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血压治疗方法

高血压治疗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6:23:21

高血压治疗方法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68-02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尤其是小脑出血,出血量>10ml,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有多种,怎样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效率,降低颅内血肿再出血,减少死亡率是手术治疗的原则。我科通过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实行不同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的比较,对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方式提出我们的建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从2004年10月―2010年10月共78例。男59例,女19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61岁。血肿量经头CT片示30―60ml 32例,60―100ml 36例,100ml以上10例。出血部位:壳核15例,丘脑10例,基底节45例,枕叶2例。小脑出血6例,破入脑室23例。临床表现:神志清楚7例,嗜睡18例,浅昏迷48例,深昏迷7例,瞳孔等大等圆,光敏,迟钝48例,单侧瞳孔散大21例,双侧瞳孔散大9例,手术距患病是时间6小时内21例,6小时―24小时50例,24小时―48小时7例。

1.2 手术方法:

1.2.1 以壳核出血为例,探讨手术方法。常规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通常在额颞部或颞部作马蹄形切口,剪去硬膜,用穿刺针探查血肿,在血肿距皮层最浅处切开皮层,也可分开侧列血管显露岛叶,切开岛叶皮层避开重要血管,至血肿腔清除血肿。小脑出血可根据出血部位,于枕下行中线或旁正中切口,钻孔后扩大骨窗,十字剪开硬膜,穿刺证实后,切开小脑清除血肿。清除血肿后根据患者的术前意识情况有无脑疝及术中颅内压的高低去除骨瓣。

1.2.2 小骨窗开颅 取患侧颧弓上方,耳屏前1.5cm, 从前下往后上的斜行切口长约5cm ,切开头皮用乳突撑开器撑开,钻孔,并咬除颅骨形成骨窗约3cm×3cm 大小,十字切开硬膜,於颞上回用脑针穿刺抽出部分血肿,再电凝脑皮层造瘘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并严格止血。清除血肿后,缝合硬膜并於硬膜外置一根引流管从切口引出。如果有残留血肿则置引流管於血肿腔,手术后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2―4万单位的生理盐水3ml 冲洗血肿腔至洁净后,拔出。

1.2.3 穿刺引流 根据CT片,OM线,层距,标尺及颅骨骨性标志确定血肿穿刺部位及深度。在距离血肿中心最近的颅骨外无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区钻颅,进入血肿腔。实践证明:首次穿刺如能吸除血肿总量的60―70%脑受压即可得到一定缓解,剩余部分血肿用尿激酶冲洗,分次解决。

1.3 治疗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9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53例,血肿穿刺引流术6例。

1.4 结果 经过术后复查头CT示血肿基本清除70例,大部清除6例,再出血2例,术后肺部感染25例,予以气管切开。死亡8例,其中术后再出血1例,脑干功能衰竭5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随访6―48个月,生存62例。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52例,差10例。

2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外科治疗方法较多,有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或软通道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通常分为五级,Ⅰ级:清醒或嗜睡,伴不同程度偏瘫或失语。Ⅱ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Ⅲ级:浅昏迷,偏瘫双瞳孔等大。Ⅳ级:昏迷,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Ⅴ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软瘫,单或双侧瞳孔散大。Ⅱ--Ⅲ级患者大多适合手术。Ⅲ--Ⅳ级患者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症。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供血。手术时机大多选择7―24小时,超早期手术期手术疗效好,术后再出血风险及全身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低。关于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如何尽可能小的外科手术创伤最有效清除颅内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至今仍是神经外科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并显示比较结果:常规开颅血肿清除与去骨瓣减压的优点:在于视野大,能避开脑皮层重要血管,止血相对容易,去骨瓣可充分减压等。缺点:开颅时间长,减压晚,出血多,创伤大,有时需要颅骨修补等,适合深部血肿。小骨窗清除脑血肿优点在于:能够达到确切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由于手术是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后往往看到出血的小动脉,给予电凝止血即可达到确切的止血目的。如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多提示血肿未完全清除,血肿残留除表现未见到活动出血点外,窗口下脑皮层塌陷出不充分,如血肿基本清除后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可能被附壁的血块包裹,不必强求寻找出血点。创伤小,且可快速清除血肿,止血满意,又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克服穿刺抽血术不能止血及血肿清除不够的缺点,所以特别适合壳核或浅部出血。不需要进行颅骨修补。缺点:全麻术后患者在拔气管插管时,有可能会引起呛咳,瞬间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穿刺抽血的优越性:速度快,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可避免全麻及复杂手术操作,操作简单,可在病房进行,特别适应年龄大,有基础病的患者及出血部位较深,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所以至于选用何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和血肿情况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P867-869.

