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0:05:09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1篇

本文通过对大理古城摆地摊人员访谈和观察,了解了古城摆地摊人员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古城摆地摊人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结合当前实际简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摆地摊人员;大理古城;思想政治教育

1 对摆地摊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分析

摆地摊人群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对这一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热点中的重点问题。摆地摊人群的思想教育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不能回避的问题,他们的处境,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利益保障问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现间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当前这些摆地摊人群处在社会发展中的贫困化、弱势化和边缘化边缘。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需要人文关怀、精神关怀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和重视地摊人群这样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处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加强其思想工作,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 对大理古城摆地摊人群现状介绍

大理古城摆地摊主要集中在人民路下段,摆摊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五、六点至晚上九、十点钟。人民路的地摊和城市里的违法占用通到的乱摆现象是不同的,它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作为大理古城旅游文化的特色,一点一点地出现的。

笔者通过和一些摊主交流,听取摊主们介绍,将这些摆摊者粗略分为以下四种:一类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占古城摆地摊总人群的60%。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长期的从事摆地摊交易。第二类是流动的专业摆地摊人群,占古城摆地摊总人群的15%,以男性居多,他们不会长时间待在大理古城。会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各地流动摆摊。这些人群年轻人居多,大部分未成家。第三类人是些爱好旅游的文艺青年,占古城摆地摊总人群的10%,他们崇尚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们慕名而来,在大理会居住一段时间,摆地摊挣些路费。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到下一个目的地。第四类人群则是些学生,占古城摆地摊总人群的5%,主要是些大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古城摆个小地摊,挣些零花钱。

3 四类不同摆地摊人群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上文提到过的第一类摆地摊人群,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这些专业名词很是模糊,他们对政治不是很关心,当问及他们对以后的人生有何打算是时,他们的答案模棱俩可。大部分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产品能否以自己认为理想的价格卖出去。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更多的是美观,而对其质量考究的不是很多。他们认为他们的顾客多半是一次性消费顾客,因为多半是游客。他们主要卖的商品是大理特色的东西。

第二类,他们的思想波动比较大,对政治还是比较关注,但同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看法比较偏激。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不够,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辩证的正确分析。对于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对共产主义社会持怀疑的态度,认为那仅仅是人类的理想。但他们大部分人还都是遵纪守法的。

第三类,他们大部分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政治也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不难发现,他们往往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看来,人生应该以享乐为主。那种倡导艰苦奋斗精神,在他们的字典里已经过时了。他们销售的东西主要是本地的些成本低小饰品,也有部分产品是从其他地方带来的。价格往往比其他摊位便宜些。

第四类,就是学生,主要是些大学生,大三大四的学生居多。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去摆摊,甚至有专门的摆地摊用的折叠桌。主要是销售自己手工缝制的发夹,胸针或者是网上买的小饰品。他们还是普遍比较关注政治新闻的,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还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受网络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

4 现阶段古城摆地摊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对摆地摊这些处在社会底层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

随着古城的发展,古城摆地摊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古城发展中不容小觑的问题。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也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但对古城摆地摊人员的思想以及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2 摆地摊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管理存在“盲区”

目前尚缺乏一支对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摆地摊人员进行管理的高素质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没有形成全社会统一管理的思想工作体系。

4.3 摆地摊人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改革时期,整个社会环境变得尤为复杂,社会上各种思想混杂在一起,对个人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古城摆地摊人员大部分因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规范的组织管理,因此他们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面对外界各种不良思想的引诱和影响时,自我道德约束往往失效,思想出现滑坡,行为不再受正确的思想引导,直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4.4 对古城摆地摊人员思想政治引导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

部分摆地摊人员流动性和短暂性的就业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持续进行的原因之一。古城大部分的摆地摊人员是自发的、无组织的、自由的迁移,并不断的改变摆摊场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能把摆地摊人员纳人自己的教育引导范畴中来.也不能把摆地摊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街道社区教育、非营利性组织的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也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抓摆地摊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4.5对摆地摊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它包含了人的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制观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当前对摆地摊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层面上,并没有从根源上根治,追求的是在就业过程中“不出事”。同时没有顾及到摆地摊人员思想的发展变化,缺乏对新生一代摆地摊人员全面、多层面的教育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对摆地摊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婧.新兴“摆客”――规范地摊文化新思路[N].中国联合商报, 2010-12-6

[2]张光辉.给予城市地摊经济生存空间[J].辽宁经济,2007(9)

[3]黄庆华.给“地摊经济”一个合理的出口[J].今日中国论坛,2011(6):74

[4]侯国胜.地摊经营,是耶非耶? ――我市夏季夜间地摊市场情况调查[N].商丘日报,2013-7-10

[5]杨斌. 浅谈对文物地摊经营模式的认识――以兰州城隆庙古玩市场为例[N].商业文化,2013:87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2篇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域使用权;上市公司;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3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观念的逐步深化,海洋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愈来愈高,“蓝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效能,不仅要理顺海洋资源产权关系,明确其性质、归属和产权代表,还要从微观的角度行进核算,加强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防止破坏和浪费。

作为海滨城市,大连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大连有很多经营海洋资源的企业,从会计的角度思考,其涉及到的海洋资源的核算是一个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其中的上市公司为例,调研并具体分析海洋资源中海域使用权的核算,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研企业概况

本文拟选取的企业分别为大连獐子岛集团、壹桥苗业两家上市公司,通过其对外报送的2011及2012年度的年报,对比分析不同企业对于海域使用权的会计核算状况。

獐子岛集团是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休闲渔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壹桥集团主营鱼、虾、蟹、海参、贝类、藻类育苗、养殖、销售,海产品冷藏、销售,水产品收购、加工等。

二、调研企业海域使用权核算现状及分析

(一)獐子岛集团海域使用权信息披露情况

獐子岛集团2011年年报关于海域使用权的信息披露如下。

1.獐子岛集团2011、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明细

海域使用权账面原值合计2011年初数为225 180 800.00元,年末数为225 180 800.00元;累计摊销年初数为15 747 582.64元,年末数为30 792 363.24元;账面净值合计年初数为209 433 217.36元,年末数为194 388 436.76元;减值准备合计年初数为0元,年末数为0元;账面价值合计年初数为2 094 332 217.36元,年末数为194 388 436.76元。

海域使用权账面原值合计2012年初数为225 180 800.00元,年末数为227 555 996.65元;累计摊销合计年初数为30 792 363.24元,年末数为46 074 663.66元;账面净值合计年初数为194 388 436.76元,年末数为181 481 332.99元;减值准备合计年初数为0元,年末数为0元;账面价值合计年初数为194 388 436.76元,年末数为181 481 332.99元。

