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4 20:53:53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1篇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临床实习; 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53-03

doi:10.14033/ki.cfmr.2016.19.085

PBL是一种通过多种学习途径的整合,重视学习主动性,并将解决问题作为中心,以病例为核心展开讨论的新型教学方法[1-2],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在国外医学院的教学中已得到了普遍应用,且近年来我国诸多医学院校也引入了这一教学方法[3],但其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还较为少见。呼吸系统疾病是学生在内科疾病学习中接触最早的系统性疾病,要求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本科生在呼吸内科展开临床实习时,应以充分利用短暂的实习时间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为重点[4]。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对部分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生尝试性引入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呼吸内科实习的本科生

60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中男19名,女11名,年龄21~26岁,平均(24.0±2.5)岁;观察组中男20名,女10名,年龄21~27岁,平均(24.5±2.3)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仍以传统教学法展开临床实习,即用“师傅带徒弟”方法,学生看、学、问,老师帮、传、带,学生通过模仿、反复训练进行学习。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以PBL教学法展开临床实习,措施为以下几方面:(1)患者准备:结合住院患者基本情况,为学生介绍呼吸内科某种疾病的患者1名,由学生轮流展开病史主询、查体,其他学生可随时补充。要求每位学生均展开问诊、查体、病历书写。(2)问题提出:老师在查看病史后结合患者情况进行提问,如初步诊断为何种疾病、有何依据、需做哪些辅助检查、对患者作何处理、疾病预后如何等。(3)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自身基础知识对病案要点展开对照,并主动总结需学习、了解的内容,然后借助互联网、校园网、图书馆、教科书等多种途径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组内可展开各种形式的讨论。(4)师生总结:完成讨论后向学生发放表单,表单中的内容为老师认为学生应从病案中学到的内容,由学生将自己的总结与表单展开对照。(5)实施细节:通常在2~3 d内,完成对某一种疾病病案的教学,之后为学生展开另一种疾病的教学,循环往复,在实习期内将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危重病相关内容学习完毕。

1.3 观察指标

两组学生在进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第1天,均进行摸底考试。学生实习时间为1个月,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病例分析、病历书写、技能操作,同时以不记名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摸底及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摸底考试时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考试时观察组基础理论、病例分析、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认为临床实习教学课可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促使知识横向联系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内科专业基本技能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其体质较差、反应慢、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做出正确诊断并尽快明确检查方案,从而为患者拟定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法[5-6]。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是每一位临床医学生必须参与的课程,而在实习过程中,如何对学生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予以加强,提升教学效果及效率,是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7-8]。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即教学过程和临床工作程序并不相符,而且学生是通过“模仿”展开学习,这对于提升实习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并不理想[9]。PBL教学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医学教育中,其是以问题作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而获取相关知识[10-11],其对学生的主体性更为重视,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使其主动积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12]。笔者所在科室展开临床实习带教时,为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教学,将呼吸内科中的病例作为病案,在老师提出问题前提下由学生结合自身基础知识,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并尝试做出诊断并拟定治疗方案,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总结性表单,让学生将自身收获与表单对比,从而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在展开临床实习之初的摸底考试中,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科考试时,观察组学生基础理论、病例分析、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以PBL教学法展开带教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永琴.浅谈护生临床带教工作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49-150.

[2]伊洪莉,王怀远,张萌,等.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实施[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3,27(11):3690-3691.

[3]赵大海,郑凌,马长秀,等.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12):2186-2187.

[4]余静.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3):114.

[5]李盼盼,吴晶,徐艳.双轨教学法在呼吸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54-156.

[6]何文芳,吕聪燕,赵梁燕.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2):92.

[7]李春勇.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146-147.

[8]任涛.PDCA循环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6):94-95.

[9]吕小川.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亚太教育,2015,7(21):96.

[10]孙娟,李君,费霞.清单式教学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5):14.

