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45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1篇

1.1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半年后,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的依从性、临床终点事件(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血压控制良好标准:从入院治疗开始,血压监测连续1周控制在120~140/65~90mmHg,记录患者从入院治疗开始至达到上述血压控制良好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由浙江大学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和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其中前4个维度反映生理健康,后4个维度反映心理健康情况。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的血压达标率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5.3%,对照组为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7%,而对照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4例,脑出血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3%,对照组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F、RP、BP、GH、VT、SF、RE和M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较多危险因素,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导致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高血压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服药依从性差,血压控制达标率低,常出现病情反复,致使生活质量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血压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采用SF-36量表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在PF、RP、BP、GH、VT、SF、RE和MH得分显著低于血压正常者。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可能原因:

(1)由于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血管硬化和不等程度的血管腔狭窄,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影响脏器功能;

(2)随着年龄增长,脏器功能呈现衰退趋势,对有些活动常力不从心;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2篇

1.1临床资料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46例,均为发病后6h内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6.7岁。脑出血量均>30ml。入院时深昏迷6例;中度昏迷8例;浅昏迷12例;嗜睡20例。4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Glasgow评分:4~5分8例,6~8分22例,9~12分16例。入选标准为基底节、丘脑、小脑或脑干区出血患者。排除标准:(1)全身衰竭状态、体温过低或并发低血压者;(2)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亚底温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2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亚低温组:全组患者均于入院或开颅手术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行床旁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测,q12h抽血测定血气、血糖及电解质。降温方法采用冰毯降温,同时输液泵控制静脉滴注冬眠肌松合剂(NS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哌替啶100mg),冬眠合剂用量和滴速根据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肌张力等进行调节。肛温均在8h内降至33℃~35.5℃研究表明此低温区间对脑出血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本组亚低温治疗时间为1~7d。对6分以上非手术治疗者维持48~72h,4~5分病情危重者维持3~7d。采用控制性复温方法逐渐减少冬眠药物剂量,调整冰毯的温度,平均每4h复温1℃。在12~16h之后将患者肛温缓慢恢复至36.5℃~37.5℃左右,在24h内停用冬眠肌松合剂。(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监测项目与亚低温组相同。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等方法将患者肛温控制在36.5℃~38.5℃。

1.3疗效评定2组患者均于3个月后根据GL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亚低温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30.43%),显著高于对照组(1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

3护理措施

3.1体温和脑温的监护实施亚低温治疗首先应将室温应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50%~60%;患者体温和脑温的监测是亚低温监护的重要内容,通常两者之间差异为0.5℃,可将肛温作为脑温监测的可靠指标。注意在降温与复温的过程中,切忌使患者体温过低或过高,将肛温控制在33℃~35℃的范围比较安全,并发症较少。本组患者在实施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每15~30min巡视1次,降温速度以1.0~1.5℃/h为宜,以避免患者冻伤。

3.2循环系统监护低温治疗可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在降温和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功能。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本组有4例病人在复温过程中因血管扩张,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给予多巴胺及补液治疗后好转。

3.3呼吸系统的护理冬眠后患者咳嗽、咳痰、吞咽反射减弱痰液不易排出。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反复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又会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治疗中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排痰功能。严格无菌操作下吸痰,翻身拍背增加排痰效果。此外在使用肌松剂过程应防止呼吸机管道脱落引起意外。

3.4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谨防病情恶化。通过疼痛刺激反应以及患者有无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肢体活动及其他神经系统的改变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本组有1例患者在实施亚低温的早期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血肿增大,急诊血肿清除术方使患者脱离危险。

3.5低温治疗的基础护理在脑出血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护理中除了监测患者有无心律不齐、凝血障碍、寒战外,还应重点注意其枕外粗隆及骶尾、肩胛等着力部位的血液循环变化,皮肤有无出现花斑,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每2h翻身1次,骶尾部、足部使用海绵垫保护,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以防止压疮发生;本组23例患者无1例出现压伤。

3.6复温护理亚低温持续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7d,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复温一般采用控制性复温法,复温的开始就是停止降温,逐渐停用降温物,将患者置于25℃~26℃的室温中。复温应逐渐缓慢平稳进行,q4h体温升高1℃左右为宜,以免因体温回复过快而引起缺氧、心律失常、脑水肿等。整个复温过程持续约24h。复温过程中需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以防肌颤。其次要注意观察呼吸节律、频率以及瞳孔的变化等。

