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能源节能管理

能源节能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8 15:43:44

能源节能管理

能源节能管理第1篇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能源应以“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四条精神和国务院有关节约能源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工业企业必须加强能源管理,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能源,包括原煤、洗煤、焦炭、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煤气、电力、蒸汽等。

第五条*市经济委员会是全市节约能源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第二章能源基础管理

第六条各工业企业应在厂长直接领导下,由一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负责分管节约能源工作。耗能多的企业(指年耗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一万吨以上的企业),必须有相应的节约能源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耗能少的企业,应配备负责节约能源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第七条工业企业负责节约能源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能源的方针、政策、指令、规定和标准;编制节约能源规划、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能源利用的情况;负责节约能源奖金分配使用;开展节约能源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第八条工业企业使用能源必须进行全面计量,达到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工业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做好企业总能耗、产值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产品综合能耗或产品能耗和其它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十条工业企业使用能源应建立定额考核制度,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指标。耗能多的企业应将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和机台设备,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

第十一条工业企业应对职工进行节约能源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第三章能源合理利用

第十二条工业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的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合理使用能源。

第十三条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加强热能管理,提高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其它用热设备的热效率,减少热损失,提高余热利用率。

第十四条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加强电能管理,降低输配电线路损耗,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器设备的电能利用率。

第十五条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等行业中,属于本市专业化调整规划内应予撤并的工业企业以及所属生产点,必须按规定期限如期撤并。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建立新的生产点。

第十六条凡属集中供热和联片供热规划内的工业企业,必须按规定期限组织实现。在供热区域内已经使用热水和蒸汽的工业企业,应执行供热用汽规定。

新开发地区的工业企业,也应实行集中供热和联片供热。

第四章节约能源技术改造

第十七条工业企业应把达到先进能耗目标的节约能源技术改造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企业改造的工程设计文件应有节约能源的内容。

第十八条工业企业应做好用能设备以及企业的热平衡、电平衡、能平衡的测定分析,作为合理使用能源和制订节约能源技术改造计划的依据。

第十九条凡国家规定淘汰的费能设备,使用单位应按规定期限有计划地更新改造,制造单位应按规定期限停止生产。更换下来的淘汰设备,不准转让使用。

第二十条工业企业应按照本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规划,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益,逐步限制和改造高能耗产品的生产。

新建的工厂、车间、生产装置或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均应采用节约能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奖惩

第二十一条区、县人民政府和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的能源方针、政策、指令、标准和本规定,对工业企业使用能源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市经济委员会指定有关单位负责全市的能源利用监测工作。耗能多的行业必须由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负责所属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监测工作。

第二十三条本市燃料、电力、煤气、石油等能源供应部门,应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工业企业实行能源定额供应和择优供应;所供应的能源应做到数量准确,质量符合标准。对超耗的工业企业实行加价供应,或者由市节约能源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对在节约能源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企业、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的工业企业,由市节约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重大浪费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超限额用电加价款,由市节约能源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用于节约能源的技术措施、宣传教育和奖励。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市交通运输、建筑、商业、服务等行业均参照本规定执行。

能源节能管理第2篇

率,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已是企业刻不容缓的战略课题。

关键词: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能源计量

水泥行业是国家能源管理的重点行业,国家对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水平的建材行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对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绩效等方面也规定了最低标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能源管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管理体系,形成节能降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1、科学建立能源管理组织网络

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审定公司节能规划及落实措施;对主要节能项目进行效果评定。办公室的职责是拟定公司节能减排规划;将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对各部门节能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各部门节能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2、建立健全各种能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抓节能。

在原有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公司依据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及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的条例、制度,形成了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下发了《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化工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实施办法》、《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能源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运行控制管理程序》、《测量与评价管理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下发和实施,明确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在节能工作上的职责,细化了能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

3、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保证

新《节约能源法》强化了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而且将监管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列为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也必须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按照国家和企业能源计量标准文件,以及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公司配备并逐步完善了生产过程必备的衡器、电度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等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装置和器具的数量、规格和溯源情况等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司能源计量、数据统计网络由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组成,有效保证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原始记录清楚,统计台账健全,档案保存完好。并聘请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对各生产线进行强行能源审计,认真编制能源审计报告。