[11]杨雅芳.PBL联合LBL教学法(双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106-108.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2篇

结论:经常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良、放疗和化疗等是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并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最为常见的基础疾病,应当对其重视起来,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相应的抗真菌治疗,使其顺利康复。

【关键词】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

近些年来,现代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加剧,还有人们使用抗生素越来越频繁,所以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真菌对肺部的感染,,其中念球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肺部感染的概率也在逐步增加,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经常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良、放疗和化疗。而且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手术也比较先进,但是在移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肺部真菌感染,也大大增加了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在现在肺部真菌的感染中,感染的菌种也越来越多,在这些菌种中感染率有真菌的结构特性决定,在感染的时候,真菌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并且找到其病因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6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年龄在25-78岁,平均年龄在61.2岁;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6-81岁,平均年龄在60.5岁。所有患者都满足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史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均衡性。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统计研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产生的基础疾病的主要类型、引发因素、临床的症状以及治疗的效果。

1.2.2 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真菌感染疾病,采取对症支持和抗真菌治疗,并且对56例患者运用伊曲康噢、氟康哇等抗真菌药进行配合治疗。 疗效的诊断标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疗效主要分为三个级别,有效、一般和无效。有效是指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X线检查后,患者肺部的阴影不见了,已经完全被吸收完,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基本消除;一般是指患者的病情只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临床症状有消除但是不太明显,X线检查后,患者肺部的阴影的面积有所减少,部分被吸收;无效是指患者的病情没有被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并且X线检查之后,患者肺部的阴影部分没有消失,没有被吸收。 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研究收集的数据结果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来进行检验,以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本院呼吸内科中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3.1%左右。

其中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生素、营养不良、放疗或者化疗等都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具体情况见表1。

56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一共有49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共23例,占46.94%,具体情况见表2。在真菌感染的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常见。

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年龄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在此次研究中的所有的患者中,有43例为6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总数的76.79%。

所有患者在经过抗真菌治疗之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5.71%,具体情况见表3。

表1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引发因素情况

引发因素

例数

占据比例

P值

经常使用抗生素

19

33.93%

<0.05

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

21

37.50%

<0.05

营养不良

9

16.07%

<0.05

放疗或者化疗

7

12.50%

<0.05

表2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所患基础疾病的情况

基础疾病

例数

所占比例

P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3

46.94%

<0.05

慢性肾病

6

12.24%

<0.05

肺部炎症

5

10.20%

<0.05

肺间质纤维化疾病

7

14.29%

<0.05

糖尿病

6

12.24%

<0.05

其他

3

6.12%

<0.05

表3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情况

组别

例数

有效

一般

无效

总有效率

P值

真菌感染

56

29

19

8

85.71%

<0.05 讨论

现在随着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抗生素的泛滥使用,呼吸内科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真菌大多数在人体的皮肤和粘膜上寄生,在正常的时候对人体无害,属于条件性的病菌,但是当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感染。随着现在人们对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广泛使用,促使真菌大量繁殖,并且自身的免疫力也在下降,抗体的生产在减少,使感染加剧。除此之外,放疗或者化疗,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真菌感染。现在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器官移植等手术也日渐成熟,但在手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感染,有些患者长期住院,服用大量的抗菌药物,自身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弱,这样大大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呼吸内科的患者大多属于老龄患者,经常住院,并且服用很多药物,长期的卧床又会使患者的呼吸粘膜的能力下降,自身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老年患者大多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在此次研究中,有76.79%的患者在60岁以上,为老年患者。而且在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患有的基础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46.94%,在临床上应当足够重视。患者在起初主要是咳嗽、发热等基础症状,在早期的检查中,及时诊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在X线检查中显示患者肺部有阴影,应当判断可能为真菌感染。在真菌感染的病菌中,念球菌是最为常见的。如果患者一旦发现存在肺部真菌感染,应当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在治疗前也要进行药物敏感测验,根据检测进行用药。在本次研究中,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5.71%,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在发现治疗的时候,应当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后,应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而且应当进行积极的科学规范的治疗,全面进行预防真菌感染的危险发生,一旦发现真菌感染,要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使患者可以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苏传芝.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469-470.

[2] 柏红雨. 肺部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8):53-54.

