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5:3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1篇

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又走过了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在将要进入21世纪的前夕,我们便急匆匆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谁都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存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新知识,开拓知识新的应用领域,成了人们的新追求。国民的创新能力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从面对2l世纪挑战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多次提到了创新问题。他说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 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而学校是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

但是,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网络和教育日益紧密广泛的联姻,给我国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在网络条件下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育,实现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使其创新潜能得以激发、展现和生长的环境。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只有在学校和社会都为学生创设了适宜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传播和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创新人才。

毛译东同志在著名的《矛盾论》中指出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从另一方面讲,即便是鸡蛋,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温度也永远不可能变为鸡子。可见在内因一定的情况下外因起着决定的作用。我们都把学生看作鸡蛋(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 而不是石头 。要使鸡蛋 (学生)变成鸡子(创新人才),适宜的孵化温度也就是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设就是极为重要的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因。没有这些环境就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上下大气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使在校的鸡蛋 都变成鸡子 。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讲,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创新。举国上下,齐谈创新,大中小学,都搞创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且校园基础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和3000多所中小学建了校园网,2000年12月CERNET网的主干网已全面建成提速,这一切都为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还在学校,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至关重要。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很多因素,牵涉方方面面。在网络时代除了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进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培养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在我们国家,什么事情,只要领导重视,就好办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从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需求的高度,从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的发展及生死存亡的高度,从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拿钱投资网络建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硬环境,而且要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

第二,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组织环境。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它决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而是应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比如可设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专门研究管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事情。团委、学生会要以如何适应新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发挥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的作用。要研究如何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这些小组应该如何活动等情况。校内各职能部门也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创新环境的建设要从课堂教学抓起。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如何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 ,学生擅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

第四,创新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材创新。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没有一套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材,开展课堂创新恐怕也是一句空话。好在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教材出版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出版社已经组识出版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面向21世纪教材。这些教材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到网络教材应有尽有。另外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不仅高校编写出大量的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教材,中小学也开始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如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就鼓励教师自主设计课程,自主探索课程的规律。开设了《以案学法》《模拟股市》《环保行动》《经历求职》等课程。这些课程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体验,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甚至可以自报选修课程、自主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初步调查有93%的学生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

第五,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是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

1、培养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兴趣,写出了《物种的起源》;爱迪生痴迷发明,而获得了二千多项专利;丁肇中对物理学有兴趣,而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2、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电脑建模、设计大赛、联网创造、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3、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利用网络创新。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

4、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

5、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线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经。

6、举办多种形式的专家报告会,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更多、更广的了解掌握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前沿信息的有效方法。

转贴于

以上这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能起到消化课堂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应该充分利用并大力发扬。比如我国开展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进行了两届,它正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实验室,提高实践能力的练兵场,创造未来业绩的孵化器。国内和国际间的各种奥林匹克智力竞赛,更因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而受到各国政府和民间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第六,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和考评制度,确保教授队伍的质量。

他说∶教授要活跃在育人第一线,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做人的品质。教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高校如此,中小学也一样,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

因此,加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因为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

以上笔者提出了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六个方面。抓住了这些方面并确实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对创新人才要求的目标不同,创新环境的创设也应有所区别。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会 上,与会专家教师就提出了∶在初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欲望,使学生从小就乐于创新,勇于创新;中等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重点,要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上下功夫;高等教育阶段要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创新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从而培养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

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做孵小鸡 的工作。就是做使学生由鸡蛋 向鸡子 的转化工作,就是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内因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网络的第一生产力 作用,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于21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相信通过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也一定能够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百年的夙愿,实现伟大的复兴,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277页

《创新与未来》路甬祥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15日

《创新∶从课堂教学抓起》 中国教育报 2000年12月2日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软文化 新思路

校园文化是生长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过程,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并对参与校园活动的每一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按照其形态构成主要包括以建筑状况、图书设备、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为特征的校园硬文化环境和以教育理念、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为特征的校园软文化环境。校园硬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物质依托和基本前提,对师生发展发挥着直观的影响。而校园软文化环境则则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侧重于环境熏陶,是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核心,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并对个体发挥着内在的根本性的德育熏陶。因此,创建高标准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对高职院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培育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同其教育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最大化。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状况来看,与其特定的教育目标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状况:

