计局晋升科、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任职培训由各区县人事局统一组织实施。

(六)审计业务技能培训。

1.审计业务知识培训。要结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审计工作的特点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审计准则、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操作规范和审计相关领域的其他专业知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2.计算机能力培训。在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审计软件应用培训、计算机审计技能强化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着重培养计算机审计领域的中级、高级人才,力争在5年内使本市审计机关总人数的15%达到计算机应用中级水平,并培养出5至10名计算机审计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

3.外语培训。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审计工作的挑战,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学习外语,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外语培训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外语水平。根据审计署要求,组织开展外语达标考试。

4.综合能力培训。在加强审计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努力培养审计人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文字表达和工作创新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七)学历教育。本着改善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审计干部参加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历教育,鼓励审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期间,争取将研究生学历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干部提高25个百分点。继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参加MBA、MPA等学习深造。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行没有规定学历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的制度。

(八)国(境)外审计业务培训和考察。根据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继续组织市局处级干部、区县审计局领导及业务骨干赴国(境)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全市审计机关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经常研究,增强做好新世纪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本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审定教育培训的目标计划、主要措施和有关重大教育培训事项;市局人事处负责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考核办法的制定和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以及处级干部的培训;市局机关党委、法规处、信息中心、科培中心等承担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其他专业知识培训的相应任务;各业务处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组织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各区县审计局负责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要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制定干部培训年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培训任务。要把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实行教育培训时间累计制,切实保证必要的教育培训时间。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全面记录干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的出勤情况、培训内容和考试考核结果,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要按照考培结合、学用结合、以考促学的原则,严格考试和考核。干部学习鉴定和考试考核成绩要记入个人学习档案,考试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选先进和出国学习考察等挂钩。要把经过培训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没有参加过规定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不予提拔,如因工作急需而被提拔的,必须要在近期内安排培训。

(三)建立健全师资库和教材库。要广泛吸纳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在职审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兼职为主、相对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要紧密结合审计工作的发展,吸收国内外审计、财经领域的先进成果,在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加强电子教材、网上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教材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意识,确保教材质量,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有梯次的审计干部教材库。

(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重视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加快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电化教育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审计系统局域网开展网上培训,拓展教育培训的空间,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和手段。要提倡联合办学,建立开放高效的干部培训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加强教学培训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培训后勤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培训任务,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能力和效率。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7篇

一、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

不论何种类型的人才,其质量特征均表现在基本素质(也称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基本素质是根本,它制约着人才规格的形成和人才发展的高度,基本素质特征是不同人才类型均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具有一般性;专业素质要求则具有针对性,它不仅要体现相应的职业特征,而且还要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具有特殊性。因而,专业素质特征会因人才的类型、规格、职业岗位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并存的特点。

(一)基本素质特征

(1)职业道德过硬。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则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根据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方面,这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面向会计实务的,是会计信息和相关会计服务的提供者,在经济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有序市场秩序的重要维护力量。只有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了职业道德过硬这一质量特征,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会计的公共需求,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会计信息,为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保障,才能摒弃因道德缺失给国家、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有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过硬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保持有序、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质量特征。

(2)善于沟通协调。从信息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一个人造信息系统,是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标准将经济交易或事项转换为经济决策有用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数量信息的收集、加工与输出(披露),似乎很少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不涉及对人、财、物的管理,体现的是会计的技术性。然而,会计实务并非纯技术性的,即使在技术层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交易与事项日趋复杂化,尤其是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复杂、新兴的交易事项不断涌现,会计确认、计量更加专业化,会计计量属性也趋于多样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日趋困难、涉及的面也日益广泛。在这一背景下,会计人员难以独立地对某些交易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已经不足为奇,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于其他部门或其他专业人员的工作,这就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沟通技巧与合作能力,否则将不能胜任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从管理控制论的角度,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其管理职能具有间接性和非正面性,是在信息处理与披露过程中自然地、不自觉地发挥着管理与控制功能。而这种间接的、非正面的管理与控制是以会计人员分析、利用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即,只有会计人员能够从会计信息中发现了问题,才能提出管理建议;也只有会计人员具备了沟通与协调能力,才能使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理解并接受建议,会计主体的经济管理政策才能得以落实、控制程序才能发挥作用,会计的管理职能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会计技术层面的确认与计量,还是会计管理与控制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会计人员成功的沟通与协调,善于沟通协调已经成为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的又一重要质量特征。

