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09:21:13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 科技馆 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38-03

1994年,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于2016年9月份公布的“宽带状况报告”显示,中国以7.21亿网民堪称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在全国第12届3次会议(2015年)上,同志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推广实施。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创新驱动,实现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实现“互联网+”的行业越来越多,比如互联网+外贸业形成的各种海淘平台,互联网+教育业形成的网络课程等。

在新技术、新观念的支持下,“互联网+”的提出使得科技馆的运作模式进入到了全新的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互联网+科技馆”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模式、理念、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够让科技馆的运作模式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和魅力。该文就互联网+科技馆运作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实施“互联网+科技馆”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作用日益加大。科技馆作为提高国民素质、传播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场所,务必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潮流。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科技馆一直以来都走在科技的前沿,从原来的图文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大量互动展项的设置大大提高了科普的趣味性和效果。而“互联网+科技馆”的出现,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互联网+科技馆”可以突破传统科技馆的局限性,让科普资源得到优化共享。

首先,实体科技馆受很多条件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虽然环境优美,但是目前交通不是特别便利,所以其游客分布从时间上来说,主要以节假日为主,从空间上来讲游客群体也主要来自广州或周边市区,要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很难。其次,现在实体的科技馆因为资金、体制等原因,展项设置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随时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设备老化、观念陈旧的展项自然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最后,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一直以其互动性和趣味性深受广大参观者的喜爱。一来实体场馆只能在其建筑空间内尽可能多地去展示科学知识,其接待人数也是有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限制;二来作为动辄投资十多亿的科技馆,其受惠群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预期,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科技馆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惜之处。

科技馆若能够将实体场馆的展览与互联网上的活动相互结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协调统一,那么必将能够拓展实体场馆在科学传播、科学教育方面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也能够将科技馆的展览与活动从馆内拓展至馆外,从线下扩展到线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与此同时,很多公众由于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到科技馆参观, 而互联网技术则可突破地理位置的制约,可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群也学习到科普知识。由此可见,“互联网+科技馆”不仅拓展了科技馆实体馆的功能,还增加了科技馆实体馆的服务。

(2)“互联网+科技馆”可拓宽科技馆科普手段,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

传统科技馆往往是由几大常设展馆加上一些不定期举办的临时展览构成,其展项设置一般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来科技馆参观的游客具备不同的专业背景,拥有不同的年龄和喜好,面对科技馆统一提供的科技信息他们的接受度不一样,所以一位宇宙学爱好者选择去天文馆的可能性就要大于去科技^了。而且如果公众要在科技馆实时了解一些前沿或者边缘的科技信息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由于“互联网+科技馆”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以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公众可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年龄特征、知识储备、专业背景等知识来对学习内容进行自由、灵活的选择,其选择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学习体验的触控式、图片文字的精美性、引导步骤的探索性、动画形式的灵活性,无疑能够让广大公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阔科学视野,探索科学过程,增长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学习的自主性。

(3)“互联网+科技馆”可以促进科普传播效率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

“互联网+科技馆”能够让全民参与科普成为可能。只要你能上网、会上网,只要你爱好科普知识,那么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公众展示出你自己的科普风格。科技馆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科普,而公众则可以利用微博、播客、博客等载体来对科技馆所展示的信息进行传播,互联网传播本身具有速度快、渠道广的优点,这样一来,既能够增强科普受众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又能够提高科普知识的传播效率。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馆”来实现实时咨询、即时查询、随时随地答疑解惑,无疑可大幅度提高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效率。比如新加坡科学中心设有“网上问题解答”,在线回答人们的提问,由于它有南洋技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同支持,使得对问题的答复既快又准,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专家交流的机会。笔者相信,只要科技馆和公众把互联网这个平台利用好,最终就能实现“全民科普”的目的。

