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的历史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15:32:32

新的历史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第1篇

    一、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三个代表”思想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的科学回应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善于领导革命的党;既要建设,就要有一个善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党。这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充分证明了的一个真理。而党的先进性总是与时代前进的步伐息息相关的。一个跟不上时代步伐、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政党,就不可能说是具有先锋队性质和保持先进性的党。列宁说过,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l〕。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中国,也将是在时代大潮中搏击和经受时代风云考验的中国。因此,新世纪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不能没有战略的眼光。放眼未来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的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这样的国际大局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回答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之所以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时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前人难以想象的激烈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2二(p182)

    第一,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8。年代末9。年代初,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有的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多极化进程。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尽管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不会改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处于超强地位,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取P28),这一过程必然会充满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这将决定,威胁我国主权和安全的未来可能发生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演变与反演变的斗争,是长期、复杂、尖锐的。这一切又对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激荡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规模迅速发展,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跨国公司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区域经济向集团化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经济组织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意义。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它既给共产党提供了实现先进性的前所未有的可能和条件,也给执政的共产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人更加不利的地位。”〔幻(P2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但也将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竞争会更加激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第三,从文化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科技的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而且影响政治格局,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对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正投人巨资,力图发展本国的所谓“新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赶超的难度将增加。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长期存在,有时会相当复杂、尖锐。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想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之,面对国际范围内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抵御各种风险和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系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国家兴衰、关系党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三个代表”提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是“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理论特别是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性质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及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党的性质,特别是党的先进性做过深刻的阐述,指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取P285)。“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臼〕(P306)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先进性时还指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来自于无产阶级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生命也在于这种联系。这也是共产党人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必定要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第一个面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在人口中占多数的国家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他结合俄国的情况,明确提出了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的重要思想,阐明了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南,必须是组织的有机整体,必须是工人阶级中优秀分子的集合体,等等。继列宁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列宁建党理论直接指导下创建了毛泽东建党理论。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以为人民谋利益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在中国解放生产力,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提出党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与此相关的三大优良作风等在中国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系列理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理论中“左”的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清理,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扩并明确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4〕对毛泽东思想中党的建设和党的性质的理论作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深挖教材,创新学手段,结合时代特色,运用时代语言,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的课堂中进行学习,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枯燥”的文字符号成为学生朝夕相处的“朋友”,让学生与“朋友”无话不谈,近距离接触。下面结合教学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以下研究。供参考。

一、和谐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新时期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至少受到6位家长、亲人的呵护,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不再顾忌任何事情、敢想敢说还好动,时常冒出各自不为人知的“孩子气”,争强好胜、追求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性。为此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征,因势利导,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把课堂打造成和谐高效课堂,以便满足学生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的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文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我们知道现行的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和接近学生的经历与生活,为此老师应从教材和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让他们释放个性,多角度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好求知欲。

二、挖掘教材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在教学中笔者挖掘教材情感,让学生把课堂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在学生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笔者曾经试着让学生在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到来之际给妈妈写信,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情,不会写的可以用拼音代替。14日笔者又问起给母亲写信的体会,他们都说感觉“超级棒”,因为写信受到妈妈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劲头就更足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二是笔者利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心去想去思,以此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节课时,笔者让学生抓住教材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让学生体会到“望、挂、背、靠、焦急、挤、扶、踮”等词语反映出当时各行业的民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焦急的感情。让学生把对的无限热爱之情,化作了学习的动力源泉和兴趣。

