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4 10:44:21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1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喘、呼吸不畅以及心率等身体症状出现异常等[1]。临床主要的呼吸内科重症包括有急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必须要及时且有效。本次实验为了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对我院2014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7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n=48)和对照组(n=49)。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呼吸不畅等,其中护理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7~73岁,平均(42.6±1.8)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5~71岁,平均(41.5±2.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临床症状和年龄等方面比较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1.2.2护理组 采用应急护理干预。①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症状:首先,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必须要求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各种症状的变化。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示患者的病情蔓延程度不同,同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全天候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体各项指标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3];②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会存在各种异常,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会曾中应该要协助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同时加强对病房的卫生和感染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现象。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卧床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进行体位的调整和拍背护理,以促进其呼吸;③加强对患者的通气护理:气道的护理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要确保患者的气道呼吸顺畅,然后对患者进行管道通气护理。

1.3疗效判定 有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的改善甚至加重,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指标仍然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5统计软件包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和无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可知,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3例(68.75%),显效率为13例(27.08%),总有效率为46例(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29例(59.18%),显效率11例(22.45%)和总有效率40例(81.63%)(P

3 讨论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必须及时、有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呼吸道和气道的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气道畅通、呼吸顺畅[4]。除此之外,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病情反复较为严重,变化强度大[5-6]。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全天候的守护在患者身旁,以便及时发现患者临床症状的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7]。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呼吸内科;应用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生于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病变,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主要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1],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还要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责任制,同时结合疾病特点开展的一种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安全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在其他科室疾病护理中应用广泛2-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今后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16~73岁,平均(51?3±7?5)岁;观察组男85例,女65例,年龄17~76岁,平均(52?7±6?9)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严密监视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常规记录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人性化护理

控制病房室温至20~25℃,保持一定的湿度,并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咳嗽、咳痰患者,协助患者拍背,促进咳痰,嘱咐其侧卧位睡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勤刷牙、漱口,对吸烟患者强制戒烟。

1.2.2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倾听其想法,掌握患者心理动态,消除顾虑,增强治愈信心。

1.2.3合理排班

设置弹性排班模式,取消小夜班制度,减少护理站交接班次数,保证24h均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服务。

1.2.4健康教育

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式,提高其保健能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淇县人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进行处理,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

优质护理组治疗期间出现疾病相关并发症4例(2?67%),常规护理组出现并发症25例(16?6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变,以老年患者居多,体质弱,抵抗力差,良好的护理对于康复必不可少[4]。优质护理优化基础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呼吸内科疾病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住院环境,调整患者生活饮食,给予良好的心理辅导,可以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调整护理工作制度,可以保证24h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护理,全面记录其病情变化情况,同时保持护理人员最佳的工作状态。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整体满意度,不仅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也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红,邸红军,姚丽秀,等.创建心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16-417.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3篇

1当前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1.1 法律意识极度缺失

在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存在各种在认识上不足,存在的风险,在规章制度和弱点的实施,如液体或针手术的发展,护理人员的部分都是随机的,而是根据自己主观印象的操作,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系统,很容易出错,造成人们潜在的安全问题。

1.2 操作过程不够规范

操作不足以满足要求,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护理缺陷[3]。例如,常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吸痰操作问题,护理人员对一些戴上安全手套,吸痰操作后,再吸痰操作,这种缺乏吸痰管的更换,易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

1.3 缺乏良好应急能力

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时间的工作,没有积累必要的经验,经验不是很丰富,但不是很好的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协调和缺乏可预测性,远见和协调能力差,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的错误。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患者,上肢症状,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病人进行吸氧操作,改善通气,减少因为保留酸碱平衡校正。当病人的呼吸已有所缓解,但上肢和热量使患者和原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4]。经检查,左上肢血带没有解除,原因是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密闭式强化周围经脉树叶,胸腔闭式引流、给氧及氧气雾化基础护理技能,还要加强培训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护理工作的整体效能。

1.4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很多护理人员研究呼吸道护理理论知识不是很深,技能和训练在不是很熟练的使用等方面,对人体了解不尽详细,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准确,在预见性护理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年轻的护士,显然限制高等护理的效果。