2 互联网+科技馆的运作模式

2.1 “互联网+”带动群众性科普活动新发展

科技馆可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普新模式,采用线下展品参观、科技体验,与线上活动预约、交流互动两大空间齐头并进的形式,打破以往区县市民获得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不及时的状况,以及地域差异对科学普及的格局限制,让科普资源更加公平高效地辐射到各个区县。以重庆科技馆为例,在重庆科技馆Light on亲子科学时间6月的活动现场,十余组来自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家庭,专程组团前来科技馆参加该活动,而他们正是通过重庆数字科技馆了解到了活动信息并第一时间进行了线上预约。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和自己都十分喜爱这项活动,但以往总是错过报名,感到非常遗憾。据统计,重庆科技馆已先后在数字科技馆平台上,为市民朋友带来Light on亲子科学时间、科技・人文大讲坛等多项品牌活动的不同主题近30场,预约参加的市民上千人。结束一天的活动之后,游客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意见反馈。事实上,目前已有许多科技馆在进行这项“售后服务”,网络成为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除了线上预约,还可以进行活动的线上安排、线上讨论、活动总结等,即使是未能参加该活动的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很多活动信息,而对于科技馆来说,这也未尝不是活动的一种宣传方式。

2.2 利用“互联网+”来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方式也开始五花八门起来,除了网页、网络通讯工具等,现在还有各种应用程序开始流行,这也给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科技馆将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科普教育活动等,形成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网络科普平台,带动各项优质科普资源真正成为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引导公众高效快捷地参与。通过运用互联网创新、共享的精神,让网络与传统科普行业不断碰撞融合,促进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比如可以利用科技馆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上除了将科技馆现有展项资源进行,还可以联络国内外各大科技馆,对一些有意义的展览和活动信息进行统一公告。在这个方面,现有的科技馆论坛就是一个示例,它除了更新一些科技馆的新闻以外,还整理了近几年科技馆业内一些重大活动的信息,比如辅导员大赛的视频资料以及业内专家的新锐观点、经验积累等等,作为一个行业内交流论坛它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学习平台。那么科技馆可以参考这个论坛的做法,将各种科普信息整合,做成一个不仅业内人士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普通公众也可以获取有益信息的网络平台,它可以是一个网页,也可以做成手机应用软件,甚至是现在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公众号,总之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打造一个科技馆资源的集合体,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科普服务。

2.3 新建互联网+展厅

科技馆新建互联网+展厅,把科普教育和应用进行有机结合,观众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完成互联网加服装、加建筑,实实在在的操作让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原来互联网加某一个产业改变了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千里之间,一线相牵,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互联网+把外网和内网进行了一个互联,创客在里面可以把点子通过这个小的平台和外界相连。广东科学中心就自主设计了一个“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展览,它以展板加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出互联网+的含义以及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城市将会产生什么由衿娴男Ч。通过生动的示例,观众可以了解到互联网+的作用,尤其是观众可以在现场操作一些互联网+的产品,比如互联网+家居行业所产生的智能灯,现场观众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展览上的灯进行亮度、风格等参数进行调控。科技馆利用形式多样的展览对互联网+进行宣传,并向公众普及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公众由此可以深刻体会到互联网+给生活、城市以及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也是科技馆对于互联网+的有效利用。

2.4 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可以把以前难以一一置于眼前的事物得以精彩展现,对于科技馆来说,这无疑为科技馆的展项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互联网+建筑业为例,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科技馆可以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将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以非常逼真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去触摸、去感受不同的艺术魅力。另外,建设虚拟的数字科技馆,将整个实体科技馆的展区、展品都数字化、虚拟化,这样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一些虚拟现实的设备,比如虚拟现实眼镜、头盔等,调动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觉来实现人机互动参观科技馆。科技馆务必要充分运用“科技馆+互联网”网络平台,基于不同层面来展现、剖析科学知识,并融互动性、创新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等多个方面于一体, 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知识载体、特性突出的科普传播教学工具。

3 结语

总之,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科技馆传统的运作模式,也对科技馆的日常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如同一缕清风为科技馆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馆进行运作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C]//安徽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2012.

[2] 张遇,王超.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基于移动应用的博物馆观众体验[J].中国博物馆,2012,15(1):46-51.