1.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趋同性。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说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辅助。然而,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目标层次上的差异性,国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出发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必然为这一目的服务,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特色来设置相应的文化氛围,从而从实践中再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但是,调查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专业设置相似性就造成了校园软文化建设上的趋同性。

2.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随意性。构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制度、条例、校纪校规的制定,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直接的规范、调控和引导作用,多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高职人才培养标准在于为一线培养实用型高技术工人,更要求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一种普遍约束的、科学规范的、调控严谨的思想观念,从而满足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相应人才的匮乏和管理的“短视”现象,在制定校园工作制度、校纪校规等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往往是就事设规、依事定例,缺乏明显的预见性,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上的随意性,并因此使管理文化、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等都带有浓厚的随意性。

3.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封闭性。当今社会是以开放为典型特征,各个领域只有在开放之中才能有良性的发展。而德育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就必须借鉴和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眼前利益(即保证稳定的生源供应)的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都着眼于通过高就业率来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确保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获胜,往往对自己管理上的长处和优势采取保密的态度。取得一定成绩时,夜郎自大的思想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不去主动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长处,采取关门办学、闭门发展的狭隘做法。

二、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的新思路

鉴于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当前状况和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必须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高职教育的具体实际,把握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着力创新,用新的思路来创建校园软文化环境氛围,并使之实现德育功能最大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坚持以开放性发展的视野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一定的文化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我们创建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必须为其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高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文化所特有的阶级性决定。尽管高校的办学目标必然要求有其特定的个性特色,但这并不是主张封闭发展的做法。特别是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造就了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高职教育本身也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去培养人才,这就必然使校园软文化建设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外面的发展经验,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封闭的视野中走出来,坚持在校园的三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坚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使本校的校园软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充分体现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2.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优势就在于其向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方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而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能在其中获得较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意识的熏陶,为未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素质储备。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建设上,应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这个过程要求:首先是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推动职业活动的开展,并因此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格以及严谨的思想作风,用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其次是通过校园社团文化、社区文化和特定的职业活动为主题的专门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自强精神的引导、职业意识的熏陶和责任意识的培植,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再次是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积极塑造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调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切实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

3.积极寻求特色化为突破口推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复制从某方面讲可以达到传承文化、施加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这种简单的再生活动缺乏创造和超越,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特别是受教育者本身是多样性的存在,必然要求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因此不同培养层次的高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校园软文化教育环境,满足其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建设特色化的校园软环境文化基本要求是:一是坚持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二是结合周边文化环境特色,开展特色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特色的育人模式;三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和谐局面。通过特色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4.遵循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实施校园软文化环境建

设。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其最基本的保证就是社会活动的民主化、法制化,也就是使社会生活遵循一定的规范。因此,作为社会领域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其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开展必须体现规范性特征,具体而言,就是使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规范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校园制度建设、管理实践必须体现全校师生的价值和利益,确保各项活动得以具体落实;二是要求形成保证各项制度、规定和管理目标得以实施,并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平等的运行机制,发挥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制度性要求合理有效;三是形成全体教职员工普遍参入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形成机制,增强教育内容本身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校园软文环境建设在高校育人实践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只有坚持观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不断研究新情况,遵循新发展,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显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程祥国、詹世友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

[2]吕一军:《核心竞争力、特色办学、校园文化》,《现代教育科学》,2003.5。

[3]许嘉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求是》,2004。

[4]《文化多元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国教育报》,2005.9。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3篇

传统电影是指和微电影相对的有投资方、出版方和发行商,最终在电影院这类传统平台上映发行的电影。传统电影的优势在于高回报,有成熟的工作流程,明确的分工合作,以及更加成熟的平台。传统电影的劣势在于不够灵活,成本难以控制,而且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剧本还要经过漫长的审核审批等环节,很多优秀的创意可能由于这些不得不被遗憾的舍弃掉。

拍摄微电影不需要投资商,一台摄像机甚至手机,一群好哥们,一台装有后期软件的电脑,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开始拍摄了。这就是微电影的最大的优势:成本易控制、灵活性高。再加上新媒体为微电影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播出环境,配合移动互联网,结合碎片化时间,突破了观看场所的限制,几乎可以在任何平台上播放。而且目前微电影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市场,收益方面也是可观的。