1.5 没有足够的熟练的沟通技巧

呼吸内科患者,中老年人占有一大部分病人,因为患病问题,与年轻人的差距,烦躁的心情,导致护士和中老年之间的沟通困难。有些护士缺乏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在患者与家属的情绪激动时,容易导致冲突,造成医疗纠纷。

2解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隐患的有效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

医院及科室要精心选取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安排专业人员,重点讲解分析与呼吸内科相关的工作特点、医患双方在义务与权利方面的界定,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上的法律责任等,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进行筛选,进一步增强众多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2.2 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制订切合实际的内科护理培训计划,加快护理人员掌握新技术的进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及技能的强化训练,定期对呼吸内科护理的工作人员开展无菌操作的技能强化训练。借助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发生的各种正反的安全事故案例中的各种经验以及教训,增强护理的无菌操作意识[5]。还要加强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三级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保证所有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扎实稳固,能够做到安全、高效以及熟练的进行呼吸内科日常护理工作。

2.3 加强医患之间沟通

重视医患之间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内部管理培训部门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艺术、聆听艺术以及表情、行为等方而的专业培训。学会倾听病人的忧虑以及抱怨,并且懂得如何帮助患者以及其家属解决各种问题、化解问题。患者入院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记录,告知其医院的注意事项和规章制度,进行患者的身份识别。充分利用护理和治疗的机会关心患者,给予关怀,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开展多种形式人性化护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6]。责任护士针对所属的每位患者实施有效教育,制定各种医疗卡片和温馨提示卡,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疾病的病因、名称、诱因及主要治疗方法,药物的名称,并发症,各种特殊检查的目的,饮食的指导,活动的方法,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由被动治疗转到主动配合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4 完善进一步监督制度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4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0引言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若仅仅考虑到生理方面的护理,并不能完全使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得到真正的健康,同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相对于其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呼吸内科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通气换气困难以及胸闷气短等,同时这些症状会令患者焦躁不安,所以呼吸内科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加需要耐心[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2]。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在61~86岁左右,平均年龄为(69.3±7.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平均病程13.5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6例,平均病程7.9年,其他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患者75例。

1.2方法。

对呼吸内科患者均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摔伤、坠床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下床行动的时间减少,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等情况,造成患者股骨颈骨折,因此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期搀扶患者进行下床运动,避免出现摔倒跌伤等问题;窒息、误吸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常出现咯血、痰液等不易咳出的患者,易造成窒息的情况;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易造成误吸的情况。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医护人员在日常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拍背等动作,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辅助,以促进患者痰液等的排出;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以根据两组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理性评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患者更加注重术后健康的恢复情况,渴望术后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患呼吸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也多为一些老年人,老年人患者因其自身年龄较大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他们在患有呼吸类疾病的同时往往伴有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就增加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难度,为了给患者术后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新型护理方法[4-5]。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与患者患病年龄、心理、环境等问题有关,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对症处理。综上所述,在患者在呼吸内科的护理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包旭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3:2267-2268.

[2]柳玲玲,翟琳.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12-113.

[3]吴春香.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8:213.

[4]张国玲.如何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1:170.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0例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发生院内感染者50例,占8.0%,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入院前及入院时所存在的感染。其中男253例,女147例,年龄60~75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数据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实验组20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及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即老年呼吸道患者在医院期间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感染出院后发病的(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发生感染的和入院时就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1]。

1.3 方法:两组都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主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 ①制定呼吸内科质量监管标准和规范。对实验组进出病房的患者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在探病时间及人数、进出携带的物品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消毒;病房要及时消毒通风,实验组患者的床单及被褥及时换洗晾晒;患者所使用、产生或接触的污染物要及时隔离;护理人员及家属要经常陪护患者,做到感染及时发现、及时治疗[2];②抗生素使用规定。首先,是对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严禁患者和医护人员滥用抗生素,对实验组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其次,对医护人员要加强监管和教育,加强内部监督[3];再次,对老年患者要做好宣传教育,说明抗生素的使用规范和标准及其滥用危害,防止患者及其家属滥服抗生素;③加强护理。对实验组的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力度,例如,老年患者的言行、不适症状等都及时记录下来;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当发现临床症状时进行处理和治疗[4];最重要的护理其实是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那些常年被呼吸道疾病困扰而焦虑、抑郁的老人,鼓励他们积极与疾病做斗争,建立信心、配合治疗,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了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感染率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是很明显的。