[3] 赵学会,冉斌,庞先琼. 12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9,(08):1360-1360.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3篇

[关键词] 整体护理;呼吸内科;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满意满足患者的需要[1],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已得到广大医疗机构以及社会的认可,并得到推广。呼吸内科疾病多属慢性病,其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2],患者对健康的渴望更为强烈,更需要进行整体护理。我院自2005年起实施整体护理模式,6年来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对实施整体护理以来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208例,其中男119例,女89例;年龄在3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岁;病程在1年~3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7年;所患疾病为阻塞性肺气肿71例,慢性支气管炎68例,支气管哮喘31例,急性肺炎26例,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74例,占35.58%。

1.2调查方法

以护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为指导,自制调查量表,分为入院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住院感受、出院指导八个方面、共25项内容,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每项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较差,对应得分为4~1分,总分为100分,60~70分为合格,70~80分为良好、>80分为优秀。

1.3疗效判断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或偶有发作,辅助检查结果改善或接近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辅助检查结果也未见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76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73.08%,无效率为3.85%,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治愈68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65.38%,无效率为6.73%,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理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起到帮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病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康复等作用。所谓“七分治疗,三分护理”,护理的作用不可忽视。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是以病人为中心,把人和环境、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均视为一个整体,不光注重疾病的护理,还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3],顺应了医学模式的改变,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呼吸内科患者具有特殊性,病程长,反复住院,具有实施整体护理的必要性。

3.1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因疾病消耗、呼吸费力,对营养的需求较多,应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由于患者多伴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3.2睡眠护理

由于患者存在憋喘、气促等症状,呼吸内科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夜间治疗做到“四轻”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指导患者在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休息前避免情绪激动。

3.3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程较长、恢复慢、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注意倾听患者的需求及心理感受,并给予排解或帮助其宣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3.4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教会患者有效呼吸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呼吸、缩唇呼吸、人工阻力呼吸的方法,锻炼膈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总之,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岳惠玲.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实施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8.(9):79.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4篇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10-01

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各种感染、创伤、手术、肺水肿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我院ICU 2011年收治48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提供呼吸支持,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48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6一99岁,平均68岁。

1.2 病种分布:严重颅脑损伤1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8例,脑中风 6例,重症肺炎4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10例 心肺复苏术后 6例 外科肿瘤术后 5例 急性心衰 4例 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 2例 。

1.3 人工气道的建立所有病例均首先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通气时间超过两周或预计短期内难以撤机者行气管切开。

1.4 呼吸机类型及辅助呼吸方式 MAQUET呼吸机,DRAGER servos呼吸机等。通气模式根据病情选择PC、SIMV、PSV、SIMV+PEEP 、CPAP等。入住ICU立即查血气分析,以后每天查血气分析至少1次,依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所有病例入科后均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Ramsay 评分约2--4分。针对肺叶切除患者,相应减少潮气量。COPD患者原发病好转后尽早脱机给予序贯无创正压通气。

1.5 撤机指征: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内环境稳定,心理状态良好,能理解并充分配合撤机。试脱机半小时以上,生命体征稳定,血气分析满意。

2 结果

36 例 顺 利脱机,9例家属放弃,3例死亡。死亡病例中,一例为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死亡。一例为有机磷中毒合并全身衰竭,一例为心肺复苏后合并脑死亡。机械通气时间:12一155h(平均48.2h)。10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出现呼吸机依耐,无气胸并发症。