2校园微电影的现状

校园微电影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校园为主要背景或题材拍摄的微电影,一种是指代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第二种。校园微电影一直是大学生的最爱。有大量优秀的作品诞生,同样有更多质量不足的作品。不专业是校园微电影最明显的特点。演员演技浮夸,剪辑方面跟不上节奏,常常切换到错误的机位,经常呈现出让人不舒服的错误的构图,对光线的运用较差,等等,都是校园微电影的常见问题,可以总结为不专业。

校园微电影作为一种实验性的创作也具有着很多优势,拍摄者从来不需要去考虑市场商业需求,或者是支付拍摄团队的工资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创作,纯粹的创作,更多的结合着导演自己的思想,去自由的拍摄,拥有一个相对于社会来说单纯得多的环境。

校园微电影的题材往往比较扎堆,大部分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小插曲,情节往往是男女主角相恋,男主追求女主遇到坎坷,而且都会有一群好哥们相助等,创新意识在校园微电影中体现的很差。

3校园微电影拍摄的实践经验以及经验总结

把微电影拍摄和传统电影的拍摄经验结合起来,代入到成熟的工作流程中,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制作效率以及成品质量,这是笔者对这次微电影拍摄活动的总结。

微电影《Time》是学校工作室为毕业生制作的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电影,因为个人比较熟悉电影的制作流程,也掌握了一些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特效的技术,所以就由笔者担当起了导演、编剧以及后期的职位。

时长只有6min,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微电影的制作参考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流程以保证效率及质量。电影在开拍前经过了7d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不仅画出了详细的分镜头表,甚至还为电影创作了动画预览( Pre-Visualization)作为参考,根据演员的时间定制了详细拍摄计划。拍摄7d,余下的时间都在进行后期制作。

特效作为本片的亮点,有着大量的特效镜头,包括5个三维的CG镜头,20个遮片绘景(Matte Painting) , 以及55个镜头的调色。使用Premiere剪辑,After Effect制作合成特效,Mooch。追踪,ads Max三维建模,Photoshop制作Matte Painting以及模型贴图处理,Vary渲染CG镜头,最后通过Magic Bullet调色,然后回到Premiere中进行最后的输出。

微电影从开始到最终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成本更是控制在了200元以内。达到如此高的效率无不得益于前期详尽的准备,以及对于传统电影工作流程的融入。

微电影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在公布的当天,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宣传,同时也将在贴吧、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大学生流行的社交媒体上宣传。在前期精心准备,后期辛苦制作和最后的推广宣传后,吸引了很多点击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党建工作;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综合型大学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路径,在教学方面也具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因而高职院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鲜明的特色以及建设方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今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新环境下,它不仅为学院的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也对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关系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二者的根本目标和共同目标都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以教育人、培养人为根本目标,都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共同目标。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为党建工作的进行提供一个有效的大舞台,学院党的思想建设可以充分运用校园文化这个有效的平台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不断教育、培养师生党员的思想觉悟,积极鼓励青年学生们申请入党,进一步增强学院师生党员和各系部党小组的先进性建设。可以说“党的思想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标杆,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校园行为文化的先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校园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高校党建为其提供创新思维和组织保证。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以符合时展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总的指导思想,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并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凝聚全院师生人心,团结友爱,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必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视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占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也因此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 。

二、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加强党建工作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贯彻落实国家以及学院党组织的各项决议决策,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在新环境下不断加强学院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加强学院各个系部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学院党委要建立党支部分类定级、晋位升级等创先争优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各个系部党支部工作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党务工作的党员要积极鼓励。各党支部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合学院的整体发展方向,组织并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例如举行“我的中国梦”、“重走红军路”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该类活动,学院党委在经费、场所、人员调配等方面要给予积极配合和基本保障,通过该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举办,不断提高党支部办事的效率和增强师生党员们的组织协调的工作能力。

第二,充分激发学院各个系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学院党建工作始终把握好方向,把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作为重要任务,严格党组织内部的工作程序和纪律,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高度重视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搭建党支部、党小组等平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先进、创优秀。注重选拔思想觉悟高、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热心党务工作的教师基层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委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培养和锻炼,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中青年教师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把更多优秀中青年人才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对青年教师党员,更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青年教师党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要根据高职学院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大学生党员素质培养,在学生党员中组织党小组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工作中,要切实保障党员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激发各个系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