[3] 廖红,韩景红.基于科技馆的泛在学习――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2014.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2篇

关键词 “互联网+”;科普;监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80-02

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方向转变,已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上升到20%,居全球第二位。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35.9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6.3万件,比2014年增长了10万件,同比增长61.9%。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到,我国在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取得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国家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 “互联网+科普”的春天

201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为实现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确定了工作目标。方案指出我国“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要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大幅提升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水平。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落地应用,提升科技传播精准服务水平,满足公众泛在化、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定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

2 “互联网+科普”的现状

科普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有着传统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科普是一种全新的科学传播方式。它具有传统科普没有的海量信息、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平等的交互功能、长时间的展示、及时有效的更新、便捷的检索查询功能等特点。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科普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普站点数量和质量和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015中国科普网站排行榜依据网站Alexa排名、百度权重、PR值、社会影响四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中国境内合法科普网站的综合影响力进行排名。

评审机构:中国科普网站评审委员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2月,我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 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逐渐被开发。从基础的娱乐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移动网民的日常生活。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带动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人口的使用,进一步提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

3 “互联网+科普”的优势

3.1 具有费用低廉的优势

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普摒弃了传统墙报反复进行排版印刷的繁琐,制作的科普内容可以长时间再现,修改也非常简单方便,具有费用低廉的优势。

3.2 具有时效性强的优势

“互联网+科普”可以迅速针对刚刚发生的突发事件权威科学信息,有助于平息社会大众的疑虑,制止各种各样不实传闻的散播,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3.3 具有覆盖面大的优势

“互联网+科普”内容覆盖整个互联网空间。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科普内容几乎可以直达每一个人。

3.4 具有交互性强的优势

“互联网+科普”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具有完全的互动性。信息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双向甚至多向的。

3.5 具有内容鲜活的优势

“互联网+科普”内容非常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声、光等方式吸引大众。以前一些昂贵的设备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再现,模拟操作,营造媲美现实的环境以及体验。

3.6 具有精准定制的优势

“互联网+科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有效避免用户被不敢兴趣的信息包围,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精准的进行科普信息推送。

4 “互联网+科普”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4.1 加强监管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随着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加快出台相关网络信息的政策法规,对网络信息加强监管。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不仅仅是针对有害的信息进行拦截,同时也要打击网络剽窃行为,对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加以有效保护,维护原创作者的权益。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要求网站要加强自律,要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查机制,依托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对内容的真伪进行把关,坚决不能为了提高点击率,发表一些哗众取宠甚至虚假的信息,维护科学的权威。

4.2 积极扶持

说到科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是政府的事、科协的事。科普是全体公民的事。和过去相比,现在从事科普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民众不只关心衣食住行,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等背后的科学解释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对象,科普类图书也在一夜之间登上了畅销榜前列。这是一个全民科普的时代。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机构也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积极推进“互联网+科普”市场化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让这些源自民间的机构更多地参与进政府项目中去。

4.3 激发创新

“互联网+科普”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科普知识上网。现在很多网站只是把原来的科普材料输入电脑,变成网站的一个栏目,供用户浏览,很少更新甚至都不更新,俨然成了僵尸栏目。网站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功能,充分了解用户的喜好,开发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注意选取切合社会流行的热点,通过建立一些用户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科普板块,把用户吸引过来,既满足了人们对热点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也达到了扩大科普的目的。同时可以结合电视科普栏目和手机App应用,打通电视观众和手机用户的分隔,加强科普效应。网站也可以开展线下科普活动,邀请科学家与普通大众直接接触,让科技不再神秘,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5 结论

当科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科学不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深入浅出的来到所有人的身边。科学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互联网+科普”的春天已经来临。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普网站评审委员会.中国科普网站排行榜[EB/OL].[2016-08-28].http:///top/.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 http://.cn/ hlwfzyj/hlwxzbg/hlwtjbg/.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3篇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遵循宽带技术演进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宽带发展目标,加强和完善总体布局,系统解决宽带网络接入速度、覆盖范围、应用普及等关键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宽带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二)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城市3G网络质量,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做好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域网扩容升级。以网间互联为重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推动网站升级改造,提高网站接入速率。

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和深度,推动TD-LTE规模商用。继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全面优化国家骨干网络。加强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新技术研发,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

到2015年,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3G/LTE用户超过4.5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5亿,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 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积极利用光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着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鼓励东部地区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区域试点示范,创新宽带应用服务,培育发展新业务、新业态。

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与东部地区同步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内容和网站的建设,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宽带应用服务。