3 讨论

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使呼吸衰竭、心脏停搏、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等危重病人的预后大为改善。呼吸机能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创造条件从疾病过程中恢复。治疗体会:1,首先要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原发疾病做出估计。通常而言,一般常规手术,术后患者带机时间短,撤机顺利,预后好。老年患者、原有肺部疾患或基础疾病较多、重大手术、昏迷患者带机时间长,治疗效果相对欠佳。严重的复合伤患者若有气胸,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若有多处肋骨骨折,应先适当固定。 2,根据患者意识、自主呼吸情况、病因、动脉血气分析选定通气模式及参数,常用模式有PC、PSV、VC、SIMV等。严重呼吸衰竭,我科在充分镇静的基础上优先选择PC模式,此模式呼吸肌群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原发疾病好转后,可改用SIMV、PSV模式为撤机做准备。肺叶切除术患者,在计算潮气量时应减去切除肺叶的比例。3 呼吸末正压(PEEP)对急性肺损伤、急性肺水肿的重要作用。PEEP可引起回流血量下降,减轻左室负荷,可防止回心血量骤然增加以保护心脏功能,从而减轻心衰和肺水肿。根据PEEP能够打开急性肺损伤的陷闭肺泡,在术后ARDS和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中早期应用较高PEEP值,迅速扩张肺泡,改善氧合后再以低PEEP值维持,可防止气压伤发生。4,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等内科危重病患者,要考虑在5―7天时间窗内,当原发病明显好转时,要积极撤机拔管,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呼吸机依耐。5,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如自发性气胸、气管插管脱落、呼吸机依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本组入选病例均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气道平台压力,小于30cmH2O,故未出现气胸并发症。为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及术后患者身上所有管道的通畅,使用镇静剂镇痛治疗需作为常规。床头抬高30度和保持手卫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很重要,也应作为常规。总之,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若中枢功能恢复,呼吸衰竭可迅速缓解。周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可使机体氧供得到保障,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肺水肿,肺内雾化吸入,加强痰液引流。因此内科呼吸衰竭药物治疗呼吸无明显改善可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亦可获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5篇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购置开发区医院,并筹建聊城市中心医院,20XX年也是我5年大学临床结束并顺利毕业的一年,机遇就是这么巧合,通过应聘,很幸运加入市妇幼,成为市妇幼的一员。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踏入崭新的工作当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组织安排新入职的临床及护理人员一百多人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作为新入员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进修期间我被分到了心内、神内、消化、呼吸等四个内科学习,半年的时间说长也短,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现就拣几点我在心内和呼吸科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来谈谈。

  心内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心内科有5个病区加一个CCU病区,不仅接诊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急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心内科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心内科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心内,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心内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发病时间及诱因和心前区部位和严重程度、既往史等,

  在诊断方面,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

  ①功能诊断;

  ②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

  ③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支气管镜、痰培养等特殊检查。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只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COPD的桶状胸、心源性哮喘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症状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则需详细检查后方可确定诊断。

  内科疾病相对复杂、不好理解外,遇到了这方面的病人,也应该对这些症状和体征引起高度的重视,熟悉和解它们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还要鉴别这些症状、体征是因为内科疾病所引起,还是其它系统疾病引起。内科常用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首先是从临床表现上发现问题,从中得到提示,然后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相应诊断,然后在进一步检查,得到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有无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后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不象其它科室常常采取的“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思维方式。

  希波克拉底说: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其实医生的工作也是同样地需要艺术。这段进修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总之在感谢我院培养和对我们生活方面细心的服务,进修结束之后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临床岗位,提高临床诊疗工作能力,对人类健康事业尽心尽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为提升沙湾区乡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乡村医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结合我区乡村医生实际情况,我院于20xx年x月x日完成了对沙湾区XX镇、XX镇、XX镇、XX乡等乡镇共66名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现将20xx年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二、培训地点

  沙湾区牛石镇中心卫生院三楼健康教育室

  三、培训人员

  培训班班主任:XX

  培训班指导老师:XXXX

  参加培训人员:沙湾区XX镇、XX镇、XX镇、XX乡等乡镇共38名乡村医生

  四、培训内容

  我院根据视频教学内容对5天的培训课程进行了合理安排,组织各乡村医生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主要内容如下: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基本服务知识与技能;3、健康教育基本服务知识与技能;4、预防接种服务规范;5、儿童保健基本服务知识与技能;6、孕产妇保健基本服务与技能;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8、慢性病管理基本服务知识与技能;9、重性精神病管理服务规范;10、传染病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1、卫生监督与协管。

