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7 08:50:20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1篇

【关键词】观察;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0-0033-04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开展适宜性教育活动与个性化教育指导的必要前提,也是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的重要体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已成为一种集体诉求,但幼儿园教师对观察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均存在诸多困惑与欠缺。由此,本文从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的现实问题分析入手,讨论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进而尝试构建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发展的路径。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的现实问题

(一)对观察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

从只关注儿童的问题到发现儿童的优势,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观察视角正在逐步转向。但是,视角转向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对于观察价值的认识仍有待深化。例如,有的幼儿园教师为了撰写观察记录,对儿童的观察抱有投机心理――在简单观察全体儿童的活动后,迅速锁定可能有“精彩”发生的个别儿童进行深入观察,希望能发现自己所期待的行为,如果无法从该儿童身上发现“闪光点”,则立即更换观察对象。〔1〕这与专业观察所强调的“考察儿童正在进行的学习”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儿童的发展具有持续性、整体性,任何刻意捕捉片断的行为,都不利于对儿童发展的全面了解,更不利于对儿童行为背后教育价值的判断和教育契机的捕捉。因为观察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观察的起点与终点都应指向儿童的发展,如果违背了这一根本宗旨,观察的价值便荡然无存。

(二)观察内容仍需具体

“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儿童的哪些行为值得观察?”这是幼儿园教师自问与他问颇多的一个问题。有些教师在观察时只凭借自己的感觉或只依赖录像设备等,而不注意儿童行为发生的完整过程,即不对儿童的学习活动加以专注的考察,观察缺乏细节和关键信息。〔2〕例如,在观察儿童“叠叠高”游戏时,教师只关注了儿童搭建的结果、兴趣的持久度、失败后是如何处理的等,却忽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将两块积木的边缘对齐”“把小块积木放在大块积木左侧1/3处”以及“站起来对着叠好的宝塔用手和自己的头顶比了比高”等能反映儿童学习经验的细节。〔3〕这位教师的观察可以说只关注了儿童行为的表面信息,没有深入观察儿童行为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以及活动过程中儿童是否会出现偏差等。此外,有一些观察过于笼统、失之主观。例如,在观察过程中过多使用“真棒、真勇敢、真坚强、大胆思考”等形容词,缺乏对儿童有意义行为的客观描述,无法体现儿童在认知、情感、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导致观察缺乏深度。

(三)观察技能仍需提升

一般来说,观察之前,教师需要拟定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观察切入点,运用规范的记录方式;观察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所观察的内容或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技能的完整体现。但是,在实践中,教师的观察技能仍十分欠缺,常常表现为:不会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以及儿童行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不预先设计,没有把观察的目的、内容、过程等细化为一套明确、可操作的方案;不深入思考观察对象与观察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观察方法选择的不合理;对观察结果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自觉的主体性未被激活

观察是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教师专业自觉的主体性未被激活,没有真正体验到观察所带来的专业成长与乐趣,没有真正激发出观察的强烈动机;另一方面可能在于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欠缺以及理论知识准备的不足。

1.观察未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分析的突破口

无目的的观察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支持作用。以角色游戏为例,儿童摆弄道具及其利用道具进行命名、讲述与扮演,均蕴含有不同的发展意义,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应重点解读儿童行为的意义,分析儿童的已有经验,进而为其提供适宜的指导,但是,如果教师的观察没有针对性,在捕捉儿童行为的线索时出现了偏差,找不到理解和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切入点,那么教师的观察很可能成为缺乏内在动机的“观看”,进而导致教师观察积极性的受挫。

2.观察未能成为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与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的常规工作,观察应成为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与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但研究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未将观察视为加强理论学习与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这里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尚未理解观察应抓住儿童的领域核心经验,根据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二是教师未将观察与自身的专业成长建立起联系,未能将其视为自我学习与实践反思的素材。

(二)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欠缺与理论准备的不足

1.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的不够完善

从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来看,“虽然传统的‘三教六法’专业课程框架已被突破,但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并没有得到完全更新,教法类课程往往是按照一般的学科内容知识、儿童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以及一般的教学方法来组织的”。〔4〕从职后培养来看,“目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基本沿袭理论讲座、名师公开教学观摩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教师收获的无非是脱离教育现场和教育活动情境的、割裂的、片断式的知识或者纯粹的教学技能,往往缺乏变通性、反思性”。〔5〕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以各种概括化的定义、规则等理论为起点的,他们在职前职后的培养过程中没有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导致实践中应用观察的积极性不高。〔6〕

2.有关观察的研究方法及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中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极其缺乏观察儿童的方法和相关知识”,〔7〕如何将观察应用于幼教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对此深感困惑。近年来,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数量在增多,但由于其职前有关研究方法的课程训练“可能过度侧重学理而忽视实务,侧重教材教法而忽略观察与记录实务”,〔8〕导致他们在实践中进行观察时不能充分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以及动态复杂的教育情境进行个体考量与纵深拓展,观察技能十分欠缺。