农村地区。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

(二)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骨干网。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IPv6。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保障连接性能。增加国际海陆缆通达方向,完善国际业务节点布局,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升级国家骨干传输网,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逐步建成以光纤为主、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接入资源有效利用的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协调推进TDLTE商用发展,加快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城域网优化和扩容。加快接入网、城域网IPv6升级改造。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探索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

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和集约化水平。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加网站接入带宽,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互联网信息源高速接入。同步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及商业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

(三)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宽带联网,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和网络化医疗应用,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

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

国防建设。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提升军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加强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世界观。

(四)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加强更高速光纤宽带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超大容量路由交换、数字家庭、大规模资源管理调度和数据处理、新一代万维网(Web)、新型人机交互、绿色节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宽带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重大产品产业化。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着力突破产业瓶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

(五)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基础软硬件产品、专用安全产品、应急通信装备的可控水平,支持技术产品研发,完善相关产业链,提高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形成与宽带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下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对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和手段,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防范、应急响应和灾难备份恢复能力。

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提升宽带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制度环境。

(三)规范建设秩序。

(四)加大财税扶持。

(五)优化频谱规划。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4篇

联网技术

家庭联网技术解决家庭内部多种终端之间的物理互联。由于家庭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联网技术一直是数字家庭中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随着以IPTV业务为代表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在家庭的普及,对互联技术在带宽性能、QoS保证以及使用便捷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太网技术在目前的网络世界里是一个非常普及的连接技术,可以提供从IOM到lOOM甚至千兆的传输带宽。以太网上基于802.1p的QoS机制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家庭网关的配合可以满足语音、视频、数据多种信息流的QoS要求。以太网技术在目前的家庭设备互联中是最简单也是最普及的,但由于以太网对家庭布线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不具备移动性,所以在很多应用上受到相当的限制。

家庭网关技术

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与电信运营商网络联系与互通的枢纽,是电信网络的一个末梢,在数字家庭中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家庭网关利用多种联网技术为家庭内部各终端提供互联手段,提供业务承载、QoS保障、家庭安全与管理,同时也是家庭用户从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络获得各种增值服务的通道和业务平台。随着网关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大,家庭网关技术也在逐步发展,总的来说网关技术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桥接设备:常见的就是Modem设备,家庭网关的前身,它只是个简单的桥接设备,功能单一,只是在二层上将家庭内设备与接入网连接起来。

家庭网关:家庭网络中心设备,家庭网络的通信、管理、控制中心。具有丰富的家庭网络联网接口、完备的家庭网络通信功能,负责整个家庭网络的连接与管理,是运营商网络的一部分。

业务网关:不单单是一个通信设备,更是一个业务的载体,运营商的各种新业务在网关上得以展现,同时也承载家庭网络内部的各种业务,它将是一个通用、开放的家庭网纬业务平台,系统的开放性是比较重要的一千特征。

远程管理技术

随着电信业务逐步向家庭内部延伸以及家庭网络设备的功能日益复杂,业务的开通部署、家庭网络设备的运营维护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设备数目巨大,且部署在家庭内部,运营商对于远程管理的要求也日渐迫切。

设备自动发现技术

在家庭网络中部署的信息终端越来越多,在解决他们之间的物理互联问题之后,家庭用户还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一些复杂配置才能使用,这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加入到家庭网络的设备如何能自动地相互发现并协同配合工作,一直是数字家庭领域热烈讨论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当中,并已经成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与科技不断的更新发展,因此分析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意义。

1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论述

步入新世纪以来,对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互联网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提出,由大数据、互联网与云计算同现代制造行业强强联合,高效稳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工业、金融互联网,从而在国际互联网市场站稳脚跟。现如今,我国已经率先引领了世界第五次的技术革命,在信息化、移动互联、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引领全球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对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改变。

2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军方研制出来,ENIAC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导弹的实际弹道数据进行精密的计算,在当时,美国因ENIAC计算机的诞生,军事实力大幅度提升。ENIAC计算机有着较为庞大臃肿的体积,计算速度极慢且使用成本过高等特点,在军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更是有着井喷式的发展速度,这一现象引起了各个国家的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对其他领域中运用计算机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并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在真正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美国IBM公司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与民用的个人计算机,当时在计算机的硬件价格上已经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这种亲民化的表现使得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3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3.1极快的更新速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因此拥有了极速的运行速度和优质的用户体验,这也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政府的相关部门在计算机系统的投资力度上逐渐加大,使得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颇具成效的超算中心。

