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然地理的要素

自然地理的要素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4 11:41:32

自然地理的要素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1篇

一、考点点击

1.考点解读

考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图解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图1)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生物)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方程式如下。

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大气)。

水圈:新陈代谢作用吸收一些化学分子,并转化为另一些化学分子参与水循环,改造陆地的水分状况。

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

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生物循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图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平衡功能: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即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考点2: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3)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及其原理的分析,关键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貌、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不断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考点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表3)

2.高频考点

预测趋势

从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看,注重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以及不同区域的差异。

从能力看,注重考查综合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本部分内容考查,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这是我国在不断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考查中主要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当今社会众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浪费和枯竭等都是忽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今后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分析

组成的整体性:即各组成要素是整体的一部分,而非孤立存在的。

影响的整体性:掌握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是理解的关键。结合实例分析如表4。

变化的整体性: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图4);②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区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图5)。

主要陆地自然带

(1)自然带是在气候、水文、地貌、生物等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因而有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等,注意区分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的差别,不要将二者混淆。

(2)应注意几种特殊情况。①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气候类型相同、自然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区,迎风坡为热带季雨林带,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根据水分多少,又分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图6)

二、知识网络

1.知识图解(图7)

2.知识拓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规律与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的有机结合

在东部季风区,热量条件的变化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在本区北部地区,由于山地的阻挡、距海远近等条件的影响,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形成区域内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这是该地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是由于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加上北部山地呈东西走向,东南部山地呈南北走向,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温气流的影响,青藏高原有东南暖湿、西北寒冷干旱的地域分异,这是青藏高原大致的水平地域分异;受地势高低不同的影响,山地自然景观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形成垂直地域分异。

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图8)

世界自然带与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和典型土壤的分布(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如表5)

三、重点升华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2篇

本节课内容虽说难点不多,但知识点零散,因而在教学处理上一直是教师们感觉比较难的,教学时往往依据教材泛泛而谈,未能深究与活用教材,学生对此课题兴趣不大,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兴修水库(即改变局部地区水文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蓄洪、发电、发展航运事业,但在修水库过程中也改变了地形、土壤等要素的条件,威胁到许多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有弊,要综合考虑。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3篇

一、思想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思想素质教育包含道德素质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1.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地理学科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2.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

加强国情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目前真实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避免有的学生有盲目的崇洋或妄自尊大的情绪出现。例如不少同学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讲到“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时,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2)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后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了中国地大但物并不“博”,而且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 当讲到我国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缺水严重、不少地方的人吃水都成问题时,不少同学在课堂上表示要节约每一滴水。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文化素质教育最好的方法: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强心,探索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

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新课结束时可以巧设悬念,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诱导他们去探索和思考科学奥秘,并为下节课的讲授埋下伏笔。地理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成功地构筑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把教材中的知识学活教活。只有这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不仅取得好成绩,而且获得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方法,以求得智力因素的发展。

学是为了用。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自然现象、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例如,在授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分析他们所住的房屋夏季有阳光而冬季晒不到阳光的原因、房顶上太阳能热水器金属面的安装朝向和角度、本地区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在遇到和地理有关的时事或新闻时,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分析或解释。如从电视上得知“神十”升空的消息后,教师可把“神十”的发射过程向学生们作详细的讲解,然后让他们列举出在“神十”发射和返回过程中用到的和地理相关的知识。虽然不少同学的答案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身体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地理课中自然景物的教学和实地景观游览或想象旅游,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充分领略、感受地理风光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不仅能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自然美,还能通过户外活动使学生既吸取知识养分又增强体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身体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一角建地理园地,测风向、温度,做天气预报;节假日里带学生去远足,同时进行了野外锻炼、野外考察,树立了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

四、心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4篇

一、地理知识素质。

地理知识素质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生产、交际中应掌握的能够能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地理知识,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两方面。

感性知识指以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反映客观地理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地理知识。比如在世界地理方面,先从全球范围了解有关地球上层空间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类活动,然后进入区域地理。如中国地理先了解国土位置、疆域、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资源、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旅游等,然后了解区域及乡土地理。对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应本着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的原则,由浅入深,点面结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完整、较全面的地理概念。

理性知识是有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应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抓住地理特征,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规律,科学准确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所见的地理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地理品德素质。