3.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在观察儿童时,一些教师“知道儿童在干什么”,却“不知道儿童在学什么”,这反映出教师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欠缺。教师的观察应是有教育理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捕捉有关儿童发展关键信息的过程。例如,教师观察儿童的拍球行为时,要从儿童移步、抬腕、拍击等具体动作中看儿童手眼协调、身体动作协调和反应的灵敏性等发展情况。如果教师对幼儿健康领域的核心经验以及有关儿童发展知识等掌握不足,那么教师的观察就易偏向于对儿童拍球动作的空洞描述和浅表式经验解释,无法对儿童的行为作出专业分析,从而无从谈起对儿童的行为作出有效回应与指导。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的发展路径

(一)激发专业自觉

教师的专业成长依赖于教师的专业自觉。就观察而言,专业自觉可推动教师的自主学习,促使教师主动寻求观察契机,并对观察方法与解释理论等作深度的专业思考与反思,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观察能力。可见,只有激发专业自觉,教师才能不断“审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9〕“根据社会的期待,不断了解与教师角色相关的期望和规范”,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专业发展。

(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1.丰富专业知识积淀

教师对儿童的观察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头脑中就可能整合出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地图,所观察到的儿童行为都可能在这个知识地图上找到坐标。但是,知识地图层次的清晰度、范围的广阔度以及提取的准确度都有赖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反思。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深化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反思,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适当的教育行为;通过学习与反思的持续交互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深化,观察能力得以提高。

2.提升专业观察技能

(1)观察内容具体化

一般而言,准确界定要观察的行为是促使观察内容具体化的表现。首先,所界定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的。例如,“儿童的哭闹行为”是可观察的行为,但如果将“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作为观察内容,则较难观察,属于不可观察的行为。其次,可依据相关知识或经验,结合所观察行为的性质与特征,选择适当的维度,将需观察的行为分解成有意义的、可观察的更小的行为单位。〔10〕例如,要观察儿童“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性”,可将儿童手的精细动作分解为松开、抓紧、大把抓、捏、团、搓、拼插、拆分、有一定控制力度等具w的观察行为。

(2)观察方法适宜化

观察方法的选择,既有赖于教师对观察对象及观察内容等的具体分析,也有赖于教师对具体教育情境的反复思考。例如,在已预先确定观察儿童咬人行为的前提下,可将记录焦点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如要观察儿童咬人行为出现的频次,可采用时间取样法;要观察儿童咬人行为出现的原因,可采用事件取样法;要描述儿童的咬人行为,可采用轶事记录法;要观察儿童咬人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后果,可采用连续记录法等。

(三)增强专业意识

意识是引发行动的心理机制,教师的观察意识即教师观察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11〕观察意识是影响观察品质及其效果的内在机制之一。研究者认为,教师的观察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观念以及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决定了教师对观察对象与观察内容的选择、观察范围与观察程度的控制与调节。二是教师的职业敏感度。职业敏感度是一种长期专业积累所形成的直觉,职业敏感度可促使教师对专业信息形成主动的警觉状态,也就是说,当相关信息出现时,能快速察觉到。可以说,职业敏感度影响着教师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儿童行为信息中迅速抓住最关键、最核心的信息。三是教师的观察意识所发挥的积极能动作用。有理论指导的、经不断反思与改进的观察经验能内化为教师更加主动捕捉儿童行为信息的意识倾向,能促使教师形成更为有效的专业观察能力。

(四)注重日常反思

1.个体反思

对观察的反思是教师对观察对象、观察过程、观察方法、材料、信息等的深入思考,是对儿童行为有关的理念、知识、策略等的细致探讨。“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建立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个体的专业理念并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12〕没经过反思的观察是无法被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中的,它不仅影响教师自我学习的效能,而且可能造成思维的停滞不前。就个体对观察的反思而言,可以是叙事式的反思、批判式的反思、重构式的反思等。叙事式反思强调细节的捕捉,重视对关键细节作有理论依据的深刻诠释;批判式反思强调对自己观察理念、行为的解构、审视、质疑,勇于自我否定;重构式反思强调对观察的重新审视,实现再概念化或再观察,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重构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幼儿园教师可以观察案例的撰写、分析为载体,加强反思性实践训练,从而加深对观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集体反思

基于观察结果的集体反思是促进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集体观察反思可以依托园本研修进行。集体观察反思中的小组反思是对同一观察任务所进行的反思,综合反思是对小组反思的再反思。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教师可在对观察对象的描述、诠释、建构中,进一步形成问题意识,更有效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观察能力。

(五)强化园本研修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作出不断努力,也需要外部加以引领与示范。园本研修是帮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园本研修中,可以将教师关于观察的困惑定为专题研究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加以共同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把握观察的本质,突破观察瓶颈,实现专业观察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春晖.“精彩”去哪儿了〔J〕.学前教育,2015,(3):1.

〔2〕苏小玲,魏勇刚.教师需要完善认知加工系统〔N〕.中国教育报,2015-09-20.

〔3〕鲍钰清.学习故事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引入马赛克方法〔J〕.福建教育,2015,(3):14-16.

〔4〕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532(12):26-28.

〔5〕黄瑾.优化学前数学教育的思考:幼儿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PM-PCK)评估〔J〕.全球教育展望,2013,(7):73-77.

〔6〕柳阳辉.学科教学知识(PCK)对幼儿教师教育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73-75.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15.

〔8〕蔡春美,洪福财.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8.