[2]杨晓明,冀兵,蔡颖琦,等.超早期微创伤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312-314.

[3]刘振川,王大明,翟乐乐,等.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500-502.

[4]吴建东,林荔青,王晨秋,等.小骨窗经侧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脑出血.中国血液流病学杂志,2006,16:81-82,99.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7―0057―02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来说,心脏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的器官。随着高血压的进展,高血压心脏病发生率也较高,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血压心脏病呢?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行医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分析

临床上对于任何疾病的判断,均应通过症状完成,心脏病也是一样,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主诉,可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医生更加准确的诊断病情。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心脏病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因此常把其他疾病的症状与心脏病混淆,多数人将心悸误认为是心脏病。但是有时候健康无恙的心脏也会出现心悸的感觉。因此,为了对唤起人们的注意,同时消除人们不必要的疑虑,清楚的说名心脏病的症状变得尤为重要。

疲乏:心脏病患者出现疲乏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由于患者体内没有通畅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心脏病患者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乳酸等物质会在患者体内组织中发生积聚现象,令神经末稍受到刺激,使患者感到疲乏。疲乏有时较轻,有时感觉较重,感觉轻的患者可不必在意,而过重的疲乏感就会使工作受到妨碍。但疲乏对于心脏病不具有特殊性,难以与其他病所引起的疲乏感区分。

疼痛:心肌炎、心律变态、心包炎的病人均可引起部疼痛。心绞痛是最通常的表现之一。劳累、激动、饱餐往往会引发心绞痛的忽然发作,疼痛多发作于部正中,患者会感到灼热感、压迫感,有时也有挤压感,有时在肩、背等也会有疼痛感,当疼痛剧烈时会产生窒息感,患者会有濒临死亡的恐惧出现;通常疼痛持续3―5分钟,最多不高于20分钟后消失。

气短:心脏病通常表现为气短。劳力性气短和夜间阵发性呼吸障碍是最分明的特点。与活动有关的气短为劳力气短。"上几层楼都受不了,心跳加速"是心脏病人的口头语;夜间睡不安稳,睡觉时从梦中憋醒,随后用端坐、喘息的措施可减轻不适,即为夜间阵发性呼吸障碍。

紫绀:粘膜、耳轮四面、皮肤、指端发紫、口唇鼻周。

水肿:全身或下肢表现为水肿,有时会有积水存在于腔或腹腔的情况发生。

心悸:心悸与心脏病的判断没有太多关系,因为人们大多会在运动后时常感心悸,且心悸在没有生病或有其他与心脏无关的疾病时也可发生。

2心脏病的治疗

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药物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饮食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2.1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我们要选择的是既可以降低血压,又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因此好的降压药物应具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常用的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药物有下述两种――

倍他乐克:倍他乐克是一种高选择β1受体阻断剂,β1受体阻断剂的作用机理为通过患者心脏内部的自主神经来对其迷走神经进行调节,从而降低张力,提高兴奋性,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对患者体内神经体液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可降低患者体内左心室舒张期的压力,通过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室重塑。