第三,学院党委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高校党委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关心、支持学院各项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各系部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健全学院党委、院系党委、党支部各个层次的党组织,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工作有序、高效活力的党组织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工作中从上到下,层层有主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模式。构建并完善党务工作者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学校党委要重视各项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定期督查,切实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党建工作为依托加强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体,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激励师生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有共性也有个性。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因此高职学院要想得到长期稳定发展,要以党建工作为依托,结合时展,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突显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新。

第一,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职业技术教育是技能型教育,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各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具备了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更是学生们融入社会参加工作前的演练场。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又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优化调整,要注重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依托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努力打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可以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实用型专业。在教育教学中要实行“多证教育”和多层次教育,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各类技术资格证,“身怀多技”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把“学技术,强技能”的高职学院特色渗透到学院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抓好理论教学课堂、实训教学课堂和课外活动课堂三个课堂,构建技能培养平台,重视学训结合,切实做好教学和实训相结合,强调一专多能。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在校内根据不同院系,结合本系部的专业特点,定期举行各种和专业相关的技能型比赛,例如在经贸系可举行“珠算比赛”、“点钞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型比赛不断活跃、丰富校内的技能文化,营造高职学院专业技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职校园文化的创新。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教学活动是中心,在学校里,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传承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教师良好的素质、风度、仪表给学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在校园内,课堂的教学活动是最生动、最富有活力的文化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院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技能课教师、技能实训教师,都可以把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教学中的互动使得每一门学科都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党委领导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教学活动推进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课堂教学、论坛讲座和网络的管理,确保思想导向正确、引领到位。要提高警惕,坚决抵御和防范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学术研究、网络消息、资助扶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和腐蚀,学院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坚强阵地。

第三,加强课外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社会实践。现在的高职生大多都是90后,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和个性独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组织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力差的缺点。因而对90后高职生的教育,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扬长补短,潜移默化。在课外教学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进行义务支教、下乡宣讲、文化下乡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要健全学院的学生社团组织,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例如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校园文明评比活动,结合和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术、技能竞赛,不断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面宣传,营造出丰富多彩又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坚持不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师生党员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加强学院党建工作,教育师生党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增强学院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内化力;另一方面坚决同低俗的文化思想作斗争,培养师生党员的高雅文化品味;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确保校园文化氛围中的“精、气、神”积极向上、永不衰竭。

参考文献:

[1]雷广臻.谈文化校园视野下的高校党建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5篇

保护校园的卫生整洁标语【精选篇】

1. 创建校园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神!

2. 人人做整理,场地有条理,全员做清扫,环境更美好。

3. 校园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4. 做校园主人,当环卫先锋!

5. 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6. 手牵手根治环境脏乱差,心连心创建卫生洁净美。

7. 热爱安康热心创卫!

8. 保持环境整洁,请不要乱扔乱倒。

9. 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10. 你我多一份自觉,厂区多一份清洁!

11. 有了您的真心呵护,校园才会更加美丽!

12. 分工合作来清扫,相信明天会更好。

13. 少一件垃圾,多一块净土。

14. 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合格职业人。

15. 注重卫生,保持清洁。

保护卫生整洁标语【经典篇】

1. 整洁厂区,人人有责!

2.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3. 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办公环境多一份清洁。

4.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5. 环境好一点,心情爽一点。

6. 齐心协力,整洁卫生!

7.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8. 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9. 胡乐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10. 有了您的真心呵护,xx才会更加美丽!

11. 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新校园!

12. 整好校园卫生,造福农民群众

13. 清洁家园,从我做起。

14. 全民发动,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15. 校园是我家,卫生环境靠大家。

校园卫生整洁宣传标语【热门篇】

1. 万众成一心,脏乱不近身。

2. 关注校园卫生,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校园建设。

3.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整洁新校园

4. 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5. 积极推进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6. 建设新校园,倡导新生活。

7. 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8. 环境卫生整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9. 新政策,新校园,新农民,新形象。

10. 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11.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文明卫生新校园。

12.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卫生家园。

13. 卫生整治,从我做起。

14. 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15. 坚持“五改”,除害防病。

16. 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17. 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18. 你我多一份自觉,校园多一份清洁。

19. 热心卫生工作,创造美好环境。

20.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看过“保护校园的卫生整洁标语”的人还看了:

