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早产儿营养护理

早产儿营养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4 10:44:09

早产儿营养护理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1篇

【关键词】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81-02

随着我国儿科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已经在危重症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早产儿自身消化吸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且自身体重偏低,因而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所以,在危重早产儿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为患儿提供营养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临床研究对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危重早产儿为观察对象,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儿胎龄在31周至34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2.23±1.3)周,出生时体重在800 g至2.2kg之间,平均体重为(1.76±0.6)kg。其中,6例消化道出血,3例颅内出血,15例生活能力地下,12例中重度硬肿症,18例吸入性肺炎。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仅依据其病情程度实施胃管鼻饲、滴管喂养或是奶瓶喂养。对于胃肠无法耐受的患儿,仅以10%葡萄糖液为供能物质,且喂养过程中对患者体征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对输液速度进行适当调整,连续治疗3d至16d。

实验组患儿在入院2d至5d后开始接受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并注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待其肾功能恢复正常后,开始实施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连续治疗5d至17d。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液由水溶性维生素、英脱利匹特、脂肪乳剂、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氨基酸液和10%葡萄糖液组成,与电解质、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1安瓿配10ml 10%葡萄糖液,现用现配。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3.1 护理措施

第一,营养液的输注。在配制营养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并根据不同营养的性质分别在不同的溶器中稀释,保证其各种药物的相溶性,如水溶性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或葡萄糖中混合以后,确认没有沉淀再一边摇匀一边加入脂肪乳、脂溶性维生素。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杂物。静脉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如暂时未用,应放置在4℃的冰箱保存。使用前1~2h取出置于室温下,24h输完。

避免其他药物输入或采血操作与营养液同输入通道进行,从而降低破坏营养液稳定性、栓塞、细菌污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依据治疗方案通过微量输液泵恒定输注,同时,应确保输液泵具有功能完好的报警设备,输液器应配置有0.22μm终端过滤器,且每天应更换一次[2]。

第二,选择穿刺部位 选择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输入,首选上下肢静脉和腋静脉,其次是头皮静脉,因早产儿头皮下脂肪少,血管虽然显露清楚,但大多是毛细血管,输入渗透性高、刺激性强的营养合剂时,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和液体渗出,引起皮肤浸润甚至坏死,对患儿造成伤害。四肢静脉因位置表浅、显露清楚、弹性好、容易穿刺而被经常采用,但须妥善固定,防止针头移位、脱出,致使输液失败。有资料表明[2],早产儿行腋下静脉穿刺留置针与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留置比较,在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方面差异有显着性,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达(112.7±23.27)h,经过实践,应首选腋静脉,腋下表浅静脉即为贵要静脉,因口径粗,弹性好、位置表浅、容易固定而被采用。穿刺时动作要轻、慢、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穿刺次数,选择粗细适宜的留置针。

实验组所有患儿均使用四肢或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前应保证皮肤干燥清洁。穿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有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操作,置管过程中应敷使用透明膜,并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若穿刺部位皮肤发生渗血,需立即改变穿刺部位,且穿刺后使用50%硫酸镁湿敷水肿部位[3]。

第三,加强生命体征检测,积极治疗并发症。?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接受治疗前均需采集血液进行肝功能、血糖、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查,治疗之初每天检测一次,治疗2至3d后,适当降低检查频率,从而保证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患儿的高血脂、低血糖、高血糖等并发症[4]。?2低血糖护理。若患者出现无哭闹、精神反应差,则证实其存在低血糖症状,此时,应对营养液输注速度和葡萄糖的浓度进行及时调整。?3静脉炎护理。静脉炎的发生会对患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若患儿出现红肿、渗漏等症状,需立即改变注射部位,并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局部皮肤。

第四,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静脉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保护血管,不要过分依赖输液泵的报警功能,因其对输液渗出、皮下肿胀无报警功能。早产儿在暖箱内四肢活动度大,缺乏约束,再加上血管细小,治疗疗程持续时间长等原因,易引起留置针留置失败、液体渗出。

3.2 总结

综上所述,危重早产儿在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为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龙郎,张彩霞,欧天颖,等.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应用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21--22

[2] 张洪玲.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54―55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2篇

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相关情况和耐受性。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型护理干预; 早产低体重儿; 不耐受

Study the Effect of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YU Cui-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65-06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80 cases of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40 cases.Two groups were given intravenous nutrition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feeding related conditions and toleranc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nasogastric and stomach tube indwelling time,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ime and the time required to restore the quality of the birth bod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ew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Intoler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Duanzhou District in Zhaoqing City,Zhaoqing 5260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17