(3)精于学习研究。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新交易、新事项、新规则、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教育如果不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墨守成规,将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追求。在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校教育必须改革创新,传统的学校教育核心必须发生转变:知识教育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理念与方法、传承与创新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新核心,知识教育必须加以升华。会计教育亦是如此,但会计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认识并遵守。从会计史的角度考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是诱致性的,它总是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被动发展的,因而又具有滞后性。会计发展的诱致性和滞后性特征决定了会计教育改革的诱致性和滞后性,尤其是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这种滞后性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新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加剧,新交易、新事项、新会计技术首先在实务中不断被创新出来,而这些新事物只有经过总结、规范之后才能进入会计教育的视野,真正成为会计教学内容,这就是应用型会计教育滞后性的真正原因。经济发展、金融创新越快,这种滞后性就越显著,应用型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脱节就越严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供需矛盾就越尖锐。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仍然在于重新定位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核心,教育核心应由单纯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和显性技能训练转变为学习研究方法教育。所以,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在专业知识教育与显性技能训练中,使学生认识专业规律,形成专业思维,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精于学习与研究,不仅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本技能特征,也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专业情感强烈。成才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关键,而内因中的关键又在于成才意识。有了成才意识,才能驱动主观努力,成才才有了可能。就专业人才而言,成才意识的形成又以专业情感为基础,缺乏专业上的认同和强烈的专业情感,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成才意识。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还必须具备内在的、主观上的特征——强烈的专业情感。只有在主观上认同会计专业,对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怀有深厚的专业情感,才有可能为之努力、潜心钻研、孜孜追求、不断探索,才会有意识地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能在本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强烈的会计专业情感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必备的主观特征,它将决定其对会计职业发展的态度。

(二)专业素质特征

(1)系统的专业知识。知识是素质与能力形成的基础。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在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存在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那么他就没有成为一名会计人才的可能,专业知识是成才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作为知识,系统性是其基本特征,应用型会计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同样必须具备系统性特征。掌握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的专业素质特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现有文献已从不同层面给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答。如许萍、曲晓辉(2005)认为,会计人才,尤其是是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综合专业知识包括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公司理财、会计与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外语、价值管理、经济学、行为学、统计学、国际商务等;2010年9月,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高级会计人才要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既不是研究型会计人才所特有,也不是高级会计人才的“专利”,同样是应用型会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是他们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形成及其职业发展的最基础性要素。

(2)胜任的专业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一任务或岗位工作的能力,它是相关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综合。任务或岗位的性质不同,其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亦不同。即使是同一任务或岗位,其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会因经济、行业、技术、法律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具有多样性和时代特色。但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变迁,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如何变化,专业胜任能力不仅始终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质量特征,而且还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任何专业领域,专业胜任能力与任务或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相匹配,否则将不能实现该任务或岗位工作的既定目标,也就违背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所以,专业人才是相对于具体任务或岗位,抑或专业领域而言的,必须与具体的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相联系。如果某人缺乏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他就不能算是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如果某人连常规性的、程序性的会计实务都不能胜任,就不能称其为应用型会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是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的核心特征。

