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然灾害治理

自然灾害治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09

自然灾害治理

自然灾害治理第1篇

关键词:系统

The research about slide slope and water-soil synthesize father to two kinds naturalness calamity

Abstract This paper depart from the epistemology of system, with the research of DiaoZhongBa slide slopes water and soil retain synthesize father as demonstrate point,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under the especially Geo-condition , the form of slide slope and the produce of water and soil loss is mutuality event inside a system。The two must be combine father。

Key words system,slide slope,water and soil loss,DiaoZhongBa slide slopes,associate point

Tong Guang-qin

Chang Jiang Water Resource Committee Three Gorges Reconnaissance Academe

1序言

近年来,由于前期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土壤间持水能力大为下降。在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地段,由于地表植被的极度缺乏,自然地表对大气降雨基本无甚阻挠作用,地表径流的形成与汇集,对边坡表层土壤、养分的流失及边坡自然空间几何形态的改造,是促使边坡稳态转化而产生地质隐患的主导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地质隐患灾害的潜伏性,即外界改造动力的持续性或间歇性,边坡对动力改造的相斥性与积累作用使得边坡地表的次生再造与动力作用施与期不连续,使得人们认为两者是不相关的。同时受社会的、经济的某些因素影响,从而力促人们忽略两者的关联性与严重性。

就全球而言,地震、火山和崩滑、泥石流以

及水土流失等地表改造作用,是自然灾害中的主要作用。诸如暴雨和特大洪水等,除了它们自身所造成的水灾之外,还伴有两岸岸坡的崩滑、泥石流或大面积水土流失[1]。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坡的崩滑与水土流失现象经常是相伴而生的。

对于经常相伴而生的两类自然灾害,由于其表观上的不相关性,造成人们缺乏对其形成机制和治理系统性的更深层次认识,以至限制了人们对其灾害性的消弱与改造活动。

本文拟以系统论的观点,对在一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滑坡与水土流失产生的相关性和防治的系统性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以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研究为例来论证本文观点, 以期引起学术界各位同仁的注意。

2滑坡形成与水土流失产生的相互关联论

2.1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众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水是控制边坡稳态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据对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已勘察滑坡进行的研究发现,水对处于临界稳态边坡的稳定系数影响值达0.4~0.6之多[2]。

水对边坡稳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地表径流对边坡空间几何形态的改造。大气降雨在边坡上的第一次分配是入渗,第二次分配主要表现为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的自然排泄,是其所携能量以最利便的方式、最大的限度进行释放,以符合能量最低的自然法则。所以说地表径流的排泄过程是从水能释放而不是从边坡稳定角度出发。在地表径流排泄的过程中,径流与边坡表层土壤的相互作用,使得边坡空间几何形态的水能改造有利于水能释放而非边坡稳定。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区边坡介质渗透性一般,但其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的36.4%),极易形成地表径流。边坡总体坡度在14°左右,但前缘较陡,同时由于坡体植被覆盖率极低,约为1%,临近钟坝河滑坡前缘覆盖率几乎为零。地表径流对边坡形态的改造主要表现为覆盖层变薄(土体流失);其次为依托自然水系排泄,对边坡局部切割,形成的多层次坍滑体。从地质上分析,本区已形成4个大小不一的变形体系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边坡前缘为钟坝河,洪水期间,钟坝河流水对坡体前缘不断冲刷、掏切作用,坡体前缘物质大量流失,形成高陡临空面,将进一步降低边坡现有的稳定性。

其二,地下水对边坡的荷载作用。由于大气降雨或周边环境水量的持续补给,可能使得边坡介质中地下水位骤然上升,水压力p(=γh)此时对边坡的作用表现为减轻边坡介质自重和加大促使边坡不稳的下滑力。对于下滑区段较大的边坡而言,后者的不利影响往往远大于前者。如若边坡前后缘高差值较大且介质渗透较好,其产生的动水压

图1 吊钟坝滑坡群地质略图

力Pid(=Aoinsinβi)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吊钟坝区各处均有泉水出露,特别是大降雨期后,泉眼出水充足,从而说明覆盖层介质易饱水,形成对边坡稳定不利的高水位静水压力。

表1 吊钟坝综合治理区不同工况边坡稳定计算

剖面号

稳 定 系 数

滑面(饱水100%)几何要素

饱水

0%

饱水

80%

饱水

100%

前缘高程

(m)

后缘高程

(m)

6-6’

1.43

0.998

0.89

360.0525

479.0000

1-1’

1.16

0.848

0.77

396.0057

463.9065

5-5’

1.35

0.958

0.86

374.0658

430.9588

区内坡面上除发育有由三条较大的自然沟组成的坡面排水系统外,其坡面径流的排泄基本上是无组织、无目的的,并呈紊乱状态。消弱水土流失中载体水的比重与作用,实施水土分流,坡面径流的拦截、排泄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