3讨论

呼吸道疾病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物等都可以进行传播,老年人由于体质弱,抵抗力低和免疫力低等因素,很容易在医院就诊和治疗期间感染呼吸道疾病,为了降低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做好预防性护理是极其必要的。医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等方面进行预防性护理,加强预防呼吸内科感染的意识;加强科室内部的监督管理;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药物滥用;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平时对患者及患者周边环境的护理和监管,尤其是进出患者病房的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物的监管,避免感染,从而确保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从临床分析看,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道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很好,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今后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以大力推广,逐渐惠及老年患者,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

4参考文献

[1]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52.

[2]陈熙.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探析[J].吉林医学,2011,32(36):7850.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6篇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0【摘 要】目的:研究对比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120 例于2014 年3 月至2015 年2 月期间需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在接受治疗护理之后,观察组有4 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11 例并发症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的抑制了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有创呼吸机;整体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有创呼吸机又称多功能呼吸机,当生物体自主呼吸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要时,用来支持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呼吸。有创呼吸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但有创呼吸机的使用容易产生口鼻粘膜和声带的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本文选取120 例应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120 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 年3 月至2015 年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且需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其中心脏手术患者56 例,食道癌、肺癌等开胸根治术患者39 例,因其他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25 例。随机将120 例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做好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每天为患者擦拭身体一次,勤翻身,可以加垫海绵圈,防止压疮产生;

(2)注意对呼吸机的管理及监护,将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指标调整到适合患者的数值范围内,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情况,对呼吸机参数做出及时的调整改变。在此期间还需紧密监控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通气量、气道压力变化等各项指标,若患者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解决。

(3)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必不可少,每隔三小时吸一次痰,同时要保证患者的供痒充足,吸痰前后都要让患者吸氧3 分钟。将呼吸机的每个配件分开存放,并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无菌操作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干净通畅[1]。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接受整体护理,包括: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呼吸机的用法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驱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慌畏惧心理。

(2)注意消毒以预防感染,对患者病房勤通风换气,控制好病房的温度、湿度,对于患者的床单被褥一天消毒1 次,定期对呼吸机消毒,进气口和过滤网都要勤清理。

(3)若患者发生了如口腔黏膜及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需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口腔黏膜及声带损伤只能在停用呼吸机后进行治疗护理;对于呼吸相关肺炎,要注意呼吸及管道和积水瓶的消毒杀菌,保持患者所处环境的清洁卫生;对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要留意患者的呼吸音,注意压力及潮气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2]。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 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 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观察分析统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外科手术、睡眠呼吸暂停的使用这三大类为主,患者与有创呼吸机的连接方式主要是以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方式连接。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由其导致的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有创呼吸机作为临床救治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使得重症呼吸衰竭的病死率从上世纪70 年90% 以上降至40% 左右,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但是伴随有创呼吸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而来的还有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大量发生。本文通过研究对比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临床效果的不同,发现整体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大大降低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7篇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肺癌;多学科;肺功能康复;影响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8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CHEN Qiu-yu.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3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40 cases)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43 cases).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atelectasis and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time in bed, indwelling thoracic duct time, 6 min walking distanc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telectasi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2.33% and 4.65%) tha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15.00% and 25.00%),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had time in bed as (45.60±2.59) h, indwelling thoracic duct time as (2.40±0.89) d,

6 min walking distance as (258.10±5.35) m,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s (5.02±0.25) ten-thousand-yua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9.50±1.30) d,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55.89±3.45) h, (3.97±1.30) d, (215.10±6.30) m,