三、体验成功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此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和自己的同学分享。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好教材知识的同时,拓展学习、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课外读物,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同时课堂内外时时注意发现学生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跟上鼓励和表扬,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逐步建立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的创设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根据新课标对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从能够让学生感兴趣、激发思维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高效的学习情境,进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课文的知识。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去彻底了解、想去读、想去学习的念头。为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教学《赵州桥》一课,课始教师出示一幅“赵州桥”图,学生边看图教师边富有感情地描述:“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坚固的石拱桥。1300多年来,它经受风吹雨打、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辆重压等种种考验,仍毅力不倒。”通过教师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教师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刻体会到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独创性和设计者李春的聪明才智。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新的历史条件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重要性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我国不断巩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某政党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民族观教育,促使其社会成员认同民族、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并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关于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信息。徐柏才教授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一书中将其概括为“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民族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宗教观教育”等方面。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认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历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和宗教观教育,这五方面的内容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一方面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每一项内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彼此又相互区别。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结合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等,通过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各民族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以实现某政党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所期望的民族关系。它有着一般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共有的本质特征,同时又有着其独特的显著特征,即民族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族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差异存在,只要各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只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价值观念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为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新要求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其任务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做出新的调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召开的一次举世瞩目的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性、政治性、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尤其需要学习十精神,用十报告中的新提法、新理念创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民族认同观教育

民族认同涉及到一定社会成员对该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包含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和对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国家各民族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同。通过各民族间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民族认同,使各民族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的关系,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责任。

2.民族团结观教育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同志曾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雄伟目标,就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以抵御各种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政治颠覆和分裂活动。当前,民族团结观教育应着力加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爱国主义”等教育,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十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增强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新的历史条件第4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群关系;执政基础

【中图分类号】A84/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5—0005—0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坚定倡导者和不懈实践者,他关于群众路线的丰富完整的精辟论述,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造,是党最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群众路线思想,尤其是深入揭示蕴含其中的精髓,不仅对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深入回答和解决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久远的理论推进价值。

一、独特的创造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相结合,在深入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问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面对革命和建设崭新历史课题的独特理论创造,集中融汇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坚定立场和价值追求,集中彰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观在中国这块特殊大地上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推进社会变革,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进步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他们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04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因此,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充分地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中的主体作用作了进一步精辟揭示。他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2]705“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3]399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而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指导与运用,所形成的伟大成果,就是系统提出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

所以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和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就明确而系统地提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绝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缜密分析中国革命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深入总结党领导革命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独特的理论贡献。

首先,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面临的强大敌人,明确指出必须将中国革命的希望牢牢建立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由于封建制度的陈旧保守和外国列强的肆意入侵,20世纪初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就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异常艰巨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敌强我弱的特殊态势。党要生存,中国革命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必须充分地动员人民群众,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密切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分析,深入总结了革命初期的经验教训,深刻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4]136,139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国情分析与科学判断指引下,我们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群众路线。

其次,科学揭示了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特殊性质和任务,明确指出 “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而不是单纯的军事组织,必须把红军的发展壮大建立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基础之上。为此,尖锐批评了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明确指出单纯军事观点“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明确强调“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明确提出党的“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正是的这些重要思想,确保了中国革命武装力量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形成过程中所成功突破的最关键、最要害问题。

再次,精辟阐明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特殊的成长历程及历史使命,明确指出党的发展壮大乃至生命必须建立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就是,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与人民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能否做好群众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全局位置,提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1922年党的二大就提出了“到群众中去”、“不离开群众”的纲领。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六大通过总结教训,明确提出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争取群众”。尤其是在党内取得核心领导地位后,更是旗帜鲜明地把党的立场牢牢定位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把党的全部工作定位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上。1943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正式写入了总纲。从此,党把群众路线系统地阐释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胜利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双重历史任务”。

总之,正是由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观同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历史无可争辩地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法宝,不论形势和任务发生何种变化,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也不能背离。

二、精辟的思想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非常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中,既是指世界观,又是指方法论;既讲到“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问题,又讲到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利益问题;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优秀品格;既有关于革命战争年代加强群众工作的大量论述,又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善党群关系的明确观点。而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可以说是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本质与精髓。围绕这一本质与精髓,形成了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思想理论。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依据。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基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党的性质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科学定位。他深刻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6]409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最根本标志。他说:“也需要老百姓,也讲‘爱民’。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7]57-58正是由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党的力量的根本源泉,因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所有共产党员来说,就绝不是外在的任务,而是内在的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切共产党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原则立场。在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中,大量的是从党的宗旨与任务角度进行鲜明而深刻论述的。1944年9月,他专门为追悼普通战士张思德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根本出发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本质与精髓的最深刻揭示。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阐发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此,这一简朴而深邃的语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成为一切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也成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上始终高举、永不褪色的一面光辉旗帜。