4、依靠科技进步,改造落后工艺设备

2011年青松建化以新疆大建设、大发展、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企业为目标,采取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工作。

4.1采用先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两辊拖一磨”、高效燃烧器、使用低热煤等生产工艺,对6000吨熟料生产线3.8m×13m水泥磨实施提产技术改造,增加一台HFCG150-100辊压机,改造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台产达到95t/h以上(改造前55t/h)、复合硅酸盐水泥32.5达到125t/h以上(改造前75t/h),提产幅度达到40.0%以上,科比综合电耗降低30%。通过对窑头排风机、磨机磨头、尾排风机、辊压机进行技术改造,使物料经过V型选粉机时分选、辊压机挤压、V型选粉机分选,粗物料全部循环进入辊压机,细物料就是半成品,其中含有50%-80%的成品。辊压机利用高压挤压力粉碎物料,使台产量提高46.7%,混合材掺加量增加,吨水泥电耗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低热沫煤,调整燃烧器拢烟罩,加大一次风量,在配料时提高石灰石的配比,采用高SiO2砂岩,将煤粉细度控制在3%以下,水分

4.2利用余热发电,降低生产耗能

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公司配备装机容量55.5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全年节约标煤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万吨。

4.3应用变频设备、节能电机,降低生产能耗

通过对高温风机1000KW高压电机、窑头引风机185KW电机、水泥磨系统引风机220KW电机进行变频调速,辊压机循环风机450KW高压电机改造为内斩波调速,生产线一年可节约电能267120KWh。

5、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无时不在的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是作好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企业多年来坚持把节能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地球一小时”等大型活动,在公司范围内举办节能知识讲座、抢答赛、演讲比赛及黑板报巡展等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听取节能知识讲座和经验交流,提高员工的节能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配套制度,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6、结束语

通过学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制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企业各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对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能耗指标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进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能源管理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质量协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能源节能管理第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1.1建筑墙体的节能

作为建筑护的主体,墙体采用材料的保温性能对建筑的耗热量。当前各地的建筑外墙厚度都是根据具体的环境确定的,都基本满足当地的节能要求。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筑外墙提倡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该材料尽管导热系数较低,仅为0.2-0.3,但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墙体传热系数。

1.2屋面节能的设计

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高效保温材料已经被应用在建筑屋面的工程中,可以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替代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者水泥珍珠岩,克服传统做法中的不足。总之,屋面节能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屋面的保温层不要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防止屋面湿作业过程中由于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了保温效果。如果采用吸水率较好的保温材料,屋面上要设置排气孔来排净保温层内不容易排出的水分。第二,屋面的保温层不能选用密度大,导热系数高的保温材料,避免免重量、厚度达,这一类型的保温芯板施工便捷,价格合理,对环境污染小。芯板属于柔性制品,不仅适用具有平面的屋面,同时也适用曲面屋面,在保温工程中优越性更加明显。

1.3门窗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最薄弱的位置,能耗占住宅能耗的40%,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改善外门窗的气密性,降低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自身的保温效果,减少外门窗自身的传热量,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设计好窗墙比例窗墙比例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例,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的规定,不同朝向的房屋窗墙比例不同,北向窗墙比要在20%之内,东西的要在30%之内,南向的要在35%之内。

其次,窗体材料的选择要合理在北方地区的窗框材料多以塑钢、铝合金为主。但是现代建筑并不青睐木、塑料,铝合金的造价又较高,所以塑钢的应用性较广,同时,采用合型的剥离也可以改善窗的节能效果。

最后,住宅外门与阳台门的设计东北地区的外门与阳台门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保温、防盗,以夹板门为主,夹板门一般中间填充玻璃棉或矿棉等作为保温材料,节能效果较好。

1.4合理运用再生资源

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世界的不可再生资源都面临着紧缺的现状,对此,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发展可再生资源,提高应用技术。太阳能、风能都是值得推广的再生资源,只要合理运用,会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建筑内部设置“太阳能烟囱”,可实现无风状态的自然通风。在建筑内部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不仅能大大节约用电量,而且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合同能源管理的本质

