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应急处理管理

应急处理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03

应急处理管理

应急处理管理第1篇

(一)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科长、各村居一把手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考核,同时建立“办事处—村居—驻区单位”三级应急管理网络,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扎实做好突发事项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制定工作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并下发《突发事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办事处值班电话为主线,各村居、驻区单位为依托的应急信息通报网络系统。加强应急资源保障建设,根据“整合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储备应急专用物资。

(三)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抓好应急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联合派出所加强警民联合的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应急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辖区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青年力量,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各地、各部门和有关单位根据区域特点、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等,通过志愿者登记广泛吸纳辖区优秀的志愿服务人员,整合各类应急力量,成立了500余人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四)落实应急管理考核机制。根据区政府下发的《应急管理工作考核评分表》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将应急管理考核纳入各科室、各村居的年底考核,由办事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凡是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不到位,造成负面影响的,年底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大排查,做好安全隐患化解工作

(一)做好社会面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社会面的矛盾纠纷是影响辖区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是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苗头、隐患,为从根源杜绝各类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我办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对辖区征地拆迁、重点项目、涉法涉诉等容易引发矛盾的主要问题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排查摸底,对重点村居、重点人落实“四定一包”工作制度,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全力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基层。

(二)做好重点地区的监督管理工作。结合安全监察工作,定期对辖区加油站、加气站等危化行业和重点项目等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督促业主单位制定配套的应急预案,同时会同安监等部门开展专项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社会面更广泛的形成应急管理理念。

三、扩大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一)充分发挥应急宣传舆论作用。搞活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结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月、法制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专题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墙报、明白纸、大屏幕、标语等方式,在辖区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增强了广大群众应急管理、处置能力,营造了人人参与、各个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先后开展校园师生防震、居民楼院防火等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提高了辖区居民和在校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演练中不断落实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各类人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能力。其别注重加强对中小学生应急知识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应急防灾影像资料、专家授课、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应急知识和自我救助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应急处理管理第2篇

关键词 军地协同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取得了较为好的成绩。可以说,安定有序的大环境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这既包括汶川、玉树地震的天灾,也有“7.5暴乱”“3.1”这样的人祸。正是我们党政军和社会各级力量的全力协同应对,才尽可能地减小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虽然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军地协同行动不够理想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各级各类力量的参与实施,但因为领导机构不同、编制不同、专业不同,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是行动组织不够得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急需各级各类力量迅速参与应对,但各级力量参与处置心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力量的功能作用,处于单打独斗、单支队伍各自为战的情况较为明显,在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级各类力量进行统筹协调的情况下,往往使所有参与的队伍都处于满负荷运转、长时间战斗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发挥各级各类参与队伍的特长和优势,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都处于疲劳状态,不能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不能使各级各类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队伍形成优势互补,无法提高处置的效率。

二是突发事件的特殊性限制了军地协同的处置应急管理效能的发挥。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为时间、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表现出很大不同。我们以往的实践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地处置应对。很多参与力量在处置事件时会遇到从未面临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需要现场进行决策和采取措施行动的问题。

三是突发事件自身的属性增加了模拟演练行动的难度。各类突发事件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自身往往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各类突发事件都具有难以复制和模拟的特点,导致各级力量在模拟演练的时候效果不佳。使参与处置模拟事件和参与演练的部队和各级各类力量的协同行动往往大打折扣,不能最大程度起到锻炼队伍的目的,使参与的各方力量的协同意识、协同动作、协同进程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演练效果。

二、处置预案缺乏科学性

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的科学合理性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其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这些不科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从调研分析情况来看,处置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和明显。很多部队突发事件处置的力量编成过于单一,无论突发事件是哪种类型、规模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力量编成。特别是在发生规模比较大、破坏性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后,原本预案内的力量编成远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大规模、高破坏性的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突发事件处置所需力量与预案编成力量不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二是预案内的保障要素不够全面、合理。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部队在处置预案内的保障要素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全,不能做到全面合理地覆盖和囊括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类保障要素。比如抗洪抢险应急预案中没有打桩机,只有普通编织袋,没有麻袋;森林火灾救援预案中没有电锯,没有较大型的灭火器。这在一定程度制s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效能发挥。

三、保障建设相对滞后

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军队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类保障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一是物质保障与突发事件的处置需求有差距。突发事件的处置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一些相对来说专业的器材装备,但是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没有这些专业的器材装备,只能采用人海战术,这就导致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效能大大降低,制约了部队能力的发挥。

