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22 11:08:01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1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46-02

新能源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过渡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必然之举。中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两支主力军迅猛发展,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人才,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紧急下达《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培养什么样的新能源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怎么样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形势

自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1893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万K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2年底,全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万KW;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达到7532万KW;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万KW,发电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2013年我国风电又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92万千瓦。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目标为1800万千瓦。根据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显示,列入“十二五”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的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60万千瓦(27.6GW)。从2011年开始,我国为把握风电发展节奏,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开始制定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前三批风电核准规模分别为2683万千瓦、1676万千瓦(后又增补852万千瓦)和2797万千瓦。至此,“十二五”以来拟核准的风电项目规模累计已超过1亿千瓦。

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自2009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也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5GWp;截至201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p,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16GWp。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GWp,比2012年增长28%。2013年,就新增光伏装机而言,中国、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市场,而德国则退居第四。中国2014年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p。根据《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与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13年底为止,美国已有5座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投入运行,规模都在100MW以上。其中美国NRG能源公司联合Google、Brightsource公司投资22亿美元在加州莫哈维沙漠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于2013年成功发电,装机规模为392MW,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电站。美国能源部SunShot计划光热发电的研发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75%的成本削减,在不依赖政策补贴的前提下将光热发电推至每千瓦时6美分甚至更低的水平。欧洲早在2009年12家跨国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在北非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厂,10年后开始供电,据估计到2050年,该项目在北非的发电厂将满足欧洲15%的用电需求,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拟建中太阳能发电厂同类中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此外,西班牙、南非、印度、智利、摩洛哥、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以及澳大利亚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光热发电的兴建,印度已有50MW规模的电站并网运行。中国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建设了首个规模为1MW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于2012年8月成功发电,但还没有商业化规模电站。可以预见,随着国外太阳能光热发电公司进入中国和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未来十年将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向上大有作为。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2年,教育部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应地,风动专业也将面向更宽广意义的新能源产业需求,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的主战场不能较好地定位,致使专业课程体系达不到市场的期望值,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计仍需继续研究探讨。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需求上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培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经济水平还欠发达,从读大学所付出的成本上来看,大多数学生期望接受到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二是用人单位企盼招收到适合于工程技术需要的、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专业设置,国内其它专业的普遍做法是根据就业渠道下设专业方向。专业必须有支撑产业为基础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的观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必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就业主战场,分别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全国已有3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指出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正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布的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如表2所示)。总体上来看,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呈现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局面,这有利于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同时应注意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共性、相通性问题。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强调能源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A类),但专业核心课程各高校有所偏重;另一类则是专业方向针对性较强,更强调职业能力培养(B类)。例如风动方向加强了力学、机械、电气方面的课程模块,太阳能方向则强调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的课程模块,但缺少光学、热学、电气工程方面的教学。

表2 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学 校 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定位

A类: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应用电化学、固体与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核能发电概论、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能源与环境、燃料电池概论、薄膜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热泵技术、能源低碳利用技术、Matlab及其工程应用、CFD软件应用等 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专业知识

B类1:

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与CAD、、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机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原理、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压传动、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力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机组测试与认证、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机设备材料、新能源材料、近海风力发电、风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风电场并网、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等

B类2:

福建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技术、材料热力学、单片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磁性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太阳电池物理、光伏工程与技术、光热工程与技术、固体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化学基础、磁熵变材料与磁制冷技术、传感材料及其传感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先进功能材料、光电薄膜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材料设计与模拟计算、纳米材料与应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理论及设备、太阳能热利用、薄膜材料与技术、光源设计与应用技术等 面向太阳电池及其它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

应当指出,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完全为企业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即使课程体系相同,但由于学校资源的差别和培养方式、途径及方法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与层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新能源本科专业教育主要考虑人才质量的基础性、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与可拓展性。专业基础课应该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以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应针对风机制造、风电场、太阳能发电站三个就业领域,结合学校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又有专业方向的特长。为此,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我校的学科优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方向。主要面向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站及并网工程,同时兼顾太阳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储备人才,开设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电气工程等模块的课程,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电气工程,使学生具有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理论基础,具备电气工程的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已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太阳能方向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未雨绸缪。为适应新能源电力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专业方向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别面向风机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专业基础课应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新能源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整合各校相关的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打造新能源专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怡.论道学科学专业建设,共话新能源人才培养――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26-28.

[2] 熊怡.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道与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38-41.

[3] 陈建林,陈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20-25.