缬沙坦:缬沙坦是一种拮抗剂类药物,属于长效高选择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其特性是高选择亲和力。缬沙坦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另外缬沙坦还具有使肥大心肌细胞逆转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能使心室肥大得到改善和血管重塑。

据临床观察,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2.2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二:饮食辅助治疗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和日常的调理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血压心脏病也不例外,

一般说来,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以从下述饮食方面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2.2.1食盐量的控制氯和钠为食盐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果摄入过多钠盐,小动脉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发生痉挛,从而升高患者血压。同时,如果食入过量的钠盐,因为钠盐能够吸收水分,过多水分储留于体内,就会使心脏负担受到增加。所以,每日饮食中钠盐供应量在每日饮食中最好低于3克;过咸的食品如酱豆腐、咸、榨菜等最好少吃、不吃。

2.2.2热能供应量的控制总热能过高,通常使血清胆固醇升高,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以含热量低的食物为主要饮食,若患者体重过高,应适当节制饮食。

2.2.3胆固醇量、脂肪量的控制为了避免患者肥胖,患者应尽量减少摄入胆固醇较高及富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每日膳食中,肾、脑、肺、肥肉、肝、蛋黄、鱼子等均要尽量避免食用。患者最好能够食用豆制品及植物油,且过量的植物油也会引起患者肥胖,故不可过多摄入植物油。

2.2.4忌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辛辣调味品,如胡椒面、生姜、辣椒等,患者对烟、酒,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嗜好也要绝对避免。

2.2.5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新鲜蔬菜、瓜果要经常摄入,如有预防血管硬化作用的紫菜、木耳、豆芽、海带等食物,降低血压作用的芹菜、西红柿、草莽等食物均应多食。多食草萄果、山渣、金樱子等水果也对心脏病患者多有益处。

3性脏病的预防和保护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3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24-0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外科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临床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对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处理。尽管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及时清除血肿,并可同时去除骨瓣以积极充分减压,但其是否可明显有效提高外科疗效,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尚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颅内血肿量,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系统地观察6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并与同期30例采用大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至2011年本院共收治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30-60 ml。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60例)和大骨瓣开颅术组(30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对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进行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早期(

1.3 评价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术中输血量;③血肿清除满意率;④病死率;⑤术后并发症;⑥预后。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比较 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与大骨瓣开颅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肿清除满意率、病死率及病发症比较 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T,计算术后残余血肿量与术前血肿量的比值(≤20%为满意)。住院期间患者死亡32例,住院期间并发症主要包括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术后3个月时按GOS评分进行预后判定。小骨窗开颅术组的血肿清除满意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与大骨瓣开颅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出血量30 ml以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应尽早(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脑出血以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的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以最小的医疗创伤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手术中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发展趋势。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如何以尽可能小的外科创伤达到最有效地清除脑内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仍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式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早期预后(3个月)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我们在治疗中体会到以往采用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虽然术野清晰,血肿腔暴露充分,血肿较易清除,但其开颅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易出现皮层创口过大,脑组织易受到过度牵拉和暴露等损害,术后易出现脑水肿加重和应激性损害加重,如消化道出血、高热和各种感染等,其临床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小骨窗手术组,但在手术时间、出血和输血以及手术费用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小骨窗手术组。另外,我们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多表现为血肿周边局限性脑水肿,与外伤性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合并广泛性脑水肿不同,故如能在发生严重脑水肿前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多可达到理想的颅内减压效果,而不必刻意要求大骨窗开颅外减压手术,即便术前已经发生一侧脑疝的患者,小骨窗开颅术也可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通过CT定位,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就可对颅内血肿量进行充分估计,设计与血肿量相关的个体化手术方法,使骨窗大小能充分满足直视清除血肿的需要。作者根据临床经验摸索骨窗与血肿大小关系的简易公式,以此设计和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取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其开颅时间短,组织创伤小,脑损害轻,失血量少,并且血肿清除亦较容易,不仅缩短了手术和麻醉时间,而且减轻了手术对脑组织和机体内环境的破坏,为患者术后平稳过渡和早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比较,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花费较低,但整体疗效并无明显优势。临床上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患者家属承受能力,医院硬件水平及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承远,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和出版社,2001:530-531.