2.獐子岛集团2011、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2011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①本期摊销额17 913 478.09 元。海域使用权摊销15 044 780.60元。

②抵押、担保的使用权

抵押的海域使用权面积为832,033亩。

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①本期摊销额19 613 554.58 元。海域使用权摊销15 282 300.42元。

②抵押、担保的使用权

抵押的海域使用权面积为10 019.40亩,原值13 799 893.32元,已摊销1 839 985.76元,净值为11 959 907.56元。

3.獐子岛集团2011年、2012年年报海域使用权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披露

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情况

海域使用权预计寿命为15年,摊销方法为直线法,依据为海域使用权证规定年限。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经复核,期末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二)壹桥苗业海域使用权信息披露情况

1.壹桥苗业2011、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明细

海域使用权账面原值合计2011年初数为90 000 248.00元,年末数为116 404 027.76元;累计摊销年初数为10 250 140.80元,年末数为19 767 726.04元;账面净值合计年初数为79 750 107.20元,年末数为96 636 301.72元;减值准备合计年初数为0元,年末数为0元;账面价值合计年初数为79 750 107.20元,年末数为96 636 301.72元。

海域使用权账面原值合计2012年初数为116 404 027.76元,年末数为116 404 027.76元;累计摊销合计年初数为19 767 726.04元,年末数为31 874 082.04元;账面净值合计年初数为96 636 301.72元,年末数为84 529 945.72元;减值准备合计年初数为0元,年末数为0元;账面价值合计年初数为96 636 301.72元,年末数为84 529 945.72元。

2.壹桥苗业2011年、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2011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①本期摊销额9 672 549.66元。海域使用权摊销9 517 744.63元。

②抵押、担保的使用权

抵押的海域使用权面积为10 019.40亩,原值13 799 893.32元,已摊销1 839 985.76元,净值为11 959 907.56元。

③无形资产期末10 588.90万元,较期初增加23.55%,主要系本期收购海域使用权资产增加所致。

2012年年报无形资产金额变化说明:

①本期摊销额12 412 856.43元。海域使用权摊销12 106 356.00元。

②抵押、担保的使用权

用于抵押的海域使用权原值为13 799 893.32 元,已摊销3 219 975.0元,净值为10 579 918.23 元。

3.壹桥苗业2011年、2012年年报海域使用权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披露

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情况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与以前估计不同的,调整原先估计数,并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本公司期末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海域使用权使用寿命为10年,按收益期限内进行摊销。

②公司主要税种和税率

税种为海域使用金,计税依据为海域使用权面积,税率为100 元/ 亩/ 年。

(三)2家上市公司海域使用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1]。从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形资产主要有以下特征:

①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②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③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④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首先,海域使用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企业通过支付使用费而获得对海域的使用权,目的并非出售。其次,海域使用权作为一种权利,不具有实物形态。再次,海域使用权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獐子岛集团通过外购取得海域使用权,按取得时的成本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按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如有明显减值迹象的,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回收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壹桥苗业通过租赁取得海域使用权,租赁费用为100 元/ 亩/ 年的海域使用金。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其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按直线法的收益期限内进行摊销。如有减值迹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按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可回收金额。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海域使用权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各企业不同的会计处理,本文认为目前的海洋资源类企业对于海域使用权的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海域使用权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

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第6号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6月通过的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即SFAS142)中规定,每一个会计期间应该在财务报表或附件中披露以下信息:摊销无形资产包括账面总额、累计摊销额的总额和分类额,本期的总摊销费用,以后五年估计的摊销费用;不摊销无形资产的总账面价值和每个重要无形资产的类别的账面价值;商誉账面价值的变化等内容。

由上述对比可知,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从内容定义到摊销、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和美国的会计标准相比较而言,我国会计准则中本身对于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够充分,导致披露的信息量的不够[2]。

2.仅限于对海域使用权的计价、摊销、减值等核算上,鲜有涉及到对于海洋环境责任的披露

海洋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既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又会为人类的污染和破会降低功效[3]。如果只强调对于资源本身进行价值量的核算而忽视对于环境的影响,就容易造成对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例如,IASB就对于采掘业的矿区废弃做出了规定,ASBE27确定企业对矿区废弃义务要承担责任且将来需支付废弃支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义务符合ASBE13《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地增加井和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二是该义务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将矿区废弃时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四、完善海域使用权核算的建议

1.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

本文认为对于完善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不仅在报表中披露无形资产的确认、摊销、减值和计量的等信息,还应加强对于企业拥有无形资产详细信息的披露。例如,《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17、19号意见书》,要求每一项主要的无形资产都要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若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更为详细地列出每一项的金额。购买无形资产的支出必须清楚、明确地反映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上。无形资产摊销额一般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但也允许在资产负债表或附注中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来反映[4]。如海域使用权可以增加实物量、现在信息以及未来预知的等信息的披露。

2.增加企业对于海洋环境责任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加强企业对于环境责任的披露,有利于避免企业在发展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环,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例如,矿区废弃后所承担的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就应当确认为企业的一项预计负债进行披露。由此,海洋资源类企业在对环境责任进行披露时,可参照照或有事项准则进行核算。

(1)由于对海域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确认为预计负债: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③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一定折现率折现后的金额,增加海域使用权的原值,同时增加长期负债。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3篇

[关键词] 电信企业;作业成本法;电信企业成本

一、我国电信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

为了与工业企业一样在成本核算上与国际惯例接轨,1993年7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邮电通信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电信企业成本核算需采用制造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入与生产经营过程密切有关的部分产品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而管理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此之前,电信企业成本核算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电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摊入产品成本。

为规范电信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电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信企业的实际情况,财政部制定了《电信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各电信企业中推行。该核算办法规定:电信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通信网络进行划分;电信企业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凡能明确归属于哪个通信网的耗费,就直接计入与其相关通信网的成本项目中;凡是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通信网成本的,或者通信网与管理等部门共同使用的费用,先归集到“共同费用”科目,然后按照规定的成本费用分摊方法,计入相关通信网的成本、管理费用。wWW.lw881.com