2.3两者的关联点-水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就本区而言,边坡稳态的恶化(形成滑坡)与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是相辅相成的,水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一,钟坝河流水对边坡前缘的冲刷、掏蚀,坡体前缘物质流失(水土流失);前缘物质流失,导致边坡前缘的高陡临空面的形成,从而边坡稳态恶化形成滑坡。

其二,降雨时空上分布不均,雨能短时间内大量集中,超出边坡表面对其的抗蚀能力,形成水土流失;同时引起覆盖层厚度减薄,地表水入渗加剧,对边坡稳定不利。

其三,坡面径流排泄的紊乱性,造成坡面径流的深度不一,局部地段下切,形成多层次的坍滑体;坡面径流较深处水土流失较严重。

综上所述,水是滑坡形成与水土流失产生的关联点。

3滑坡与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的系统论

我们已经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一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滑坡的形成与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是纳入一个系统范畴的。对于个体的施与作用(整治或防治),应考虑个体间的相互关联性与反作用效应,以系统认识论的高度,首先着眼于各个个体的关联点,从全局出发来实施整治措施,其次是考虑不关联点的效应。

设有一局部封闭系统O,{ O1,O2,···,Oi ,···,On }∈O,其单个子系统Oi {i=1,2,···,n }为n 维向量组。若一串子系统中含有关联点G,不失一般性,即设一串子系统O1,O2,···,Oj;令Oj=F(G,ξj1,ξj2,···,), {(j=1,2,···,j),j≤n}, 则系统的施与作用点首要考虑关联点G,其次才是不关联点的效应。

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大系统)主要包括滑坡整治与水土流失防治(子系统),两者关联点是水,即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应首要着眼于水的问题。

4对上述两类灾害防治问题的研究

4.1治理思路研究

区域系统目前变形明显,特别是钟坝河两岸,在洪水期间,河岸崩塌活动频繁,牵引坡体失稳。水土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从而使生态环境极为恶化,其潜在危害性更加难以消除。为使区域系统获得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从水保角度出发,立足近期效益兼顾长远利益,“除害兴利”,治理与开发并举,在彻底解除滑坡灾害危害性的同时,为周边环境的社会经济发展留下足够的建筑空间及有效的农业用地。

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工程以滑坡治理与水保治理相结合,以滑坡治理作为水保治理的导入点。吊钟坝滑坡区造成坡体失稳的根本原因是钟坝河洪水期间水流对坡脚的掏切及坡体介质地下高水位对边坡渗压所至。钟坝河纵坡比降很大,达1/10,天然河道洪水流速约为3.56m/s,超过河床及河岸允许流速2.8~3.35m/s,河床受到冲刷、岸坡切脚崩塌,形成高陡临空面,牵引坡体而失稳。为此,减缓钟坝河洪水流速是工程治理的关键所在。减缓钟坝河流速的途径主要是人工再造河床,以降低河道纵坡,拓宽过水断面,加大河道糙率等。

地表水排泄不畅是滑体内部产生变形和坡面产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滑坡区设置坡面排水系统。

为保持坡体在饱水状态下的稳定,采用坡面整治,以减少推力区的推力,并籍此以改造坡面形态,增进水土保持。

4.2治理方案研究

4.2.1钟坝河流水治理

通过削坡减载(坡面整治)并在原河道回填对边坡反压镇脚,以解决滑体稳定问题,沿钟坝河流向反压镇脚回填物做成阶状梯级式,降低河床纵坡比,减缓河水流速,水能分散梯级消能(多级跌水)。对坡面径流实施系统排水工程。

兴建多级跌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坡面稳定所需的镇脚高度,又防御水流冲刷岸坡。如何实现其目的,应对多级跌水的级数进行规划。

① 多级跌水级数选择

最优的跌水级数是指:a效益与工程费用之差(或比值)最大;b工程费用一定时效益最大;c效益一定时工程费用最小。本文研究分析采用c类标准进行分析论证跌水级数,把效益限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仅以工程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使之极小化。

目标函数的确立:

对于多级跌水系统,可以认为只要多级跌水工程沿钟坝河河床纵向分布、镇脚高度相同,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就相同,在多级跌水级数的优化中,对于跌水位置予以保留,跌水总长、镇脚高度等可以在约束条中加以限制。

在跌水位置确定后,单级跌水体的工程费用与单级跌水体体积有关,多级跌水系统的总工程费用与各级跌水体体积也存在在同样关系。可以认为系统内各级跌水体体积之和达到最小时,跌水系统的工程费用也达到最小值。

约束条件选择:

与目标函数相配合,约束条件应反映对跌水系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要求。其主要约束条件为:

系统滞洪约束条件。系统中某个子系统的总体防洪能力应不小于任何一个单级跌水体的防洪能力,所以应选择各跌水体中最高的洪水标准作为跌水系统的洪水标准,并应计算出相应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