[2] 辛东,李希福.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0-101.

[3] 黄凌峰.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现代医院,2009,9:38-39.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4篇

【关键词】 辩证治疗 中西医治疗 临床思路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81-01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 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 ( 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 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

[2] 赵耀东,李军;活血化瘀与脑出血急性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04)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5篇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辨证用药

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动脉压缩或舒张压的增高,近几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群体中,约90%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10%的患者为症状性高血压,其中包括慢性肾炎、肾血管病变、主动脉狭窄、柯兴综合征等等。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以头晕、头痛为主,因此,在中医上,把高血压划分为眩晕、头痛的范畴。采取何种措施能够使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得到提高,是中医临床所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西药在降压方面具有迅速、可靠的特点。而中药对患者的调理是通过多层次和多环节进行的,中药的这种综合性调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并且,中药还可以使终末器官的损伤得到减轻或者逆转,预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多年的观察,认为认清高血压发病机制是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下面将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3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8例,女490例,年龄28―86岁。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脾气急躁、容易发怒,心情烦躁,头痛头晕,苔黄舌红等,辩证认为是由肝阳上亢或肝火上扰所引起的;病期较长或者老年患者则主要是因为肝肾受损,虚实症相交杂的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昏、心悸、腰酸乏力,头痛、眩晕并不明显,辩证上总是把其归属于肝肾亏虚、风火痰瘀。

1.2 方法

依据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采用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对1038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严密观察。

2 结果

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这些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症型表现,与其体质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间症型表现为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因此,要对高血压治疗的规律在临症之时综合地、灵活地进行把握,用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作为实证的方法,所选用的药方主要有:天麻、地骨皮、钩藤、石决明、虎杖、黄连等。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能够起到补益肝肾、熄风清热、活血化痰的效果。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理因素主要是风、火、痰、瘀、虚5个方面,属于头痛、眩晕;类。而笔者则认为,高血压早期或者中青年患者多表现为风、火之类的实症。

要遵循临床实验数据,逐步完善对高血压的中药治疗。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在对高血压治疗中,降压治疗主要在于降低血压本身。为了把血压降低到标准程度,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甚至同时使用多种种类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当前,“降血压和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临床试验”揭示出了一些高血压治疗方面的重要问题,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种规模较大的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预后影响进行对比,在迄今为止还是第一次,它使严格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证明,而且再次肯定了在降压药中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的作用,这挑战了重要能够比降压药更显著的改善临床症状这个传统的疗效评价观点。在中医临床中,提高中药降压效果很关键,同时,还要积极提高利尿降压中药的应用效应。“降血压和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临床试验”表明要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其实很困难,尤其是对收缩压的提高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肯定了把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相结合进行使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这有效启迪了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中西要相结合应用的开展和相关联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进行[2]。

目前,根据中药的临床实际,采取联合用药,提出合理的治疗策略,对高血压的中医临床处理方案进行逐步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危险进行了分层,并且对不同层次的危险性提出不同的治疗策略,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制定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策略为:以中药为主来治疗低危和中危病人;中、西药联合应用来治疗高危和极高危的病人。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医临床时,要选择应用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使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更加合理地达到降压目的。联合用药除了联合使用中药与西药降压以外,还要注重对降压中药种类的选择[3]。

在选择中药时,要以对高血压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为基础来进行选择。近几年来,中医心血管病学取得了突出进展,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心血管中药药理研究。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时,要在对相应的西医学发病机制进行考虑的基础上来应用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尽量提高用药水平。