早产儿通常又可被称为未成熟儿,胎龄低于37周,且常把新生儿的体重低于2500 g称为低体重儿,若新生儿的体重低于1500 g,则称之为极低体重儿(VLBWI),因其各个系统的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较低、抵抗力较差和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在新生儿中的病死率较高[1]。给予早产低体重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影响早产低体重儿的疾病转归,被认为是显著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生存率的重要环节[2]。在笔者临床护理研究中,通常给予新生患儿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新生患儿非营养性吸吮,应用微量泵进行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采用腹部抚触等措施,把各种护理干预有关措施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型的护理循环,使其贯穿于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早产低体重儿,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经过专业护理人员观察了解早产低体重儿的发育情况,对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于出生6 h内入院,且均需经过胃管喂养。采用Apgar进行出生后1、5 min评分均大于8分,且排除先天性遗传疾病和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中男51例,女29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重1.2~2.5 kg。两组患儿性别、身长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喂养后俯卧位:应用早产低体重儿专用卧垫,依据相关要求使早产低体重儿俯卧或仰卧在其小枕上。(2)腹部抚触:给予患儿腹部按摩,其操作的具体时间在下一次喂养前和俯卧后,腹部抚触时要以脐为中心掌心慢慢向外周进行,且用力要适当柔和,需要密切注意患儿在腹部抚触时的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及哭闹等一般情况。(3)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吸吮空的橡皮,在给患儿胃管喂养之前的需吸吮5 min左右,应用胃管分次喂养时让早产低体重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促使患儿分泌胰岛素和胃泌素。激素会促进胃肠道的快速生长、发育及其功能成熟,显著提高患儿胃肠营养的耐受性,其不仅可使早产低体重儿一直不断的增加能量摄取,而且还可有效提高患儿吸收营养的应用率,极大地缩短了胃管喂养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4)采用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的方案:微量泵进行定量和定速度输入,且每泵入1 h需间隙2 h。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在常规传统治疗和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较为传统的护理方案,即早产患儿需直接卧在暖箱内[4]。

1.3 观察指标 由专业护理人员记录两组患儿鼻胃管准确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具体胃残留状况和呼吸暂停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时间情况比较 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残留率、腹胀发生率及呼吸暂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早产患儿耐受性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75.0%患儿(30/40)喂养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1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5000,P=0.0062)。

3 讨论

早产儿通常是因其提前出生,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该时期所需的能量较高,然而新生患儿的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且其营养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胃肠道的相关功能也较弱,吸吮的能力较差,因此早产低体重儿会发生喂养不耐受性等相关并发症状,严重则会危害新生患儿的生命[5]。文献[6-7]研究显示,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性与新生儿的胎龄和其出生体重密切相关,早产儿的体重越低,患儿发生的喂养不耐受性概率愈高。治疗和预防早产低体重儿是我国围产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8],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其概率大约在5%~10%。本研究采用新型护理措施干预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性有一定的显著效果[9]。

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会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临床上常用的喂养方法是间断胃管喂养和应用肠道外静脉营养,采用常规的间断胃管喂养可把奶液一次性迅速地注入新生患儿的胃内,胃肠腔内的压力随之增加,患儿的胃黏膜受到强烈的刺激,更为严重的会导致患儿小肠缺血性坏死,最后加重早产低体患儿的不耐受性[10-11]。肠道外静脉营养虽然能够补充因喂养不足而缺少的一些营养物质,然而若早产患儿进行长时间的静脉营养,则会对新生患儿胃肠道的胃分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以及消化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胆汁紊乱会出现淤积性肝炎,新生患儿的肾功能被加速损害,最终使新生早产低体重儿的代谢发生紊乱[12]。此外,插管技术也较为复杂困难,对相关护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且营养液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普及面也非常小[13-16]。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快速得到恢复,可为患儿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显著改善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心理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指数,新生患儿的体重和发育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在临床上为新生患儿的远期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17-19]。因而,科学合理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和早期足够的营养支持是远期患儿的发育和健康的重要部分。通过腹部按摩后,患儿的消化道激素逐渐增加,新生患儿对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患儿更好的生长发育,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经肠道的喂养耐受性[20-22]。

本研究显示: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后,早产低体重儿的鼻胃管留置的时间(10.7±5.6)d,全肠道的营养时间(9.3±5.4)d,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7.8±3.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8.6)d、(17.3±5.8)d、(10.2±3.6)d,且新生患儿的胃残留率、腹胀发生率及呼吸暂停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儿,此外新型护理干预组患儿的喂养耐受率为75.0%,明显高于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的45.0%。因此,对早产低体重儿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经肠道喂养耐受性,降低喂养不耐受性的概率,还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的胃肠道功能的逐渐成熟,降低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应用新型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早产患儿的不耐受性,提高早产儿体重、加强胃肠道功能及减少早产儿体重儿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77-79.