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和局限

在垄断状态下,电信企业成本核算更多地是为了进行经济核算,而不是为了产品决策和赢利性分析服务。因此,采用上述核算办法,不用细化到产品是适宜的。但是,随着我国电信业从垄断到竞争性经营的转变,电信运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电信企业曾经采用的核算成本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与网络的变化:一是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按照各网络对象核算,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传统核算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无法对产品决策和定价进行指导。三是各种增值业务越来越多,原有的核算方式无法满足众多的产品核算需求,难以提供经营指导。四是成本控制的压力随着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加剧而越来越大,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

同时,电信企业生产特点决定了以传统的财务核算为基础来进行成本核算,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电信企业的间接成本很多,直接成本较少,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的30%上升到现在的60%~90%;电信网络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达30%~60%,大部分的网络资源是共用的,资源的共用性导致成本核算的困难;电信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在迅速上升,已经占到总成本的10%左右。由于电信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业务捆绑比较多,营销费用分摊到单一产品非常困难。这些“以直接成本分摊为主,按简单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难以适应电信企业发展需求的。因此,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电信企业需要建立以产品为核心、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撑。

三、作业成本法是解决电信成本核算难题的有效方案

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溯到产品、服务和用户等成本对象。其中作业是指可重复进行的,组织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如维护光纤、订单处理。成本动因则是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反映了成本分配因果关系,如订单处理的数目就是处理订单作业的作业成本动因。

尽管作业成本法源于制造业,但从服务业间接成本占较大比例的特点来看,它在服务业中应有更大的实施空间。电信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电信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多种电信业务使用同一个网络,使得网络成本分摊困难;电信业存在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使电话网各业务之间的共用成本很高;网络利用率和用户量是影响电信产品单位成本极其重要的相关因素,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理清电信单位业务成本和单位客户成本十分困难。而作业成本法能更加准确和多维地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大量详细的中间成本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电信成本的核算。可见,作业成本法是解决上述电信成本核算困难的有效方案之一。

从实践上来看,许多国外电信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at&t、bellsouth、英国电信、西班牙电信、葡萄牙电信,等等。在我国,浙江移动在运用作业成本法上为国内其他电信企业提供了一定经验。浙江移动通过引入sas作业成本管理(sas abm,是专门用于帮助企业构建业务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成本流分析的软件工具)解决方案,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盈利模型,实现了与mis、boss、经营分析等系统的数据共享,有效地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产品、服务、客户,并对成本进行准确分析,还结合收入情况,了解到主要产品和客户的盈利状况,从而实现了多维度的成本盈利分析组合。这些都帮助浙江移动更好地掌握了现有成本结构和成本来源,发掘出需要重点改进的流程和作业,为新业务的推出提供了预计成本信息,为产品、服务定价和预算控制(abb)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并为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从而提高了浙江移动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信成本分摊框架解析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思想和原理进行电信成本的分摊,首先需要了解电信成本的结构。电信企业的成本分为运营成本和资产成本两个部分。按照相关财会制度的规定,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分为直接费用、共同费用和期间费用。直接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共同费用是指应由企业各业务部门共同承担的费用,包括修理费、动力费、水电费、取暖费等。期间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从业务成本计算出单位成本是确定各业务资费的依据。但从企业成本中分离出业务成本,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共同费用和期间费用也需要分摊到产品中去。直接费用从理论上来说不需要分摊,但实际上也并非如此。

电信企业的资产成本包括折旧和资本成本两个部分。折旧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固定资产的折旧:网络专用固定资产折旧、共用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专用固定资产折旧。资本成本是债权人和股东对其所投入的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所要求的回报,它是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计算,主要是用于确定营运资本和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融资成本。

1.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信成本分摊的层次。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电信成本分摊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两步或者多步分摊,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摊到产品和客户群中去。通过在成本和产品与客户群之间建立多个分摊层次和维度,从而有效地将无法直接分摊到产品和客户群中去的成本实行较为准确的间接分摊,并通过这一过程使电信企业获取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成本信息,以利于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按照作业成本法分摊原理,在资源和产品之间的分摊层次应该是业务流程,即从成本到业务流程,再从业务流程到产品和客户。电信业业务流程包括两个部分:网络业务流程和非网络业务流程。并且,成本中不包括网络固定资产成本,主要是因为网络固定资产成本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的分摊方法不能使用作业成本法,而只能从技术的角度考虑,运用网络成本方法,将其分摊到各个网络元素中去,进而再分摊到产品和客户群中去。

2.从成本到业务流程阶段的分解。从成本到业务流程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直接计入业务流程的成本外,还有很大部分成本需要在中间过程中继续分摊,要根据成本需要增加分摊层次,将无法直接分摊到业务流程的成本分摊到相应的部门,然后,再按一定的分摊方法分摊到业务流程。但是,除了可以直接分摊到部门的成本外,还有一部分成本不能直接分摊到部门,例如:取暖费、房屋修理费等不能直接分摊到部门,这样在成本和部门之间还存在一个分摊层次——非网络专用固定资产。比如,可以将不能直接分摊到部门的取暖费、房屋修理费等成本费用先分摊到相应的房屋,然后,再按照各个部门占用的房屋面积或者其他分摊标准分摊到各个部门。

3.从业务流程到产品和客户群阶段的分解。从业务流程分摊到产品和客户群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业务流程成本不能直接分摊,这一部分主要是网络业务流程成本,是网络部门使用的网络和非网络共用的固定资产成本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逻辑网络元素这一层次,间接地将网络业务流程成本分摊到产品和客户群中去。还有网络资产成本,是从固定资产明细表中抽取的固定资产价值来计算的资产成本,也要分摊到网络构件中,从而得到逻辑网络元素的资产成本。部分非网络固定资产也直接分摊到逻辑网络元素,而不是分摊到部门。非网络部门使用的网络和非网络共用的固定资产成本,即非网络业务流程成本,则直接分摊到产品和客户。最后,将非网络业务流程成本直接分摊到产品和通过网络成本分摊方法将逻辑网络元素成本分摊到产品,再按照各个客户群对各个产品使用量的比例,将成本分摊到各个客户群。