4体会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3篇

近些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原发性高血压不仅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一些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已经成为致死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在我国,据资料介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其中有3/4的患者不知道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性,同时血压并没进行有效控制。近几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开展教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文章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69例,女31例,年龄55~81岁,平均68岁。小学文化22例,初中29例,高中有18例,大专及以上31例。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情况:1级35例,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2级47例,3级18例。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55~82岁,平均71岁。小学文化23例,初中31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有24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36例,2级30例,3级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原发性高血压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的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①心理的干预:对于初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存在担心。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上的干预,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在入院后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的状态,让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危害性和治疗的控制效果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认知度,确保患者对治疗积极配合,增强信心战胜疾病,以减轻精神压力,让患者拥有良好心情并保持心理的平衡;

②用药的干预:因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在这个长期过程中,患者可能遇到很多情况,比如耐受性、规律性等情况。要对患者的病情采用个体化、特异化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用药。并对患者进行提醒,引导患者能自觉进行按时、按量服药,正确用药;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护理干预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1]。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以1.2%的上升率逐年上升[2]。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发挥社区护理的作用,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实施临床比对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本次研究内容,在社区医院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范围在59岁~81岁,平均年龄(66.58±3.0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范围在58岁~80岁,平均年龄(67.02±2.98)岁。对两组两难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实施组间统计学比对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以实施临床对比研究。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护理,两组实施对比分析。社区护理干预:第一,针对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诊断档案建立,其中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学历、居住地、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量等,从而详细的明确患者基本情况;第二,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工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诊断档案内容进行完善和数据更新,从而为其护理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第三,定期组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大讲堂,以每周为单位,建立饭后周讲堂活动,以电话通知,公告栏信息通知的方式保障每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能参与到讲堂活动中,从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饮食、用药习惯讲解;第四,建立老年高血压监测站,实施自主、免费检测,并且在检测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演示的方式干预老年自主血压检测习惯,潜移默化的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培养良好的血压测量习惯;第五,构建心理护理,以社会为单位采取上门沟通和竞赛知识活动等方式丰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业余生活,帮助其在活动中提升自主血压控制的自信心,实现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提升。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施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记录,比对;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商指数实施评估,其中包含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五部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健商指数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标准差(−X±s)表示,数据组间统计学处理比较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以(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护理后组间血压情况比对观察组的整体指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前后健商指数比较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护理后组间健商指数各项比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社区护理干预中充分的利用了社区的便捷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知识、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血压监控习惯等干预,从而有效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了治疗和预防[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各项健商指数明显增加,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性也得到了提升。此外,应用社区干预护理后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换趋于稳定,效果显著。朱珊娜[4]在其研究中针对院内护理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血压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证明院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因此,无论是在何种治疗和预防环境下,采用护理干预均能够提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此外,王蕊辉[5]也提出了社区护理干预具有预防和改善社区人们生活质量的观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健商指数,间接的改善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因此,最终本文得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优化老年患者健商指数,改善血压变化,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09(01):119-120.

[2]袁秋菊.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05):22-23.

[3]彭金玲,张文汉,胡素君,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12(05):1653-1654.

[4]朱珊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06(01):101-102.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护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以老年人最为常见,且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文章选取了我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社区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男64例,女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年龄62~84岁,平均(74.3±2.3)岁。高血压分期:一期高血压48例,二期高血压46例,三期高血压36例。合并症情况: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冠心病14例,无合并症84例。文化水平:未接受过教育0例,小学文化程度34例,初中文化程度48例,高中文化程度22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0例。选取标准:①所选对象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均符合临床上对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差异不具有特异性,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1.2.1.1 书面宣教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宣传手册的内容应包括高血压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预防保健知识、控制措施等[2]。

1.2.1.2 口头宣教 定期对患者开展口头健康宣教,宣教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患者及其家属有疑问时应耐心解答直至其完全理解和掌握。口头宣教的形式可选择定期开展社区学术讲座、面谈式交流、电话随访等。

1.2.1.3 示范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家用血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亲身示范来加强患者的印象,使其充分掌握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时间。

1.2.2 慢性病管理护理

1.2.2.1 血压的监测 根据患者的血压分期情况及其血压波动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时血压测量,对血压波动轻微的患者可每周测量一次,对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患者应测量1~2次/d[3]。对部分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告知其家庭电子血压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其自行测量和记录。

1.2.2.2 用药护理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用药治疗和护理,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其用药反应,发现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时及时停药并应急处理。

1.2.2.3 饮食管理 告知患者饮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对于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饮食如鱼卵、甜食、肉类、动物内脏等要尽量避免使用,同时,要告知患者戒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并严格控制其每天摄入的盐量在2g以下[4]。

1.2.2.4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并严格执行,运动的内容应以规律性、舒缓的运动方式为主,告知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若发现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

1.2.2.5 心理护理 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血压分期及心理情绪特点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要,为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和正确对待高血压的观念。

2 结果

通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宣教前相比明显提升,患者能基本掌握高血压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控制因素、血压正常值等。同时,通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慢性病管理护理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均比护理前更稳定,且患者均能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和治疗。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饮食与运动要求、高血压诱发因素、生活习惯的指导、药物服用的依从性、高血压的预防和监测等[5]。开展的方式通常可采取示范训练、图文宣传以及集体或个人宣教等方式,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干预前更为稳定,且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掌握情况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开展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护理是有效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燕,刘盼盼,薛泽刚.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1,12(10):283-285.