[2]党爱玲,郭红梅.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68-1269.

[3]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524-525.

[4]陈凯瑶.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47-248.

[5]李红,王柳金,农均华,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体重增长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2,25(2):128-129.

[6]李占魁.早产低体重儿肠道喂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827-829.

[7]陈凯瑶,胡爱兰.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80.

[8]黄妙霞,徐燕珊,谢金水,等.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89-191.

[9]江泓,张金蓉,刘孝桥,等.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喂养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50-252.

[10]邢小芳.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660-2662.

[11]李朝晖.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7):162-163.

[12]袁建荣.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探析[J].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探析,2015,15(14):250-251.

[13]邢晓霞.极低体重儿经不同喂养方式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36-2037.

[14] Armanian A M,Sadeghnia A,Hoseinzadeh M,et al.The effect of neutral oligosaccharides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Int J Prev Med,2014,5(11):1387-1395.

[15] Van Niekerk E,Kirsten G F,Nel D G,et al.Probiotics,feeding tolerance,and growth:acomparison between HIV-exposed and unexpose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Nutrition,2014,30(6):645-653.

[16] Benor S,Marom R,Ben Tov A,et al.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mother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Am J Perinatol,2014,31(6):497-504.

[17] Karagol B S,Zenciroglu A,Okumus N,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low vs rapid enteral feeding advancement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750-1250 g[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3,37(2):223-228.

[18]马开美.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价值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10.

[19]蒋曙红,王金秀,张琳.早期微量喂养加腹部按摩预防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2):5269-5271.

[20]朱慧洁,沙吾列・木塔力甫.护理干预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561-562.

[21] Kappel S,Weis J.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hypothermia at birth in premature 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JBI Database System Rev Implement Rep,2015,13(9):11-17.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3篇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6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完善护理观察,加强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配合母乳喂养以及静脉营养,早产儿全部健康出院,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结论 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早产儿治疗,降低死亡率,并为提高其日后生存和成长适应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早产;母婴观察;护理;

胎龄28周以上而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为早产儿[1],早产儿由于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调节中枢以及呼吸消化功能不稳定,抵抗力低等因素,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都较足月儿差,护理难度亦较大,故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支持,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分析早产儿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提供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中,男37例,女25例,胎龄在28~36周,体重在1300~2350g,身长47cm以下,临床表现为吸吮力及适应能力差、自主呼吸困难等,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2]。其中脑损伤29例,窒息伴多器官衰竭10例,吸入性肺炎8例,单纯性早产儿15例,排除先天合并症。住院日最短7d,最长39d,平均19d。

1.2 方法

以上62例早产儿均入早产室(室温24°C-26°C,相对湿度55-56%)24h全程护理,置入暖箱,暖箱上使用遮光罩,吸氧或CPAP辅助通气,定时测体温,根据体温变化随时调节箱内温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积极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鼻饲喂养早产儿配方奶粉,为亲子情感建立提供支持。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营养护理

科学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早产儿由于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功能较弱,导致营养需求比正常足月产婴儿更多,所以应合理安排以满足离开母体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首先要提倡和鼓励母乳喂养是早产儿最合理的喂养方法,一般在出生后4h即可喂少量糖水,待乳汁分泌后应及早抱哺母乳,以后应每2h喂乳一次。为及时提供营养支持,对母乳不足者还需要增加一定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院采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按比例配制的三大营养素)来满足母乳喂养的不足,应取侧卧位,注意奶液温度及吞咽反应,以防误入气管而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对完全无吞咽能力者以胃管法喂养。对那些体重过轻,体弱的早产儿或无母乳者,采用静脉补给热量,水分及其他营养成素,静脉内营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特点[2],可作为一种理想的营养途径,但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无菌操作[3],配制营养液应认真查对医嘱和相溶稳定性,按顺序混合配置,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当日24h匀速输完,绝不可隔日使用。输注过程中密切加强病情观察以及内环境的监测。

2.2 呼吸道管理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常会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现象。应采取头偏向一侧卧位,肩下放置软枕以避免颈部弯曲。如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弹足底、托背处理,或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4]。对有紫绀和呼吸困难的早产儿应给予导管吸出黏液及羊水或气管插管、持续正压通气,并根据其症状采取不同给氧方法。如缺氧不严重最好采取间断给氧,浓度在30-40%,血氧分压维持在50-80mmHg为宜,如长时间高浓度给氧可造成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收缩及视网膜周围神经纤维层的内皮细胞继发增生。

