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投资估值的方法

投资估值的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2:22

投资估值的方法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1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项目; 净现值; 价值评估

风险投资项目是指蕴含较大风险,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高额收益或对投资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风险投资是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将资本投资于具有高成长价值的固定资产项目或创业公司,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项目营运,而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许多企业的风险投资项目经营实践表明,风险投资项目是推动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另一方面,风险投资项目因为其内在的风险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投资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风险投资项目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可能成为导致企业经营发展失败的原因。

风险投资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问题,正确的投资决策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投资项目的价值准确评估。二是对投资项目风险准确识别并加以测量。投资决策就是在收益和风险这一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中寻求均衡。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是在充分考虑各种风险的作用下,对投资项目收益与投资额的测算与比较,也就是对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关键问题。

一、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高收益、高风险性。正是由于高风险的存在,风险投资家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筛选,以尽可能承担较小风险。风险投资项目价值的评估关键在于对投资项目收益与风险的评估。目前,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一般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定性方法主要以因素分析法为主,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各种因素与投资项目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而筛选出一些主要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应方法对各指标赋于不同的权数,对各指标进行打分测评进行的投资决策。因素分析方法并不能对投资项目实际价值进行计算,仅是一种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方法,并未真正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定量的分析方法主要以净现值法(NPV)为主要方法,净现值法是根据投资项目从建设到终结的各时间期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来计算现值,从而对整个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净现值法是一种最为传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定量方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将风险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仅适用于处于成熟阶段、现金流量稳定并可准确预测的风险企业,适用范围较小。净现值法是一种静态投资评估方法,局限性明显。

无论是定性分析的因素分析法,还是定量分析的净现值法,从实践来看,现有投资项目评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弃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而把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转化为一种决策方法运用。二是在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注重投资成本而忽略了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定量计算。三是在对投资项目收益计算时,以一种静态的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在风险情况下,其收益的变化。尽管如此,净现值(NPV)法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理论的经典方法。净现值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没有考虑投资项目本身所具有的选择权价值。实物期权评价法弥补了这一缺点,实物期权评价法是在考虑投资项目各阶段所具有各种选择权价值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价值进行评估的一种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按照实物期权方法,投资项目价值为NPV与选择权价值之和。与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相比较,实物期权的思想方法不是集中于对单一的现金流预测,而是把分析集中在项目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问题上,即现金流的所有可能变化范围,用概率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项目未来现金流的概率分布状况。实物期权是一种考虑投资项目柔性经营策略的动态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方法,但实物期权的方法过于复杂,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这是因为:第一,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对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时,很难识别投资项目具有的所有期权;第二,对各种选择权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如果不考虑投资项目的柔性经营策略价值,净现值法(NPV)是目前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最为理想的方法,优于其它评估方法。但净现值法没有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以静态的观点对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价。如果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对净现值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那么,利用修正的净现值法进行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将更为准确与符合实际。目前,利用净现值修正模型进行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净现值法的调整方法分析

净现值法(NPV)是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主要方法。所谓净现值法是指将投资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各个期间的净现金流,按一定的投资报酬率(折现率)进行折算,在投资项目起始点的现金流的折现累计值,并把折现累计值与项目初始投资额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项目从起始点到终结点的现金流,并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表达公式为:

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CFt:资产在t时刻产生的净现金流;

r:折现率,通常为项目的无风险折现率;

CF0:项目初始投资额。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2篇

1.1选题背景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的基金针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增资或股权受让的方式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常而言,私募股权投资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附带考虑了该笔投资未来的退出方式,即通过投资企业上市,并购或企业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通过股份转让时价值增值的部分而获利。根据不同的被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划分,私募股权投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专注于企业初创期进行投资的创业风险投资,专注于企业成长中早期的进行投资的成长资本,专注于企业并购交易进行投资的并购资本,专注于IPO前成熟企业进行投资的Pre-IPO投资以及针对上市公司增发股权进行投资的上市后私募投资等等。

1.1.1股权投资行业过去十年间在中国快速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股权投资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逐步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已经由一个以外资机构为主导,十来家市场参与者,规模不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小众行业发展成为了一个近万个活跃市场参与主体,控制了数万亿人民币投资额度的庞大产业。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的股权投资机构主要以针对处于中早期的非上市企业投资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针对处于成熟期非上市企业投资的Pre-IPO私募股权基金为主。

自2006年以来,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中异常活跃,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06年,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中,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大致在500家左右。当年39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0亿美元,同期投资总额不到18亿美元;同年,40支Pre-IPO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42亿美元,同期投资总额不到130亿美元。在五年后的2011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由6000多家主体参与,年募资总金额超过670亿美元,年投资总金额超过420亿美元的大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在短短的五年内增长了三四倍。

1.1.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股权投资企业投资项目回报率下降

伴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买方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传统的粗放式的经营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举例来说,2012年5月,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九鼎投资早前投资的项目中盛资源(0.2623.HK)赴港上市,据常理而言股权投资机构在项目成功推出后应能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然而,九鼎投资在该项目中最终仅取得取得-0.22倍、亏损近300万美元的账面回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九鼎投资投资前对中盛资源股权价格评估过高;无独有偶,2012年1月10日,上海秉原安股权投资发展中心和北京华云股权投资中心在2010年底所投资的温州宏丰成功登陆深圳交易所创业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传统金融学股权估值理论入手,结合一个国内市场上具体的股权价值评估案例,综合讨论了不同的股权估值模型之间的区别以及他们各自的适用性。基于本文的结论,我们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金融从业者在现实中操作股权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1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企业资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首先,市场价值方面,主要是用来体现企业未来收益的多少。例如:股票的现时市值、兼并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等价格等。账面价值主要用来反映历史成本,主要是指即企业资产负债图表上真实反映的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在现实评估实例中,由于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大多情况下,账面价值是无法真正真实反映企业的未来收益。