〔9〕秦金亮.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自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内在功能价值解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559(9):1-5.

〔10〕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5.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2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伴随人一生的能力,要注重从小培养。在美术领域,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张空白崭新的画布,若不会观察便无物可画,又或者脑子里奇思异想却无从下笔,这些都是由于缺少对观察力的训练。比如小学生同时接触同样的事物,有的脑海留下了准确、丰富、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却留下零零散散的印象,这就需要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下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做到心中有物,才能笔下有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有培养小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扩大学生的观察视线等方法。

一、培养细致的观察习惯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很难将注意力持久的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因此不能对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这就需要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起小学生对观察的兴趣,比如,他们喜欢颜色鲜艳、活泼可爱的东西,可以引导他们去看翩翩飞舞的蝴蝶,忙着搬运食物的小蚂蚁等,让学生们留意@些小动物各自是什么形状的?色彩和花纹有什么特点?生活在怎样的环境?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细心、认真的观察习惯,久而久之,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素材,才有画可作。

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很多学生对画画无从下手,对事物进行观察时方法不当,走马观花似的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目的法、顺序法、回想法等。

1.目的法:在进行观察时,首先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带着目的去观察,就有了观察的范围和重点,这样才不会盲目,把注意力和观察力集中在所观察的事物上。比如在美术课堂教学《我心中的老师》,这是展现人物外貌特征的一节绘画课,首先需要提前给小学生布置观察的任务,比如你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发型,皮肤是怎样的,她爱好什么,平时喜欢穿颜色的衣服,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些同学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基础上,还有更多的发现,比如自己心目中的老师穿是怎样的鞋子,带着什么样的首饰,表情是什么样的等,学生得到的观察结果是细致具体的,因此画出心中的老师也是栩栩如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注意力就集中在有关的事物上,在心里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2.顺序法:在观察时不能一叶障目,首先对所观察物体有整体印象,接下来需要对局部细节逐渐进行观察,才能使画出的画层次分明。比如在画校园里的花时,很多学生都是照葫芦画瓢,画出的花没有线条感。在观察校园里的花时,要引导小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比如花的枝干粗细、叶子大小、花瓣形状等,并用手进行触摸,视觉结合感官,每个人观察的结果都不一样,所画的花也是形态各异,有的俏皮乖巧,有的婀娜多姿,充满了生命力。通过科学有序,有重点的观察,学生心有所思,对所观察事物胸有成竹,便能大胆作画,将自己所观察的物体层次分明的画出来。

3.回想法:所谓回想法是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闭目回想一下你所观察的细节,之后睁开眼重新观察,检查一下记忆中中有几方面和物体本身相符合的,又遗漏了哪些方面的。比如在以上对我心中的老师进行观察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自我检索,让观察更细致。

三、培养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往往导致在观察过程中难以做到细心和耐心,这种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观察效果和绘画水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一只小乌龟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只能说出硬壳、脖子伸缩等简单的特点,而有的学生则观察到乌龟的头是三角形的,眼睛黑亮,鼻孔很细小等细节。这需要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进行观察,在反复比较、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耐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扩大学生的观察视线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小学生走向户外,接近大自然,用画笔记录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里特征,能走出教室进行画画,是异常兴奋的,教师应针对这种心理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绘画的乐趣。把书本上、课堂中所学的绘画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景物相结合,用线条、色彩、构图把平凡景物中的美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增加对花草树木、湖光山色的观察能力。

五、记录观察所得结果,积累素材

绘画需要不断地积累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绘画笔记是一种很好的积累方法。比如在对植物进行观察时,提示学生对不同时段的植物生长特点通过绘画的方法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神奇地发现叶子抽出新绿的过程,小草发芽到茁壮成长,花骨朵到含苞待放再到最后光彩照人的生长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绘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性格,增强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六、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这门学科与观察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锻炼出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并通过所观察的结果总结积累知识,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绘画作品。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透过事物的现象观察本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今后学习成长的道路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符莉. 基于观察的高校美术形与色教学法的研究――以绘画写生教学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2):72-73.

[2]郑允超. 在美术教学中提高“视觉思维”能力[J]. 美术大观,2016,(05):153.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3篇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师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57-02

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对蒙台梭利这一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并不陌生,她在致力于儿童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为广大幼儿教师们带来了福音。在教师观方面,她的理念也颇具特色。她将教师称为“导师”,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在于“给予什么”,而是要“跟随幼儿”。在她的教育方案中,教师要具备多种角色,例如环境的提供者、教具的示范者、儿童行为的观察者、儿童身心发展的支持者、儿童内在秘密的研究者等。教师的工作在于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示范教具操作,在此基础之上正确地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特点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引导和帮助。因此,我们可基于蒙台梭利的教师观思想,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传统上,人们给教师确定的是一种知识权威的地位,强调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问的职能,是教师的辛勤与奉献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作为蒙台梭利教育观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的教师观,强调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以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探讨蒙台梭利的教师观,以期来指导当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1.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学会“被动观察”