五、如何在电信企业中成功引入作业成本法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可见,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作为成本核算的中心环节,通过作业将电信企业的资源耗用与最终的产品联系了起来。电信成本从资源流动到各个作业,再从作业流动到产品,作业是成本耗用的直接载体。因此,这种通过作业分摊的成本是准确的,是符合成本流动逻辑的。对于电信企业来说作业非常之多,有些作业是直接与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有些是产品生产的中间过程或者辅助过程,这些作业的产出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或者服务,这又清楚地反映了企业内部的服务关系。因此,引入作业成本法,对于电信企业成本管理以及电信企业的内部业绩考核、寻找产品赢利提升的空间、进行有效成本控制以及电信产品定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电信企业的管制要求越来越高,电信企业成本信息的进一步细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想把作业成本的理念与目前国内电信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作业成本法成功地引入电信企业,笔者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有力支持。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调查表明,到达成功实行作业成本法阶段的公司平均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达到成功使用作业成本法阶段的时间就越长——销售额小于1亿元的公司需要2.3年,大型公司平均需要3.6年。从准备引入到相关人员的培训、业务流程重组,以及建立作业成本体系以后系统的维护等都需要较多资金、人力资源的投入,特别是资金的投入。另外,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真实成本动因的分析,使得各种成本由相关业务决定,这将大大限制有关管理者的费用审批权限和经营决策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抵制力。因此,如果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有力支持与推行,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概率将会大大地降低。

第二,成本作业法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需遵循由简入繁的法则。由于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缺乏了解,仅凭一两次培训也很难使其对该方法建立深刻的认识,提出完整、合理的需求。因此,在开始实施作业成本法时,模型设计应简单为宜。随着使用者对模型的理解加深,对模型结果的运用,可在实际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进的建议,不断完善模型。另外,由于市场的形势、业务的状况和用户的需求也都处于变化当中,因此,模型的定期调整也是必须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第三,与原有的财务体系相融合。研究发现,选择建立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处于应用阶段的有47%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他们原有的财务体系中,而未处于应用阶段的公司仅有7%进行了融合。可见,能否与原有财务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是作业成本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由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大部分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因此,作业成本法与原有成本核算体系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电信运营商信息系统的状况。通常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如erp。在完善的数据积累系统上还需要另外数据分析系统才能实施作业成本法,如比较通用的是hyperion。这种数据系统很贵,且国内企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由于电信运营商所处的行业特点、信息系统水平总体上要比其他行业高,但各个运营商发展状况也不一样,而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系统是作业成本法推行的重要保障,状况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作用成本法的成功实施。

第五,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成本动因的探寻来连接各部门作业,一方面在设计和分析阶段需要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另一方面在实施和考核阶段又绕不过各部门自身的考核与奖惩,而这些又会导致部门之间推诿责任。在成本动因的分析量化过程中,部门之间进行博弈以及各部门联合起来与企业高层进行博弈可能出现。所以,在企业中建立成本意识,形成共同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对作业成本法的成功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诸幼侬,李国.邮电通信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4篇

关键词:地摊经济 地摊经营 黄石

一、黄石地摊经济发展现状

1.地摊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活动。从世界各国来看,地摊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形式,尤其在城市里,随处可见,但由于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仅被视为一种边缘经济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地摊或许还能带上些许浪漫的艺术气息,但在中国,只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手段,它更多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现状。

地摊经济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进入门槛低,投入少,收入低,是缺乏学历和技能人群的重要谋生手段;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且季节性强;摆摊工具简便,摊位大多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

2.黄石地摊经营者的构成

地摊运营投入少,进入门槛低,对文化层次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进城的农民工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调查显示,该类人员占地摊经营者总人数的52.63%。对于在社会上不好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摆地摊也成了一种暂时的就业选择,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大学生选择地摊经营只是为了多赚取一些社会经验和零用钱,大学生经营的货物大多新鲜新奇,很有创意,这部分人占了地摊经营者的10.5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地被征用,农民失地现象严重,很多农民为了谋生外出务工,地摊经营也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统计,在黄石的摆地摊人群中,农民占了31.57%,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卖水果或者蔬菜。很多老年人离退休以后,身体康健,不甘心在家里坐吃养老,于是,部分人选择地摊经营发挥余热,同时也赚取些许外快,这部分人占了15.78%。

3.地摊产品类别构成

黄石地摊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集中,具体的说,主要分布在上窑、文化宫小吃街、沈家营八栋口以及湖师学生街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区。地摊经营的商品类别主要是餐饮小吃、服装饰品和瓜果蔬菜。其中,食品占了47.37%,日用品占了15.79%,植物花和化妆品分别占了10.52%,而排在后列的衣服饰品、药品、文娱用品仅分别占到了5.26%。

4.经营场所

地摊的经营场所多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主要交通干道以及重要的街道两侧,阻塞交通的情况比较严重。摊点的随意摆设影响了市容市貌,小吃摊贩以及水果摊贩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垃圾,影响城市的美观,并造成城市的污染。

地摊经营无章法,随意性强,流动性大,交易标的较小、交易地点和交易时间不固定,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其实,黄石市城管局有出台的关于摊点管理的规定,但是,调查显示97.44%的地摊经营者与市民都不了解。由此可见,城管局关于摊点管理的实施力度不够。

二、黄石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

1.黄石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1)满足城市居民部分需求。首先,城市居民的主体还是中下阶层,庞大的消费市场给了地摊商贩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经营的早点、小吃、日用商品等满足了一部分市民的日常需求,给其生活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其次,就摆摊地点来说,摊主们摆摊大都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多以居民区为主,这些地方不仅能方便摊主们招揽顾客,也为附近居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方便。

(2)满足无业人员生计需求。经营地摊的一般是两种人,一部分是城市中的下岗职工、无业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另一部分是进城农民。这两个群体都是生活困难群体,街道上每一个摊位,都支撑着一个家庭。地摊的存在,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人员的生计,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地摊商贩中有部分人因经营有方,还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可以说地摊经济为减轻黄石的就业压力,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3)满足附近商场集客需求。一般来讲,地摊周围总是少不了正规的商场。商场的消费群体与地摊消费群体存在着不同的消费档次,地摊吸引的客流很难形成商场的忠实顾客群体,也就是说二者的消费市场是分割的。但是做生意讲究人气和财气,有人气不一定有财气,但如果没有人气,财气肯定不存在。尽管地摊市场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低,但如果能把经济实惠的地摊市场打造好,就可以吸引商场的消费群体购物从而满足商场“集客”的强烈需求。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多样,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顾客在消费市场上购物存在多变性和交叉性,随机性购物渐成主流,目标性购物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就决定了不存绝对的市场目标顾客群体,地摊经济的繁荣可以为商场聚集人气,促进销售提供了重要的软环境基础保障。