合同能源管理是在企业资源匾乏,包括货币资本要素在内的多资本要素推动企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伴随着企业价值创新而出现的产物。合同能源管理的出现,必然引导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这种优化配置,不仅仅表现为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将企业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整合集成到一起,形成供企业生存发展的服务系统,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资源使用利用率。节能服务公司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它集成了技术研发机构、节能设备制造商、工程施工单位、节能服务方案提供商、资金提供方等众多利益相关各方,并将各方的资源优势打包,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目标企业。所以,节能服务公司给目标公司提供的是节能服务,产生节能服务价值。同时,节能服务价值要在包括目标企业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各方之间进行价值分享,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碳市场交易的日趋完善,未来节能服务提供商甚至可以提供能源节能量,与CDM结合,在碳交易市场进行自由交易。

合同能源管理,无论是针对节能服务公司,还是目标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各方,其本质上均是企业整合和交换有价值资源的行为。它不仅仅体现在节能服务的标的(节能量或是碳减排量)可以自由在市场中交易,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之间可用资源或能力的整合。

对于节能服务公司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是其整合各方资源向目标公司提供节能服务的过程;对于目标公司或是用能单位来说,是一个能源服务外包或是外购的过程。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通过签订交易契约的形式,实现服务外包。因此,合同能源管理同样是一种服务外包契约。节约的生产成本或是节能量,本文称之为节能服务价值,要根据己签订契约要求,在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对于用能单位而言,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费用不大于用能单位的节约成本;对于节能服务公司来讲,合同收入大于其生产成本。只有上述条件都满足时,服务外包才有可能实施。

3、合同能源管理价值的界定——节能服务价值的提出

随着全球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推动了服务理论的不断创新。服务科学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与传统服务理论截然不同。在服务科学看来,节能服务相比较一般服务而言,更注重于服务的整合,更注重于节能服务整合内部各方的价值增值和分享。具体表现为:

一是人力集中服务。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企业提供节能项目开发、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人员培训、监测节能量等一揽子服务。虽然能源审计、节能方案设计与传统咨询服务基本相同,但其服务整合度较高。实施节能后,节能服务内化到用能企业的生产之中,即不生产有形商品,也不表现为有形服务。如果节能服务公司采购节能设备等资产,人力集中服务则具有不确定性,且成本往往融于设备等成本中,难以准确确认人力集中服务的价值。节能服务需要科学方法的服务。

二是购买前难以比较和评估节能服务。节能服务内化到用能企业的生产之中,即不生产有形商品,也不表现为有形服务。用能单位不同,能源使用环境也不同,因此节能服务之间的差异很大。节能服务的困难在于如何比较和评估用能单位的节能量和对可产生节能量的信任度。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公司节能的不认可会致使客户对供应商满意的紧密联系受到影响。服务科学可以充分运用科学建模的方法,充分预测服务的未来影响和风险。

三是节能效益具有综合性和滞后性。节能服务活动产生能源节约的服务效果,有利于保护环境。它既牵扯到用能单位的利益,又包含节能服务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既出售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又提供节能服务。因此节能服务的效益具有综合性。由于节能服务在购买前难以比较和评估,其节能服务的效益又不随节能服务合同履行完毕而消失。因此,节能服务与一般服务不同,节能服务双方,尤其是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较大的风险。

四是服务系统的服务。节能服务是通过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共同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创造过程复杂,不是简单的交易。只有通过建立服务传递系统,从企业生产传递到人、技术、内外信息共享等多种要素,然后经过价值创造形成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服务系统。

结语

本文从理论出发,确定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本质及其价值的核心,即节能服务价值的内涵。并基于此,提出了节能服务价值的流程和管理框架。从节能服务价值管理框架中可以看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创新的过程和诉求。对价值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为节能服务产业中各利益相关方带来增值。

参考文献:

能源节能管理第4篇

1.1概念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即由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SCO),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设备技术改良和更新服务,提供服务所需的资金,在合同期内,ESCO按照合同中双方确定的节能目标向客户提供综合节能服务,从而使节能降耗所节约资金的全部或部分用来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合同结束后,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归客户所有[1]。