地形约束条件。各处跌水体的高度应在地形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

非负约束条件。在优化规划的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变量为负值,其值为不合理解[5]。 上述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构成了数学模型。其求解结果以相对综合指数与级数曲线呈现,见图1所示。

②跌水溢流面形式的选择

经计算分析可知:采用斜面式溢流面,跌水底部流速为8.9m/s ,需要保护长度为10.72m;采用阶梯式溢流面,跌水底部流速为4.22m/s ,需要保护长度为2.22m。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阶梯式溢流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一,渠底部流速仅为4.22m/s,需要防冲材料的性能低,而高达8.9m/s斜面式溢流面,所需防冲材料性能相应要高得多;其二,保护长度,采用阶梯式溢流面,其只有斜面式溢流面的约1/5 。因而,本工程以采用阶梯式溢流面为优。

4.2.2坡面径流排泄

为减少降雨入渗及地表径流对滑坡体稳定及滑坡体表面冲刷的影响,需设置地表排水系统,以迅速排走地表水,避免大量雨水渗入滑坡体,对滑坡体的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4.2.3坡面水土防治

坡面水土流失受坡面径流条件、坡面空间几何形态等因素控制。回填钟坝河床反压高度除受边坡稳定性控制外,还与拓宽过流断面后洪水流速限制(岸坡容许不冲流速)、工程费用有关。从坡面水土流失防治出发,进行坡面几何形态的整治(对边坡稳定性而言为削坡减载),削坡土方回填河床作镇脚物质。为探求最优坡面整治形态与回填高度,现分别绘制典型剖面不同镇脚高程(在此高程,坡体经形态整治后满足其稳定要求)与收益指数关系曲线如下:

图3 6-6’剖面镇脚高程与收益指数关系曲线

图4 5-5’剖面镇脚高程与收益指数关系曲线

图5 1-1’剖面镇脚高程与收益指数关系曲线

根据图3、图4、图5,当反压镇脚分别采取三种不同高程:对于Ⅱ号滑坡体,取代表性剖面6-6’,其收益指最大为314.8m,相对应最优镇脚高程为370.5m;Ⅳ号滑坡体,代表性剖面1-1’右侧,其收益指数最大为256.78,相对应最优镇脚高程为416.0m ;Ⅲ号滑坡体,代表性剖面5-5’,其收益指数最大为183.74,相对应最优镇脚高程为384.0m。

根椐拟定镇脚高程、坡面几何形态,从防御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可在坡体表面进行植被、草皮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生态环境),以提高土体对水源的涵养性。

6结语

(1)从系统论认识的角度出发,在一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滑坡的形成与水土流失的产生是相关的。

(2)对于一局部封闭系统,若一串子系统中存在关联点,则关联点是对系统作用的首要施与点。

(3)通过对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的研究,认为其整治的重点在于对钟坝河流水、坡面径流的控制作用。

(4)多级跌水体系对的消能功效已被实际工程验 证,但其消能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7参考文献

[1]崔政权,边坡工程 -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2。

[2]童广勤等,忠县火电厂库岸防护工程设计,长委三峡院,1998.7。

[3]李怀甫,小流域治理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5。

自然灾害治理第2篇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形地貌。隶属管辖,地理坐标:东经80°11′~80°45′11″,北纬44°00′52″~44°50′,市域南北长92.2千米,东西宽45.5千米,总面积1908.55平方千米。东与博乐市、霍城县相连,南与霍城县清水河镇相接,西以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国为界,北依天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毗邻。国道312线(上海—口岸)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最西端。北部为科古琴山,山脉走向呈近东西向,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山前较平坦,处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之上,海拔高度750—840米之间。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83天。

(二)主要灾害点类型及分布。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发育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3种,分布在莫乎尔片区,截至目前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7处,崩塌1处。威胁对象共涉49户/145—160人、600—700头牛、400—500头羊、约100匹马。

(三)区域划分。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工程设施分布、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现状及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个区。其中,高易发区分布于开干沟、甲朗阿西沟、木桧沟;中易发区分布于沟中游东侧、玉希布拉克中上游—库鲁斯台沟中上游—木桧沟中上游—切特阿克苏上游的山前黄土丘陵区;低易发区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山区及沟下游东侧—格干沟下游—玉希布拉克沟下游—库鲁斯台沟下游—木桧沟下游—切特阿克苏中下游两侧黄土丘陵区;不易发区分布于南部山前倾斜平原。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任务

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及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加强重点区域以及重点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综合防治,最大限度避免、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2021年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报

2019年降水量为196.6mm,2020年降水量200.7mm,预测2021年年降水量偏少,春季气温略偏高,偏高幅度0.9℃左右,降水50—71mm;夏季气温略偏高,偏高幅度1℃左右,降水偏少,降水60—82mm;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在以下区域发生:开干沟、甲朗阿西沟、莫乎尔片区三泉沟(玉希布拉克沟)、喀拉萨依沟、木桧沟和格干沟。