2.3 预防感染

早产儿由于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较少,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比足月儿抗感染力差,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进室护理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而无感染者,产妇在每次给新生儿喂乳前须用肥皂及清水清洗双手并用消毒湿纱布擦拭肉头,对有产褥感染、皮肤感染、腹泻、感冒或发热38°C以上的产妇应禁止其喂乳,认真做好奶瓶及奶嘴的消毒,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至少给患儿沐浴1次[3],严格避免大小便等污物引起感染。由于早产儿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比足月产儿少,凝血因子量少,微血管脆性增加而易发生胃肠道、肺及颅内出血。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误伤局部而引起出血,必要时应在出生后肌注VK3,口服VE和VC。

2.4 情感支持

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有利于早产儿大脑发育,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使其获得爱的传递。早产儿待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抚触疗法,以刺激触觉神经、运动神经等的发育,经过一定时间抚触按摩,婴儿的摄入奶量会明显增加,体质量会明显增高,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2.5 健康教育

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增加父母对育儿知识的掌握,解除不良因素,要及时护患沟通,增强父母育儿信心,指导母亲正确喂哺姿势和卫生常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做好出院指导,要求患儿家属出院后继续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不能过冷或过热,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相对湿度在65%~75%,要科学调理按需哺乳,弥补先天不足,防止电解质紊乱,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必要时补钙、补锌,多晒太阳。关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定期进行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监测,按时预防接种。

3 结果

本组62例早产儿均健康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19d,体重较出生时平均增长45%, 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

4 小结

资料显示: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由于体征复杂、病情变化快,为护理行为的实施增加了难度,本组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命质量为目标,通过密切临床观察,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及早期预防并发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也进一步提示我们:对早产儿的护理应精心、细致、规范,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熟练地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5]。

参考文献

[1] 宋君如.早产儿护理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l0(44):85~86.

[2] 张群英,张红霞.危重新生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9,10(6):32-33.

[3] 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10B):263.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4篇

【关键词】 重组护理流程; 常规护理; 早产低体质量儿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54

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其胃肠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通常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导致其营养补充滞后,生长发育速度较正常的新生儿落后[1]。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弥补其先天不足,降低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危害,是医学界需研究的问题。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成功率,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照方法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9例;患儿出生体质量为1100~1900 g,平均(1521±376)g;胎龄为27~33周,平均(29±4)周;病程为2~7 h,平均(3±2)h;横产式35例,纵产式47例;排除合并先天性遗传疾病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产式和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即采用普通胃管间歇喂养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3)腹部抚摸护理;(4)护理。同时,两组患儿均配合以药物治疗和静脉营养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鼻胃管的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同时对比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发生的腹胀、呕吐、呼吸暂停和胃残留等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耐受发生率为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836,P=0.0002),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9.51±3.58)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5.96±3.81)d;对照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17.84±7.25)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4.44±5.59)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低体质量儿指的是体质量不足2000 g、胎龄不足34周的早产婴儿。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肠胃功能的发育不成熟,因此在喂养时很容易发生不耐受现象,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给予早产低体质量儿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促进其营养补充,加快其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是医护人员需研究的问题。当前,伴随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重组护理流程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早产低体质量儿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2]。

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即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胃管喂养之前,给予患儿5~10 min的非营养性吸允;(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即在对患儿喂养护理过程中,遵照医嘱,对需要实施胃管喂养护理的早产儿使用微量泵喂养,将食物按照一定量与速度匀速泵入,每泵60 min,停止120 min[3]。(3)护理:早产儿喂养后,帮助其保持俯卧位。可使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早产儿专用卧垫,即一种可置放于保温箱中,让早产儿能够舒适而安全地俯卧或者仰卧其上的专用卧垫。护理人员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之前,要注意保持水囊垫中的水温度适宜,然后将水囊垫置放在专用卧垫底部的双层布套内,再将专用卧垫放在已经早产儿专用暖箱中,同时要保障暖箱的温度。按照早产儿身高,在占用卧垫上放置凹形小枕。早产儿喂养后需俯卧时,可将小枕的凹口转向卧垫外,并将早产儿头肩部垫高15°,使其俯卧60 min。如果早产儿需要仰卧的时候,可将小枕凹口转向卧垫的里面[4]。(4)腹部抚摸护理:在早产儿俯卧60 min后,需要进行再次喂养之前,护理人员要在早产儿腹部实施5 min掌心抚摸。在实施抚摸之前,护理人员需在手掌上涂抹婴儿润肤油,保持手掌。在实施抚摸时,护理人员要以早产儿的脐部作为中心,从内向外依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抚摸护理,且用力需柔和、均匀。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使用手指指腹,在早产儿左侧的小腹部位轻轻揉按8~10 min。护理人员在抚摸开始阶段,用力要轻柔,到后来可逐渐增加力度,同时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一旦早产儿出现肌张力升高、苦恼或者肤色发生反应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抚摸[5]。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兰卫华,郑丹丹.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20-3621.