(5.55±0.20) ten-thousand-yuan, and (12.30±1.25) d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Lung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Lung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肺癌是呼吸系y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 肺癌根治术是切除肿瘤, 防止肿瘤扩散、转移的有效方法[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肺癌患者不仅重视手术的质量, 更关心的是术后康复的问题。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肺癌患者中, 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肺功能, 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肺癌根治术患者, 效果显著,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肺癌且施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 男63例, 女20例;中央型9例, 周围型74例;腺癌48例, 鳞癌35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 2014年6月~ 2015年3月收治)和综合护理组(43例, 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常规护理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7.5±17.5)岁;中央型4例, 周围型36例;腺癌23例, 鳞癌17例。综合护理组中男33例, 女10例;年龄39~76岁, 平均年龄(57.5±18.5)岁;中央型5例, 周围型38例;腺癌25例, 鳞癌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 常规护理组按常规完成围手术期的护理, 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管道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专科化的入院评估 入院时, 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信心, 促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除了评估一般情况, 还增加以下的专科评估项目:是否高龄患者(≥70岁)、是否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心肺相关病史、吸烟指数(>400)、戒烟时间、外周血氧饱和度、咳嗽效力、疼痛的敏感度、并发症、对肺功能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等。

1. 2. 2 联合多学科的肺功能康复指导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胸外科,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减少医疗费用[1]。本科联合康复科治疗师共同对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肺功能康复。具体如下:①管床医生、管床护士与治疗师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编制的《围手术期肺康复评估及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心肺运动试验、肺功能, 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 制定康复方案。②在康复方案中, 管床医生制定药物康复方案, 管床护士遵医嘱规范执行抗生素用药和氧气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③管床护士与治疗师共同参与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措施有腹式呼吸训练、人工阻力呼吸法、吸气训练器、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爬楼梯训练。a.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坐位, 集中精神, 全身放松, 经鼻缓慢深吸气到最大肺容量后稍屏气, 停顿时间约占呼吸周期的1/4, 然后用口缓慢呼气。要求吸、停、呼比例在1:1:2左右[2]。吸气时膈肌下降, 腹部外凸;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内凹。连续进行20~30次(总时间约15~30 min),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b.人工阻力呼吸法(吹气球法):选择容量为800~

1000 ml的气球, 患者先深吸气, 而后尽力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 注意不要漏气, 直至吹不出气为止, 如此训练3~5 min,

3~4次/d。c.吸气训练器的使用:应用三球式肺活量呼吸训练器, 将训练器垂直平放于眼同高的位置, 指导患者含住咬嘴缓慢吐气后慢慢地吸气使训练器的球体升起, 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吸气, 尝试让球体升到最高点并屏气持续2~3 s, 然后移开咬嘴, 缩唇慢呼气, 调整呼吸, 重复练习, 20 min/次, 4次/d。

呼吸训练器小巧、直观、具有量化指标、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掌握等优点, 它可以训练患者缓慢而均匀地用力深吸气, 根据刻度指示和容量设置, 便于控制吸气速度和容量[3]。d.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在康复治疗中心进行, 患者自行调控速度, 在承受范围内逐步加快不行速度及自行车功率。运动量控制在呼吸困难Borg评分5~7分之间, 若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气促、腿疲倦、血氧饱和度下降(

1. 2. 3 系统化的心理干预 依据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近1周的心理状况, 标准分≥50分的纳入干预对象, 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具体的干预措施有:①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前评估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从入院-手术-出院, 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实施多样化、阶段化的健康教育。与本院开展的康复助手APP相结合, 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治护理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坚定患者信念,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②案例教育, 将以往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生活质量提高的个案向患者讲述, 坚定信心。③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 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心情, 并教会患者调节抑郁焦虑情绪的方法:可以在本科的放松治疗室进行, 指导患者体验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依次自如控制脚趾-脚尖-脚跟小腿肌肉-大腿肌肉-腰-臀-双肩-下巴-牙齿-舌头-紧闭双眼-额头紧张和放松的感觉, 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④优化患者的疼痛管理, 入院时教会患者疼痛的自我评估技能, 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进行评估, 评分≥3分时, 报告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 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每天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疼痛评分的情况, 告知患者可通过视觉分散法(看电视、读书等)和听力分散法(听音乐、听故事等)减低疼痛的程度。同时详细讲解阿片类药物应用的必要性和“成瘾”发生与阿片类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等相关知识, 减少患者的担心和恐惧。⑤家属心理疏导, 主要针对经常陪侍的家属, 在治疗护理患者的同时, 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多与家属沟通, 了解心理动态, 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疾病给家属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肺不张及肺感染的发生率、卧床时间、留置胸管时间、6 min步行距离、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综合护理组肺不张和肺感染发生率(2.33%、4.6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5.00%、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5.55±0.20)万元、(12.30±1.25)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资料显示[4], 肺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