3.2强大的运行功能

目前,计算机普遍应用的是微处理器,虽然极大的缩小了体积,但其运行能力却是以往处理器的数十倍,这得力于精细工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提升了微处理器的运行能力。

3.3强大的实用性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实用性更加强大,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某些电商企业的系统就是由计算机科技技术构建的,使得购进、销售、储存三位一体的管理,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良好的提升,相关的成本费用也控制在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点上。

3.4预防与控制风险

企业在生产运营当中总会存在着各种风险,这也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其他相关的设备仪器相连接,搭建一个有效规避风险的系统,不仅使得企业自动化水平有效提升,还可以对未来即将面临的风险作出预防措施。

4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发展趋势朝向精密化发展

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的性能与运行速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这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精密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诞生至今的英格尔公司,计算机芯片集成度达到了一万三千倍,由当初的十微米发展到如今的零点一三微米,芯片速度有2.8GHz达到了现在3.2GHz。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其耗能方面不断出现问题,当前计算程序是由CPU异构协同计算的,是通过多核处理器与定制加速协处理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异构混合体系结构进行处理,从根本上高效完成高性能计算任务[2]。

4.2普适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由于网络信息化在社会中不断的发展,在企业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同时,也给予自身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良创新。这使得社会上各行各业更加的依赖互联网,互联网的普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与消耗程度较为低廉,普适化对于计算机科技技术有着强力的推进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建设中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广泛的进行应用。

4.3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是新世纪人类的发展的方向,我国对此有很高的重视度,例如在二零零九年的北京建设成为我国首个无线城市,由此可见,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的理念也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数据与指令通过智能化计算机来传达,拥有着普通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运算速度,在短时间内能将大量的数据模拟进行处理,并提高精准程度,智能化除了在军事领域与科研领域广泛应用外,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分的体验到了智能化生活,例如,智能化小区,或者智能型家具以及家用电器等等[3]。

5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技术的新鲜血液是由互联网+来提供的,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化的发展也得到了收获,这是发展革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方式,为了了让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下应掌握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与多领域进行联动,使得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获得新的突破与更好的发展。

引用:

[1]钟锋.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9:18-19.

[2]李峰泉,苏培华.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研究[J].电子测试,2015,(23):56.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几乎与西方国家同时开展互联网基础服务工作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尤其是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网络服务发达,网络应用已经成为日常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数字媒体成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内容,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而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交叉学科。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远。

1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技术组成

1.1计算机图形技术

计算机图形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绘制和显示图形的数字媒体技术,由于图形在计算机中是以数字的形式来展示,不同于纸质的绘制,不用考虑光照、角度及透光线条等因素,能够十分方便地制作和传播。尤其是在逐渐发达的应用软件兴起之后,即便是没有美术功底的用户,都可以按照程序和系统来设计和绘画自己的美术作品。

1.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依托于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来实现。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完善及数码相机的普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逐渐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通过采集原始图像的信号,进行量化和重新编码,从而实现图像电子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化。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形成了规范的产业化运作,同时实现了广泛的普及。

1.3数字媒体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

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是对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的前提,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涉及图像、声音获取技术及人机交互技术。数字媒体信息的输出是将这些数字信息转化为人们可以进行感知的信息,如电子显示屏及声音播放器等设备。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及外部设备的逐渐成熟,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也越来越便利,尤其是网络环境日趋成熟,网络的数字媒体信息获取和传输对网络媒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互联网本身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成熟,其在网络上的应用也十分突出。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网原有的运营模式,数字媒体所展示的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地传播,同时还能实现多种形式的分享、互动功能。数字媒体的网络平台使众多的网络用户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形式,每个用户都可以是新闻的制造者。因此,一些传统的媒体形式,如杂志、报纸、电视台,都借助互联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始推出网络数字平台,通过网络环境更加及时准确地传播新闻等信息,实现了整个社会传播媒介的数字化。