[2]邓秋兰,李小明,庞玲玲.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09(25):336-338.

[3]李惠芝.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护理干预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 2011,08(25):295-297.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卡托普利;厄贝沙坦;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一共收集了88例患者,均为我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年龄54岁~78岁,平均66岁,男40例,女48例,病程从数年到数十年不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患者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次,3次/d,配合厄贝沙坦片75~150mg/次,1次/d。

1.2.2 护理方法 ①患者创造良好环境。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所以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为患者创建安静的休息环境,降低开关门窗、搬移板凳时的响声。②用药护理。目前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主要方式是用药,所以要搞好对患者的用药护理,保证患者血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让他们更为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对年龄较大、记忆能力较差或是个性较为顽固的患者,要向其家属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指导他们按时按量帮助、监督患者用药,或由护理人员指导监督患者用药。③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患者由于长期受病情的折磨,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他们对自身病情的科学认识,消除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④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以掌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调整医护策略。最大限度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与对比性,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教会患者如何自己进行血压测量,时刻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⑤健康教育。合理的生活作息方式也是患者控制血压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提高他们生活作息方式的健康性与科学性。饮食方面,应清淡,少食多餐。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与锻炼。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及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少喝浓茶等刺激性较强的饮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1.3 疗效评定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舒张压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10mmHg,并下降到了正常水平,或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20mmHg,即使未达到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l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患者血压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2 结果

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的用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下,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其中62例为显效,20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3.18%,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6.8%。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如今极为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达1.6亿左右,且呈逐年递增态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能够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人数仅占患者总人数的6.1%。高血压还会引起其他非常多的并发症,例如心肌梗死、心衰、脑血栓、脑卒中等。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的控制血压有效方法,临床资料显示70%以上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控制血压水平。

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对8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悉心护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为93.18%,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6.8%。这说明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再配合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对治疗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实践与推广力度[1-3]。

参考文献:

[1]王泽,杜莉. 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及改善左室心肌肥厚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2):23-24.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7篇

1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2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患者护理过程中严格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护理前后详细填写抑郁自量表以及焦虑自量表,结合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所有100 例患者经过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护理前均显著下降(p<0.05);所有100 例患者护理后抑郁状况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干预护理及常规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主要护理项目包含有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展情况观察、临床用药观察、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采用上述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减少抑郁等负面心理,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故此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护理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逐步成为了多发病之一,且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现对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 例, 女性42 例, 患者年龄在27 岁至82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8.7岁。所有患者护理前均经过测量,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患者均符合1999 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

1.2 护理方法

对所有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患者护理过程中严格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护理前后详细填写抑郁自量表以及焦虑自量表,结合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常规护理包含有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展情况观察、临床用药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有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具体情况如下:

1.2.1 常规护理措施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严格的血压监测控制,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则应当迅速告知主治医生且进行严格处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其中主要包含有患者脉搏以及心律等等,如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当迅速及时处理。如若患者在护理过程之中出现相应并发症,则应对症治疗且积极护理。

1.2.2 护理干预措施

由于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状况往往不是非常了解,不少患者过度担心病情且害怕再次复发,故容易造成患者形成紧张心理,进而导致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到其生存质量和后期治疗效果。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耐心的向高血压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卫生健康常识,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进而使得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挑战,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3 指标观察

护理前后均密切监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且计算出平均值以供对比分析使用。指导患者护理前后详细填写抑郁自量表以及焦虑自量表,结合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焦虑自量表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自量表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且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状况比较

所有100 例患者经过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护理前均显著下降(p<0.05)。

数据表明,护理前100 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为116.8±7.6,收缩压为158.7±11.9,P值<0.05;护理后100 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为92.1±3.3,收缩压为124.6±6.2,P 值<0.05, 见表1。