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具备上述人才质量特征,应该成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但在当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影响了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的全面实现。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人才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它是系统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向,需要科学定位、清晰表达。只有明确、清晰、表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具有操作性,才能真正发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但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目标描述笼统、人才质量特征抽象、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弊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发挥统领作用,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这一制约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式选择不当。当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均采用了类似的“人才规格式”,即以人才规格来描述目标,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等作为目标的落脚点。然而,对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又属于“复合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在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别等核心问题均未能明确回答,没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准确描述,从而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二)人才培养逻辑不清 从技能与能力的逻辑关系来看,技能是能力构成要素之一,是显性的,而能力是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综合体,是隐性的。就会计专业而言,其显性技能主要表现为出纳业务办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由于这些技能具备显性特征,因而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最容易为应用型会计教育所接纳,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显性技能训练为核心,却又不自觉地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模式。诚然,每一个应用型会计人才都应当具备上述显性技能,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技能只是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只是能力的外在表现,显性技能培养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部,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核心能力是以下三个能力要素的综合,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理解能力、对会计标准(包括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准确把握与恰当应用能力和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能力。其中,能力要素形成的基础、综合的纽带就是会计专业思维。所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会计专业思维的培养。只有经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借助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会计专业规律,才能真正形成会计专业思维;有了会计专业思维,才能综合三大能力要素,形成专业核心能力;有了专业核心能力,就会轻松掌握上述显性会计技能,通过实践最终形成专业胜任能力。这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逻辑。遗憾的是现行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并没有彻底认清这一逻辑,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本末倒置现象。

(三)教学改革方向迷失 在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及其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还受到质疑,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否定专业知识基础性和系统性的观点,主张“打破学科体系”、“理论够用”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应用型会计教育是片面的和短视的,其直接后果是,培养对象的专业知识不系统,难以形成有效的专业思维。(2)避重就轻,没能准确把握会计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质,甚至错误地将传统的、已被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技能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并加以机械地训练,重点培养。专业知识教育和显性技能训练没有得到升华,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专业核心能力。(3)人才标准指向不明,从而导致教学评价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的偏差,严重制约了人才质量特征的实现,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4)由谁引领教学改革,观点不一。如有观点认为应以“企业实务引领教学改革”,而有的则认为应以“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指导教学改革”,等等。指导思想上的不统一,必然导致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混乱,最终影响的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会计教学改革方向的迷失,从整体上影响了会计教育教学质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缺陷,不能完全具备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质量特征,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差距。

(四)师资成“短板”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核心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逻辑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专业规律、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实现能力目标。在这种既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也不同于研究型会计教育模式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或成“短板”,不能满足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产生这一制约的根源在于:(1)优秀人才的引入困难。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人才工作规划,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对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致使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后续发展乏力。(2)在师资培养中尚存诸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和有效控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师德师风问题、动机问题、进取心不足、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忽视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及纯朴学术氛围的形成,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学负担日益繁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加深,各高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张,师资日趋紧张,由此带来了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学负担繁重、师资队伍年轻化趋势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是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实践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已经成为制约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五)校企互动困难重重 校企互动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其原因在于:一是会计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性质。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其核心是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在会计信息提供与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面向会计实务,是能够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并善于以会计为平台参与经济管理、参与经济决策的实践性专业人才。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校企互动的必要性。二是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客观存在,为缩小应用型会计教育与现行会计实务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及时了解并把握会计实务的发展动态,校企互动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总之,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需要实务界的广泛参与,寻求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以校企互动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但以下两个原因终将导致校企合作与互动困难重重,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难以建立:(1)企业目标与学校目标的不一致。企业目标是寻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高校教育提供的是半公共物品,与企业目标重叠不多,企业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激励。(2)会计实务工作的特殊性。在操作层面,由于会计实务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在该领域的校企合作会给合作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而在客观上也阻碍了紧密型校企合作的实现。

三、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当是全面具备人才质量特征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全面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质量特征,而遵循人才培养逻辑、克服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则是全面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基于能力框架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显示,高质量会计人才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这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根据该框架,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即可确立基于能力框架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具备内外部财务因素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会计及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经济政策与形势的分析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种基于能力框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够克服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弊端,目标表达更清晰、明确,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