地理知识教育是随着世界科技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前进的。当前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都需要眼界开阔、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社会功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其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是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中独特的国情教育资源,本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教育学生既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要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不利方面和自然资源的不均衡性,紧密联系人口数量大、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实际问题进行评价,这样就能使学生既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越条件和伟大成就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限制因素——人口、环境、资源等严峻形势而产生忧患意识,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也是地理品质素质的主要内容。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以及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造成全球性破坏,致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应把人地关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这样才能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三、地理行为素质。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具有一定的地理品质素质,那么,他们对周围环境就会有一定的认识层次,他们可以透过某些地理现象,分析和了解地理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地理行为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因地理知识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宽度等因素,不可能有影响深远的地理行为。但是,他们可以正确地运用地图,图表等有关统计资料,对地理现象进行表述,也可以使用所学知识制作各种地理模型,办地理知识板报,建立小小气象观测站等,还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实地勘测,对当地的水文、空气、地质、地貌的开发利用进行探索、研究,为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学习——认识——实践——提高的循环过程,对学生的地理素质教育,是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信息,提高教育素质,我们的教育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当高中学生一旦踏上社会后,方觉地理实践素质不足。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应加强地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有我们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实践素质后,学生才会在地理学习中自觉加强地理实践的学习。另外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认识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我们可以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学习中东地理知识,可以结合中东盛产石油,中东战火不断的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将地理知识、历史学习、时政知识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地理素质。

四,加强地理实践素质的培养。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5篇

[关键词]油藏管理 集成控制 复杂断块

东辛油藏常被地质工作者们比作“一个摔碎在地,又被人踩了一脚的瓷盘子”,可见其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目前已落实的断层315条,断块289个,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油藏类型的多样性大大增加了油田的开发难度,加上成本紧张等矛盾的影响,控制产量自然递减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自然递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油田开发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通过细分因素、制定措施、实行分层次控制、建立分级考核,全面构筑自然递减集成控制管理体系,对原油开发与生产至关重要。

一、大力推行先进的精细型因素分析方法,为控制产量自然递减的集成管理提供科学手段

系统管理。如果把自然递减的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那么,对每一大类因素的控制就是一个分系统,对每一小项因素的控制又是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相对应的责任单位则也是一个系统,它的每一个职能部门则是一个分系统,而每一个岗位就是一个子系统。系统管理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强调互相协作,形成一个统一线条管理,比较简单,容易协调。现在要实行分因素控制模式,变单部门管理为多部门共同管理,各个部门要相互协作,各个专业要相互交叉,各个学科要相互渗透,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协调中心,作为自然递减控制的主体单位采油矿,则必须由矿长亲自抓。

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准确分析潜力、科学制定目标、公正考核业绩的重要方法。对于自然递减的分因素控制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三个量化:一是量化各因素对自然递减的影响程度,即每一项因素影响的自然产量、造成的自然递减率要有具体的数字。只有每一项因素的影响程度量化了,才能找到主要影响因素,找准控制自然递减的潜力。二是量化控制目标,即通过做工作,每一项因素影响的自然产量要控制到什么程度,也要有具体的数字。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控制目标。三是量化考核,即对控制自然递减的每一项工作的考核要指标化。只有制订了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考核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如果只是凭印象、凭感觉来考核,职工的积极性势必受到挫伤。

主要因素控制管理。对于不同的井组、不同的区块,不同的单位来说,各种因素对自然递减的影响程度都不相同,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在细分因素、系统监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主要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通过对影响自然递减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日产油超过10吨的因素有9项,影响产量占80.5%,影响日产油超过20吨的因素只有6项,它们是电泵到井、杆断、管漏、泵漏、供液不足和调度衔接。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各采油矿的油藏类型和开发阶段不同,影响自然递减的主要因素也各不相同。在影响自然递减的9项重要的因素中,各矿最多的占到5项,最少的只有1项,所有五个采油矿中重要影响因素无一完全相同,针对以上实际情况,采油厂在自然递减分因素控制的管理中,紧紧抓住影响自然递减的主要因素和矛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动态管理。针对某一项影响因素在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时,必须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即根据油藏情况的变化以及实施效果的跟踪检查,不断调整措施,优化措施,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佳。如在72沙三单元自然递减的控制中,经调查分析认为,该单元的主要矛盾是地层能量差,油井供液不足,根据该区块高压低渗透的油藏特点,提出了改善水质,提高注水压力的具体措施,经过实施,油井见效明显。

二、制定实施新的开发策略,为控制产量自然递减的集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完善滚动勘探新技术,加快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近年来,通过积极开拓思路,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在勘探理论、技术和方法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先后发现各类新断块和新层系27个,新增动用地质储量3462万吨,增加可采储量875万吨,为减缓产量递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区产能建设主动向勘探延伸,提前介入,形成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龙头,多专业多部门紧紧配合、相互渗透的工作模式,加快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做到新的区块当年发现、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