2.2 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及焦虑情况比较

所有100 例患者护理后抑郁状况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表明,护理前100 例高血压患者的SAS评分为31.2±2.5,SDS 评分为61.3±2.9,P值<0.05;护理后100 例高血压患者的SAS评分为53.4±2.2,SDS 评分为34.3±1.9,P值<0.05。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需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项目包含有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发展情况观察、临床用药观察、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采取结合性的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干预护理及常规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减少抑郁等负面心理,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故此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8篇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出现术后恢复期再出血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术后再出血有关护理多因素分析,采取准确的治疗方法,并配以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恢复良好者31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8例。结论 护理人员扎实的护理基本功,专业的业务技能,强烈的护理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再出血;护理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recovery care of 58 cases of rebleeding

TanLing FengJuhua

【Abstract】Objectiv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of rebleeding and car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Method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08 - March 2010 treated 13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eriod and then 58 cases of bleed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car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multi-factor analysis, to take an accurate treatment, and with scientific care measures.Result 58 case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bleeding, through timely and accurate treatment and sci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31 patients with good recovery, severe disability in 6 cases, plant survival in 3 cases, 18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Nursing care and a solid basic skills, professional business skills,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are, strict working attitude, take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bleeding complications, reduce patie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Key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Recovery; Rebleeding; Care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是术后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且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术后患者机体康复过程中显的尤其重要。本文对我院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护理有关的诱因和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58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0.9岁,经临床调查,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切入院时症状明显。

1.2 术后恢复期再出血的临床表现 出现血压再次明显升高32例,出现相对时间意识障碍11例,瞳孔不等大小15例。

1.3 再次出血与护理干预有关的诱因 高血压25例,情绪不稳定,躁动不安导致血压不稳定16例,排便用力导致血压升高17例。

1.4 诱因分析 患者原有基础病变是引起术后再出血的潜在病因,术后血压重复波动或急剧升高是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原因[1],尤其是躁动不安、用力排便、心理和情绪波动大的患者更易发生血压的波动。颅内压的改变也是导致再出血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血肿抽吸术一次性抽空过快形成相对较低的颅内压,脑血管内外压差增大引起再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也是术后再出血的常见原因[2]。

1.5 护理干预

1.5.1 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术后最早最多反映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GCS评分可以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瞳孔的观察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后又散大,说明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多为有再次出血的可能。若能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准确诊断,再次手术赢得时间其疗效将显著提高。

1.5.2 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有条件者可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术后要保持血压的稳定。有效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早期可采用静滴硝酸甘油或微泵推注硝普钠,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 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不宜过度降血压,否则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脑功能恢复。

1.5.3 呼吸系统的护理 ①给氧:根据血氧监测数据给予每分钟氧流量1―3ml。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②神志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无颅内高压症状)应鼓励咳嗽,每2h定时协助翻身,拍背。并采用氧气雾化吸人等方法协助排痰。③对短期内不能清醒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痰多粘稠时可在吸痰前注人少量气管滴液(NS2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地米5mg)可达到稀释痰液及增湿作用。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吸力适当。时间过长以免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并继发出血,缺氧。④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3]。

1.5.4 引流管的护理[4]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最长者可达15 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 ,这样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注意每日引流量,颜色。颜色鲜红,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并做好记录。注意头部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可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后注意伤口敷料的干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静滴降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

1.5.5 消化道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清醒者,术后6h可给予少量温开水喝,无呕吐可少量多餐进食。术后3天未清醒可行插胃管饲流质饮食。通过进食可减轻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出血。同时通过对胃液的观察了解消化道是否有出血及出血量。

1.5.6 心理护理 这类病人待神志转清,意识到自己瘫痪后,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震动,如极度消沉,自暴自弃,脾气暴躁,出言不逊,不配合治。或忧郁重重,不愿讲话,不愿活动等。护理的关键是要有心理护理 的技巧,护士要有耐心,经常用解释,开导,劝慰的语言。在治疗护理中给予鼓励调 动病人的积极性,对病人每一点进步,给以充分及时的肯定。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

1.5.7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对有烟酒嗜好者,应忌烟酒。科学的饮食搭配,坚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 结果

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恢复良好者31例,25例随访1年,生活均能自理。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均转入康复医院继续治疗。死亡18例,死亡原因: 11例因再出血量较大发生脑疝致中枢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7例死于严重肺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

3 讨论

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血压波动和增高时主要因素之一[5],控制患者的血压,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降低外在因素刺激,肉用力排便、情绪波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强化专科护理,加强护理责任心,仔细认真的护理观察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和早期发现再出血,以利于早期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李胜.复发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 8(1):212.

[2] 崔宝文.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 ,10.

[3] 宋占美,杨凤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J]. 泰山卫生。2005,1(29).

[4] 秦家振, 李运军, 罗永春, 等.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8 , 7 ( 2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