[2]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524-525.

[3]张振华,黄义平,郑爱华,等.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488-490.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5篇

[关键词] 发育支持护理;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神经行为;运动;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104-03

早产儿由于胎龄未足月,宫内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面临多项功能发育迟缓无法适应外界的困难,生存力弱,病死率高,甚至可能对今后儿童生长及成年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满足早产儿生存需求护理的基础上,促进其各项功能发育的支持护理成为一种推荐的护理干预方式,由国外引入后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各报道侧重点和方法存在差异,尚未建立相对统一完备的发育支持护理体系[2]。本研究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并就关系早产儿生理、心理发育的胃肠道功能、神经行为、运动及智能发育进行观察评价,探讨发育支持护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早产儿,胎龄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和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有利发育环境营造 在保持恒温恒湿的基础上采用柔软被褥、柔和光线、轻柔环境音及鸟巢环抱舒适,减少摩擦、光线和噪音刺激,温度维持约25℃,湿度维持约60%,管线以柔和黄光避免直射早产儿头部及眼睛,室内音量控制在50 db以下,护士进出开关门、行动、取放物品轻柔,避免撞击、掉落、倾覆等剧烈行为。采用被褥制成鸟巢环抱式结构,四肢以中线屈曲并可自由活动的睡于其中,以获得安全感和心理安慰[3]。

1.2.2胃肠功能发育护理 在产妇早期泌乳并母乳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留取母乳人工喂养以早期建立胃肠菌群及免疫力,不满足母乳喂养则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人工喂养。腹胀或胃内容物较多的早产儿在喂养前以鼻饲胃管轻柔插入抽出内容物减压并予生理盐水洗胃,2 h后先以少量无菌葡萄糖溶液注入,待无不适反应后方可注入少量母乳或人工乳,(2~5) 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早产儿有无胃肠道反应,每次喂养前均应观察胃内容残余量以调整喂养时间和乳量,胃肠功能发育良好者可逐渐增加喂养量[4]。待吸吮和吞咽反射建立并具备正常功能后,可改为经口喂养。

1.2.3吸吮吞咽反射训练 吸吮反射建立则可采用空吸橡胶的方式进行吸吮力量、协调性锻炼,每日在喂养、睡眠间歇、睡前、哭闹及护理操作时给予橡胶吸吮,死可锻炼吸吮神经、肌肉协调功能,还能获得心理安抚,增加舒适感。

1.2.4听觉及视力发育护理 采用色彩鲜艳的可发声玩具悬吊于距早产儿眼睛约20 cm处,在其觉醒状态下引起注视并缓慢向左右移动,眼睛随之而动,3 min/次,3次/日,发声玩具避免高频音调刺激。

1.2.5抚触护理 早期采用手对早产儿皮肤进行轻柔抚触,产生抚触刺激对早产儿神经、情感发育产生促进效应,2次/日,每次15 min,以头部、四肢、背部为主要抚触部位,避免过度刺激早产儿皮肤,并保持皮肤滋润、清洁。出院前对父母进行相关亲子互动健康教育和示范,出院后持续进行抚触、拥抱、亲吻、对话等增进亲子情感交流的行为,以促进早产儿智力、情感发育。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腹胀消退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达足量喂养时间。在出院前进行神经行为评价:对安慰的反应、前臂肌张力、下肢肌张力、手握持能力,每项0~2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强。建立发育随访档案,出院后采用电话或复诊方式进行随访,6个月内每月1次,6个月后每3个月1次;出生3、6、12个月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测试,包括运动、智能发育评分,得分≤70分为发育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早产儿神经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安慰的反应、前臂肌张力、下肢肌张力、手握持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早产儿运动、智能发育评分比较

观察组出生12个月内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得分显著提高(F=7.392、7.012,P均