  学习期间,所有乡村医生均能按时到课,认真听课,并作了学习笔记,而且能积极展开计论。

  五、培训考核

  20xx年x月x日培训内容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进行了理论考核,考核结果基本满意,每位乡村医生考核分数均在80分以上,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结束。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建议成立专门的呼吸内科,成立强大的胸外科,目前流行病学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第4位,在农村占第3位,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根据疾病谱及我院目前情况,为了争取这部分病员,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议尽快添置支气管镜、胸腔镜等先进设备,并加快这方面人员的培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胸外科、呼吸科没有支气管镜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谈发展。加大及严格掌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危病人的适应症,可以挽救大部分呼吸科患者的生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重危病人(尤其是呼吸科的病人)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病情预后有更好的判断,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暂时可以开展胸膜活检、经皮肺穿等新业务,可以开展肿瘤的胸腔灌注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开展呼吸机治疗。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6篇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病,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出生体重<1500 g 2例,1501~2000 g 7例,2001~2500 g 11例,>2500 g 16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15例,其中双胎6例,生后1 min apgar评分:轻至中度窒息(apgar 4~7分)28例,重度窒息(apgar<3分)8例。其中剖宫产10例,自然分娩26例。脐带绕颈20例。

2 抢救措施

所有病例由产科转入我病区后,均给予密切监护,so2<80%者给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保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置暖箱保温,保持中性温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部分应用扩血管及升压药以改善微循环,根据血气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除2例早产儿合并ards在入院24 h内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合并脑实质出血,其家属放弃治疗外,余均治愈出院。

3 护理要点

3.1 保暖 出生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置于红外线抢救床上,用预先温热的毛巾擦干全身,以免大量散热。因为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很嫩,血管较多,易于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易发生低体温,必要时可戴绒布帽或用松绒毛巾包裹。

3.2 呼吸道管理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预后。新生儿应放置在远红外线的加热器下,呈轻度垂头仰卧位,颈稍伸展,肩下垫卷筒毛巾以维持。接着以球形吸痰管或连接吸引器于口腔,然后再鼻腔吸引。生后1 min内,应避免强有力的气道深部吸引,因可刺激迷走神经而致反射性心动过缓[1]。如新生儿哭声较弱,可摩擦背部或轻弹足底,大多数情况下,可致大声啼哭及有规律的呼吸。

3.3 吸氧 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应根据氧饱和度调节氧浓度,注意保持给氧通畅和湿化温度,提高氧疗效果,以免高浓度氧气吸入造成未成熟儿晶状体纤维增生[2] 、婴儿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湿化温度一般调节到入口温度32 ℃~34 ℃为佳。

3.4 病情监测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呼吸、心率、体温、面色、血压并详细记录。对危重患儿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持续的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使用时应根据病情调节心率报警限,常规为病人平均心率的±20次/min,调节呼吸报警上下限。新生儿呼吸功能差,注意调节呼吸暂停时间,一般为15 s或20 s。新生儿胎脂较多,注意清洁监测局部皮肤,电极板位置粘贴合适、及时更换。若心率<100次/min或>160次/min,呼吸>60次/min,呼吸暂停>15 s,体温<36 ℃,血氧饱和度<85%,应立即通知医生。

3.5 给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常用的抢救药物有肾上腺素、扩容剂(全血、5%白蛋白、生理盐水、乳酸盐液、碳酸氢钠、纳洛酮)等,防止在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为了方便抢救病人,可用微泵输入。

3.6 喂养 轻度窒息者喂养后抬高头部,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中度窒息恢复不佳者,适当推迟喂奶时间。胃管喂养要注意胃管的清洁,喂奶前要洗净胃管内的残渣,推注完奶量后,再注入少量的温开水,保持胃管内的清洁通畅,并妥善固定。胃管24 h更换1次,对胃管不能耐受者行胃肠道外营养,遵医嘱补足液体量及热卡,可用输液泵维持总液量。

3.7 静脉输液护理 可采用静脉留置针,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每次的冲管和封管工作,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如发现固定胶布污染应及时更换。定期观察置管部位有无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

4 体会

新生儿窒息[3]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窒息或娩出过程中引起新生儿的呼吸障碍。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5%~10%。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占新生儿总死亡数的20%~30%。笔者认为,应大力宣传医学知识,增强群众的医学意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1)加强孕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加强产前和产程的监护,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2)孕妇自我监护也应加强,如自数胎动,及时发现其变化等,如有宫内窘迫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冯则康.中华新生儿学.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9.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7篇