二是心理精神保障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高强度高压力不相适应。突发事件的爆发突然性、严重破坏性会给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官兵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压力往往会使官兵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突发事件处置强度大,在处置时间上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高强度作业,往往会给官兵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损害。尤其是对官兵的心理损伤有时候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会给官兵的成长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长时间保持着安定有序的大环境,在这个前提下,国家建设发展成绩显著。虽然国内各类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在我们党政军各级的不懈努力下一次次有效地化解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机。虽然我们有化解危机的能力,有应对的实践经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松懈,必须要保持一颗警醒之心,正视以往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未来突发事件可能呈现的新特点、新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后我们都能有效应对,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大环境。

(作者单位为陆军军官学院)

[作者简介:汪天海,陆军军官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初华好,李宝林.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指挥原则和指挥机制构建[J].军事信息文摘,2014(1).

[2] 胡大开,邓文兵,毛迪.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应把握的问题[J].专业训练学术,2013(1).

[3] 张建国,刘艳,丁小红.突发事件预警管理与国防动员[M].沈阳:白山出版社.

应急处理管理第3篇

关键词:收费站 精细化管理 应急处置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34-02

一、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特点

收费站处于高速公路管理的最前沿,作为一个最基础的应急现场管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远离城区。由于修建高速公路采取“近城不进城”的原则,收费站的布局一般远离市和乡镇,离最近的集镇少则三公里,多则十几公里,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一般也在七公里以上,使应急响应的周期较长,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

2.全天候工作。由于收费工作具有延续性,收费站必须保证24小时上班,而一般相关单位(公安部门、医院)包括上级管理部门,在工作时间外,只有部分人员值班,因此收费站有70%以上的时间处于外援力量稀少的状况,一旦夜间和节假日发生突发事件,收费站将面临巨大压力。

3.收费站现场管理人员偏少。在某一具体时段的现场管理人员可能只有1至2名,仅可以独立处置一般性突发事件,在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时,则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

4.收费现场一般性突发事件发生率高,主要集中在与司乘人员因车型、载重吨位中是否符合“绿色通道”相关规定、或有逃费嫌疑等车辆发生的纠纷,而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如遇发生此类紧急、重大事件,影响层面较大,加上类型各异,处置流程不尽相同,熟悉掌握处置方法的难度较大,因此,提升收费站的应急处置能力十分必要。

重视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机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它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做到注重细节、立足专业和科学量化,强调执行力。而应急处置是收费站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有效提高收费站的应急处置能力,就应该加强收费站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收费现场应急管理的含义

收费现场应急管理是把收费现场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个合成概念,是指为对收费现场可能发生的影响车辆通行费征收的各种突发事件而实施的预防、准备、处置和恢复等具体管理行为,它是应急管理要求在收费现场管理中的运用。

三、收费站现场应急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依托完善的监控系统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应急机制、出台了应急预案,对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和协同配合职责作了相应的规定,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在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意识培养、应急预防和准备、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与之相适应,各收费站在应急管理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机制,但与应急管理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应急宣传不够,应急意识不强,应急储备不足,应急演练不到位,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不够,应急管理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特别是对发生概率低的较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四、加强收费站现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收费站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单位,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了解高速公路的窗口,代表着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形象,同时也是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社会影响较大的地方。收费现场曝光于社会视野之中,发生在收费现场的突发事件极易被外界发现和传播。由于客观上存在的高速公路收费与社会对便捷通行高速公路要求之间的予盾,现场处置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还很可能被曝光。因此,做好高速公路收费现场的管理,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收费工作和收费人员造成损害的需要,是提高高速公路收费效益的需要,是维护高速公路和交通部门形象的需要。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把收费现场作为应急管理的重点部位,不断提高基层收费站的应急管理能力。此外,收费站可以独立处理的事件,主要是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的一般性突发事件,如收费纠纷,短暂的停电、设备故障引发的间断车辆拥堵。

五、精细化管理符合应急处置工作的内在要求

1.应急预案要求全面充分。应急预案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类别、级别、诱发因素、应对因素、应对要求等,做好周全的准备工作。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要求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周密细致。

2.应急处置影响应要求灵敏快捷。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响应必须快速启动,紧急进行前期处置,防止事态恶化和损失扩大。精细化管理体现快速反应,生产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立刻暴露,生产系统会随之作出调整。