[4] 杨晴,陈汉平,杨海平,等.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29-31.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9.5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9.5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5]楼冯梁.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J].机电信息,2011,(21):221,223.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3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90-01

能源与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该专业发展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能源与动力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开始形成,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的影响,该专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高,专业分割过细等问题突出,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接下来将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分析探讨。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1.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名称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2012年调整之后更名的,2013年正式更名使用并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反应其教育内容的变化,相对而言,其涵盖的内涵比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宽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化学及其环境工程专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因此,形成了较大的生产研究领域,急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这样的能源使用现状,为高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当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并没有适当的课程内容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总学分不足,教学科目较少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相对于变名之前的专业而言,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原来的热能工程及其动力机械,还包括热力发动机、制冷低温工程等。这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增加其就业面和职业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也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人才的培养不够专业,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上,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及在职培训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

3.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一个专业里,有些人喜欢动力机械,有些人喜欢制冷空调,还有些人喜欢发电等,这就导致毕业生以后的职业选择出现差异性。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来选修自己的课程,从事今后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四年所学内容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不存在明显差别,统一的培养模式很难造就出个性化发展的学生。

4.缺乏有力的实践课程

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仍然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病,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具有很大的一个差异。纵观各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现其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相脱离,不利于实践教育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与国外高水平的高校课程体系相比,教学实践内容明显陈旧,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变名之后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内涵更加广泛,因此需要拓展课程研究领域,在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满足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补充专业培养结构,优化核心教学内容,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适应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明确专业方向,区分专业性

为了避免宽而不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整个能源与动力专业大类的范围中来统一基础性课程,区分好专业核心课程。统一基础性课程是为了防止学生专业面狭窄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通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避免该专业的学生出现“宽口径”和“零距离”的发展矛盾。

3.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高校课程制定者要设立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来不断的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模块,进而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类型。一般情况下,课程体系包括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型课程注重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考研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性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不可此消彼长,需要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总学习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分配理论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其他公共课程的压缩来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比重。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贯穿在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来调整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尽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教学成果中。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考虑本校实际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增强,最终朝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邱洁;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余万,陈从平,徐翔,赵美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改教法;2014(2).

[3]衣秋杰,杨前明,孔祥强,李志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立体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会议;2006(4).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4篇

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结语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5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服务于能源动力产业。

本专业涉及的学科及产业方向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方向、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方向等。

本专业着重培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能够在常规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装置、制冷与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

(来源:文章屋网 )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6篇

【关键词】课程细化 技能提高 工作室制度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动画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冲击与洗礼,大量的动画公司面临转型。但是,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与淘汰,相信不久,动画专业会逐步走上正轨。正是在这样的大的市场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

一、动画教育现状分析以及出现的问题

动画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通过对教学结果的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不能直接上手做项目;第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

动画专业是所有艺术类专业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颇高的专业,这也为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讲究的是体系,要兼顾素质教育。按理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力与素质兼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入校之初是零基础,在入校之后,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问题不是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不能完全是专业课程,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础课程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动画专业较难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每一届毕业生中,专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只占到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个数据中,有10%的学生在进校初期基础就比较扎实,还有10%的学生是在学校学习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的。

由此可以看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规范,又要解决专业教学与市场脱节的困境,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坦白讲,要完全解决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只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多方兼顾,尽力做到与市场接轨。

二、科学规范课程设置,努力与市场对接

课程设置的过程是市场调研与学校实际相互结合的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将课程进行市场化。

(一)结合市场需求,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应用型计算机课程,加大就业渠道

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可以对新的专业方向进行有力尝试,如游戏专业、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都是目前的热门专业。

下面,笔者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方向的课程(*号为主要课程)(表1):

课程积极与市场衔接只是基础,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市场进行对接,利用真正的项目来补充教学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省知名动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校企合作在线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中,企业将其制作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录制,形成了数字艺术绘画的教学资源体系。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将该资源体系植入到教学中,既有基础的教学资源,又有专业提升的资源,每个学生都能从这套资源体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多元化设置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带有盲目性,他们对本专业将来到底是做什么工作并不了解。进入职业学校,通过一年的专业介绍之后,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于是,设置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