3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1教育教学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加强教育教学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主要任务。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初期,诞生了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利用投影设备,并通过连接计算机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这种集合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的教学内容,相比之前单调的黑板陈述,实现了突破式的飞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逐渐成为主流教学形式,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覆盖率有了很大提升。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多媒体设施的全覆盖,为了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育部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规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广泛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教学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2影视制作领域

在影视制作领域中,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极大降低了影视制作的成本,还增加了影视剧的视觉效果。对比传统的胶片式影视制作来说,数字影视技术在制作、发行上都十分便捷,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且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将影视作品永久存储,这对文化传承也有很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来进行影视剧的制作。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也逐步开展了数字影视制作项目,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得我国的影视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数字影视的传播表现更为突出,视频、音频的制作也越来越普及,短视频内容创作成为热门。在成熟的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制作和传播视频,极大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繁荣。

3.3商业营销领域

互联网的普及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结合,形成了新的信息媒体传播形式,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营销是其主要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都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来实现的,数字媒体技术为这些商业活动提供了技术服务,而互联网商业能力的提升,也将促进数字媒体技术更加成熟发展。目前,互联网中的数字媒体营销方式有很多种,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受众定位来自由选择。移动互联网逐渐兴起之后,对数字营销的方式和内容又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用户使用网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网络数字媒体技术服务不断更新、完善,移动互联网中的商业营销成为主流内容。由数字技术在商业领域上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和IT行业,而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数字媒体的发展未来将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者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7篇

10月13日,2012“走进神奇的电波世界”知识竞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松江区举行,仪式上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和个人奖项。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贾洪宝参加会议并讲话。他表示,本次竞赛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鼓励广大青少年科学认知无线电,宣传科学的电磁辐射观。

“走进神奇的电波世界”知识竞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指导,上海市业余无线电协会等主办。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筹办,历时7个月,是松江区率先试点从青少年无线电科普着手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强化引导广大青少年群体科学认知无线电、科学认识电磁辐射的尝试。

长江镇江段整治水上大功率无线电台

近期,长江南京通信管理局联合长江镇江通信管理处、江苏省无线电委员会、长航公安镇江分局等单位在镇江水域开展了大型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活动。

在镇江港龙门口港区宣传点,水上无线电管理人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无线电知识问答》等相关宣传资料,并以整治水上大功率无线电台为主题,向群众和船民详细说明依法、依规使用水上无线电台,保护公共频道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讲解办理无线电台执照的相关流程,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长江南京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开展活动,扩大了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面,提高了广大群众和船民对无线电法律法规的认识以及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理解,为水上无线电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对讲机三年内实现“模转数”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日前表示,根据工信部要求,上海将全面实施《上海市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模拟对讲机向数字对讲机的转换,模拟对讲机将于2014年底基本退出市场。

目前,本市纳入管理的模拟对讲机有10万余台,而游离于管理之外却在小区保安、餐饮业广泛使用的模拟对讲机更是数倍于此。模拟对讲机发射功率大,不明来源的模拟对讲机信号对正常的无线电通信会带来影响。而“模转数”之后,数字对讲机可以在一条指定的信道上装载更多用户,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其接收到的音频噪音更少,能实现更好的语音音频质量。

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

近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与部信息中心在北京联合了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本届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是以2011年部增值企业年检数据和2011年通信业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根据其规模、效益、结构及贡献等指标综合统计。本届百家企业共实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约700亿元,以不到全行业0.5%的数量比重,创造了全行业40%以上的收入和20%左右的利润及税收,在行业中发挥了显著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百强企业榜单中,腾讯、网易、百度分获前三。包括上海巨人科技网络有限公司、上海邮通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20余家上海企业也名列百强名单之中。

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近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合作成立的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尚冰为中心揭牌。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以解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为重点开展的有益探索,该中心围绕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需求,开展共建研究中心、联合研发攻关、共同培养人才等方面合作,力争成为支撑我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对接的重要基地。尚冰指出,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各自领域里都具有很强的实力,两家单位强强联合,能够有效实现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亚洲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全球占比45%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8篇