3.应急处置协调联动要求严密到位。不断完善站区专业应急处置协调队伍建设,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联动队伍除有骨干队伍外,还要有一支辅助队伍的严密配合,才是顺利应对的保证。精细化管理强调团队合作,各工作单元互相支持,各阶段环环相扣,推崇团队力量和集体作用。改善纵横各个环节和单元的衔接状况,减少管理盲点,促进应对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4.应急保障要求高效可持续。突发事件中,充足的物资储备、强大的输送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精化化管理设置严密的实时督察纠偏制度,以实现紧急状态下对有关部门的跟踪监督,增强了有关部门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六、实施应急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应急工作要树立精益求精的观念,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尽善尽美,坚持改良优化,反对固步自封,寻找工作的缺点,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时时处处保持积极进取的热情。实施应急工作精细化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应急领导和指挥体制。以统一指挥、高效运作为原则,在收费站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收费现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对现有各类应急管理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后,必须成立或启动现场指挥机构,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编制应急预案。以公司应急预案为指导,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编制要结合实际,符合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律及特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案要分清职责,明确措施,落实任务规范程序,应根据形势发展和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

3.注重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通过编印资料、画册,开设宣传教育专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应急预案以及防范、预警、避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将应急技能和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收费人员和收费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将应急管理预案发放到每个职工。按照规划和预案的要求,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合成演练和综合演练。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救互救技能。编印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案例,推广先进的处置经验。

4.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为标准,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制定防范预警、信息报送、先期处置、预案启动、指挥协调、现场救援、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程序规范。

5.健全应急管理保障系统。平时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以确保应急之需,遇有突发事件时,要在本站或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既做好承担的应急处置工作,又根据职能做好协助保障工作。

6.加强对外联系和信息沟通。要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向其他兄弟单位交流学习,与路政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与驻地派出所进行经常性联络,与交警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所在地方医疗卫生、消防、电力、应急救援队伍的情况,掌握其联系方式并及时更新,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内外联系的应急预防与处置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在应急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执行力,而执行力反过来受制度设计的影响。在应急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应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完善制度设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目的。收费站应急管理处置能力是收费站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收费站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及时性的服务成为可能。在适应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收费站应急处置将被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精益化、监督评估同步化,这对收费站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传统的三大系统的建设管理模式将要被打乱,将由符合收费信息化要求的管理模式所取代。在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进程中,不断完善体系,进一步促进应急管理精细化,从细节着手,加强应急管理,强化处置能力,力求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晓红.企业经营管理[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翟建国.强化资金安全监督管理措施防范资金风险战略[J].中国铁路,2006(3)

应急处理管理第4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规范火警、火灾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火警、火灾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辖区内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监督及抽查培训实施情况,验证培训效果及对外联系培训教师。

3.2保安部主管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保安部负责协助消防管理中心组织灭火扑救。

4.0程序要点

4.1报警与确认。

4.1.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号(包括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屏显示);

b)保安、治安分队执勤和巡逻中发现的火警;

c)住户的报警。

4.1.2火警信息的确认。根据火警信息来源不同,火警信息确认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接收的火警信息,应立即用对讲机/电话通知机电维修部当值电工(或附近保安员)赶赴预警现场确认是否由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的信息或有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起的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来源,确认中应随时保持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并报告确认情况;

b)发现火警的保安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明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造成的火警现象应予制止;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c)住户报警。公司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报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4.2火警、火灾处理原则及办法。

4.2.1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a)确认的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的原则;

b)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的原则;

c)积极疏散所影响的住户,抢救被困人员的原则;

d)将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的原则;

e)尽力抢救公司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4.2.2火警、火灾的处置办法:

a)公司任何员工发现火警,应立即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扑灭火警;

b)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c)取用灭火器材时应正确选用灭火器(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d)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用“1211”、干粉和co2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的电器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4.3火灾扑救及现场控制。

4.3.1消防管理中心根据预先制定的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和对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亲临指挥,具体要求如下:

a)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b)通知保安部紧急组织保安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警戒和交通管制;

c)通知保安部立即组织保安员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人员,抢救财物,协助灭火;

d)通知机电维修部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保证消防供水;

e)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主管指挥下带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4.3.2火灾现场及影响区人员的疏散:

a)公共娱乐场所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b)保安部保安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火灾影响的住户/顾客,引导住户疏散;或做好撤离准备;

c)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源后应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员工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引导住户/顾客有序地撤离。