第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侧重讲世界观问题,这是党的根本立场,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方面。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纲领、路线和政策,党的一切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与幸福。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本身绝无任何特殊的利益。党领导人民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党所领导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工作领域有不同的内容与要求,有不同的方针与任务,但是所有工作的总体原则和最终目标,则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向人民负责”。对此,作出了简要精辟的概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5]1094-1095而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必须一切依靠群众,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基本立足点。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智慧,这是党的力量的根本源泉和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真心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构建起党不断发展壮大、夺取事业胜利的根本基础。

第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何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了朴实无华然而闪烁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光辉的精辟表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5]899如此深刻如此生动的群众路线方法论,几乎贯穿于一生的领导实践,是他可以统揽全局、驾轻就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毕生充满自信的力量所在。从亲身实践与体会出发,屡次要求全党干部学会掌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到20世纪60年代,他还尖锐指出:“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324大力倡导的这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今天无疑仍具有鲜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五,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科学态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以小学生的姿态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反复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强调:“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5]790,933怎样才能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与体会给予全党大量的具体而深刻的指导:“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5]933“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8]32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这一至理名言,是指引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指针。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也是终生的品格。他曾说:“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这种正确的态度,也正是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不是抽象的口号,不是空洞的许诺,而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既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对此,作了大量论述并身体力行。早在中央苏区时,就对人民群众关心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强调:确保农民获得土地问题,提高农民劳动热情问题,保障工人利益问题,增加农业生产问题,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婚姻问题、看病问题,乃至柴米油盐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由此,“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4]136-138特别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6]467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利益问题,虽然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但是都直接关系到能否使人民群众从这些具体事情中“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4]138这些话,含义深邃,语重心长,虽然讲于70多年前,但是今天重温,是多么地亲切,多么地具有现实针对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从人民群众关注的具体利益问题入手,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出发,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这既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个基本规律。

第七,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环节。不断总结党加强群众工作的经验,一再强调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上要坚持两个原则,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反对命令主义;二是要坚持教育引导群众共同前进的原则,反对尾巴主义。指出,要坚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只要我们做好耐心细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会充分地释放出来,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而命令主义则是超越群众的觉悟程度的,是将少数人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大众,这是“害了急性病”,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的态度,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共产党人还有一项重要职责,这就是教育引导群众、领导群众共同前进,而不能落在群众后面,犯“尾巴主义”。尾巴主义是“害了慢性病”,放弃党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其结果必然是丧失时机,甚至危害乃至断送革命事业。用这些生动的富含哲理的语言,深刻阐明了在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上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不啻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期适用、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宝。

第八,反对,防止腐败行为。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最要害问题。是影响党群关系的大害,是使党脱离人民群众的陷阱。早在全国革命胜利之前,就十分尖锐地提出防止作风和行为对党群关系破坏的问题。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著名的延安“窑洞对”中,高瞻远瞩地提出,防止“其兴也勃然,其亡也忽然”的“周期律”的根本法宝就是人民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在革命胜利后防止被“糖衣炮弹”打倒的警告,振聋发聩地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反复提醒全党尤其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必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9]581,必须严格防止利用手中权力谋求私利。他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的态度。”[10]164的这些谆谆告诫和殷殷嘱托,既渗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又融化着对人民群众的浓郁关爱之情。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优秀品德和高风亮节,而且是我们党必须永远传承与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深刻的启迪

关于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精辟思想,堪称党的群众路线的精髓。这一重要思想,随着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以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精髓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群众工作,包括扎实有效地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呢?我们应当如何抓住真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践行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此作出了进一步深刻揭示。他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和生命的根本源泉。“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切实解决党内“大量存在”的“脱离群众的现象”,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使党扎根于民、取信于民,党执政和党领导的事业才能“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11]这一深刻分析,既符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党的历史经验,又抓住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现实问题的要害,是我们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指针。