2.黄石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

(1)影响居民生活与城市形象。地摊商贩多设在交通路口或者居民区、学校周围,他们的叫卖声,以及经营产生的噪音影响到附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的油烟污染、随处乱倒的垃圾使当地的环境陷入脏乱差,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卫生死角,引起居民的不满,影响到黄石市山水宜居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一位接受调查的居民表示,一些地摊往往经营到很晚,影响居民休息。此外,食品类地摊的存在,产生大量油烟,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2)威胁社会治安。一般以地摊为生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当出现事故纠纷时,一部分人容易激动,比较倾向于以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他们的手段往往比较偏激,比如有些摊贩素质低下,强买强卖,为了抢占地盘地摊商贩之间打架斗殴,不服从城管的管理,甚至和城管之间发生肢体冲突。地摊商贩、城管人员、城市市民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并且从长远看,暴力行为容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利社会的长治久安。

(3)侵权。地摊商贩往往本薄利小,所售商品质量差,出了问题购买者退货无门。经营食品类的摊贩,一般缺乏相应的卫生资质,食品卫生质量令人堪忧。而且许多摊贩在出售商品时缺斤少量、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如果购买后,使用途中出现不当,消费者也无法通过合法的正确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地摊商品往往与一些知名品牌类似,使得消费者不易分辨,这在侵犯消费者合法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正版商品的版权。

三、培育和完善黄石地摊经济的对策

1.坚持疏导与科学管理

首先,沈家营区湖北师范学院正门口一带,上窑地区,市中心文化宫一带,以及集贸附近是众多摆摊者的聚集地,政府可以将这些区域选择性的规划出来,在特定的时间内开放给摊贩者。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成员单位及社区居民之间的多元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使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建立以社区共识和认同为基础的,充分发挥社区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机制。

2.落实出台的城市管理法规及措施

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各个社区已有管理部门的人力,对地摊管理落实已有规定——“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让其知晓应遵守的规定,并且要对“市级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管理”的原则宣传到位,对象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地摊商贩,还应涵盖城市居民。在此过程中,强调充分尊重地摊商贩,耐心与之沟通,摒弃地摊商贩素质低而不可沟通的偏见。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法规来维护并促进地摊经济的管理,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地摊商贩主动配合,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摊经济的效益。

3.坚持合理规划、严格管理的西方经验

西方国家在在对马路摊贩的管理上,比中国有着更丰富的经验,他们大多都实行了以“严格保护, 积极管理”为特点的分区域、分场所和分时间管理。对于黄石而言,应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让地摊经济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健康发展,使地摊者身份合理化合法化,加快推动地摊经济组织化。坚持民生大于市容的理念,分时、分地、分区的管理思想。

4.强化对地摊商贩进行严格考核的管理制度

黄石市相关政府机构应出台一套系统的考核制度对地摊经济进行管理,具体的考核项目应该包括设施完善、摊位卫生、垃圾袋装、个人卫生、用具整洁等方面。实施扣分累积考核,分级递进执法,每发现地摊商贩一次违章,就在其首次违章留下的“违章档案”上扣除若干分,直到满分全部扣除,重点打击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者,既体现了“人性化”文明执法,又为强制取缔准备了证据和条件。考核制度对于分数被扣除者实行强制取缔,城管执法有理有据。在规范了地摊经济的同时,也使经营者有一种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赵英军,黄华侨.地摊经济背后的博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0)

[2]宫希魁.解析地摊经济[N].云南经济日报,2006-08-15(001)

[3]张广辉.给予城市“地摊经济”生存空间[J].辽宁经济,2007(9)

[4]张森林.解决就业问题不妨解放地摊经济[J].今日新疆,2009(6):34

[5]韩民春.国外地摊经济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6-14(10)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5篇

1、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经营者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认为医院在安全医疗的基础上多收病人便可增加收入,成本核算可有可无。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同时,重直接成本核算管理,轻间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轻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等等。比如:目前,许多医院对于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没有进行分摊;房屋折旧费没有计提和分摊。这样算出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是一种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形式,反映出来的医疗成本也较低,使得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核算管理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

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的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往往又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不是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的,而应该定位在以患者满意和降低成本为核心的更具广度和深度战略层面上。从广度上看,医院成本管理应该从其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深度看,应该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精益化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及环境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因此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可防止收入降低。

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医院在市场经济下要提高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要根据卫生改革的要求把“事业”当成“产业”办,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诊治病人多,医疗质量高,病人负担的费用少,则社会效益好;医务劳动耗费少,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越好。

2、实行成本核算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依据

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医疗服务项目完全由政府定价。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界限,只有正确核算成本,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耗费,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定价提供依据,才能使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耗费得到合理补偿,保证其正常运转。

3、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且是医院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国家正在倡导节约资源,主张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使职工了解医院经济运行的情况和成本支出情况,这样就能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

4、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

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5、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医院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面向市场,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才能使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活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

1、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范运作流程

(1)在成本核算前,必须对医院各部门、各科室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界定产权,确认价值,核实资产的占有量。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和盘点制度,这是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计算成本的重要前提。

(3)建立数据分类标准和操作规范,便于计算机操作,使医院经济管理各子系统之间信息数据能够自动分类和归集,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成本核算的自动化、科学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4)成本核算离不开可靠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应该制定原始记录与凭证传递流程,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5)成本核算不应局限于事后的记录和计算,应在费用发生之前和发生中加强审核与控制,应事先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审批权限,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有效控制成本。

2、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摊

(1)确定成本归集对象是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对象不同可分为医院级成本核算、科室级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三个层次。医院可根据自身管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成本核算对象。

(2)按照谁受益归集给谁的原则,尽可能将成本归集到最低级的明细项目上,同时要归集到最小的部门。

(3)为了便于成本管理,可按月、季、年确定成本计算期。

(4)直接成本是将各科室的各项支出直接归集到科室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应按照合理原则在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不同科室或不同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在分摊时要做到谁受益多,谁承担成本就多,以便明确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职责,使效益评价公平合理。

3、将某项间接成本费用进行分摊

(1)成本费用分摊的内容有:不同服务对象之间的成本分摊;科室单位间的分摊;床日、诊次和项目成本的分摊。

(2)成本费用分摊的主要原则:因果关系、受益程度、公平平等、承受能力。

(3)常见的成本分摊基础是按收入的比例分摊,如检验费、检查费;按科室职工人数分摊,如管理费用;按科室面积分摊,如清洁费用、电费;按住院床日数分摊,如水费、能源费;按床位比例分摊,如管理费用;按门诊人次分摊,如门诊水电费。

(4)常用的分摊方法: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联立方程法。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4、进行医院成本分析

(1)医院成本分析包括:分析医院总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中主要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水平。

(2)医院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有:收支平衡分析、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等。

(3)医院成本分析的专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

5、提高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

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医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系统,在收费处、临床、医技科室、仓库、药库、后勤、财务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6、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正在成为主导地位的核心生产要素,医院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精简科室人员,提高员工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费”而导致成本的升高,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是医院竞争的战略核心,医院相对其竞争对手要保持较大的优势,极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成本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充分挖掘医院人、财、物的潜力,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周瑞、李春: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潘文珍、王路:关于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3]陈晓玲:浅谈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2008(7).