2.1.1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简介及理论

  进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企业股权价值评估已经趋于成熟。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评估是建立以企业所属大部分资产可以通过合理评估得出具体价值的基础上的进行的。因此,基于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存在差异的各种类型的资产,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价值评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实体资产和金通资产。以此假设为评估前提,在现实商业行为中,价值评估百家争鸣,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各具特色的评估模型。这些评估模型,依照本质差别,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折现现金流量法,也被称做DCF法。这一方法主要是以企业未来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为依据来对一项资产或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第二,相对比较法。这类方法首先应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市场上存在可量化价值的可比较资产。通过比较不同资产之间的现金流量和账面价值以及销售收入等财务等相关指标变量,参考可比较资产的实时市场价值。第三,期权定价法,该方法主要对具有期权特性的资产通过期权定价模进行价值评估。

企业估价理论的思想源于20世纪初艾尔文费雪的资本价值论。1906年,费雪发表出版着作《资本与收人的性质》,系统完整的论述了资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价值的源泉问题,为现代企业估价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次年,费雪在他的另一部专着《利息率:本质、决定及其与经济现象的关系》一书中,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利息率的本质以及决定利息率的相关因素,并且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相关关系,因此,一套完整并且很系统的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应运而生。费雪提出并且丰富发展的净现值法到目前为止仍是为大众所公认的最优秀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在之后的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费雪的资本预算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推广。但是,在这段时间的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估价理论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在于费雪的资本价值评估思想在现实实践中很难得到应用。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初,艾爱尔文费雪提出了资本价值论,源于这一思想,企业价值评估应用而生。继而《资本与收入的性质》等着作的相继发表以后,资本价值评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资本价值评估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费雪提出的相关理论广为流传,但是由于这种思想与现实实践脱节,没有能够很好的促使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快速发展。1958年,想有盛誉的理财学家莫迪格来尼和米勒发表了相关文章,着重研究了融资决策、投资策略与企业价值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把不确定性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相关系当中,准确论证了企业价值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应运而生。随后,两位学者在他们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MM定理,并且全面深刻的探究了这一定理的适用性。他们的相关工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折现率的相关理论与应 用在理论界对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其中,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充分揭示了金融风险与收益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的促进了人们对企业资本化率的精确估算,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原本粗糖的现金流贴现法(DCF),促使此方法得

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成为当今流行的主流评估方法。1974年,梅耶斯教授提出的调整现值法(APV),对比于DCF法是一个进步,拥有更加好的应用,但是该方法比较繁琐和复杂,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1987年,特里乔斯基和马森对DCF方法进行改良,得到了DFC动态方法(DDCF),该方法相比较DCF法更加实用高效,但是该方法的执行需要相当的专业技巧,故而此方法在股权价值评估理论个实践中应用较少。1991年,斯特提出了经济附加值的概念,这种新方法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研究操作基础,在欧美等国家收到广泛关注与发展,但是由于该方法本身不具备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被大众认同的操作方法,从而该方法的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至今,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在美国至少有种官方推荐的评估法。这些受到推荐的方法可以细分为三种基本方法,分别为加合法、比较法和现金流贴现法。以这三种方法为基础可以演变出其他多种价值评估方法。首先,加合法指的是加和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到企业整体的价值体系之内,该方法釆用了相对比较客观的价值类型,但是由于该方法缺少前瞻性,不能够准确的把握一个可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合效应。因此这个方法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该方法仅仅适用于清算企业的价值评估。

3西安博深股权投资项目信息介绍......15

3.1企业基本背景......15

3.2企业经营现状分析与评估......35

3.3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现状与问题........37

4企业股权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分析......39

4.1企业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模型介绍及设计思路........39

4.2基于DCF法对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39

4.3基于横向比较法对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50

5西安博深股权投资价值的调整........53

5.1西安博深股权投资方案设计.......53

5.2投资收益预测.......53

第6章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法实施流程与风控

6.1实施流程

我们计划采用的企业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模型将以横向比较法为主,并参考DCF估值模型的评估结果,结合对企业经营团队状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进行调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前期的尽职调查中,针对企业经营现状,企业历史沿革,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并形成对未来行业发展及未来企业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

第二步,基于尽职调查结果以及目前获知的行业资料和企业资料,针对企业未来3年(2012-2014)的经营情况做出预测;

第三步,基于对企业经营情况的预测结果,使用DCF估值模型基于未来3年(2012-2014)公司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来评估企业目前的股权价值;

第四步,基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测结果,基于3年(2012-2014)后公司的经营情况,使用横向比较法来评估企业届时的股权价值。之后,在以我司风险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率(50%)进行贴现,得出当前公司股权的评估价值;

第五步,比较公司股权价值在使用DCF模型评估结果与使用横向比较法评估时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依据前期尽职调查过程中对企业合规经营,潜在法律风险,经营团队能力,经营团队稳定性等非量化指标的判断,对计算出的公司股权价值进行修正。

最后,在得到修正后的企业评估值之后,参考融资企业具体的融资需求,计算出该项投资在投资项目中合理的占股比例,并据此与融资企业大股东展开合作谈判。

6.2风险控制

业绩保障条款的设计

我方对融资企业的价值评估均基于该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因此,企业未来实际的经营业绩对公司估值水平将存在重大影响。企业实际经营者,大股东和财务投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也为了降低经营管理层和大股东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财务投资方通常会要求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以我司投资西安博深项目为例,我方在投资后要求获得一名董事,一名监事的任免权,以便监督公司的运营状况。另外,我方还要求融资企业大股东对我方做出企业未来业绩承诺,以便我方控制潜在的投资风险。业绩承诺条款具体如下:

第7章结论与建议

与国际主流的DCF估值模型相比,横向比较法是一种更加适用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估值方法。尤其在风险投资领域,使用DCF估值模型评估初创期企业可能将会低估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横向比较法同样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尚未成熟,二级证券市场中存在着可选的可比样本企业较少,样本企业的估值水平不一致等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横向比较法估值结果与企业的真实价值出现偏差。我们承认,基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贴现价值这一思路的估值模型是由其合理性的,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可以作为横向比较估值法的有效补充。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投资西安博深这一投资案例验证了这种以横向比较法为基础,使用DCF估值模型作为辅助,并依据企业经营团队能力,企业经营团队稳定性等方面对公司价值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的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3篇

关键词 价值投资 内在价值 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sion of Value Investing Theory

PAN Lihua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Abstract If the investor want to get more profits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investment idea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is very important. Value investing strategy is a successful investment strategy. When the stock price below the intrinsic value ,investors can be gradually buy and hold; and the stock price higher than the intrinsic value, investors can be gradually sell. Valuation of the company's intrinsic valu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n the market. This paper summarizes various valuation methods, and advocate avoiding speculation. It's useful to the investor in the long run.