所谓真谛,即事物发展变化最关键最要害之点。真谛是规律与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揭示规律、把握规律,推进事物符合本质地发展的切入点。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事件似乎总是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12]247中国共产党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自近代以来推进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的最伟大、最成功的政治力量,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根本政治保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党深刻揭示和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把党自身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规律即关系。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规律包括许多条,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规律,就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可以说是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因素。历史与现实反复表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什么样的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关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是对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最精辟揭示,因而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成为我们党符合规律地带领和依靠人民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以来关于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都无不是对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精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都无不极大地凸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和真谛。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执政的考验,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权力如何更好地适应人民的利益与需要,要完成的最根本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地造福全国各族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根本源泉,是党执政的根本基础,也是党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在真心实意依靠人民群众中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中实现党执政的根本价值,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这就是今天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 正是由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真谛,因而能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自身发展和党所领导的事业推进中,历来占有根本性全局性位置。历史清晰地告诫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指向,不仅仅是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不仅仅是动员群众和发动群众,而是要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基点上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事业的群众基础和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解决的要害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学会去做群众工作,也不仅仅是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而是要坚决清除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等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坚决革除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制度弊端和体制痼疾,坚决消除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而导致的“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深层隐患。正是由于抓住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当年在密切党群关系、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这一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具有深邃历史价值和高远现实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正是由于抓住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十分明确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正确与否定位在“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放心不放心”这一根本之点上,从而确保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支持和热情参与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前事之鉴,后事之师。两位历史伟人的这些精辟思想,今天重温,犹如耳提面命,不啻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真谛的根本指针。

毋庸讳言,当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考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面临着新的严重的障碍。最严峻的考验和最严重的障碍,就是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中,正在滋生着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我们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正潜伏着新的严重的危机。有的严重,高高在上,官气十足,对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有的形式主义猖獗,心浮气躁,好大喜功,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享乐主义盛行,讲究排场,攀比享受,用人民群众的血汗钱经营自己的“安乐窝”;有的沾染奢靡之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乃至意志堕落,道德败坏,陷入腐败泥淖而难以自拔……,凡此种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严重损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严重动摇了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社会根基,是足以葬送党的前途乃至生命的最深层隐患!这种现象深刻警示我们,如何抓住真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最严峻考验,也是我们党必须完成的最重大课题。

党的十深刻分析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一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推进,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社会建设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今天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注的主要障碍,可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利益短缺问题,更不仅仅是温饱不足问题,也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问题,而是更深刻地体现在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方面出现了诸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和利益的突出问题。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完成党的执政任务,更坚强地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必须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着力清除党员领导干部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着力根除权力腐败行为,从根本上调动起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积极性。否则,党内“”问题解决不了,少数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现象消除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在全党深入开展以反对“”为主要任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重大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列宁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建国以来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新的历史条件第5篇

关键词:创新;联想思维;历史

要想感悟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并分享万物表象间无穷的美妙与纷呈,联想是最佳的彩桥。所谓的联想思维就是由此想到彼,并在同时发现它的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既有联想的特点又有思维属性的思维方式。初中历史课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篇幅虽然不是很多,但具体历史事件的知识点丰富、复杂、繁多,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学生在知识点的识记上需要下很大工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费劲不少,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考试中总是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参加工作几十年来的感悟和教训,以及近几年在教学方式上的探究,并经过认真地思考、细心地研究,认为把联想思维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识记,效果良好,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联想思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即能从一定的学习对象出发,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联想到其他事物,以扩大或加强对学习对象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解决某些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也是从比较的角度来命题的,要求把几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按一定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比较,并归纳出其中的本质性的东西来。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在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等检测中去强化,让学生在反复地训练中逐步形成一种能力,即一见到某历史事件,就会立即联想到与它相关联的其他历史事件来。