3讨论

早产儿由于出生胎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发育不全,由于缺乏宫内环境的支持,极易发生窒息、呼吸困难、暂停,无法耐受胃肠道进食,免疫功能低下等,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而早产儿护理在保证其生存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营养及免疫支持,但早产导致的机体功能发育不全、滞后可能使其在生存前提下的生长发育落后正常新生儿,从而导致体能、智能、健康方面的欠缺,最终影响其生活质量[5]。虽然随着医疗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补充及锻炼将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获得理想效果,而出生早期的身体机能建立及功能发育将为成长过程的追赶提供有益支持[6]。发育支持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本研究采用的发育支持护理是在常规护理上给予针对胃肠道、神经、情感等基础功能发育支持,落实对早产儿运动和智能发育的促进。

胃肠道功能是早产儿普遍存在的功能缺陷,由于胃肠道蠕动力弱、消化液分泌不足、肠道菌群缺失及免疫屏障未建立等原因,需要辅助人工肠外营养或鼻胃管肠内营养,而经口喂养是阶段性目标,在此过程中本研究实施胃肠功能发育护理,以建立胃肠道正常蠕动、菌群、屏障为目的,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不仅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是胎儿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重要基础,在较完善的胃肠道环境中,营养物质更易被吸收转化为新生儿成长的能量,促进其体重增长,避免外界因素导致的感染等不良事件削弱新生儿生存力[7]。因此在母乳条件允许下,采用母乳进行少量鼻胃管喂养更利于早产儿早期适应肠内营养,为进一步经口喂养打好基础;如果母乳条件不足,早产儿专门的配方奶粉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经口喂养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主要喂养方式,并通过口腔、食道、胃肠的运动和食物刺激消化运动反应和消化液分泌的协调性,促进消化功能的完善[8]。而经口喂养则需要新生儿建立正常的吸吮吞咽反射,并形成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的协调,保证乳汁摄入,避免误吸或溢乳的发生。大多数新生儿在触发下都会出现吸吮本能运动,而早产儿可能神经反射建立尚未完善,肌肉力量及协调性较差,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锻炼,本研究采用吸吮吞咽反射训练进行干预,橡胶空吸也被称为非营养吸吮,不仅是对口腔肌肉运动能力的锻炼,在吸吮动作后反射性产生吞咽运动,而且空吸可以避免由于与呼吸运动不协调产生的误吸,在持续锻炼后可以达到多功能协调,最终满足经口喂养的条件[9]。同时吸吮橡皮也可能对新生儿产生心理安抚作用,模拟吸吮母乳的动作,形成本能的神经情感反应,促进情绪的平静,产生兴奋感,利于早产儿情感发育,也可在护理操作时减少哭闹和抗拒[10]。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腹胀消退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更短,喂养不耐受率更小,胃肠功能发育较对照组更快更好。

胎儿在20周左右开始有听觉,至25周基本完成,并逐渐可对不同音响做出反应,成为神经发育的重要刺激源[11],因此新生儿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刺激性音响,柔和的背景音乐能产生情绪安抚作用。新生儿视力往往发育不成熟,聚焦和色彩辨识能力弱,但对物体运动可辨别并产生好奇心理[12],也可作为脑神经发育的刺激源。本研究采用听觉及视力发育护理通过对早产儿听觉和视觉的信号输入,刺激其机体的感官感受器,对大脑皮层神经元产生兴奋作用,促进感知力和记忆相关神经元发育及神经通路的建立[10]。鸟巢环抱式被褥,模拟子宫或怀抱包覆感,通过皮肤感受器的传导,为提供早产儿安全感和安慰,而进一步的抚触则是对所有新生儿神经、行为、情感发育都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刺激,抚触提供的压力感应、体温感受可降低免疫应激水平,安抚情绪,改善睡眠,并可转化为对大脑神经元生长的刺激,并感受到关爱等情感互动,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提高胰岛素、胃泌素等激素水平,增强消化系统功能[13,14]。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安慰的反应、前臂肌张力、下肢肌张力、手握持能力更强,神经发育较对照组更好。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期运动、智能发育水平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运动发育、智能发育评分更高,运动、智能发育较对照组更好,更有利于生长发育追赶,改善远期预后。

总之,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肠道菌群建立及胃肠道功能发育,提高早产儿感官、感觉及运动神经发育,有利于运动和智能发育追赶,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预后。本研究采用的发育护理操作方式简单易行,有针对性地促进了早产儿的发育,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韦琴,张昆珍,李神美,等.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10-1212.

[2] 曾淑娟,杨皓,丘惠娴,等. 早期足量营养支持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中的作用[J].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5):644-646.

[3] John F Kelly,Robert L Stout,Valerie Slaymaker. Emerging adults' treatment outcomes in relation to 12-step mutual-help attendance and active involvement[J].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13,129(12):151-157.

[4] 朱爱霞,王梅,武艳霜,等.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发育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8):2119-2122.