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是教师应具有的必备的素质。她指出:“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幼儿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他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但教育科学的观察研究不同于一般科学,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富有情感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儿童,其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培养和发展个性,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自主的人”[1]23。在这里,观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例如儿童对材料感兴趣的持续时间等;第二,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精神状况,例如儿童情绪变化等。教师通过全面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后,为儿童提供适时、适量的启发与帮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将自己定位于一名“被动”的观察者,“被动”在这里的含义是对儿童的各种自由活动采取耐心地等待,跟随儿童,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干涉,阻止儿童正常的自由活动。这样,才能使儿童能够自动地将其内在需求显示出来。这种不加干涉的观察,强调幼儿行为的自由和自动。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活动和自我教育是儿童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幼儿教师应努力成为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1]211。

2.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学会“支持性引导”

虽然蒙台梭利认为在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活动中仅仅扮演被动观察者的角色,在此角色的基础上,她强调教师的引导者角色。这种角色不仅指教师采取支持性干预的方式为儿童提供适宜主动学习的环境,还指教师是引导、陪伴儿童在适宜环境中体验主动学习乐趣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支持性的干预,首先是为幼儿准备好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六岁之前的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于下意识中获得各种印象,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2]。她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儿童提供适宜身心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必须由了解儿童内在需要的教师来准备,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它包括适宜学习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此外,幼儿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表面的创设,更应考虑环境创设的质量。

教师的“支持性引导”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解释和示范、支持和帮助、禁止和纠正。强调教师应该掌握干预的时间和方式。显然,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儿童的精神得以解放,他们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儿童学得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学得更多、更活、更全面和更有用,儿童的能力受到了全面的锻炼[1]25。

3.幼儿心理的研究者:学会“探明秘密”

21世纪的到来,对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幼儿这一既具有幼稚性、未成熟性而同时又是幼儿积极主体性的受教育群体,幼儿教师应当具有不断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在关注儿童身体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发展,成为一名幼儿心理的研究者。

蒙台梭利认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学会观察,而且还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好的幼儿教师应当像科学家有对科学的渴望和执著的探索去认真研究儿童,去揭示儿童的内在秘密[1]122。幼儿教师的研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扎根于儿童中间,与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即观察研究,这种研究是通过对儿童自由活动的“被动”观察得到种种信息,来研究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的精神状态、儿童的内心,以及他们的各种欲望,各种表现等,进而探究儿童的“内在秘密”,使之在自主活动中健康成长。蒙台梭利还认为,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的形成时期,也是幼儿表现出特定的喜好倾向的敏感期,为了使儿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通过系统的研究自我,使自己内心做好准备,成为一名自我反思者,深切体察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敏感期,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二、蒙台梭利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1.提升专业素质,树立正确儿童观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蒙台梭利注重孩子发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提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转变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这一思想引发了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思考。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儿童观是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的核心,它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教育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3]。蒙台梭利独特的儿童观在于她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心灵胚胎、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和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敏感期。鉴于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蒙台梭利儿童观启示我们:幼儿教师应在尊重儿童本能与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的自我活动,给予儿童无限的爱和支持,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思想为幼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指出了方向。

2.关注情境性知识,引导幼儿学习

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应改为“指导员”,指导儿童心理活动与生理发展。然而,切实履行一名引导者的职责,并非易事,需要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其中教师专业知识是基础,是关键。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应当注重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其次发展教师对知识理解的转化和多元表征,最后培养教师对多元外部表征的合理选取能力。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应该掌握好适度干预的时机和方式,而教师干预的目标则是引导并支持儿童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以引导儿童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在于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实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众多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主要特征是教师控制、管理着幼儿,幼儿服从、依赖着教师,以师幼双方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倾斜性互动为主。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师作为引导者,还应当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蒙台梭利这一教师形象与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多尔提出的“平等中的首席”新型教师观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均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启发、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通过学与问,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学习的效果,从而在健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促进幼儿的独立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

3.实践观察研究,提升观察能力

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与观察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观察是研究的基础。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幼儿,每个幼儿由于受先天或后天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身心发展的差异,这些差异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加以发现。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十分强调教师在幼儿活动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她认为,教师的观察能力需要在幼教师资培训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加以训练。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深刻认识到观察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儿童的不同水平及差异,从而给予其发展所需的支持。第二,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实践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日益提高其观察能力。第三,由于不同教师对儿童观察的侧重点或角度不同,教师之间应互相沟通,全面了解儿童的身心状况,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教师通过不断地实践去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在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的同时,还能够发挥观察为教育服务的功用,最终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的研究力量正在不断地壮大,课题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学前教育的普及使得很多幼儿园教师成为了研究者,这说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蒸蒸日上,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模糊了一线教师的职业本身,导致一些缺少专门科研训练的教师去担负专门性研究工作,使得教师的职业角色混淆,职业压力过大乃至职业倦怠等消极结果。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使幼儿教师在专业素质上不断地提升,进而改变这种“力不从心”的局面。使幼儿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研究者这一角色[4]。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耿霞.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师角色思想及启示[J].内蒙古教育,2011,(4).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4篇

一、情感教育测评的意义和要求

(一)情感教育效果测评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小学德育目标的整体实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情感目标的测评与认知目标的测评一样,具有形成性、教育性和指导性作用。只有经常不断地开展情感教育目标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才能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和教师只重视道德认识的形成,忽视道德情感培育的现象;才能对教师的情感教育效果作出较为科学的判定,对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方面付出的辛勤劳动做出公正合理的肯定;才能督促教师认真实施情感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德育目标的整体实施。