[4]江晶: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5]费峰:医院成本分配与核算[M].上海: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凯: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8(3).

[7]张英:医院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6篇

【关键词】 医院 全成本核算

一、我国医院全成本核算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医院全成本核算现有体系框架还存在很多不能满足医院全成本核算需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核算目标不明确

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90%以上的医院仅是把成本核算的目标定位在发放医院绩效及提供奖金发放基数上,医院成本核算的操作仅是简单的财务收支数据直接累加,忽略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主要价值。医院全成本核算目标的正确确定是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基础,只有目标确定了,以后的实施流程才能正确进行。

2、成本归集不科学

成本的科学构成是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否能够正确实施的基础,但是由于医院核算单元的特殊构成及我国医院存在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对成本的把握总是不能完全贴合实际情况。现有情况下对核算期间内成本核算成本数额的要求是与会计总账的支出数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会计总账所记录的支出如某科室领取半年可使用的橡胶手套等并不是核算期间内的实际支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对公用、管理等成本分摊方法不严谨

公用、管理、医疗辅助、医技等科室的成本分摊问题是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关键问题,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进行全成本核算实际操作时对公用成本分摊方法按照表1执行。

虽然按照上表分摊能解决公用成本等的分摊问题,满足现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需求,但这样仅是把这部分成本的数额按照通用比例进行简单拆分,不能准确的反映主要支出科室的责任,例如耗电大户对电费的扩大分摊比例等、受益科室对宣传费的主要分摊以及购入半年使用燃料费的每月分摊数额及分摊比例等问题。简单而通用的比例分摊,不能提高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精度。

4、五级分摊不能完全代表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分摊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医院在实施全成本核算实际操作中,比较先进的理念是对医院各类成本实施五级分摊,以期达到实现全成本核算的目的,主要分摊规则见表2。

目前国内实行的成本五级分摊理念在于医院的总收入最终体现在第五级直接科室的开单收入,同时最终由第五级直接医疗科室承担医院所有的支出,五级分摊是从公用成本―管理成本―医疗辅助成本―医技科室成本―直接医疗成本的方向逐步进行分摊的,最终在直接医疗科室实现医院的总成本。但是在医技科室成本、管理科室成本与医疗辅助科室成本方面却忽略了其与直接医疗科室之间的关系,例如从主流成本五级分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单独核算医技科室时,医技科室的全成本构成仅包含了医技科室直接成本、分摊公用成本、分摊管理成本、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在单独核算医技科室时不能体现出医技科室成本与直接医疗科室成本之间的夫系。医技科室与直接医疗科室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不可分割,特别是对与医技科室有密切关系的直接医疗科室来说。所以现行的五级分摊法仅能在第五级直接医疗科室层面实现医院的全成本,而不能在五级中的每个层面准确表达其成本的价值。

二、构建我国医院全成本核算基本框架的思路

1、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象及对其要求

由于我国医院构成及操作流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程,要让医院全成本核算实现其存在的目的,真正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基础,就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科室字典”系统即成本核算对象与成本核算原则的建立。只有建立好基本核算单元及制定好相关核算规则,则才有相应的条件使医院全成本核算在基础数据上有不可替代的准确性与可控性。

(1)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首先必须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笔者认为选取医院最小行政单位作为核算对象是比较科学的,核算单元划分的越小,得出的数据越精确,越能准确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把握医院发展动态。

(2)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对最小核算单元的划分原则、费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研究用的归集原则、费用的分配原则、核算态度原则等方面,基本原则的确立,是医院施行全成本核算的总体依据,代表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深度及发展方向,一经确立即不得随意变更,以期达到数据的连贯性、可对比性。

2、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及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摊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往往只能做到直接成本层面,至于医院的管理成本、医疗辅助成本及医技成本的分摊往往是核算中的难点,很难把握,要做到完全合理更是困难。笔者认为:(1)在医院成本费用数据构成中主要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部分。(2)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我们应遵循“收支配比”原则即一定收入对应一定支出,间接需分摊的成本我们主要遵循“谁收益谁承担”的基本原则,并且寻找一种方法力求使间接成本分摊相对合理。(3)寻求一种方法,使医院公用、管理及医疗辅助成本得以合理联系,加强收入科室间的相互作用夫系,而不再是成本数据的单纯罗列,这样在单独研究某一医技或直接医疗科室时,其数字模型更能准确表达其独立地位,实现其真正的经济价值。

3、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在实施全成本核算时往往过于简单而不能看重其实质。医院全成本核算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每一步都关系到核算的发展方向及最终的成败。笔者认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准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实施核算的目标。目标的确定往往能决定进行核算的深度与精度,同时决定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的经济构成中的重要作用。(2)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制定计划、基础数据准备、成本核算对象建立、成本核算方法的确认等。(3)制定相应的核算指导方针,确定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范围,医院全成本核算中所指定的全成本是指医院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消耗总和,由于医院构成的特殊性及后勤供应和医疗事故大额赔偿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准确确定成本范围,以免突然事件的发生影响核算期间核算单元数据的准确性。(4)制定相关医院全成本核算规则,在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时有必要建立一个尽量完善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全成本核算在长时期内具有统一性及可遵守性,才能形成规律,及时发现问题。(5)根据医院信息建设与财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相对科学的数据归集系统,当医院经过上述全成本核算的运行,并具有一个核算时期内科学的数据基础,则我们即可把收集到的科室相关费用进行统一整理,按预先设定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研究好的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归集。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实现分析

1、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建立,能够在根本上指导我国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并且实施流程符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要求,能够达到建立医院数据模型、降低医院成本消耗、分析医院经营状态的目的。另外创新的成本分摊方式及对现实操作中不足的修改,有助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进一步发展,从另外一个视角来重新审视医院成本分摊这个核算中难点,能为我国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发展提出创新建议,做出相应的贡献。

2、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科学性分析

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建立,为我国医院全成本的实施制订了一个理论基础及操作规范,可行性分析―制定核算项目―成立核算对象―确定核算原则―确定核算方法―全成本核算实施过程―全成本核算报告出具框架结构符合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理论要求,并且完善了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成本构成,另外对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内客(成本分摊)进行了重新定义,新定义的成本分摊模式能够更加合理的反应核算单元的成本结构,确认其存在的价值,表达其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分析医院、发展医院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医院全成本核算框架的创新性分析