4.3.3扑救:

a)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的电梯迫降到底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b)扑救工作应有组织地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到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职责的人员应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所有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c)公安消防队到达 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报告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公司所有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3.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的维护:

a)保安部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保安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b)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或救护车辆通行的障碍;

c)阻拦与扑救无关的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区,防止火场中物品被盗窃;

d)看管被抢救的公私财物,在火灾扑灭前严禁任何人转移;

e)保护现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4.3.5疏散及转移物资:

a)保安部主管带领所属保安员协助安顿、疏散住户,协助运送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b)保安员应积极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4火灾扑灭后的处置。

4.4.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4.4.2保安部主管应组织保安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认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4.4.3公司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4.4主管经理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的部门负责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4.4.5机电维修部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5.0记录

《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

6.0相关支持文件

应急处理管理第5篇

[摘要] 目的 评价FFR指导急性STEMI非罪犯血管择期处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9月,方便选取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内科入选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患者,均择期处理非罪犯血管;对照组采用造影评价,选择介入血管段;观察组采用FFR评价治疗血管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BNP水平。结果 择期PCI术12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60%低于对照组27.70%,观察组末次随访BNP水平(320.5±56.70)pg/mL低于对照组(474.2±103.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流储备分数;罪犯血管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674-0742(2017)03(a)-0058-03

Application Value of FFR-guided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Selective Treatment of Non-culprit Blood Vessel

HOU Chuan-long, WANG Shi-xi, LI 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Zaozhuang Mining Group,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FR-guided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r the selective treatment of non-culprit blood vessel on prognosis. Methods 94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7 cases in each, the non-culprit blood vessel of both groups was given the selectiv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adiography evalu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FFR to evaluate the blood vessel segment,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BNP level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2-month of selective PCI opera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2.60% vs 27.70%), the BNP level at last follow-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20.5±56.70)pg/mL vs (474.2±103.10)pg/mL],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Culprit vessel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年发病率50万例[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约占80%[2]。对于非罪犯血管的处理尚无明确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选择性的开通[3]。血流储备分数是一种反映最大充血状态下心肌最大血流量指标,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研究,从2013年9月开始筛选患者,以门诊急诊的STEMI患者入选研究。纳入标准:①AMI;②病程0.05)。

1.2 方法

对照组:据血管造影检查,处理非罪犯血管。观察组:择期手术中,进行FFR检查,指导重建,采用专用的FFR压力导丝系统测量血流储备分数,肘正中静脉高流量输液器快速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国药准字H34022870),诱发充血状态,给药90 s左右,常规处理不良反应。根据测量的FFR指导择期非罪犯血管处理,若

1.3 观察指标

支架植入数、费用,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随访期间发生期间的缺血相关病变发生情况,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复发、脑卒中、靶血管重建等,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择期PCI术前、术后24 h、末次随访X钠肽(BNP)水平。

1.4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表记录数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

2 结果

2.1 预后

患者择期PCI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肌损伤标志物

观察组择期PCI术后24 h、末次随访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病变数 支架数、费用

观察组人均支架植入、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量循证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非心肌梗死患者应用FFR指导预防性血管介入可降低AMI发生风险,使患者获益[4-6]。研究证实,相较于对照组,尽管采用FFR指导观察组在重点事件、重大并发症死亡率、心肌梗死复发、脑卒中、靶血管重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10.6%低于对照组27.7%(P

在国外一项大规模的对照研究显示,FFR指导下的完全血运重建4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处理罪犯血管者,降幅达到44%,但12个月内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0.05),研究[7-8]认为对于年轻患者、多支病变初次住院者,FFR指导完全血运重建获益更好。该次研究尽管未进行长期随访,但并发症率显著下降,降幅达到63%,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对照组出现2例终点事件,观察组未出现,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考虑到终点事件与心绞痛等心肌缺血事件关系密切,并发症得到控制有助于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2011年内的ESC指南也认为对于STEMI患者,PCI仅处理罪犯血管,除非处理后患者仍存在持续性的心肌缺血,若决定进行择期手术,则需要采用非侵入性手段[9-10]。有理由认为若想要发挥FFR在急诊PCI术中价值,应注重提高检测的质量、安全性。

综上所述,FFR指导STEMI非罪犯血管择期处理,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1-2.