1.爱护校园卫生的标语

2.爱护校园卫生标语

3.保持校园卫生的标语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6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环境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硬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软环境)两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根本在于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根本在于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氛围;可以为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做好支撑;可以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可以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 

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一是以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环境;一是以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统一。 

二、建设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1.在建筑功能性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升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建筑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为人服务,在建筑功能层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划、现代化的设施更好、更便捷的实现其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布局完善其扩展功能。给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便利、更多的服务,让其全方位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 

理想的大学校园建筑美学设计有其独特的气质,是功能性、艺术性、教育性的统一,通过其传达的人文关怀理念给与身处其中的师生愉悦的精神感受,陶冶师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因此,在学校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现有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体现和谐性;精心设计每一栋建筑,使其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又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要认真装饰建筑内部环境,以高雅、庄严、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设计体现教育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全面提升建筑的品位和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建筑文化的魅力所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校园建筑的育人功能。 

3.建设承载深厚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点睛之笔。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强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要通过整体呼应,协调统一的布局体现校园景观的和谐感;要通过发掘校史中的优秀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最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来增加历史感;要将校训、校歌、校徽等元素通过校园景观的方式加以强化,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性;要以雕塑、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让校园景观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时刻影响学生,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味。 

三、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统一的精神环境 

1.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保证。实现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园制度体系。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高度集中的场所,对于社会新的变化、新的理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和接受力。所以,在高校制度体系运行过程中,更加需要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修改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确立解决新问题的新型制度,这也是高校制度体系灵活性、有效性和约束性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制度规范方面都是重约束、重管理、轻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只有在制度设立和执行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服务理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教育服务,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并举,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精神文化环境。 

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体系 

符号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凝练和浓缩。校歌、校徽、校训、校史、典型的校园景观、大型典礼仪式等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符号体系的范畴。高水平的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传承历史、引领后人的重要参照。建设校园文化符号体系,需要以学校发展历史为参考,以学校现实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未来发展预期为方向,科学的提炼和总结,避免同质化、共性化,追求特色化、个性化,通过校园文化符号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内在氛围和外在形象,使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寄托。 

3.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文化活动要实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二是要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化活动是教育理念和思想传播的有利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文化活动的基本目的。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需要探索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渗透与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文艺性与科技性、政治性的统一。提升校园活动的层次,需要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的分量,以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大力开展政治参与活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更重要的是探索和设计提升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的活动形式。这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促使其不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通过全面、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其对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7篇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首先应该从文化说起,关于“文化”的内涵,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1986年出版的《原始文化》最早提出“文化”的概念:“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观点不一,前文己谈,在此不再赘述。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高校校园中,由各校园主体(含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服务者)创造和实践的、在长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是一种亚文化,具体包涵了以下几层涵义: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场所在高校校园;第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创造和实践者是校园的主体即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服务者;第三、高校校园文化不是短时间形成发展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的;第四、高校校园文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显示出该校特有的精神风貌;第五、高校校园文化是所有文化形态的总和。

2、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有机文化整体,它可以分为三大类: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校园硬件环境等,如校园建筑、基础设施、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设备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在规章制度上的体现,如各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文化仪式等;校园精神文化,是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在几类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外在表现,制度文化是运行载体,精神文化是文化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制度文化规范和约束,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物化在一些具体的校园文化景观中。因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给全体师生的身心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更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较强的催化与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在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多方面的,关涉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目的性较强的亚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所需大学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专业、身心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起着全面育人的功能。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一个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价值和规范标准。这种价值和规范会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学生们在这个标准下学习、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第二,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每个学校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在整个校园中形成,所有成员就会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中自觉遵守和继承这些精神文化。同时当校园主体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准产生不和谐的现象时,校园文化也会通过规章制度、群体舆论等力量,强行修复这些与整体文化不和谐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融合功能。校园利用其强大的环境氛围和自我调节机制把来自各种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发展。在统一的校园文化影响下,大家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发挥各自的优点使之与这个整体文化相融合,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

第四,凝聚功能。当某种共同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接受和拥护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介质,把所有成员团结起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这种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推动下,全体师生就会自然地为这种向上的精神添光增彩。使分散的力量转化为一种整体的力量,从而学校得到发展,自我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激励功能。校园文化能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进取和发奋向上的精神。在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的鼓舞下,上进的所有学生都会求得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与整体的文化氛围和谐统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是一种启迪,促使他们改变陈旧的观念、消极的情绪,达到转化的目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联系