(二)实施“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专业素质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与训练,并非数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解决。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事先明确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线,并以此为轴,将有助于人才质量特征实现的各种培养要素嵌入到这条轴线之中,构建“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而言,就是以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养成嵌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使培养对象最终具备基本素质特征和专业素质特征。实施“嵌入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突出施教主体的全员性,以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功能;(2)强调培养对象的自觉性,要求培养对象能够自觉地将外部施加的各培养因素内化为内在的成才要素,树立成才意识;(3)需要建立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评价是客观、全面评价的有力保证,多主体、多视角的质量监控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三)构建“岗位导向”会计课程体系 现行应用型会计教育中的会计课程体系单纯而简单地沿袭着传统的学科体系,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会计岗位的对接不够,因而岗位针对性不强。该课程体系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尤其是对各岗位工作的规律性缺乏全面、深入、相互联系的了解,难以形成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思维和整体印象,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岗位适应期才能真正进入岗位角色,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业务事项时不能自主分析并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在专业胜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该问题的应对措施是会计课程岗位化,构建“岗位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即将学科体系下的会计课程与会计岗位实务合理对接、有机结合,依据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与要求整合教学资源,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岗位性和实践性,又要能很好地兼顾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具体说来,即根据会计岗位设置,分别开设出纳岗位实务、会计主管岗位实务、成本会计岗位实务、纳税岗位实务及理财岗位实务等“岗位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均由工作岗位的性质、工作内容、特定的工作规律与要求、需要解决的常规与复杂问题等整合而成,自成体系,各课程之间又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会计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学、做”一体化是应用型会计教学模式的最优选择。通过“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使会计教学与会计实务相衔接,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如图1所示。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基本区别在于研究能力的要求不同。研究型人才的研究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是一种学术性的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能力则表现为对理论与规则的应用能力,主要涉及理论成果的转化问题,是一种实务性的研究能力。新经济环境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这种实务性的研究能力,应用型会计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这种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于调查、体验、实习、实训、问题讨论与争辩等手段,让学生在对会计实务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并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从而具备“精于学习研究”的特质。

(五)以“双轮驱动”克服师资短板 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素质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师资团队。应用型会计人才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应是“双师素质”的教师,会计教学团队应是“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如何满足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需要,克服师资“短板”,其唯一途径是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而这种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的有效模式正是一种以自主培养与企业聘请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如图2所示。

(六)以科研、大赛助推教学改革 引领教学改革的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而不是职业技能大赛,也不是某一特定行业,更不是某一具体企业。科研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于追踪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缩小乃至消除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差距,明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科研,可以加强会计教师的企业实践,深化其对会计实务的研究,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新动向、掌握新技术,并将它们带入课堂,不仅可强化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及其与现行实务的紧密度,而且缓解校企合作的矛盾,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技能大赛所能发挥的作用应当理性认识。技能大赛只能是教学交流的平台,借助于该平台,院校间可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展示教学成果,发现差距,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有助于推动各院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协调好科研、技能大赛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间的关系,准确定位科研与技能大赛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培养中的助推作用,保证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第8篇

关键词:会计;岗证课;德能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64-03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范性,会计也需要较高的实务能力,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能解决具体问题。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会计教育界普遍的共识。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条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编制的基本依据。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的,合理的培养模式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应在下列几个方面着手来建立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岗证课”融通

“岗”是指会计职业技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对具体会计工作岗位内容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行剖析提炼,可以得出会计职业技术岗位群是指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以达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因此,会计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会计管理岗位和财务管理岗位。

“证”是指符合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现代职场对证书越来越重视,证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拥有的证书越多,就意味着职业竞争优势相对越大。以面向就业人才市场需求的高职高专教育更要重视证书教育,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前考取几张有用的职业技能证书是学校的责任之一。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适用的证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初级的助理会计师证书、以及行业准入的注册会计师单科或全科合格证书等。