2.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

在思品课教学中,广大教师已经普遍重视于道德认识的形成、理解、运用等,并把“是非判断法”、“事例分析法”、“故事说理法”等方法的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道德情感教育的领域里,同样可以通过“入情体验”、“情感测评”、“自我情感保健能力”等的培养和研究,来提高学生自我情感的评价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凭认知目标来评价学校的教学工作,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根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并以此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优劣等各种等级。那时,学校领导和教师很少有人认为,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态度或性格等等来评定学生,才具有合理性。事实上,处在情感目标某一端的学生,可能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惩罚;而处在另一端的学生,又可能博得教师的喜欢,得到各种奖励和荣誉。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也应如此,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让情感教育处于可有可无或名存实亡的地位,要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测评,来提高和强化人们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情感教育测评的基本要求

实施情感教育测评,其基本要求是:

1.测评的方法,不仅要科学、准确,而且更要易于接受和操作。测评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必须简捷、明快、反馈及时。

2.测评的过程应该具有导向性、调性、激励性和促进性等功能。

3.测评的结果,要把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数据的量化,又要有显示内涵的意义表述。

4.测评的素材要规范、标准,以确保测评的可比性。

二、情感教育效果测评的基本方法

就测评的方法与技巧来说,情感领域比认知领域还显得贫乏和幼稚。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个原则出发,下列一些方法可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情感教育效果测评中参鉴。

1.观察法

这种方法所采取的是对学生言行举止的直接观察。在较长时期内进行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观察,能减少对情感发展状况作出不正确推论的可能性。运用观察法,要求教师能够系统地记录要使用的观察资料,记录学生的可观察行为和其发生的特定环境,这样就能增强测评结果的可信性。这种方法适合于重点观察少数学生。

2.报告法

通过问卷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行为作自我报告。分隐名式报告和署名式报告两种。隐名式允许学生不论采用何种测量手段,都可以不署名。其好处是可以阻止一些学生试图取悦教师,或喜欢作出他们认为在社交活动中受欢迎的回答倾向。这种形式可以准确测出那些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署名式报告,是让学生在确信测量的结果是保密的,不受威胁的情况下署名,它可以准确辨认个别学生,掌握特殊情况。

3.会谈法

教师向学生询问精心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分个别会谈和群体会谈。个别性会谈,便于推心置腹,足膝谈心。群体性会谈,便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无论采用哪种会谈形式,教师都应注意察颜观色,掌握学生答话的神情、姿态,记录学生答话的内容。会谈式的测评最忌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对问题的歧义理解。前者,教师要费时多鼓励;后者,教师要费时多暗示、引导。

4.测验法

这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测评方式。分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两种。诊断性测验是教学前对学情的“诊断”(又称课前测试),它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已有道德情感的原状,便于把学生分置在最有益的情感教育序列中。形成性测验,是教学后对情感教育目标达到度的检查。采用测验法,关键是围绕情感教育目标编制一套能够准确测出学生情感发展水平的题目。情感水平测试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是非题(又称正误题)。它是要求学生对一个陈述句或问句作出对或错判断的测题。这类题目中往往隐含着情感行为或态度,或者以第一人称出现,或者以第三人称出现,要求学生对题中的行为、态度表个态,对,是不对,从而看出学生对类似问题的情感水平。

②选择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在所提供的几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测题为单项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在所提供的几个答案中选出几个正确答案的测题为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根据题干和选项组合的方式不同,选择题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a、肯定式选择题:从测题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b、否定式选择题:从测题中挑出错误的答案。

c、最佳式选择题:从测题中挑出最佳的答案。

选择题适用于各种性质和种种认识层次的材料,学生作答方便,选项越多(4-5个)猜测的机遇越小,所以,这种形式在情感教育测评中被广泛运用。

③情境题。针对情感教育目标,在测题中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观察学生阅读、体验这个情境时的表现,然后记载下来。记载这件事最好不让学生知道。这种测题,与前两种相比,测出的情感水平更具有可信性。但困难的是,教师无法逐课、逐人进行,有时还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配合。

三、观察情境测量法

(一)观察情境的设置

观察情境设置得越自然,越巧妙,学生的情感流露得越直接越具体。如果围绕着某种具体的道德情感内容,设置类型不同,层次有别的观察情境,来测量学生的道德情感,其结果会比那种只凭单一的,无层次性的观察情境测量来的结果真实可信得多。

1.从观察情境的特性分,有动态情境和静态情境。

所谓动态情境,是指以活动、操作为主体的情境。情境的参与者总以动态出现。观察者教师通过情境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测量其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动态情境的优点在于观察者容易观察和记载。设置动态情境要使参与者人人都有“动”的机会。

所谓静态情境,是指以观看、倾听为主体的情境。情境的参与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实际上是明“静”暗“动”,参与者的内心实际上充满着激烈地矛盾运动。因此,设置静态情境,一定要考虑,是否能够把参与者引进“静思”的意境。