1.2合同能源管理解析节能改造的费用由改造完成后节约的能源所产生的利润来承担,用能单位只需将节能改造的想法交待给ESCO,无需承担任何改造费用,在未来产生节能收益时再支付。

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现状分析

2.1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现状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现状要从省内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情况和EMC的应用状况两点来进行分析:

2.1.1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节能改造的现状吉林省属于北方严寒地区,建筑能耗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严寒地区第一个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大省,仅2014年吉林省的供热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000万平方米,陈旧管网新建和改造达1500公里,小锅炉房改造300座、新建锅炉房38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平方米,陈旧小区综合整理达10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室内保温都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1.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应用现状目前已有部分用能企业将EMC应用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吉林科龙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了长春亚泰桃花苑、亚泰广场供暖区域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经检测,改造后的节能效率为42.3%,每年可节约标煤4670t,节电23.51%,减排二氧化碳12235.4t[2]。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显示,目前国内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210家,但由于ESCO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欠缺、经验不足等原因,EMC在吉林省的应用情况还很不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总体数量十分有限:图1为节能服务公司统计图,横向表示不同批次情况,纵向表示吉林省备案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目前吉林省在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量仅占全国的1.68%。

2.2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分析吉林省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度,节能服务行业的进展速度也比较迟缓,影响EMC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2.2.1诚信问题由于EMC为新兴行业,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制约,因此存在节能服务公司以及用能单位双方进行欺瞒的不良行为。部分用能单位故意将节能量说的偏低,而使ESCO处于劣势,导致ESCO用大量时间进行风险控制。部分ESCO为了拿到项目,对自身的财务、技术等不足条件进行了隐瞒,更换约定好的节能设备,导致节能设备提前老化等不良行为。

2.2.2融资问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是:改造过程中的成本由改造完成后节约的利润来承担,用能单位不需支付任何改造费用。ESCO要在前期垫付节能改造的全部费用,以及在节能改造后,聘请专业队伍对其进行评估的费用。按照我国目前的信贷规定,ESCO如若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行业基础是很难融资的,融资问题成为阻碍EMC发展的关键因素。

2.2.3节能技术专业化水平不高在建筑节能合同管理中,ESCO对节能项目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能耗的监测,改造后对节能量的检测等,要求ESCO必须是专业的建筑节能队伍。由于EMC模式在吉林省的运用时间才几年,所以需要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让EMC模式在吉林省尽快成熟。

3完善吉林省既有建筑领域EMC的建议

如何让EMC市场更加完善、规范,加快吉林省节能事业的前进步伐,是目前吉林省EMC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有几点建议:

3.1完善EMC的法律体制加大对EMC的保护力度,用法律、法规对EMC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用能单位与ESCO产生纠纷,使其有法可依,各自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才能保证EMC在吉林省顺利并长足发展。

3.2增设EMC监督管理委员EMC监督管理委员会对ESCO成立前的资质材料进行核实,审批合格的才可依法成立,确保ES-CO的专业性和正规性。ESCO不是终生制的一次性审查,而是需要ESCO对其定期审核,通过审核的ESCO,按规定时间进行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可给予银行借鉴和使用。

3.3加强ESCO的自身建设节能服务公司必须确保诚信经营,“诚信”是用能单位选择ESCO的最主要标准,同时也是融资的基本保证;不断提升ESCO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吸取经验;ESCO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之间增强经验互换、互补,以求ESCO行业的整体性进步。

3.4建立EMC产业基金银行贷款由于程序多、要求严格等,使ESCO陷入融资困境。建立EMC专业产业基金,方便ESCO向EMC产业基金申请贷款。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整的EMC审批程序,对符合审批条件的单位发放贷款。EMC产业基金可以通过提供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ESCO提供帮助,切实地解决好EMC融资难的问题。

3.5设立EMC节能检测公司节能检测公司的设立对整个EMC行业非常重要,公平、公正的对节能改造项目的成果进行证实。使用能单位和ESCO在面对项目的节能量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也加大了双方合作的成功率。在国内EMC法律环境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为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确保节能工程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论

能源节能管理第5篇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

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利用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4,要完成节能降耗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十分艰巨。在分析我国节能减排的差距时,有专家认为:一方面,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加以推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企业从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对节能不够重视,缺乏足够的动力。因此,作为市场化节能新模式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