在去往阿里地区的途中,有一支部队因为高原反应呼吸微弱,行动迟缓,战士们疲惫不堪,无法继续前行。头晕、头痛、口干、四肢无力,那种快要窒息的感觉至今让秦建国无法抹去,深深刻印在脑海里。也正是因为这一幕,让他开始了对人类生命科学的探索,并提出了新的呼吸理论和生命自我保护定律,本期我们将为读者讲述研究生命科学30年的生命科学追梦人秦建国和他的科研故事。

记忆就像放映机一样快速倒转,对于秦建国来说,有一刻却是一个永恒,总是停留在那无法抹灭。那是1984的夏天,秦建国所在部队奉命从新疆到阿里地区中印边界,执行国防建设任务,他们由海拔1000米的新疆库车县出发,一直前行到五六千米的喀喇昆仑山脉,驻扎在海拔5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

由于是高原地区,一路上,战士们经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头痛、头晕、严重缺氧,尤其是秦建国所在的梯队,在海拔6600米的一座山上,因大雪封山被困在山上三天三夜。当时,许多人都奄奄一息,呼吸微弱,行动迟缓,再加上寒风刺骨,恶劣条件令人恐惧不安。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被生命科学家称为生命的,而他们却在6600米的地区,这种境遇让他们不敢往下想。

那个年代,部队的医疗装备还不是很完善,枕头大小的氧气罐数量有限,很多战士还没等到用上就已经牺牲了。他们这批新兵在高原上经历了生死,但依旧坚守了2年的国防建设。每一次回想起战士牺牲的场面,秦建国心里总是无法平静,此时他心里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这个气候就把人的命夺走了?任何疾病都没有,人命关天这么大的事找不到原因!为此,他心里有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弄清楚氧气是如何进入人体,即使是在高原上,我们怎样能呼入更多的氧气?为此秦建国做过很多的实验,翻阅了大量的医学著作。

艰苦的部队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研究生命科学的信念,他尝试着做不同的实验,用瓶子做过仿照肺泡呼吸功能的实验,也根据人体剧烈运动时的呼吸做过实验,多次实验中,他发现氧气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他发现氧气不是在吸气时进入人体血管的,而是在机体呼气时产生一定的阻力,然后肺泡积聚了一定的氧分压,然后借助这个氧分压进入肺动脉血管的。这就说明,人体呼吸没有阻力是不行的。

他的这个发现,为他之前的困惑找到了答案: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的密度也稀薄,呼气的时候阻力就小,这时候人就容易缺氧。

随后,秦建国根据这一研究发现,进行了呼吸器的研究工作,他希望能够利用这个人体呼吸规律,解决人体的缺氧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出气时遇到阻力,这样肺泡膜得到氧分压,这个时候氧气就进入人体内了,他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你不用管它,它自动就会这样。但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保护的能力降低了,衰老了,那我们利用这个自然的规律,生产一种呼吸器,吸气时氧气能够顺利进入,呼气的时候有一定的阻力,就达到了我们现在的自我保护能力,很科学的自我保护能力。”秦建国用一段话总结了秦氏呼吸器的原理。

这一重大发现一时间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想买断这个知识产权,然而秦建国却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对于他来说,金钱和名誉都不重要,重要是能将这一科研成果奉献给社会造福于人类。

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生命健康,人活一口气,呼吸的结束也是生命的终结,而秦氏呼吸器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改变了人类因为呼吸压力不足引起的生命终结,可以延缓人的生命,这一重大发现,对人类几千年来的生存状态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即将改变人类的生存状况。

谈起他的科研成果,秦建国说:“我一直坚持自己在走自己的路,拒绝了几次出国申请项目,的机会,我想一定要在中国搞成。再一个,很多国外国内的投资商,想跟我合作开发,我都拒绝了,我说这个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一定要把它抚养大,我不靠别人我要靠自己,所以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

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秦建国一直在坚守和默默的创新。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布满荆棘的。秦建国说这项成果虽然获得很多项的专利,但从小就立志研究生命科学的他,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申报知识产权,并申请诺贝尔奖。