2.从参与情境的成员分,有个体情境和群体情境。

个体情境,只有一人参与,具有独立性和排它性。由于不受外来干扰,参与者呈无拘无束状态,所以,情感流露得较自然、真实。设置个体情境,便于准确把握学生的特殊情况。

群体情境,参与情境的是一个群体,是某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设置这种情境最大的优越性在于:造成学生的心理平衡。在学生看来,教师的要求是对准我们大家的,不是针对我们少数几个人。设置群体情境准备工作要做充分,防止学生情感行为的“人云亦云”。

3.从设置情境的途径看,有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

直接情境,具有直接性,设置者将学生直接带进生活现实,让他们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从中观察学生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在教学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有参与活动、现场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

直接情境与间接情境相比,自然性较强,人为痕迹少。但往往受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观察情境不可能全部“直接化”,还有相当一部分要靠教师去设计、加工和创造,这样来的情境便为间接情境。设置间接情境要巧妙、自然,要独具匠心,还要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尽量减少“人为痕迹”,要让被试者感觉不到在被试,这样,他们的情感才会不受压抑,才不会出现为取悦测试者而作出违心的反应。

上述几种观察情境,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绝然分开的。它们互相交叉,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动态情境中有静态情境,静态情境中有动态情境,时而先动后静,时而先静后动;时而又动静结合。若干个体情境,可组成群体情境,群体情境中有个体情境。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也可互为凭借,相互转化。所以,设置观察情境时,一定要注意考虑其联系性,用联系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测量工作。

(二)在观察情境中,测量学生道德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在观察情境中测量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以下三个环节:检测、量化和分析。

1.检测:是整个测量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性环节。它包括立标、观察、记载等内容。

立标:就是确立道德情感测量的目标。测量哪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具有怎样的发展等级,怎样测量等工作,都需要在这个环节里考虑成熟。否则,下一步的“量化”工作将无法进行。确立目标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切切不能偏离标准、教材的航线。

观察:从特设的情境中,审视学生的种种表现:神态、表情、言语、动作……。观察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观察式。教师作为情境的参与者与学生一道活动、对话和操作,从中直接观察学生的情感行为;间接观察式,教师作为情境的旁观者,或远离或隐蔽,远观学生的情感行为。不论采用哪种观察方式,最好不让学生知道有“观察者”在“观察”他们。“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大量不同类型的观察,能减少对情感成果作出不正确推论的可能性”。

记载:对观察来的资料作详细的“原始”的记载。资料记载得多与寡、虚与实、真与伪,都与观察者观察时的细心、留神程度有关。观察者观察时,对观察的目标领悟得越准确,和在观察中越细心、越留神,得来的素材就越丰富。如果观察者事先不认真钻研和领会情感目标的内涵及外延,不学习和掌握学生情感表现的特点和规律,就会对某些很有价值的情感表现状态,如皱眉、叹气等,观而不察,察而不记。记载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可观察行为,而且还包括产生这种行为的特定环境。记载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表格式记载,把观察到的有关内容,填写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以示学生情感的发展变化状态;二是描述式记载,用语言文字直接勾勒学生的情感行为;三是表格式+描述式记载。不论采用哪种形式,其内容都应具有“原始性”,尽可能不加或少加主观色彩的词句。

2.量化:对学生情感行为的数量化。

对学生道德情感的量化,教师要首先主观规定学生道德情感的不同等级,并指派相应的数字。这是整个测量工作中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不稳定性,既抽象又易变,所以很难制定和使用情感等级。但是,只有我们深入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搜集资料,全面掌握学生道德情感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表现特点,就能够确立较为准确的量化法则。有了准确的量化法则,就能得到正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3.分析:对量化结果的定性与归因。

分析这个环节是很复杂的,也是很具体的。因为影响、制约着学生道德情感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所以,分析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各个年龄段产生、发展、变化的特点,把握准学生情感产生的现场环境,还要把握准测题及测法的可信度。

四、情感教育效果测评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与理论水平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等文献,从理性上明确实施情感教育测评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彻底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同时还必须认真学习一些有关情感目标分类学,情感教育评价、情感教育论等理论书籍,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

2.熟练掌握情感目标参照表和情感教育测评的几种主要方法和操作程序

情感目标参照表,是情感教育达成和编拟测评试题的主要依据,而测评方法与操作程序,又是测评过程有机、有序、有效实施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测评过程实施程序大致如下:

附图{图}

3.不断总结,开拓进取

实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测评,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长期进行。

[1]《教育评价》,布卢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2]《教育测量》,王孝玲,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5篇

一、模仿式学习是最常用、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式

“模仿式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获得语言表达、动作及社会的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同时,模仿法是最实用的方法,它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和图形转变成直观、形象的姿体语言,学生可根据教师展现出来的姿体语言和动作示范进行模仿或仿效,通过模仿去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细节,从中体会动作含义和文化内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仿式学习是最常用、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式。

二、提高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教学,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上课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并吸引其注意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有兴趣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和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教学中师生语言的互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佳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师生之间的对口令方式,通常采用教师问学生答,例如在练习立正动作时,师说:脚跟并排,生答:脚尖分,师:收腹挺胸,生:向前看。在整队过程中,为了做到快静齐,采用这样的师生对话,师:快快快,谁最快?生:快快快,我最快!通过师生间的互答式提问,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起到了规范学生动作的作用。也可以创设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以童话故事或小游戏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模仿的兴趣。