一、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

1.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节能项目的一种商业手段。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节能减排的综合服务,同时提供服务所需资金,并从设备运行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合同能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节能效果好

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是节能服务公司要在节能项目中创造经济效益才能发展,如上海市首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240万,由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过调研、测试、可行性方案论证、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后,取得节电61%,9个月就回收50%投资的好效益。

(2)企业零投资与零风险

支付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来自于企业通过节能改造降低能耗节省下来的能源费用,企业不用支出任何费用(特定项目除外),便可以得到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及系统。这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企业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宜太长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大多不具备庞大的资金实力,从已实施的项目来看回收期平均为2年左右。只有采用快进快出的模式,才能为后期项目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

2.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模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期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2)节能量保证型

客户提供全部或部分项目资金;节能服务公司实施节能项目,保证节能量,从节能收益中获得合理的收益;如果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节能服务公司赔付全部未达到的节能量的经济损失。

(3)能源费用托管型

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管理和改造能源系统,其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客户的收益来自能源费用的减少。

二、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企业对节能降耗的渴求,使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并成为国内外生产制造企业全力争夺的焦点。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介绍,合同能源管理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节能投资500亿元,年产值320亿元。但是,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节能服务产业还存在财税扶持政策少、融资困难以及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

三、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前景光明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年6月3日和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两次下发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有关通知,从财政补贴上推进EPC项目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带动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纷纷成立节能服务公司,大举进军节能服务市场,这其中甚至包括南方电网、神华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谌树忠分析,财政扶持政策的频频出台将推动更多用能企业从“要我节能”变为“我要节能”。现在由政府牵头大规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让各方都尝到市场化节能服务的甜头,节能减排的春天真的到了。

目前,我国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理念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但是,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前景将变得格外诱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M].2006

[2] 成志刚,李卫,曹成.浅谈“合同能源管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前景[J].新疆电力技术.2007.94(3):66-67.

[3] 王李平,王敬敏,江慧慧.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1):16-18.

能源节能管理第6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计量管理;对策

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能源问题上“开源节流”已是刻不容缓的选择。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对能源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精准的统计就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能源计量工作因此应运而生,但是作为新兴的事物,在管理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问题立足现状,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1 重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能源计量标准化的实施

只有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实现好,才能最终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能源计量管理是目前大多数单位采取的方法,顾名思义,这种管理是以科学的计量方法为基础,并辅以其他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计量工具进行维修和检测、对能源计量装置的合理设置以及保证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合格产品,以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采用能源计量器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使最终的数据达到国家标准,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对单位本身也有百利而无一害。

为了确保在能源计量工作中有能够量化的标准,将计量工作标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项工作室实现科学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它能为能源计量管理、检测提供技术依据。200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GB17167-2006,通过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已使大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设立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能部门,完善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即涵盖以下内容:岗位职责、部门责任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惩制度等考核机制。通过标准和机制的建立,企业树立了以加强节约型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

2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重视发挥计量数据在管理中的地位

首先,单位领导要对计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领导重视,并针对计量考核事宜制定相关制度,有利于最大程度的调动下属单位开展节能工作的积极性。某单位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计量管理工作, 把计量的完善与管理作为公司的基本建设工作之一, 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公司计量管理建设的完善提供了保证。

明确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公司明确了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式, 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 建立了各项节能管理制度, 包括能耗指标下达、分解、落实制度, 能耗指标考核奖惩制度,能耗指标承包制度等; 做到了用能有指标, 指标有考核, 考核有奖惩, 奖惩必兑现, 所有指标考核均落实到一线班组。

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体系及机构,公司建立了两级能源计量领导小组,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主管, 各分厂分管; 三级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公司技术质量部、分厂和分厂科室,为能源计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节能减排工作中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的相关策略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含盖内容较多,必须坚持全员、全面、全方位的“三全”方针来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要素有四个:一是建立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二是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三是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四是打造过硬的能源计量队伍。五是引进和应用新型节能技术。