呼吸内科自我总结第8篇

【关键词】美声唱法;科学呼吸;呼吸的运用

一、呼吸在演唱中的地位

俗语:“气发于声响,气停于声止”,可见自古以来先贤们就清楚的认识到呼吸在演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演唱的关键就在于呼吸,也可以说是气息,要想演唱出动听美好的歌曲关键就是演唱者对呼吸的把握。演唱成功的歌者都拥有不同的呼吸标准和体会,但其具有相同的就是呼吸的位置、呼吸和声带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呼吸的支撑点、以及呼吸的控制等。早在数千年前,我国传统声乐就已经得出:“气息沉于丹田”的经验和“气息源于发声,声音依靠气息传递,没有气息就不能够发声,要想发声就必须依靠呼吸”等成功观点。国内外的歌唱家、声乐家、以及音乐家都对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例如:正如著名的意大利声乐教育家贝基所说:“不会呼吸的人就不懂唱歌、不会演唱,呼吸是演唱的基础,就好像手指和钢琴的关系,没有手指的人是不能弹奏钢琴的,呼吸是演唱的最基本条件。”同样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演奏家卡鲁索所言:“掌握正确的呼吸艺术,是演唱者走上音乐艺术高峰的前提。”又如:享誉世界的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也曾说:“控制不好呼吸,就不可能有好的演唱,甚至可以说是给嗓子带来负担。”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写到:“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唱家,无论是演唱柔弱的音节还是演唱强烈的音阶,都需要始终保持延绵不绝的呼吸,然后利用自然的呼吸,把所演唱的歌曲的真实情感深情并茂的传递给观众。在国内,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教授也认为:“演唱艺术大致上就等同于呼吸艺术,呼吸支撑着演唱中所有的声调变化”。由此可见,呼吸在演唱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科学的呼吸方法

演唱者要想演唱出生动美好的歌曲,首先要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的呼吸方法呢,应该如何才能练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下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科学的呼吸方法。

首先,科学的呼吸方法离不开正确演唱者的站立姿势。正如著名的塑料声乐大师捷米采娃所说:“呼吸的动力就是站立姿势,声音的源泉就是呼吸。”由此可见,当演唱者歌唱时如果没有正确的站立姿势,自然而然就不可能保持顺畅的呼吸,也就不能够演唱出好听的音乐。正确的站姿具体是指:演唱者身体需要站直,不能驼背,胸部位置要放松,两手与肩垂直而下,双脚要与肩同宽自然分开,或者也可以一只脚放前面、一只脚放后面,但是身体的重心一定要倾向于前脚。在歌手演唱时,演唱者的身体要保持前后松弛,身体和前部分和后部分状态是不一样的,同时面部表情不要呆板、更不要面无表情,要舒展开来,具体是高兴、难过、伤心要根据演唱的歌曲本身来确定,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眼睛要目视前方平视,嘴角、下颚、下巴以及各个部分的面部肌肉都应该处于轻松的状态。演唱者在唱歌时胸部状态是含胸,具体含义为不压、不憋气、不紧张。发音有一部分来源于胸腔,如果紧张则会直接影响延长效果,因此要想掌握科学的呼吸首先要有正确的站姿。

其次,科学的呼吸方法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指导。科学的呼吸方法是胸腔式联合的呼吸方法,呼吸作为演唱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唱歌的动力和源泉,可见拥有了科学的呼吸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正确的唱歌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运气方法是唱歌训练的重中之重。目前科学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即为腹腔式呼吸、胸腔式呼吸以及腹胸式联合呼吸方法。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联合式呼吸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膈肌和腹肌二者相联合共同来调整呼吸的方式,而且也在专业演唱家和职业歌手中广泛运用。联合呼吸法就是使用腹部肌肉、胸腔共同来调整控制呼吸,这也是现阶段声乐界广泛认同的较为完美的呼吸方式。联合呼吸法具体内容是:演唱者进行呼吸时,口鼻必须是垂直向下进行呼吸,而且肩部和胸部要处于放松状态,直接将气息吸收到肺的低端,两肋向外部扩张,小腹保持收缩状态,背部也是向外的扩张,呼吸不能吸的太轻,气息应该停留在胸部,不然声音容易单薄、还会出现颈部肌肉或者是喉部的抽搐或者紧张。当然气息也不能吸收的过于深,这样容易将声音人为的降低,因此不能够将声音运用自如,会出现僵硬的情况。由此可见,呼吸既不能过于深也不能过于浅,应当将呼吸调节在适中的位置,这也是联系演唱的第一步。呼气用气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在一定放松的状态,不能一下子全都放松,要处于逐渐放松的状态,做到有节奏的呼吸。