中国普天的展台位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中心入口显著位置(展位号:8A001),展台整体设计风格时尚清新,完美诠释出此次“与普天一起 走进互联网+智慧时代”的参展主题。整个展台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划分成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互联网+创新行业应用、低碳绿色能源等三大业务展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天此次还设立了智慧应用体验区,在智能会议室的环境中展示普天重点项目,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智慧时代给人们工作、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通过此次展会,普天不仅向外界全面展示近年来践行创新、开放、融合的理念及成功实施战略转型的成果,还将公司旗下主导产业所涵盖的最新产品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一并呈现。

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

展示传统产业的新兴技术

通信产业是中国普天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一个技术革新速度极快的产业。中国普天积极开展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究,保持传统优势地位。在此次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业务展区,中国普天带来公司在通信领域的多项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包括宽窄带融合集群通信、LTE230无线通信专网、下一代安全网关、普天安全云平台及应用、非法语音业务防治、全面的智能ODN、虚拟云柜一体化、城域网微波系统等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现场展示中,普天宽窄带融合集群通信方案将模拟集群系统、数字集群系统、4G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音频系统、监控联网系统、中央控制等原本各自分散独立的功能子系统有机融合成一个多元化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固定与机动、空中与地面、有线与无线的完美融合;实现全网全域各类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统一标识、图形化展示、共享服务;实现所有接入用户无缝连接;实现了统一信息展示、统一资源调配、统一指挥调度,为领导的分析决策提供清晰全面,丰富精准的资讯支持。目前,普天宽窄带融合通信专网已在福州、沈阳、成都等地开设试验网。

中国普天此次带来的LTE230无线通信专网则是全球首个支持230MHz频段离散窄带聚合与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的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支持数据采集、集群语音、视频监控等业务,具有广覆盖、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目前,已在国内20个省份建设22个TD-LTE230无线专网,网络运行良好。其中,广州供电局、昆山供电局两个规模最大的TD-LTE无线宽带通信专网项目,基站安装数量超过10个,终端接入数量超过2000个。

普天安全云平台及应用则是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该方案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的数据支撑平台,这个被称为“一站式办公平台”的系统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民、敏捷的新型政府,实现传统“电子政务”向“一站式办公”平台的智慧政务转变。

“互联网+”智慧生活:

无处不在的智慧体验

如今,智慧的概念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展会上,中国普天向外界展示了自身技术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服务、智慧政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手机钱包服务助手以及云WiFi大数据应用、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媒体深度挖掘、智慧城市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主要产品应用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了“与普天一起・走进互联网+智慧时代”的主题。

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养老协同服务平台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机构有机地结合,形成集一体化服务体系,切实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力保障。在本次展会上,普天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养老协同服务平台将在展示区模拟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室,并远程接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远程康复室,实现远程康复室与展会现场实时互动。

云WiFi大数据应用系统是基于最普通、最被老百姓接受的WiFi免费上网的模式,快速实现用户对于行业或政府的服务体验。同时通过对云WiFi服务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产生的趋势分析和用户标签及画像等资料可以帮助行业用户和政府实现传统方式无法获得的最直接的用户数据。云WiFi大数据应用系统集合了最新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实现了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结合,并通过核心算法实现了数据的清洗和分析,为行业客户及政府快速实现“互联网+”提供了最便捷的基础应用服务工具。

低碳绿色能源:

新能源产业亮点纷呈

在当下备受关注的低碳绿色能源领域,中国普天也有多项成果展示。此次,中国普天带来了智能会议室、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节能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及能源互联网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等主要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是普天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首个全国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以城市为单位,以智能管理为核心,以电池监控为重点,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

该系统对入网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运行状况、车辆在途信息、充电设施工作情况等进行实时全程全网监控,深度结合“云计算、云存储和云服务”和移动互联、信息及车联网等信息应用技术,与Telematics(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电脑系统)服务能力相结合,构建城市新能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充电站网络间高度的智能化运行和集中化管理,既为政府提供信息监管评价考核的服务支持,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让新能源汽车运营更安全、高效。

中国普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型商业模式,在智能、绿能、节能、储能的核心经营理念下,开发利用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和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自主研发普天能源大数据管理平台,可进行长期能耗实时监测、管理优化、为精确锁定的重点用能企业提供附加节能、提供数据支持。该平台在应用方面,已在浙江电网、南京栖霞区进行了接入;通过南京市政府投资和免费安装相结合,利用PPP模式将全市重点用能企业接入平台,达到节能规模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