第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施平台。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特征可以看出,校园文化能够通过耳濡目染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和规范校园主体的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可能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的不足,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在筛选各种信息和进行相应选择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行为,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第二,大学生创新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当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其培养任务同样可以通过特定的校园文化中来实现。创新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周末学术讲座、“挑战杯”学术科技大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2、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将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一所高校最珍贵的文化就是该学校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指导着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当一所学校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大学精神时,它就会在办学的全过程逐渐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校园主体的头脑中,促使学校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一个人人争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有创新的环境氛围,受这种创新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树立创新人格。科学家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指出: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因此,在当前,高校将创新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迫在眉睫。

第二,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文化的建设将为创新素质培养的提供重要保障。在高校,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校园主体的行为,就必然导致纪律涣散、秩序混乱,滋生各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放任和过分自由都不利创新素质的培养。严格有序的制度能保证教育顺利实施,同时,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引导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才能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当然,不可否认,太过死板的制度文化也将成为约束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障碍,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应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是显性的、直接的。物质文化的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活动建设及教学科研硬件设施等,优美的校园使人精神振奋、启迪想象、触发灵感,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很多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硬件环境,如实验设施,教学、科研资源、校园环境等,因此,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

三、基于校园文化下的大学生发展策略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大学创新精神的表达与传承。因此,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充分体现大学创新精神,传达创新理念,彰显创新特色,丰富创新内涵,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孕育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功能

校园环境可以浸透、体现高校行为主体共同创造和设计的文化理念,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园环境的导向作用就是它能以校园环境的自身创造性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集体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没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便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不能培养出最佳的创新能力。所以要通过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他们创新提供环境帮助。

2、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具有创新特点的校园环境体现着大学创新精神,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学生构成、地域特征均有不同,学校在进行校园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本校的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创新精神,确定合理的校园布局,科学规划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同时要在校园各种文化景观中体现优秀民族传统、现代科技气息和高校学术特色。这种融入了创新特质的“文化载体”,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影响和熏陶着学校各主体,使其对这种创新环境产生认同感,容易激发人的创新热情,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迎合了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塑造出个性多样化,避免了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和统一化的倾向,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正如我们张院长说的:“让校园的没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育人的场所”。

3、充分发挥校园学术环境的熏陶功能

浓郁活跃的校园学术环境,可以促使师生科学思想的浸润和熏陶,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养分。因此,学校应树立宽容的校风,提倡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创设学科之间互相融合的环境,为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提供有利条件,形成师生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氛围,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气氛。这就需要学校要经常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沙龙、成果展览等,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通过这种创新学术氛围的熏陶,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帮助。

大学校园是知识形成、传播的主要社会场所,也是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为引领现时段的主流价值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和形塑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善于发现校园内外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要素,通过总结、积淀,形成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让大学生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将此种和谐校园文化的烙印带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汪子为等.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陶国富等.大学校园文化.学林出版社,2010.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第8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优劣不仅影响到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还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政府的形象。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当前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或多或少都存在某些问题,希望研究引发人们对创造高品质的校园景观环境和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的的关注,从根本上落实环境育人理念。

关键词 :高品质;景观环境;环境育人;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49-03

1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地方调查

1978年,我国普通高校598所,在校生数86万人,到了1999年,普通高校增至1071所,在校生达413万人,2007年,在校生人数己突破2000万大关。各大高校通过扩大现有校区面积、建立分校或新校区、重新选址新建学校等手段有效的扩大教学面积,从而很多校园建设校园呈现出巨型化,校园景观环境特性的缺失,校园功能的不平衡以及环境与人的疏离……为了更好的了解校园师生、市民大众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笔者尝试性地对安徽省部分高校进行了关于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满意程度的社会调查。为了使调查较为全面的反应城市中社会各界的声音,这次调查笔者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走访了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6岁的儿童,职业构成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设计人员、教师、在校学生、农民工等人群,希望通过不同的社会人群,能够真实的了解大学校园环境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的价值及地位。