Key words value investing; intrinsic value; absolute value assessment model; relative value assessment model

0 引言

价值投资是一种成功的投资理念,它又被称为内在价值理论。它的思想在于通过对股票的分析,估计上市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其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找到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股票。价值投资的理论认为: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是可以估计的;长期来看,股票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回归;当股票被低估时,出现投资机会,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间的差值越大,预期的收益就越高,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越小。所以,价值投资策略的关键是找到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利用其决定对该股票的买卖策略。

1 我国股票市场的价值投资策略

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与股票的内在价值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价格能够及时反映价值的变化。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普通投资者不作分析、盲目跟风的风气比较严重,价值投资理念仍然不足,从长远看来价值投资策略有助于改变这种跟风炒作的风气,以期待短时间内获得高额收益的不良风气;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发现可以避免的风险、锁定盈利,进行积极有效的投资;有助于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秩序,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采用价值投资策略,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机会,以获得的超额收益。

为进行价值投资,必须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采用合适的估值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估计上市公司价值的近似值,目前,股票市场的估值方法有股票绝对估值法和股票相对估值法两种。

2 股票估值方法比较

2.1 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财务数据及当前经济数据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估计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绝对估值法中最常用的估值方法是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 现金流贴现模型是在西方证券市场上被广泛应用的一个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对各种资产未来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金流的现值。其一般的模型为: =

式中,表示上市企业的价值,表示在时刻股票的现金流量,表示折现率。

企业的价值实质上是由预期现金流的大小,贴现时间和贴现率决定的。先常用的贴现方法有三个: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FCFE);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FCFF);红利贴现模型(DDM)。这三个不同的模型不同点在于现金流的定义不同。在FCFE模型中,扣除增加运营成本、偿还债务等指出后余下的现金流,在FCFF模型中,现金流是包括股东、债权人在内的现金流的总和,在DDM模型中现金流为股票持有者预期能得到的现金流的现值即红利。每个模型都具有相应的推广,在证券市场上应用最多的贴现模型是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1)贴现现金流法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情况;(2)现金流法的估值结构可以反映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该方法的缺陷:(1)估值方法计算复杂,数据量大;(2)较难找到合适的短期盈利机会。

2.2 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认为是同行业的公司之间有较大可比性,只有相对价值才有现实意义。通过估值水平的相对比较,来判断公司股票是否具有相对投资价值。常见的相对估值法主要有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市销率法(PS)等。

2.2.1 市盈率法

市盈率估值法是指以行业平均市盈率(PE)来估计企业价值。将市盈率指标与公司的市场价值建立联系,即股票价格相对于公司每股收益(EPS)的比值,即: = 。

每股股票价格可以表示为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的乘积。每股收益为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总股本的比值决定。市盈率经常采用行业平均市盈率,将由此算出的价格为股票的内在价值。

市盈率估值法法主要用于估计股票的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衡量上市企业的盈利状况。

其优点是:(1)市盈率简单清晰,数据容易计算;(2)能把价格和企业盈利结合起来,直观地反映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3)市盈率可以包含公司经营的风险、增长、未来盈利与当前盈利的差异等丰富的内容。

其缺点是:(1)此方法算得市盈率为静态市盈率,它只能反映公司过去的估值水平,不能体现公司的成长性;(2)每股收益是容易作的财务指标,在反映公司收益方面局限性较大。

2.2.2 市净率法

市净率(PB)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即: = 。

其中每一股股票代表的公司的净资产。

此种估值方法适用于拥有大量资产并且净资产为正的公司。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净资产的多少,该方法认为企业经营效益越好,公司资产价值增值越快,股票的净值就越高,股权价值就越大。一般来说:市净率越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越高;市净率越高的股票,则投资价值较低。市净率PB既可以从经济基本参数中估计出来也可以与类似企业比较得到。

其优点是:(1)净资产的数据容易取得且易于理解;(2)赢利为负的公司无法可以使用市净率法;(3)PB法提供了合理的跨行业的估值比较标准;(4)市净率变化可以直观反映公司价值变化,净资产账面价值比较稳定。

其缺点是:(1)不适用于会计制度不同的公司之间的比较;(2)净资产为负值的公司不可用;(3)对净资产不太多的服务型行业和高科技公司无实际意义。

2.2.3 市销率法

市销率法主要用来评估已经有销售收入,但是还未盈利的一类公司。市销率(PS)是公司股票市价与每股销售收入的比值,即: = 。

它能告诉投资者单位销售收入反映的股价水平。市销率是通过计算企业的股价除以每股销售收入,来判断企业的价值是被低估还是高估,同行业的公司相比,市销率越小,表明公司价值被低估,投资的优势更大。因此,该项指标既能考察公司的收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能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质量水平。

使用市销率的主要原因是:相比于净利润,销售收入更加稳定,如果公司因为财务杠杆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净利润发生变化,市销率指标能够克服相应的问题。

2.3 两种估值方法比较

相对估值法因为简单,比较容易使用,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对于没有较深专业知识的投资者而言不失为估值的好方法。

绝对估值法的现金流贴现法,专业性更强是一种面向未来不确定的现金流的估值方法,企业的现值、预测期、贴现率等都是不可控的,都需要主观判断,所以对普通的投资者而言比较困难,但对专业人士是估值的好方法。

3 结束语

股票各类估值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同的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行业的企业,不同公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种估值方法比较之下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为贯彻价值投资理念进行的估值投资者若要盈利,整体的估值过程中还要兼顾政策因素、资金因素、宏观经济走势、上市公司业绩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判,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以保证能够在股市中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 潘丽华.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定期定额投资策略之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2.