最后,科学的呼吸方法离不开用气的技巧。用气技巧主要包括吸入空气、控制气息、气息流动、以及换气这四个要领。第一步,吸入空气最重要的就是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打开嗓子,例如:婴儿哭泣或者人们平时的大哭、大喊、大笑等都没有经过任何人工训练,而且声音高亢,但是出现这些声音的时候人们第一感觉就是腹部疼痛,并不是喉咙疼痛,可见发出这些声音时,人们呼吸是正确的,是自然的流露,不用刻意的去呼吸空气,其实这就是完全打开了嗓子,有着足够的通道能够让空气进入,由于外界的压强巨大,空气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腹部,演唱自然而然的就顺利。第二步,控制气息,呼吸是外界自然压力的结果,如果当空气吸入后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空气很容易就会被用光,出现演唱中接不上气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喘气,这会造成演唱的延长音不够。如果空气一旦超过了声带,那么也就变质了,由气流变成了声流,一旦呼吸的空气过少,就不可能出现人体唱腔的共振,因此发出的声音也就虚弱、小;但一旦呼吸的空气过多,就会出现气息都跑到脑后,从而发出沉闷、僵硬的声音,失去了该有的音色。喉咙本身是没有任何生命特征的不能自己出声。正如著名的音乐家帕瓦罗蒂曾说:“声音的力量不是从喉咙发出,而是从隔膜中发出的”。因此没有科学的呼吸练习,就会出现一张嘴唱歌,气体就跑到声带后了,这样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气息控制和打哈欠类似,这样就能够很容易的将气息控制。第三步,气息流动,这样的气息子在人体内有足够的回旋的空间,这样能够获得适中的声音力度,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的是用整个身体在演唱,这种感觉就是声音发出的不缺乏力度和光泽,这样一箭双雕,能够很好的保持呼吸的流畅,而且声音能够流动出来。第四步,换气。如果一个演唱者的换气做到不到位,那么他演唱的歌曲一定不好听,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找好哪里是气口,什么时间开始换气,什么地方进行换气,演唱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演唱者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联系来巩固,做到换气正确为止。演唱者换气的过程中也不能主动的换气,就会出现越唱歌越轻,应该先找到气口,将腰轻轻的一推,然后空气就进来了。

三、美声唱法中的呼吸运用

美声唱法离不开呼吸的运用,呼吸是演唱发声的前提,同时也是演唱的动力和来源,一切的演唱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发挥美声唱法中呼吸的积极作用,丰富我们的歌唱技巧,唱出美好动听的歌曲。目前呼吸已经在美声唱法中的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掌握好正确纯熟的呼吸技巧,可以产生混声共鸣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使歌唱的内容变得丰富,而且还能拓宽音域。利用呼吸从鼻腔、胸腔、腹腔发声,能够使低音、中音、高音等三个音域的音色到达和谐、统一,做好呼吸的衔接还能在换声区不出现破音,整个演唱色彩甜美。而且演唱者本身的真声混在头腔中还能增加共鸣色彩,假声混在胸腔中也能发出很高而且洪亮的共鸣声音,使整个声音的总体音色保持不变。由此可见,美声唱法中的呼吸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高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呼吸本身就在美声演唱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既不同于本能的呼吸,也不同于其他通俗唱法中的呼吸,它有着很严格的声带要求。国内外知名的演唱家的经验总结,我们一定要重视美声演唱中呼吸发挥的巨大作用,不仅要对演唱的歌曲内容进行深层度的情感把握,更要重视呼吸发声的基础性练习。总之美声唱法的学习离不开呼吸的练习,正确科学的呼吸方法是学会演唱的第一步,如果演唱者要想提高自己美声唱法演唱技术和能力,呼吸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到美声演唱中呼吸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呼吸技巧和呼吸概念,才能为观众唱出更加动听的歌曲,真正用自己的歌曲去美化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相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3]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4]谢莉莉.《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