[5] Satterfield JM,Becerra C.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medical resident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upport groups[J]. Medical Education,2010, 44(9):908-916.

[6] 刘艳春,武艳霜,廉德花,等.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113-2117.

[7] Clare O'Callaghan,Philippa Barry,Kate Thompson. Music's relevance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cancer: a constructivist research approach[J].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2,20(4):687-697.

[8] 董建英,高广佩. 小于胎龄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89-491.

[9] Joanna Bates,Jill Konkin,Carol Suddards,et 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in 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s[J]. Medical Education,2013,47(4):362-374.

[10] 王晓云. 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56-1757.

[11] 李胜玲,张德春,杨晓明,等.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43-3745.

[12] 韦毅,管颖玲. 发育支持护理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05-3106.

[13] Inge Petersen,Crick Lund,Dan J Stein. Optimiz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11,24(4):318-323.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6篇

关键词:早产儿;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 feeding and nursing care, and to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infants' related diseases, and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of 96 premature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lack the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result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can not grow normally, and can easily develop infectious diseases,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s, etc..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work of the parents of premature infants.

Key words:Premature infant;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of life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w、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特别是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者死亡人数占整个新生儿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伤儿童的50%,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率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如何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一位儿童保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近年来我院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在儿童保健特别是新生儿保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2014年在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早产儿家长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对住院的早产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养护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由儿科医师协助填写调查表,出院前收回调查表。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对早产儿母亲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96份,其中20~24岁44人,25~30岁46人,31~35岁5人,35岁以上1人;小学文化2人,中学40人,大专及以上54人。

2.2结论 几乎所有家长对早产儿育儿知识及早产儿易发疾病了解极少,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每对父母都认为有必要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早产儿养护知识和技能。

3 讨论

3.1早产儿的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硬肿症;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早产儿肌肉活动少、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热、体温偏低,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根据体重不同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空气要保持新鲜,相对湿度在55%~65%,体温越低者,周围环境温度越应接近早产儿的体温。早产儿汗腺发育不全,散热的机能差,在高温环境中体温会随之增高发生高热,应注意每4~6h在腋下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或过低,都要采取措施,使他们的体温恢复正常状态,维持在36℃~37℃。

3.2早产儿的喂养 早产儿除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如足月儿外,吸吮和吞咽能力也差,常常无力吃奶或不会吃奶。早产儿胃容量极小,易因溢奶呛入呼吸道引发吸入性肺炎,所以早产儿的精心喂养是十分重要的。早产儿应酌情尽早母乳喂养,与足月人乳相比,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IgA,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期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对于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或有病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管饲喂养,哺乳量应因人而异,原则上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每次哺乳量越少,喂奶间隔时间也越短,根据喂养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留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整。早产儿可能开始时会有吸吮困难,早产儿的母亲需要帮助他们学会挤奶和用勺子喂奶的技巧,帮助他们母乳喂养。早产儿需定期随访,以保证他们获得所需的足够的母乳,长期营养摄入低于期望值将导致宫外生长迟缓,营养摄入过量将会导致远期潜在不利影响,如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脂质代谢病及心血管病等。

3.3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早产儿体内储存的各种维生素和铁剂较少,在妊娠期就要鼓励孕妇常规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生后也应给予适量的补充,以免发生营养性缺乏性疾病。

3.4实施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早产儿的护理喂养干预能够得到延续。早产儿在出生后一般住进新生儿病房,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照护,家长在早产儿出院前很难了解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给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与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早产儿出院前开始让家长接触和了解和掌握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实行一对一床边护理指导,这样既培养了早产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和医护人员间的沟通,又提高了早产儿家庭护理水平,使得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在家里得到延续。