实行多种技术有机集成,提高低品位储量开发效果。东辛采油厂探明低品位储量近1亿吨,占地质总储量四分之一左右。由于该类油藏地质条件先天不足,井筒状况复杂多变,造成单元储量动用程度差,油井自然递减大,成为整个油田开发的重点和难点。经验表明,任何单一技术只有解决这类油藏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问题,无法实现油田开发效果的整体提升。几年来,东辛厂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实施油藏、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整体配套开发策略,对不同的油藏类型开发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先后形成了稠油、出砂、低渗、高蜡等多种低品位油藏开发技术系列,并对症下药,挖掘低品位油藏开发潜力,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6篇

1.国外对园林设计元素的的理论研究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园林设计理论研究上已经有多年的进展,美国园林设计研究权威机构将园林景观设计元素分为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美国还有一些景观规划师将园林景观细分为地形、植物、建筑、铺装、构筑物、水体等。在日本,园林景观有专门的建筑及环境评估方面的理论定义,对于园林景观元素,在日本权威的《建筑用语辞典》中,被细分为自然景观构成、人文景观构成和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三个大类。他们将天空、山川、森林、动植物等自然物归为自然景观构成;古建筑、道桥、耕地、村落、庙宇、标识等人造物归为人文景观构成;而桥梁与湖泊、山川与村落等自然与人工并存的元素归为自然人文构成。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将园林景观设计元素划分为点、线、面,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元素,均按照其几何学特征纳入其范畴中,以绘画般的设计手法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2.国内对于园林设计元素的理论研究国内在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上起步较晚,国外的各种设计元素理论对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将园林景观构成要素按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人工景观分为三大类。也有部分学者将园林景观的构成分为硬质元素与软质元素。其中硬质元素主要指建筑、墙体、雕塑等;软质元素指水体、林木等。本文主要研究园林景观设计元素的虚体元素与实体元素理论。实体元素即所谓物质形式的构成,包括建筑和自然景观,虚体元素则是指实体单独或者组合之后蕴含地域风格、人文环境、文化意境等的光、声、风、色、等主观感知元素。

二、虚体元素和实体元素应用解析

1.实体元素应用解析园林景观中的实体元素主要包括自然实体与人工实体。自然的实体最常见的是植物、水体以及自然的地形、山石等。人工实体常见的有道路、广场、建筑小品、标识等。以下解析几种主要的实体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1)植物元素。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按照生态习性划分,可以分为喜阳类植物、喜阴类植物、耐湿植物、耐旱植物等,按照植物不同的观赏特点,还分为观叶、观花、观果三大类型。按照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宿根、灌木、藤本、矮生竹、蕨类、林木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空地绿化。主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选用观花类宿根类植物;②广场的点缀。根据需要,或培植于建筑小品周边,或在广场苗圃形成几何图案。建筑小品周边点缀,多采用灌木类等,可与较远的林木形成多层次的视觉效果,若与建筑小品伴生,可培植藤本植物,攀附在憩亭栏柱或景观墙之上;③隔离带或者路旁植物。园林内的道路的设计上,往往采用隔离带与路旁植物增加一种曲径转折、引胜通幽的观感。可以采用灌木与林木类植物,叶荫有较好观赏性的为佳。(2)山水。小丘、水体、山石,是传统山水园林的主要构景骨架。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追求的是“宛如天成”的艺术效果,其中尤其对于山石的艺术效果的追求可以说达到极致。在小说《水浒传》中,就有宋徽宗收集天下奇石而劳师动众的“花石纲”,可见其在传统园林构景中的地位。在现代中国园林设计中,假山与其相配的水体依旧是一个重要的取景方式。以假山为园林主要设计元素,环以水体,整个园林的空间布置可以以此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占地面积较小的当代园林,可以利用假山的障、夹、背景的作用,分割空间、引导视线,这样的山石相当于石屏风或者影壁。又或以天然的大型水体的核心,假山石作为曲折错落的驳岸,则能让平凡的小湖平添景致。还有一些人工建筑小品如亭台廊桥等,其内也可以用小块山石,布置成石桌、石椅等,既有意境又有休憩功能,增加参与性。(3)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是专指园林中人工建造的主要用于艺术观赏性质的小型建筑,其代表就是各类的亭、廊、桥、景墙、雕塑等。亭,在于其形;廊,在于其梁柱;桥,在于其栏与水;景墙,则是笔画与透窗;雕塑,则是表现园林主题的加重符号。亭的形,在现代园林建筑过程中,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塑造出更多的形态。除了其本身的形态之外,内部的摆设与装饰也颇为重要,其桌椅的朝向能起到选景的作用。廊与桥,颇为相似,长长的铺道两侧,梁柱的绘画与栏杆的形态装饰,是其观赏的主体之一,宜与水体共生是其特点。