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其表达公式为:平均动脉压=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其年龄不同表现也不同,年轻的患者多数表现为高流量一正常阻力型,年老的患者则一般表现为低流量一高阻力型。由于“心排血量=心率×每搏输出量”,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必须关注心率和脉搏输出量,特别是心率。能够起到减慢心率和降压双重效果的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益母草等等。一般来说,微动脉管径的变化对外周血管阻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血管进行轻度收缩,那么外周血管阻力就会有显著的增加。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双重效果的中药有:野当归、川芎、银杏叶、葛根、白芍等等 [4]。

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不规律以及心脑血管中的内分泌活性因子的改变都会对高血压的发病产生影响 [5]。经过现代中药药理的证实,能够对交感神经兴奋起到直接或间接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血压的中药有:黄连、钩藤、葛根、人参等。

把了解型高血压的发病点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开端,结合辩证论治,努力寻找二者相结合的地方,选择既有降压作用又符合辩证的重要,在现代中药治疗高血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6]。

老年患者的主要类型是收缩压增高型。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遇到失眠、情绪波动和气候突然变化的情况时,收缩压会突然增高,舒张压不会有太大变化。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发病机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动脉硬化改变;二是肾功能减退。对于老年患者,治疗多以利尿为主,减少血容量和心脏容量符合。

青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发病特点主要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要用清肝泻火之类的中药对其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时,要在辩证的基础上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类型的中药来治疗。

参考文献

[1]尹国有. 中医治疗调养高血压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2]宋海红.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J].光明中医,2010(7),1313-1314

[3]彭丽莉、史大卓.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

2010(7),534-536

[4]朱勤、廖圣宝.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4),369-372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6篇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72-01

女性更年期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量锐减致使内分泌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女性的一个特殊阶段。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变化又使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情感障碍,常诱发或加重高血压。资料显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病率达12.4%。成年早期女性收缩压低于男性,而60岁以后则明显高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迅速增高。血压可以随着月经周期波动,而60岁以后血压变得较为稳定。绝经后高血压发病率比绝经前高2倍,可能与雌激素分泌减少、垂体激素过度合成、体重增加,或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的神经体液因素影响有关。[1]

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主要为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所致。

更年期高血压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病程进展缓慢更年期高血压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又常与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相混淆,部分人未发现,长期血压高。心脏为了克服身体周围血管的阻力,而要排出足够的血量以供整个身体的需要,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血管壁也久而受损出现硬化,甚至出现心肌出血、脑溢血等,出现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有危及生命等不良后果。2)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更年期高血压症状常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而舒张压升高的幅度不大,脉压差相对增大。并且,患者极易受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血压不稳定,波动太大时就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损害。3)知晓率低有3/4的患者并不知自己患高血压病,及时接受治疗就更少,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由于知晓率低,加上更年期妇女受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常延误更年期高血压症状诊断,失去早期防治的机会。

更年期高血压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1.1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精神紧张,防止体力过劳。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血压显著升高,症状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工作性质,适当减轻工作加强休息。

1.2饮食:(1)控制热能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高血压病人,如膳食热量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比例失调,多钠、少钾、少钙,单糖过多,纤维素太多,都是不利的。因此,要减少饮食中脂肪的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肥肉、肥肠等。

(2)应食用低胆固醇食物。含胆固醇低的食物有牛奶(每100g含13mg)、各种淡水鱼(每100g含90-103mg)。

(3)限制含糖高的食品。尤其是肥胖者或有肥胖倾向的高血压者,要少吃甜的蛋糕、甜饼、甜点心、糖果等。

(4)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来说,轻度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应控制在6-8g以下;有急性高血压病的人,食盐应严格控制在1-2克以下(折合成酱油约5-10m1)。

(5)多吃新鲜蔬菜。根据蔬菜上市情况,在低脂肪摄入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如芹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益。如果患者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时,先不要用降压药,可以遵照以上方法观察3个月到半年,更年期的症状缓解后,血压也会降下来。