三、观察和模仿紧密相连

体育是一门体力与脑力结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特征,对事物的了解不清晰,容易兴奋,欠稳定,观察事物的存在就具有不客观性。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低年级学生观察时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走马观花,观察不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还有的眼光狭窄,观察不全面等各个原因使他们观察事物不精细。例如在跳绳训练时,摇绳和前脚掌的配合是练习短绳的关键。在我示范后让学生练习时,很多学生会发生这样一个错误,当绳子还没有碰到地面时,脚掌已经抬起起来,导致失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作要精细,摇绳和前脚掌是怎样配合的。当绳子快要接触地面时,前脚掌应该是跳起来了。学生了解到了跳短绳是通过手和脚的协调配合完成的。由此可见,有些体育技能观察的时候要求学生细致,不能忽略小细节。

四、模仿的层次性

1、教师的讲解。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师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师范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如武术操,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

3、学生的模仿。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足、脑并用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运动力量、协调性等素质。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6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科学能力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打破旧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体制,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及文化素质的质量水平。生物学素质包括与之相关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诸方面,其中生物学的科学素质,是生物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下面我就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谈谈认识。

1.加强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心理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是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科学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科学态度对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对生命科学热情关注,是生物学学习和实践的动力;高度的责任感,是掌握生物知识、技能及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保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生物研究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以下几条途径:①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及生命规律的揭示过程感染和教育学生。②通过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前景以激励学生。③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④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科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和假设论证等。在教材内容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很多,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过程等,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把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进课堂。实验教学是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此,教师在实验方法、手段上应作大胆的尝试,把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课前由教师说明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及作用,然后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学习设计、尝试分析中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此外,课外活动也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

3.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知识的传授与素质教育不是互不相容的,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及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生物知识是构成学生生物学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基础,在生物学素质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地位。当然,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知识传授过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业的布置及考核等诸环节中均应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只求分数、满堂灌、题海战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加强应用能力的训练,使知识教学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了渗透原理后,学生就会明白农作物合理施肥的科学道理;在学习了遗传和变异后,学生就懂得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和科学依据。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才能真正学懂、学会知识,而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

4.加强科学能力的培养

生物科学能力是指人们在观察生物、研究生物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科学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应侧重以下四个方面。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通过观察活动认识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的知觉活动,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生物学中可供观察的材料很多,包括标本、模型、图表、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等。教师在组织生物教学、生物实验等活动时,应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培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能力是学生生物学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生物学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假设、推理、分析等能力,所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导学生做实验,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地操作、使用实验器材,尝试由实验现象导出结论,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前人的经典实验,如米勒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在现行的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课外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这些活动,并要求学生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其中分析、概括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而分析和概括能力又是思维能力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如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通过系列对比实验,让学生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和产物,进而构建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体系。

(4)自学能力。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学习,知识日新月异,21世纪更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事实证明,一个人一生所用的知识,只有一部分来自于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而大量的知识来自平时和职后的自学。“会学”的内涵就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师通过明确预习要求、布置预习思考题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应用这些新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64-01

体育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级学科,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其在实施中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下一代人的健康;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和主体价值体现。它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是我们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根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小学生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也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亿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体育课堂研究,从课堂要效益非常重要。作为主要教育平台――体育课,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达到体育课堂之目的呢?笔者体会如下:

一、依托教材插图,指导学生看懂插图含义

在小学体育教材中有许多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插图,如动作分解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等,对这些插图虽然很感兴趣,但不知如何正确地去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怎样去看懂插图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在看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边看边模仿,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会示范动作

示范就是要把事物摆出或者指出来让看的人知道"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示范教学法就是体育教师以自身或示范学生以具体的技术动作示范,使学生能明确了解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形象、动作结构、动作轨迹、动作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规范的动作示范要严格按照动作技术的规格来完成,要保证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动作要求要美观,在正确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动作示范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正确地观察动作示范,是学习技术动作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知道看热闹,至于怎么看却不太清楚,所以教师在示范前要讲清楚观察的内容和步骤。首先,要确定观察目标,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提出观察的要求,明确观察的目的。其次,要指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重点,明确观察的重点是放在全面观察上,还是部分和个别观察上。如果重点观察完整动作示范就应当按动作顺序,把完整动作划分为几个技术环节,逐一进行观察。如跳远大致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各个技术环节的相互连接上。如果观察重点确定为动作的某一技术环节,那么对这一技术环节的动作要点必须明确,才便于发现问题。如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应重点引导看教师的"蹬、转、送、推、拨"这几个动作要点。再次,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观察点。观察点就是观察者的立足点,观察点是由学生观察的目的和场地、器材及动作的特点所决定的。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正面、侧面、背面,并要确定合适的距离,如前滚翻、后滚翻等移动距离较短的动作,除根据动作特点选择侧面观察点外,观察的距离应距教师示范位置近些。