[2] 王金波,张建维,曹树军,等.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3):236-238.

[3] 付文波,丁世芳,陈志楠,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返流影响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4):456-458.

[4] 陈亮波,李志牛傅强,等. 冠脉内心电图对STEMI择期 PCI患者存活心肌的判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23):5803-5805.

[5] 公净,杨艳云,刘春雪.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1,30(30):63.

[6] 王元,肖华,张金霞,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 22(11):681-683.

[7] 于一,刘宇扬,史冬梅,等.血流储备分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6):353-356.

[8] 盛利.浅析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典型心电图特点[J].世界复合医学,2015.

[9] 崔炜.2015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J].临床荟萃,2016,31(2):123-130.

应急处理管理第6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做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我局转发了省卫建委《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XX局转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xx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严格医疗废物信息报送制度。

(二)规范化医废暂存点设置和上交方面

为确保医疗废弃物集中化、规范化处置率达到100%,2020年,全县20家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置了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以及防渗漏和雨水冲刷等安全措施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和平凉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协议》,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辖区的所有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签订了《医疗废弃物集中上交协议》,平凉市医废中心每月3次到各医疗卫生单位集中收集医疗废弃物,并出具《医疗废弃物运转联单》,做到了辖区医疗废物集中、规范处置,有效防止了医疗废弃物外流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指标完成率100%。

(三)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方面

为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备案管理制度,2020年在县生态环境局备案的35家产生医疗废弃物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相关要,在规定时限内均在甘肃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上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并全部申报了2019年医废信息。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应急处理管理第7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 体制 机制 法制 应急预案

1 引言

顾名思义,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指在应对突发性生产事故、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其危害,通过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所进行的相关控制和处理等活动过程。随着应对处理天然气生产突发事件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天然气开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的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对比天然气开采应急管理,希望能对天然气开采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有所帮助。

2 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基本框架

“一案三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具有一定的优先次序。无疑,在“一案三制”四个核心要素中,体制具有先决性和基础性;在解决好应急管理体制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循序渐进地稳步向前发展。

2.1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体制也可称为行政应急管理体制,通常是指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相互间的权利分配关系及组织形式等。项目部应急管理的机构有组织、有领导、有指挥。简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生产经理、生产科科长、安全主管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小组:生产现场组(一分组,二分组,三分组,四分组)、生产保障组、生活后勤和卫生急救组。在生产现场组的小分组中:也设立了组长、集气站、井口等多个应急岗位。以上是应急管理的基本体制:大概分为三级,逐级进行指挥处理各种突发事故。

2.2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管理机制可以(应)理解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及善后恢复等全过程中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应急管理机制以应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时间段,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从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到善后的全过程标准化流程管理。

结合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可将应急管理机制分为以下九个部分:(1)预案与应急准备机制;(2)监测与预警机制;(3)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4)应急指挥协调机制;(5)信息和舆论引导机制;(6)应急资源整合机制;(7)善后恢复机制;(8)心理干预机制;(9)调查评估和学习机制。

应急机制是否有效,主要看它运作时的活力与动力。项目部目前应急主要工作内容是:集气站或井口着火、爆炸、停电、泄漏、环境污染、员工伤亡、员工中毒、触电等伤害和疾病、洪水、地震、暴雨等险情和可能发生的险隋的处理。在项目部有着完善的应急处理原则和救援保障措施,分工明确,消防设施配置齐全、应急通信系统完好、应急电源,照明备用、物质,药品充足。以上这些都保证了应急管理机制运作时的机动性与活力。那么在“动力”我们认为主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安全文化)为主。

思想政治工作应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和内容。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三大重要作用: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思想政冶工作发挥着对员工进行引导和预防的功能。在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维护集体稳定功能、动员功能和利益协调功能;在突发事件的善后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疗伤功能和监督功能。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安全文件和各采气及化工单位发生的事故通报原因分析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各种风险的教育,强调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培养员工确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引导员工遵守劳动行为规范和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减小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冲击力。实现预防功能。在处理天然气泄漏着火、管沟开挖泄漏等事故时,员工能做到不害怕、不慌乱,按照规定的程序步骤进行操作。处理事故后,我们经行经验总结,稳定员工心理,加强战胜紧急事故的决心。纠正错误并进行相应的监督,制定相应的措施,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2.3应急管理法制