四、2021年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段)预测及防治建议

(1)开干沟右侧支沟泥石流、喀拉萨依沟,坐标:E80°27′06.79″,N44°23′52.85″;灾害类型:泥石流、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河道、牧道、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2)甲朗阿西沟,坐标:E80°28'48.1",N44°23'35.7";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幼儿园、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3)木桧沟主干沟,坐标:E80°39′55.04″,N44°20′23.69″(中心点);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幼儿园、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4)木桧沟饲料队,坐标:E80°39′55.04″,N44°20′23.69″(中心点);灾害类型: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5)格干牧业村牧业二队泥石流,坐标:E80°32′12″,N44°18′12″;灾害类型:泥石流;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或搬迁+防治项目治理。

(6)玉希布拉克沟,坐标:E80°34′01.62″,N44°25′36.54″;灾害类型:滑坡;稳定性或易发性:低易发;危害(胁)对象:居民房屋、河道、道路及过往人员;防治措施建议:避让+群测群防。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健全防灾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手段,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要完善落实本辖区、本单位的汛期值班制度、灾害防治巡查制度、灾害速报制度。在地质灾害汛期期间,各乡(片区)和自然资源局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对已确定的和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逐一制定具体防治措施,逐级签定防治责任书,将监测与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对数量大、分布广的地质灾害,要采取群测群防的方法进行监测、防治。地质灾害易发点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及时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相关单位,将“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二)做好灾害调查,完善防范措施。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立足长远,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汛期到来前,市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查清地质灾害的现状,对地质灾害隐患区逐一登记建卡,制定防范措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乡(片区)、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将日常宣传与重点教育结合起来,在进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同时,向当地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避灾防灾的基本技能,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强化灾情速报,提高应急能力。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在抓好防灾措施落实的同时,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应根据灾情大小,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主管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五)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乡村振兴、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进度,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

(六)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片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或自筹资金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六、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体系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建高效、有序的地质灾害防治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实际,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片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责任分工

开发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促进局:负责按照国家标准,补充、完善全市总体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容,审批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用地条件。

市委宣传部(文旅局):负责组织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排查全市旅游景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督促各景区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开发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市教育局):负责组织排查全市各类学校及其周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广大师生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意识,对地质灾害影响师生安全的学校,会同有关乡(片区)做好避让;适时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宣讲,组织地质灾害逃生演练。可

开发区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资金筹备工作,保证地质灾害防治预算资金、应急救灾资金和应急拨款及时到位。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查、评价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并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水土流失而引发地质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和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依法强化工程勘察工作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交通干线特别是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编制和实施,做好防灾抢险人员、防灾物资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

伊犁州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做好地质灾害环境监测和抢险救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预防可能发生的二次污染。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会同各相关部门拟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抓好矿山安全生产,指导有关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对企业防灾抢险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境内沿河(渠)及各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编制和实施。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开展灾区的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在制定气象发展规划中加入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内容,做好强降雨事件预报服务工作,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广电部门合作,及时地质灾害气象警报,并提供抢险现场的气象服务。

乡(片区):负责制定乡(片区)一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落实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各乡(片区)发生地质灾害后要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1个小时内提交速报报告。根据灾害的不同级别,上报至不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四)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

1.特大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自然灾害治理第3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从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区分,从客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陈万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社会作用。”从主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陈秉公最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概念,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划分为根本性职能和具体性职能。根本性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具体性职能包括:灌输、引导、协调和激励职能。苏振芳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具有五个方面的职能,即灌输、引导、协调、凝聚、激励等职能。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及其效果,这些属性及效果具有客观性。”[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和价值的重要基础。有的学者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人的思想道德的文化规定性,进而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批判和引导帮助个体实现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选择。”有的学者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界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2]。

通过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梳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产生的效果。这一概念界定对于深化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于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由于突发自然灾害是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而我们把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如下方面。

1.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研究。内涵是问题研究的前提,因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者对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张毅翔以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来界定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针对危机事件的特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使命、原则、内容和方法,要将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动态系统置于社会环境大系统下进行研究和实践[3]。刘伟提出了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来研究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应对危机事件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规律为其基础理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内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4]。

2.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研究。王震从突发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在突发自然灾害的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防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的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稳定、动员和协调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善后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疏导和监督功能[5]。王鸿从危机管理视角指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社会稳定功能[6]。高志青指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凝聚社会力量、激励不同群体等功能[7]。刘新庚认为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应该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性功能以外,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前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突发自然灾害发生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调控功能,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评估功能[8]。周立军认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整合、沟通及规范等功能[9]。刘新庚认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和宣传解释、动员和凝聚等功能,在灾后重建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升华、激励、心理疏导等功能[10]。马丽认为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保证和开发与发展等功能[11]。