40%。早期采取翻身、拍背等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 但效果并不理想, 呼吸功能训练近几年陪受关注, 国外有专业的肺部治疗师专门负责患者术后的肺部治疗和指导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肺部感染、肺不张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胸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能否有效地排痰有关, 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增加呼吸肌力, 促进肺膨胀,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9]。因此, 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 有利于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 改善术后呼吸困难, 提高肺泡换气能力[10-13]。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提高肺部、胸廓的顺应性, 减慢呼气的速度, 从而降低呼吸的阻力, 促使呼吸更加顺畅;吹气球法有助于患者提高肺活量, 改善肺功能;利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辅助肺康复, 有利于转变患者的呼吸方式为深而慢的呼吸, 提高肺功能和运动耐力[14-16]。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效果显著, 具体措施包括专科化的入院评估、联合多学科的肺功能康复指导、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其中, 医护一体化与康复科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在患者快速康复中发挥了专业的优势, 强化了专业发展与临床的实践统一。本次通过多学科的合作, 综合护理组肺不张和肺感染发生率(2.33%、4.6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5.00%、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组.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 3(7):641-645.

[2] 徐凤茹. 吸气末停顿呼吸训练方法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441-442.

[3] 夏广梅, 周莹, 李春红, 等. 呼吸训练器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4(4):272-273.

[4] 刘钦刚, , 贾晓红, 等. 呼吸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 中国康复, 1999(1):22-23.

[5] 黎沾良, 崔德建.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0(1):52-56.

[6] 王惠, 刘欢欢, 陈建辉, 等. 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5, 36(21):3418-3420.

[7] 冯涛. 综合护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四川医学, 2015(11):1608-1610.

[8] 徐F. 社区综合护理在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2):43-44.

[9] 欧阳军力.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术期呼吸困难作用观察. 中国农村卫生, 2015(2):68.

[10] 丽娜, 俞亚萍. 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北方药学, 2012, 9(1):116-117.

[11] 李红霞.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像分析. 医学信息, 2015(14):120.

[12] 张丽萍.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12):3360-3362.

[13] 刘颖.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26-227.

[14] 张瑶, 冯士云, 赵勇. 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6):3616-3618.

[15] 刘银芳, 张春玲, 牛瑞兰,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4, 8(2):116-119.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第8篇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心胸外科手术;呼吸窘迫综合征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90

通常胸外科手术的危险性较高, 并且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1]。患者因为手术操作的影响使得肺组织受到较大损伤, 进而出现呼吸衰竭。通常需要在术后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措施, 以促进术后恢复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为了探究有效心胸外科术后护理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92例心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 对比两者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心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2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6.5±5.2)岁。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0例;年龄42~73岁, 平均年龄(56.9±5.4)岁。排除标准:伴随严重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具有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者;病情严重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不能积极配合试验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 主要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疼痛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弓腰的姿态, 并且取屈膝侧卧位睡眠, 并且适时轻拍患者背部, 从而帮助其减少疼痛感;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为患者解答内心疑虑,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③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吸痰治疗, 在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雾化吸入用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PaO2、PaCO2、MAP、RR和HR等生理参数指标, 同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3], 共20项内容, 满分100分, 十分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0~69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理参数比较 观察组的PaO2、PaCO2、MAP分别为(96.8±8.6)、(37.6±7.1)、(89.8±13.3)mm Hg(1 mm Hg= 0.133 kP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8.3)、(28.4±4.1)、(75.2± 12.3)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十分满意24例, 基本满意21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对照组十分满意20例, 基本满意18例, 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为82.61%(38/4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肺内外疾病发病时出现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等所引发。此类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率加速、呼吸加快等, 并且病情发展迅速,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需要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给予有效护理措施, 从而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

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有效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措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疾病, 并且降低感染发生率。而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吸痰、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功能。在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时需要控制好面罩的松紧程度, 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PaO2、PaCO2、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希峰, 董晓辉, 徐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血症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7):11-13.

[2] 张冰.俯卧位通气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9):960-961.

[3] 于芹, 黄霞.改良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医药前沿, 2015, 5(12):291-292.

[4] 杨柯庆.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2):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