参考文献: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7篇

【关键词】护理流程重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24-01

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全,在胃管喂养时容易产生腹胀、呕吐、加奶困难等情况,导致新生儿营养滞后,对其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笔者通过重组护理流程对3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喂养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低体质量儿72例,纳入标准:早产儿出生1min时的Apgar评分[1]大于8分;需给予静脉营养和胃管喂养。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及消化道畸形。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胎龄29~34周;平均(292±06)周;病程1~8h,平均(22±03)h。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胎龄28~33周,平均(285±09)周;病程15~7h,平均(18±05)h。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喂养,包括传统间断胃管喂养、静脉营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流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非营养性吮吸。胃管喂养前,予以患儿5~10min非营养性吮吸,即吮吸空橡皮。②微量泵胃管间断喂养。根据患儿具体身体状况,遵医嘱控制微量泵胃管喂养速度,注意保持匀速,每隔2h喂养1h。③护理。喂养后将患儿摆放为仰卧位,抬高其头肩部15°,使用专用卧垫,仰卧1h。专用卧垫中灌有3600ml温水,将其放置在预热好的暖箱中,根据患儿身长放置凹型枕。④腹部抚触。俯卧后及再次喂养前,给予患腹部抚触5min,以掌心置于患儿腹部,以脐部为中心,由内向外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柔和抚触;并以手指指腹轻揉左侧腹部8~10min。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若出现肤色变化、肌张力升高、哭闹等反应,则应立即暂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时间、体质量恢复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标准(即每日4184kJ/kg)[1]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有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留置胃管时间、体质量恢复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标准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中出现3例呕吐、4例胃残留、5例腹胀、2例呼吸暂停;对照组中出现8例呕吐、11例胃残留、10例腹胀、7例呼吸暂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

3讨论

临床治疗早产低体质量儿多采用胃管喂养的方式,但胃管喂养无论患儿是否吮吸都会持续流入,不利于患儿吞咽和吮吸功能的发育,也对向经口喂养的过渡产生影响。非营养吮吸即在胃管喂养过程中利用空橡皮吮吸,能够刺激口腔内的迷走神经,调节肠胃,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在胃管喂养后通过头肩部抬高俯卧位有助于胃部排空,降低乳汁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腹胀发生。此外,俯卧位时患儿的活动量较少,有助于促进吸收,减少耗能。适宜的还可以减少胃部潴留物质[2],预防呕吐,减少呼吸暂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体重恢复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标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说明重组护理流程有助于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王谨,李丽,阚亚楠,等.重度室息新生儿5分钟Apgav评分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09):817-819.

[2]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17(07):524-525.

早产儿营养护理第8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64-0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2500克以下的活产新生儿。为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以及存活后的生活质量,现将我科在2009年1-12月收治的20例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早产儿,男11例,女9例,其中体重1480 g 1例,胎龄33周;1500-2000 g的15例,胎龄34-35周;2001-2500 g 4例,胎龄35-36周;早产儿窒息的3例,肺炎伴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5例,肺透明膜病2例,新生儿硬肿症4例,生活能力低下者6例。

2、护 理

2.1

呼吸管理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在宫内有窘迫史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早产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粘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人性肺炎和窒息。给予间断性吸氧,氧浓度保持在30%-40%,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引起早产儿肺间质纤维化和视网膜病变。进行呼吸监护,注意观察有无呼吸窘迫,如发现呼吸暂停即给予托背刺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加压输氧,及时与医生联系,做好复苏工作。

2.2 体温管理: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能量少,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因此早产儿娩出后即擦干全身,用温暖柔软的小衣物包裹全身,外用热水袋保暖。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水,但注意防止烫伤。复温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复温过快会导致全身内脏缺血缺氧。通过暖箱内体温传感器随时监测患儿的体温,给患儿一个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本组患儿中,在入院时出现单侧或双侧大腿硬肿的有4例,对于此类患儿,在加强保暖的同时,每天进行1-2次的抚触,每次半小时,疗效显著。

2.3 营养管理: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差,吞咽能力弱,常出现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加之需要量增加、储存减少或丧失过多等原因,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因此,营养对早产儿的综合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要加强喂养,早开奶,喂养前应先试喂糖水,以了解早产儿吸吮能力,从而决定开奶时间,能量不足者由静脉给予,不能吸吮者给予鼻饲滴管喂养。鼻饲液以母乳为主,从少到多,少量多次,循序渐进,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呕吐引起窒息。根据体重给予鼻饲,体重在1000-1500 g,每1.5 h 1次;体重1501-2000 g,每2 h 1次;体重在2001-2500 g者间隔3 h 1次。鼻饲应从1.0-1.5 ml开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25 ml。鼻饲前,先进行抽吸,如抽出的奶量少可回注,否则注入量减去此量,并相应减少每日鼻饲量。在给予鼻饲的同时,我们采用奶嘴孔合适的奶瓶来刺激早产儿吸吮能力,使其及早由口喂养。喂奶后患儿应尽量右侧卧位。严密观察并且记录24 h摄入量。每天定时称量体重,以了解早产儿的生长情况。

2.4 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力差,再加上各种有创监护及呼吸机使用,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感染管理对新生儿科也非常重要。进出新生儿室/早产儿室要更衣换鞋,戴好口罩、帽子,每接触一个新生儿或早产儿,应洗手。每天更换各种导管并及时消毒,房间定时通风换气,并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新生儿、早产儿所用的布类、餐具均进行高压灭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