2降压药物治疗

2.1利尿剂: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25mg,每日2~3次。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起效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对轻、中度高血压有良好降压作用。[2]利尿降压药主要不利作用是由于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压,使血液粘滞度增加,对脑血管病者,有诱发脑缺血的危险,老年人有短暂脑缺血发病史者应慎用。本品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使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可诱发痛风。由于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及周围组织糖利用障碍,可致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应慎用。也可使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对冠心病有不利影响,也能引起低钾低镁。

2.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缓释异搏定可以改善交感神经兴奋对高血压的影响[3]该药与儿茶酚胺竞争和β受体相结合,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血管平滑肌对扩血管药物的敏感性。具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肾脏内β受体阻滞可抑制肾素分泌。阻滞中枢神经β受体,产生心动过缓和降压,适应症:①年轻高血压患者;②高肾素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③高心排血量型高血压;④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⑤合并劳力型心绞痛,心律失常的高血压,常用者有心得安10~80mg,口服,每日3次,剂量应个体化,由小到大,有效为止。心得安可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由于对血脂的不利影响,目前已不做为降压的首选药物,有支气管哮喘者禁用,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系心得安类似物,具有α和β受体联合阻滞作用。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拮抗α受体兴奋的升压作用,拮抗异丙肾上腺素的扩血管作用,拮抗β受体兴奋的心率加快作用。阻滞β受体的作用>阻滞α受体的作用。剂量100~200mg,口服,每日3次,必要时1.5~2mg/kg静脉滴注,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副作用:心动过缓、性低血压、口干、嗜睡、恶心、呕吐、腹泻等。醋丁酰心安对轻,中度高血压有良好降压作用,减慢心率的作用较轻,对血脂无不良影响。剂量400~800mg/日,分2次口服。此外,美多心安、氨酰心安亦有良好降压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定尹田文女性不同时期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原则.医学与哲学[J],2006,4(27):31-32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7篇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并发症, 临床上较为常见, 发病率较高, 位于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之后, 居第三位[1]。该病若不及时治疗, 极易发展为尿毒症,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该病进行治疗, 但疗效并不理想[2], 有研究表明[3],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较高, 山东省潍坊市脑科医院自2012年3月开始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肾病患者, 男61例, 女47例, 年龄15~79岁, 平均年龄(56.92±10.01)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标准[4], 高血压病程7~21年, 平均(10.92±2.13)年,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耳鸣目眩、手指麻木、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54例,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对照组患者采用苯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 1次/d, 5 mg/次, 对于服药后血压仍高于140/90 mmHg的患者, 可增加服药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处方组成主要有:熟地黄、黄芪、山茱萸、草决明、生大黄、钩藤等, 其中, 熟地黄25 g, 黄芪20 g, 山药、茯苓、地龙、牛膝、山茱萸、菟丝子各15 g, 泽泻、当归、川芎、钩藤、牡丹皮、白芍、草决明、生大黄、各10 g。水煎口服, 1剂/d, 早晚各一次, 分两次服用。所有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1. 3 疗效评价标准[5] 临床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4类, 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 肾功能正常, 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为临床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 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 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 肾功能正常或有所改善, 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

2 结果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8.89%, 两组数据比较, 差异较大(P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临床控制(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 14 20 14 74.07

观察组 11 21 16 6 88.89a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3 讨论

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并发症, 临床上较为常见,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使患者的入球小动脉产生玻璃样变, 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内膜增厚, 管腔变窄, 造成肾脏缺血, 并导致肾血流量变慢, 形成新月体, 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该病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对该病进行治疗, 但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尚不理想, 祖国医学认为, 该病属于“虚劳”、“水肿”及“溺毒”的范畴, 发病原因多为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毒浊血瘀, 因此, 治疗该病应以补肝益肾、活血通络为主[6]。

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方中包括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芍、草决明、、当归、川芎、钩藤等, 其中, 黄芪可以甘温补气, 利尿消肿, 且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菟丝子、牛膝、山茱萸可以泻肝火, 川芎、当归、白芍可以养气活血, 草决明、钩藤可以平抑肝阳, 茯苓、山药可以渗脾湿, 地龙可以通络利尿, 地黄可以滋肾阴, 以上药物合用, 可以补肾阴、平肝活血, 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89%, 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恺怡.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62例.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4):261-263.