三、结合学情,指导学生掌握纠错方法

技术动作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小学生更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指导学生掌握纠错的方法很重要。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后,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从根源着手,由内及外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积极寻找和运用辅助手段,通过辅助练习逐步纠正错误动作。如教学投掷垒球时,学生掷出的角度很低,在练习中可以投掷前上方设置高2-3米的横绳,要求学生掷出的球必须越过横绳,通过练习逐步纠正出手低的毛病。再次,通过诱导性练习的方法,如教学前滚翻时,对滚翻时两腿并不紧的学生,可在两腿间夹一张纸片进行练习;诱导学生滚翻时必须双腿并紧。最后,运用正误动作对比的方法。在教学中请掌握动作正确与错误的学生进行示范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手段感受动作的要领,明确动作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按照教学安排,指导学生学练

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安排掌握动作水平不同的学生。

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力求学生能找到自己与同伴的错误动作,还能自我纠正错误动作以及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动作。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对错误动作提出质疑,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这样可以给学生挽回面子,帮助学生对体育形成良好的认识,并为教师提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程度的信息。学生能通过讨论、争论、评议和质疑等过程,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不断地发现错误与改正错误。例如:在游泳学习中,在陆地上仔细观察水中同伴的错误动作,告诉同伴并帮助同伴纠错,这样起到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属于共性的错误,教师应采用集体纠正的方法,以节约学生的练习时间和教师纠正错误的时间。属于个别的、特殊的错误,教师应采用单个、逐一纠正的方法,以节约学生练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动作,适时地纠错。面对几个错误动作同时出现时,为防止学生无所适从,要一个一个地去纠正。

五、针对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反过来应用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巩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所教知识向生活靠拢,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体育,指导学生用掌握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中蹲踞式跳远后,教师可接着安排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设置障碍,让学生从上面跨过、跳过,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一个由简到繁、由易至难、由表及里渐进过程的学法,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它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观察法第8篇

新课标的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中数学课程总目标指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心理学指出,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它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事实上,观察必须根据观察得到的现象或特征随时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通过观察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触觉。离开观察能力的有力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不能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那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直正实现。

再者,新课程的性质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同时,数学活动中的观察并不狭义地指直观的考察,需要眼、脑并用,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观的形象。因此,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未来的备需。

最后,素质教育有效学习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没有观察对课程内容的细心触摸,后面的活动不好开展。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的有效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学生的观察能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没有观察习惯,毫无观察能力的学生,怎么能够发现图形之间、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惟其如此,学生数学学习的低质量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之一。教师在课程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融合观察的理念,切实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课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有效激发观察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识美诱趣。学生对美好具有天然的爱意向往。数学具有内在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洁、均衡、对称、奇妙等方面。数学图形所表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意识所表现的奇妙美的方方面面,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更直观更完美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妙用生趣。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数学问题,发现题型的内在特征,用巧妙的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奇思妙想搞定数学问题,更能持久的激发产生稳定的兴趣。比如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等巧解运算题,乃至相似形方面的有关问题。几何证明题,只要认真观察,,细心思考,就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把问题解决了,学生心中油然产生成就感,自然就形成了兴趣,对事物的观察就更有热情了。

成功导趣。学生自己观察获得的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欲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的内容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复杂的图形和函数图象动态化,便于更有效的观察和猜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建立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有意创设过程形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主动性。

第二、有效培育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有些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的基本素养,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上还需进一步融洽观察的能力和理会数学的特点,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好合理的顺序,并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进而由简单看复杂,再由复杂找简单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习惯,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比如,在几何的起始活动中,对观察材料:已知如图A,B,C,D,E,F是直线上的六点,图中共有几条线简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结合信息技术引起观察兴趣,得出观察结论后,再创设问题情境: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分别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各有几条?2.上面总条数为什么可能和图中总条数不同?3.你的观察顺序与正确的观察顺序有何不同?借此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要引导学生领会观察的循进性,养成耐心观察、细致观察的有效习惯。要有意提示内在规律,需要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既需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点,还需观察内在的、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数学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内在关系。如在全等三角形的课程活动中,例如图,在ABC中,AB=AC, p是BC上任意一点,PEAB于E, D PFAC于F,CDAB于D,求证CD=PE+PF。借助信息技术的动态画面,教师应启发学生按面积之和与大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数量关系的角度观察思考,另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多角度进行有效观察,巧妙寻求突破口,探索一题多解,以求训练有效的观察思维理念和习惯。

再者,要引导学生理会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分割合并观察,一般特殊辨证观察,对比观察等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观察平台,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领会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有效的观察计划和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比如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在复杂的图形中观察需要的简单图形,在图形中观察异同点等,经过不断有效地训练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式方法。

第三、有效培育良好的观察品质

教育心理学认为,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新型智力发展的基石。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培育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

其一,有效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的取舍不能有效的把握,缺乏目的性。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解决问题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有效进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有效观察数学材料时,真正领会哪些该取哪些该舍,搞准目的。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增加观察活动的内在动力。

其二,有效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心理学中,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数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引导者要充分利用各方条件有效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合理的程序,深入全面观察材料。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师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师生要反思原因,加以补救完善,逐渐形成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其三,有效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技巧手段,乃至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真正把握对象的精确性。

其四,有效培养观察的深刻性

有效深刻观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刻把握事物,产生思维的火花。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有效发掘,通过有效观察能力的训练培养,且在数学课程的四个内容方面,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必须要逐步养成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为数学活动和其他动手实践活动融入观察的有效深刻的内含。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数学课程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有效观察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有效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课程更有效地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