3.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范丽把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总结为危机意识淡薄、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足、媒介协同性不足等三个方面,并把这些问题的原因概括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方式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危机的经验不足[12]。李蔚然总结了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过程的缺失[13]。赵兴民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后教育应急机制的问题,即应急管理机构缺失、政府与教育系统应急处理的能力不足、信息沟通机制缺失、社会参与缺乏主动性和有序化、灾难教育严重缺失等方面[14]。白书祥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和网络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15]。

4.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优化研究。胡丁月指出突发自然灾害中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应急和抚慰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手段;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等四个方面优化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6]。刘伟提出了在应急预案和应急法制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设置和在应急体制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来提升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7]。

5.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研究。白书祥认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应加强舆论导向机制建设,既加强舆情收集与预警、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加强议程设置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8]。杜旭宇认为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需要多种机制,即宣传鼓动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和骨干影响机制[19]。程洪宝认为突发自然灾害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加强导向机制、凝聚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构建[20]。

三、研究状况的述评及研究趋势的展望

自然灾害治理第4篇

 

为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2021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21〕27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2020年全市共接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报告1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3.3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与2019年相比,地质灾害数量增加6起,直接经济损失增加43.9万元,连续两年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零伤亡”;全市共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22次,出勤市地质环境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44人次,转移避让受威胁群众136人次;争取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资金550万元,自治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财政资金1316万元,实施1处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1处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项目、13处重要地质灾害项目治理,完成了6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前期勘查设计及南宁市普速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市本级安排资金2.34亿元,实施4处铁路、市政道路等城市主脉络周边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二、2021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雨趋势预测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汛期(4~9月)全市平均总降雨量为1050~115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前汛期(4~6月)全市总降雨量为400~6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县(区)偏少10~20%;后汛期(7~9月)全市总降雨量为500~7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马山偏少10~20%外,其余县(区)偏多10~30%。但极端性气候事件偏多,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

预测2021年影响我市的台风有5~6个,较常年偏多,可能对南部县(区)影响较大。初次影响台风预计出现在6月上中旬,比常年(6月29日)偏早;最后影响台风预计出现在10月中下旬,比常年(9月27日)略偏晚。

(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据历年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统计,并结合降雨趋势预测及江河水情趋势预测特征分析,预测2021年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呈总体平稳、局部地区可能偏多的趋势。其中前汛期,隆安县东西部地质灾害比往年略多,全市其它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与往年基本持平或略少;后汛期,马山县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其它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略有提高,多发区域仍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

三、2021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防范对象和防范期

(一)重点防范区域

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广泛,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和青秀区、西乡塘区、武鸣区为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县(区)。其中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武鸣区及西乡塘区北部等石灰岩地区是危岩崩塌高易发区;横县北部、上林县西南部、宾阳县东南部及武鸣区北部等碎屑岩、岩浆岩构成的中低山丘陵地区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河水涨幅明显的碎屑岩山区、灰岩区,应加强对滑坡、崩塌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防范。

(二)重点防范对象

根据2020年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将横县平马镇丁村村等9处地质灾害易发区(详见附表1)和江南区江南街道办新屋村广西浮法玻璃厂滑坡等2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详见附表2)列为2021年市级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其中属于交通、水利和住建等部门负责的易发区2处、隐患点19处(详见附件3、4)。

(三)重点防范期

2021年4月、7月和8月是我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时期。4月我市降雨量预计同比偏多10%-20%,前期干燥的岩土体遇到强降雨后逐渐饱水,易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7-8月江河水位上涨明显,地下水位也会大幅抬升,加之主汛期降雨普遍增多等因素,属南宁市地质灾害高发时段。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贯彻落实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基础上,以制度引领、以技术队伍做支撑、以信息化为动力、以工程治理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1.强化制度建设

市、县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同级住建、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的有关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2021-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规划近五年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全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特点、汛期特点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以及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员变动情况,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市自然资源部门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及地质灾害防治新形势、新发展等,修订《南宁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指导性文件。

 

 

2.强化队伍建设

市自然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地质灾害防治资质单位、地质环境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制定《南宁市地质环境专家库管理办法》,完善技术队伍及专家的动态管理,落实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以自愿原则广泛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善南宁市地质灾害专业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参与地质灾害科普宣传、隐患排查、现场调查等,并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调用”的原则,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强化信息化建设

市自然资源部门要继续以“互联网+地理信息+地质灾害”的建设模式,升级改造南宁市地质灾害救援决策分析系统,搭建南宁市地质灾害监测综合管理平台,并配合自治区地勘单位完成80套普适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装备安装,协调监测预警数据共享,逐步完善地质灾害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和预警,提升我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4.强化治理工程建设