细化专业方向,将可以解决学生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以往由于学生众多,无法实行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专业细化之后,由于每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并不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就变得可能,并且,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不形成恶性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此外,细化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其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设置,只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走向,考虑学生会做什么,却没有想到学生应该做好什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会做动画,但是并不专业,依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动画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视基础能力的提高,不同点在于动画专业更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以及对某一个领域的精通。因此,这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提高了。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上。不但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个专业方向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点,达到专门化的培养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手绘能力很好,但是通过课程培养,往往还是产生不了好的作品。而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如果这个学生选择插画方向,就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将这个方向所有的课程都学习完整,并加上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是非常迅速的。

(二)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多招聘与市场热点相符合的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与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虽然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但是在专业结构上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而独挡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能够讨论动画专业的专业方向还能有哪些拓展和延伸。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方向上还可以往游戏美工、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这些专业方向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岗位方向。

(三)在课程设置中,偏向于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这也是市场对动画专业人才最根本的要求

根据教师结构,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一教学制。根据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将专业方向进行重新整合和细化,在不改变原有课时总数的前提下,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化。例如,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原来是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两大方向的课程设置,后来经过细分,变成三个方向:游戏美工与交互设计(UI交互设计,游戏场景制作)、手绘与Flash制作(卡通漫画、插画、Flas)、数字影像制作(影视后期制作、3D动画制作)。这样,在专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细化之后的专业方向,每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总数相应减少,这将会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技能提高具有练习重复性的特点,一项技能只有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下才能有所提高。现在的培养模式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全要学习,学生不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精通,甚至会耽误其专业特长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增加整体综合素质,在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以某几门课为主干课程,是学生必须重点学习的,然后增加一些辅助课程,动画专业的通识课程统一上大课。学生在提前完成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之后,可以调换专业方向,以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从教学效果上来讲,明显好于分层教学。

此外,学校应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在不额外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在总课时和学生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每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使资源可以获得最大利用。

(四)建立市场化的工作室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补充

应该建立专业工作室,并将工作室制度与实际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结合。工作室必须是与市场对接的,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也可以是优秀教师自己创立,向优秀学生开放。在工作室中所承接的项目,必须是市场中的项目。这样,将普通课程设置与工作室课程设置相结合,就可以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是建立市场化工作室制度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不只是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制作,而是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优质的项目资源和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室。同时,科学设置工作室的教学体系,将课程与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的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建工作室。

结语

职业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只有超越传统,才能够高效率的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够真正被市场接纳。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认清市场形势,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又要从细处着手,细分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创设与市场对接密切的校企合作制度,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动画人才为市场所用,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1]钟远波.中国动画产业与高校动画教育[J].美术大观,2006(5).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7篇

关键词:行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33-04

一、研究的意义

《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调查显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人均月收入居前50名之列,而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工资多徘徊在2500~3000元之间。专业兴衰和行业发展犹如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之亦能覆之。

1.专业存亡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2013年就业率前50名均为应用型专业,生存困难的专业具有如下共性:一是行业趋于饱和,如语文教育、法学、数理化等基础研究学科;二是就业面窄,容纳力有限,如影视动画、新闻采编与制作音乐表演;三是过于宽泛,发展前景不明朗,如投资与理财、社会学;四是缺乏竞争实力,如临床医学告急,学制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低是其命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果能够积极转变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贴近市场需求,在课程建设上扎根于岗位需求,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2.行业发展可以带动专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享誉度,给专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校企结合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受学制限制、课程体系凌乱、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低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亟需与本科区别开来,做到“独、优、强”。

3.专业发展能动地促进行业发展

典型如电商、服装、电脑设计等专业。当下,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和发展趋势,其必将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用人模式。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去在技术方面无法和本科抗衡,今后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行业的整体发展相生相携。

二、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随我国经济形势发展整体呈蓬勃态势,显现出崭新的特点和需求:

1.中小企业成就业主渠道,就业市场广阔

首先,大型企业规范运作已成体系,用人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高职学生很难达到入职门槛。而数量占到七成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用人需求激增,成为接纳毕业生的重要场所。

其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十年,国际金融业都将投资目标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逢遇发展良机,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升级直接带动了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视。

第三,中小企业主认识转变,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之前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等同于“人事管理”,往往由管理者兼办或临时就具体问题交他人办理,或由其他岗位行政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和独立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及价值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行业内部分工呈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状态

2015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证模块将一分为六,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90后员工的强势挺进,劳动关系出现新的特征,以往简单粗放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引领新型的管理方向:管理人转向发展人服务人。

3.行业发展更重视“市场化”

鉴于许多企业倾向于将培训、社保等较集中的模块整体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将灵活地提供咨询、承揽等业务。