调查主要采用问询与被调查者交流的方法,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请你谈谈你对大学校园总体环境品质、建筑、人文环境、绿化、交通通达性等看法;你认为现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你认为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好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下面的是一些在调查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1)某大学教师:我们校园的广场是越建越多了,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的还不够。有的广场上光秃秃的,有的只种了几棵小树,夏日炎炎的时候根本没有遮挡,更谈不上停下来休息、欣赏、作为学生聊天的场所……希望以后可以在广场上增设遮阳蔽雨设施和绿化景观。

(2)某出租车司机:有的学校景观很美,有山有水,但桥也多,顺着大路开就到了桥头,走不了了,又要掉头回去,车行道路不通畅,道路等级混乱,人车混行;要么没有指路牌,或设置不清楚,经常做错道或绕道……

(3)某机关干部:我个人认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应该有文化的气息、体现办学特色,能够展现城市风貌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管公共空间或公共空间质量不理想,缺少绿地广场、停车场……

(4)设计人员:老校区的扩建,缺少规划,道路系统混乱;新老建筑风格混乱不协调,公共艺术没有设计含量,校方领导关于校园建设事项上与设计部门沟通不到位或一意孤行……

(5)某幼儿园家长:大学校园应该是静谧与温馨的地方,能够感受到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教育氛围。我看到在武汉很多幼儿园到大学里面春游,即考虑到安全因素,又让孩子们收到良好高校环境的熏陶,但是我们这边的大学环境建设就不如人意,校园里面绿化景观太少,东一个西一撮,没有连贯性……

(6)某在校大学生:校园绿化环境还不错,就是有的整块地都铺面了草皮,但不能上去晒太阳、看书……只是个摆设,有的就满当当的种满了树木,希望能够安排一些分散的环境怡人的非围合性小空间,我们能够三三两两的交谈、讨论……

(7)游客:太趋于雷同了,没有一点特色,现代化的建筑、景观、公共艺术,一个大学的景观环境应该给人以色彩感、文化感、认同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展现当地的风貌。

经过此次调查发现,人们对校园整体品质满意度达64%,建筑品质67%、校园人文品质51%、校园交通通达性70%、校园广场区域55%、景观的丰富度42%、绿化总体印象73%。目前安徽的大学校园环境配置基本上能满足师生的基本需求,但人们对高校的景观环境现状并不十分满意。

2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问题分析

2.1 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

很多高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文化的根。而我国许多高校的老校区多年历史积淀形成的浓厚校园文化,通过有形的建筑和景观营造或无形的人文教化,逐步弥补新校区“阅历”太浅的缺憾。如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建设在市郊的新校区,在环境建设中忽略了老校区文脉的延续、文化的渗透,新校区的文化氛围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形成,造成了新老校区之间人文精神脱节或缺失,使得校园特色文化不能弘扬,还丧失了固有的文化魅力。

2.2 缺乏系统创新的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设计应理性创新,注重功能,景观先行,关注细节。而许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缺乏优秀的校园规划设计,出现校园空间形态单一,缺乏多样性,校园景观雷同,新老建筑、建筑与周边景观环境之间不协调,颜色零乱,难以形成清晰明确的建筑意象等现象,破坏了原有的校园风貌,削弱了校园特色。如南开大学,由于校园面积过大,指示系统、导向系统的缺乏及内容不明确,导致校园像一个大迷宫,对学校不熟悉的人在校园中很容易迷路。这不是一个大学的问题,而是许多大学都存在共同的问题。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由于校园设计者与管理者缺乏创新的、健全的、发展的、系统的理念造成的。

2.3 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我国高校追求的规模效应,“不近人情”超大尺度的园林、广场、水面、草坪,或缺少宜人的活动设施而“无人问津”,或干脆谢绝进入,这些空间,只可看,不能用,使得校园景观设计只重形式而轻功能,缺乏活力的功能和内容,忽略了对若干层次环境场所的氛围营造,忽略了人的行为需求,给师生们生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失去了校园空间所需要的亲切、宜人和安静的氛围。如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的新校区广场,地面以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为主,区域空间尺度大,形式单一,缺少变化,缺少人情味。而老校区建设时间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树木繁茂,周围布置有大量的座椅、亲水平台等,为师生们提供了早读、观景、聊天的设施。