“课”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课程体系。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是一个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因为教学理念和内容主要是体现在课程当中的,所以课程如何设计、设置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高等职业院校要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与开发应该和企业(行业)共同进行,还可以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的内容。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学科带头人及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根据会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各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会计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学习领域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围绕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制订。

高职会计专业应从知识、技能、证书等方面来考虑课程的设计与设置,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一)知识结构

基本素质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这方面的知识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数学、汉语表达与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等。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培养职业基本素质,了解专业基础理论,为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打好基础。这方面的知识有: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等。

专业技术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是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关键,它在整个知识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会计核算基本技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特种业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应用等。

专业拓展知识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岗位打基础的。比如行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制度设计、金融技术等。

(二)技能结构

技能训练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学校适应市场需要和岗位需要的主要措施,也是区别于传统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群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在以下技能方面得到重点的训练。

1.表达沟通技能。表达沟通技能(包括书写技能)是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合作、与人沟通、从事管理的必要技能。会计被认为是企业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会计信息能不能被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很好地理解,并能有效地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与会计人员能否正确的表达和有效的沟通密切相关。因此,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该成为善于与各方面人员打交道的的专业人才。

2.核算技能。核算技能是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是关系到以后能否适应岗位,从事会计专业工作的一种技能。会计核算技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和基本的账务处理能力。会计核算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六大要素核算内容方面的训练,也是会计核心专业课程――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特种业务会计等所涵盖的内容。这方面的技能包括审核原始单据、填制凭证、建账、记账、结账、试算平衡、凭证装订和归档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流程。需要在会计基本核算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大量的实务训练,特别是会计模拟操作课程的配合。这些技能的训练一方面便于学生把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联系起来,同时为学生今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尽快地进入角色提供准备。这些技能的训练主要依赖于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开展。

3.报表编制与分析技能。财务报表是会计工作最综合的成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料。能不能编制与分析财务报表是检验一个会计专业学生能不能综合利用会计知识,有没有较高的核算技能的关键。报表编制与分析技能的提高必须依靠较高的对会计核算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4.财务软件技能。在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的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各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会计行业职业标准,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级评价标准。能否考取各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会计专科阶段按职教方式培养人才,按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措施之一。

因此,“岗证课融通”就是将会计相关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能力、素质和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根据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按“岗位―能力―课程”的关系来科学设计、设置课程,力求将技术理论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解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业创新精神,使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教学内容体系设置重复率高,造成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德能识”共育

“德” 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职业道德操守上有其特殊性。不能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处理他们与其他市场直接交易者的关系,他们要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已任,在实现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行业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价值。因此,作为预备进入会计职业队伍的会计专业学生,应牢固树立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业道德理念。这种理念应在学校教育中通过系统的理论加以阐明,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职业道德对于职业生存的重要意义。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 导致学生对相关法律规定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工作后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主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人格扭曲的现象。任何企业都关心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会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心、谨慎性等都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重新定位,使得用人单位对会计学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的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会计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应成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把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对自身素养的重视,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协调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能” 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以职业技术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理论联系实际,优化课程体系,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应用技术、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具备会计做账核算、纳税筹划和税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的专门技能知识。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学生,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以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说和写)及创新能力开发为核心,挖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三大能力要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技能、纳税操作技能,形成专业能力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两大体系,以增强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与竞争发展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及心理素质,紧扣专业素质教育内涵,围绕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观念技能,培养学生健康情感,树立“诚信为本”的会计职业人格,完善创新品质,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识” 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专业知识。如上所述,会计职业所需知识结构有基本素质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其中专业技术知识是培养职业基本技术技能的关键,它在整个知识能力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

德能识共育就是实现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岗位群知识共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的 “岗证课融通、德能识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会计相关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能力、素质和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与专业学习领域相对应,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从而实现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知识共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构建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就是促进会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会计专业的 “岗证课融通、德能识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工学结合。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是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这里,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等方参与者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互惠多赢。

参考文献:

[1] 赵宝芳,翟 铮,宋秀云.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J].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