联想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其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联想方式。这种相似可以是事物的事件、性质、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的相似,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跨朝代、跨国界进行联系,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最重要的考点,内容较多,更需要条理清晰,才能识记有方。如导致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次列强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常考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学生单个去记,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找到这些事件的相似点,把他们联系为一个整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战争和条约的性质都是列强侵华战争,战争的结果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都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一步一步改变着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样无论怎样测验,学生都能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联想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是对比联想,即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某种新设想的方式。例如,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的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学生总结三次变革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性质和结果,以及对所在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识记,而且能够从本质上把握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在特征,“区分事物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联系事物是认识事物的深化”。通过长时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性质的能力,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联想思维还有诸如接近思维、连锁思维等几种思维形式,均可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

新的历史条件第6篇

一、动因和动力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对于诸如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在历史中的作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都有过反复的论述,在理论上是最早讲得很明确的。这方面最早的经典式的理论概括,见于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序言》中阐述的观点,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和补充。他们在后来发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恩格斯晚年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这些通信大多是为解答当时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疑问而写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性,议论周密,思想深刻,例如,在谈到只摘引有关经济条件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时,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一封通信中写道:“……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写道:“我们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以上这些论述讲得非常清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两者作用的关系时,始终坚持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上层建筑包括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也要起不同的作用。但是不管它们所起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有多么大,都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且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起作用,因而归根到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时,绝不能离开这个基本观点。既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变动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又强调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并且把阶级斗争称之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直接动力”、“真正动力”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决定作用”和“推动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他们谈到历史发展的问题时,不仅讲到“动力”,而且讲到“动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早期著作中,他们就开始提出历史的动力问题。在1859年恩格斯向德国读者介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著名原理时,使用了“动因”一词,提到历史上的每次行动“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在后期的著作中,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动因”加以分别论列,似乎更为常见。例如在《反杜林论》中写道:“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写道:“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后来在1892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一词的科学含义时,将“伟大动力”和“终极原因”两者并列提出来:“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经济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动因,这是说,它们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是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所谓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就是指此而言,正如存在决定意识一样。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从一种经济形态演变为另一种经济形态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但是,不管生产力或经济条件具有多么大的决定性作用,它只能不自觉地、不自主地对历史进程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们自己,历史的发展要靠社会的人的实践改造活动。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历史的运动总是通过不断提出和追求自己的目的的阶级的人来实现的。这样,阶级斗争就不能不成为实现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造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说它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众所周知,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十分冷静地客观地估计了经济的最后决定作用,但却从来都不是经济自发论的崇拜者,相反,他们极其重视阶级斗争、革命暴力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把暴力比之为历史发展的助产婆,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新社会孕育于旧社会的母体之中,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根本没有孕育有新社会的婴儿,那么,不管多么高明的助产婆,也不可能催成一个新社会来。这个形象的比喻,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暴力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革命暴力论的界限;划分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论同杜林的暴力论的界限。社会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新的经济因素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起作用的产物,不是单纯的暴力的产物。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没有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并趋于成熟,单纯的革命暴力只能引起改朝换代,而不能造成真正的社会革命。这句名言也告诉我们,新社会尽管孕育在旧社会之中,但是它却难以自发地诞生,而要有暴力这个助产婆来帮助催生,以缩短新社会诞生的时间。新阶级一旦通过革命掌握了政权,可以利用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以巨大推动。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了“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两者的辩证关系。