3.1 能源计量组织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是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关键。企业的规模各有大小,集中度各不相同,管理层级也迥然有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合理构建能源计量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应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从企业最高管理层级开始,垂直向下依序层层设置。

3.2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立

根据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数据和管理经验,重点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五个方面的制度。机构职责及各级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

3.3 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能源计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工业企业一般都是当地能耗大户,来自地方政府的能耗指标压力必须落实到企业内部精细化节能措施上来,因此,必须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型的计量仪表逐步替代能耗高、准确度低的传统仪器仪表,这对企业原有的知识技能不高的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企业应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

3.4 新型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工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设计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老企业建厂年代一般没有采用新型节能技术,而这类企业却占现有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引进和应用新技术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可以说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课题。资源量的日益紧缺枯竭,客观上造成了进厂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这对工业企业的桃战日益突显,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新的节能先进技术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节能潜力,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能源计量数据信息化,有据可查信息技术是企业实现能源最佳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目前,能源计量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它不仅为生产管理提供量化的、及时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依据能源计量数据能够制定企业管理方向、发展方向、技术改造方案以及核算考核机制。可见,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使数据准确可靠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用能单位应按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对本单位各类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传输等。能源计量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确保各类信息采集及时准确。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信息化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及时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挖掘节能潜力,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提高,切实把数据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有明确的机构和人员职责,建立多层级能源网;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完善,把能源管理纳入企业标准化范畴;建立完善企业能源消耗定额和相应的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长春,崔艳.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适应改革发展形势[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82-82,125.

[2]王民学,王兴东,蔻春玲,等.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J].中国计量,2011(10):36-38.

[3]袁志明.加强计量管理促进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27-29.

能源节能管理第7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问题,建议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和17%,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目前,钢铁工业的发展已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从长远来看,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影响钢铁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转变增长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钢铁工业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9年了《关于印发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鼓励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EMS),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一、能源管理中心概述

(一)能源管理中心的概念及功能

能源管理中心就是在现代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冶金企业电力系统、动力系统(燃气、热力、氧氮氩)、水系统实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通过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能源管理中心作为能源监控及调度和能源管理的一个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1.信号采集和监控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监控、信息归档、事件记录、语音报警等。

2.基础能源管理:包括能源消耗实绩、计划能源运行支持;能源消耗对标分析等。

3.在线预测功能:动态煤气平衡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等。

(二)能源管理中心的作用

作为冶金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管理中心不仅对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煤气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能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时判断处理、能源供需的合理调整和平衡以及在客观信息基础上的能源实绩分析、能源计划编制、能源质量管理、能源系统的预测等都是十分有效的。

1.大幅度提高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劳动生产率:能源管理中心中充分利用无人值守管理技术,显著改善能源系统的及时平衡调整、异常和故障的快速分析和处理。

2.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水平,从而实现良好的平衡节能环保效果。

3.提高全厂性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能源调度可以通过系统迅速从全局的角度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故障的影响程度等,及时采取系统的措施。

4.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有效利用:有了完善的能源信息采集系统,我们就获得了能源系统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和加工,在中央控制室的调度人员和专业能源管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并能在需要时及时采取调度措施,使系统尽可能运行在最佳状态。

5.减少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流程

(三)能源管理中心的技术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采用的基础技术包括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技术、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等。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需集成能源动力现场控制系统(水、电、风、气/汽)和各主工艺单元DCS系统(即数字信息收集系统)等第三方系统。

具体包括:综合过程监控系统,预测与能源平衡调度模型及软件,基础能源管理系统,管控中心工程子系统(基础设施配套),工业及管理网络系统,现场控制系统改造,数据采集装置改造,配套管理模式和机制建设等等。

二、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应用实践

(一)国外

能源中心的雏形最早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其钢铁企业利用模拟仪表形成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来分别满足能源介质生产和分配的需要。论文格式,建议。进入70年代日本钢铁厂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各自独立的能源介质网逐步过渡到由动力部门集中管理,达到统一管理能源介质的转换和分配,能源中心初步形成。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能源中心技术也突飞猛进,数据库管理、集散控制技术、分析决策系统、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等广泛应用于能源中心,能源中心技术成为企业能源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配置。目前在日本的钢铁企业中应用已十分普遍。并且随着日本钢铁技术的输出,在韩国、巴西等国家的钢铁企业中能源中心的应用也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二)国内