4.行业技能倾向于信息化、智能化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人力资管理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升级转型、人才开发投入高而效率低、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等困境,e化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理念的有效落地。

5.专业技能倡导质素多元

除了要求专业技能精深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与市场营销技能、公共管理、法务、文秘、财会等临界学科混搭。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

1.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呈递增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高职院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并不乐观:

(1)从教学观念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理念与方法严重滞后,技能与理论课分配比例不合理,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2) 从课程设置看,由于缺乏核心的专业指导思想,导致所设课程各自为政,缺乏关联性,难以整合形成整体。没有为高职量身定做的专门教材,和本科教材同质化程度严重,即使教材打着高职的旗子,也片面追求知识覆盖的全面性、广泛性,而忽视了针对性、技能性,未能突出教学重点的高职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市场需求,不能与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3)从师资结构看,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资格认定制度、培训制度,职称评聘机制不科学,这些缺失都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4) 教学方法落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以过时的案例诠释原理,缺少鲜活的企业案例和仿真实训。

(5) 从教学设施看,教学设备简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近空白,不能形成以“专业”为核心的实体,向外发展服务社会,形成专业与产业一体化链条,体现高职优势与价值。

(6)从育人效果看,学生职业能力实用性差、缺乏实习实践机会和工学结合平台、就业路径狭窄,在就业市场缺乏专业竞争实力;湖南省七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12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对口就业率只有30%-40%。这反映出,企业普遍欢迎高职学生,但对其专业认同度较低。

2.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起步较晚,高职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大多借鉴本科院校的内容,未能形成“高职”特色.

(2)主观原因: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受利益驱动,在条件不成熟时匆忙上马,对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架构支持。

(3)现实因素:一方面,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尚处于实践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杆性的龙头专业及可资普遍借鉴的建设路径,可供借鉴的操作流程,未形成为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未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示范作用的实习实训基地及操作模式。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以呈零星状态,以介绍相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为主,往往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校企结合等角度为切入点,就人力资源专业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年建设的反思为主,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较其他较成熟的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显薄弱。

四、关于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立足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相融合,才能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以实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竞争力,优化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高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

(2)寻求政策支持。各地对发展职业教育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省财政每年拨1亿用于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善用政策。新近实施的211计划,虽然目前针对的是重点本科院校,但其指导方针是明确的。哪个专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哪个专业就能够赢得经济扶持。

(3)紧跟行业发展。行业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只有紧跟行业发展,才能扣准时代脉搏,贴合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陷入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窘境,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

(4)瞄准中小企业需求。未来十年,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世界金融界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投向中国中小企业,投向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只有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其需求,才能赢得生机和活力。

企业注重节约成本,重能力轻牌子、重招聘轻培训,很多企业趋向于将行政与一线生产、营销等岗位挂钩,采用工资双轨制和职责双向性的模式。

2.转变观念,创新育人平台

(1)深入领会协同创新理念,将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应该尝试开拓一条“双主体”合作模式,即企业与学校均为盈利主体,变实习为服务,通过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就业能力的成长、专业建设的成长。比如,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进行政策解析指导。对社保、劳动法等政策新动向进行传达阐释;与企业共建“互依联盟的”新型校企关系。进企业和引进企业人才结合,变被动寻求实习机会为主动服务企业,通过自身的工作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给企业实质的帮助。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就业能力增长、专业建设的成长。为企业服务解忧,为自己寻找合作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领域创新育人模式。

(2)创新校企结合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以深度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企业要求差异性大,难以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二是企业用工量小、岗位需求共性差,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难度大。应该积极寻找区域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为之定制合口味的“人才培养套餐”,涵盖人才输入、技术支持、政策解析、信息传达、社交平台介入等项目。

3.课程设置

将课程设置至于专业建设的背景下。专业建设与专业群建设同步进行,以能力为主线,以素养为辅线,课程设置应该涵盖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模块。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置工学结合课程,见表1。

4.师资建设

着力建设“教师工作室”,和专业群建设捆绑进行。

(1)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主线,集合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拆除系与系之间的藩篱,建立起以专家为维、专业为经的组织结构。

(2)建立以层级制为基本机构模式的教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专业和学科为配置标准,但也提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借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的做法(见表2)。

(3)在现有薪资制度下,积极探索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奖金激励制度,变僵化的条块分割薪酬模式为以实际贡献为指标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中来。创新工作方式,多方位开发教师成长路径,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教师工作室给教师注入活力,通过对教师的不断开发,使其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让教师随着教师工作室的不断成熟而实现专业成长。