各地要加快推进辖区上级资金补助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其中2018-2020年中央和自治区下达补助资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初(终)验收;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下达补助资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要完成主体工程。着力推进地方财政资金出资治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进一步探索多方面筹集资金,将地质灾害治理、旧城改造、土地开发、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探索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多元筹资、治搬结合、妥善安置、商业运作为手段的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模式。对于因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责成责任单位治理。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做好中央和自治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储备库入库申报工作,指导督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及资金拨付,按规定开展治理项目验收。

(二)夯实基础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各项措施

1.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根据重点防范区和重点防范对象,结合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要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三查”工作。对排查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未治理的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并同步开展落实防灾责任、监测任务安排、防灾预案编制等工作。公路、铁路、水利、旅游、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对公路、铁路沿线及库区、河道和旅游区、校区的巡查和调查,对影响交通安全、威胁游客、师生和当地群众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2.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防

县级政府要建立县(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负责人,村(屯及有关单位)有监测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县、乡级政府行政首长为辖区群测群防体系监管责任人,村委主任为本村地质灾害易发区(村、屯)和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县、乡级政府落实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监督指导本辖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编制群测群防体系花名册,责任人、监测人及联系方式要具体到个人和手机号码。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或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

3.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

各级政府要重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安排落实相关经费。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深入与气象、水文部门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开展汛期(4-9月)和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强降雨期间要加密会商频次,共同做好对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的提前预报和预警,确保第一时间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送达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人、防灾责任人以及受威胁群众,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群众防范避让地质灾害争取时间。

4.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调查

贯彻落实自治区强首府战略工作要求,具有园区管理权限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组织开展辖区各类重点产业园区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让入园企业共享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促进园区进区项目快速落地。武鸣区、上林县、隆安县政府要组织自然资源等部门配合技术单位完成辖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当地地质灾害分布、成因及危害状况,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进一步提升当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5.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时,地方政府要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各单位(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相应工作。

6.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

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日,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至少自行组织开展1次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培训,对各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业务骨干和村(屯)监测员进行监测知识集中培训。自然资源部门要选取部分县(区)试点开展针对切坡建房区群众、学校师生、防灾责任人等3类重点人群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精准宣传教育活动。

7.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各地要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应急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计划,并结合当地各部门综合演练进行。通过演练让群众知道如何快速避险、熟悉逃生的信号、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提高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提升各地政府及各部门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乡(镇)基层防灾救灾能力,检验群测群防体系的运行效果和防灾预案的实施效果。各县(区)、开发区至少开展1场县(区)级或乡(镇)级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要及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8.开展农村切坡临坡建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各地要继续加强农村切坡临坡建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完善乡(镇)政府总负责、村(居)民小组为单元、群众联保组为主体的联保体系,并将联保体系工作经费列入县(区)、开发区、乡(镇)的财政预算,确保联保制度落实到位、运转正常。属地政府和自然资源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加强农村切坡临坡建房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农村切坡临坡建房长效机制,在农村宅基地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严禁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建房,对于确实需要切坡或临坡建房的宅基地,要求提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从源头上防范因切坡或临坡建房造成的危害。要做好切坡建筑物的布局、房屋建筑质量和边坡防护等方面的指导工作,鼓励和引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搬迁避让、异地集中安置等,最大程度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9.开展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南府规〔2016〕10号)要求,加强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对因建房、修路、采矿等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建设项目,要监督责任单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建房屋一律要求停工,经专家确认安全后方可续建;对已经造成危害的,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负责治理并对造成的损失及时作出赔偿。对不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的行为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要坚决予以制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给予经济处罚,并严格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10.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监管

对南宁市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的资质单位进行资质抽查和工作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构建市场信用管理体系,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效果,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市场环境。

五、职责分工

在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南府规〔2016〕10号)和《中共南宁市委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南发〔2019〕5号)确定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本级工作目标,落实各级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制度,将编制防治规划、推进隐患点治理、落实群测群防经费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责任。

(一)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护的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建设用地条件,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负责组织调查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等级、成因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根据专家意见提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划定建议。配合应急部门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应急调查处置,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报告等技术成果进行论证。协助属地政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体系。依法查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二)发改部门:负责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是否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进行审查。负责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负责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重建工程立项等工作。

(三)住建部门:负责指导开展对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房屋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或房屋危险性评估工作。负责指导开展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监测和抢险工作,指导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将与建筑工程相关联的配套工程措施纳入主体工程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村建房的建筑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四)应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开展综合演练时包含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内容。组织协调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及抢险救援工作。按规定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负责组织调拨基本生活类救灾物资,在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临时安置点和基本生活类救灾物资供应点,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水利部门:负责水库、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在建水库、水利工程及河道滩地、堤防和河岸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后期维护的监管,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负责组织巡查监测,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六)交通运输、公路、铁路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公路、铁路沿线及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监测和治理,组织协调因地质灾害损坏公路、铁路设施的抢修。做好抢险救灾中人员、物资紧急运输工作。