我国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起步较晚,最早实施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是宝钢,宝钢的能源管理系统1997年建成。除了宝钢之外,其他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是在2003年以后开始陆续上马的,有马鞍山钢铁、南钢、济钢、首钢等。

宝钢能源中心能源管理系统(EMS)是一个覆盖宝钢一、二、三期工程各单元的全局性能源管理系统,自1982年投产以来,经1987年的二期工程改造扩建,后又经1991年到1997年的三期改造,使其由原来的能源检测、控制为主,改造成为现在的以全厂一、二、三期生产主设备为对象、各种能源介质和环保的监控、信息的管理。是一个覆盖基础自动化、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建立数据通讯网络,完成监测、控制、优化及故障诊断等各类应用软件,实现对供配电、给排水、动力和环保等有关能源子系统的自动控制及监测,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它已成为宝钢能源生产调度和管理的中枢。

三、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存在问题

(一)系统本身的问题

第一,由于能源管理系统目前还没有一套体系标准,因而建设的要求和功能存在不少误区,导致投入大,效果差,离节能减排的核心要求距离较大,这不利于能源管理系统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对于新建的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投入大概是3000万元到5000万元;对于老企业,按照要求必须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投入可能成倍增加。

能源中心的经济效益其实很难评估,其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最优分配能源,而最优化计算必须紧密结合生产,效益的产生与能源中心的关联度难以评估。

第二,部分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装备水平较低。企业能源系统监测、控制系统尤其是数据采集仪表和自动化水平还较低,达不到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需要的配置水平,难以实现对生产及能源系统监控与系统优化调度的有机结合。另外,企业在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乏。

(二)体制的问题

第一,企业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对信息化在节能减排上有所作为的认识不足,所以企业有了资金,也优先用于改进工艺装备,建设能源管理系统的意愿不强。

第二,认为能源中心仅仅是技术问题,单靠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就能解决企业的能源管控问题。能源中心实际上是也是更深层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问题。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普遍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能源管理不集中、职能分散,能源中心建设势必涉及到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

四、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议

(一)能源管理管理中心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必须和ERP系统以及其他信息化系统衔接起来,其建设应服从于ERP系统建设的整体需要。

(二)企业能源中心的建设,必须将现有的分散多头管理模式,转变为能源生产与能源管理合一的集中管控模式;能源管控中心与生产调度中心要密切结合,同时要考虑与环保监控中心的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的统一优化调度。论文格式,建议。论文格式,建议。

(三)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配套管理模式和机制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施建设的“软件”建设,其关键是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理念和定位,把项目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成并实现良性互动,以提高企业能源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发挥出最佳效果。论文格式,建议。论文格式,建议。

(四)能源中心建设不仅投入大,而且涉及到体制问题,因此成功的能源管理系统工程应该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必须亲自抓。论文格式,建议。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能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政策的进一步强化以及钢铁企业自身生产成本的不断优化,相信能源中心技术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为我国钢铁工业普遍采用,这将对我国钢铁工业的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金属学会.2008~2009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陈启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探索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山东冶金.2005年06期.

[3]王永川陈光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研究[J].冶金能源,2003,22(6):5-6,36.

[4]孙彦广.能源管理系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年第9期.

[5]马殿同.钢铁企业能源管理[J].设计技术,2007年第2期

能源节能管理第8篇

尽管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还较高,但由于它的简单、清洁、环保、安全、可靠而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Gartner 2010年6月给出的调查报告认为,“即使太阳能系统的售价一直稳步下降,我们估计整个太阳能产业的营业额仍会在2014年之前翻一番。”

但是,长期以来,老化、失配及阴影等问题便一直困扰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公司,并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应用的普及。例如,当云朵、树荫等障碍物在电池板上带来阴影遮挡时,将造成严重的电压和电流适配,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利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电压和电流的适配,尽量减少发电量的损失。Gartner公司的报告也指出,“光伏产业下一步的技术发展自然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中集成电源管理芯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并符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推出了这种专门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olarMagic~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PVl020太阳能发电系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