2.4 环境建设意识淡薄

新世纪,高校办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发生了变化,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大学的科研功能,注重大学的生源计划,关注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形象,而往往忽略校园景观环境也是考生选择报考学校的关键,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在一部分新的大学校园建设,并没有充分认识这点,没有采用相应的对策,导致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实际校园环境情况出入过大,甚至让人们宁愿“见面不如耳闻”了。

2.5 教育体制改革影响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使得大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然而我国大部分大学校园的用地资源和发展空间都受到限制,只能在现有的校园土地资源及配套设施下进行,导致大学校园环境品质的下降。也有部分升格改制后的大学校园得以通过城市开发或更新获得用地资源和发展空间。高校人口规模扩大,若高校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有效管理运作,其规划设计确定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也将会受到影响。

3 高品质校园景观环境的营造策略

3.1 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景观

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从景观的内容到形成的格局、风格进行整体规划,使之贯穿整个校园区域的景观轴线的连接,使每一处特色景观节点的设计主题鲜明。位置、造型、尺度、材料、色彩与道路、建筑物等在多元化的空间环境中组织协调运用框景、借景、对景、夹景、障景等园林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做到主次分明,使其独具特色。同时将校园节点景观有效整合,比如为美术类学生在校园自然景观带设置写生区等。例如江南大学校园建设依托“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淡雅的文化氛围,将“运河”这种形式引入校园景观设计之中,将太湖活水引入校园,使每栋教学楼前都有水流经过,再配合吸取水乡特色的粉墙黛瓦的教学建筑,使整个校园景观具有浓郁的江南气息,校园景观特色鲜明。[1]

3.2 建设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应该尊重历史、创造历史,延续历史、发展历史,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运用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地方特色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使人们在现代与历史完美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内由梁思成设计的传统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其屋顶由中国传统大屋顶上的吻兽改成了昂首吼叫的雄狮、屋檐上的仙人骑鸡改成了军人骑马、其他的飞禽走兽也由飞机、坦克、船舶、军车代替。在传统的建筑形式上采用新的文化个体用以点缀既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厚底蕴,又保留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军上院校的传统本质,是我国特定时期文化的完美结合。

3.3 建设有情感的校园景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五个层次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由此校园景观环境建设要考虑人在校园空间中的工作、学习、生活、旅游观光等各种活动,加强对不同人群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等活动特性的调查,重新把握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功能的情感化、尺寸的情感化、造型的情感化、色彩的情感化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出高情感的设计思想。如广州大学城采用隧道的方式来解决师生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人流高峰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天津大学在校门口和每个道路口都设置了指示牌,有明确的导向性,使人一目了然。

3.4 建设有美感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环境是创造一种自然与人工的相结合的空间形态,人们要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首先要考虑视觉上的美感。人类知觉器官中发展最完善的就是视觉,设计可以通过运用一定的造型、尺度、材料、色彩、质感的对比关系或“量”的或“质”的对比关系,运用象征、秩序、夸张等特有的手法作用于人们的心理,给予人们视觉上的愉悦和快感。如沈阳工业大学行政楼前绿地内种植了很多红瑞山茱萸,成为环境中很好的点缀。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建筑设计取校本部南区棕红色为母题色,使新、旧校区存在着某种呼应,而通过红色墙面的入口造型形成微差变化,使造型统一中又富于变化。[3]

3.5 建设有效管理的校园景观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暴露出的问题,并不是某一所大学环境建设中所独有的,而是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建设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重视建筑单体设计,忽视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有的学校部门单纯从利益出发,盲目追求时尚,随意增添,不加分析地选择与建设造成校园拥挤杂乱;有的部门管理者在学校定位上攀高、求大、尚名、逐利,使得参与者与使用者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直接影响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品质。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力求从高校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层面、多视角来考察高校的办学目标,明确自我定位,以学校整体与长远发展利益为目标,建设“人、建筑、环境”相互融合的高品质的校园景观环境和有特色风貌的校园景观环境。

4 结语

不同时代建造和规划设计的校园和建筑,体现了一个学校和一个城市所蕴含的教育传统和文化积淀。“人、建筑、环境”的融合,生态学、美学和场所精神特征的价值观念在教学、生活环境的营造,大学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生态环境提升,注重空间环境和景观文化意境完美结合、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是创造高品质的校园景观环境精华之所在,更是塑造良好大学品牌形象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蕾。生态校园景观设计[D]。湖北美术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