二、从资产阶级革命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的相互关系

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两者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在阶级社会里则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同样,阶级斗争的发展,政治斗争的进行,也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之中;发展经济的斗争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形式,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总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下面我们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例,粗疏地来探索一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1.历史上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在封建母体内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不是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有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母体内不够成熟的条件下,由于国际条件的具备,例如整个时代潮流的变化和国际援助的存在,有些国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可能提前爆发革命。但新的经济条件成熟的程度,归根到底决定革命暴力对旧的社会经济阶构和旧阶级打击到什么程度,以及新阶级所建立的新国家机器和各种制度适应新社会到底需要到什么程度。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比英国革命彻底得多。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影响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在19世纪中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高潮,拉丁美洲也被卷入革命洪流。由于这个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要薄弱得多,尽管独立运动打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印记,却显示出很大的不彻底性,独立以后长期不能走上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道路。这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依靠暴力可以摧垮旧制度,但仅仅依靠暴力却不能建立起新制度。2.革命暴力加速历史进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主要在于用疾风暴雨的方式打碎封建旧基础,消除封建旧垃圾,以解放生产力。在法国大革命中,7月14日、9月2日这些光辉的战斗日,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里程碑,没有这些战斗日就不可能迅速摧垮旧制度,不可能把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斗争进行得这样彻底。3.资产阶级要在政治上取得完全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单靠政治革命的完成,还必须有待于经济革命的完成。把资产阶级革命描绘成似乎是一次打击完成的,以为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就牢固地掌握了政权,经济的高涨就会立即到来,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告诉我们,革命只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革命结束之后,长期同新贵族分享政权,而且处于次要地位。只有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英国工业生产和贸易面貌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工业革命又作用于政治生活,带来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改革和谷物法的废除,从而才保证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最后胜利。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各国的前资本主义残余才逐步全部消灭。

新的历史条件第7篇

关于历史叙事问题,这是地方志编写的基本要求之一,也就是采用叙述体语言。就像新闻报道中使用“消息”体裁这种轻武器一样,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根本性之特点。我们进行的历史叙述,一方面就是把历史性事件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来,使该事件以演化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模仿事物原来发展的次序,把他们重组起来而另一方面就是采用叙述体语言,完全靠事实说话,力戒使用文学手法。对此,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把握志体体例,用好“方志语言”。地方志的主要特征就是横排书写,纵横结合。横排是就志书的结构而言,属于志书框架的总体设计,主要是以横排工作内容的形式横分门类。而竖写则是我们需要真正把握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首先就要按照这种体例要求进行历史叙事,在整体上形成“横不缺项,竖不断线”这样一种格局。其次是述而不论,寓议于述。任何一种存在都具有原初的生命。作为过去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的记忆储存库,历史不仅构成了最重要的文化资源,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分享那些历史经验的一种手段,而那些经验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所有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对过去时代背景下的人们思想所做的了解而积累得到的。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就要按照原则,对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做出客观记述。方法上尽量用事实说话,语言上要保持简约、明快、准确,力戒我们的“后见之明”。

2.把握历史时序,厘清“来龙去脉”。首先要做好各项事业发端的记述。志书竖写或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叙事的基本任务就是反映事物的始末,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前因后果的,所以,写好事物的发端非常重要。对于我们这次《报业志》续修来说,发端就是指所记述事物在上限时段范围内的背景和情况。写好事物的发端,就为叙述事物的发展做好了铺垫,提供了坐标。其次是写好事物发展的转折点。所谓转折点就是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一些主要环节,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年份。这些起伏变化的年份,就是历史叙事的重点。再次是历史现状记述要完整。事业的历史发展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过程最能表现事物发展的全貌。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的历史叙事中,特别是对于现状部分的叙述,就要注意事物的过程性和完整性。一般应从事物产生的时候写起,以事物的发展过程为主干,一直写到事物的绍续或消失为止,这样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又能展现出诸多新生事物的全貌。

3.把握中心内容,突出“大势大略”。所谓把握中心内容,突出“大势大略”,就是我们在《报业志》编纂的历史叙事中,着重记述我省报业媒体改革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以及发展方略,因为这些内容能够代表历史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对此,重点要对三个方面的内容作好充分的记录和叙述。首先是对上级大政方针的记述。对于这些内容的记述,更多的是需要在交代工作背景中体现出来。其次是对重大工作决策和实践行为的记述。对各级组织和各单位探索出来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的记述,不仅要详细具体,而且要浓墨重彩。再次是对事业本质特色的记述。方志是以行政区划为范围,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不仅要全面、真实、客观、系统地记述我省报业媒体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更重要的是要在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点的同时,重点记述我省报业媒体自身特有的专业特色。如在改革创新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属性、功能、作用和特点-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程序和流程报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理念、表现形式和创新举措等等这些特点既能够反映报业媒体的本质,又能够区别于其他行业。