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研究笔者发现,在现代我国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中,缺少一个指导性的操作基础,而且往往都达不到全成本的要求,有的医院即使实现全成本了,但是公摊及管理等成本分摊的也不合理,每个分摊层面的科室也不能反映出其真实成本价值。各医院成本核算发展良美不齐,本框架的实施从核算范围(成本范围、实施原则)确定―实施内客及流程的具体操作―核算评价有一个完善的衔接,在实际操作中能指导大部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施。

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医院实现全成本核算建立了准则基础。另外还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公用及管理成本分摊模式,不仅能使医院公用成本分摊更加合理,并且更加完善了医技与直接医疗科室间的成本夫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还能很好的降低医院核算成本,在流程基础上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核算真正体现医院的现实情况。通过医院全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建立数字模拟医院模型,即对医院的日常经营情况用数字模型进行描绘,这样所得出的数据更加符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要求,为医院发现不足及宏观调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守惠:医院成本核算现状与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3(11).

[2] 黄卫红:构建新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J].中华现代医药杂志,2006(5).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7篇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 摊销; 公允价值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明确规定了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处置的会计处理,其中较之旧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允许将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这是着眼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的资本化制度。众所周知,企业的研发能力既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核心竞争力,又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现行的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做法,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开发活动支出允许资本化,作为资产予以确认。这一政策将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业或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业绩水平,尤其是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信状况,为这些企业进行融资和再融资提供便利,激励这些企业加大对科技和研发活动的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为落实中央提出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部署和要求创造了良好的会计政策环境。”(财政部,王军,2006)笔者认为,此次关于无形资产的有关准则规定,其作用王军副部长已作了精辟的阐述,本人欲从以下两方面对无形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趋同于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也被称为“无形固定资产”,因为这两项资产都具有使用时间长、使用目的相同、不易转化成现金、在持有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的特点,因此新准则的无形资产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规定趋同于固定资产,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外购延期付款的无形资产与同样条件下购入固定资产

购买无形资产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与同样条件购入固定资产一样,均可以看作是两项业务:1.购入无形资产;2.向供应单位融资。因此所支付的货款必须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应采用现值的计量模式,与长期应付款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二)自创无形资产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这是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相关规定中最大的特色,将自创无形资产的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如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价值。这样规定,其作用是“一石两鸟”,一方面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了资产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费用列支,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加了利润水平。在科目的设置上,通过“研发支出”来核算两个阶段的费用支出,达到预定用途之后,再由“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这与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整个会计处理大致相似,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通过“在建工程”核算,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三)无形资产摊销与固定资产折旧

作为非流动性资产,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引起其价值的减损,无形资产一般通过定期摊销的方式体现,而固定资产则通过折旧的方式体现。具体会计处理的趋同表现为以下几点:

1.摊销方法。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是唯一的,只有直线法,没有类似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法、加速折旧等方法。而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其应摊销金额,存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对某项无形资产摊销所使用的方法应依据从资产中获取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来选择,并一贯运用于不同的会计期间。如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这表明,今后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可以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样,存在选择上的灵活性。

2.残值规定。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残值的规定是一刀切的,即任何无形资产均无残值,在其使用寿命内应摊销的金额就是它的原值。新准则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规定无形资产一般无残值,但是在两种情况下有残值,一是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资产;二是存在活跃的市场,通过市场可以得到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残值信息,并且从目前情况看,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该市场还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可预计无形资产的残值。由此,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应是其原值减去净残值,与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相一致。

3.账务处理。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比较简单,一般是借方记入管理费用(对外出租的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等当期损益类科目,贷方直接冲销无形资产。新准则按照无形资产使用目的的不同,允许部分摊销金额计入成本。这样的规定主要是针对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无形资产,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中体现的。因此其摊销费就与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一样,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在贷方设置一个新的科目“累计摊销”,其性质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一样,用来核算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累计损耗的价值,期末无形资产的净值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减去其“累计摊销”的余额得出。这样就使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在计算上方法一致、核算上口径一致。

除以上几方面外,无形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与固定资产也是趋同的。从客观上讲,我国资产市场并不是很发达、很健全,类似这样的长期资产减值后价值再恢复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没有;从主观上讲,在旧会计准则执行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将长期资产的减值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以丰补欠”,在经营状况好的年份多提减值,多计当期损益,以此避税,经营状况差的时候,再将其作为资产价值的回升予以转回,增加当期利润,以此粉饰报表。所以,新准则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做法,规定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类似非流动性资产的减值视为永久性减损,一经确定不再转回,从而堵死了企业利用减值操纵利润和报表的途径。

以上是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在会计处理上趋同的几个方面,但是受限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准则的有些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留下了操纵利润的空间。

二、新的无形资产准则造成企业可能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分析

(一)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难以把握

新准则在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确定方面,最大的突破在于允许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因此要正确确定无形资产成本,关键问题就在于正确划分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虽然准则中规定“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备、产品等。”并明确了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条件。但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容易把握,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每项自创无形资产的特点、风险不同,研发的过程也就不尽相同,有的是先研究后开发,有的是边研究边开发,可能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士对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才有发言权,尤其对一些无形资产比重较大的高新技术类企业来说尤为如此。所以,新准则有可能造成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划分这两个阶段,需要增加费用支出、偷逃税款时,延长研究阶段;需要提高业绩,改善资本结构时,压缩研究阶段,放宽开发阶段资本化的条件。这样的做法恐怕年终审计时作为外部人士的注册会计师也很难觉察。

(二)摊销方法的可选择性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依据从资产中获取预期未来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来选择,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并一贯地运用于不同会计期间。”这是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虽然准则强调了方法的一贯性,但在实际执行时,仍存在许多可操纵的因素。比如,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它的确定可通过多种途径: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不应超过合同权利或法定权利的期限;没有明确的合同或法律规定的,应综合各方面情况确定,而且企业至少每年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要进行复核,如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不同于从前,则应改变其摊销年限。另外,如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与前不同,亦可改变其摊销方法。这样,企业在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和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上不可避免地有主观判断的因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指令操作人员,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三)公允价值的确定