应急管理法制包涵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应急管理法制即应急管理具体制度。狭义的应急管理法制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对于项目部来说,“应急管理法制”就是相关人员应急工作的分配与职责:其中《准备各大队应急预案》、《现场处置基本程序》、《现场应急标准作业程序》具体规定了:应急领导小组、作业区领导、作业区技术组、大班人员、集气站班站长及岗位人员、巡井人员、巡线人员、井口操作人员的应急工作分配与职责,说明我们应急管理程序不断走向标准化、制度化。以利于保证紧急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高效性,这也应证了应急管理法制的主要发展趋势。

2.4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项目部领导班子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站内消防设施配备,安全救护用具,专职的消防队力量,应急员工的工作分配与职责,系统危险源点与风险分布,各种紧急情况的处预案等。但应急预案的演练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集气站数字化的应用和无人值守(数字化集气)站的推广,从中心控制站到集气站处理突发事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提高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速度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开展应急演练是对预案及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而且对于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急演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应急处理管理第8篇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时常会遭受洪涝、台风、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呈上升趋势。民政部门统计,2001~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及经济损失如表1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其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各国所面临的一道难题。然而突发公共事件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突发事件尚无法避免及准确预测,那么应急管理体系和各类应急预案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损失的唯一手段。交通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各类应急预案顺利开展的基础。如何加强交通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交通应急管理机制,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从管理、运行、保障、善后处理等方面对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挑战。

    2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关键环节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经过一年半的研究,本项目取得了以下代表性研究成果。

    2.1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

    部分地区在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公路应急管理体制、多部门协调机制、跨区域应急联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强化我国公路应急管理奠定了实践基础。

    (1)运转高效的多部门协调和联动机制是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2)跨区域应急联动是保障公路网畅通的有力举措。

    (3)加强信息采集与共享是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

    (4)训练有素的应急保障队伍与合理的物资及装备储备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保障。

    (5)创新性地应用了一些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长期以来在我国公路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速度和规模的增长,但公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尤其是有效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尤为不足,公路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专项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2)应急管理工作尚未常态化,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3)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效率低下。

    (4)交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应急处置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急管理资金尚未保障。

    2.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

    国外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发展虽历经时间不算太长,且同其他成熟的应急体系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仍表现出了相当特点。

    (1)充分发挥相关应急立法的先导作用。

    (2)注重交通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建立健全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组织体系。

    (4)普遍建立了以ITS为基础的公路交通应急系统。

    (5)重视做好人力、资源、设施等多方面的保障工作。

    2.3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从目前各省建立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来看,总体可分为应急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两个部分。应急保障能力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前,交通主管部门所做的保障工作,包括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处置平台建设、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后,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灾害的及时响应和处理能力,包括应急灾害预警和评估能力、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和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图1公路管理应急体系建设内容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四个关键环节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2.4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专项预案(3)地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预案

    2)公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公路交通应急物资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公路抢通物资,第二类是架设桥梁所需材料,第三类是除雪所需材料。公路交通应急装备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公路疏通装备;二是公路修建装备;三是除雪装备;四是运输设备,五是应急保障装备。

    3)公路应急管理与处置中心建设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由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和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其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

    4)公路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公路应急演练培训投入,提高应急队伍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制。

    2.5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根据发达国家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必须包含四个因素,即预案、人、物和钱。因此,确定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框架如图3所示:

    2)公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公路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和协调手段,建立有效的公路网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省级“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省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从而提升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提高公路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3)公路应急演练体系建设根据我国公路突发事件类型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在平常工作中比较少碰到的应急情况,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有五类演练必须引起关注。隧道火灾、危险品事故应急演练,桥梁损毁应急演练,水毁路段坍塌应急演练和凝冻雨雪路面应急演练。

    3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我国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入手,分析总结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设计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确定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对交通应急管理关键环节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结论:

    (1)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几乎每次突发事件的救援,都需要交通应急保障。而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全,这方面工作积累经验少,薄弱环节多。这极大的制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建立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2)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和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3)解决好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问题,实现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4)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公路应急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公路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4政策建议

    (1)完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辖区内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分门别类地科学制定应对性较强的公路应急保障预案和专项处置预案,完善公路应急预案体系。

    (2)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按照节约高效的原则,与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和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相结合,适量储备应急保障所需装备、工具、物资、生活用品等。