5.教学效果评价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维一体的评价体系。

(1)按照工作量、企业反馈、学生评价、社会贡献等维度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工作量和年限、职称为指标的僵化的评价手段,将激励机制引入评价标准,调动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创新的热情。

(2)将教师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不再简单地以论文、专著等指标作为量化指标。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区经济的作用,将教师为单位及企业创造的实际贡献作为衡量指标。

(3)将学生的贡献与教师评价挂钩。

(4)采用追踪评价体系。不满足于将学生送毕业,应将毕业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贡献进行追踪奖惩。

(5)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专业师生与企业合作进行立项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或业务帮助,对企业棘手的员工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制定、工作分析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在实际研究中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师生的创新能力,并创造性地拓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平台,最大程度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成果的转化。

这一评价体系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灵活调整评价比值,利于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工作积极性,也间接促成了“工作室”成员“取长补短”的深度合作。

五、总结

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从社会发展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挥知识经济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提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根据时代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是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法宝。

参考文献:

[1]江梦.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朱春江,庄红蕾,颜静,段云鹏.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1).

[4]王月芳.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7).

[5]周涵.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外资,2013(8).

[6]黄宁.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1).

[7]黄宁.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现状调查[J].现代企业,2014(1).

[8]黄宁.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教师工作室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之关系[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2(11).

[9]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第8篇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开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和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是部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于2012年获批立项为省级专业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在已有2个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资源,构建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

2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新能源汽车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调试、性能检测和故障检修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新能源汽车部件总成及整车试制、新能源汽车的安装、调试、检测、质检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检修等岗位.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可以有机融合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大体系,构建依托“三个平台”、具有“一主线、多任务”特色的课程体系.

2.1搭建通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三个平台”

2.1.1通识课程

按照“社会型”所必需的社会素质和“职业型”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要求,来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和人文工具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一些必备的通用能力(如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文资料翻译能力等),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成长打好基础.

2.1.2职业能力课程

按照“职业型”的技能要求,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底盘技术等原有汽车电子专业相关汽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或重新开设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课程,如新能源汽车电器、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等课程,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的能力.

2.1.3职业拓展课程

按照培养“员工型”的素质要求,开设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电气CAD、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汽车营销、汽车保养实训、汽车综合故障检修实训等课程,结合新能源汽车生产维修工学交替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在新能源汽车岗位的适应能力,具备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2按照“一主线、多任务”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

这里的“一主线”指的是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修为主线,“多任务”指的是在进行充分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将岗位技能分解成多个学习任务.在实际课程设计中要根据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计划内容,然后开设相对应的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形成课程标准,保证完成各个任务的知识能力要求.“一主线、多任务”的教学模式必需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章节结构,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综合为任务、项目或案例,采用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完成学习任务并考核合格为学分计算单元,最终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人才培养.

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教学安排

课程教学以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总体目标,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并将日常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1整体教学进程安排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并将理论、实践、素质三大教育体系有机融合起来,搭建通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拓展三类平台,整体教学分为6个学期、4个教学时段,实行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的“准双元”培养模式:第1和2学期在校内汽车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开展“边教边学、学做一体”的一体化教学,进行岗位工作任务训练,并在每学期安排1周的企业生产现场见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通用专业技能;第3和4学期除进行校内专业课程学习外,还安排6周时间在合作企业工学交替实习,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安排具体实习时间,半工半学,灵活交替实施,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企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第5学期先安排校内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然后再安排6周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全程顶岗参与生产,使学生初步具备企业合格员工的素质;第6学期根据前期实践情况,对每位学生实行定岗毕业实习,并由学校和企业双元管理,直接与工作岗位对接,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3.2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学安排

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2个部分: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专业实践基地进行,由学校独立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学包括企业生产见习、工学交替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教学形式、管理模式和考核方式,企业实践教学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践项目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这种实践教学安排形式可以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训相结合、岗位见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专业教师评价与企业师傅评价相结合.

3.3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互渗透

课堂教学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夯实基础,强化实践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课堂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主,将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和培育理论思维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创新实践性人才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通过时政讲座、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术讲座、技能竞赛与培训、专业协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人文知识讲座(人文、企业文化)、文艺活动(舞蹈、歌唱、宿舍文化)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军训、体育比赛、心理健康讲座(指导)、运动会等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