[2] 田增润.企业估值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2013(8):145-146.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4篇

非活跃市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激起了会计与审计行业的讨论。针对这个难题已经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1)求助于外部专家。(2)促进评估标准或从业者协会的指导方针的发展。熟练的技术专家使用这些标准和准则能否提供准确和统一的评估结论?通过分析43个业务专家提供例子的评估的一致性和质量。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即使他们依据同样的准则,技术熟练地专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发现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变化同样的投资是非常显著地的,对于这些公允价值计量和进行完首次公开招股后实际市场价值的比较,公允价值计量偏高。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审计;评估;标准;专家

一、背景介绍

国际财务报告系统正在发生的持续变化,带来了紧迫的计量问题,主要是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行业的学者和从业者讨论的主题。从业者主要关注非活跃市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正如Whalen所表述的公允价值报告的支持者忽略了传统理论家的祈求,他们指出活跃市场是使用市场价格的必要条件,或者是测量评估风险的替代品。他指出大多数证券和股票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并且得出结论,而公允价值是一个测量活跃证券的正确方法,历史成本核算是其他大多数证券的唯一合理、一致的评估方法。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分析以前的实证研究,说明实证研究设计,随后第三部分将对他们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将在明确一些警告和未来研究的推荐途径之后得出结论。

二、实验设计

我们将采纳一个实验设计,在其中注册评估师(CBV)将会对处于发行IPO过程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评估,这与CVCA的方法一致。由于这些评估方法和其他国际评估认证标准非常相似,这将有助于增加结果的一般性和外部有效性。在网络上可以得到投资项目的介绍。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商业评估师对投资进行评价,并且以划分高级和低级投资公允价值确认方法的形式陈述他们的建议方法。调查问卷给与我们以下信息:(1)关于评估投资公允价值确认方法的信息。(2)关于评估投资价值的后续方法的信息,以及在评估中可归因于主要参数的价值的信息。(3)评估师对于CVCA所提倡的标准的相关性和有效性的意见。总之,在1000个CICBV成员中总共有43个评估师同意完成调查问卷。尽管得到回应的人数相对于总人数来说很少,然而结果会有助于我们的讨论。

三、结果和解释

第一部分,我们将呈现和分析由调查问卷所得到的与FVM有关的结果。第二和第三部分分析和讨论所使用的评估模型和方法,以及评估模型输入内容的一致性问题。最后一部分将讨论回复者评估标准的相关性问题。

1.公允价值评估。由评估师所提交的投资价值评估差距很大。图表1通过图表向我们呈现了每个评估师的平均FVM值。这些评估是在对每个评估师的高低FVM值进行平均后而计算出来的。他们被分配在200万美元的区间范围内。最低平均投资评估价值为50万美元,最高的为17400万美元。更低的投资范围值是有6个评估师所得评估的0美元。有8人评估价格上限超过了1300万美元。因此对投资赋值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而且平均价值分配的标准差为470万美元。图表1强调不存在中心趋势。换言之,评估价值并不存在一般的平均值。实际上,19%的调查对象认为投资价值在0到200万美元之间,19%的位于400万到600万美元之间,28%的位于6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总之,下限价值的平均、平均值和上限值可以评估,它们分别为640万美元、701万美元和770万美元。这些结构表明,即使对于给定时点的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同一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运用的相同的标准,不同的评估师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投资银行家评估”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评估。我们用发行价格乘以发行后的股权份额,得到市场总价,然后我们再减去发行的销售毛收入。我们通过重复运用先前评估投资银行家评估价值的方法来计算市场价值,并使用最初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的平均值。表1表明投资价值(385万美元)和市场价值(369万美元)非常接近,这表明投资银行家能在发行之前准确地估计股票价值。投资银行家表面上的良好表现可以追溯为他们能够直接和公司管理层进行接触,并且在案例描述中他们有可能获得比我们所提供的更多的信息。投资银行家所评估的价格和市场价格都比评估师所得到的投资公允价值的平均估计值(675万美元)要低得多。评估师所评估的价格似乎有高估价格的偏差。最后,我们以第三轮IPO时的5日收盘价均值来估算“内在价格”。我们把这个平均市场价格乘以IPO后发行股份的总数额得到一个未来价值。我们运用股票市场的指数,在股票市场中企业通过交易所交易来实现未来价值和得到现值。最后一步,我们通过在现值中减去发行的销售毛收入来得到公司的股前价值。投资的内在价值为113万。在高科技企业的案例中,评估师似乎对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投资价值过于乐观。实际上,84.21%的评估师会得出一个优于首次公开募股后的市场价值,而88.37%的评估师会得出一个超出基于完美预测角度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值。这可以表明即使当专家都参与一个层次的评估,平均结果还是有偏差的。

2.评估投资价值的方法。表2表明专家们主要运用4种评估方法。21%的被调查者运用并购成本或近期投资价格法;40%的运用倍数/比较法或行业评估基准法;19%运用净资产法以及21%的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法。没有被调查者使用真实期权法。结果与CVCA的推荐一致,依据不同投资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CVCA把现金流量贴现法仅作为次要方法推荐。因此,某些被调查者似乎并不认为这个推荐很有必要,而往往忽视它。表3表明有11个被调查者(26%)没有使用次要方法;20个评估师(47%)仅利用一种次要方法来证实他们最初的结论;10个评估师(23%)使用2种次要方法以及2个评估师使用两个以上的次要方法。3种次要方法受评估者喜爱:并购成本法或近期投资价格法(23%),倍数/比较法或行业评估基准法(28%)以及现金流量贴现法(44%)。净资产法是第四种最受欢迎的方法(14%)。主要方法和选择的次要方法之间似乎没有相关性。最后,只有很少的评估师(3个)使用情景概率来应用于他们的主要方法或次要方法。39%以上的受访者使用比较法或倍数法作为主要方法,21%的依靠并购成本法,21%乐于使用现金流量贴现法,而19%的受访者使用净资产法评估投资。为了进一步证实使用主要方法所得到的结论,评估师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倍数法或比较法(28%的受访者)和现金流量贴现法(44%)。并购成本法和净资产法的使用者分别占23%和14%。其他方法很少使用或者无人使用。当我们把关于主要方法和次要方法的结论进行综合,我们发现63%的受访者使用倍数法或比较法,58%的受访者使用现金流量贴现法。很少的评估师使用并购成本法和净资产法(分别为42%和32%)。