[2] 荆施展, 杨天伦.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卡托普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总蛋白排泄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影响的比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12(24):59-60.

[3] 王景春, 刘霞, 陈宁,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观察.青岛医药卫生, 2010, 42(5):321-323.

[4] 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4(6):355-357.

高血压治疗方法第8篇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危险因素;策略

1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病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冠心病等危险因素。我国人口众多,高血压患者绝对人数庞大。我国每年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之首。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影响报告》一文称,患高血压疾病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现在人数已经超过10亿,特别是中俄印巴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由于其生活方式不断西方化,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上升明显,在未来二十年内,高血压患者将呈现告诉增长的趋势。我国2004年的居民健康调查显示,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比例近20%,且呈现高增长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截止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成为我国重大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得到国家重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

2 高血压的发生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常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种族、家族史、性别等因素;环境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高血压病的遗传模式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且呈现出家族聚集性,高血压患者的三代以内血亲之间的高血压出现的概率高于其他同龄的三代以外血亲。环境因素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各地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城市高血压发病率常高于农村地区,我国北方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比我国南方地区要高。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人们生活方式与中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通常来说,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高胆固醇,这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另外随着年龄变化,人体的血压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血压的变化与年龄的变化呈正相关,即高血压患病率随年纪上升而呈现增长趋势。习惯于高盐生活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系数是正常人群的11倍,且高钠、油脂类食物也对高血压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改善饮食结构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病有重要作用。少量饮酒对高血压危害较少,基本可忽略,但是若过量饮酒则会造成人体心率和血压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烟中的尼古丁会释放的儿茶酌胺等血管收缩物,长期大量吸烟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健康状况,主要指的是体重因素、血脂水平、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要控制体重;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糖尿病中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而诱发高血压。

3 治疗高血压的策略

3.1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从上文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可以清晰得知,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全程贯彻,充分尊重和践行科学的膳食指导和适当性地进行体力劳动。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等都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和消除种种不利于高血压治疗和身体健康恢复的行为习惯,减少高血压发生几率,降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3.2关注血压情况,实现早期降压

高血压患者要以降低血压为第一要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好处就是降低患者学院。降压是否达标与患者获益的多少呈正相关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其血压轻度下降会引起与正常人不同事件下降比例。我国传统的血压检测是以肚动脉压为标准的,但是依据现代医学理论,肚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存在差异,中心动脉压靠近心脏,与心脏左心室负荷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现代医学认为降低中心动脉压才是降低高血压。注重早期血压控制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联合治疗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有着积极作用。降压治疗的关键其实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3有效选择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有效选择降压药物,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乱用药。但一般来说,单一的降压药对治疗高血压作用有限,为了实现降压的良好效果,一般需要联合用药。患者目标血压越低,就更需要联合用药。根据当今高血压药物治疗理念,同时使用两到三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是最为有效的。当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是寻找联合治疗方案,既要降低血压,又要防范其副作用,当前研制含有二至三种降压药物的单一药片对于简化高血压治疗方案吸引力巨大,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效果明显,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3.4控制引起高血压的身体健康危险因素

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还要注重身体健康,对于习惯于高盐生活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减少其食盐摄入量,降低含有高钠、油脂类食物。高血压患者要杜绝饮酒,减少酒精对血管的损害,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由于吸烟的摄入尼古丁会释放的儿茶酌胺物质,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也要注重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机能,维持血脂水平,防范和治疗高血压。

4 结语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庞大,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疾病之首。我国高血压人数呈现高增长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重大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得到国家重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掌握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疗策略,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阮蕾,秦方,阎亚非.高血压病现状及问题成都7288例人群分析[J].高血压杂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