2.虚体元素应用解析虚体元素主要是光、声、风、色、味、质感等集中主观感受元素。尤其以光、声、色为重。(1)光元素。由于地形、时节导致每一个地域的光条件都有所不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好的光影布置能够引导视线,使得观赏者视线直接落于美景之上,让园林内观赏的人看到设计者想让他们看到的美妙景色。在设计中,常用的光元素的手法有:遮光、滤光、反光等。遮光主要用于营造光影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镂空结构,创造出剪影的光图案;滤光是采用半透明的材料,如彩色玻璃、彩色张拉膜等,将光线过滤得到需要的色彩,如水立方游泳馆就是如此设计;反光在园林景观中也非常常见,通常利用水体来实现,尤其在月夜,能够得到最佳的光影效果。(2)声元素。声元素也被称为园林的声景,研究发现,声音能够带来很强的心理暗示,触动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情绪。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声景手法有衬托、回声、拟声等。在园林设计中,声景能够营造特别的意境,如日本的传统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取水器“惊鹿”,就是巧妙利用了水流灌满竹筒后使杠杆一端下沉,击石产生清脆声音,并且回复原位后能周而复始地有节奏地产生景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则是对回声的绝佳利用,类似的应用在许多需要体现庄严的场合中被应用,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大特色。另外,如无锡寄畅园八音涧则是利用水流不同情况下冲击产生的声音模拟乐声取景。扬州个园的风音洞则是以风哨效应来利用自然风模拟乐音,创造声景。(3)色元素。科学上,色彩是不同的波长的可见光对大脑刺激后产生的感觉,但色彩往往是生命最直接的体现。园林设计中,色彩的实现,有自然与人工两种方式。植物、水体、山石虽经人工加工,但没有改变自然色彩,故均属于自然色,玻璃、油漆、涂料等则是人工色彩。色彩很多时候是文化的一个特征,中国人喜红、黄,代表了农耕文明对大地的崇拜,欧美喜蓝白,是海洋文明的特征。而植物的绿又是新时期环保理念的象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表达要宣扬的理念与文化的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色彩的应用。同时,色彩还能够影响情绪,绿色能够给人以希望、平和之感,紫色则神秘而高贵、蓝色沉静、红色热情。适当搭配色元素,能够完美地展现园林的文化内涵。

三、结语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7篇

各种自然带综合而集中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地带性结构。就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每个地带具有与纬线大致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或者说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地表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规律。不同纬度的地带,由于热量条件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也显示出各种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是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空间分异。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呈现出自然景观的垂直带谱。应当明确,垂直带谱特征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制约,随水平自然带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地说,由低纬向高纬,带谱组成逐渐简化;在同一自然带内,因山体基带位置差异、坡向不同,带谱组成的繁简、高度、厚度等差异很大。例如,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南坡明显复杂,北坡较为简单。

分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纵观全球地带性特征的表现,可得出如下结论: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高纬地区:自然带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低纬地区: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凡与地带性分布相偏离的分布,或局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异现象,如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形起伏与太阳能的分布无内在联系。它们的形成来自地球的内能,受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制约,既非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被称为非地带性。地理环境中的某些自然现象,例如湖泊和沼泽的分布、绿洲的分布,都不具有地带性,而呈现为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带性。

自然地理的要素第8篇

P键词:自然元素;农特产品包装;视觉语言;形式;材料;肌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产品包装早已不只是满足基本功能,良好的包装设计可以带动产品销售产生很好的市场效果,已经是大众认同的基本观点。但随着众多商品的同质化现象产生,如何利用包装凸显商品自身的优势及特征,是各行业竞争激烈却日趋成熟的商业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21世纪的人们带来的最显著的日常变化莫过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此同时,信息和服务转变为主要商业竞争力,在这种非物质社会环境中,设计也经历着质的变化――非物质化设计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产品包装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它不再局限于具象或抽象的物质形态语言,其设计内容也发生巨大的趋势性变化。

近几年,原生态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农特产品更是以食为天的民众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但是受产品自身原材料以及加工方式的局限,其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如何利用包装提升农特产品的竞争实力,避免产品同质化带来不良效应成为其包装设计新的侧重点。另一方面,利用非物质化元素的设计理念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也成为一种广泛趋势。其中,将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运用到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正是非物质化设计理念的部分体现。