3.评估模型输入内容的一致性。使用倍数/比较法和现金流量贴现法的评估师(38个受访者)有权制定用于评估方法或模型的输入内容。26个评估师回答了关于倍数法的问题。表4表明两个倍数使用最频繁:价格/资产(50%)和价格/账面价值(31%)。同时也使用价格/无形资产(12%)和税前价格收益倍数法(8%)。而且,21个评估师提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6%的受访者评估它的价值在26%和40%之间。具体地,29%的评估者评估范围为26%和30%之间,33%的评估者评估范围为31%和35%之间,24%的评估者为36%和40%之间。3个评估师评估该变量低于25%或高于41%。总体而言,关于流动性折价的使用问题、增长率和终值的使用问题的回应率极低。鉴于这些结果,更加仔细地确定评估模型的不同输入内容,以获得更加一致的估计可能很明智。研究似乎表明CVCA标准在这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四、结语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5篇

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是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在实际资产评估中这三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这就涉及到对三种评估结果的差异分析、评价、处理和合理取值问题。

一、三种评估方法的理论依据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在当前条件下完全重新购建相同的被评估资产所需的重置成本扣减其已损耗的价值,据此确定评估价值的方法。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认为资产的原始成本越高,其价值越大;资产时间越长,损耗越多,其价值越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法所评估的价值是以当前重置成本以及历史损耗为依据的,其本质还是历史成本为基础,与资产的未来运用效率无关,因此成本法评估的价值是会计价值。成本法所评估的价值能被人们认可的原因可以这样解释:资产持有人要出售该资产,其售价不应低于其成本,否则无利可图;资产购买人出价不愿高于其重置成本,否则,不如自己建造。因此买卖双方要达成交易的均衡价格就是重置成本。重置成本还不完全是会计上的成本,它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不仅仅包含重置时必要的材料、物料、人工、以及税费投入,而且包含投资报酬,即所投入的会计成本中在重新构建期间应负担的利息和利润报酬。

(二)收益法

收益法的理论依据为效用价值论。认为资产价值在于未来该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折现未来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该资产的价值,该折现率亦称资本化率。关于收益资本化就是资产(或资本)价值的观点,早在1906年,耶鲁大学教授费雪在其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就系统地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费雪认为收入是资本价值的源泉,并把收入分为享用收入(Enjoyment Income)、实际收入(Real Income)和货币收入。享用收入是人们消费中所产生的精神愉悦感受,由实际收入所带来。实际收入指能给人们带来享用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切物品。货币收入指人们的工资、股利、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现金收入。当人们的货币收入大于实际收入时,就会进行储蓄或投资,因为投资能带来未来收入,资本价值就是收入的资本化。1930年费雪所著的《利息理论》完整地形成了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的框架,认为资产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然而费雪资产评估理论的不足就是认为未来现金流量是无风险的,所以折现率取无风险的市场利率。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在20世纪1958年至1963年所著的一系列论文中表明,未来收益不再是确定的,并对价值评估的资本化率进行了正确的定义和论述。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在1958年《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MM理论文章――《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第一次阐述了在不确定情况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企业价值的定义以及评估的方法思路。1961年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又在《商业杂志》上发表了《股利政策、增长以及股票价格评估》一文,对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有力地促进了利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的发展。1963年莫迪格莱尼和米勒为弥补1958年文章的不足,又提出了存在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价值评估模型。莫迪格莱尼和米勒这一系列的文章奠定了收益法的理论基础。

(三)市场法

市场法又称现行市价法、市场比较法,就是指比照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经过必要的因素调整,据此确定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市场价格反映资产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一规律。一般而言,如果某项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即市场上交易活动较频繁,市场信息比较透明,则相同或类似资产同一时点的交易价格会调整到相同或相当的价位上。但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效率低下、相同资产或类似资产交易不活跃情况下,价格不可能反映其价值。市场法利用了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代替我们做了一部分评估工作,市场法具有简单易行、直观易懂的特点,在资产评估实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二、三种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法所形成的价值是资产假定在目前情况下重新构建,所需投入的建造成本(包括材料、人工以及安装调试费用)和其他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税费)加上构建期间应合理负担的利息和利润所构成。

设:C0=建造成本+其他费用,则成本法评估的价值V1:

V1=C0(1+k)t

其中:k――投资者要求的平均投资报酬率(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t――建造开始至评估时点所需时间(按投入资本加权计算)

特别地,如果假定瞬间完成建造,则:

V1=C0

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就是折现未来收益。未来收益一般是以现金流量作为口径,因为现金流量更客观,是价值形成的基础。折现现金流量的资产评估公式可表示如下:

其中:NCFt――资产所带来的未来净现金流量

n――未来收益延续的年期

如果假定资产的未来收益能及时收现即现金流量与会计收入同步,折现未来现金流量也可以等价为折现未来“剩余收益”(也称为超额收益或非正常收益)来评估资产价值。关于剩余收益的概念最早可追述到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在1890年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他认为剩余收益是所有者或经营者按现行利率扣除资本利息后所剩下的部分,可称为经营收益或管理收益。以后许多学者用剩余收益(也称“非正常收益”)作为口径评估资产价值,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如奥尔逊(E・E・Olson,1997)、克雷沙・帕利普(Krishna G・Palepu,1998)、汤姆・科普兰(Tom Copeland,2000)等。资产所带来的非正常收益是未来营业利润扣减投入资本与平均投资报酬率乘积的剩余部分。非正常收益的折现值加上投入资本账面价值就是该资产的评估价值。因此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V2可表示如下:

其中:r――该资产未来实际的投资报酬率

特别地,当r=k时,即当资产未来实际投资报酬率与要求的投资报酬率相等时,V2=C0。

可见当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充分对称、供需均衡、交易瞬间完成、没有交易费用,则各行业都不存在超额利润,即各个行业的投资报酬率都是相同的,因此资产未来实际投资报酬率与要求的投资报酬率相等,这时V1=V2=C0。同时,资产的交易价格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故用市场法评估的价值V3与收益法评估的价值V2相同,因此V1=V2=V3=C0。但是市场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三种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必然存在差异。当资产实际投资报酬率大大高于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时,收益法评估的价值会比成本法评估的价值高出许多;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市场法评估的价值也会比收益法评估的要高,反之则可能比收益法的低。

在实际评估中,每种方法都有其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到估价结果的可靠性。

就成本法而言,在评估非标设备、生产线时对于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率、税率取值相对稳定,可在一定范围内选取,但应负担的利息和利润怎样取值却难以把握。同样对于房地产价值评估,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和建造所需时间很难准确敲定,从而使利息和利润取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另外,土地开发成本的求取也是采用成本法进行房地产评估的关键,特别是在我国土地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土地开发成本很难准确测定。

就收益法而言,未来各年净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选取对估价结果影响较大。折现率怎么取值,是取该资产所在行业的平均投资报酬率还是取全社会的投资报酬率?是取该区域资产投资人的平均投资报酬率还是取特定投资人的投资报酬率?不同的评估目的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确定折现率,而估价结果对折现率具有高度敏感性,使收益法评估的价值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就市场比较法而言,只要交易情况正常,市场信息比较充分,相同或类似资产存在充分的活跃市场,替代案例比较多,则评估结果在短期内具一定的可靠性。当供需失衡时,评估结果仍不具有长久的可靠性,就只有一年时效的评估报告来说,市场法仍是最佳的首选资产评估方法。另外,选取的案例是否为可比较案例、交易价格是否为市场正常交易价格、因素修正幅度是否合理等对评估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三种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建议

实际的市场不可能满足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充分对称、供需均衡、交易瞬间完成、没有交易费用这些条件,因此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必然存在差异,怎样选取评估方法更加公允呢?

(一)成本法考虑的是资产的过去而不是未来,而资产未来所能带来的收益才是其价值的源泉,因此该方法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如果评估对象目前的收益低于正常水平或未来收益不能可靠确定,或在相同、类似资产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下,成本法仍是较好的方法。如企业厂房的未来收益很难从企业收益中可靠分离出来,用成本法就较为稳妥。再如,由于管理不善,资产目前收益水平很低,甚至亏损,如果从收益法的角度看,其价值很低,甚至一文不值,但一般常人都可看出,实际并不如此,这时用成本法就比较可取。在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所评估的价值可作为资产价值的底限。

(二)收益法考虑的是未来现金流量,与资产的过去、现在无关,资产之所以有价值,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能给持有者带来未来收益,而未来收益是资产价值的源泉。未来收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未来年份产生,而不是过去或现在产生的;二是未来收益一般是不确定的,有的甚至波动性很大,几乎不能肯定确定其数值大小。因此对于能可靠地测定未来收益的资产如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商业房产以及整体资产,采用收益法评估比较适当。在折现未来收益时,必须考虑未来收益的风险性来确定折现率。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时,要依据评估目的确定未来收益口径,再根据未来收益口径选取与其风险相称的折现率。比如在整体企业价值评估中,如果以企业为主体测定未来收益,如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或企业非正常收益(超额营业净利润)作为计算口径,折现率应选用行业综合资本成本率或全体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要求投资报酬率,评估结果为企业总资产价值;如果以企业的股东为主体测定未来收益,如股东自由现金流量或股东非正常收益(超额净利润)作为计算口径,折现率应选用行业权益资本成本率或股东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评估结果为企业净资产价值。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6篇

关键词:股权分置;全流通;估值体系;绝对估值;相对估值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5-0034-03

一、问题的提出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市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4月30日股权分置试点开始启动。

然而股改试点正式启动后,市场的反应是沪深股指持续大幅下跌,究其原因,就在于改革预期的不明朗直接导致了市场估值体系的紊乱,而明确的估值体系是市场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参照系。一旦估值体系出现混乱,必然会引发投资者的非理,从而造成市场恐慌。由此可见,在实现全流通以后,必须重新构建合理的中国股市估值体系,消除不确定性,才能真正恢复市场的信心。

二、流通市场估值体系变化的动因分析

(一)变化动因的客体分析

作为估值客体的上市公司,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乃至实现全流通以后,它将成为所有股东的利益共同体。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目标函数不再处于冲突状态,而将统一为共同追求资产市值的最大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动机反映在经营层面上就是上市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企业的利润,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上市公司将逐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不断强化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的力度,逐渐杜绝我国资本市场上曾不断出现的不正当关联交易、内幕交易以及操纵股价等现象,使股票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质量。

上市公司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是整个市场估值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改善将有利于建立更合理的市场估值体系,使我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更符合成熟市场的标准。

(二)变化动因的主体分析

作为估值主体,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的判断以及采取何种投资理念和策略只决定其个体交易行为。但是,如果其中某种观点或理念不断被强化,从而被市场投资主体认同并接受,那么其影响力将会被无限放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势、全流通背景下新估值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0年以后,管理层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庄家的行动,从而降低了集中型投资和短线投资的获利预期。中国证券市场风行一时的高度控盘、依靠资金实力操纵股价的庄家盈利模式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盈利模式的改变开始呼唤新的投资理念的出现。