历史解释:强化一种事业的历史责任

历史解释就是使过去的人和事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过程。而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就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的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我们对过去的每一个人物和事件的陈述,都可以构成一种解释。

1.叙事性解释。所谓叙事性解释,就是通过叙述事件的过程来进行解释,重在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史料本身不会说话,史料的意义也并非不言自明,由于不同史料之间的关联是深藏不露的,如果不经过选择、编排、联络和阐释,也就没有历史知识可言。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建立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来阐释“变迁之迹”和变迁的成因,也只有通过阐释工作才能来认识过去,认识或理解前后相继的种种精神世界。历史解释是依靠历史叙述来实现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历史叙述和解释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叙事性解释既是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一种表现历史事件和阐释历史意义的有效途径。

2.规律性解释。具体到我们《报业志》续修,对规律性解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科学规律。以上两种规律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探讨。其实,历史编纂中的规律性解释是一个细致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解读资料,厘清事实,了解事实的真正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而且要在研究和记录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最后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于是,这就构成了一个历史因果分析和解释问题。因为我们认识历史,通常都是要经历一个从个别事实到事实集合体、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散到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交替出现、相互促进的两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既要强化这种意识,更要熟悉这些方法,力争对报业历史发展规律作出精确的总结和判断。

3.条件性解释。所谓条件性解释,主要是揭示历史事件发生或形成的一些背景和原因等方面的解释工作。因为过去的事情形成发展的条件也与事件一样,同样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在《报业志》编纂中注重条件性内容的解释,重在解决历史事件发生的“为什么”的问题。首先是空间条件。空间条件的解释主要是借助空间地理位置和区域性特点来帮助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含义。如对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开放城市新闻媒体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述,就应通过交代中央批准建立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和意义,以及突出沿海开放城市特有的区域特点和优势来阐释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含义。其次,是时间条件。时间条件散见于历史事件本身中,或见于与该事件同时发生的事件之中。对于时间条件的把握和解释,不仅能够观察历史发展的历时状态和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而且也能够通过时序的编排阐明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再次,是

媒介条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媒介物的认识和解释,同样可视为一种条件解释。

历史重建:创造一个群体认同的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大众需要有关过去的知识的原因。社会群体需要有关以前的经验记录,如果没有一种对共同的过去的意识,或者这种过去由诸如此类的细节活动所构成,就不可能轻易地要求人们忠诚于一些宏大的抽象理念。可以说,对任何一个拥有集体认同的社会群体而言,必然有一种对事件和经验的共同诠释,而这个群体就是在这些事件和经验中逐渐形成的。与此同时,强化对该群体起源和经历的共同信念并产生一种归属感,能够起到强化该群体的自我认同和共同发展的抱负。诚然,这既是我们修志工作者心中的愿景,更是一种倾力追求的目标。

1.确立整体意识,努力绘制一幅精美的“图画”。关于《报业志》志书的整体感问题,既是地方志体例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修志工作者需要把握的重点。因为只有表现整体才能反映事业的全貌。坚持志书的整体性原则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媒体既是全省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构成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既要对各媒体工作分门别类地做好微观记述,又要对各媒体之间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做好记述。因为整体是由局部构成,局部依赖于整体而存在,两者是互为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整体与相关内容的关系。报业媒体涉及多种学科和专业,为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在志书门类设置和层次结构划分上,还是在相互关系的把握上,都要统筹兼顾,科学整合,既要参考这些相关学科及专业的科学体系和关系,又要认真把握志书的基本体例和整体性要求,在此基础上创立志书的科学体系,确保志书整体性要求。