围绕产品自身商品特征进行包装理念的确立是包装设计的初步构思,针对农特产品特征进行挖掘可以发现,在其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自然、生态及绿色化正是农特产品的重要特征。可见,针对这一类特征进行深度现代视觉元素的再设计,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准确定位及思考方向。并且在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的现实状况,更使得对农特产品包装中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的探索和分析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非物质化设计趋势下,现阶段的农特产品包装中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探索,更不应简单拘泥于自然或生态的物化形式的设计分析,针对自然元素非物质化理念的探索以及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创新,才能充分提升农特产品包装在销售过程的实际商业效果。

1 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要素分析

1.1 自然元素的涵义

形态一般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其中自然形态通常指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它始终客观存在,如山、石、水、木及各类生物形态等。在包装设计领域中的自然元素通常指由自然形态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某种形态象征或属性的视觉要素。自然元素的形式由于源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其设计形态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包装设计中,自然元素的涵义主要通过包装的设计语言和视觉语言进行外延性表达。

1.2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

在实际包装设计过程中,自然元素的理念可以通过包装的设计语言传递给消费者,与此同时,也就转化成了自然元素的包装视觉语言。自然元素的包装视觉语言主要包括自然形态元素、自然色彩元素、自然材质元素与自然肌理元素等。自然形态元素是从形态的角度对自然元素进行概括,可以依据自然形态的种类分为生物形态和非生物形态。自然色彩元素主要来源于指自然界的色彩,包括自然界的色彩搭配规律与色彩样式。自然材质与肌理元素主要是针对自然界各类物质或生物的材料与质感进行概括。这些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通过与包装的图形、文字、色彩及材质、肌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自然元素的天然特征。

2 农特产品包装的特点

由于农特产品的自身特征,其产品通常具有相应的天然属性以及地域特征,通过包装中的图形元素树立其形象上的自然气质和审美特征,更有利于凸显农特产品的自身特征。农特产品大多是依据自然环境生长的相应产品,使用同样具有自然特质的形态元素表现农特产品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也更符合农特产品包装的审美需求。

3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3.1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形式应用

农特产品大多是来源于自然中的物质,在其包装设计中首先可以通过实物产品写实的手法,如直接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对自然形态,包括对相关实物色彩及图案等信息的直观再现,让消费者在接触到包装的第一时间能够根据视觉信息传递,迅速地将形态与产品联系起来,达到直接的视觉语言作用,突出包装产品的真实感。同时,也可以利用自然元素丰富的视觉语言,利用某一具体农特产品本身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物质进行形态延伸,丰富某一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构思素材来源。

除了以具象的自然形态元素作为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自然形态元素来表现农特产品的内涵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自然形态元素进行抽象再设计来挖掘农特产品包装中所需要的特质。包装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农特产品的形态特质或区域特性,利用具有相关特质的自然形态元素进行指代,以其抽象整合后的特殊语义描绘出相应的形象,从而间接地描述产品的信息、特征甚至意境,使农特产品的包装展现出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和创意张力,强化其包装设计的助力性能,也可以增强农特产品包装的文化性、情感性等非物质性特质,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

3.2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材料与肌理应用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材料,如木、石、棉麻等。虽然天然材料外表普通,但其独特的材料效果具有鲜明的特征,也更多地传递出自然而质朴的特质。同样,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契合于自然特质,因此利用材料这一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正符合农特产品包装形象的气质。

根据具体的农特产品关联出相应的包装材料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常常加以运用的设计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农特产品的生产地域和地域特征匹配出相应的包装材料,从包装材料的层面定位出农特产品的具体产品特质,从而提升商品识别度,更进一步增强品牌效果。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强调长期性、安全性,但这一点与工业社会大批量生产的现状是有冲突的,强化农特产品的绿色包装特性也要求农特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需要抓住包装材料的自然属性多做文章。对自然材料的改造利用,有利于强化农特产品的自然属性,进一步增强包装设计的市场营销效果。

所谓肌理,是指物体的表面纹理。“肌”指皮肤,“理”是一种纹理、质感或质地。通常肌理主要分为自然形态的肌理和人工形态的肌理。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肌理的再现和抽象提炼,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合理的联想,形成农特产品的非物质文化特质,为其品牌及其商品特征化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以自然元素视觉语言作为构思的源泉,为现阶段同质化产品的个体特质建立提供了思考方向。它既有利于强调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商品属性,宣传农特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自然属性,又可以强化农特产品的非物质化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商品定位。深度挖掘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的非物质化因素,也为农特产品的销售与推广提出一种新的引导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