随着国家不断推出各种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举措,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壮大,逐渐成为稳定市场、保证市场秩序的中坚力量。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行为开始左右市场,大多数基金经理人制定投资策略时都是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指导。现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均可以合规入市。上述这些机构投资者都是价值投资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丰厚的投资回报使其成为市场典范,进一步增强了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其发挥的示范效应不可估量。2003年以来,在价值投资的指引下,市场的投资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从过去盲目“坐庄”、“跟风”逐步过渡到把重心放在对上市公司基本面价值的挖掘上,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受到机构投资者以及普通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三、流通市场上新估值体系的确立

(一)价值投资将成为市场投资理念的主流

价值投资理论1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使用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通过对股价和股票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以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由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而股票的市价则更多的取决于股市资金的供求状况,因此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经常会出现背离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发生偏离后,价格会有向价值回归的趋势。

价值投资有两大核心概念,一是“内在价值”,二是“安全边际”。当股票的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时,其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投资者可据此判断某支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企业的内在价值应该是其未来收益的折现值,也就是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内获得的盈利通过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通胀率的调整而得出的现值。价值投资者最常用的估值方法是通过贴现现金流(DCF)、红利模型等方法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将之与股票的市价进行比较,从而决定相应的买卖策略。价值投资主要的盈利模式不是资本利得,而是通过不断的现金分红获取持续稳定的回报。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价值投资主张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不主张频繁的换手,其行为属于长线投资。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作为已经在西方成熟市场上经过多年实践并有众多追随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必将成为全流通背景下国内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公司的内在价值将成为股票价格的基础,投资者更倾向于根据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而对其股价做出合理的估值,市场估值水平趋于合理,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将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价值投资分析方法

现代证券分析主要借助四种方法来估值,即绝对价值法(也称为内含价值法)、相对价值法、收购价值法和分解分析法。绝对价值法主要运用的是现金红利贴现估值法,这也就是价值投资最为倡导的投资分析方法,相对价值法则主要通过比较同类公司价值来决定目标公司的估值,主要使用的指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等。

1.相对估值法

在股权分置年代,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时主要采用的是相对价值估值法,例如市盈率估值或市值加总法。市盈率法的优势在于标准简单,便于投资者进行比较。比如在某一时点上,其它国家股市的市盈率可以与我国股市的市盈率水平进行比较?鸦在同一个市场中,也可以对不同板块的市盈率水平或同一行业内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市盈率进行比较。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放之所有行业、所有公司皆准的指标。例如对一些周期性行业用市净率指标衡量可能更准确一些,而对于成长型企业,用包含成长因素在内的PEG指标(市盈率/业绩增长率)会更有说服力。

在市场估值体系中虽然相对价值估值法过于机械,存在着很多弊端,但相对于假设条件苛刻、计算复杂的绝对估值法而言,市盈率估值法简便易行,投资者易于掌握判断,因而对新估值体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纵观国际成熟市场,市盈率也是最为常见的估值指标之一。所以,在全面考虑中国股市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前提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价值估值法都将是估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认为,公司的价值在于未来能给股东带来多少收益,十分重视企业将来的预期利润和盈利能力,常用的估值方法是现金红利贴现2。现金红利贴现法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未来股利的索取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现金流就是自己未来获得的股利,企业的内在价值应该是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所有股利的现值,并由此推导出了以股利贴现来确认股票内在价值的最一般的表达式。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股利与公司股价无关的MM理论3。该理论认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价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决定的。在这之后,人们开始寻找比股利更能客观衡量企业预期收益的经济指标,最终确定了一个比较基本的变量――自由现金流,并由此提出了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DCFM)。

现金流贴现概念的引入对于新估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在股权分置时代,股市投机气氛浓厚,投资者只热衷于追求买卖差价,多为短线操作,很少有人愿意等待上市公司发放的少的可怜的红利,所以较少考虑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除了投资者的主观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大股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红利的发放十分吝啬4。

2004年下半年,证监会适时推出了引导鼓励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相关政策。同年12月,证监会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将分红和再融资资格直接挂钩,业界讨论已久的“强制分红政策”终于出台,对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投资者已经开始意识到靠买卖股票的差价赚取利润的投机方式在市场上已变得难以实现,有稳定分红的优质上市公司更值得投资。而且在强制分红政策的制约下,众多上市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红利政策。于是,绝对估值法的实施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我们相信,在全流通背景下,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自我定位的日渐清晰,绝对估值法的适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阔。投资者在价值投资理论的指导下,将越来越关注上市企业的真实质量,认真评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及预期利润,并以此对股票的价格做出合理的估值,制定相应的投资决策。同时,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变化,也必然会促使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转变,改变以往只重融资、忽视投资者回报的做法。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将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股权分置改革:分析、预期和完善”《西安金融》2005年第9期;

2.陈俊华、陶亚民.“价值投资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24卷第1期;

3.耿群.“对中国股市若干问题的几点看法”《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4.何君光、张天强.“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上市公司估值的研究”《中国资产评估》 2005年第7期;

5.贺显南.“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黄向臻.“中国股市估值的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黄小玉、姜茂生.“美国股市投资理念变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统计与信息论坛》总第55期;

8.凌士勤.“股权分置的解决方案研究”《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

9.刘智妹?押“当前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10.宋清华.“股权分置?押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1.涂人猛.“中国股市的估值问题研究”《武汉金融》2005年第10期。

12.吴晓求.“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三大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

13.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4.王春.“A股市场?押全球视野下的估值比较及投资选择”《证券导刊》2005年第29期;

15.熊琨、尹海安.“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估值体系的多元化及一体化”《金融与经济》2004年增刊;

16.张建民、黄利特.“A股估值中必须辨明的两个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32卷第3期。

注1 价值投资理论的确立者是著名的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说到“投资是基于详尽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

2 1938年,美国著名投资理论家约翰・B・威廉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贴现现金流(DCF)估值模型,该模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股票估值的经典模型。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7篇