2.突出专业特色,重塑一个亲切的“自我”。专业特色也叫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在一地独有的行业与外地相比占有一定优势的行业。而另一方面是指一地内部各行业之间相比较各自具有的特点。以新闻宣传工作为己任的山东报业,在全省各行各业中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具有显著的自身特色。因此,我们在《报业志》编纂中,为突出报纸行业的特色,应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针对报业媒体自身存在、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整体性特色,如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特点、作用、地位、以及改革与发展形态,媒介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组织机构、运营模式等内容要浓墨重彩法,不惜笔力。其次是采取“详独略同”法。就是针对本行业中有特点的东西如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模式与工作流程,以及广告、印刷、发行工作的性质、特点和模式等内容,都是我们详细记述的重要内容。

3.凸显创新成果,建构一座辉煌的“丰碑”。《报业志》作为记录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媒体发展状况的一个载体,无疑具有“存史、资政和教化”的意义,这是地方志特殊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编纂过程中,既要记录我们经历的一般历史事件,更要凸显我们创造的丰硕成果。首先是改革创新成果。1991~2005年这15年的报业历史,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发展史。从形式上,发展理念推陈出新,改革举措频频出现,改革成果累累倍增。从内容上,如报业(传媒)集团的出现、媒体组织机构的重组、报纸产业化经营管理,以及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联合等等,这些改革创新成果的涌现,既是我省报业媒体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我们报业人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和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要不惜笔墨,做好这些重点内容的记述。其次是业务研究成果。近些年来,我省报业媒体无论是新闻理论和实践,还是报业经营和管理,都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新闻宣传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关于如何把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如何把新闻宣传纳入到党的执政能力之中,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使命等在报业经营和管理方面,如事业单位财政如何实行“自筹自支”的理论与实践、媒体宣传和经营“两分开”、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等等,都取得了重大的改革创新和突破。这些改革创新成果无疑就是我们记述的重中之重。

新的历史条件第8篇

一、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1.更加生动形象与具体准确地表达历史

历史地图是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和很强直观性的历史教学道具,它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号与多彩多色的线条等将各个实际地理要素进行等比例缩小体现,从而使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发生时的地理状况。历史地图的颜色鲜明、图像直观,对历史的表达具体准确,又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类艺术作品,因此它也具有艺术作品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历史地图中,无论是城市村落、山川岛屿,还是江河湖海、平原大漠,都能够被用各色图像和符号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还配有非常精准的文字描述,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继而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展开。

2.更加系统连贯与主题鲜明地展现历史

目前有很多中学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就是教师讲和学生听,而很少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要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而历史地图的应用正能很好地促进这一点。历史地图能够更加系统连贯地为学生展示出一系列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发生规律,以便学生对其做出更加深刻的认识。任何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客观条件等相关联;而历史地图能够通过一定的脉络与线索将其种种因素相互串联起来,并能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主题,使学生对其的认识更加具体。因此,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深入挖掘历史地图

在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地图,通过发现和分析历史地图中的一些隐性知识,来认识人类的发展规律、了解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掌握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分裂局势的出现都可以从历史地图中找到其规律和成因,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学历史课本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五代十国时期形势图》和《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这三幅历史地图进行联系、比较与分析,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看出,我国古代史上的南北对峙局势一般都是沿着秦岭-淮河这条南北分界线而进行划分的,其中南方政权可以利用先天的地理条件――即许多高山河流来阻挡北方强敌的进攻,以及江南地区因土地肥沃和自然条件良好等而能通过发展民之根本的农业来促进经济、稳固政权。

2.扩展历史地图情境

在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历史地图中的种种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发生情境进行一定的扩展,从而使学生对其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和深入。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需要利用历史地图中的种种人文景观与地貌特征等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个逼真的历史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这些情境当中,以便从中获取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认识到更多的历史发展规律,最终达到扩展学生的历史认知空间以及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中学历史课本中的《辽宋夏金元经济示意图》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农牧业政权分界线,以及让学生了解到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因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明白为何我国古代史上南北方经常出现各种矛盾和对峙分裂局势,北方少数民族为何总要进攻中原地区、掠夺中原地区的资源,而中原王朝又为何要屡屡加强北方边防、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等。因此,通过历史地图来为学生扩展和创设历史情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应当更好地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其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