企业除外购、自创无形资产外,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以及企业合并等交易和事项的发生也可能导致无形资产的增加,这些事项增加无形资产成本的确定都会涉及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这次准则中增加的一种新的计量模式。从理论上讲,它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补偿的金额,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1.在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市场报价即为公允价值;2.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考实质上相同或类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需采用一定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所以,公允价值的确定需综合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活跃、完善的交易市场是客观因素,评估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是主观因素。由于我国目前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不是很健全,所以确定公允价值实际上更多地依赖主观因素,企业管理层则很有可能借此调高或调低无形资产成本,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三、结语

从总体上讲,无形资产相关准则的规定,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了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在会计核算方面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财务报表质量,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和判断。但由于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经营所处环境的限制,使准则的有些条款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给企业留下了操纵利润的空间。笔者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问题的出现更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并修订会计理论的相关规定。在报表层面上,应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披露的内容和细节,诸如重大的自创无形资产项目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依据及进展情况,每阶段详细的开支情况,后续阶段摊销年限及方法确定的依据,重要的估值方法,估值参数的运用等。在法律层面上,要加大企业违规的处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使企业的经营处于专业机构和法律的监督之下,不投机取巧,而是立足于本业,务实求发展。

地摊经济现状分析第8篇

Ren Jungang

(Zhouzhi Highway Management Section,Xi'an 710400,China)

摘要:在公路路面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比拟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促使交通事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道路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tak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road pavement, showing that its role is unparalleled. In particular, China's growing economy promot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and also makes more string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road use quality. Based on this,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关键词:高速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

Key words: highway;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10-01

0引言

沥青混凝土主要由手工操作来选择合适的比例而相互搭配出来的材料,最后经过专业人员的调配而出现的一种混合材料,它又称之为沥青砼。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这就使得道路面积不断扩宽。有很多公路沥青路面因为承受不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不断被破坏,所以这就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形成了较大的考验。广大的路面工作者不得不重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

1工程实例概况

将某一地区的主干道的某条整体路面长为33.5km的高速路铺上沥青混凝土,在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方式结合起来计算: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型)+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型)+12cm沥青稳定碎石(ATB-30骨架密实结构)。而这次研究中,我们主要将12cm沥青稳定碎石(ATB-30骨架密实结构)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介绍。

2关于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

2.1 搅拌部分在搅拌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间隙式自动掌控性能的方式进行均匀搅拌,在这一设备运行时,因为矿粉散失的现象需要放置密封及除尘设备,一般都要将集料完全烘干后再进行搅拌,选择的计量装置应该和具体的标准状况相协调,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调配比例进行调整控制,注意集料与沥青的加热温度的温差不得高于10℃。为了满足的不同的施工需要,要将改性沥青混合材料的搅拌温度适当的提升,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要有效地保护好材料,尤其是对各种杂物混入混凝土而影响材料内部配合的现象进行防止。一般要保证负压在22~26,风门要处于运行状态。而且要严格把关由于时间超荷而导致材料性能的严重破坏的现象,时间的超荷使它将粗集料打碎的同时细集料也会磨成矿粉,严重阻碍建筑施工的进行,由此可见,搅拌时间与混合料搅拌紧密相连,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在施工中更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全面保证混合搅拌的质量。

2.2 摊铺部分沥青混合料需避免全幅摊铺的方法,主要结合两台摊铺机进行摊铺,前后间隔距离在5~10m,按照梯队的模式逐渐摊铺。在确定摊铺机作业方案时,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图纸对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详细掌握,这是为了保证摊铺设备运行时能按照准确的路线操作,保证拌和机、摊铺机前未出现车辆积压等问题。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要改进施工工艺,螺旋进料器进料与摊铺速度之间互相配合,若摊铺速度过慢会影响路面表面的离析,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2~3m/min,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后要尽快摊铺后碾压成型。此次分析结果显示,摊铺过程常会出现离析现象,这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此次选择的沥青混合料和常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的不同在于级配更粗,这就需要摊铺过程做好相应的措施以处理好离析问题。①堆放。对集料料堆的堆放应选择准确的方法完成,在不同规格的集料料堆大于3.0m时,必须结合装载机将其控制在3.0m,接着完成上料施工。集料从料堆取出过程中要避免材料出现离析。各冷料仓不同规格的集料禁止混合堆放,必须要保证各自所在的区域符合要求。②装车。对混合料进行装车时也要借助准确的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卸料时出现车尾端的离析现象。混合料处于卸料过程中,应该保持料斗的提升速度处于正常状况,混合料从运料车料斗到摊铺机料斗要保证成块状滑下,防治起槽到顶引起混合料大料滚落入的问题。③速度。对材料摊铺速度严格控制,不得让速度变得时快时慢,只有维持均衡的速度才能提高整体道路的使用性能。根据拌和站拌和能力及压路机碾压,将摊铺速度限制为2~3m/min,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速度前进、摊铺持续、无间断,防止运用不合标准的方式摊铺而影响路面质量。④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作业时,尽可能禁止采取全幅摊铺的方案,力争使摊铺造成的混合料离析控制在最小。这样能够保证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不受影响。

2.3 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施工在沥青混合材料完成了摊铺后应该立即进行与之有关的检查措施,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对不规则、孔隙、离析等问题进行处理,以达到完全均匀的压实。在碾压时应该遵循由外而内的原则,严禁在作业段内急刹车、调转方向、以及停留。根据压路机存在的差异将其分为初压、复压、终压等阶段。①初压主要是利用双钢轮压路机在经过2次振动之后在摊铺机之后温度升高时开始运行的,而且初压的温度不得低于140℃,碾压速度也应保持在3.5~4.5N/h。碾压重叠的宽度应该等于轮胎的1/2,压路机驱动轮与摊铺机保持面对。②复压是初压的持续,2台胶轮压路机一起工作反复压多遍直至压度符合标准,并且速度保持在4~5N/h。③终压:在复压后连贯进行,利用光轮压路机稳压1遍,待表面轮迹消失为止。终压温度要大于90℃,碾压的速度控制在2~3km/h。

2.4 接缝处理接缝处理是施工过程常会出现的操作,遇到纵向接缝则结合切割机将其切齐,然后涂洒适量的粘层沥青以加快整合。摊铺时要重叠在铺好的铺层上,距离大小范围在5~10cm,摊铺过程采取手工方式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除。遇到横向接缝的处理则选择垂直的平接缝,处理时要借助专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及相关设备,在横缝接缝前应选择相应的粘层沥青,把整平板的高度限制于标准范围内。

3结语

关于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我们要从多方面着手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在施工技术并存的同时保证材料搭配的合理性,而且根据具体情况在施工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使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在提稿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