关键词:市盈率 财务模型 企业估值 创投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47-03

一、前言

2011年底,我国GDP超过47万亿,排名世界第二。按照中国企业登记管理部门的初步统计,基本符合上市、改制条件的大型企业与中小公司已达到约12万家,如果按照10%的的比例计算,则会有上万家企业在未来发行上市。若每年按500家企业上市的速度计算,则中国新股发行市场还将有20年的快速增长期。

面对庞大的新股发行市场,以及我国中小板、特别是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开通,创业投资企业的数量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飞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共632家,较上年增长31.67%。资产规模达1502.89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同比增长54.30%。由创投机构主导的投资活动也相当活跃,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完成募集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有235只,刷新2010年最高历史纪录;披露募集金额的221支基金共计募集388.58亿美元,较2010年涨幅达40.7%;发生投资交易695起,披露金额共计投资275.97亿美元。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只不容忽视和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准确的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成功投资则是创业投资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和估算;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运用财务理论、模型与方法,将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的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估。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是投资分析、战略分析等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企业价值的准确评估,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价值。

相对创业投资企业来说,企业价值评估是确定投资价格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投资行为进行之前的必备工作。通过合理的投资价格才能确保创业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上市后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在这里,企业价值并非是指其反映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而是指能反映未来经营收益的市场价值。

决定企业价值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采用相对科学的评估方法来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有十几种。但总的说来,根据《国际价值评估准则》公司价值评估主要有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也称折现法)三种,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三大基本方法。而针对创业投资企业来说,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为收益法(现金流折现法)和市场法中的市盈率(PE)模型。其中市盈率模型是在预测被投资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 根据合理的市盈率来评估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即为本文探讨的主要估价方法。

三、市盈率(PE)财务模型

(一)市盈率的概念

市盈率,英文名为Price-earnings ratio,公式表述为

P/Eratio=■

其意为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例。通常用于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运用市盈率模型评估企业价值需要有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证券交易市场,在国外该方法的应用已较为成熟。

市盈率模型估值法实质为市场法中的可比企业法或称为参考企业比较法对该指标的应用。可比企业法是指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的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其利用的指标包括PE、PEG、PB、PS和EV/EBITDA等。而目前国内企业在IPO过程中,相对创业投资企业,应用最多的就是PE估值法。

PE在公司估值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把股票价格与公司盈利联系在一起;指标易于计算并容易得到;可作为公司其他一些特征,如风险性与成长性的代表;更能够反映市场中投资者对公司的看法。但最后一点也可以是PE的一个弱点,如某一行业的股票价值被高估,那么使用该行业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将会导致估价错误。

(二)模型的应用及案例

1.应用的基本步骤。市盈率模型公式可以表述为:

被评估企业价值=同类型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评估企业每股收益。

结合市盈率自身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应用该模型的重点是取得平均市盈率和预测被评估企业合理的净利润。

模型应用的基本步骤如下:(1)选取可比企业。从证券交易所中选择三家以上的参照企业,需与目标企业同处于一个产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越相似越好。所选取的参照企业尽可能成熟或有着稳定增长率的企业,这样在确定修正系数时只需考虑目标企业的变动因素。(2)确定参照市盈率。收集可比企业的交易价格和每股净利润等资料。

投资估值的方法第8篇

关键词:投资估算价值分析项目决策

1项目在决策阶段的投资

一个建设项目从投资意向开始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准备工作阶段;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阶段。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工作是投资项目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面,对投资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工艺和工程方案、项目进度计划等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投入总资金的过程。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划分,项目投入总资金由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两项构成。投资估算时,需对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各项内容分别进行估算。投资估算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等。

2工程投资估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2.1投资估算的具体内容

a建筑工程费;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e基本预备费;f建设期利息;g流动资金。

可用公式作如下表示:

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a+b+…+e

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f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动态投资

静态投资=a+b+…+e

动态投资=f

项目投入总资金=建设资金+g

2.2投资估算的深度要求

由于不同阶段工作深度和掌握的资料不同,投资估算的准确度也就不同。随着工作的进展,工程造价会不断深入,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从而对项目投资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项目前期的不同阶段对投资估算的允许误差率如下(如表1):

2.3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及重要性

建设投资估算的基础资料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拟建项目的工程方案及工程量;(2)专门机构的工程建设项目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及政府部门的物价指数;(3)专业机构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计算方法、计经指标等。

投资估算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1)投资估算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环节。(2)是满足工程设计招投标及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的需要。

3投资估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3.1建设投资简单估算法

(1)比例估算法;(2)生产能力指数法;(3)朗格系数估算法;(4)投资估算指标法。

投资估算指标分为单位工程指标、单项工程指标、项目综合指标三种。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一般以项目的综合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单项工程指标一般以单项工程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单位工程指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3.2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

分别估算各单项工程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在汇总各单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估算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加和求得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总额;最后再根据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计算建设期利息。以上加总求和即得出项目总投资估算。

其中,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方法有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建筑工程量投资*建筑工程总量)、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实物工程总量)和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前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后一种方法要以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为基础,工作量较大,可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

4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理论探讨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缩写为VE)又叫价值分析,它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工程的必要功能。其表达式为:价值=功能(效用)/成本(费用)或V=F/C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VE研究要从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简称LCC)的角度来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VE研究要重视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仅考虑建设成本。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实施价值工程,可以避免一味的降低工程造价而导致研究对象功能水平偏低的现象,也可以避免一味的提高使用成本而导致功能水平偏高的现象,使工程造价使用成本及建筑产品功能合理匹配,节约社会资源。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项目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功能分析,删除过剩的功能和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加强不足功能,把节约成本放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功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功能的数量化,把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

(3)价值工程是一种依靠集体智慧所进行的有组织的系统工作。进行价值工程研究,要组织各方面人员参加,并提出技术方案,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把方案优选和方案改进结合起来,达到提高价值的目的。

价值工程本质上是以功能为中心来规划某项工作,其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实现必要功能,剔除多余功能。

②求得必要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

③使各部分的功能寿命大体一致,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提高产品的价值,有以下五种途径:提高功能,成本降低。这是最理想的途径;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水平;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功能水平稍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