(七)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负责校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监测和治理。在抢险救灾中组织师生疏散转移。督促建设单位在各类教育设施建设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

(八)文化旅游部门:负责协助督促旅游景区(点)管理单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和巡查,并协助专业部门指导旅游景区(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和治理,在治理前设置警示标志。在抢险救灾中协助组织游客疏散转移。

(九)市政园林部门: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对辖区内的建筑弃土消纳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巡查、监测和弃土引发地质灾害的抢险和工程治理。负责管养的市政设施的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排查、监测、治理和后期维护。

(十)民政部门:对灾害发生后,对经应急部门应急期救助和过渡期救助后,基本生活仍存在较大困难且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群众及时给予相应的社会救助。

(十一)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级财政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和救灾资金的预算安排,开展投入金额达到应由财政部门审核的治理项目的预算评审和决算审计。

(十二)气象部门:负责预报重点地区的降雨及天气情况。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

农业、卫生、宣传、公安、武警、供电、电信通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施

各级政府是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组织领导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发改、住建、水利、交通、公路、铁路、教育、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承担行业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管责任。各单位(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部门防灾减灾责任,抓实抓细防灾减灾各项措施,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有效整合资金,加大经费投入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灾害勘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应急处置等,确保汛期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群测群防、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落实到位。各地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金,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财政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中央和自治区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四)主动公开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向社会公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将接听灾情和险情报告的电话号码在互联网、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开展督查及防灾减灾工作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实现年度防治目标任务。

 

自然灾害治理第5篇

【关键字】地质灾害,工程,设计,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具有一定的实在性,具有自身的防治战略以及相应的勘查内容和评价办法。在地质灾害工程中,实施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工程的性质、地点、规模、方式以及终结的时间都是取决于具体发生的灾害。了解了地质体的设计与治理将能够使地质灾害工程正常进行。

一、地质灾害工程的设计

地质灾害工程中设计很重要,要深入的了解自然结构,研究它的成因机理以及灾害发生的条件。在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工程中,要求立足于实际问题中,用成熟的理论将问题解决。认真探索新理论和新工艺,在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发生的全程模式。

(一)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概念设计,这样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完善整体设计。因此建立一种源于成因机制分析的地质灾害工程的概念设计体制,在设计中应该完全适应地质体的自然态势,对自然结构进行充分的利用,进一步增强自然的稳定性,不能将其随意的进行改造,应尽量的适应自然地质的具体环境和特征。对于一些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将设计和工艺优化,按照设计人员的具体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时要做好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好对象。在开工之后,要综合的听取建设,监理和施工方面的意见,将原设计进一步优化,整体提高工程的质量。

(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总体设计

根据地质保护对象的工程等级确定工程的设计标准,结合设计的技术规程、规定等技术文件,制定出有效控制灾害工程治理的设计思路。在施工过程中,比如挖基坑、边坡等施工时,作出施工安全的检测设计;对主体工程进行工程效果作出检测设计。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分项设计

根据地质灾害体,列出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如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施工的质量要求。对于主体受力的桩、锚等进行质量检测,列出具体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数量;针对辅助工程设计的堆渣场挡土墙等作出分项设计并纳入预算中。

(三)地质灾害施工设计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的设计作业中存在很多设计步骤。比如现场的设计,反馈设计,分析设计,监理设计,代偿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下面分别对这些设计进行介绍(1)初始的反馈设计。在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之后,才能够进行现场设计。其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判断,拟定初始的方案,主要包括对方式的选择,施工的具体方式和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于设计的各个层次中。(2)计算机分析设计。在初始反馈设计的基础上,下一步该进行计算机分析设计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将初始反馈的资料量化,提供出更为准确的工程施工方案。此种设计有一定的缺点,由于计算精度有一定的限制以及设计对象的不确定,计算的结果会出现定性使用的现状。(3)系统设计。对于地质灾害工程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够更广泛的把握实质性的问题,防止在原则上的失误。(4)代偿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针对关键地段施工时,添加的一项施工措施,可以加强安全储备,增加对地段施工中的安全系数。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代偿设计在指导施工中的程序、强度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中地质体变形,减少灾害。(5)二次反馈设计。主要进行工程开挖和造孔的施工中,能够检测到之前未能够想到的一些意外状况,根据相应的反馈设计,能够更精细的对整体进行设计。(6)可靠性设计。地质灾害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中,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的不确定来自防治对象自身存在的设计参数有较强的离散性。因此,计算模型也和实际的工程中有一定的不同,在概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就是在对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之下,选定可靠度或可靠指标当作设计准则。这样就可以在各方面都稳定的状态下计算出失效概率,判断工程的可靠性。(7)计算机辅助设计。这种设计的操作性非常强,对设计工程师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虽然说设计的各种观念有所重复,但是这些总是在不断的优化。

二、 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目的是为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都属于地质灾害。其连续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现状,尽量排除在地质灾害工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在治理时,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专业性强,要按照治理工程相关行业的设计规范进行治理。依据所治理的地质灾害特征、环境,拟定防治的工程方案,不同的地质灾害有不同的防治工程类别。如:对滑坡的治理,常用的工程治理措施有支挡、加固和排水;对泥石流的治理采取拦截、疏导和保护等措施;不同的工程类别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治理过程中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优选的治理方案。一般的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单一的工程类型或者结构工程类型,还有的选择不同种工程类型进行,总之根据防治效果选择不同的防治类型。此外,还要想到工程的累积效果,保证维护后的长期使用;还要根据特殊的地质灾害设计专门的工程施工。根据地质灾害的工程位置使防治的强度要达到防治的目标要求。

三、结束语

经过深入的调查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过半的因素是人为的。所以要减轻灾害的发生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利用相关的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并建立相关的国家财政的投入。对于灾害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要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使得地质灾害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向红;闫媛;;荥阳宋沟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巨能攀;向喜琼;黄润秋;;滑坡治理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自然灾害治理第6篇

摘 要:目前,我国的地址灾害性形势非常严峻,所以防治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相关的地质工作人员要从实际的地质环境出发,全面的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计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构建区域性可持续环境为目的,其基本理论是突破工程地质评价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常规性思维,以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进行完美融合,从而达到降低灾害发生几率的目的,本文首先将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将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解地质环境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利用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地球运转不增停止,那么随着地球的运行以及演变,其地质板块也在不停的运动。而这样的运动,往往会导致一些地质灾害的出现,加之人类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活跃,而这些改造活动不一定全部都是与板块运动以及自然发展规律相符的,不合理的改造加之地球自身的不断运动,必然会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着巨大威胁,那么为了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作为有效的措施,另外,还要全面对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和掌握,在这几个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因为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的损失,人们称之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自于自然,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抗的灾害,预测以及治理都相对困难,一旦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国政府在这个方面一直重视,但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为止,也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防预。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全面分析地质环境,对其各种运动规律都分析掌握透彻,这样就能够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有所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为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等。

2 地质环境

从广义上讲,地质环境就是指岩石、水以及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那么从狭义来说,则是岩石团与其所产生的风化物,地球在不断变化和运动过程中,其地质环境也是在不断更改的,因此,地质环境,就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岩石团与水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作用,相互交换能量,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它们是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发生的,其中会有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参与,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所以说,从地质环境中能够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减少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中地质环境的利用研究

通过对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想要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首先就是要对地质环境的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地质灾害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地球自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质环境在不断演变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变化比较快速,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以及强度都在增加,追去经济效益的脚步越来越快,因此,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也超过人们的想象,并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承担的范围,这样的结果,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仪器构成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

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

按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繁多的国家,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以百亿元计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进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质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可续的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治理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两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防”与“治”。只有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防止将拟建工程设施(含居民点)放进有致灾作用存在或有其发生危险的危险区,这是“避”;二是将已处于致灾作用威胁之下的人、物、设施撤离危险区,这是“撤”。

结语

在防治地质灾害以及保护地址环境的过程中,充分的依托科技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完善和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结合地质环境,从其规律出发,科学预测,合理的制定治理措施,是文章所以表达的主旨,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坚持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科学分析之后,在制定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治理第7篇

关键词:防灾减灾 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基本概况:合肥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全市常住人口460万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经过不懈奋斗,合肥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就先后发生旱涝灾害、特大地震、流域性洪水、局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灾害,不由让人再次深思。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七十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八十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问题

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过去我国体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有关防灾减灾的部门不少,比如民政部有减灾委员会,水利部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地震局有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国土部又负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农林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自然灾害防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发各的文件,各统计各的数据,各组织各的行业开展工作,于是乎基层政府应接不暇。比如这次地震,各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所做了很多工作,很重要,先后派出多路工作组下基层,基层的政府群众除了要组织抢险,还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上级领导,可谓苦不堪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体制不畅、政出多门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按照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情的原则,有利于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各专项经费的直接下达,避免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综合、专业性防灾减灾预备队伍,有利于突发特大灾害后第一时间依靠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投入抢治,有利于专业性人员的培养,总之,我们认为成立部级专业防灾抗灾减灾委员会,是进一步进行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全面行使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势所趋。

三、建议与措施

一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三要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灾害管理是市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五是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思考:整合全市各部门有关防灾抗灾减灾的下属机构,成立市政府防灾减灾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全市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治和统一协调救灾事务,委员会下设防汛抗旱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地震灾害中心、异常天气中心、农林灾害防治中心、灾害统计办公室、军队协调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财务、人事、科教、后勤等部门,同时要结合"防灾减灾日"等节日组织专题宣传,采取公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应急自救、抗灾减损的能力。

自然灾害治理第8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

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

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